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漢語辭彙)

帝王(漢語辭彙)

(dì wáng):是君王各種皇帝統稱

“帝”與“王”,在夏朝、商朝、周朝時已有“帝王”一詞。而自秦始皇帝或開始有此稱謂,秦時藩國附屬國的首領稱諸侯王、藩王、汗王、酋長(如朝鮮王、南越王等)。天無二日,理論上天下只能有一個君王、君帝、王帝或皇帝(自稱為‘予、予一人、余、餘一人、孤、、寡人’),而有多個諸侯。對華夏正統而言,不承認世上任何其他王帝。但天朝正統衰落時,中國本土會出現多個帝王並存的情況。但是他們會互相不承認。當一方臣服於另一方時,就得改稱“君侯、公等”。

基本介紹

釋義,數目,全表,三皇,五帝,夏朝,商朝,西周,東周,秦朝,西楚,西漢,新朝,玄漢,赤眉漢,東漢,三國,西晉,東晉,桓楚,十六國,南朝,北朝,隋朝,唐朝,武周,唐朝,渤海國,南詔國,大禮國,大封民國,大長和國,大天興國,大義寧國,五代,十國,北宋,南宋,劉齊,遼朝,北遼,西遼,東遼,後遼,西夏,金朝,元朝,明朝,大順,大西,南明,清朝,大周,太平天囯,中華帝國,

釋義

帝王(dì wáng)君王、王帝、天子、大汗大帝、聖主、聖王、聖帝及各種皇帝、黃帝、煌帝的統稱:“當當權”。

數目

在夏朝、商朝、周朝時已有“帝王”一詞。而“皇帝或帝皇”是從秦始皇帝開始的,秦王嬴政本來是要稱黃帝的後來避諱黃帝號,改為皇帝,或帝皇,皇本意亮美光輝偉大是修飾,形容王的光輝偉大叫做皇王,或煌王,形容帝的光輝偉大叫皇帝或煌帝,夏商君主跟周稱號也不一樣,夏為後帝、天子、君王、或王,商為王帝、下帝、君帝、君王、或王、天子、大帝、上帝子、帝某某、某某帝。
註:上帝(上帝一詞誕生在古老的東方中原的,與西方有本質區別,西方是近代傳教士為了把他們的真主天主學說打入中國市場就查閱中國古代典籍找得上帝一詞語套用在他們的教義上的。上帝又名上蒼、昊天上帝、黃天上帝、皇天上帝、煌天上帝,上蒼蕩然無心取上帝是為廣大中正主宰至上。)如果按秦始皇帝(叫始皇帝不代表以前就沒有皇帝或黃帝,煌帝了,秦當時了解前朝特指夏商時考古資料有限,再加上周族人把前朝有些資料更改或抹去了未嘗不是沒有可能,孔子、李世民都曾修改過歷史呢?)算起,秦朝3位,漢朝30位,新朝1位(建興帝王莽),三國11位,晉朝16位,五胡十六國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3位,唐朝24位,五代十國55位,宋朝18位,金遼西夏35位,元朝18位,明朝16位,清朝12位,還有南明北元,其它諸如李自成以及太平天國洪秀全父子、甚至稱洪憲帝僅兩個月的袁世凱,加起來一共409位。
但如果把秦始皇以前歷時840年的東周西周和春秋、戰國時代的王、公、侯都加進去,那就更多了,這些君王共121位,公217位,侯23位。若再把周朝以前的商朝、夏朝60帝也算進去,中國帝王應該有830位。

全表

以下加謚的,為追尊君主

三皇

*天皇氏:簡稱天皇或天煌,昊煌,皓煌(人王,人帝,下帝、王帝、君帝、昊帝、天帝、皞帝、天王、皓帝)
*地皇氏:簡稱地皇,地煌,地王(人王,人帝,下帝、王帝、君帝、昊帝、天帝、皞帝、天王、皓帝)
*人皇氏:簡稱人皇,人煌(人王,人帝,下帝、王帝、君帝、昊帝、天帝、皞帝、天王、皓帝)
*有巢氏:尊稱(人王,人帝,下帝、王帝、君帝、昊帝、天帝、皞帝、天王、皓帝)
*燧人氏:尊稱燧皇,燧煌(人王,人帝,下帝、王帝、君帝、昊帝、天帝、皞帝、天王、皓帝)
*華胥氏:簡稱華胥,是伏羲女媧
*伏羲氏:尊稱羲皇
*女媧氏:尊稱媧皇,媧煌(人王,人帝,下帝、王帝、君帝、昊帝、天帝、皞帝、天王、皓帝)
*神農氏:尊稱農皇,農煌(人王,人帝,下帝、王帝、君帝、昊帝、天帝、皞帝、天王、皓帝) 一說炎帝(存有爭議)

五帝

*黃帝:依軒轅,黃帝集團有依姓黃帝
*少昊帝:即玄囂,己摯,已摯,依己摯
*玄帝:嬴顓頊,又名乾荒
*帝嚳:依(qūn,jun)或讀駿
*帝摯:依(zhì)或風摯
*帝:虞舜,姚重明,重華,
[說明三皇五帝遠古部落首領部落聯盟首領,所謂三皇五帝或五帝三皇,三煌五帝,五帝三王,三人王五帝可能是後世追加的封號]

夏朝

羿:又稱后羿[yì],原為有窮部落首領篡位
(jiǒng)
(jǐn)
:姒履癸

商朝

:子天乙,殷(yi依穎yin)湯,子履,大乙,唐
盤庚:盤庚大帝
武丁高宗,武丁大帝
帝辛:受辛,名受德,受

西周

*周文王姬昌:武媚娘廢唐建周時取意周而復始,周全,說她是姬昌後裔是以訛傳訛,武氏族乃大商武丁大帝後裔

東周

周攜王姬余臣:周平王並立
附:諸侯國(周名存實亡,諸侯國很強大都開始稱王稱霸,周王充其量頂多是個大諸侯國而已,周以無法號令天下了,這時期準確就叫春秋戰國了)
1.,羋氏或熊氏
1
前740年—前690年
51
前704年,自立為武王,楚開始稱王
2
熊貲
前689年—前677年
13
3
前676年—前672年
5
4
熊惲
前671年—前626年
46
5
熊商臣
前625年—前614年
12
6
前613年—前591年
23
一名旅,春秋五霸之一
7
前590年—前560年
31
出土楚國文獻寫作龔王
8
熊昭
前559年—前545年
15
9
熊員
前544年—前541年
4
10
熊虔
前541年—前529年
12
原名圍,即位後改名虔
11
熊比
前529年
1
12
熊居
前528年—前516年
13
原名棄疾,即位後改名熊居
13
熊軫
前516年—前489年
27
出土楚國文獻寫作卲王
14
熊章
前488年—前432年
57
又作獻惠王
15
前431年—前408年
24
又作柬大王
16
熊當
前407年—前402年
6
又作聲桓王
17
前401年—前381年
21
18
熊臧
前380年—前370年
11
19
熊良夫
前369年—前340年
30
20
前339年—前329年
11
21
前328年—前299年
30
前299年被秦扣押,3年後死在秦國
22
前298年—前263年
36
23
熊完
前262年—前238年
25
24
熊悍
前237年—前228年
10
25
熊猶
前228年
1
26
熊負芻
前227年—前223年
5
前223年,秦滅楚
2.
1
吳王壽夢
興王
壽夢
前585年─前561年
25
開始稱王
2
吳王諸樊
順王
諸樊
前560年─前548年
13
又作謁
3
吳王余祭
安王
余祭
前547年─前544年
4
4
吳王余眛
度王
余眛
前543年─前527年
17
又作夷末、夷昧
5
武王
前526年─前515年
12
6
道王
前514年─前496年
19
又作闔廬、蓋廬
7
前495年─前473年
23
3.
越王 菼執(即勾踐)
越王 姒鹿郢
越王 盲姑(即姒不壽)
越王 姒朱勾
越王 姒翳
越王 姒諸咎
越王 姒錯枝
莽安 姒之侯
越王 姒無顓
越王 姒無強
4.
1
前369年—前319年
51
前334年,正式稱王,並於當年更元年
2
魏嗣
前318年—前296年
23
3
魏遫
前295年—前277年
19
4
魏圉
前276年—前243年
34
5
魏增
前242年—前228年
15
6
魏假
前227年—前225年
3
5.
1
前325年—前298年
28
前323年稱王,不久去王號,一生不再稱王
2
前298年—前266年
33
即位當年改元
3
前265年—前245年
21
4
前244年—前236年
9
5
前235年—前228年
8
前228年秦滅趙,兄公子嘉自立為代王
6
前227年—前222年
6
前222年,王賁,擄代王嘉
6.
1
前332年—前312年
21
前323年稱王,又作韓宣王、韓威侯
2
前311年—前296年
16
又作韓襄哀王、韓悼襄王
3
韓咎
前295年—前273年
23
4
前272年—前239年
34
又作韓惠王
5
前238年—前230年
9
前230年,秦滅韓
7.,有子氏或殷(yi依)氏即依氏燕國
前332年-前321年
12
前320年-前317年
4
燕王子之
子之
前316年-前314年
3
前311年-前279年
33
前278年-前272年
7
前271年-前258年
14
前257年-前255年
3
前254年-前222年
33
8.
1
前356年—前320年
37
前334年,稱王
2
前319年—前301年
19
3
前300年—前284年
17
前288年,稱東帝,不久去帝號
4
前283年—前265年
19
5
前264年—前221年
44
前221年,秦滅齊

秦朝

[秦朝不是秦國不包括秦國君主]
秦始皇嬴政皇帝或煌帝,黃帝即王與帝合王帝,帝王與商帝王稱謂意思差不多,商叫王帝,君帝,大帝,下帝與上帝相對等追尊其父嬴子楚太上皇帝

西楚

西楚霸王項羽( 霸王即王

西漢

哀平帝苻丕
武昭帝姚萇
文桓帝姚興
宣烈王乞伏國仁
武元王乞伏乾歸
文昭王乞伏熾磐
厲武王乞伏暮末
*成帝拓跋毛,前207-前204年在位
*節帝拓跋貸,前204-前175年在位
*莊帝拓跋,前175-前130年在位
*明帝拓跋樓,前130-前81年在位
*安帝拓跋越,前81-前41年在位
*宣帝拓跋推寅,前41-公元13年在位
*景帝拓跋利,13-55年在位
*元帝拓跋俟,55-105年在位
*和帝拓跋肆,105-114年在位
*定帝拓跋機,114-159年在位
*僖帝拓跋蓋,159-180年在位
*威帝拓跋儈,180-209年在位
*獻帝拓跋鄰,209-213年在位
*聖武帝拓跋詰汾(拓跋鄰之子),213-218年在位
*神元帝拓跋力微(拓跋詰汾之子),219-277年在位
*文帝拓跋沙漠汗(拓跋力微之子),未在位,僅為追謚
*章帝拓跋悉鹿(拓跋力微之子),277-286年在位
*平帝拓跋綽(拓跋力微之子),286-293年在位
*思帝拓跋弗(拓跋沙漠汗之子),293-294年在位
*昭帝拓跋祿官(拓跋力微之子),294-295年在位
桓帝拓跋猗迤(拓跋沙漠汗之子),295年在位
穆帝拓跋猗盧(拓跋沙漠汗之子),295-316年在位
文平帝拓跋普根(拓跋猗迤之子),316年在位
哀帝拓跋始生(拓跋普根之子),316年在位
平文帝拓跋鬱律(拓跋弗之子),316-321年在位
惠帝拓跋賀傉(拓跋猗迤之子),321-325年在位
煬帝拓跋紇那(拓跋猗迤之子),325-329年第一次在位
烈帝拓跋翳槐(拓跋鬱律長子),329-335年第一次在位
煬帝拓跋紇那(拓跋猗迤之子),335-337年第二次在位
烈帝拓跋翳槐(拓跋鬱律長子),337-338年第二次在位
昭成帝拓跋什翼犍(拓跋鬱律次子),338-376年在位,年號建國
*獻明帝拓跋寔(拓跋翳槐之子),未在位,僅為追謚。386年其子拓跋珪即位,改國號為“”,史稱北魏
20.西蜀

南朝

1.
*穆帝劉翹
文帝劉義隆
秦王楊浩(秦孝王楊俊子,楊堅孫)

唐朝

武周

唐朝

(復辟)

渤海國

南詔國

[738-859年]
雲南王皮羅閣
神武王閣羅鳳(皮羅閣子)
*悼惠王鳳迦異(閣羅鳳子):未即位
桓王異牟尋(鳳迦異子)
昭成王勸豐祐(尋閣勸子)

大禮國

[859-877年]
景莊帝世隆(勸豐祐子)

大封民國

[877-902年]
武帝隆舜(世隆子)
哀帝舜化貞(隆舜子)

大長和國

[902-928年]
武桓帝鄭買嗣
肅文帝鄭仁旻(鄭買嗣子)
恭惠帝鄭隆亶(鄭仁旻子)

大天興國

(興源國)
悼康帝趙善政

大義寧國

[929-937年]
肅恭帝楊乾貞(一作楊乾真)
末帝楊詔(又名楊明,楊乾貞弟)

五代

後主孟昶

北宋

南宋

劉齊

遼朝

北遼

遼宣宗/孝章皇帝耶律淳
遼德妃(耶律淳妻,蕭普賢女):遙立秦王耶律定為帝
遼神宗/梁王耶律雅里
遼英宗/末帝耶律術烈

西遼

*遼嗣元帝(姓名失考)
遼德宗耶律大石
遼感天后蕭塔不煙(耶律大石妻)
遼恭帝屈出律(耶律直魯古之婿兼義子):1211年[篡位]-1218年在位,篡位之後尊遼末帝太上皇帝

東遼

後遼

西夏

毅宗李諒祚
惠宗李秉常
崇宗李乾順
襄宗李安全
神宗李遵頊
獻宗李德旺

金朝

元朝

(孛兒只斤氏)
元明宗和世(là)
元寧宗懿璘質班
元昭宗愛猷識理答臘

明朝

大順

大西

南明

清朝

大周

周太祖吳三桂,年號昭武
周末帝吳世璠,年號洪化
*周孝恭帝吳應熊

太平天囯

天王洪秀全
幼天王洪天貴福

中華帝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