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水平(urbanization level),指一個地區城鎮化所達到的程度。包含三層意思:一是反映一個地區、一個國家或全世界居住在大、中、小城鎮中的人口占城鄉總人口的比例;二是集聚程度達到稱為“城鎮”的居民點的數目;三是單個城市的人口和用地規模。城鎮化水平是區域經濟發展程度的重要標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城鎮化水平
- 外文名:urbanization level
- 學科:土地科學及管理
- 含義:反映一個地區
城鎮化水平(urbanization level),指一個地區城鎮化所達到的程度。包含三層意思:一是反映一個地區、一個國家或全世界居住在大、中、小城鎮中的人口占城鄉總人口的比例;二是集聚程度達到稱為“城鎮”的居民點的數目;三是單個城市的人口和用地規模。城鎮化水平是區域經濟發展程度的重要標誌。
城市化水平又叫城市化率,是衡量城市化發展程度的數量指標,一般用一定地域內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例來表示...
城市化(urbanization/urbanisation)也稱為城鎮化,是指隨著一個國家或地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產業結構的調整,其社會由以農業為主的傳統鄉村型社會向...
新型城鎮化:是以城鄉統籌、城鄉一體、產業互動、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為基本特徵的城鎮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鎮、新型農村社區協調發展、互促共進的城鎮化...
城鎮化率,指一個地區城鎮常住人口占該地區常住總人口的比例。城鎮人口包括設區市的城市人口、鎮區及鎮政府所在地村委會(居委會)的人口、通過道路建築物與鎮區...
城市化率(也叫城鎮化率)是城市化的度量指標,一般採用人口統計學指標,即城鎮人口占總人口(包括農業與非農業)的比重。根據聯合國的估測,世界已開發國家的城市化率在...
城鎮,通常指的是以非農業人口為主,具有一定規模工商業的居民點。同時有同名小說《城鎮》,作者為本特利·利特。城鎮化是人口持續向城鎮集聚的過程,也是人類文明進步...
2013年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7.7%,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在分析2013年中國運行特點時介紹,2013年中國城鎮化率為53.73%,比上年提高1.16個百分點。2017年1月20日...
1.城市化水平。中國城市化代表城市-廣州(54張) 從1949年建國到1978年“三中全會”以前,中國大陸的城市化相當緩慢,在1950至1980年的30年中,全世界城市人口的...
2014年3月16日,新華社發布《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該《規劃》分規劃背景、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最佳化城鎮化布局和...
內容簡介本書梳理研究了自20世紀20年代以來日本城市化進程及各種相關問題,並與中國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城鎮化進程做了對比,發現兩國既存在“半城市化”“都市化”等...
數據顯示,城市化水平與環境污染物排放之間存在較強的正相關關係,城市人口越集中的地區,“三廢”的排放量就相應較高。 [1] 參考資料 1. 王月輝,杜向榮,馮艷.市場...
注重人的城鎮化。城鎮化的外在表現是城鎮規模的擴張,但其實質是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的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也就是人的城鎮化。未來城鎮化應在土地資源的集約高效配置...
農村城鎮化(Rural Urbanization)是指各種要素不斷在農村城鎮中集聚,農村城鎮人口不斷增多,城鎮數量、規模不斷增大,質量不斷提高的過程。它是以工業為主體的非農產業...
過度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明顯超過工業化和經濟發展水平的城市化。所謂過度是指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超過工業化的速度,城市化不是建立在工業和農業相應發展的基礎上,...
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12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舉行。會議提出了推進城鎮化的主要任務。其中,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解決好人的問題是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關鍵。...
城鎮化質量,是指在城鎮化進程中與城鎮化數量相對的反映城鎮化優劣程度的一個綜合概念,特指城鎮化各組成要素的發展質量、協調程度和推進效率。2013年3月12日,《...
所謂城鎮化模式,是指一個國家、一個地區在特定階段、特定環境背景中城鎮化基本特徵的模式化歸納、總結。中國幅員遼闊,各地的社會與自然發展環境、發展階段等都有很大...
一、1949年,我國僅有城市132個,城市非農業人口2740萬人,城市化水平(以城市非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計算)為 5.1%。在國民經濟恢復和“一五”建設時期,隨著 ...
2016年2月2日,國務院以國發〔2016〕8號印發《關於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若干意見》。該《意見》分總體要求、積極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加快...
人口城鎮化,通常指人口向城鎮集中或鄉村地區轉變為城鎮地區,從而變鄉村人口為城鎮人口,使城鎮人口比重不斷上升的過程。也含靜態意義,表示城鎮人口比重達到或接近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