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經典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第二章
第三章
不
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第四章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
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誰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
第六章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
無尤。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第十章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
玄覽,能無疵乎?愛國治民,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生之畜之,
生而不有,
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第十一章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
五味令人口爽,馳騁
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
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上,辱為下,
得之若驚,
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
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者,則可以寄於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者,乃可以托於天下。
第十四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摶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
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
道紀。
第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
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朴,曠兮其
若谷,渾兮其若濁。孰能濁以止靜之
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
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弊不新成。
第十六章
致虛極,守靜篤。
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
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第十七章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猶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第十八章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
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絕學無憂。唯之與阿,
相去幾何?美之與惡,相去
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
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怕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
乘乘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純純兮。
眾人昭昭,我獨若昏。
眾人察察,我獨悶悶。忽兮其若海,漂兮若無所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我
獨異於人,而貴
食母。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惚兮恍兮,其中有象;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以此。
第二十二章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飄風不終朝,
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二十四章
蚑者不立,
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可以為
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名之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
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
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臣,躁則失君。
第二十七章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計不用籌策,
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
常善救人,故無
棄人;常善救物,故無
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
要妙。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朴。朴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第二十九章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第三十一章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故吉事
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處左,上將軍處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第三十二章
道
常無名,朴雖小,天下不敢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天亦將知之。知之,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於江海。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於小矣;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於大矣。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第三十五章
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可既。
第三十六章
將欲歙之,必固
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
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
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
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
王得一以為天下正。其致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故貴必以賤為本,高必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謂孤、寡、
不轂。此其以賤為本耶?非乎?故致數車無車。不欲琭琭如玉,落落如石。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動,
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
不轂,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第四十四章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
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罪莫大於
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八章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第四十九章
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聖人在天下怵怵,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也。蓋
聞善攝生者,路行不遇
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知其母,復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謂習常。
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謂
盜夸。盜夸非道也哉!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以天下
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於
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
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
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
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亦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
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我無情而民自清。
第五十八章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聖人
方而不割,廉而不劌,
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蒂,
長生久視之道。
第六十章
治大國,
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第六十一章
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為下。
第六十二章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
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日求以得,有罪以免耶?故為天下貴。
第六十三章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
報怨以德。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
輕諾必寡信,
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
無難矣。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破,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楷式。能知楷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第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是以聖人慾上民,必以
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
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謂我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慈故能勇,
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第六十八章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爭,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扔無敵,執無兵。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
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
被褐懷玉。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狹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
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第七十三章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
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常有司殺者。夫代司殺者,是謂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傷其手矣。
第七十五章
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
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共。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猶張弓乎?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云:受國之垢,是謂
社稷主;受國不祥,是謂天下王。
正言若反。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第八十章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使民
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
老死,不相往來。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文始真經 》《沖虛真經》
《通玄真經》 《度人妙經 》
《陰符經》 《清靜經 》
《三官經》 《北斗經 》
《周易參同契 》《悟真篇 》
《太上老君內觀經 》《洞玄靈寶定觀經 》
常誦經典
★玄門日誦早壇功課經
經前諸韻贊
八大神咒
諸真寶誥
中堂贊及邱祖懺文等
小贊及結經謁等
經前諸韻贊
太上道君說解冤拔罪妙經
諸真寶誥
中堂贊及報恩寶誥等
小贊及結經偈等
敦煌道藏
二十世紀初道士
王圓籙在敦煌莫高窟藏經洞中發現大批古代經典文書抄本。其中道教遺書抄本約有五百餘件,其抄寫時期在南北朝後期至唐朝中期約二百年的時間,尤其以
唐高宗,武后至
唐玄宗時代的抄本最多。其內容包括道家諸子、道教經典、科儀等約有一百多種道書,其中約有半數抄本是《正統道藏》未收入的早期道教典籍。
敦煌道經的發現,不僅彌補現存明《道藏》的缺佚,而且為研究河西地區的
道教歷史提供了珍貴史料。敦煌遺書一經出現,便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的極大關注。日本學者大淵忍爾1978年出版《敦煌道經目錄》,該書著錄敦煌道經抄本約四百九十六件。1979年,大淵先生又出版《敦煌道經圖錄篇》,刊載全部敦煌道經的影印圖版。1999年中國李德范先生出版了《敦煌道藏》,將敦煌出土遺書中的五百餘件敦煌道教文獻整理彙編,集成五巨冊。
中華道藏
《中華道藏》以明《正統道藏》、《萬曆續道藏》為底本,保持
三洞四輔的基本框架。對三洞四輔以外的經書又根據不同的內容進行了相應的歸類。全藏分為三洞真經、四輔真經、道教論集、道教眾術、
道教科儀、仙傳道史和目錄索引七大部類。各部類所收經書。按道派源流和時代先後編排次序。
道藏輯要
清康熙年間長州進士
彭定求編成《道藏輯要》二十八集,即收有《道藏》未收之晚出道書一百種,二百八十卷,後絕板。清嘉慶年間,侍郎蔣元庭在京編集並刻板印刷。收入道書一百七十三種,皆取自明《正統道藏》,是為《道藏》要集選刊。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成都二仙庵住持閻永和、新津彭翰然發起重刻,井研賀龍驤參與校訂,並增刻了《道藏輯要續編》。現
通行本即為二仙庵版本,該書共二百四十五冊,所收道書已增至二百八十七種,其中新增道書一百一十四種,皆為明《道藏》未收的典籍。全書按二十八宿順序排列,字板是用梨木雙面雕刻而成,共一萬四千多塊,1957年搬往
青羊宮保存至今,為當今道教經籍中唯一存板。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恢復後,青羊宮便印刷線裝對外供應,1986年巴蜀書社又重印出版。
文化經典
道教文化紛繁絢燦,包羅萬象,其內容龐雜多端,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 道教神學.
在道教文化雜而多端的內容當中,有一個核心,就是
道教神仙信仰。道教作為一個成熟的宗教,具有一套自己的神學理論,有一種能夠吸引人們進行追求的宗教信仰目標。這種信仰就是,人可以通過努力追求而成為
長生不死、功 能廣大的神仙。這種神仙信仰乃是道教所闡發的神學理論核心。道教產生之初,即以確立了其神仙信仰,同時這一時期的道教還從古代哲學、原始宗教及古人的養生鍛鍊等行為中吸取了許 多成分,用來組建其有關神仙信仰的理論和行為體系,奠定了道教神學發展的基礎。在"神仙信仰"這塊"磁石"的吸引之下,道教徒進行了種種吸收、創建文化的活動,營造出一個龐雜的道教文化體系。
二 道教倫理.
道教的倫理道德思想,反映在道教的教規、戒律當中。道教的倫理道德觀念,既吸收了道家的倫理道德觀念,同時也吸收了儒、釋二家的,故其內容愈來愈多,亦愈來愈複雜。其中對道教倫理觀念影響十分顯著的是儒家以忠孝為主軸的三綱五常思想。但和儒家不同的是,道教的倫理道德,主要是靠神靈的威力來貫徹的。道教一方面以長生成仙的美好幻想來引導人們自覺地遵守倫理道德;另一方面又用賞善罰惡的神靈威力來迫使人們遵守倫理道德。正面引導與反面恐嚇相結合,使它的道德倫理準則,在社會上發生更大的影響。此外道教的勸善書,使道教的倫理道德思想更集中、更系統化和更通俗化。
三 道教哲學.
以往道教被認為是一種低級通俗的民間宗教,只有一些近於巫術的
符水、齋教、科儀,談不上哲學思辯。但如今大部分的學者皆認為道教有其哲學性的內容。道教哲學是為其教義服務的,是其教理教義的思想理論基礎,換言之,對道教教義的哲學論證就是道教哲學。道教哲學的思想素材一開始就來自中國哲學,主要是道家哲學。道教大量地利用了道家哲學的理性論證,使道教思想中包含世界觀、認識論、倫理學、人生論等豐富的哲學內容,這些內容是道教哲學的基本範圍和構成成分。其中神仙不死之"道"是道教哲學的中心範疇,神仙存在和人能成仙不死是基本的命題,論證人有無成仙的內在根據、人成仙取何途徑是其思想體系中最主要的一面。
金丹術是道教的一項重要方術,包括外丹和內丹。外丹即通常所說的煉丹術,也稱外丹黃白術。外丹以丹砂、鉛、汞、硫為主要原料與其他藥物相配合置於
爐鼎之中,運用"飛"、"抽"、"伏"、"封"、"淋"…等等手段加以
燒煉,以求製得服餌後能使人
長生不死、羽化登仙的仙丹妙藥。因相信服食金丹才能長生成仙,故歷來道士莫不投入畢生心力加以煉製。雖然服食金丹最後並不能長生不老,但道士在煉丹過程中,卻意外地推動了
中國古代科學的發展。隨著外丹術的逐漸衰落,代之而起的是煉養人體精、氣、神的
內丹術。內丹術繼承綜合了服氣、
胎息、
守一、
存思等功 法,對後來的氣功 影響很大。
五 道教醫學.
自道教創興之時,道教就把醫術作為其傳道濟世的工具。而且隨著魏晉神仙道教理論體系的建立,道教徒更是把醫藥視為其追求和達到長生的必要輔助手段和必備知識。道教醫學"道法自然"的思想為理論指導,加以進一步發展,從而形成了極富道教特色的人體醫學思想。道教醫學家經過長期濟世行醫的醫療實踐活動,積累了豐富的醫療經驗,並且發明創新了各種能強身健體、延年益壽道教醫學養生功 法,如
房中術、服食、辟榖等等。
六 道教文藝.
道教文學藝術就是以宣傳道教教義、神仙長生思想以及反映其宗教生活為題材的內容的各種形式的
文學藝術作品。文學藝術可以擴大道教的社會影響,進而提高道教的宗教素質。反過來,道教的神仙信仰也給中國文學藝術的發展巨大的影響。在
道經中,不僅有些道經本身就是文學作品,而道教中的音樂、宮觀建築、神仙圖像等,也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在中國的文學藝術作品中,以道教和神仙為內容的作品更是不可勝計,從中也可以看出道教與文學藝術的密切關係。
當然,道教文化的內容還不止上述六個方面,如果深入地加以探究起來,必將會發現道教文化的豐富及多彩。
缺點
無人領導改革
一個宗教盛行久了以後,必然會產生一些糟粕與包袱,所以常常必須注入新血輪或加以改革,才能使它適應時代而歷久而彌新,也使它的理論及傳教方式,愈來愈完善。舉例而言,佛教由創立於印度,而能成為今日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其實是不斷的攝取別人的長處以為己有。小乘的佛教倡無常、苦、空、無我,是以出世為主的宗教;到了大乘,傳入中國後,受到中土文化影響,大量吸收魏晉玄學的道體論思想,開始轉變而主張常、樂、我、淨。到了唐代,又轉而為崇壇好祀的密宗,深入於凡民求財治病的平常生活中。到了民國後,西風東漸,傳統社會產生了極大的變化;佛教的
太虛法師便在民國二年,大力倡導佛教革命,從教義、組織、財產等方面著手,主張人間佛教,擺脫了佛教只重出世(死人)的宗教,轉而為活人的宗教。這些轉變雖逐漸使得佛教成為非佛教的佛教,在當時也都招來了強大的反對與爭鬥,但卻使佛教因此而能生存下去。太虛的佛教革命,對佛教的貢獻不可謂不大。現在詳加說明於下:
太虛生於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十二月,十六歲出家。在清末民初時,當時的社會巨變,西洋風潮大量湧入,達爾文進化論盛行,太虛學佛之餘,深感社會民俗的巨變,也領悟到佛教改革的必要。清末之時,太虛即常與革命黨人相往來,民國成立後,太虛便主張佛教革命,民國二年(一九一三年)太虛於上海八指頭陀追悼會上倡導:
「佛教宜革命有三:一組織革命,二財產革命,三學理革命。」但這樣的主張,卻被當時的《佛學叢報》醜詆為妄人邪說,視之為陷害釋迦牟尼的提婆達多;文云: 「太虛和尚演說:佛教宜革命有三:一組織革命,二財產革命,三學理革命。……本報按:佛教革命之名詞,發現不久,度亦妄人之邪說耳!若大庭廣眾之間,明目張胆,放言高論,則未免肆無忌憚矣!然即如某僧演說,佛教宜革命有三,亦唯第二條財產問題,尚有討論之餘地。若第三條之牽涉學理,竊恐非自命新佛之提婆達多從地獄復起不可!至第一條之組織革命四字,則不但無理由之可言,且並邏輯亦不可解矣!」
太虛的改革主張,雖然一開始即遭受到來自佛徒自身的攻擊,但太虛依然不變初衷,陸續於《佛教月報》發表《致私篇》、《宇宙真相》、《無神論》等文章,否定造物主,也否定靈魂說,以為「無神即無造物主,亦無靈魂,而一切皆以無為究竟者也。」 太虛將佛教看做是無神論之宗教,而「無為」一詞,用的更是道家語。可以看出在教義的解說上,太虛和傳統說法是有所差別的。太虛更在民國四年(公元一九一五年)撰《整理僧伽制度》,所建立的佛教組織架構,頗類似西方天主教組織模式,主張政教分離,「分教所、教團、教籍、教產、教規,分別為之議制度,實行集產制。」 並撰《人乘正法論》將佛教的五戒十善做為在家信眾的道德規範,擬以此深入民間,改良社會。逐漸把佛教出世間變成世間化。民國九年(一九二0年)二月,太虛創辦的《海潮音》雜誌創刊號開始發行;《海潮音》雜誌為佛教的重要刊物,太虛利用它來倡導自己的改革主張,曾用本名或筆名在此刊及不同的刊物上發表文章。太虛本人培養出不少學生,其學生也感染了太虛的革命熱忱,為了要達到改革佛教的目的,不斷和當時廣大守舊僧眾相鬥,其間不惜語出偏激之言。在太虛所轄的佛化新青年會發動激烈的改革運動時,曾對印光等類的傳統僧人,散發傳單,予以攻擊,並稱印光為「第一魔王」。
太虛學生寧達蘊、張宗載等佛化新青年會將印光、諦閒說成是大魔王;太虛的學生大醒稱印光、諦閒是「豬頭長老」,稱王一亭、黃涵老為「蛆蟲居士」;用詞都是極為苛虐,令人驚心動魄。我們由印光信中所說「其傳單有三數千言」,且太虛弟子將印光等僧人稱為「魔王」、「豬頭」,可以想像彼時佛教改革派攻擊傳統僧人的激烈情形。這種情形,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小乘蛻變成大乘時,傳統的小乘佛教和改革的大乘佛徒間激烈的論辯,交相攻擊,甚至殺戮等情形。其後雖然大乘勝了,然而小乘的教義教理依舊被吸收,並保留了下來,小乘、大乘由矛盾對立,而終歸於統一。同樣的道理,現代化的改革派佛教雖然隨著時局的變改,而取得了勝利,但以印光為代表的保守派勢力,他們所堅持的傳統修持
法門,尤其是專心於念佛等簡單易懂的往生淨土法門,也被現代佛教所吸收並宏揚。 上面詳述太虛的佛教革命,主要的是用來看出一個宗教的改革歷程是艱辛困苦的,但卻又是不得不如此。 反觀道教,道教主張「我命在我不在天」,認為有生不必有死,以一己之力,與天爭勝,追求永生。據《史記.封禪書》所載,求仙之說戰國時已盛行。自周迄今,其間較大的改革有東漢張陵的五斗米道、北魏寇謙之改良了科儀、金(宋)時王重陽創全真道;這些變革都不如佛教的大。而自南宋以下,近八百年來,並無新的重大改革出現。尤其民國以後,整個社會思潮及社會形態,在西方的衝擊下,已產生了巨大的變化,中西新舊各種宗教紛陳並起,道教並無調整自己的腳步來適應它,也沒有完密的教團組織、布道方式,無法和其它的宗教相抗爭,因而逐漸喪失了它的信眾,而走向式微。道教的式微和沒有有力的人士領導道教改革有關;底下再略舉數項,論述其主要式微原因於下:
重術輕學,信徒的素質難以提升
道士,要他演述科儀,可以長達三天三夜;但要他講經說法,則難以啟口,也難以維持半個小時。「學」與「術」嚴重失調。今日在台灣許多宮廟的住持,不僅看不懂道經,甚至誤把佛經當道經來誦念。宮廟的住持及信眾,普遍存在素質低落的問題。這種現象的形成,雖然原因很多,但是道廟重「術」不重嘉言錄》,一九八二年四月基隆十方大覺寺印贈等書,《印光法師文鈔》是收集印光文鈔最全的書,後來台中蓮社亦予出版,而不收錄此信,殆出自於為賢者諱的心態。印光受到太虛學生的攻擊,不止一次,印順《太虛大師年譜》民國十八年條云:「時印老(五月二十九日)《復某居士書》,痛斥大愚。」可見除佛化青年會的傳單外,太虛剃度的弟子大愚也撰文攻擊過印光。
「學」,則是主要原因之一
「術」是指科儀、風水、占卜、命相。「學」是指對經書道理的闡揚。台灣及東南亞一帶的華人社會,非常重視俗稱「山」、「醫」、「命」、「相」、「卜」等五術。山(仙道),指靜坐、鍊氣、養生、藥餌、靈修等。醫(醫療),指針灸、方劑、推拿、食療、心靈治療等。命(算命),指紫微斗數、八字、四柱等。相(勘察),指手相、面相、骨相、名相(姓名學)、墓相(陰宅)、宅相(陽宅)、風水勘輿等。卜(卜卦),指易占、六壬、太乙神術等占卜術。這些流傳久遠的術數之說,自有它存在的價值,唯過度重視「術法」科儀,而不從哲理著手配合來論述,易使人誣指為迷信。「術」須有「學」來做領導、介紹,才不致流於庸俗低劣,且術越深,修持應越高,才不會以術為惡。「學」是指經書中的哲理要義。道經中不乏好的經典,有些談論義理,如《道德經》、《南華經》、《黃帝陰符經》、《太平經》、《周易參同契》、《抱朴子》、《清靜經》、《悟真篇》等等,有些涉及民俗如《北斗經》、《南斗經》、《老子守庚申求長生經》、《受生經》、《玉曆至寶鈔》、《玉匣記》等等,這些均必須有人來加以簡擇,以古籍今譯的方式,將其義理及其對後世民俗的影響,介紹給世人。 今日道教的術法太過,而學理的認知則普遍受到忽略,造成了信眾的素質難以提升。
三、缺乏教團組織,傳教無方,無認同感
今日世界的宗教,如西方的基督教、天主教,甚至台灣的佛教、新興宗教等,大都有定期聚會(或經常聚會),有教團組織、傳道方式。但相對的,道教徒則是一盤散沙,平時各人拜各人的神,並無定期聚會,各宮廟也互不相屬,無人講經傳道。拜媽祖的,自認是媽祖信徒;拜關公的,是關公信徒;對道教神只毫無概念,對道教也無認同感,甚至不認為自己是道教徒;有的更刻意去攀緣佛教,弄成道廟由和尚住持,而成了非佛非道的怪現象。所以在台灣雖然有不少香火鼎盛的宮廟,但卻因各自為政,無認同感,而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
四、缺乏講經布道者
宮廟的住持及道士,終其一生,大都以科儀術數為職志,能講經說法者極少,也無定期公開的講經活動。台灣無線的電視台甚多,定時播出佛教講經節目的,有六七個,甚至有許多電視台是整日播放佛教節目的。佛教有自己傳道的專用電視台。除電視台外,擴播電台亦有佛教講經節目。相對的,在電視台或播音電台方面,幾乎全看不到道教的講經節目。如此傳道,如何能得信眾?而在培養人才上,雖有一間小規模的木柵道教學院,也一直沒培養出能講經傳道的人才。一個缺乏主動向民眾傳道的宗教,在起跑點上已輸了一大截。不培訓說經人才,不重視說經人才,將使道教在年青一代的信徒中迅速流失。老乾而無新枝,其後果可想而知。
在世界各宗教中,常將信徒分為「聖」與「凡」二者。一般的民眾為「凡」,經過特定的宗教修持
法門後,才能轉「凡」而為「聖」。「修持」在宗教活動中,占著極大的分量。以道教來說,悟道者為聖,未悟道者為凡。凡夫為凡,神仙為聖。一般民眾,未加修持為凡;對社會人民有貢獻死後成「神」,及由積善並加修持而來的「仙」,皆屬「聖」。由凡入聖,須以修持(修煉)為橋樑。 道教由於流傳久遠,所以派別眾多,修煉法門各異。正一重符籙,上清重存思,外丹主黃白,內丹煉精氣神,房中重男女和調;此外,禱祀、召遣、藥餌、避谷、食氣、守一、清靜無為等等法門不一而足。在今日好簡惡繁的功利社會中,須有人來簡化其修持次第,循序誘導。道教的眾多法門,如無人來加以綜匯整理,初學者將難以入手,也無法吸引信眾。
六、過度的包容,喪失了自己
兼容並蓄,本來是一種美德,也應是成功的條件之一;由於道教有寬廣的包容性,所以在中土,雖有宗教爭執,卻不會產生宗教戰爭。而爭執的結果,則是逐漸走向融合。但過度的包容,卻反而使優點變成了缺點,喪失了自己的特色,而成為失敗的主因。自宋以下,長期來大量混佛入道的結果,造成了今日的民眾不能區分佛教與道教,以為拜佛即是信道。這種情形不僅在台灣如此,在海外的華人社會也如此。筆者今年三月初曾到新加坡開會,道教界的李至旺道長告訴筆者說新加坡有的道廟甚至將印度神及回教神一起設在廟中來拜,但這種看似宗教融合、民族共存的寛大胸懷,不僅得不到認同,反而招來了印度教徒、回教徒的抗議,認為褻瀆了他們的神祇。這個例子說明了過度的包容,不僅無益,反而有害。包容並非壞事,但必須有選擇性,也不能僅從包容對方神只入手而已,而是須從哲學義理、科儀、傳教方式等多方面上著手,用包容來將對方長處攝取為己有,如此才能得蒙其利。道教包容,促成了佛、道的融合,但過度的包容,也讓道教喪失了自己。舉例而言,由於明末《西遊記》、《封神演義》等小說的倡導,於是道教將觀音、錠光佛、文殊等神吸收為己神,同屬玉帝所轄。但因給予過高的地位,這樣的做法,反而造成佛、道不分的後果。相對的,佛教雖也吸收道教的神只,如關公在道教的階位是帝君,然而佛教卻把他說成是受智顗渡化的神而已,階位僅是佛教的護法神,地位低下可知。道教將佛教的神置於高階,佛教將道教的神置於低階,於是相形之下,造成了佛在道上的誤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