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河縣

通河縣

通河縣是哈爾濱市的一個縣,位於黑龍江省中部,小興安嶺南麓,松花江中游北岸,地跨東經128°09′-129°25′,北緯45°53′- 46°40′之間,全境東西長90公里,南北寬87公里,幅員面積5678平方公里,東連依蘭,西鄰木蘭,南以松花江為界與依蘭方正賓縣隔江相望,北以平頂山分水嶺為界與鐵力慶安接壤。

通河縣地勢由北向南傾斜,似"馬蹄形",北部為山區淺山區,中部為低山丘陵和山前台地;南部是松花江洪積、沖積平原,地處第三積溫帶,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均氣溫2.4℃,年均降水量610毫米。

截至2016年,通河縣轄6個鎮、2個鄉,2014年末,通河縣戶籍總人口25.5萬人,有少數民族19個。2014年,通河縣生完成產總值64.7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5797元,先後評為全國文明縣城、全國小城鎮建設重點縣、中國綠色名縣、中國原生態稻米之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通河縣
  • 外文名稱:Tonghe Xian
  • 別名:tonghe
  • 行政區類別:縣
  • 所屬地區: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 下轄地區:6個鎮、2個鄉
  • 政府駐地:通河鎮
  • 電話區號:0451
  • 郵政區碼:150900
  • 地理位置黑龍江省中部,小興安嶺南麓,松花江中游北岸
  • 面積:5678平方公里
  • 人口:25.5萬人(2014年末)
  • 方言東北官話-哈阜片-哈爾濱話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猴石山冰湖旅遊區、烏龍國家森林公園、烏龍狩獵場、青峰山莊
  • 車牌代碼:黑A
  • 區域代碼:230128
歷史沿革,清代以前,清代時期,民國時期,新中國成立以後,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質地貌,氣候,水文,人口民族,人口,民族,自然資源,礦產資源,能源資源,生物資源,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文化,教育,科技,醫療,體育,社會保障,交通,風景名勝,綜述,主要景點,

歷史沿革

清代以前

通河在1萬年前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伴隨中華文明的開啟,先後有肅慎及其後裔的挹婁勿吉女真人在此繁衍生息。
兩漢時期,肅慎改稱挹婁。南北朝時,挹婁又改稱勿吉。時期,改稱靺鞨,屬黑水靺鞨;歸安東督護府和黑水督府轄。
時期,為女真居地,屬生女真,歸上京會寧府(今阿城白城)轄。
元朝,屬遼陽行中書省,境內設捻站、哈散乾戶府、吾納忽站、塔海軍民萬戶府,屑水達達路(又稱"水韃靼")。明朝,屬奴兒乾都司轄,境內設有:木蘭河衛、撤力衛、哈散千戶所、五納忽衛,皆生女真居地。

清代時期

清朝,為呼蘭城守衛轄地。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吉林將軍奏以三姓西阿勒楚喀,地勢遼遠,驛遞不便,請在巴彥蘇蘇(今巴彥縣)東設定廟葛珊站(一站)、鄂勒果木索站(--站)、崇古爾庫站(三站)、富拉琿站(四站)、佛斯亨站(五站)。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於三站設大通縣,轄境包括通河和方正兩縣,隸屬於吉林依蘭店。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設大通縣,隸屬吉林省依蘭府管轄。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東北實行行省制,以松花江為吉林、黑龍江兩省的省界,通河縣改隸黑龍江省,為綏化府所轄。宣統元年(1909年),大通縣所轄的江南十旗公田局析置,名為方正縣。

民國時期

民國三年(1914年),將縣治移至岔林河東岸,因與甘肅省大通縣重名,改名通河縣,隸屬黑龍江省為三等縣,同年將通河縣部分行政區域劃歸鳳山鎮沒治局所轄。
民國十八年(1929年)1月1日,鳳山鎮設治,名為鳳山設治局。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4月29日,日本關東軍61炮艦聯隊侵占通河,日本人在通河成立“通河縣公署”偽政府。偽大同二年(1933年)10月1日,日寇為防備抗聯在山區的活動,將北部山區設鳳山縣。偽康德元年(1934年),偽滿洲國實行機構改革,劃東北為14省,通河縣歸三江省管轄。
1946年2月7日,中共通河縣委、縣民主政府成立。隸屬中共合江省工委、合江省政府。
1946年4月下旬,中共北滿分局,吉黑軍區(北滿軍區)機關及松江省、松江省軍區機關撤離通河進入哈爾濱。6月,通河縣由合江省劃歸松江省管轄,中共通河縣委、縣政府隸屬中共松江省委、省政府二分區(哈北)地委、哈北專員公署。8月,中共哈北地委、地行署撤消,中共通河縣委、縣政府由松江省委、省政府直接領導。
1949年7月,通河縣民主政府改稱為縣人民政府。

新中國成立以後

1954年8月,松江省建制撤消,併入黑龍江省,通河縣委、縣政府隸屬中共黑龍江省委、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直轄。
1956年3月,中共綏化地委、綏化專員公署成立,通河縣委、縣政府隸屬於綏化地委、綏化專員公署。
1958年8月,通河縣委、縣政府隸屬於松花江地委、松花江專員公署。
1960年4月,松花江專區撤銷,通河縣劃歸哈爾濱市管轄。
1965年8月,復設松花江專區,通河縣歸松花江專區轄。
1996年,通河縣歸哈爾濱市管轄。
通河縣通河縣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大通設縣後,行政區劃為五社一局。江北以"溫、良、恭、儉、讓"五字冠首而命名,江南設十旗公田局。
民國四年(1915年),本縣行政區劃分為四個區兩個鎮,兩個街141個村、屯、堡。
民國十八年(1929年)11月9日,執行《鄉、鎮、閭、鄰編制規程》,通河縣行政區劃仍劃分為4個區,管轄157個村屯,共劃分63個甲。
偽康德三年(1936年)以後,通河縣為適應日本帝國主義的統治而劃分新行政區,仍為4個區:2區分為27個甲;2區分19個甲;3區分8個甲;4區分8個甲。
偽康德五年(1938年)6月,全面實行"歸戶並屯政策"全縣劃分為92個行政村。
1946年3月15日,本縣行政區域劃為8個區政府:城區、三站、祥順、清河、樺樹、鳳山、富鄉、濃河。同年5月31日,將清河、祥順兩個區合併為清祥區。6月6日,將鳳山、樺樹兩區合併為鳳樺區。全縣劃分為6個區。
1947年,恢復8個區:一區(城區)、二區(樺樹)、三區(富鄉)、四區(濃河)、五區(三站)、六區(祥順)、七區(清河)、八區(鳳山)。
1956年,並區劃鄉,為2個鎮:通河鎮、烏鴉泡鎮,14個鄉:鳳山、三站、永樂、祥順、清河、南六方、依山、中興、西樂、濃河、樺樹、螞螂河、富鄉、岔林。
1958年底,建立12個人民公社,136個生產大隊520個生產隊,實行農村政社合一。
1985年,通河縣已建通河、清河、烏鴉泡、濃河、鳳山5個鎮人民政府和洪太、富鄉、岔林、螞螂河、樺樹、鎮郊、三站、祥順、創業、依山10個鄉人民政府。

區劃詳情

截至2016年,通河縣轄6個鎮、2個鄉:通河鎮烏鴉泡鎮清河鎮濃河鎮鳳山鎮祥順鎮三站鄉富林鄉。政府駐通河鎮。
行政區劃
鄉鎮區劃行政區域面積
9村、20個自然屯
234平方公里
10個村、25個自然屯
1861.61平方公里
13個村、28個自然屯、2個縣屬農牧場
644.7平方公里
5個村、3個社區
132平方公里
13個村、34個自然屯
741平方公里
12個村、38個自然屯
414平方公里
10個村、6個社區
217平方公里
10個村(朝鮮族村2個)、25個自然屯
1396平方公里
資料來源: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通河縣位於黑龍江省中部,小興安嶺南麓,松花江中游北岸,地跨東經128°09′-129°25′,北緯45°53′- 46°40′之間,全境東西長90公里,南北寬87公里,幅員面積5678平方公里,東連依蘭,西鄰木蘭,南以松花江為界與依蘭方正賓縣隔江相望,北以平頂山分水嶺為界與鐵力慶安接壤。

地質地貌

通河縣地勢由北向南傾斜,似"馬蹄形",北部為山區淺山區,中部為低山丘陵和山前台地;南部是松花江洪積、沖積平原。
北部山區,屬小興安嶺山脈。群山密布,層巒疊嶂,溝壑峽谷繁多,山勢陡峻,最高峰海拔1100米,一般海拔平均400-800米。最大坡度70°,溝壑峽谷多呈V型。成土母質屬於基岩、沖積堆積物。其地殼厚度可達70公里,為上、下兩層,上層為花崗岩,由於富含矽和鋁,又稱矽鋁層。下層為玄武岩,富於含矽和鎂,也叫矽鎂層。地殼表層因受大氣、水、生物作用,形成土壤層、風化殼和沉積層,厚度介於0-10公里之間,占總面積的70%,有省屬清河、通河兩個林業局和縣屬林業局的林場都座落在山區間。
中部丘陵和淺山區,山勢平緩,峽谷開闊。一般平均海拔在200-500米之間,山頂坡度40°以上,坡降15°-20°左右。物理風化作用較強,成土母質屬於殘積物和坡積物。丘陵屬於中山區。南部與山前台地緊緊相連,分布在山區外圍,呈海拔200米左右丘陵,下屬寬闊小平原,土質肥沃,都已開墾成耕地,丘陵上適宜造林和發展果樹生產。丘陵下部往南延伸趨近於松花江北岸屬於山前台地高平原區。分布在岔林河、濃濃河、富拉渾河、大古洞河、小古洞河、西北河、烏拉渾河等中下游兩岸,哈蘿公路南北兩側,是江河泛濫淤積而成,形成沖積平原。成土母質屬於第四季粘土狀母質,黑土層厚,土質肥沃適宜農業生產,是通河縣糧食產區,占總面積的8%。
南部松花江洪積、沖積平原,是江河漫灘、泛濫淤積而成。靠丘陵、山前台地之間為高階地、低階地(低河漫灘)。個別小地貌季節性積水形成沼澤地,多泡沼,地下水豐富,黑土層厚,成土母質為沖積物、沉積物、淤積物,有粉砂層、礫石層,有時出現粘泥層,土體構有層層性。一般海拔100-150米左右。因多雨江河泛濫宜災。低平原占總面積的22%。

氣候

通河縣地處第三積溫帶,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均氣溫2.4℃,年均降水量610毫米,全年日照時數2487小時,無霜期年均120天。
通河縣境內歷年日平均溫度穩定通過≥10℃,年積溫在2200-2500℃,平均日照總時數達2487.5小時,年日照百分率為56%,山區結凍期長達6-7個月,平原區結凍期較短5-6個月。
通河縣冬季受西伯利亞寒流侵襲,經常刮西北風和西風。夏季受海洋氣候影響經常刮東風和東南風。春季風勢最大,達8級以上,4月份大風天最多,達9天,其中8級以上達兩天。全年8級以上大風平均49天。最多年份1964年100天,最大風速可達34m/秒。
通河夏季溫濕多雨,秋季降溫迅速多早霜,冬季漫長寒冷,有"三寒四溫"之說,年平均氣溫2.4℃。最熱月是七月,平均氣溫21.9℃。極端最高氣溫是1982年8月3日達36.7℃;最冷月是一月,平均氣溫-20.9℃。極端最冷氣溫是1970年1月2日-40.4℃。初霜期9月21日-10月8日,終霜期4月25日-5月15日。北部山區無霜期105-110天,南部平原區為120-130天。10月下旬開始結凍,5月下旬開始解凍。全年結凍期7個月,年平均日照24875小時,年平均降水量610毫米,主要集中在六、七、八3個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

水文

通河縣有27條河流,河網密度0.4公平/平方公里,除松花江外,較大的河流有16條。即:岔林河西北河小古洞河大古洞河、濃濃河、富拉渾河、烏拉渾河、大通河、沙河子、轉心湖河、小橋河、頭道河、小通河、林子河、西二道河、四道河,均為松花江一級支流。通河縣境內有大小泡澤275個,較大的泡澤有躍進泡、哈什哈泡,最大水面42.95平方公里,蓄水量7621萬立方米,正常水面30.29平方公里,蓄水量4611萬立方米。
松花江為通河縣南部過境河流,在通河縣境內流程123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483.8億立方米。通河縣多年平均地表徑流深270毫米,折合徑流量15.2億立方米。

人口民族

人口

2014年末,通河縣戶籍總人口為25.5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3.6萬。

民族

2014年末,通河縣有少數民族19個。居民屬漢族人口為最多。清末宣統年間已有朝鮮族遷入。建國後始有回族蒙古族以及其他民族遷入。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通河縣位於伊春-延壽多金屬礦帶中部,轄區內山脈花崗岩體居多,蘊含大理岩石英鐵礦鉬礦褐釔鈮礦銅礦等多種礦藏。截至2016年,有花崗岩批准開採礦點22處;已探明大理岩礦點1處,儲量716.57萬噸,礦石品位氧化鈣含量45%-51%,氧化鎂含量小於1.5%,二氧化矽含量小於3%,屬高鈣低鎂的碳酸鹽;有裸露石英礦點20餘處,已探明的7處礦點石英儲量為90.78萬噸,二氧化矽含量在98.58%-99.98%之間,超貧磁鐵礦儲量8000萬噸,平均品位7.05%。自湧泉遍布山林,偏矽酸型、弱鹼型、含鍶型天然礦泉水儲量豐富。

能源資源

據30年氣象資料記載和實際測風,境內平均風速4.0米/秒,年3-25米/秒風速為4728小時,風力發電裝機容量可達100萬千瓦以上。

生物資源

通河縣山區森林植被,以紅松杉松等針葉林和椴、楊、樺、色、黃波蘿、水曲柳等喬木闊葉林和針闊混交林,分布於省屬兩個林業局的各個林場;淺山區為喬灌混交林,有、楊、白樺、水東瓜、暴馬子等樹種,稱為森林草原植被,分布在山區鄉、鎮和縣直屬各林場。在山前台地、丘陵地帶生長柞、榛柴等矮小灌木和草本植物,高平原屬草原草甸植被,沿江河低平原為草甸植被,生長喜濕性植物群落。
截至2016年,通河縣森林面積42萬公頃,森林覆蓋率74.6%,活立木蓄積量4000萬立方米,年採伐量45萬立方米,是黑龍江省重要林業生產基地。境內有紅松落葉松水曲柳黃鳳梨、胡桃秋等珍貴樹種165種;有蕨菜薇菜猴頭等各類山野菜及食用菌60多種;有鹿丹頂鶴、雁類等珍稀野生動物百餘種;有野生珍貴藥材123種,占全國中藥材普查重點品種的三分之一,蘊藏量7000萬公斤,其中刺五加滿山紅黃柏五味子的寄生蘊藏量均達千萬公斤以上。
通河縣山林中野生動物資源有:野豬黑熊梅花鹿狍子狐狸水獺艾虎雪兔香鼠飛龍野雞沙雞蘇雀山鵲喜鵲等,山區溝谷河中自然繁育著大量中華林蛙、田雞冷水魚;沿江泡澤棲息著丹頂鶴天鵝白鶴大白鷺蒼鷺白骨頂、鷗類、雁類等珍稀禽類20餘種;江河、池泡中魚類遍布,、草根、白魚是主要品種。

經濟

綜述

2014年,通河縣生完成產總值64.7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8%;其中第一產業20.4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7.8%;第二產業14.4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3.4%;第三產業29.9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10.7%。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5797元,同比2013年增長10.2%。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31.48:22.23:46.29。

第一產業

2014年,通河縣糧食總產18.3億斤,其中水稻總產達到15億斤,玉米產量達到3.1億斤,大豆產量達到5000萬斤,農業總產值突破42.7億元。有機水稻取得生產基地和加工認證,全縣有機水稻種植取得認證面積2萬畝,綠色水稻達到80萬畝;有大型糧食加工企業6家,獲得綠色標識6個。
2014年,通河縣馬鈴薯種植面積3.8萬畝,蔬菜種植面積2.39萬畝、雜豆1400畝、薯類3000畝、食用菌3000萬袋、烤菸2800畝、兩瓜2000畝、漿果2000畝、藍莓2000畝、五味子1700畝、蘆筍種植1100畝、平歐榛子種植1000畝、人參850畝,新增北蟲草菌種35萬瓶,山野菜年採集量千噸以上。生豬養殖25萬頭、肉牛4.9萬頭、山綿羊10萬隻、馬鹿650頭、林蛙120萬隻、野豬390頭。

第二產業

2014年,通河縣開復工產業項目21個,總投資20.7億元,其中新增產業項目13個,投資33億元。全縣規上工業企業累計達到37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1億元。

第三產業

2014年,通河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51.5億元,同比增長10%;貸款餘額49.2億元,同比增長15%,其中支農貸款25.8億元,商業貸款8.5億元,個消費貸款8.2億元。

社會事業

文化

截至2014年,通河縣有專業藝術表演團體1個,2014年共演出36場,(其中:農村演出12場),觀眾達1.9萬人次,有縣文化館1個,舉辦培訓班14次,輔導培訓324人次,舉辦畫展1次,優秀作品36件,有電影管理站一個,農村放映場次976場,觀眾16萬人次,有縣圖書館1個,總藏書量3.4萬冊,借閱人次4.5千人次,有文物所一個,文物藏有量150件,有文化市場管理所1個,鄉鎮文化站8個,文化協會28個,會員達九百多人。

教育

截至2014年,通河縣共有普通中學10所(高級中學1所,普通國中6所、九年一貫制學校3所)(不含清河林業局、岔林河農場),其中:高中在校學生2015人,國中在校生4447人;職業高中1所,在校生385人;特教教育1所,在校生45人;有國小校9所,教學點16個,在校學生9432人;幼稚園23所,在園幼兒3146人。2014年維修校舍學校20所,新建教學樓學校2所;新建職教中心學校教學樓等校舍面積13285平方米,完成青少年活動中心改建工程,面積1780平方米。

科技

2014年,通河縣共組織申報各類科技項目4項,其中“智慧財產權戰略實施分類指導項目”和“高濃縮食用菌提取項目”分別獲得省知識產權局智慧財產權項目資金4.5萬元、市科技局100萬元的科技項目資金支持。

醫療

截至2014年,通河縣共有衛生機構16個(不含清河林業局、岔林河農場數據),其中:有醫院4個,鄉鎮衛生院8個,婦幼保健院1個,結核病防治所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衛生監督所1個。共有衛生床位677張,有衛生技術人員1264人,其中:鄉鎮衛生院有床位141張,衛生技術人員385人。

體育

截至2014年,通河縣有青少年業餘體校1個,業訓青少年學員21人,體育場1個,面積32000平方米,看台坐席5200個,新建體育館1個,占地面積9000平方米,建築面積5255.55平方米,全縣有體育協會15個,會員達到900人以上。

社會保障

2014年,通河縣實現城鎮新就業2695人,城鎮新增就業2587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092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697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0%以內。
2014年,通河縣有城鄉14163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其中:城鎮7817人,農村6346人。全年共發放低保資金4474.4萬元,其中:城鎮3353.5萬元,農村1120.9萬元。近年來累計發放廉租房補貼4796戶、867.9萬元,建設經濟適用住房378套、21193.86平方米,配建廉租房320套、17256.3萬平方米,部分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得到解決。

交通

通河縣內哈肇公路橫貫東西,雞訥公路縱越南北,松花江跨江大橋與哈同公路、哈肇公路、哈伊公路相連。
通河縣
2008年,通河縣已經建設通鄉通村公路232.8公里,有75個村進行了道路硬化,有37個村實現了全部道路硬化,硬化道路210公里。
2011年,通河縣共完成客運量83.6萬人,比2010年增長2.3%,客運周轉量2628萬人公里,比2010年增長2.3%;貨物運輸總量94.8萬噸,比2010年增長3.4%,實現貨物周轉量7633萬噸公里,比2010年增長3.2%。
2014年,通河縣共完成客運量62.2萬人,客運周轉量2695萬人公里;貨物運輸總量52.5萬噸,實現貨物周轉量5119萬噸公里。

風景名勝

綜述

截至2016年,通河正在開發的旅遊景區有鏵子山景區、岔林河漂流區、二龍潭濕地觀光區、烏龍國家森林公園、大通河休閒度假區。其中烏龍國際狩獵場是中國國內著名的狩獵場和森林公園,鏵子山景區是國家AAA級景區、省級地質公園。

主要景點

  • 鏵子山森林公園
鏵子山森林公園距縣城15公里,面積9257公頃,因形似犁鏵而得名,該景區山高林密,野生動植物品種繁多,重達704克的“人參王”便采自於此。鏵子山屬小興安嶺余脈,由大鏵子、二鏵子、三鏵子及其它山峰組成,主峰海拔680.7米。
鏵子山森林公園鏵子山森林公園
  • 岔林河漂流景區
岔林河是距哈爾濱市最近天然漂流線路,也是黑龍江省十佳黃金漂流線之一,漂流全長60公里。
  • 烏龍國家森林公園
烏龍國家森林公園距縣城24公里,由烏拉渾、大通河、龍口三個景區組成,是1992年國家林業部批准建立的全國十大森林公園之一,面積3萬公頃,全國八大狩獵場之一烏龍國際狩獵場坐落在此公園內。
烏龍國家森林公園烏龍國家森林公園
  • 桃花源景區
桃花源景區(原大通河水庫)位於縣東北部淺山區,距縣城23公里,是1937年日偽時期修建的,庫區面積550畝,興利庫容240萬立方米,三面環山。
桃花源景區桃花源景區
  • 二龍潭旅遊景區
二龍潭景區是松花江沿岸最大的內陸水面和淡水漁場,距縣城20公里,水域面積4萬畝,周長40餘公里。年產商品魚50多萬斤,湖邊棲息著多種珍禽水鳥,岸邊濕地近5000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