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貌,氣候,水文,自然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人口,政治,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運輸,公路,鐵路,航運,航空,公共運輸,社會事業,教育事業,科學技術,文化事業,體育事業,醫療衛生,通信傳媒,社會保障,歷史文化,飲食,宗教,節慶,民俗活動,地名由來,風景名勝,著名人物,對外交流,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南昌地處長江以南,水陸交通發達,形勢險要,自古有“襟三江而帶五湖”之稱。南昌先後有
豫章(漢)、洪州(隋唐)等稱謂,是歷代
縣治、
郡府、
州治所在地,向來繁榮昌盛。
早在五千多年前,就已有人在此生產生活。至三千年前的南昌當時的土著居民有“
三苗”之稱,三苗為
炎帝神農氏後裔。三苗時期南昌北至
艾溪湖,南至
青雲譜,這一弧形地帶形成了古代南昌居民的聚集區。
《
禹貢》屬
揚州地。
春秋屬
吳。
戰國屬
楚。南昌地處吳、楚交界,吳楚相爭多在於此。《
左傳》記載:昭公七年(前553年),楚令尹子盪伐吳師於豫章。
戰國時期,南昌先民已掌握熔鐵、鑄鐵技術和使用耐火材料等先進工藝。
秦屬
九江郡,
潯陽,郡治設在
壽春(今
安徽壽縣)。據《
漢書》記載,
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劉邦在
垓下打敗
項羽之後,派大將
灌嬰率兵平定江南“吳、豫章、會稽郡”。灌嬰平定豫章後,立即設官置縣,首立南昌縣為豫章郡之附郭,取吉祥之意“昌大南疆”、“南方昌盛”為縣名,穎陰侯灌嬰奉命駐軍當地,修築“
灌城”,次年修築城池,城址在今
南昌火車站東南約4千米的黃城寺,城周長十里八十四步,稱為“
灌嬰城”,開創南昌建城史。
三國時為東吳豫章郡。晉元康初年(291年),置江州(今江西九江),後移治潯陽(今江西九江)。兩晉及南朝時為豫章郡、豫章國。這一時期,伴隨著中原文化南渡,南昌城得到了很大發展,逐漸成為中國古代版圖上的重要城市隨著東晉經濟的發展,在城的西北隅另築新城(即今舊城區)。
隋開皇九年(589年)罷郡置洪州,607年(大業三年)復為豫章郡。
唐武德五年(622年),平定地方割據勢力林士弘,復為洪州,設總管府。武德八年(625年),改為都督府。貞觀初屬江南道,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屬江南西道,天寶元年(742年)改洪州為豫章郡,至德元年(756年)避唐代宗名諱,豫章郡更名為章郡,乾元元年(758年)再稱洪州。建中年間(780-783年),置江南西道觀察使。鹹通六年(865年),升為鎮南軍節度使。唐朝中後期又先後改為都督府、江南西道。唐代洪州已成為江南一大都會,尤以造船、造紙、印刷、紡織、兵器、金、銀、銅器製造較突出。洪州窯是中國青瓷的發源地,所燒制的青瓷遠銷海內外,質地優良,也是皇家貢品之一,是中國歷史上六大名窯之一。
五代十國時期,南昌的經濟與戰略地位愈加凸顯,南唐中主
李璟於交泰元年(959年)升洪州為南昌府,並於961年(宋建隆二年)將都城從江寧遷往南昌,號“南都”。
宋開寶八年(975年)復名洪州,天禧四年(1020年)屬江南西路。天聖八年(1030年),江南西路的治所設在南昌。隆興元年(1163年),宋孝宗繼位前曾封建王於此地,故升隆興府。北宋年間,洪州已成為全國五大造船基地之一;城區面積達14~16平方公里,設16個城門,是歷史上南昌古城最大時期。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
隆興路,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更名龍興路,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改為洪都府,次年更名南昌府。元稱隆興路,後又改為龍興路。是含現江西、廣東在內的江西行省治所,為全國最重要的十路之一。
明洪武三年(1370年)南昌、新建2縣同城而治,直到清末。
民國二年(1913年)設
贛東道。民國三年(1914年)為豫章道。民國十五年(1926年)北伐軍攻克南昌後開始設市。撤道,析南昌、新建縣治置南昌市,由省直轄。南昌成為了中華民國軍事首都、民國第二首都。民國十九年(1930年)
毛澤東、朱德率紅軍部隊向南昌方向進攻駐紮在今新建區西山鎮西山萬壽宮附近,後佯攻南昌牛行車站一會兒向國民黨軍進行“八一示威”後,便撤退。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
南昌會戰失敗後日本占領南昌,由日本“大東亞共榮圈”管轄。設立南昌、新建(西山)縣屬南昌市。(註:今天在當時南昌縣屬新建縣管轄)。
1949年5月22日,
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南昌,南昌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江西省直轄市、江西省人民政府駐地。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49年6月15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南昌分區成立,轄南昌、豐城、新建、高安、清江、新淦、進賢(8月從貴溪分區劃入)、奉新、安義、靖安(9月從九江分區劃入)10縣。
1955年,南昌市設東湖、西湖、勝利、撫河4區。1958年增設青雲譜區,南昌專區南昌(駐蓮塘鎮)、新建(駐生米鎮)2縣交由南昌市領導。
1961年,增設郊區,南昌、新建2縣劃歸宜春專區。
1971年南昌、新建(駐長堎鎮)2縣再次劃入。
1980年,撤銷勝利、撫河2區。
1981年,增設灣里區。
1983年,宜春地區安義縣、撫州地區進賢縣歸南昌來屬。
2002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郊區改名青山湖區,並正式掛牌。
2004年,南昌市區劃調整,桃花鎮、湖坊鎮同盟水產場劃入西湖區,塘山鎮永和村、公園村、賢湖村、永溪村、長巷村、七里村六個村劃入東湖區,湖坊鎮楞上村、太和村、熱心村劃入青雲譜區,東湖區青山路街辦潘坊等七個居委會、西湖區上海路街辦洪鋼等28個居委會劃入青山湖區。
2015年8月5日,國務院正式批覆了南昌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方案,同意撤銷新建縣,設立南昌市新建區,以原新建縣的行政區域為新建區的行政區域,新建區人民政府駐長堎鎮新建大道239號。調整後,南昌市轄3縣6區,其中城區由東湖、西湖、青雲譜、青山湖、新建、灣里6個區組成。
2019年12月,國務院正式批覆了南昌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方案,撤銷南昌市灣里區,將其行政區域併入南昌市新建區。設立南昌市紅谷灘區,將南昌市東湖區沙井街道、衛東街道和新建區生米鎮劃歸紅谷灘區管轄,以東湖區沙井街道、衛東街道和新建區生米鎮的行政區域為紅谷灘區的行政區域,紅谷灘區人民政府駐沙井街道綠茵路669號。
2021年,將新建區厚田鄉劃歸紅谷灘區管轄。撤銷南昌市青山湖區蛟橋鎮,設立蛟橋街道,並劃歸新建區管轄。撤銷紅谷灘區生米鎮,設立生米街道,以原生米鎮行政區域為生米街道管轄範圍。生米街道辦事處駐為民社區。
區劃詳情
截至2021年,南昌市下轄6個區和3個縣,市政府駐南昌市
紅谷灘區新府路118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地貌
南昌市全境最高點
梅嶺主峰洗藥湖中的洗藥塢,海拔841.4米。全境以
鄱陽湖平原為主,東南相對平坦,西北為
丘陵;全境山、丘、崗、平原相間,其中崗地低丘占34.4%,水域面積達2204.37平方千米,占29.78%,在全國省會以上城市中排在前三位。全境以平原為主,占35.8%,東南相對平坦,西北
丘陵起伏,水網密布,湖泊眾多。
王勃《
滕王閣序》概括其地勢為“襟
三江而帶
五湖,控蠻
荊而引
甌越”。
氣候
南昌市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濕潤溫和,日照充足,一年中夏冬季長,春秋季短。南昌市是“夏炎冬寒”的典型城市,夏天炎熱,有火爐之稱;冬天較寒冷。年平均氣溫17℃~17.7℃,極端歷史最高氣溫40.9℃,極端歷史最低氣溫-15.2℃。南昌市地處
北半球亞熱帶內,受
東亞季風影響,形成了
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季多偏北風,夏季多偏南風。市內熱量豐富、雨水充沛,光照充足,且作物生長旺季雨熱匹配較好,為農業生產提供了有利氣象條件,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但是,由於每年季風強弱和進退遲早不同,氣溫變化較大,降水分布不均,高溫乾旱,低溫降雪冷害和暴雨洪澇
颱風等氣象災害發生較頻繁,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不利影響。年降雨量1600~1700毫米,降水日為147~157天,年平均暴雨日5.6天,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8.5%。
年日照時間1723-1820小時,日照率為40%,7、8月最多,2、3月最少。光照分布與農作物生長旺季基本同步,對農業生產有利。太陽輻射南昌為太陽輻射觀測二級站,進行總輻射和淨輻射觀測。1986~2003年平均總輻射量為4279.02兆焦耳/平方米,1992~2003年平均淨輻射量為2078.67兆焦耳/平方米。由於風力受地形和地理位置影響較大,南昌、新建、進賢均有部分地區臨
鄱陽湖,風力較大,屬風能可利用區;安義不臨鄱陽湖,除特殊地形外,風力較小,無利用價值,年平均風速2.3米/秒。年無霜期251-272天。適合植物花卉生長,是營造“
花園城市”的理想地區。
水文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南昌年均產水量為66.25億立方米,地表水資源為61.53億立方米,地表徑流量為51.42億立方米,還原水量為4.07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為14.97億立方米。水資源蘊藏量為7.27萬千瓦,可供開發的資源為2.45萬千瓦,占蘊藏量的33.7%。
生物資源
南昌主要樹木有413種,常見樹種為
松、
杉、
樟等。被稱為活化石的
銀杏、
水杉和被譽為水果之王的
獼猴桃也有零星分布。
用材林、
薪炭林居多,分別占有林地面積的39%和31.8%;
防護林、特用林比重偏小,分別占有林地面積的20.9%和4.5%。野生動物有480多種,其中國家級保護鳥類20多種,珍稀鳥類12種。
礦產資源
南昌以非金屬建材礦為主,兼有燃料、礦泉水等各類礦產28種。其中有工業開採價值的8處,已發現礦點、
礦化點100處,尤以建築用砂、磚瓦粘土、飾面石材、石灰石和礦泉水等具有較好的開發前景。花崗岩、
砂卵石儲量巨大,開採歷史悠久。
人口
截至2021年10月末,南昌市戶籍總人口540.3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03.34萬人,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56.13%。2021年末常住人口643.75萬人,比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增加18.25萬人。其中,城鎮人口506.23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78.64%;全年出生人口4.58萬人,出生率7.21‰。死亡人口3.19萬人,死亡率5.02‰。人口自然增長率2.19%。
截至2022年末,南昌市常住人口653.81萬人,比上年增加10.6萬人。其中,城鎮人口516.01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45.92%。去年出生人口4.01萬人。出生率6.19‰;死亡人口3.51萬人,死亡率5.45‰;人口自然增長率0.73‰。
截至2023年末,南昌市常住人口656.82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79.58%。
參考資料來源:
南昌共有38個民族,漢族人口占99%以上。少數民族均為散居性質,人口回族最多。全市除定居港澳台人員外,海外僑胞、外籍華人分布在五大洲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人數較多的有
美國、
加拿大、
英國、
澳大利亞、
日本、
韓國、
菲律賓等。
政治
經濟
綜述
2022年,南昌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203.50億元,比上年增長4.1%。
參考資料來源:
第一產業
2022年,南昌市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31.79億元,比上年增長4.1%;農林牧漁業增加值258.34億元,增長4.1%。全年糧食產量 210.57 萬噸,比上年下降1.8%。其中穀物總產量208.20萬噸。油料總產量11.93萬噸,增長2.8%。蔬菜及食用菌總產量137.81萬噸,增長2.53%。水果總產量13.90萬噸,增長2.3%。茶葉總產量0.20萬噸,增長9.8%。全年水產品總產量4.72萬噸,比上年增長4.0%。其中特種水產品產量15.59萬噸,增長4.8%。全年造林2027公頃,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22.0%。
第二產業
2022年,南昌市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6.0%。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加值與上年持平,重工業增加值增長9.78。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增加值增長 13.5%,集體企業增加值下降1.0%,股份制企業增加值增長 6.5%,股份合作企業增加值增長 1.2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加值增長2.9%。全市規模以上工業35個行業大類中,黑色金屬治煉和壓延加工業,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專用設備製造業等6個行業增速高於20%。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0.6%,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 11.9%,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長4.7%。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產品銷售率為98.1%;實現利潤總額344.00億元,比上年下降17.2%。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營業收入7872.66億元,比上年增長5.1%,營業收入過百億元的行業達到19個。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汽車製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突破500億元,營業收入分別為1725.78、1219.78、674.82和541.40億元。
第三產業
2022年,南昌市服務業實現增加值3470.29億元,比上年增長3.7%。其中,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586.21億元,增長5.3%;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247.58億元,與上年持平;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67.64億元,增長0.9%;金融業增加值729.39億元,增長3.0%;房地產業增加值492.32億元,下降11.5%;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173.31億元,增長18.9%。全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1371.56億元,比上年增長9.7%;利潤總額59.94億元,下降32.8%。
2022年,南昌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12.00億元,比上年增長4.6%。按經營地統計,城鎮零售額2858.97億元,增長3.9%;農村零售額153.02億元,增長19.3%。按行業統計,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2835.62億元,增長5.7%;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176.37億元,下降7.7%。在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商品類別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飲料、菸酒類比上年增長18.9%;金銀珠寶及化妝品類增長20.2%;日用品類增長6.1%;家用電器及音像器材類增長14.8%;中西藥品類增長31.6%;家具類增長60.7%;建築及裝潢材料類增長6.8%;石油及製品類增長23.6%;汽車類增長8.7%。汽車類商品消費實現零售額494.33億元,是南昌市規模最大的商品類別,占限額以上批零住餐零售額比重為29.4%。
2022年,南昌市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為16110.30億元,比上年末增長9.2%。其中,住戶存款5790.39億元,增長21.2%;非金融企業存款6344.85億元,增長4.4%。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為18949.13億元,增長7.5%。其中,短期貸款4625.78億元,增長5.2%;中長期貸款12878.89億元,增長 7.8%。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為15962.26億元,增長9.5%;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為18834.50億元,增長8.1%。全市擁有證券分支機構132家,全年證券機構股民資金賬戶數377.20萬戶,比上年增長8.7%。全年客戶交易結算資金128.65億元,下降3.5%;A股交易額28275.21億元,下降12.5%;B股交易額4.85億元,下降0.2%。
2022年,南昌市旅遊總人次1623.02萬人次,比上年下降8.5。旅遊綜合收入1399.33億元,比上年下降19.8%。截至2022年末,全市擁有旅遊飯店69家:擁有旅行社340家,其中出境組團社48家。
交通運輸
公路
南昌市是江西最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之一,105、316、320等十幾條國道在南昌市交匯,多條出城快速通道使得南昌市的交通四通八達,高速公路網路直貫湘、鄂、皖、浙、閩、粵等鄰省而與全國聯網,從南昌市驅車安徽、湖北、湖南、浙江等周邊省省會的距離全部在5小時以內,形成了一個以南昌為中心的“5小時經濟圈”。南昌市已建設和建成城市一環線體系,啟動和建設規劃城市二、三環體系。
鐵路
航運
南昌水路可通
贛江、
撫河、
錦江和
鄱陽湖沿岸城鎮及長江各重要口岸(
武漢,
重慶,
上海,
南京)。設立18座觀光輪渡碼頭。建設和運行6座大型換乘碼頭:滕王閣
南昌港、秋水廣場碼頭、中山橋碼頭、生米國體中心碼頭、昌南新城碼頭、陽明公園(八一橋)碼頭。水路運輸最大內河裝載能力為1000噸,可由
九江沿長江水域經上海港出海。
航空
南昌昌北國際機場是中國重要的樞紐幹線機場、國際客貨運樞紐,距南昌市區約28公里,為4E級民用運輸機場。南昌昌北機場於1996年10月20日開工建設,1999年9月10日建成投入使用,2004年2月,南昌昌北機場通過對外籍飛機開放口岸驗收,晉升為國際機場。2006年,南昌昌北國際機場的二期改擴建工程破土動工並於2009年投入使用。2011年5月23日,南昌昌北國際機場T2航站樓正式啟用。
公共運輸
南昌捷運線網規劃為格線+放射狀結構,由5條線路構成,全長198公里,共設站146座。第一輪建設規劃於2009年7月獲得國務院批准,其中1號線一期工程全長28.8公里,設站24座,總投資210億元,已於2015年12月26日建成通車;2號線一期工程全長23.8公里,設站21座,總投資160億元,首通段已於2017年8月18日建成通車;3號線全長28.5公里,設站22座,已於2020年12月26日建成通車;4號線全長39.6公里,設站29座,已於2021年12月26日建成通車。包括3、4號線和1、2號線二期工程的第二輪建設規劃,全長82.3公里,總投資610.9億元,已於2015年5月獲得國務院批准。
線路名稱 | 起止站 | 車站數(座) | 標誌色 | 開通時間 | 里程(千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截至2021年,南昌公交有公車輛3800餘標台,開通公交線路210餘條,運營里程達近4000千米,通過公車專用智慧型語音播報顯示車站牌,實時準確到站信息。隨著南昌軌道交通線路的逐漸開通,南昌市交通管理局的交通發展思路演變為“軌交、公交、大巴與微公交相輔相成”。
南昌市內江河湖泊眾多,在江西省母親河上為打通兩岸交通,南昌市修建了數多座橋樑及水下立交、隧道(含捷運過江隧道)。在湖泊、河流上為方便交通也修建了多座橋樑、隧道。為分流交通道路,南昌市還修建了分隔隧道。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21年,南昌市有各級各類學校1989所(不含技工學校),教職工13.49萬人,其中專任教師10.50萬人。全年招收研究生1.74萬人,在校研究生4.70萬人,畢業研究生1.15萬人。全市共有普通高等學校49所,招生21.85萬人,在校生70.80萬人,畢業生16.35萬人。普通中等學校27所,招生3.13萬人,在校生8.31萬人,畢業生2.16萬人。職業高中16所,招生0.98萬人,在校生2.14萬人,畢業生0.38萬人。普通高中83所,招生3.99萬人,在校生11.77萬人,畢業生3.48萬人。普通國中229所,招生7.03萬人,在校生21.15萬人,畢業生6.94萬人,國中階段適齡少年入學率100%。國小419所,招生7.41萬人,在校生44.03萬人,畢業生7.05萬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特殊學校8所,特殊教育招生246人,在校生1267人,畢業生219人。幼稚園1150所,在園幼兒20.23萬人。
學校名稱 | 主管部門 | 辦學層次 | 備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獨立學院(2016年9月,主校區已搬遷至江西省 共青城市) |
| 獨立學院(2016年9月,主校區已搬遷至江西省共青城市) |
| 獨立學院(2017年9月,主校區已搬遷至江西省共青城市) |
| 獨立學院(2017年9月,主校區已搬遷至江西省共青城市) |
| 獨立學院(2017年9月,主校區已搬遷至江西省共青城市) |
| |
|
|
|
|
|
|
科學技術
南昌的產業科技水平在國內享有很高地位,
南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地處南昌城東艾溪湖畔的高科技工業園區,是全國五大智力密集區,被譽為南昌的矽谷
,12項科技成果分獲中國發明展覽金獎和銅獎,22項科技成果獲省級科技進步一等獎,申報專利1150項,南昌航空城也坐落在這裡,孕育出包括中國科技結晶——c919大型客機、l15教練機、利劍無人機等眾多科技成果。
清華科技園(江西)、
北大科技園(江西)、
浙江大學科技園(江西)、
南昌大學科技園、江西省留學生產業創業孵化中心、國家
南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
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南昌紅谷灘慧谷創業園、清華同方動漫產業園等已成為各類人才進行科技研究和創業的樂園。2021年中國首個國產大飛機生產試飛中心落戶江西南昌。2021年第十二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在南昌召開。
2021年,南昌市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468家,累計擁有高新技術企業1950家。累計擁有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家、重點實驗室5家;累計擁有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27家、重點實驗室174家;登記省級技術成果93項。全年專利授權量23800件,全年登記技術契約3278項,實現技術契約成交金額106.70億元,增長46.4%。全市新增省級產業技術創新聯盟3家,累計擁有省級產業技術創新聯盟35家。
文化事業
2021年,南昌市文藝創作獲省級以上獎項10個,其中國家級獎項13個。年末全市擁有各類專業藝術表演團體3個,公共圖書館10個,文化館10個,博物館、紀念館28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處。年末全市有線電視用戶75.13萬戶。
體育事業
2021年,南昌市運動員參加比賽人數0.28萬人次,共獲得金牌195枚,銀牌141枚,銅牌122枚。全年舉辦單項比賽30次,舉辦全民健身活動120次,其中千人以上的活動10次,參加活動的人數總計25.26萬人。全年完成全民健身工程2個,總投資250萬元。全年發行體育彩票13.21億元,比上年增長33.5%。
醫療衛生
截至2021年,南昌市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716個,其中醫院139個;擁有床位4.61 萬張,其中醫院床位4.02萬張。擁有各類專業衛生技術人員5.41萬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91萬人。全市嬰兒死亡率為2.41%。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 3.77%。,每十萬孕產婦死亡人數為10.94人。
通信傳媒
文革後期南昌市開啟電視時代,至南昌共有省級和市級電視台各一個,分別為江西省電視台和南昌市國際廣播電視台。江西電視台共設立8個電視頻道(含一個南昌專屬的江西2台—都市頻道)南昌電視台共設立了5個頻道。2008年南昌市第一部專屬的南昌方言電視劇《松柏巷裡萬家人》全部播出。
社會保障
2021年,南昌市城鎮職工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42.34萬人,比上年增加4.22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69.19萬人,增加 4.00萬人。城鎮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233.77萬人,其中參保職工168.20萬人,參保離退休人員65.57萬人;企業養老金社會化發放率達100%。2021年發放公租房租賃補貼28741戶,全市棚戶區改造開工10602套,基本建成7000套。
歷史文化
飲食
南昌市
贛菜口味以鮮辣為主,《後漢書》中的《豫章記》稱江西“嘉蔬精稻,擅味八方”。唐初,
王勃赴滕王閣舉辦的盛宴,興奮之餘贊江西“物華天寶,
人傑地靈”。清代袁枚的《
隨園食單》中曾記載江西名菜“粉蒸肉”。當今的贛菜,是在繼承歷代“文人菜”基礎上發展而成的鄉土味極濃的“家鄉菜”。
贛菜主食為米飯,肉食品有豬、牛、魚、雞、鴨、鵝等。蔬菜種類繁多,食油有菜油、茶油等植物油,亦食豬板油。調味以食鹽、醬油為主,兼用辣椒、醋、糖、桂皮等。農村有冬至日釀米酒、曬冬粉、殺豬醃肉,冬至後曬乾魚、醃雞、制板鴨等習慣。
宗教
南昌市的宗教文化淵源流長。據清同治年間所繪的市區簡圖,在這隻有數萬居民的城鎮,就有佛教、道教的寺廟宮觀92處。
| 相傳,南昌佛教最早於 東漢時期傳入,有1700多年的歷史。 |
| 南昌是我國道教重要發源地之一。相傳最早有 黃帝時代掌管音樂的 伶倫又稱 洪崖先生在西山(今 洪崖丹井)修道煉丹,南昌隋代也因此稱“洪州”。 |
| 伊斯蘭教明末傳入南昌,有400餘年歷史。南昌有清真寺1座(醋巷),始建於清 道光四年(1824),在紅谷灘新區建設一座新的清真寺,2011年底前可投入使用。 |
| 天主教傳入南昌約600年歷史,1595年義大利傳教士 利瑪竇來昌傳教,南昌成為當時全國4大教區之一。松柏巷聖母無原罪堂為天主教江西教區主教府。 |
| 基督教傳入南昌只100多年歷史,1884年美國傳教士建第一座基督教教堂,取名福音堂,後改為清鐘堂。現基督教重點場所有志道堂、清鐘堂等。 |
節慶
民俗活動
東晉時期,施堯一帶屢遭撫河水患。據民間記載,為紀念三位抗擊水害犧牲的石料押運官,後人在施堯村修建了三座舨王廟,每年農曆五月初一,在象湖水域開展龍舟賽便是大型祭祀活動之一,紀念英雄,祈求來年河道平安,百事順達。民諺“東湖的魚,西湖的蝦,施堯的龍舟賽萬家”流傳至今已有千餘年歷史。
地名由來
南昌寓“南方昌盛”、“
昌大南疆”之意。南昌城名數易,別名諸多,漢稱豫章,唐稱洪州,宋稱隆興,明代定名為南昌。1926年
北伐軍攻克南昌後設市。
風景名勝
著名人物
對外交流
截至2021年,南昌與72個國家的94個大城市有友好往來關係,其中已與10個國家的11個城市建立了友好關係,全球最大500家跨國公司(世界五百強)已有上百家企業來昌投資。
序號 | 國家 | 城市 | 締結時間 |
---|
1 | | | |
---|
2 | | | |
---|
3 | | | |
---|
4 | | | |
---|
5 | | | |
---|
6 | | | |
---|
7 | | | |
---|
8 | | | |
---|
9 | | | |
---|
10 | | | |
---|
11 | | | |
---|
12 | | | |
---|
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