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帶結構
一般分為通透結構、半通透結構、緊密結構、複合式結構四種。
主要分類
在日本,防護林包括: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防止土沙崩壞林、防止飛沙林、
防風林、防止水害林、防止潮害林、防止乾害林、防霧林、防止雪崩林、防止落
石林、防火林、護漁林、航行目標防護林、保健防護林、風景防護林等。
水源涵養林
水源涵養林是具有特殊意義的水土防護林種之一,是一種複雜的森林生態系統,具有森林普遍具有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最主要的是具有涵養保護水源、調洪削峰、防止土壤侵蝕、淨化水質和調節氣候等生態服務功能。
水土保持林
為防止、減少水土流失而建設的防護林。是
水土保持林業技術措施的主要組成部分。主要作用表現在:
①調節降水和地表徑流。通過林中喬、灌木林冠層對天然降水的截留,改變降落在林地上的降水形式,削弱降雨強度和其衝擊地面的能量。林地地被物(主要是良好的林地枯枝落葉層)以大於自身氣乾重2~3倍的重量比例吸收林地降水,同時,以其較大的
地表粗糙度削弱地表徑流。即使地表徑流形成(極少出現),也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徑流攜帶泥沙的能量。
②固持土壤(體)。水土保持林的喬、灌木群體具有濃密的地上部分和強大的根系,可發揮良好的固岸、固坡、防沖、護灘、緩流掛淤,以至減免滑坡、崩塌等為害的作用。此外,還有改善農牧業用地小氣候條件和改良土壤等作用。
防風固沙林
防風固沙林,是指以降低風速,防止或減緩風蝕,固定沙地,以及保護耕地。果園、經濟作物、牧場免受風沙侵襲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林。
農田防護林
農田防護林是防護林體系的主要林種之一,是指將一定寬度、結構、走向、間距的林帶栽植在農田田塊四周,通過林帶對氣流、溫度、水分、土壤等環境因子的影響,來改善農田小氣候,減輕和防禦各種農業自然災害,創造有利於農作物生長發育的環境,以保證農業生產穩產、高產,並能對人民生活提供多種效益的一種人工林。
護路林
護路林指的是在道路旁、城市毗連處,為防止飛沙、積雪以及橫向風流等對道路或行駛車輛造成有害影響而種植的林帶。
護岸林
護岸林是指栽種在渠道、河流兩岸使免受沖刷的防護林。
海防林
海防林在防風減災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每當狂風巨浪撲來時,海防林就是一道天然的屏障。
環境保護林
以淨化空氣、防止污染、降低噪音、改善環境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林,包括城市及城郊結合部、工礦企業內、居民區與村鎮綠化區的森林、林木和灌木林。
泓森槐防護林
泓森槐有一定的抗旱、抗煙塵、耐鹽鹼作用。適生範圍廣,生長速度快,
根瘤菌,能
固氮,改良土壤是作為
混交林和防護林的優選樹種。可以用於營造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防風固沙林、農田牧場防護、護路林、護岸林。因泓森槐的廣泛用途,是營造防護林的首選樹種。
林種與體系
根據特定的防護目的,防護林在配置和經營措施上各有特點,可區分為
農田防護林、
水土保持林、防風固沙林、草原牧場防護林、水源涵養林、沿海防護林等林種。
在一定的自然地理區域或一個範圍內,依據地形條件,土地利用狀況,主要自然災害和人們生產活動情況,在當地發展生產總體規劃的基礎上,結合田邊、道路、水利設施和居民點四旁植樹,與速生豐產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各林種的布局配合,合理規劃配置並形成防護林的綜合體,即稱為防護林體系。這一體系的各個組成林種在配置和布局上要相互協調,在林分的形式上可以林帶、片林、林網相結合,喬木、灌木、種草相結合。各個林種要相互補充與完善,使防護林體系形成一個有機整體,發揮最佳的經濟效益。對於特定的自然地理區域,因為影響當地生產、生活的主要自然災害多是明顯的(如水土流失、風沙,乾旱風等),所以為此規劃的防護林體系多以某一林種為主體。如水土流失地區以水土保持林為主體;在風沙地區,以農田防護林為主體,結合其他林種,構成當地的防護林體系。為了提高防護林體系的總體效益,在規劃配置上要考慮以最小的林業占地面積發揮最大的防護效益因此,應確定合理的防護林覆被率。一般在平原農地或草原牧場,覆被率為5%~10%為宜;在山地丘陵區,一般不宜小於30%。而且,要注意防護林體系內各個林種空間分布上的均勻、合理性;在防護林林分樹種組成結構上,除了考慮各組成樹種生物學的穩定性外,應發揮其最大的防風、固沙、保持水土和調節徑流的作用,同時,也應考慮當地立地條件(指影響林木生長的氣候、地形、地質、土壤、植被等環境條件的總稱)和適生植物的種類。中國在“三北”防護林工程的樹種組成配置上明確提出草類、灌木、喬木相結合的原則。一些環境條件較好的農區、
沿海地區或具有灌溉條件的地區,防護林體系的樹種組成和經營有向多層次、多形式、多目標發展的趨勢,以便充分地利用土地等自然資源,不斷提高生產力。如強調農林混作,泡桐與糧食作物間作和多種經濟作物的混作,以及同牧草栽培結合等。這種立體林業的防護林體系,既可發揮植物群體相互依存,克服不良條件的影響,提高其防護效益,又可充分發揮土地生產潛力。
歷史沿革
中國在
春秋戰國時就已提出過要
保護森林,禁山澤,防止水土流失。
南宋淳佑三年(1243)魏峴所著《四明它山水利備覽》為古書中較早、較系統闡述森林的作用的一部著作。清末
梅曾亮所著《
書棚民事》中,則描述了山地開荒之害,特別是較詳盡地闡述了森林涵養水源的作用。風沙地區的人民多運用造林種草來防風固沙,以保障農田生產。19世紀初,俄國一些學者在俄國的歐洲部分營造了防止乾旱風,保障農田生產的草原防護林,並首先建立試驗研究站開展農田防護林的科學研究工作。此後,
美國西部防護林計畫,蘇聯歐洲部分
史達林改造自然計畫,中國在1949年以來規劃營造的東北西部、內蒙東部防護林等的實施均證明,這些已營造的防護林在防止自然災害、改善當地人民生產生活條件方面發揮了良好的作用。1978年11月經中國政府批准,開始興建的“三北”(東北、華北、西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被稱為
綠色長城。它涉及到11個省(區)的範圍。
相關體系
在一定的自然地理區域或一個範圍內,依據地形條件,土地利用狀況,主要自然災害和人們生產活動情況,在當地發展生產總體規劃的基礎上,結合
田邊、道路、水利設施和居民點四旁植樹,與速生豐產
用材林、經濟林、
薪炭林各林種的布局配合,合理規劃配置並形成防護林的綜合體,即稱為防護林體系。這一體系的各個組成林種在配置和布局上要相互協調,在林分的形式上可以林帶、片林、林網相結合,喬木、灌木、種草相結合。各個林種要相互補充與完善,使防護林體系形成一個有機整體,發揮最佳的經濟效益。對於特定的自然地理區域,因為影響當地生產、生活的主要自然災害多是明顯的(如水土流失、風沙,乾旱風等),所以為此規劃的防護林體系多以某一林種為主體。如水土流失地區以水土保持林為主體;在風沙地區,以農田防護林為主體,結合其他林種,構成當地的防護林體系。為了提高防護林體系的總體效益,在規劃配置上要考慮以最小的林業占地面積發揮最大的防護效益。因此,應確定合理的防護林覆被率。一般在平原農地或草原牧場,覆被率為5%~10%為宜;在山地丘陵區,一般不宜小於30%。而且,要注意防護林體系內各個林種空間分布上的均勻、合理性;在防護林林分樹種組成結構上,除了考慮各組成樹種生物學的穩定性外,應發揮其最大的防風、固沙、保持水土和調節徑流的作用,同時,也應考慮當地立地條件(指影響林木生長的氣候、地形、地質、土壤、植被等環境條件的總稱)和適生植物的種類。中國在“三北”防護林工程的樹種組成配置上明確提出草類、灌木、喬木相結合的原則。一些環境條件較好的農區、沿海地區或具有灌溉條件的地區,防護林體系的樹種組成和經營有向多層次、多形式、多目標發展的趨勢,以便充分地利用土地等自然資源,不斷提高生產力。如強調農林混作,泡桐與糧食作物間作和多種經濟作物的混作,以及同牧草栽培結合等。這種立體林業的防護林體系,既可發揮植物群體相互依存,克服不良條件的影響,提高其防護效益,又可充分發揮
土地生產潛力。
技術要求
營造防護林的具體技術要求:①樹種選擇和混交類型,宜選擇生長穩定、長壽、抗性強的樹種,以優良的鄉土樹種為宜。根據當地條件,營造喬灌木混交型、陰陽樹種混交型等類型的混交林。②防護林配置,根據防護目的和地貌類型,配置防護林帶。水源林和水土保護林配置成片狀、帶狀或塊狀,構成完整的水土保護林體系。③撫育管理,在防護林地區只能進行擇伐,清除病腐木,並須及時更新。
三北林業
基本介紹
三北防護林又稱修造
綠色萬里長城活動。1979年,國家決定在西北、華北北部、東北西部風沙危害、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建設大型防護林工程,即帶、片、網相結合的“綠色萬里長城”。規劃範圍包括
新疆、
青海、
寧夏、
內蒙古、
甘肅中北部、
陝西、晉北
壩上地區和
東北三省的西部共342個縣(旗),農村人口4400萬,總面積39億畝。以求能鎖住風沙,減輕自然災害。
三北防護林體系工程是一項正在我國北方實施的宏偉生態建設工程,它是我國林業發展史上的一大壯舉,開創了我國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的先河。地跨東北西部、華北北部和西北大部分地區,包括我國北方1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559個縣(旗、市、區),建設範圍東起黑龍江省的
賓縣,西至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烏孜別里山口,東西長4480公里,南北寬560—1460公里,總面積406.9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42.4%,接近我國的半壁河山。
地理歷史
在這塊歷史上曾是森林茂密、草原肥美的富庶之地上,由於種種人為和自然力的作用,使這裡的植被遭到破壞,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十分嚴重。區域內分布著八大沙漠、四大沙地,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總面積達149萬平方公里,從新疆一直延伸到黑龍江,形成了一條萬里風沙線。在黃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積占這一地區總面積的90%,在
黃河下游的有些地段河床高出堤外地面3—5米,成為地上“懸河”。大部分地區年均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形成了“十年九旱,不旱則澇”的氣候特點。風沙危害、水土流失和乾旱所帶來的生態危害嚴重製約著三北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使各族人民長期處於貧困落後的境地,同時也構成對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嚴峻挑戰。
總結歷史經驗,黨中央、國務院對於改變這一地區的自然面貌和經濟條件十分關懷、極為重視。1979年11月25日,國務院批准了在三北地區建設大型防護林工程,並特彆強調:我國西北、華北及東北西部,風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十分嚴重,木料、燃料、肥料、飼料俱缺,農業生產低而不穩。大力種樹種草,特別是有計畫地營造帶、片、網相結合的防護林體系,是改變這一地區農牧生產條件的一項戰略措施。並把這項工程列入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點項目。這一英明決策符合三北地區的實際情況和各族人民的強烈願望,得到了廣大幹部民眾和當地駐軍的積極擁護和熱烈回響,在國際國內社會引起了強烈反響,英國《
泰晤士報》稱讚這一規劃構想宏偉,將成為人類歷史上征服自然的壯舉!
工程規劃
按照工程建設總體規劃,從1979年開始到2050年結束,分三個階段,八期工程,建設期限73年,共需造林5.35億畝。在保護現有森林植被的基礎上,採取人工造林、封山封沙育林和飛機播種造林等措施,實行喬、灌、草結合,帶、片網結合,多樹種、多林種結合,建設一個功能完備、結構合理、系統穩定的大型防護林體系,使三北地區的森林覆蓋率由5.05%提高到14.95%,沙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生態環境和人民民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從根本上得到改善。
伴隨我國的改革開放,三北防護林體系工程已走過20多年的歷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超額完成了三北防護林體系一期(1979—1985年)、二期(1986—1995年)工程規劃任務,正進行三期(1996—2000年)工程建設,到1999年底,累計造林3億多畝。這些樹木成林後,三北地區的森林覆蓋率將從5.05%提高到9%以上。重點治理區的環境質量有了較大改善,生態、經濟、社會效益明顯,有力地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從新疆到黑龍江的風沙危害區營造防風固沙林1億多畝,使20%的沙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沙漠化土地擴展速度由八十年代的2100平方公里下降到1700平方公里。遼寧、吉林、黑龍江、北京、天津、山西、寧夏等七省(自治區、直轄市)結束了沙進人退的歷史,沙漠化土地每年481平方公里,拓寬了沙區廣大人民的生存窨。重點治理的
科爾沁、毛烏素兩大沙地森林覆蓋率分別達到20.5%和29.2%,不僅實現了土地沙漠化逆轉,而且進入綜合治理、綜合開發的新階段。
赤峰市治理開發沙地2100萬畝,占沙化土地的85%;
榆林沙區森林覆蓋率已由1977年的18.1%上升到38.9%,沙化土地治理度達68.6%。
在黃土高原和華北山地等重點水土流失區,實行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相結合,按山系、按流域綜合治理,建設以水土保持林為主的區域性防護林體系,共造林18460萬畝,治理水土20多萬平方公里。黃土高原已有40%的水土流失面積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山西省
昕水河流域
土壤侵蝕模數已由7175噸下降到3226噸。京津周圍地區綠化工程是三北防護林體系的一項重點工程,實施12年來,河北省項目區森林覆蓋率達到25.25%,已充分顯示出“澤被當地,護衛京津”的效果,使風沙緊逼
北京城的狀況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張家口市土壤侵蝕模數已由過去的5900噸下降到1550噸,
官廳水庫泥沙入庫量由899噸減少到235噸,
潘家口和
密雲兩大水庫泥沙入庫量分別減少20%和60%。遼寧省在
遼西低山丘陵區營造水土保持林450多萬畝,土壤侵蝕模數已由4500—5000噸下降到1500—2191噸,
朝陽市水土流失控制面積達到70%以上。
在廣大農區,把大力營造農田防護林作為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的一項基礎設施,始終放在三北防護林體系優先發展的地位,共營造農田防護林3600多萬畝,有3.23億畝農田實現的林網化,占三北地區農田總面積的65%,在東北西部、內蒙古東部以及西北灌溉農業區已建成跨地區、大面積、集中連片的農田防護林體系。在林網的保護下,生態環境明顯最佳化,土地生產力大大提高,
農田基本建設和農業科技成果的效能得到充分發揮,促進了糧食的穩定增產。
東北區、甘新區、內蒙古及長城沿線區糧食平均畝產和總產增長幅度在全國九大農區中勻居前三位。據專家測定,農防林的護田增產效益普遍在10%以上,有一此風沙危害嚴重地區高達30%以上。吉林省在
松遼平原營造了420萬畝農田防護林,使4000萬畝農田得到了有效庇護,根除了“三刮四種”的現象,農防林年均增產效益達53億斤,1998年糧食產量達354億斤,是1997年的3.6倍。黑龍江省
三北工程建設區的7401萬畝耕地有6345萬畝得到有效保護,林網化水平達到90%。護田增產效益15%,每年增產糧食47.6億斤。新疆農田林網化水平達到80%,4300萬畝農田受到保護,農防林使糧食增產16—29%,糧食總產由1978年的370萬噸增加到825萬噸。
防護優勢
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使三北地區的森林資源快速增長,木材及林產品產量不斷增加,改變以過去缺林少木的狀況。三北地區
活立木蓄積量達10.4億立方米,年產木材655.6萬立方米,不僅使民用材自給有餘,而且由於木材產量的增加也帶動了木材加工業和鄉鎮企業、多種經濟的發展。“四料”俱缺的狀況已有很大改變,特別是已建成了1870萬畝
薪炭林,加上林木撫育修枝,解決了600萬戶農民的燃料問題。營造的牧防林保護了大面積草場,營造的7500萬畝灌木林和上億畝楊、柳、榆、槐樹的枝葉為畜牧業提供了豐富的飼料資源,三北地區牲畜存欄數和畜牧業產值成倍增長。
林業的發展不僅改善了生態環境,同時也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三北地區將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已發展經濟林5670萬畝,建設了一批名、特、優、新果品基地,年產乾鮮果品1229萬噸,比1978年前增長了10倍,總產值達200多億元。甘肅省林果業已發展成為全省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1997年全省農民人均林果業收入達到300元,占收入的25%,有41個縣的林果特產稅收入超過100萬元。河北省張家口市大力發展經濟林,林業產值由9000萬元增加到3億元,有240個村、15萬戶農民靠林果業實現了脫貧致富。
各地在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二十多年的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走出了一條的中國特色的林業生態建設路子。具體講,一是根據我國財力有限的具體情況,建立了國家補助、地方配套、多方集槳、民眾投勞的工程建設投入機制;二是根據不同階段的社會經濟情況,深化改革,制定和完善政策,重視用政策調動廣大民眾和各行各業的積極性;三是從三北工程建設具有廣泛的民眾性、社會性和公益性出發,強化政府行為,深入進行宣傳,領先各級黨委、政府組織動員廣大幹部民眾和各行各業的力量參加工程建設;四是從三北地區地域遼闊、差異性大的實際出發,實行因地制宜、因害設防,擇優扶持、分類指導,重點突破、規模推進的文革,建設區域性防護林體系;五是從三北工程的區情和民情出發,把工程建設的總體目標同當地經濟發展和農國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需要相結合,使環境治理與經濟建設直轄市統一,建設生態經濟型防護林體系;六是從三北地區自然條件嚴酷,造林難度大的實際出發,注重依靠科技進步,大力推廣林業科研成果和適用技術,提高三北工程的建設質量和效益。
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是一項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宏偉工程,不僅是中國生態環境建設的重大工程,也是全球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建設規模之大、速度之快、效益之高均超過美國的“羅斯福大草原林業工程”、
前蘇聯的“史達林改善大自然計畫”和
北非五國的“綠色壩工程”,在國際上被譽為“中國的綠色長城”、“世界生態工程之最”。先後有50多個國家的官員和專家、學者、新聞記者來我國考察三北防護林體系工程,都給予了很高評價。
國家林業局三北防護林建設局作為這項生態工程的主管單位,於1987年被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授予“全球環境保護先進單位”獎章。鄧小平同志在1989年為三北防護林體系工程親筆書寫了“綠色長城”的光輝題詞。
李鵬總理1992年在
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向世界莊嚴宣告:“我國三北防護林體系長達4480公里,已成為阻止風沙南侵的綠色長城”。這些來自世界的關注和國家領導的重視,使三北防護林體系工程的建設者和管理者們深感肩負使命之重大,他們正在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堅韌不拔的毅力,為實現江澤民總書記建設山川秀美新西北的要求,為建設全國完備的生態體系,為實現國家經濟建設重點向中西部轉移,為三北地區廣大人民民眾脫貧致富做著他們應有的貢獻。
這項工程的主管單位——三北防護林建設局,坐落在有“塞上明珠”之稱的寧夏銀川,是國家林業局負責三北地區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的派出機構,是負責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和管理工作的職能局,統籌管理三北地區林業生態工程建設,承擔工程建設規劃計畫、督導檢查、組織實施和協調服務。局內設有辦公室、營林處、工程監理處、治沙處、科技處、宣傳處、國際合作處、計畫財務處等職能處(室)。在二十多年的歷程中,培養鍛鍊了一支以中青年幹部為骨幹,既有實踐經驗,又有專業知識和較強責任感的幹部隊伍。
在新世界即將到來之際,黨和政府向全黨全民發出了改造自然、治理國土、建設生態農業的總動員,並強調提出我國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三北工程正面臨著良好的發展機遇。我們堅信,隨著工程的發展,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定會以新的成就叩開
世紀之門,為人類生存與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向整個世界展示中華民族改造自然的宏偉氣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