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振國

洪振國

洪振國,方正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洪振國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職業:方正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 主要成就:方正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 個人履歷:1978-1982.12 通化軍分區班長
  • 性別:男
  • 工作分工:負責縣人大常委會常務、財政經濟、信訪工作。
個人履歷,工作分工,關聯閱讀,

個人履歷

1978.12—1982.12 吉林通化軍分區班長
洪振國洪振國
1982.12—1984.04 通河濃河鎮畜牧助理
1984.04—1985.03 通河縣濃河鎮團委副書記
1985.03—1989.08 通河縣濃河鎮團委書記、黨委組織委員
1989.08—1992.08 通河縣濃河鎮人大副主席
1992.08—1994.07 通河縣濃河鎮副鎮長
1994.07—1996.04 通河縣三站鄉黨委副書記、鄉長
1996.04—2001.03 通河縣三站鄉黨委書記
2001.03—2002.09 通河縣財政局黨總支書記、局長、農業開發辦主任
2002.09—2010.05 方正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2010.05—2011.09 方正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
2011.09—2011.12 方正縣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
2011.12—至今 方正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工作分工

負責縣人大常委會常務、財政經濟、信訪工作。

關聯閱讀

近日,一則關於“黑龍江方正縣為吸引日商投資花了70萬為侵華日軍逝者立碑”的微博引起網民高度關注。2011年8月2日,方正縣常務副縣長洪振國針對網民關注的熱點,接受了本網記者的專訪。
據洪振國介紹,方正縣內有一處日本人公墓,後來又在其相鄰處由方正日本遺孤建了一處中國養父母公墓。在兩處公墓基礎上,形成了現在的中日友好園林。
2011年方正同時為兩處公墓設立了名錄牆,分別稱為“日本開拓團民亡者名錄”和“中國養父母逝者名錄”。名錄牆的序言說明了設立名錄牆的背景和初衷。
“日本開拓團民亡者名錄”序言說:
“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日本開拓團民15000餘人集結方正,欲取道回國。因饑寒流疾,有5000餘人歿於荒郊野外,簡而掩埋。其間歷經近二十年,方正人民不忍其屍骨散落於荒野,遂以仁善之心將其集整。1963年,國務院總理周恩來批准建設‘方正地區日本人公墓’,將屍骨埋於墓中。1984年,‘麻山地區日本人公墓’遷移至此。墓中亡者多無姓名,經各方努力,蒐集部分,故今將墓中亡者姓名刻錄,一為告之日本後人,其先人長眠於此,勿以忘之;二為展示人類至善大愛乃人性之根本;三為前事不忘,後世之師,反思戰爭之危害,昭示和平之可貴。故立此名錄,以警世人。”
“中國養父母逝者名錄”序言說:
“1945年秋冬之際,日本開拓團民罹受戰敗之困,撤離方正,多有幼童棄於此處,淪為遺孤,其羸弱之體難抵饑寒露宿之勢。方正父老不以其為敵國之後而漠然,而以炎黃傳承之禮拯救其於水火。經年數月,含辛茹苦,勝若己出,窮己所能撫其成長,並忍生離之痛送其回扶桑故里。烏鴉反哺,羔羊跪乳,是有遺孤遠藤勇建立中國養父母公墓,以彰養育之恩,天地難酬之情。為彰表養父母養育之功,盡顯其不計怨恨之德,故將養父母名字刻錄其上,流芳於世,以育後人。”
洪振國說:“以史為鑑,珍惜和平。方正這樣的兩座公墓,反映了方正縣在抗戰結束時所經歷的一段特殊的歷史。我們設立這兩面名錄牆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加真實、更有說服力地展示這段歷史,警示和教育後人認清法西斯主義的罪惡,感受中華民族的人道主義情懷,牢牢汲取歷史教訓,永遠珍惜世界和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