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仁棄義是一個成語,讀音是jué rén qì yì,是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 絕仁棄義是一個成語,讀音是jué rén qì yì,是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 [1] ...
注:“猶言棄也。”⒃ 又如:絕弦(斷棄琴弦,不再使用);絕學(棄絕學問;拋開學業);絕仁棄義(拋棄世俗的仁義,回復到純樸的本性)...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言也,以為文未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然則《老子》之文,欲辯而詰者,則失其旨也;欲名而責者,則違其義也。...患俗薄而名興行,崇仁義,愈致斯偽,況術之賤此者乎?故“絕仁棄義,以復...
在社會倫理方面,批判老莊“絕仁棄義”的觀點,重視儒家學說,認為“人之性的善惡混,修其善則為善人,修其惡則為惡人”(《法言·修事》)。 [12] ...
老子針對孔子不懂大道而嗜談仁義的做法,主張“絕仁棄義”,認為只有“絕仁棄義”才能“.民復孝慈”。孝是一種血親之情,慈是發自內心的愛人之情。孔子也主張“...
(修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五年版),解讀重點分篇,注釋篇章要義,點...絕仁棄義,民復畜茲。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言也,以為文未足,故令之有...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新解 禁絕所謂的聰明和智慧,老百姓才...
⒃ 又如:絕弦(斷棄琴弦,不再使用);絕學(棄絕學問;拋開學業);絕仁棄義(拋棄世俗的仁義,回復到純樸的本性)⒄ 超過 [surpass]。如:絕後光前(超越古今);絕...
《老子》也說:“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其:指佛家。 而:爾,你。下同。 “清淨寂滅”:佛家以離開一切惡行煩擾為...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慾。第二十章絕學無憂。唯之與阿,相去幾何?...
第十九章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慾,絕學無憂。第二十章...
“絕聖棄智”是和“見素”聯結平行配對的;“絕仁棄義”是和“抱朴”聯結平行配對的(A148)。如果前者是自然智力,以“素”為本,那么後者就是社會仁義,以“朴...
“少思寡慾”是老子《道德經》第19章的部分內容,全章內容為“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莊子·胠篋》:“世俗之所謂智者,有不為大盜積者乎?所謂聖者,有不為大盜守者乎?何以知...
35、“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拋棄聖明和智慧,對人民有百利而無一害;拋棄仁義道德,人民自然的感情才能回歸;拋棄技巧機關...
這些誤注誤解,小到片言隻字,例如:第十四章“繩繩不可名”的“繩繩”,第十九章“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絕學無憂”的“絕”,第二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