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會計報表
會計報表的雛形是一些由企業自行設計的財務記錄和分類帳簿,它們反映了會計報表的最初目的為企業的業主記錄和反映每天的業務活動情況,這些財務記錄隨意地、偶然地、時斷時續地保持著和進步著。當時的銀行並不信任這些成堆的,一無標準二無質量控制的財務記錄和分類帳簿,一直到稅收的出現,定期公布標準化的財務報表才提到了日程上來,隨著會計準則的頒布和政府干預的加強,早期的財務記錄和分類帳就演變成了今天廣為採用的幾種基本的會計報表,根據這些濃縮的會計信息可以有效地判斷一個企業的財務狀況。
現在的會計報表是企業的會計人員根據一定時期(例如月、季、年)的會計記錄,按照既定的格式和種類編制的系統的報告檔案。隨著企業經營活動的擴展,會計報表的使用者對會計信息的需求的不斷增加,僅僅依靠幾張會計報表提供的信息已經不能滿足或不能直接滿足他們的需求,因此需要通過報表以外的附註和說明提供更多的信息。
將這些附有詳細附註和財務狀況說明書的會計報表稱為財務會計報告。在實際工作中,由於需要報告的表外信息越來越多,附註的篇幅就越來越大,導致會計報表僅僅成為財務會計報告中的一小部分,但仍然是最重要、最核心的組成部分。
會計報表是綜合反映企業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情況及一定時期的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變動的書面檔案。會計報表是會計人員根據日常會計核算資料歸集、加工、匯總而形成的結果,是會計核算的最終產品。
財務報表
1、資產負債表中期末"
未分配利潤"=損益表中"
淨利潤"+資產負債表中"未分配利潤"的年初數.
2、資產負債表中期末"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按損益表計算本期應交增值稅)+應交城建稅教育附加(按損益表計算本期應交各項稅費)+應交所得稅 (按損益表計算本期應交所得稅).
3、資產負債表是會計考試必考內容,這幾項還必須與現金流量表中支付的各項稅費項目相等.這其中按損益表計算各項目計算方法如下:
①本(上)應交增值稅本期金額=本(上)損益表中的"營業收入"×17%-本(上)期進貨×17%;
②本(上)期營業收入=本(上)期損益表中的"營業收入"金額
③本(上)進貨金額=本(上)期資產負債表中"存貨"期末金額+本(上)期損益表中"營業成本"金額-本(上)期資產負債表中"存貨"期初金額
④本(上)期應交城建稅教育附加=本(上)期損益表中的"營業稅金及附加"
⑤本(上)期應交所得稅=本(上)期損益表中的"所得稅"金額
⑥本(上)期應交城建稅教育附加=本(上)期應交增值稅(7或5%+3%)
⑦若是小規模
納稅人則以上都不考慮,可以用以下公式:
⑧應交增值稅=損益表中"營業收入"×3%,(報表中的營業收入是不含稅價).
⑨應交城建稅教育附加=應交增值稅(損益表中"營業收入"×3%)×(7或5%+3%)
⑩應交所得稅=損益表中的"所得稅"金額
4、現金流量表中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淨額"=資產負責表中"貨幣資金"期末金額-期初金額
5、現金流量表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損益表中"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按損益表中("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 入")計算的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參照前面計算方法得來))+資產負債表中("應收賬款"期初數-"應收賬款"期末數)+("應收票據"期 初數- "應收票據"期末數)+("預收賬款"期末數-"預收賬款"期初數)-當期計提的"壞賬準備".
6、
現金流量表中"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損益表中"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支出支出"+資產負債表中"存貨"期末價值-"存貨"期初價 值)+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參照前面計算方法得來))+("應付賬款"期初數-"應付賬款"期末數)+("應付票據"期初數-"應付票據"期末 數)+("預付賬款"期末數-"預付賬款"期初數)
7、現金流量表中"支付給職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資產負債表中"應付工資"期末數-期初數+"應付福利費"期末數-期初數(現在統一在"應付職工薪酬"中核算)+本期為職工支付的工資和福利總額.(包含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裡面)
8、現金流量表中"支付的各項稅費(不包括耕地占用稅及退回的增值稅所得稅)" =損益表中"所得稅"+"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已交稅金)(本期損益表中營業收入計算的各項稅費)"
9、
現金流量表中"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 =剔除各項因素後的費用:損益表中"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資產負債表中 "累計折舊"增加額(期末數-斯初數)(也就是計入各項費用的折舊,這部分是沒有在本期支付現金的)"-費用中的工資(已在"為職工支付的現金"中反 映).
10、現金流量表中"收回或支付投資所收到或支付的現金"=資產負債表中"短期投資"初和各項長期投資科目的變動數.
11、
現金流量表中"分得股利,債券利息所收到的現金"=損益表中"投資收益"本期發生額-資產負債表中"應收股利"期末數-期初數-"應收利息"期末數-期初數.
12、現金流量表中"處置或購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及其它資產收到或支付的現金"=資產負債表中"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等其他科目變動額(增加了計入收到的現金流量中,減少了計入支付的現金流量中).
作用
財務會計的一個重要職能是向與企業有利害關係的各個方面以及其他相關的機構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決策有用的會計信息主要指企業經營成果、財務狀況和資金流轉等的信息,這些信息是分別通過損益表、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等會計報表加以反映的。會計報表的重要作用主要有以下幾點:
1、會計報表是與企業有經濟利害關係的外部單位和個人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並據以作出決策的重要依據。
2、會計報表是國家經濟管理部門進行巨觀調控和管理的信息源。
3、會計報表提供的經濟信息是企業內部加強和改善經營管理的重要依據。
分類
會計報表可以按照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
按照會計報表的服務對象(報送對象),可以分為對外公開報表和內部使用報表。
按照會計報表反映財務活動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靜態會計報表和動態會計報表。
按照
會計報表編制的範圍不同,可以分為個別會計報表和合併會計報表。
此外,按照會計報表的編報時間,可以分為月報、季報和年報;按照會計報表的編制單位,可以分為單位報表和匯總報表;按照會計報表的主從關係,可以分為基本報表和附屬報表等。
按照我國現行會計制度和《公司法》的規定,企業的會計報表主要包括: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各種附表以及附註說明。
現金作用
1.為評價企業經營業績和改善經營管理提供重要信息;
2.為國家經濟管理機構進行巨觀調控與管理提供必要信息;
編制要求
真實可靠
1.涵義:會計報表指標應當如實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
2.保證會計報表的真實可靠需做的準備工作
(1)企業在編制年度
財務會計報告前,應當按照規定,全面清查資產、核實債務;
(3)依照規定的結賬日進行結賬,結出有關會計賬簿的
餘額和發生額,並核對各會計賬簿之間的餘額;
(5)對於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沒有規定統一核算方法的交易、事項,檢查其是否按照會計核算的一般原則進行確認和計量以及相關
賬務處理是否合理;
(6)檢查是否存在因
會計差錯、
會計政策變更等原因需要調整前期或者本期相關項目。 在前款規定工作中發現問題的,應當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進行處理。
全面完整
1.涵義:會計報表應當反映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全貌,全面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
2.保證會計報表的全面完整的措施
企業應當按照規定的會計報表的格式和內容
編制會計報表。企業應按規定編報國家要求提供的各種會計報表,對於國家要求填報的有關指標和項目,應按照有關規定填列。
前後一致
2.如果確需改變某些會計方法,應報表
附註中說明改變的原因及改變後對報表指標的影響。
編報及時
1.涵義:企業應根據有關規定,按月、按季、按半年、按年及時對外報送會計報表
2.會計報表的報送期限
會計報表的報送期限,由國家統一加以規定。
(1)月報應於月度終了後6天內(節假日順延,下同)對外提供;
(2)季報應於季度終了後15天內對外提供;
(3)半年度報應於年度中期結束後60天內(相當於兩個連續的月份)對外提供;
(4)年報應於年度終了後4個月內對外提供。
相關可比
1.涵義:財務
會計報告的相關可比,是指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所提供的財務會計信息必須與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的決策相關,並且便於財務會計報告的使用者在不同企業之間及同一企業前後各期之間進行比較。
便於理解
報表分類
會計報表是
會計報告的核心內容,也稱
財務報表。所謂會計報表,是指綜合反映企業某一特定日期
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及其結構情況、某一特定時期經營成果的實現及分配情況和某一特定時期現金流入、現金流出及淨增加情況的書面檔案。它由主表及相關附表組成,其中主表包括
資產負債表、
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附表包括
資產減值準備明細表、
利潤分配表等。主表與有關附表之間存在著密切聯繫,從不同的角度說明企業的財務狀況、
經營成果和
現金流量情況,附表是對主表的進一步補充。 會計報表按照不同的標準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別,比較常見的分類標準及類別有五種,分別為:
1、會計報表按其反映的內容,可以分為動態會計報表和
靜態會計報表。
動態會計報表是反映一定時期內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會計報表,比如:
利潤表反映了企業一定時期內所實現的經營成果,現金流量表反映了企業一定時期內現金的流入、現金的流出及淨增加數,因此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屬於動態會計報表;靜態會計報表是指反映企業在一定日期
資產和權益總額的會計報表,比如:資產負債表反映了企業某一時點上的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情況,因此資產負債表屬於靜態會計報表。
2、會計報表按其編報的時間,可以分為月度報表、
季度報表、半年度報表和年度報表。月度報表簡稱為月報,每月編報一次,包括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季度報表簡稱為季報,每季編報一次,包括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半年度報表簡稱為半
年報,每年6月30日編報一次,包括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但與月報和季報在部分指標上有一定的差異;年度報表簡稱為年報,每年編報一次,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它要求完整、反映地全面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
3、會計報表按其編制的單位,可以分為
單位報表和
匯總報表。單位報表是指企業在自身會計核算的基礎上,對
賬簿記錄進行加工而編制的會計報表,以反映企業本身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匯總報表是指由總公司或主管部門(系統),根據所屬單位報送的會計報表,連同本單位會計報表匯總編制的綜合性會計報表,以反映總公司或本部門(系統)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
4、會計報表按其編制的範圍,可以分為個別會計報表和
合併會計報表。個別會計報表是指僅僅反映一個
會計主體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的報表;合併會計報表是將多個具有控股關係的會計主體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合併編制的會計報表,該報表由母公司進行編制,包括所有控股公司會計報表的數字。
5、會計報表按其服務的對象,可以分為
對內報表和
對外報表。對內報表是指為企業內部經營管理服務而編制的不對外公開的會計報表,它不要求統一格式,沒有統一指標體系,如成本表就屬於對內報表;對外報表是指企業為滿足國家
巨觀經濟管理部門、投資者、
債權人及其他有關會計信息使用者對會計信息的需求而編制的對外提供服務的會計報表,它要求有統一的報表格式、指標體系和編制時間等,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
現金流量表等均屬於對外報表。
報表附註
會計報表附註是以文字的形式,針對會計報表不能包括的內容或披露不詳盡的內容所作的進一步的解釋、補充和說明,以便於報表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會計信息。會計報表附註是
會計報告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當按照一定的方式披露,有關信息應當與會計報表項目相互參照。 會計報表附註提供的信息十分廣泛,中國
企業會計制度規定年度會計報表附註至少應當披露如下信息: ⑴不符合會計核算前提的說明; ⑵重要
會計政策與
會計估計的說明; ⑶重要會計政策和
會計估計變更的說明; ⑷
或有事項和承諾事項的說明; ⑸
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的說明; ⑹
關聯方關係及其交易的說明; ⑺重要資產轉讓及其出售的說明; ⑻
企業合併、分立的說明; ⑼會計報表重要項目的說明; ⑽
所得稅會計處理方法的說明; ⑾
合併報表的說明; ⑿有助於理解和分析會計報表需要說明的其他事項。
情況說明
財務情況說明書是對企業一定
會計期間內生產經營情況、資金周轉情況和利潤實現及分配情況等,以書面文字報告的形式所作的綜合性說明,是
會計報告的重要組成部分。
財務情況說明書全面扼要地提供企業生產經營、
財務活動情況,分析總結經營業績和存在的不足,是
會計信息使用者了解和考核企業生產經營和業務活動開展情況的重要資料。財務情況說明書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⑴企業生產經營的基本情況; ⑵利潤實現和分配情況; ⑶資金增減和周轉情況; ⑷
稅金交納情況; ⑸各項財產物資的變動情況; ⑹對本期或者下期財務狀況發生
重大影響的事項; ⑺
資產負債表日後至報出會計報告前發生的對
企業財務狀況變動有重大影響的事項; ⑻需要說明的其他事項。
注意事項
在製作會計報表時,一定要遵循以下原則,以免在審計過程中出現問題:
1、表表相符
3、表賬相符
4、報表附註真實
5、編制合併報表時不弄虛作假
穩健性原則
1.要求計提八項減值準備會計準則要求企業計提八項
減值準備以防止高估資產。以壞賬準備的計提為例說明修改後的準則關於八項減值準備是怎樣體現穩健性原則的:
(1)計提的比例發生了變化。財務制度對各行業企業的壞賬提取比例做出了統一規定,同時修改後的會計制度規定壞賬準備的計提方法和計提比例由企業自行確定;
(2)計提範圍得到了擴大,以前行業會計制度規定只有應收賬款才能計提,修改後的會計制度規定應收票據轉為應收賬款後也可計提,其他應收款如有確鑿證明應收票據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時,將賬面餘額轉入應收賬款後方可可計提壞賬準備。
2.無形資產的研究開發費用不能形成資產國際會計準則將
研究與開發分別對待,研究費用計入當期損益,開發費用符合條件的允許資本化。而我國《
無形資產》會計準則更多地考慮了會計操作的穩健性:由於個別研究和開發計畫的未來收益有極大的不穩定性,絕大部分的計畫均不能產生可辨認的未來收益;或者儘管能產生可辨認性收益,但研究與開發成本與收益之間不存在直接的因果關係,甚至連間接的因果關係也不存在。因此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發生的研究與開發費有在發生時確認為當期費用,只允許將依法取得時發生的註冊費、律師費等費用確認為無形資產。準則還規定,對於是首次發行股票而接受投資者投入的無形資產,應以無形資產在投資方賬面價值作為實際成本,而不是以投資者獲得的股份或其他確認方式作為實際價值。
3.債務重組的重組收益不能計入當期收益債務重組特別是關聯方的債務重組一直是企業利潤操作的重要方式,關聯方往往主動減免企業債務以抬高企業利潤。為了減弱這種情形對會計利潤的影響,修改後的制度要求債務人以低於賬面價值的現金償債的金額不再作為債務重組收益,而是全部計入資本公積,如果是損失則必須在當期計入損益;以非現金資產清償債務的,不再按重組債務的賬面價值與非現金資產的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確認重組收益,而是將轉讓的非現金資產的賬面價值和相關稅費之和與重組債務賬面價值的差額全部作為資本公積。
4.非貨幣性交易對公允價值作為入賬價值做了限制非貨幣性交易也是企業操縱利潤的重要方式,很多“扭虧為盈”的企業,都用上了這一招。舊企業會計準則規定不同類型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換入資產應按其公允價值作為入賬價值。修改後的會計準則規定企業以非貨幣性交易換入的各項資產,應按換出資產賬面價值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各項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如果在交易過程中涉及補價的,應按照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加上收到的補價(或減去支付的補價)後的金額,再加上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這樣就有利於防止人為的關聯方非貨幣性交易通過高估換入資產來提升企業經營績效。
5.借款費用不能隨意資本化新準則規定,只有因購建
固定資產而專門借入的款項才能資本化,並且還要求這筆借款費用支出是為了使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而且所必要的購建活動已經開始時發生的。一旦固定資產購建活動停止連續超過三個月,應當暫停借款費用的資本化,將其確認為當期費用,直到資產的購建活動重新開始。如果固定資產達到了可使用狀態就應停止費用資本化。其餘的借款費用必須“費用化”。
6.加快待攤費用的攤銷企業的開辦費不應列入資產負債表的“其他
資產”項下,而是在開始生產經營的當月一次性計入生產經營當月的損益;若某項待攤費用已經不能使企業受益,應當將其攤余價值一次性全部計入當期成本費用,不得再留到以後攤銷。|
局限性及對策
合併會計報表指的是企業集團母公司編制的用以綜合反映以產權紐帶關係而構成的企業集團某一期間或地點整體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
現金流量情況的會計報表,主要包括合併資產負債表、稱合併利潤表、合併利潤分配表、合併現金流量表等。合併會計報表能綜合反映企業集團整體財務狀況、經營成果、以及資金變動情況,揭示企業集團所控制的資產、承擔的債務、實現的收入、以及發生的費用等信息,其服務的對象是企業集團的母公司,便於企業的股東及債權人掌握企業的綜合信息,同時避免了企業集團利用對子公司的控制權力人為地操作企業集團的利潤。企業集團對合併會計報表有三種不同的理解,因而形成形成三種不同的會計報表合併理論,即:母公司理論、實體理論、所有權理論。我國的企業集團多是國有企業,是以公有制為基礎,因為其合併會計報表應以母公司理論為主,以實體理論和所有權理論為輔,對母公司服務,採取實體理論全部抵消的辦法進行抵消分錄。
合併會計報表的局限性
合併
會計報表揭示的會計信息不夠充分。合併會計報表大多以母公司理論為依據編制的,合併會計報表的少數股東權益棲身於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之間,從而會計等式改為資產-負債-少數股東權益=所有者權益,這恰好是對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會計等式的一種否定。這種理論指導下的合併報表是為掌握有大多數股權的母公司服務的。因此,對少數股東來說,從合併報表中得到的信息較少,要獲得這些資料,少數股權的股東,只能利用各子公司的報表資料。例如:合併報表不能為股東提供評估和預測未來股利分派信息,因為,股利分派取決於每個既是會計主體又是法律主體的企業的留存收益、資產結構和法律限制。即使合併會計報表中反映有大量留存收益,並有較強的支付能力,並不能保證納入合併報表的公司都可以分派股利,能否分派股利取決於個別會計報表提供的信息。
合併會計報表難以滿足債權人的需求。合併會計報表突破了傳統會計主體理論,反映的是對象是若干法人組成的經濟主體。母公司和
子公司以及各子公司之間,沒有法律關係,這與法律上的主體相矛盾。按《公司法》有關規定,母公司和各子公司對各自的債權人負有有限責任。對母公司和各子公司的債權人來說,合併會計報表上提供的有關償債能力的信息,如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等可能都不準確,沒有多大參考價值,難以做出有關決策。因為,合併會計報表反映的是母公司和子公司組成的企業集團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如果一家公司的財務狀況不好,可能被財務狀況好的公司所抵消,因此,合併會計報表反映的資產負債等要素,只是一個虛值。對債權人來說沒有多大意義。比如集團公司中的母公司向金融機構借款,提供給是合併會計報表,由於是合併指標,掩蓋了母公司真實的財務狀況,致使金融機構不能做出正確的評價。
合併
會計報表信息缺乏可比性。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集團向多元化、國際化發展,跨行業、跨地區、跨領域、跨國際的經營模式成為企業集團的發展趨勢。而在我國現階段,現行的會計制度,不同行業在會計政策以及會計核算方法和內容、會計報表內容和項目上存在很大差別。母公司在編制合併報表時,如果不根據行業特點而簡單相加,必然造成合併會計報表反映的會計信息缺乏可比性。會計息信息使用者難以利用合併會計報表了解企業集團的經營狀況,而且很容易誤導報表使用者,造成錯誤決策。
此外,合併會計報表還存在著諸如合併會計報表反映的信息與稅法等相關法律不一致,會計信息的披露範圍有限,以及個別會計報表的質量影響者合併報表的的質量等等不足和缺陷。
相關對策
我國的合併會計報表的理論和實務還不夠完善,應不斷借鑑世界各國的先進思想及成果,完善自身的理論及實務,提高合併會計報表的質量,為企業集團管理層提供可靠的會計信息,真正幫助到使用者進行決策管理。
統一企業集團的會計政策,對國家在相關法規中明確規定會計政策必須嚴格遵守執行,統一規定企業集團內的會計制度原則、
法律法規及制度。根據自身特定的經營環境和經營狀況,對各集團內會計行為加以規範,加強集團內部的
會計控制規範,明確規定財務部各個崗位的許可權及職責,由經濟事項有關各方相互聯繫且互相制約。根據法律、法規及規章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對會計部門、審計部門及相關聯崗位的工作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各部門相互監督、相互制約,嚴防錯弊行為,加強對個別會計報表真實完整的監督,確保個別會計報表的可比性和一致性,保證合併會計報表的質量。
會計報表應全面反映出集團企業的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信息,因而在編制過程中,應體現全面、完整的特點,便於使用者從合併會計報表中獲取詳細的企業財務信息資料。除了完成該編報的財務報表及該填列的項目,還需加強
會計報表附註的編制工作,增大報表信息的披露範圍和內容。會計報表附註是合併會計報表的重要組成部分,大量合併會計報表無法披露的信息可以通過附註等的形式加以披露,諸如企業子公司的營業利潤和資產表,營業成本、營業收入、負債總額、現金流量、及有關產品、服務、顧客、國外銷售額等額外信息,都可以作為合併會計報表的附註形式予以披露,提供更多有利用價值的信息,提高企業集團會計信息的相關性,使報表使用者能更好的了解企業的業績,猜測將來現金的流動,更好地判定企業的整體情況。
總之,是我國
集團企業在新形勢下需要不斷探索並完善合併會計報表的理論,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加以總結歸納,最終克服合併會計報表的局限性,使其更好地服務於集團企業的管理者,為其提供可靠的會計信息,真正幫助到使用者開展決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