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流動比率
- 外文名:current ratio,CR
- 拼音: liú dòng bǐ lǜ
- 算法:流動資產除以流動負債的比率
相關定義,數據弱點,改進方法,檢驗應收,選擇計價,分析因素,實際舉例,
相關定義
流動比率(current ratio)指流動資產總額和流動負債總額之比。公式為流動比率=流動資產合計/流動負債合計*100%。流動資產,是指企業可以在一年或者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變現或者運用的資產,主要包括貨幣資金、短期投資、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和存貨等。流動負債,也叫短期負債,是指將在一年或者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償還的債務,包括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預收賬款、應付股利、應交稅金、其他暫收應付款項、預提費用和一年內到期的長期借款等。
流動比率用來衡量企業流動資產在短期債務到期以前,可以變為現金用於償還負債的能力。雖然流動比率越高,企業資產的流動性越大,但是比率太大表明流動資產占用較多,會影響經營資金周轉效率和獲利能力。一般認為合理的最低流動比率為2。
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都是用來表示資金流動性的,即企業短期債務償還能力的數值,前者的基準值是2,後者為1。
但應注意的是,流動比率高的企業並不一定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就很強,因為流動資產之中雖然現金、有價證券、應收賬款變現能力很強,但是存貨、待攤費用等也屬於流動資產的項目則變現時間較長,特別是存貨很可能發生積壓、滯銷、殘次、冷背等情況,流動性較差。而速動比率則能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因為速動資產就是指流動資產中容易變現的那部分資產。
衡量企業償還短期債務能力強弱,應該兩者結合起來看,一般來說如下:
CR<1 and QR<0.5 資金流動性差
1.5
CR>2 and QR>1 資金流動性好
數據弱點
1.無法評估未來資金流量。
流動性代表企業運用足夠的現金流入以平衡所需現金流出的能力。而流動比率各項要素都來自資產負債表的時點指標,只能表示企業在某一特定時刻一切可用資源及需償還債務的狀態或存量,與未來資金流量並無因果關係。因此,流動比率無法用以評估企業未來資金的流動性。
2.未反映企業資金融通狀況。
在一個注重財務管理的企業中,持有現金的目的在於防範現金短缺現象。然而,現金屬於非獲利性或獲利性極低的資產,一般企業均儘量減少現金數額。事實上,通常有許多企業在現金短缺時轉向金融機構借款,此項資金融通的數額,未能在流動比率的公式中得到反映。
3.應收賬款的偏差性。
4.存貨價值確定的不穩定性。
經由存貨而產生的未來短期現金流入量,常取決於銷售毛利的大小。一般企業均以成本表示存貨的價值,並據以計算流動比率。事實上,經由存貨而發生的未來短期內現金流入量,除了銷售成本外,還有銷售毛利,然而流動比率未考慮毛利因素。
5.粉飾效應。
企業管理者為了顯示出良好的財務指標,會通過一些方法粉飾流動比率。例如:對以賒購方式購買的貨物,故意把接近年終要進的貨推遲到下年初再購買;或年終加速進貨,將計畫下年初購進的貨物提前至年內購進等等,都會人為地影響流動比率。當公司的流動比率大於1時,利用現金償還部分應收賬款,流動比率會進一步增大。
改進方法
檢驗應收
企業之間的三角債普遍存在,拖欠周期有些很長,特別是國有大中型企業負債很高,即使企業提取了壞賬準備,有時也不足以沖抵實際的壞賬數額。顯然,這部分應收賬款已經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流動資產了。所以,會計報表的使用者應考慮應收賬款的發生額、企業以往年度應收賬款中實際發生壞賬損失的比例和應收賬款的賬齡,運用較科學的賬齡分析法,從而估計企業應收賬款的質量。
選擇計價
即對流動資產各項目的賬面價值與重置成本、現行成本、可收回價值進行比較分析。企業流動資產中的一個主要的組成部分是存貨,存貨是以歷史成本入賬的。而事實上,存貨極有可能以比該成本高許多的價格賣出去,所以通過銷售存貨所獲得的現金數額往往比計算流動比率時所使用的數額要大。同時隨著時間的推移與通貨膨脹的持續,存貨的歷史成本與重置成本必然會產生偏差,但流動比率的計算公式中運用的僅僅是存貨的歷史成本。為了更真實地反映存貨的現行價值,會計報表的使用者應把使用存貨的歷史成本與使用重置成本或現行成本計算出來的流動比率進行比較。若在重置成本或現行成本下的流動比率比原來的流動比率大,即是有利差異,表明企業的償債能力得到了增強;反之,則表明企業的償債能力削弱了。
分析因素
會計報表使用者需要的不僅是對企業當前資金狀況的真實而公允的描述,更希望了解有利於決策的、體現企業未來資金流量及融通的預測性信息。但是流動比率本身有一定局限性,如未能較好地反映債務到期日企業資金流量和融通狀況。會計報表使用者如利用調整後的流動比率,結合有關的表外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則可對企業的償債能力作更準確的評估。如:企業會計報表的附註中若存在金額較大的或有負債、股利發放和擔保等事項,則可導致企業未來現金的減少,降低企業償債能力。而如果企業擁有能很快變現的長期資產,或可以運用諸如可動用的銀行貸款指標、增發股票等籌資措施,則可使企業的流動資產增加,並提高企業償還債務的能力。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現金比率的相互關係:
1.以全部流動資產作為償付流動負債的基礎,所計算的指標是流動比率;
速動比率同流動比率一樣,反映的都是單位資產的流動性以及快速償還到期負債的能力和水平。一般而言,流動比率是2,速動比率為1。但是實務分析中,該比率往往在不同的行業,差別非常大。
速動比率,相對流動比率而言,扣除了一些流動性非常差的資產,如待攤費用,這種資產其實根本就不可能用來償還債務;另外,考慮存貨的毀損、所有權、現值等因素,其變現價值可能與賬面價值的差別非常大,因此,將存貨也從流動比率中扣除。這樣的結果是,速動比率非常苛刻的反映了一個單位能夠立即還債的能力和水平。
實際舉例
上市公司資產的安全性應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有相對穩定的現金流和流動資產比率;二是短期流動性比較強,不至於影響盈利的穩定性。因此在分析上市公司資產的安全性時,應該從以下兩方面入手:首先,上市公司資產的流動性越大,上市公司資產的安全性就越大。假如一個上市公司有500萬元的資產,第一種情況是,資產全部為設備;另一種情況是70%的資產為實物資產,其他為各類金融資產。假想,有一天該公司資金髮生周轉困難,公司的資產中急需有一部分去兌現償債時,哪一種情況更能迅速實現兌現呢?理所當然的是後一種情況。因為流動資產比固定資產的流動性大,而更重要的是有價證券便於到證券市場上出售,各種票據也容易到貼現市場上去貼現。許多公司倒閉,問題往往不在於公司資產額太小,而在於資金周轉不過來,不能及時清償債務。因此,資產的流動性就帶來了資產的安全性問題。
在流動性資產額與短期需要償還的債務額之間,要有一個最低的比率。如果達不到這個比率,那么,或者是增加流動資產額,或者是減少短期內需要償還的債務額。這個比率稱為流動比率。流動比率是指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的比率,它是衡量企業的流動資產在其短期債務到期前可以變現用於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表明企業每一元流動負債有多少流動資產作為支付的保障。流動比率是評價企業償債能力較為常用的比率。它可以衡量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大小,它要求企業的流動資產在清償完流動負債以後,還有餘力來應付日常經營活動中的其他資金需要。根據一般經驗判定,流動比率應在200%以上,這樣才能保證公司既有較強的償債能力,又能保證公司生產經營順利進行。在運用流動比率評價上市公司財務狀況時,應注意到各行業的經營性質不同,營業周期不同,對資產流動性要求也不一樣,因此200%的流動比率標準,並不是絕對的。
其次,是流動性的資產中有兩種資產形態,一種是存貨,比如原材料、半成品等實物資產;另一種是速動資產。如上面講到的證券等金融資產。顯而易見,速動資產比存貨更容易兌現,它的比重越大,資產流動性就越大。所以,拿速動資產與短期需償還的債務額相比,就是速動比率。速動比率代表企業以速動資產償還流動負債的綜合能力。速動比率通常以(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表示,速動資產是指從流動資產中扣除變現速度最慢的存貨等資產後,可以直接用於償還流動負債的那部分流動資產。但也有觀點認為,應以(流動資產-待攤費用-存貨-預付賬款)/流動負債表示。這種觀點比較穩健。由於流動資產中,存貨變現能力較差;待攤費用是已經發生的支出,應由本期和以後各期分擔的分攤期限在一年以內的各項費用,根本沒有變現能力;而預付賬款意義與存貨等同,因此,這三項不包括在速動資產之內。由此可見,速動比率比流動比率更能表現一個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一般情況下,把兩者確定為1:1是比較講得通的。因為一份債務有一份速動資產來做保證,就不會發生問題。而且合適的速動比率可以保障公司在償還債務的同時不會影響生產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