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不辱是一個成語,讀音是zhī zú bù rǔ,指侯王懂得滿足才不會受到屈辱,出自《道德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知足不辱
- 解釋:指侯王懂得滿足才不會受到屈辱
- 讀音:zhī zú bù rǔ
- 出處:《道德經》
出處,註譯,譯文,道家哲學,
出處
《道德經》第四十四章,“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註譯
名與身孰親?
名:名聲;名望。《陳情表》:“本圖宦達,不矜名節。”
身:一生;生命。《陟江》:“固將重昏而終身。”《五人墓碑記》:“一旦抵罪,或脫身以逃。”
親近;接近。《荊軻刺秦王》:“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
名:名聲;名望。《陳情表》:“本圖宦達,不矜名節。”
身:一生;生命。《陟江》:“固將重昏而終身。”《五人墓碑記》:“一旦抵罪,或脫身以逃。”
親近;接近。《荊軻刺秦王》:“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
身與貨孰多?
身:一生;生命。《陟江》:“固將重昏而終身。”《五人墓碑記》:“一旦抵罪,或脫身以逃。”
貨:物品;貨物。《鴻門宴》:“沛公居山東時,貪財貨,好美姬。”《促織》:“昂其直,居為奇貨。”
多:稱讚;讚美。《五蠹》:“故傳天下而不足多也。”《漢書·霍光傳》:“眾庶莫不多光。”
身:一生;生命。《陟江》:“固將重昏而終身。”《五人墓碑記》:“一旦抵罪,或脫身以逃。”
貨:物品;貨物。《鴻門宴》:“沛公居山東時,貪財貨,好美姬。”《促織》:“昂其直,居為奇貨。”
多:稱讚;讚美。《五蠹》:“故傳天下而不足多也。”《漢書·霍光傳》:“眾庶莫不多光。”
得與亡孰病?
得:獲得;得到;取得。與“失”相對。《魚我所欲也》:“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垓下之戰》:“漢皆已得楚乎?”
亡:丟失;失掉。《智子疑鄰》:“暮而果大亡其財。”《六國論》:“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
病:擔憂;憂慮。《論語·衛靈公》:“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得到與失去哪個更應該擔憂?
得:獲得;得到;取得。與“失”相對。《魚我所欲也》:“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垓下之戰》:“漢皆已得楚乎?”
亡:丟失;失掉。《智子疑鄰》:“暮而果大亡其財。”《六國論》:“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
病:擔憂;憂慮。《論語·衛靈公》:“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得到與失去哪個更應該擔憂?
甚愛必大費
甚:很;非常。《論積貯疏》:“生之者甚少而糜之者甚多。”
愛:愛惜.《指南錄後序》:“國事至此,予不得愛身。”(結合前文,此處指愛惜名譽)
費:花費資財;耗費。《過秦論》:“秦無亡矢遺鏃之費,天下諸侯已困矣。”
甚:很;非常。《論積貯疏》:“生之者甚少而糜之者甚多。”
愛:愛惜.《指南錄後序》:“國事至此,予不得愛身。”(結合前文,此處指愛惜名譽)
費:花費資財;耗費。《過秦論》:“秦無亡矢遺鏃之費,天下諸侯已困矣。”
多藏必厚亡
多:數量大。《登泰山記》:“石蒼黑色,多平方,少圜。”《<論語>十則》:“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藏:收藏;保存;貯藏。《庖丁解牛》:“善刀而藏之。”《伶官傳序》:“莊宗受而藏之於廟”
(結合前文,此處指貯藏財貨)
厚:多;重。《荊軻刺秦王》:“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
亡:丟失;失掉。《智子疑鄰》:“暮而果大亡其財。”《六國論》:“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
多:數量大。《登泰山記》:“石蒼黑色,多平方,少圜。”《<論語>十則》:“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藏:收藏;保存;貯藏。《庖丁解牛》:“善刀而藏之。”《伶官傳序》:“莊宗受而藏之於廟”
(結合前文,此處指貯藏財貨)
厚:多;重。《荊軻刺秦王》:“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
亡:丟失;失掉。《智子疑鄰》:“暮而果大亡其財。”《六國論》:“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知:知道;了解。《察今》:“故察己則可以知人。”
足:滿足。《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蘭亭集序》:“快然自足。”
辱:辱沒;受屈辱。《馬說》:“故雖有名馬,只辱於奴隸人之手。”
止:中止。《〈論語〉十則》:“臂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
殆:危險。《論語》:“思而不學則殆。”
知:知道;了解。《察今》:“故察己則可以知人。”
足:滿足。《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蘭亭集序》:“快然自足。”
辱:辱沒;受屈辱。《馬說》:“故雖有名馬,只辱於奴隸人之手。”
止:中止。《〈論語〉十則》:“臂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
殆:危險。《論語》:“思而不學則殆。”
譯文
名望和生命誰更值得親近呢?生命與財貨誰更值得讚美呢?得到與失去誰更值得擔憂呢?過分愛惜名聲就要付出很大耗費,過多貯藏財物一旦損失也必然巨大。所以,懂得滿足就不會受到屈辱,懂得適可而止就不會遇到危險,這樣才可以長久的平安。
道家哲學
據統計,在《老子》中,“知足”凡4見,分布於3章中。
第二十二章:“知足者富。”其前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其後是“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老子這單所說的“富”,含物質和精神兩方面。是否“富”,既有客觀標準,又有卞觀感受,而目一者都有相對性。在這種意義上說,如果自己不知足,永遠也不會感到富,所以“知足者富”是有一定道理的。老子這樣說,是否要人們不求進取呢?如果情況果真如此,他為什麼還稱許“知人者”、“自知者”、“勝人者”、“自勝者”、“強行者”、“不失其所者”和“死而不亡者”呢?就拿“死而不亡者”來說,什麼樣的人才夠格呢?老子說的“死而不亡者”是指那些能為歷史留下高尚道德、傑出功勳或曠世思想學說等,從而能長久活在後人心中的人,亦即名垂青史的人。要做一個這樣的人談何容易!只能終生彈精竭慮,奮鬥不止永遠不“知足”,方有可能實現。所以,老子這單說的“知足”絕不是滿足現狀、不求進取的意思。
第四十四章:“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此文的前一句是“甚愛必大費,厚藏必多亡。”什麼樣的人“甚愛”即愛則如命呢?什麼樣的人才能“厚藏”即囤積則物呢?只能是帝王將相、貪官污吏、奴隸主、新興地主等。這些人敲骨吸髓、橫徵暴斂,到頭來必然逼得人民挺而走險。他們的下場不僅將受“辱”,甚至會人頭落地。所以,老子在此勸誡他們:“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第四十六章:“罪莫大於甚欲,咎莫潛於欲得,禍莫大於不知足。故知足之為足,常足矣,”這裡出現了兩個“知足”。本章共分兩段,其上段為“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兩段連起來看,其下段當是對侵伐戰爭原因的揭示,主要是因為“無道”的侯土等統治者“甚欲,和“不知足”。所以,這單說的“故知足之為足,常足矣”,是用以勸誡侯王等統治者的。
從以上兩章來看,老子要他們“知足”的是統治者和剝削者,而不是廣大勞動人民。相反,老子對當時遭受殘酷剝削和壓迫、饑寒交迫的人民大眾寄予極大的同情,並反映了他們的呼聲、願望和要求。在第二章,他要求統治者對勞動人民要“實其腹”、“強其骨”;在第七十一章,他要求統治者對人民“無種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在第八十章,他把“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作為治國的理想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