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縣是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下轄縣,位於黑龍江省南部,東南以分水嶺為界,與方正縣、延壽縣、尚志市接壤,北與巴彥縣、木蘭縣、通河縣隔松花江相望,西以蜚克圖河為界與阿城區為鄰。總面積3844.6平方千米。
賓縣地處松花江南岸,張廣才嶺西麓支脈。境內多山地丘陵,地勢南高北低。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年均氣溫3.9℃,年均降水量681毫米。礦藏有銅、大理岩、鐵、金、銀、石墨、石英等。G1011哈同高速、221國道公路過境,松花江沿岸設有3個碼頭。
賓縣總面積3844.6平方公里,2016年,賓縣地區生產總值實現319.1億元,比2015年增長11.9%。截至2016年,賓縣轄12個鎮、5個鄉,總人口579303人。
2018年11月,被科技部確定為首批創新型縣(市)。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清代以前,清代時期,民國時期,新中國成立以後,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質地貌,氣候特徵,自然災害,自然資源,水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礦產資源,人口數據,人口,民族,經濟發展,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科技事業,教育事業,體育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文化事業,交通運輸,交通,運輸,風景名勝,著名人物,
歷史沿革
清代以前
隋唐初期,勿吉族改名靺鞨,賓境是靺鞨族安車骨部的一部分。渤海時,屬上京鄚頡府,今阿城縣白城,的高州。
元屬遼陽行省開元路合蘭府斡朵憐萬戶府之一部分。
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2月,明永樂四年,在枷板河流域建立嘉河衛,同年7月在猞猁河建立撒拉兒衛,9月,在蜚克圖河流域建立肥河衛。明永樂六年(1408年),建蜚克圖衛。萬曆十一年(1583年),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起兵,占據明·奴爾乾都司各地。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建立後金政權,皇太極繼承汗位後,改女真為滿洲。天聰十年(1636年),皇太極稱帝,改金為清,建都盛京。金、清延續明在東北建置,賓境歸寧古塔將軍所轄。崇禎十七年(1644年),清軍與滿人入關,賓縣境人煙漸少,土地荒蕪,山林漸多,形成天然野生植物場。
清代時期
清順治十年至乾隆二十三年(1653年-1758年),歸寧古塔昂邦章京、鎮守寧古塔等處將軍、鎮守吉林烏拉等處將軍所屬。乾隆九年至光緒六年(1744年-1880年),歸吉林將軍阿勒楚喀副都統所屬。光緒五年(1879年),吉林將軍衙門派王紹元到此踏查,選定在葦子溝建官衙位置。光緒六年(1880年),清廷批准在葦子溝建賓州廳,”賓州”由此而來。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賓州廳升為賓州直隸廳,在廳屬地東南成立延壽縣,歸賓州直隸廳管轄。宣統元年(1909年)12月,賓州直隸廳升為賓州府。在廳屬地西南成立阿城縣,東成立方正縣。賓州府管轄延壽、阿城兩縣,方正縣劃歸依蘭廳。
民國時期
新中國成立以後
1954年,松、黑兩省合併,賓縣為黑龍江省直屬縣。1958年8月,劃歸哈爾濱市所屬。1965年8月,劃歸松花江地區行政公署所屬至今。1967年2月22日,成立賓縣臨時接管委員會,同年3月22日成立”三結合”賓縣革命委員會,1980年10月8日,恢復賓縣人民政府。
行政區劃
截至2016年,賓縣轄12個鎮:賓州鎮、居仁鎮、賓西鎮、糖坊鎮、賓安鎮、新甸鎮、勝利鎮、寧遠鎮、擺渡鎮、平坊鎮、滿井鎮、常安鎮,5個鄉:永和鄉、鳥河鄉、民和鄉、經建鄉、三寶鄉,143個行政村。賓縣政府駐賓州鎮西大街4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賓縣地處松花江南岸,地跨東經126°55′41″-128°19′17″,北緯45°30′37″-46°01′20″。賓縣周長377公里,東西最寬處為107.8公里,南北最寬處為58.8公里。總面積為3861.5平方公里,折5792292.8畝。縣城駐賓州鎮,位於境內偏西部,東經127°29′,北緯45°45′。自賓州鎮起,往東75公里腰嶺子分界線於方正、延壽接壤,南41公里太平嶺與尚志相連,西27公里至蜚克圖河,與阿城為鄰,北17公里至松花江,與呼蘭、巴彥、木蘭、通河隔江相望。
地質地貌
賓縣大地構成位置屬於新華夏系第二隆起帶,與第二沉降帶松遼平原呈過度地帶,南部為玉泉組地形,分布在弓棚子、李家店、隋家店、石灰窯,直至駝腰嶺,大致分為三層:下部為砂板岩層,中部主要為中酸性火山碎屑岩,間夾正常沉積的板岩和大理石透明體,火山碎屑岩和板岩多變質,成角岩;上部層為厚層大理岩、灰角岩薄層。在分布中有第四系沖積層。北部出露地層較全,從古生界到新生界都有出露,第四系廣泛出露於南部低山丘陵區。第四系主要分布於河谷平原,上部為亞粘土或黃土狀亞粘土,下部為砂、砂礫或不穩定的砂、砂礫石層。由於新構造運動的影響,有些地方,如蜚克圖河以東與濤淇河之間無砂礫層,黃土狀亞粘土直接與基岩接觸,而大團山、小團山、賓安等地基岩呈淺丘狀出露地表,松花江南岸基岩呈條帶狀分布,形成陡峭地形。東部及東南部低山丘陵區,長期以來一直為上升區,而北、西、東受東南向控制,第四紀以來,處於間隙性的沉降區,東西向斷裂和塌陷較為明顯。較突出的是松花江斷裂,賓西一勝利一帶的切斷陷。大地構造類型,全縣地勢東南部高,西北部低。東南以海拔952米大青山為全縣最高處,北部以海拔105米的擺渡鄉東方村黃魚圈溝入松花江口處為最低,高差達847米。
氣候特徵
賓縣屬寒溫帶大陸性氣候區,年平均氣溫4.4℃,降水量570毫米,無霜期146天。境內劃分5個氣候分區:
一:東起勝利,西至賓西,南離山2.5公里,北距松花江2公里之中的丘陵、平原.地帶,屬於溫暖半乾旱、重春旱區。
二:松花江南岸的低洼地帶屬於溫和半濕潤,較輕春旱區。
三:擺渡、寧遠的東方、民禮、民發村,青陽的啟新村南部,光恩的吉興、福、興、光恩村;三寶的三寶、元寶、大泉子、寶山、新興村,新立的南陽、寶泉村,平坊的平坊、南華村,松江的益陽村;英傑的吉興、民福,民興、友聯、友好村,賓西的常青、草甸村等淺山區,屬於淺山溫和半濕潤、較輕春旱區。
四:擺渡的萬人歡、樂民村;勝利的太平山以南,寧遠的雙峰村,青陽的大青山;光恩的魏順溝,三寶的新興村;松江鎮及賓西的草甸子南部等深山區,屬於溫涼濕潤,輕微春旱區。
五:寧遠的東南部,洪山小盆地屬於冷涼濕潤,輕旱易澇特區。
自然災害
賓縣自然災害主要有風、澇、冰雹、蟲、旱、早霜等。
自然資源
水資源
賓縣境內8條主要河流總長度363.9公里,總流域面積3 389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39 431萬立方米,年末水量總計為73 931萬立方米。
賓縣地表水主要靠大氣降水,地表水資源與降雨量多少成正比。多年降雨平均徑流為4.05億立方米;保證率50%時,年徑流平均為3.66億立方米;保證率75%時,年徑流平均為2.45億立方米;保證率95%時,年徑流平均為1.25億立方米。地表水的枯水期,每年約60天左右,一般出現在5、6兩個月份。枯水期間的徑流O.33億立方米,保證率50%時,枯水徑流O.3億立方米。保證率76%時,枯水徑流為0.2億立方米,保證率95%時,枯水徑流為0.1億立方米。
賓縣地下水資源主要靠大氣降水補給和基岩隙水。水的質量一般為碳酸鹽水,PH值在7左右,總硬度為O.47—132毫克當量/升,離子總量在61.5—195毫克/升。地下水儲量為1.98億立方米,地下水埋藏深度,地區性懸殊較大。
植物資源
賓縣野生植物遍布全縣,有森林、草場、藥材、山野菜、山野果。
中草藥材:野生中草藥材達6類,120餘種。
②果實、種子類:五味子、山楂(山里紅)、杏仁、二醜、車前子、地夫子、光玉、蒼耳子、鶴虱,青箱子、急性子、芡什、亭藶予、豆苓、大力子,蛇床子、葛卜、茴香子,金燈、萊菔子、絲子、赤蘇、白米、良仲、狼毒、薤白、南星、白蘞、黃瓜子、木紅子等。
⑤皮類:黃柏、白蘚皮、秦皮、西瓜皮、寄生、石花、豬苓、馬勃、滿山紅、刺五加等。
動物資源
禽類:
獸類:
狼二種:白眼狼、土狼。
此外,爬行類有蛇(松花、土球子、七寸子等)、蛇師(馬蛇子)。
礦產資源
賓縣礦產資源有磁鐵、黃鐵、黃銅、石墨、方鉛、粘土、石英、石灰石、青石、草炭、煤等。
磁鐵礦分布在賓西鎮孫家窯、小瑞豐、牛尾巴嶺,松江鎮廣興村、弓棚子。
黃鐵礦分布在平房鄉李家店,三寶鄉元寶村。
黃銅礦分布在松江鎮弓棚子,賓西鎮南秋皮溝。松江銅礦還含有金、銀、鋅、鎢等多種有色金屬。
石墨分布在松江鎮。
方鉛分布在寧遠鎮楊家溝。
粘土分布在勝利鎮四合村,賓安鎮虎頭山。
石英分布在賓西鎮孫家窯。
石灰石分布在松江鎮弓棚子、廣興,賓西鎮的孫家窯,寧遠鎮明禮村、范家屯、劉家窯,勝利鎮馬鞍山。
煤礦分布在勝利鎮民富屯、民樂屯、民安屯,賓安鎮虎頭山、利本屯,居仁鄉太康屯。
草炭分布19個鄉鎮,面積1 281萬平方米,折19 223.84畝,占縣總面積0.33%。草炭總儲量1 081萬立方米,折282萬噸。草炭儲量最多的是寧遠、勝利、擺度、青陽和民和,呈斑點分布的有常安、英傑、三寶。全縣草炭分布73塊,埋藏平均深度為0.85米。最深處1.95米,最淺處只有0.04米。
人口數據
人口
截至2016年末,賓縣戶籍總人口579303人,比2015年減少437人。在總人口中,鄉村人口473066人,城鎮人口106237人;男性人口297782人,女性人口281521人。常住人口574649人,比2015年增加2241人。出生人口3150人,人口出生率為5.5‰,增長1.7個千分點;死亡人口1323人,人口死亡率2.3‰,下降0.3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3.2‰,增長2‰。
民族
經濟發展
綜述
2016年,賓縣地區生產總值實現319.1億元,比2015年增長11.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實現51.1億元,比2015年增長7%,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為10.1%,拉動全縣經濟成長1.2%;第二產業增加值實現114億元,同比2015年增長12%,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為36.3%,拉動全縣經濟4.3%;第三產業增加值實現154億元,比2015年增長13.7%,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為53.6%,拉動全縣經濟成長6.4%。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6:35.7:48.3。
固定資產投資
2016年,賓縣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達到182.9億元,比2015年增長11.1%,其中工業投資完成114.4億元,增長2.4%。
財政收支
2016年,賓縣公共財政預算收入7.1億元,比2015年增長8.4%,其中稅收收入4.8億元,增長4.6%。財政總支出36.6億元,比2015年增長3.2%。
人民生活
2016年,賓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26元,比2015年增長6.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60元,比2015年增長7.3%。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穩定增長,年末全縣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01.5億元,比2015年增長14.2%。
第一產業
種植業
2016年,賓縣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90.6億元,比2015年增長7.2%。其中,農業產值32.5億元,增長5.6%;林業產值2.7億元,增長3.2%;畜牧業產值54.7億元,增長8.4%;漁業產值0.6億元,增長9.3%;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0.1億元,增長19%。賓縣今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164666.1公頃,同比下降4.8%。糧食總產達到21.34億斤,比2015年下降2.8%。
畜牧業
截至2016年末,賓縣共有各類畜禽專業戶2432個,其中養牛專業戶1181個,養豬專業戶280個,養禽專業戶800個,特種動物養殖專業戶171個。黃牛出欄25.2萬頭,同比增長1.6%,存欄40.1萬頭,比2015年同期下降4.1%;生豬出欄65萬頭,同比增長1.1%,存欄42萬頭,比2015年同期下降4.1%;家禽出欄1022萬隻,同比增長1.2%,存欄411萬隻,比2015年同期下降4.6%;水產品產量9400噸,比2015年增長4.4%。
農業基礎
2016年,賓縣化肥使用量(折純)5.8萬噸,與2015年持平;有效灌溉面積4255.7公頃,比2015年下降18.1%。
第二產業
工業
2016年,賓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達到78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實現351.1億元,比2015年增長2.2%。全口徑工業增加值實現111.9億元,比2015年增長12.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實現84.6億元,比2015年增長12.5%。單位GDP能耗0.6653噸標準煤/萬元,比2015年下降3.42%。
建築業
2016年,賓縣資質以上建築業累計達到9戶,建築業增加值實現8.4億元,比2015年增長0.6%。
第三產業
2016年,賓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89.2億元,比2015年增長12.1%。其中,按地域劃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完成62.4億元,比2015年增長11.8%;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完成26.8億元,比2015年增長11.8%。按行業劃分: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實現77.6元,比2015年增長11.7%;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實現11.6億元,比2015年增長15.4%。
對外經濟
2016年,賓縣新引進超千萬元的產業項目48個,其中超億元項目25個,計畫總投資171.4億元。全縣實際利用域外資金額123.31億元(含利用外資19117.41萬美元),比上年增長9.15%。
旅遊業
2016年,賓縣接待遊客215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8.6億元。全縣共投入約3000萬元,推進全域旅遊設施建設工作。
郵電業
2016年,賓縣固定電話用戶3.3萬戶,其中城鎮電話用戶1.7萬戶;鄉村電話用戶1.6萬戶。行動電話年末用戶52.9萬戶。網際網路用戶4.5萬戶。
金融業
2016年,賓縣金融機構存款餘額137億元,同比增長10.8%,金融機構貸款餘額151.6億元,同比增長18.8%。各項貸款餘額中,短期貸款餘額120.4億元,同比增長35.8%;中長期貸款餘額30.7億元,同比下降6.3%。
保險業
2016年,賓縣擁有各類保險機構10家,全年保費收入19471萬元。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2558萬元,人身險保費收入13437萬元。保險賠款和給付3896萬元。
社會事業
科技事業
2016年,賓縣用於科學技術的支出4786萬元,其中技術研究與開發支出2000萬元,主要套用於優質肉牛生產技術、環保複合板生產技術、綠色食品加工技術、新能源開發等技術領域。專利授權57件,職務專利授權11件。
教育事業
截至2016年末,賓縣有中國小125所,其中,中學21所,國小104所,教學點81個。2016年共2394人參加高考,錄取2304人,錄取率為96.2%。職業中學在校生1677人,比2015年下降0.3%,高中在校生7217人,比2015年下降1.6%,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88.2%。國中在校生13124人,比2015年增長4%,入學率達到98.2%。國小在校生30613人,比2015年下降0.04%,入學率達到100%。特殊教育學校在校生99人。幼稚園56所,在園幼兒5401人。
體育事業
2016年,賓縣開辦舉重、田徑、速滑、籃球、拳擊、武術、棋類等培訓班,全年共招收學員49名,向省、市輸送體育後備人才17名。參加了哈爾濱市舉辦的第十九屆運動會,六個項目的角逐。速度滑冰、舉重、柔道和田徑比賽項目分別獲得區縣團體總分第六、第四、第五和第八名,個人獲得5塊金牌、3塊銀牌、1塊銅牌。
醫療衛生
截至2016年末,賓縣共有衛生機構26所,其中醫院2所,社區服務中心3所,鄉鎮衛生院17所,婦幼保健院1所,結核病防治所1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所,衛生監督所1所。衛生機構床位數1781張,其中醫院1070張,鄉鎮衛生院床位數711張。專業衛生技術人員1238人,其中醫師421人,註冊護士474人,藥劑人員78人,檢驗人員80人。
社會保障
2016年,賓縣企業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89%,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95%,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97.9%,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達到85%,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100%。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完成9.3萬人,其中,城鎮參保職工5.7萬人,城鎮參保居民3.6萬人。新納入城鄉低保對象3974人,發放低保金7732.8萬元。
文化事業
2016年,賓縣共爭取文化體育專項資金233.5萬元。用於建設3個貧困村文化廣場和為村文化活動室配備文化設備、鄉鎮體育健身工程、農村體育健身工程、健身路徑等項目。同時建設總投資1820萬元的賓縣體育場建設項目已全面建成,並驗收投入使用。組織開展送戲下鄉演出,到8個鄉鎮33個村屯演出34場次,觀眾達4萬人次;組織開展了“魅力賓縣·百姓舞台”全縣文化活動季系列文藝演出活動12場次;組織縣文化館、縣書法協會到居仁鎮、賓西鎮三個村送春聯500對。與省台公共頻道合作開展了“咱家門口唱大戲”文化大集活動;開展了首屆“賓洲村鎮銀行杯”書法大獎賽,在徵集的158件作品中評選出獲獎作品36件,參展作品80件。縣舞蹈協會在全省神州通訊杯運動聯賽中的平衡車表演獲一等獎。縣文化館在慶祝建黨95周年“走進草原” 中老年合唱交流活動獲最佳組織獎。全年培養青少年文藝人才268人次。
交通運輸
交通
橋樑
民國元年(1912年)——民國二十年(1931年),賓縣所有橋樑均為木橋和幾座小石橋。賓縣——濱江縣(今哈市道外區)63公里,賓縣境內27公里。出西城門有1座石橋,民國十五年(1926年),經賓縣商會籌辦所建,是縣內1座比較大的過水石橋。橋長11米,寬5米。往西,滿家店有1座木橋,再往西蜚克圖有1座大木橋,長14米,寬5米。
從民國元年(1912年)——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32年間,賓縣共有橋樑152座,2619米。其中,國道181.7公里,橋樑13座,228米。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重新修建縣城南解放橋,這是通往五常、尚志公路上的重要橋樑。
1961年——1965年間,修建了勝利區萬春橋。改建了萬象橋。隨著公路的擴建,又連續修建了東部幹線的橋、涵工程。在西部幹線,改建了太平寺果園的石拱橋和二龍山、新興3座橋。
1966年——1976的11年間,重新改建了太平寺、虎頭山.民安、賓州、勝利、賓安、花園、張守業、何家、武家、永年、長和.群英等12座橋樑,使縣內主要乾。線暢通無阻。
1977年——1985年間,縣交通科設計和改建哈同公路線上的橋樑有躍進、興勝、新興、紅旗、中心、東山、東風、永利、朱家、窪子張、民生、民有、虎頭山、永久等14座。
1985年,共有橋樑125座,2147米,有涵洞763處,6816米。
2009年改建危橋28座。
2010年改建危橋34座,總計882延長米。
公路
民國元年(1912年)—民國十四年(1925年)間,省道、縣道都是土路面,路面狹窄,無人維修。從賓縣到哈爾濱,馬車行程2天才能到達。
民國十五年(1926年)—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開始修建哈爾濱到賓縣路段。賓哈段公路是由賓縣商會主辦修建的,耗資14.3萬元,全長63.27公里,寬6米。8年間,賓縣共修建8條公路。
1965年,重新修建蜚克圖——賓縣27公里路段,去彎取直後,修建了標準的沙石路面。同年,縣人委決定修建1條由賓縣——銅礦的新路,確保開發銅礦,支援國家建設。
1950——1953年,對賓安——方正縣段的路面進行了加寬,對縣城——白石段進行了大修,對洪飛——擺渡段進行了線型改造,對縣城——平坊段進行坡度及線型改造,並鋪上了沙石。
1966——1976年的11年間,修了經建——賓安段的路基改線工程。這段路在19公里內就有80多處彎道,經過3年整修,達到縣級標準。1971——1972年重點修建了賓西——磨石崗段渣油路面工程,總長65公里。到1985年底,賓縣公路建設有了飛速的發展,條條公路通汽車,社社有班車,縣與社相通,社與隊相通,形成四通八達的公路網。
1949年公路98公里,1985年發展到617.6公里。
1985年底,已有國道公路1條,賓縣——腰嶺子98公里,縣級公路4條。
2010年投資1.4億元,建設通村公路401.1公里。
運輸
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新甸、鳥河開闢碼頭,停靠大小船隻。當時廳內有17條帆船,7條漁船,2條駁船從事水上運輸和捕撈。
民國二十年(1931年)前,長途貨運大多以畜力車為主,短途靠人擔肩挑。
1950年,開始建立公路養護機構,1960年,在公社分別建立8個養路段,1975年,又成立了公路管理站。在養護築路工作中,賓州養路段多次出席全國公路養護表彰大會,4次被評為全國及全省養護公路典型。1980年,賓縣上千里公路已綠樹成蔭,養路設備基本配套,逐步實現了半機械化。
1981年後,運輸業有較大發展。賓縣已有4個運輸公司,6個水上運輸船隊,1個裝卸隊。交通局設立了專門機構,加強了路政、運輸市場管理。
2009年共完成貨物運輸總量159萬噸,比2015年增長7.4%。完成旅客運輸總量228萬人次,比2015年增長1.3%。
2016年,賓縣公路貨運車輛9189台,同比下降14.3%;公路旅客營運車輛198台,同比增長1.5%。
風景名勝
賓縣旅遊總體構架為“一處湖水,兩個基地,八座山巒”,簡稱“128規劃”。“一處湖水”即二龍湖;“兩個基地”即紅色旅遊基地中共北滿分局舊址和以哲公園;“八座山巒”即長壽山、香爐山、大頂山、大青山、猴石山、高麗帽子山、花樂山、雙鳳山等八座生態旅遊山巒。
二龍山風景區二龍山風景區是國家首批4A級旅遊區,黑龍江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地質遺蹟公園、省級自然保護區,屬湖泊山嶽型旅遊景區。1958年起修建二龍山水庫,1974年竣工,庫容1.15億立方米,是一座集旅遊服務、漁業生產、城鎮供水、防洪、灌溉等功能於一體的大型水庫。景區占地40平方公里,有“哈爾濱東花園”之美譽,為黑龍江省最佳旅遊目的地和哈爾濱市青少年最喜愛的十佳景區之一。鄒家華、李源潮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曾先後蒞臨二龍山。 | |
長壽山國家森林公園國家3A級旅遊區,國家級森林公園,黑龍江省地質遺蹟公園,為山嶽型自然風景區,因山門處有一巨型石龜而得名。總面積23.6平方公里,以滑雪旅遊著稱,距離哈爾濱市45公里,是最近的集滑雪、度假、休閒娛樂於一體的森林生態旅遊渡假區。主要景點有:長壽石、丞相峰、小華山、長壽泉等。 | |
大頂山風景區 位於糖坊鎮、滿井鎮江畔,水路距哈爾濱30公里,陸路60公里。為江河山嶽型旅遊風景區。1970年起興建。總面積50平方公里,集觀光、渡假、休療養於一體。2003年,大頂山航電樞紐工程開始建設,是國家大型工程,總庫容16.8億立方米,年發電量3.35億度,江域風光優美,旅遊開發前景較大。 | |
花樂山風景區 位於寧遠鎮境內,是以森林生態,自然觀光,休閒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景區,最高峰“靈芝峰”海拔698米。近年來,先後開發景點20餘處,建設了山門、棧道等基礎設施,配套了賓館、垂釣池、拓展基地等服務設施;同時建成了4處林下參種植觀光園、山野菜種植園、刺五加園、山葡萄園等。 | |
帽子山風景區 位於勝利鎮境內,為山嶽型自然風景旅遊區。高麗帽子山因主峰酷似朝鮮族人之帽而得名。景區總面積2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442米,突兀在群山之上,山高地險,恃地薄天。主要景點有:鯽魚背、仙人洞、望江石、風動石等。其中,仙人洞外窄內寬,洞中有洞,洞口有炮擊遺蹟。 | |
猴石山風景區 位於民和鄉境內江畔,為江河山嶽型自然風景旅遊區。猴石山因山石均有猴相而得名,總面積27平方公里。主要景點有:青蓮寺、黑魚湖、蓮花湖、九道灣、仙鴿洞、古城遺址等。並有道家神像等出土文物。其中,青蓮寺為宋金時代所建,當時蜚聲中外,後毀於十年動亂,1995年復建。 | |
大青山自然保護區黑龍江省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寧遠鎮境內,為山嶽型自然風景旅遊區。總面積150平方公里,主要山峰33座,山谷溝壑11條,最高海拔952米,為賓縣最高峰。大青山森林生態資源優良,山勢高大巍峨,峻岭蜿蜒,縱橫交錯,一年四季,景色萬千。主要景點有:青山泉、一線天、棋盤石、老虎嶺等。大青山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各種樹木和菌類隨處可見,野生動物時有出沒,可謂天然生物物種的基因庫。 | |
雙鳳山森林公園 黑龍江省級森林公園。位於賓州鎮英傑村境內,為山嶽型自然風景旅遊區。景區總面積20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較高,景點主要為自然天成、鬼斧神工的天然石景,有雞心砬子、虎頭砬子、懸羊砬子、刀切砬子、天梯砬子、城牆砬子、神龜砬子等十幾處,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有“砬鄉”之美譽。服務設施有度假村、人工湖等。在海拔722米的主峰上設有803電台,當年為軍事管理,後為民用。 | |
中共北滿分局舊址 黑龍江省紅色旅遊景點,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教育局院內,歷史文化類旅遊景點。該舊址為四阿式磚瓦結構,東西長15米,南北寬7.5米,建築面積112.5平方米。正面門額上方懸掛著鄒家華同志題寫的“中共北滿分局舊址”牌匾,室內保存有陳雲同志當年從事革命活動的照片、資料及用過的辦公桌、壁爐等一大批珍貴革命歷史文物。 | |
以哲公園 位於賓縣城區西南出口,主題公園類旅遊景點。哈爾濱紅色旅遊景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占地3萬平方米,1993年建王以哲將軍紀念館,其前身為1952年建立的賓縣烈士陵園。王以哲原名蓬嶠,字鼎芳,1896年生於賓縣,1922年保定軍校畢業,是東北軍中與我黨聯繫最早、最密切的主要將領之一,是張學良將軍與紅軍合作的親密助手。王以哲歷任東北陸軍步兵第十九師中將師長兼第七旅旅長、六十七軍軍長等職務。在剷除親日派“揚常事件”中,王是參與者之一,並領導了“夜襲挑馬渡”、“榆關之戰”等著名戰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