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解釋
因其黃色為土,正為結丹之土地。而且黃色又處人身之正中,猶如“田”字之中心。
陳櫻寧先生在《
黃庭經講義》中解釋說:“‘黃’乃土色,土位中央居。‘庭’乃階前空地。名為‘黃庭’,即表示中空之意。
吾人一身,自臍以上,為上半段,如植物之乾,生機向上;自臍以下,為下半段,如植物之根,生機向下。
其生理之總機關,具足上下之原動力者,植物則在根乾分界處,人身則在臍(筆者註:即丹田所在之地)嬰兒處胎,鼻無呼吸,以臍帶代行呼吸之功用。及出胎後,臍之功用立止,而鼻竅開矣。
神仙口訣,重在胎息,胎息者何息息歸根之謂。
根者何臍內空處是也,臍內空處,即‘黃庭’也。”
一指中丹田,即心下腎上之所,亦為人身之中。
(註:各穴位
關竅,在各丹經典籍中所指穴位未必一致,有的一個名稱,卻所指之穴未必為一,這都是在傳承過程中與師承門派不同所致,所以,還是以自己師傅所傳為準)
根據現有史料可略窺《黃庭經》年代之上下限:《外景經》之韻例似比《內景經》更古更早;《外景經》韻例可早到秦漢,晚不過三國;《內景經》韻例與東漢魏晉詩文用韻相合,而以魏晉尤為可能。立足於這種用韻烙印的時代,來重新審視一些史料,將會使我們得到新的啟示。
《列仙傳·朱璜》:“朱璜者,廣陵人也,少病毒瘕,就睢山上道士(黃)阮丘丘與璜七物藥,日服九丸。百日,病下如肝脾者數斗與《老君黃庭經》,令日讀三過,通之,能思其意,如此,至武帝末故在焉。”又《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九《黃庭真人傳》云:黃庭真人王探,字養伯,太原人也,常以朝元煉藏,吐故納新為務仙人趙先生遂授以黃庭內修之訣及澤瀉丸方。依按累月,頓覺神異,年九十一歲,以漢武帝元朔六年戊午正月,西靈金母遣仙官下迎授書為太極真人。漢武帝好神仙,故皆托之於武帝之世。如拂去其飄忽無據的仙氣。聯繫東漢以還黃老道的迅速傳播,以及東漢延熹八年(公元165)邊韶奉桓帝之命作《老子銘》已有“出入丹廬,上下黃庭”等語之史實。可見當時丹廬、黃庭、道教、老子早已緊密聯繫在一起。緣此而來體味“黃庭內修訣”、“《老君黃庭經》”之名稱,似乎不應該感到不可思議。降及漢末曹魏,張魯統治漢中數十年,大行五斗米道。張亡後,諸祭酒不能統一於一人領導,遂有人申飭戒令,此即今見《道藏》所收《正一法文天師教戒科經》中的《大道家教令》,該教令作於公元255年,令有“何以《想爾》《妙真》,三靈七言”、“《妙真》自我所作,《黃庭》三靈七言,皆訓喻本經,為《道德》之光華”諸語,此已足探知由“黃庭內修訣”到《黃庭經》的發展歷程。
由《大道家教令》所述可以確信,公元255年,《外景經》已定型,並已作為天師道內部的教科書。而該年,被奉為上清第一代太師的魏夫人已3歲。夫人後為天師道祭酒,在上清派中的地位至關重要。許多文獻的記載都從不同角度透露出夫人曾為《黃庭》作過註疏之類的傳,故知《內景經》應是魏夫人所作或經其加工潤飾而流傳下來的。
書名
書名,即《黃庭經》
道教經典
約出於中國魏
晉之際,經乃
上界仙真降授
南嶽魏夫人。經文分《太上黃庭
內景玉經》及《太上黃庭外景玉經》,兩書內容大致相同,皆以七言韻文體寫成。但《外景經》文句較為簡略,不分篇章;《內景經》分作36章,文字亦較繁瑣。一般認為《外景經》出於《內景經》之前,亦有學者考證《外景經》出於《內景經》之後。但科學考證,往往有難以涉及的地方,所以,不足以為定論。此經以道教思神守一,寶精
愛氣之說與古代醫家臟腑理論相結合,闡述修煉長生成仙之術。經中宣稱人首腦室及面部五官、胸腹內五臟六腑及腸胃等器官,皆有神仙真人居住其處。修道者若能常誦經書,默念神名,存思身神之形狀、服色、居處及其職司,便能通神感靈,使臟腑安和,形神相守,延年卻老,不死成仙。除誦經思神外,經中又言及漱津咽液、吐納元氣、房中固精、服食
五牙、飛奔日月等方術,而特別重視
積精累氣之術。自晉代以來,此經流傳頗廣,歷代道士註解者甚多。早期
上清派奉此經為主要經典之一,唐宋內丹家亦深受此經影響。
《黃庭經》
王羲之書,
小楷,一百行。原本為黃素絹本,在宋代曾摹刻上石,有拓本流傳。此帖其法極嚴,其氣亦逸,有秀美開朗之意態。關於黃庭經,有一段傳說:
山陰有一道士,欲得
王羲之書法,因知其
愛鵝成癖,所以特地準備了一籠又肥又大的白鵝,作為寫經的報酬。
王羲之見鵝欣然為道士寫了半天的經文,高興地“籠鵝而歸”。原文載於南朝《論書表》,文中敘說王羲之所書為《道》、《德》之經,後因傳之再三,就變成了《黃庭經》了。
因此,《黃庭經》又俗稱《
換鵝帖》,無款,末署“永和十二年(356)五月”,現在留傳的只是後世的摹刻本了。
《黃庭經》是道教上清派的重要經典,也被內丹家奉為內丹修煉的主要經典,屬於洞玄部。現傳《黃庭經》有《黃庭內景玉經》、《黃庭外景玉經》、《黃庭中景玉經》三種,因中經出現較晚,可以暫置不論書中認為人體各處都有神仙,首次提出了三丹田的理論。介紹了許多存思觀想的方法。關於內外經的作者、成書年代及其相互關係,向來有多種說法。今人
王明先生在《黃帝經考》中曾作詳細考證,認為魏晉之際,民間已有私藏七言韻語體《黃庭》草本。大約在晉武帝
太康九年(288年),女道士
魏華存得到這個《黃庭》草本並加以注述;或有道士口授,華存筆錄而寫成定本《黃帝內景經》。晉成帝鹹和九年(334年),魏華存去世,《黃庭外景經》約在這前後問世,它是在《
內經》的基礎上撰寫而成的,作者不祥。這是主張《內經》在《外經》之前出現。歷史上也有人認為《
內經》在《
外經》之後出現的,如
歐陽修等。
《內經》與《外經》
旨意相通,這點是無疑問的。歷來校注本經的較多,今所見最早注本為唐玄宗時隱士
白履忠(號梁丘子)注的,收入《
雲笈七籤》和《修真十書》,另有胡?、歐陽修、
劉處玄、蔣慎修等都注過《黃庭經》,而清人董德寧《黃庭經發微》較曉暢易懂,
陳攖寧《黃庭經講義》分類詮釋,解難釋晦。據《雲笈七籤》本,《內景經》共36章,每章以句首二字作為標題,正文計416句,2912字;《外景經》分上中下三部,計98句,686字。別本與此大略相同。經名“黃庭”一辭的含義,有不同的解釋。《正統道藏》染丘子注序:“黃者,中央之色也;庭者,四方之中也。外指事,即天中地中人中;內指事,即腦中心中脾中,故曰‘黃庭’。
內者,心也;景者,象也。外象諭,即日月星辰雲霞之象;內象諭,即血肉筋骨臟腑之象也。心居身內,存觀一體之象色,故曰內景也。”王明《黃庭經考·釋題》說:“按黃庭三宮,上宮腦中,中宮心中,下宮脾中,
黃為中央之色,庭為四方之中,並具中義。內景者,含氣養精,內視神象:似義取雙關。”今人陳攖寧認為庭乃階前空地,故黃庭表示中空的意思,對人體而言就是臍內空處。總而言之,“黃”是中央之色(根據五行說:東方甲乙木,南方丙
丁火,中央戊
己土,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土色為黃,故黃為中央之色),“庭”指四方之中,或指階前空地,“黃庭”即喻指道家內修功夫的中空現象。
《內景經》
又名《太上琴心文》、《東華玉篇》、《大帝金書》。歷代稱它是魏晉間道士養生之書,其實它遠在一般藥物養身、術數延命之類書之上,而是一部繼承漢代“五臟神”之說,以身體臟腑各有所主的理論為基礎,結合道教人身百脈
關竅各有司神之說,以七言韻文的形式,注重以“
存思”為主的修煉要訣。因它是早期上清派崇奉的經典,故又稱《上清黃庭內景玉經》。《內景經》包含著一些醫學理論,分別論述了人體各主要器官的大致情狀以及主要生理功能,其中有十四章著重闡述了人體五臟及膽腑的生理作用。經中認為心是臟腑之王,能知寒熱、和
榮衛、通血脈、調陰陽;心開竊於口舌,能吐納五臟之氣,識別五行之味。所以人能心安,就可以體和無病身不枯。肝主謀慮,藏血、魂魄之居。
經中認為肝開竅於目,如日月之明,五行之關鏡。肝氣上與三焦
氣合,下為口中津液,津液過
玄膺、
明堂入丹田,真氣流布,百骸受潤,則無疾病。脾為倉廩之本,納穀物生味道,化糟粕。它認為脾居中央,橫在胃上,外應臉色;脾胃相合供應營養,那么血脈通暢,筋骨強健、肌膚豐潤、營養全軀,就能延年益壽。故它重視脾的功能,稱脾為下黃庭宮、人體的根本、五臟的要樞。肺為氣之本,開竅於鼻,布氣於七竅,主耳目聰明。認為肺氣起自三焦,能調理五臟之元氣,人若能把津液吞進丹田,那么膚色亮澤,百脈通暢,齒堅發黑,不會衰老。腎者精之處,先天之本,元氣之根,主骨。經中認為腎主五臟六腑、九竊津液之相連,開竅於耳,腎氣充足,則耳聰目明,筋強骨健、百脈通暢。又腎藏精,認為人若止精可長壽。經文認為,膽主決斷,為六腑之精。人若膽、力互用,能攝虎兵。又認為膽外名於眉目之間,喜怒皆行此處,憤則髮上沖冠。
《內景經》
又吸收《河上公老子章句》及《太平經》中“五臟神”的觀念,發展為三部八景二十四神之說,認為人體各部位都有神靈居住。三部八景二十四神,是指將人身分為上元宮、中元宮、下元宮三部分,每部分的元宮都有八景神鎮守,即上部八景神鎮在人身上元宮中,中部八景神鎮在人身中元宮中,下部八景神鎮在下元宮中。經中認為人們若能存思三部八景二十四神,則三田五臟的真氣調和,不會有疾病,甚至能乘雲升仙。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神的名字並非隨意起的,而是根據人身各器官的功能、所處方位以及顏色、狀態等,加以提煉概括成的。如對面部七神的介紹:“發神蒼華字太元”;“腦神精根字泥丸”;“眼神明上字英玄”;“鼻神玉壟字
靈堅”;“耳神空閒字幽田”;“舌神通命字正倫”;“齒神峰字羅千”。
形象的概括
這些神名都是對相應器官進行形象的概括,各具特色。經中認為,人體正是靠這些神的主宰,才是以維持生理活動正常地進行,才能“形與神具”。這些神有別於
超自然力量的神,而是主宰人體生理活動的“功能神”。其神乃大道化顯,能得此種奧妙,可後天返先天,凡魂化元神。
詳細闡述
《內景經》還對《存思法》進行詳細闡述。早期道教《太平經》中就有存思五臟神萬病都可消除的說法,《內景經》繼承這一思想並加以進一步發揮。認為“存思百念視節度”,即要求存思身中百神,呼吸上下如一而除雜念。並認為“可用
存思登虛空”,這是把存思之法當作學
仙之道。可以說,存思是道教上清派典型的修煉方法,也是《內景經》的核心內容。所謂存思之法,《內景經》中包含兩個方面內容,一是指存思身內諸神,另外指存思身外之物。
道教認為
道教認為人體多神,而以五臟神為主,故重視存思五臟神的色、形、氣、服飾、姓名等。《內景經》對於存思心、肝、脾、肺、腎等五臟神,都分別加以論述,其中對存思心神的論述最多。如經中述道:“心典一體五藏(髒)王,動靜念之道德行,清潔善氣自
明光,坐起吾俱共棟樑,晝
日曜景暮閉藏,通利華精調陰陽。”這是認為心有神靈,且是五臟之王,倘若經常存思心神,那么陰陽
和順,臟腑調勻,均無疾病。存思肝神:“肝氣鬱勃清且長,羅列六府生三光,……
五色雲氣紛青蔥,閉目
內眄自相望。”
肝屬東方木位,主青,故肝氣旺盛清而且長時,如東方之木主春,肝為生氣之本,閉目冥想生氣遍照體內五臟之腑,與臟腑相應,上為五色雲,如日月星辰光亮明徹,久久即可自己內視臟腑。“內視”是
存思法中一種重要思想,就是指修煉者閉目存思,潛神入定後,內觀形體,神氣充溢而使體內朗然洞徹的景象。關於存思脾神:“脾長一尺掩
太倉,中部老君治明堂,……黃衣紫帶龍虎章,長精益命賴君王,三呼我名神
自通。”脾居中宮,存思脾神,即可增長精氣,延長壽命,心虛洞鑒,神靈自通。關於存思肺神:“肺部之宮似華蓋,下有童子坐玉闕。……素錦衣裳
黃雲帶,喘息呼吸體不快,急存白雲和六氣,神仙久視無災害,同之不己形不滯。”肺為金宮,在五臟之上,狀似華蓋。
童子、白雲都是指肺神。當喘息不定呼吸不暢、身體不快時,就趕緊存思肺神,便能調和六氣而無災害,常用此道,可保形體不枯衰。關於存思腎神:“腎部之宮玄闕園,中有童子冥上玄,……蒼錦雲衣舞龍幡,……百病千災急當存,兩部水王對門生,使人長生
九天。”腎為水宮。玄闕園,喻指腎之外形。童子、水王都是指腎神。當人正生病時,就應立即存思腎神,這樣便能
逢凶化吉,免除疾病而能升天成仙。
“三丹田”之說
《內景經》提出“三丹田”之說。關於三丹田之名,在此經之前的早期道教籍中尚未出現。《太平經》、《
大洞真經》提到泥丸、心、臍等與之相關的名稱,只有到了《內景經》才明確提出“三丹田”的概念。丹田有上、中、下之分,故合作“三田”。每一丹田中各居著一位神,故有“三神”。又因丹田之室,方圓一寸,故稱寸田,下面分別簡介三丹田。
上丹田
關於上丹田:眉間內入三寸為上丹田宮,也叫
泥丸宮。“泥丸百節皆有神,……一面之神宗泥丸,泥丸九真皆有房,方圓一寸處此中,同服紫衣飛羅裳,但思一部壽無窮,非各別住俱腦中,列位次坐向外方”,講的是泥丸宮在一身之首,是百神之主,泥丸百節都有神,它們都受腦主持而排定坐次,泥丸九真都穿紫衣羅裳,人們只要意守上丹田,存思九真神,就可以
延壽不老。
關於中丹田
就是指心,又叫絳宮。經中述道:“六腑五臟神體精,皆在心內運天經,晝夜存之自長生”講的是,六腑五臟息息相關,共同維持人體正常運轉,它們各有所轄,有不同的運作方式,但都受心主宰,故心存則五臟六腑聽令而正常運行。人們若意守中丹田,存思不捨,自會長生。
關於下丹田
又叫氣海、精門、名關元、命門等,在臍下三寸處。經中講述下丹田的重要性:“或精或胎別執方,核孩合延生華芒。”道經認為下丹田是人命的根基、陰陽的門戶、五氣的本元;是男子藏精、女子藏胎之處,內有真神赤子居住,故稱下丹田為“命門”、“
生門”或“生宮”。“核孩”,指宮中的陰陽神名,也叫“
伯桃”,字“
合延”。人們若意守下丹田,存思陰陽之神,則陰陽之氣不衰,生命不枯。
提出三黃庭
與三丹田相對應,《內景經》還提出三黃庭之說。上黃庭宮在腦中,與上丹田相應;中黃庭宮也與中丹田一致,都在心中;只是下黃庭宮在脾中,與下丹田不一致。總而言之,《內景經》就是以三丹田和三黃庭為樞紐,注重存思三部八景二十四真神,強調積累精氣作為長生要訣,即“仙人道士非有神,積精累氣以為真”。
大致過程
《內景經》除了主要講存思身內之神以外,還講到存思身外之物,即存思日月星辰。大致過程是:調整體內元氣,使與所攝取的日月星辰的外氣相結合。經中數處講到此法,“出日入月呼吸存”,“高奔日月吾上道,郁儀結善相保,乃見
玉清虛無老,可以回顏填血腦。”存思日月星辰,便有相應的仙人相保,就可以返還章顏,讓精氣充沛血脈腦際。
必須精誠苦修
無論是存思身內諸神,還是存思身外日月星辰,《內景經》強調修煉存思之法必須精誠苦修,“至道不煩決存真”,“能存玄真萬事畢,一身精神不可失”,“晝夜七日思勿眠,子能行此可長存,積功成煉非自然,是由精誠亦由專”,這些都強調修煉要專心一臻致、矢志不移,也只有如此,才能得以
登仙入道。以上大致介紹了《內景經》的主要內容,《外景經》的內容與《內景經》密切相關,大體一致,仍以七言韻文的形式,敘寫修煉
存思法的要訣,但文風略有不同。《外景經》去掉《內景經》中諸多臟腑色像神名,語言要簡明平易些,語詞清顯,意義通暢。《外景經》原不分章,
務成子注本分為上、中、下三部,至於與《內景經》內容相同的就不再介紹,下面就與《內景經》不同而較重要的幾個方面的內容加以介紹。
吐納行氣
《外景經》在《內景經》的基礎上,繼續強調這方面的內容,如“象龜
引氣至靈根”,“呼吸廬間入丹田”,講的是人應當效法長壽之龜,引氣到丹田,以保持體內元氣。又如:“人盡食谷與五味,獨食太和陰陽氣”,“呼吸廬間以自償,子保完堅身受慶”,講的是常人都吃五穀,品五味,而修煉黃庭經者的形狀只食太和陰陽氣,以充實體內元氣,經常這樣做,就會使元氣充足,神氣合一身體健康無損。
咽津和寶精固精
道教常稱津液為玉液、玉漿、醴泉、靈液等,認為此液由
鍊氣而產生,是五臟之精華,甜美清香。若人們勤加修煉,漱津咽液,那么就以去病防病,強健身體。《外景經》很重視津液的作用,如“
玉池清水灌靈根,審能修之可長存”,“玉池清水上生肥,靈根堅固老不衰”,“津液醴泉通六腑,隨鼻上下開兩耳,窺視天地存童子,調和精華治發齒,顏色光澤不復白”,可見經常叩齒咽津,可使齒堅發亮,童顏常駐,其妙無窮。歷來道經甚重視寶精、固精的問題,《太平經》主張“人慾壽,當
愛氣尊神重精”,《內景經》也強調說:“急守精室勿妄泄,閉而寶之可長活。”《外景經》也強調固精、寶精的意義,如“長生要慎房中急,棄捐淫俗專子精……閉子精門可長活”,“急固子精以自持,……精神還歸老復壯”。
恬淡無欲
。《外景經》反覆強調這種思想,並在數處加以闡述:“物有自然道不煩,重拱無為身體安,虛無之居在幃間,寂寞廓然口不言”,“扶養性命守虛無,恬淡自樂何思虛”,“近存子身還自守,清靜無為神留止”,“恬淡無欲養華莖,服食玄氣可遂生”等等,這些都強調修煉者要恬淡無欲,清靜無為、虛靜自守。這些思想是對以
老莊為代表的道家哲學思想加以繼承,並有所發展,運用於
存思修煉中。
主要修煉方法
《黃庭經》中的
存思法,是古代道教推行的主要修煉方法之一,由於注重意念,靜思默想,簡便易行,很適合
士大夫的口胃,故東晉以來,在社會止廣為流傳。《黃庭經》所述的一些內修養生之術,與《
周易參同契》的煉丹之道相結合,在唐宋時期流變為內
丹道,成為中唐以後道教煉丹
養生方術的主流,所以《黃庭經》與《周易參同契》都對後代道教產生重要影響。不過,中唐以後道教傳播《黃庭經》與晉南北朝大不相同,晉南北朝重默誦,中唐以後則不斷有人為之作注,加以詮釋。注家略可分為兩類,一類注重臟腑的性狀、功能及調護方法,以生理結構和醫藥知識為主。如晚唐胡?《黃庭內景經五臟六腑補瀉圖》;絕大多數注家屬於另一類,以內修術或內丹道來解釋《黃庭經》,如歐陽修、白履忠等。此外,有不少文士也甚喜歡該經,如晉代的
王羲之給道士書寫《內景經》,而且仿其句式
作辭贊,
陸游更有詩句贊道:“白頭始悟頤生妙,盡在《黃庭》兩卷中。”《黃庭經》在歷史上先後被禁過兩次,第一次是在
北周武帝並禁佛道時受劫難。從內容上講,《黃庭經》已完全排除了早期道書中反映民眾願望和要求的政治思想,主要講
長生久視之道,按理不會觸犯統治階級利益,也不會帶來消極的社會影響,故它完全是公元六世紀那場大辯論後佛道兩教受禁的犧牲品。《黃庭經》在元代又一次被禁。
現傳種類
介紹
現傳《黃庭經》有內景、外景、中景三種。
一般認為中景經出世較晚,故通常所說《黃庭經》未包括《中景經》在內據《內景經》卷上樑丘子注說,
黃為中央之色,庭為四方之中,外指天中地中人中,內指腦中心中脾中,故稱「黃庭」。心居身內,存觀一體的象色,故稱內景。所謂黃庭之景,實指道教修煉時產生的景象。
出現
《外景》與《內景》先後出現於兩晉,據稱由晉代魏華存夫人所傳。《黃庭經》以七言歌訣形式描述道教的修煉與養生學說,是道教思想與古醫學結合的修
真書。《黃庭經》為道教茅山宗的主要經典,在道教中十分盛行,後成為全真道功課之一。它為現代養生學提供了重要考價值。收入《正統道藏》洞玄部本文類。
仙俠小說
“在這片無窮無盡的
天地之中,許多人一生都試圖解讀著所感知的一切,奢望能夠通過這些來堪破天地的奧秘,然而絕大多數人窮盡一生之力,最多也只是搏得個長命數百,能驅動游離於天地間的一些神妙,而壽與天齊這個詞只是鏡花水月。”
書名 | 黃庭 | 筆名 | 親吻指尖 |
首發網站 | 華夏原創網 | 寫作進程 | 連載中 |
作品類型 | 古典仙俠 | 作品標籤 | 種田、修真、古典仙俠、奇門道術 |
小說簡介
陳景自小隨老劍客在天地間遊歷,他的記憶之中只有老劍客傳授的劍訣,他卻不知道老劍客已經在他的心中刻印下了大道。
老劍客離開後,陳景拜入千羅門修行,只因掌門得了上古寶物,被城隍城窺視,導致門派破滅,陳景僥倖逃脫,機緣巧合之下,繼承了河神神位。
河神有敕符禁制,上有龍王管束,下有妖靈作亂,又有人間香火祈福,一個完全不一樣的神道大門在他面前打開……
作者簡介
親吻指尖,網路小說作家,著有《黃庭》、《
人道紀元》等書。其2013年最新發表原創作品為《眾妙之門》。
編輯推薦
指尖的文字獨具風格,清新飄逸,由他執筆的仙俠小說,往往韻味深刻,而他對古典神話更有一種獨到的認知和見解,讓讀者可以體味到一種濃厚的仙味,悵然的情感。
章節目錄
第一卷:涇河席捲淹崑崙
契子
第一章:千羅
第二章:《浮游劍經》
第三章:路邊野花迎風生
第四章:雷光片片若清雪
第五章:金台玉闕換長生
第六章、天地銅爐
第七章、煉劍
第八章、無聲的畫面
第九章、斬
第十章:涇河妖靈
第十一章:河神
第十二章:願來生為鳥
第十三章:微塵
第十四章:怨願
第十五章:借法
第十六章:沙公
第十七章:翠屏山神
第十八章:借山川一用
第十九章:涇河祭神咒
第二十章:御水
第二十一章:神戰
第二十二章:頭顱祭英靈
第二十三章:三問
第二十四章:無膽
第二十五章:融
第二十六章:凝煞
第二十七章:劍術
第二十八章:巫蠱
第二十九章:數月的圍殺
第三十章:先天靈寶
第三十一章:黑白世界
第三十二章:機緣
第三十三章:封印
第三十四章:迷天
第三十五章:秩序
第三十六章:力有盡時
第三十七章:鬥法
第三十八章:神廟留影
第三十九章:河域之勢
第四十章:洪汛
第四十一章:鎮
第四十二章:青丘有狐
第四十三章:霸陵
第四十四章:誅魔
第四十五章:陰間
第四十六章:兵陣
第四十七章:破頭
第四十八章:山巔拂劍青袖輕
第四十九章:歲月里的劍痕
第五十章:幻真
第五十一章:幽幽
第五十二章:無間地獄
第五十三章:黑灰飄場
第五十四章:九天神宵
第五五章:誰持雷光深淵舞。
第五六章:請讓我永墜夢中
第五七章:借天地一縷清音
第五八章:亡魂夢魘咒
第五九章:忘
第六十章:化蝶
第六一章:還陽
第六二章:蒼雪仙符
第六三章:黑曜州
第六十四章:趙玉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