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人物生平,施政措施,問政孟子,魏國選相,人物軼事,遷都大梁,影響,
人物生平
魏武侯死後,魏罃與公子緩(魏緩)爭立君位成功。魏惠王六年(前364年)四月十三日(公曆5月29日),把都城從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禹王村)遷至大梁(今河南開封東南),因此在《孟子》一書中又稱為梁惠王。要他“清心寡欲”,公叔痤去世前,勸惠王殺商鞅,不要讓他逃走,惠王不聽。
周顯王十五年(前354年)發生桂陵之戰,周顯王二十七年(前341年)發生馬陵之戰,二度為齊軍孫臏所敗。名將龐涓死後,魏國軍事實力徹底衰落,以至於魏惠王感嘆“東敗於齊,西喪秦地七百餘里,南辱於楚”。楚威王六年(前334年)魏惠王在徐州(今山東滕州)尊齊威王為王,齊威王也承認魏惠王的王號,史稱“徐州相王”,正式稱王,並於當年改元重新紀年,這標誌著魏國的霸主地位的喪失。楚威王對此憤怒不已,“寢不寐,食不飽”,楚威王七年領大軍伐齊,趙、燕兩國乘機出兵攻齊。前319年卒,享年長達82歲。
前任:魏武侯(前395一前370年在位)
繼任:魏襄王(前318一前296年在位)
逢澤“會諸侯”
魏惠王是魏武侯的太子。魏武侯在位26年,於公元前370年死去,魏惠王即位時年已30歲。魏惠王在其父死時,與其弟公仲綬爭位。這時韓、趙兩國在公孫頎的策劃下,聯合進攻魏國,在濁澤大敗魏軍,並將魏惠王圍困在軍中。但在如何處置魏國上,韓、趙兩國發生了分歧:
① 《史記》卷四十四《魏世家》。
趙國要除掉惠王立公子緩,讓魏國割地給兩國;韓國主張將魏國分為兩個國家,不主張殺掉惠王。魏分為二,國力就大為削弱,不會再對韓、趙構成威脅。趙國不同意韓國的主張,韓國不高興,就連夜帶著軍隊撤出戰場。結果惠王得以保住君位,魏國沒有被分為兩個小國。由這一件事可見,三晉的聯合,以魏為盟主的關係已開始破裂。
在三晉聯盟破裂的前後,西方的秦國和東方的齊國強大起來,對魏國構成了威脅。秦國在秦簡公七年(公元前408 年)實行"初租禾",獻公元年(公元前384 年)"止從死",七年"初行為市",十年"為戶籍相伍"等一系列改革後,國力增強。由此開始向魏國進攻。秦獻公十九年在洛陰打敗韓、魏軍隊。二十一年,與魏戰於石門,大敗魏軍,"斬首六萬,天子賀"。二十三年與魏再戰於少梁(今陝西韓城縣南),魏將公孫痤被俘②。
東方的齊國雖靠了魏文侯的幫助列為諸侯,但齊國畢竟是一傳統大國,不甘附庸於魏國。在魏惠王時期,就同魏發生軍事衝突。惠王三年(公元前367年),"齊敗我觀(今河南清豐縣西南)"③。魏惠王即位後,曾與齊國國君桓公午相約會盟,而"田侯牟背之"④。齊國在東方以大國的身份,拉攏、脅制周圍的一些中小國家,結成自己的勢力集團。
十四年陳侯午錞銘中說"佳十又四年,陳侯午台(以)群諸侯獻金,作皇妣孝大妃祭器"⑤,陳侯午即田齊桓公午,十四年即公元前361 年,魏惠王九年。這是齊國對淮泗間的小諸侯國,開始收取一些貢物,表明齊國對魏國的霸業發起了競爭⑥。
① 《史記》卷四十四《魏世家》。
② 《史記》卷五《秦本紀》。
③ 《史記》卷四十四《魏世家》、卷六《秦始皇本紀》。
④ 《莊子·則陽》。
⑤ 《三代吉金文存》卷七第四十二頁上。
⑥ 徐中舒:《先秦史論稿》,第235頁。
在秦、齊東西兩方的進逼下,魏惠王採取了三項措施來應付時局:一是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市);二是重新與韓、趙和好結成聯盟;三是施惠於國內人民。
三家分晉時,魏國都城在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魏國的領土東已據有今河南北部、中部的河內、河南一帶,且東部已成為魏國領土的主要部分。由於秦國人的不斷進逼,加之東方齊國的興起也向魏國的霸業挑戰,所以在魏惠王六年四月,就把國都從安邑東遷到梁①,又稱為大梁。魏惠王遷都大梁後,便於對東部廣大地區的統治,同時也加強了對東方諸侯的控制,以抵消齊國在淮、泗諸侯中的影響。
① 魏徙都說法有三:魏惠王六年、九年、三十一年,分別見古本《竹書紀年》和《史記》卷四十四《魏世家》。以六年說較合理,故采其說。
在魏惠王時期,魏國是把齊國當作主要的對手的,於是採取團結趙、韓,緩和與秦國對立的策略。魏惠王五年,與韓懿侯在宅陽(今鄭州市北)相會,九年與韓厘侯(即韓昭侯)會於巫沙(今河南滎陽縣北),十三年與韓昭侯在巫沙結盟。為聯絡趙國,魏惠王九年把榆次(今山西榆次)和陽邑(今山西榆次縣南太谷東陽邑村)兩地送給趙國,趙國給魏國泫氏(今山西高平)以相交換。十四年與趙成侯相會於鄗(趙地,今河北柏鄉縣北)。魏惠王十六年與秦孝公在杜平(今陝西澄城縣境)
相會,以調整同秦國的關係。二十年與趙君盟於漳水上,二十一年再次與秦孝公在彤地相會。魏惠王與韓、趙結盟,與秦孝公相會,恢復了三晉的暫時聯盟關係,緩和了同秦國的矛盾,但是卻沒有同齊國國君相會結盟之事②,可見魏的這一系列活動是針對齊的。
在遷都後的當年,"梁惠王廢逢忌之藪以賜民"③。"廢"字又作"發","藪"即川澤地。逢忌又稱作蓬忌、逢池、逢澤,地在今河南開封市東南。澤藪在以往由國家控制,作為國庫的一項收入,百姓不得染指。魏惠王廢棄國家控制的逢忌澤,讓百姓利用,以施惠於民。接著又興修水利。《水經·濟水注》引《竹書紀年》說,魏惠王十年,"入河水於甫田,又為大溝而引甫水"。河指黃河,甫田是一澤名,在今河南中牟縣西。是魏國把黃河水引到甫田澤,再開挖一條灌溉渠(大溝),引甫田中水灌溉農田。這樣,使魏國農業生產得到了發展。
由於魏惠王採取以上政策,魏國的威望逐漸提高。惠王十四年,魯、宋、衛、韓四國國君都到大梁來朝見惠王。古本《竹書紀年》載:"(魏惠王)十四年,魯恭侯、宋桓侯、衛成侯、鄭(韓)厘侯來朝",即指此事。這樣魏惠王又恢復了魏文侯、武侯時的霸主地位,因此有逢澤會諸侯朝天子的舉動。《戰國策,秦策五》載:"梁君伐楚勝齊,制韓、趙之兵,驅十二諸侯以朝天子於孟津。"(此事又見於《秦策四》、《齊策五》)
魏惠王帶領的十二諸侯,多是泗上小國,商鞅說魏惠王:"大王所從十二諸侯,非宋、衛也,則鄒、魯、陳、蔡。"①鮑彪注《秦策》說十二諸侯中有"魯、衛、曹、宋、鄭、陳、許之君。"鄭即韓,公元前375年韓滅鄭國,後遷國都於鄭都新鄭,故韓也稱為鄭。逢澤之會,不僅12箇中小國家,戰國七雄中秦、趙、韓國都在其中。《史記·秦本紀》載"孝公二十年,秦使公於少官率師會諸侯逢澤,朝天子。
"《史記·趙世家》"肅侯四年,朝天子。"四年當是六年之誤,魏惠王率諸侯朝周天子在惠王二十七年(即公元前343 年)②。魏惠王率領戰國七雄中的四個大國及一些中小國會盟朝天子,使魏國的霸業到達頂峰。這也反映出,到戰國初年,政治鬥爭的格局,還是照抄著春秋時期的爭霸方式在進行著,企圖利用周天子這塊牌子來達到號令諸侯的政治目的。
施政措施
魏文侯時用李悝為相,實行政治改革。首先,推行“盡地力之教”(《漢書·食貨 志》),即獎勵墾殖和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其次,主張“善平糴,即豐年向農民多征糧食以儲谷,作為荒年調劑之年)到魏國的,《孟子·梁惠王》記載了當時會見談話的情況。採取了以下措施:一、公元前361年,為了便於統治東部地區,為了加強對東方諸侯的控制力量和保證國都的安全,把國都從安邑(山西夏縣北)遷到大梁(河南開封)。
二、對內興修水利發展生產。如開鑿運河,修築黃河長堤等。又開放統治者獨占專利的山林川澤,不僅使生產有所發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統治階級與人民間的矛盾。
三、對外採取團結趙、韓的政策。
四、公元前358年,魏惠王“使龍賈率師築長城於西邊”,這可能就是沿洛水築的長城。公元前352年又進一步擴建。這條長城的修築,顯示出魏國對秦國已採取守勢,以防禦為主。由於魏惠王採取了以上比較切合時宜的措施,國力又大大加強。公元前356年,魯、宋、衛、韓的國君都到魏國去朝見魏惠王,繼文侯、武侯之後,魏惠王又成為諸侯的領袖了。
魏國雖遭桂陵重創,國力損耗,但軍事上還保持著強盛的聲勢。前344年,魏惠王聽從於衛鞅的遊說,去侯稱王。同時召集逢澤(今河南開封南)之會,邀宋、衛、鄒、魯等國國君及秦公子少官會盟,爾後同朝見周天子。逢澤之會遭到了韓國等大國的抵制,於是韓魏翻臉。
前342年,魏國向韓進攻。韓向齊求救。同年,齊、魏軍 大戰於馬陵(今山東范縣西南),魏軍大敗,主帥龐涓身亡,太子申被俘。次年,魏國又受齊、秦、趙三國三面進攻。前340年,魏、秦交戰,魏軍又大敗,主帥公子卬中計被俘。不久,徹底放棄安邑,徙都大梁(今河南開封)。
魏惠王由於在秦、齊等國夾擊中不斷慘敗,於前334年不得不採用相國惠施“以魏合於齊楚以按兵”的建議,率韓國等小國國君赴徐州(今山東滕州東南)朝見齊威王,同時齊威王亦承認魏惠王的王號。魏、齊接近,使齊停止了進攻,但秦國以魏為“腹心疾”,還是不斷攻魏。前330年,秦軍敗魏軍於雕陰(今陝西甘泉南),迫使魏惠王獻出河西之地。次年,秦軍又攻占魏國的汾陰(今山西萬榮西南)、皮氏(今山西河津西)、焦(今河南三門峽市西)、曲沃(今三門峽市西南)等地。為了聯合他國抗秦,前325年,魏惠王又和韓威侯相會於巫沙,並尊韓威侯為王 (即韓宣惠王),同年,他又與韓宣惠王並帶太子入朝於趙。
次年,魏惠王又和齊威王相會於甄(今山東鄄城縣北)。魏惠王兩次會齊威王,都是卑躬屈節的。但這並不能制止強秦的進攻。同時南面的楚國為了逼魏惠王廢太子嗣,送流亡在楚的魏公子高為太子,於前323年敗魏軍於襄陵,奪取8個邑。次年,秦國又攻取了魏國的曲沃、平周(今山西介休)等地。有感於惠施聯齊、楚抗秦策略的失敗,魏惠王不得不採用秦相張儀“欲以秦、韓與魏之勢伐齊、荊(楚)”的策略,逐惠施,起用張儀為相。而張儀的真正目的是“欲令魏先事秦而諸侯效之”,即其連橫策略。前 319年,魏惠王又在齊、楚、燕、趙、韓五國支持下,逐張儀,致用倡導合縱的公孫衍為相。魏惠王對外忽縱忽橫,軍事上樹敵過多,此後國勢日弱。
問政孟子
魏惠王自稱治國盡心竭力,河西發生災荒,就將那裡的災民安置到河東,將河東的糧食運送到河西。當河東發生災荒 時,也是這樣做的。可是魏國的人口不見增多,這是什麼原因呢?孟子說,“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 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這就是“五十步笑百步”典故的由來。
魏惠王問怎樣才能治好國家。孟子說;只要不去剝奪農民耕種的時間,糧食就吃不完;不拿過密的魚網去捕魚,水產就吃不完;砍伐木材有定時,木材就用不盡。這樣老百姓就感到滿足了。他還說:在五畝大的住宅旁種上桑樹,上了五十歲的人就可以穿上絲棉襖。雞和豬狗一類家畜不要耽誤繁殖飼養的時間,上了七十歲的人就可以經常吃到肉。一家一戶所種百畝的田地能及時耕種,數口的家庭就不會鬧饑荒。認真地辦好教育,孝順父母,尊敬長上,老人就不再用為自己生活奔勞。這樣就能得到人民的擁藏。
魏惠王又談到自己繼位以來,被秦國和齊國多次打敗,這是奇恥大辱,要怎樣才能報仇雪恥呢?孟子說;“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口修其孝弟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共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總之,孟子勸魏惠王“施仁政,行王道”。
魏國選相
公叔痤是魏國之相,他手下的中庶子(相國的侍從之臣)衛鞅很有才能,公叔痤欲將衛鞅推薦給魏惠王,但未及推薦他就病臥床榻了。《史記·商君列傳》、 《資治通鑑·周紀二》以及《戰國策·魏一》、《呂氏春秋·仲冬季·長見》記載,公叔痤病重時,魏惠王前去看望,他問公叔痤說:“萬一相國一病不起,我將把國政託付給誰呢?”公叔痤回答說:“我的中庶子衛鞅,年紀雖輕,卻有奇才,希望大王把國事全托於他。”見惠王默然無言,公叔痤遣退侍臣,單獨對惠王說:“大王倘不任用衛鞅,就一定要殺掉他,不要讓他出境,為別國所用。”惠王許諾離去。公叔痤又召來衛鞅,抱歉地說道:“今天大王詢問國相的繼任人,我推薦了你,看大王的神色並不同意。我先君而後臣,當時對大王說如果不能用你,就應把你殺掉,大王答應了我。你應該趕快離開,免遭擒殺。”衛鞅回答說:“大王既然不能採納您的意見任用我,又怎么能採納您的意見殺掉我呢?”於是沒有離開。惠王離開公叔痤病榻後對身邊人說:“公叔痤的病情很重,他竟然要我把國政交給衛鞅,後又勸我殺掉衛鞅,真是太糊塗啦!”果然沒有考慮公叔痤的意見。公叔痤死後,衛鞅聽說秦孝公下令招賢,於是西入鹹陽,被秦國任用,封於商地,是為商鞅。
人物軼事
惠王稱王
齊、魏襄陵之戰之後,魏國還保持著強盛的聲勢,準備以朝見周天子為名,召集許多小國舉行會盟,圖謀攻秦。就是蘇秦說齊閔(湣)王:“昔者魏王擁土千里,帶甲三十六萬,其強北拔邯鄲,西圍定陽,又從十二諸侯朝天子,以西謀秦。”(《戰國策·齊策五》)所謂“從十二諸侯”,具有合縱的性質,也就是《韓非子·說林上篇》所說“魏惠王為臼里之盟,將復立天子。”因而秦孝公很是擔心,加強防守。衛鞅分析了形勢,認為“以一秦而敵大魏,恐不如”,建議用尊魏為王的辦法來改變魏惠王的意圖。秦孝公接受了這個主意,於公元前三四四年,衛鞅去向魏惠王遊說,謂“從十二諸侯”“不足以王天下”,勸說他除了號令宋、衛、鄒、魯等小國外,北面爭取燕國,西面爭取秦國,“先行王服,然後圖齊楚”。魏惠王果然聽從了,便“身廣公宮,制丹衣,建旌九斿,從七星之旟”(《戰國策·齊策五》,“旌”原作“柱”,從王念孫《讀書雜誌》改正),“乘夏車,稱夏王,朝為天子”(《秦策四》),儼然擺出天子的場面來。本來,在君主制度下,王是最高的等級稱號,如今由於魏的“功大而令行於天下”(《齊策五》蘇秦述衛鞅語),居然自稱為王了。魏惠王因而召集逢澤之會(逢澤在今河南開封南),由宋、衛、鄒、魯等國國君及秦公子少官來參加會盟。衛鞅這個計謀,使得魏進攻的矛頭,從秦轉變為齊楚,“於是齊楚怒,諸侯奔齊”(《齊策五》)。
惠王問寶
公元前355年,齊威王與魏惠王一起打獵,魏惠王問齊威王:“大王有何寶物?”威王心裡明白,這是魏惠王要向自己誇耀國力了,於是便以退為進地說:”我沒有。”於是魏惠王不無自豪地說:“中國雖小,尚有能照亮十二輛車子、徑長一寸的夜明珠一顆。像齊國這樣地大、人多、光兵車就有一萬輛的大國,難道連這樣的寶貝也沒有嗎?”威王聽了惠王的話,很不以為然地說:“我的珍寶與你的大不一樣。你的寶是死的,我的寶是活的;你的寶會引出亂子我的寶能衛國安民;你的寶有價,而我的寶無價。”魏惠王一聽,大惑不解地問:“是何寶物如此厲害!”威王說:“我有大臣檀子,鎮守下陲,強楚不敢犯境,泗上諸小國來朝。我有能臣肦子,鎮守高唐,趙人不敢東到黃河捕魚。我有賢臣黔夫,鎮守徐州,嚇得燕人北門祈禱,趙西門祈禱,祈求神靈保佑,並且有千餘戶歸順了齊國。我有良吏種首,負責國內治安,人民夜不閉戶,路不拾遺。我有這四位能臣賢相,他們就是我的寶物,豈止照亮十二輛車子!”一席話使魏惠王慚羞難容,自認失敗。
魏惠王認錯
有人向魏惠王推薦淳于髡,說此人學識淵博,記憶超人。惠王想見識見識。淳于髡被領去見魏惠王,他卻坐在一旁一句話也不說。惠王感到很奇怪,就問推薦的那個人“:你說淳于(複姓)先生才藝出眾,超過管仲和晏嬰,可為什麼見到我連一句話也不說,難道是我不值得和他談話嗎?”那個人把惠王的意見轉達給淳于髡淳于髡說“:這裡有原因。我已經來過兩次,第一次來拜見時,惠王想著別人獻給他的馬;第二次來時,惠王想著進獻給他的歌唱藝人,無心與我談話,既然惠王的志趣不在我這裡,我還有什麼話要說呢?”
魏惠王聽了淳于髡的話,抱歉地說:“確實如此,是我的不對,淳于先生不愧為聖人。他前次來,正好有人獻馬,第二次來,又有人獻歌唱藝人。當時我雖然讓左右的人退下,表示對他的尊敬,但精神還是集中在馬和歌唱藝人身上。”魏惠王表示了歉意,淳于髡認為惠王態度很誠懇,有知錯就改的精神,當時就和惠王談得很投機,談古論今,一連談了幾天。
遷都大梁
公元前370年,隨著魏武侯的去世,一度強盛的魏國陷入了混亂。
公元前369年,趙成侯和韓懿侯親率兩國軍隊大舉攻魏。聯軍在黃河以北集結匯合後,一舉攻克魏國城邑葵。接著,聯軍西進攻打魏國國都安邑。公子罃坐鎮都城,連忙派出魏軍在濁澤迎戰。兩軍擺開陣勢大戰。聯軍勢盛,大敗魏軍,進而包圍安邑。公子罃在安邑城內束手無策,只好靜觀其變。
就在這時,趙成侯和韓懿侯發生了分歧。趙成侯対韓懿侯說:“除掉公子罃,讓公仲緩即位,割地後我們退兵,這對我們有利。”韓懿侯說:“不能這樣做。殺死公子瑩,人們必定會指責我們殘暴的,讓他割地退兵,人們又會指責我們貪婪。我們不如把魏國分為兩個國家,這樣魏國就不會比宋國、衛國強了,我們害怕什麼呢?”趙成侯十分生氣:“你此時的注意力還集中在對鄭地的消化上吧,你沒有過多的精力耗在攻魏上,我們就自己幹了。”韓懿侯也非常生氣,便借坡下驢撤軍回國了。趙成侯在韓國退兵後聯合公仲緩,準備先殲滅公子罃,再消滅公仲緩,獨占魏國。結果,公子瑩、公叔痤大敗趙國和公仲緩的聯軍。
公子瑩在這一年即位,就是我們熟悉的魏惠王。從《史記》的記載來看,魏惠王生於公元前400年,死於公元前319年。
魏惠王即位後,並沒有將平民大臣趕盡殺絕,只是處理了幾個追隨公仲緩的頑固的首要分子,其餘大臣照常使用,魏國的政局很快穩定了。
公元前368年,王錯不知什麼原因竟然逃亡到韓國,魏惠王就任命公孫痤為相。
公元前362年,魏相叔痤與韓趙兩國軍隊在澮北作戰,俘虜了趙國將領樂祚。魏惠王很高興,特別到城外迎接,並賞財良田百萬畝為俸祿
公孫痤拜謝之後說:“乘敵人的疏忽而猛打戰鼓,絲毫不敢有所怠慢,臣只有這點能做到。大王僅僅認為臣的右手沒有倦怠,而重賞臣,是什麼道理呢?假如認為臣有功,那么臣的功在哪裡?”
魏惠王說:“賢卿的話有道理,我們應該遍訪賢能啊。”於是,他命人尋訪吳起的後人,賞賜他們良田二十萬畝。
在擊敗趙、韓聯軍後,公叔痤稟告魏惠王:“大王,現在韓趙的氣焰已經被我們壓住。唯有西面的秦國是我們的一塊心病啊。李悝變法後,我國國力大增,又用吳起做了上將軍對諸侯作戰。三十年間,吳起率領魏國鐵騎攻下函谷關,大小六十四戰,奪取了秦國五百多里土地,將秦國壓縮到了華山以西的狹長地帶。秦獻公即位後一直想收復河西,作為東進中原的準備。為便於對魏作戰,他還將國都由遠在關中西部的雍東遷至櫟陽。自吳起逃到楚國後,在河西戰場,秦獻公屢次擊敗我們魏軍。公元前364年,石門一戰,我們魏軍被斬首六萬,遭到了從來未有過的慘敗。這次戰役,震動了各國諸侯,秦國進入了戰國七雄行列。大王,三年前的石門之恥我們一定要雪。公叔痤願趁戰勝之威,揮師西進挫敗秦軍,不知大王意下如何?”
魏惠王聽了當然很高興:“難得愛卿這般赤膽忠心。石門之恥我們一定要雪,就辛苦愛卿了。”
結果,公叔痤在少梁被秦國擊敗,還做了秦軍的俘虜。在這一戰,秦國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秦獻公中身負重傷,並公元前362年去世。這時,魏都安邑受秦威脅最大。
秦獻公早年在魏受公叔痤的照顧很多,盛情款待了公叔痤一番就把公叔痤放了回去。
公叔痤歸國後,魏惠王親自來看望公叔痤,勸公叔痤好好養病,並沒有提及戰敗之事。公叔痤知道魏惠王對自己這是網開一面,魏惠王雖然可以免自己一死,但自己的政治前途也就到此為止了。為此,公叔痤一直很痛苦,戰敗之辱和免死之愧像如影隨形的蛇,時刻在吞噬著公叔痤的心。他整天躲在家裡,沒過多久就壓抑地去世了。
一次,魏惠王在探望時說:“相國百年之後,誰可以繼任?”
公孫痤說:“我門下的公孫鞅。”
魏惠王聽後說:“公孫鞅這樣年輕,怎么能當國相呢?”
公孫痤說:“陛下如果不用此人,就殺了他,免得他到其他的國家去,到時對魏國不利。”
魏惠王沒有理睬。
等魏惠王走後,公孫鞅來看公叔痤。公叔痤覺得對不起公孫鞅,對他說:“我要惠王讓你繼任我的相位,他不聽,要他殺你他沒點頭,你不如快點跑到其它國家去施展你的才華。”
公孫鞅聽了,說:“既然惠王不聽你的話重用我,也不會聽你的話殺我。”
公孫痤死後,大夫公子昂又一次向魏惠王推薦公孫鞅當丞相,魏惠王還是沒有用他。
公孫鞅就是後來的商鞅。這次魏惠王的拒絕,也給以後魏國的衰敗埋下了隱患。
龐涓對河西的地形非常熟悉。要打擊秦軍,必須渡過黃河。他讓魏軍搭建浮橋,擺出從臨晉渡河的架勢。臨晉靠近當時秦國的都城櫟陽。秦軍對龐涓的攻秦十分緊張。在看到調往臨晉的秦軍越來越多後,龐涓命令一部魏軍佯過浮橋,與臨晉魏軍激戰。龐涓親率精銳魏軍北上,從秦軍防守薄弱的合陽渡河,向秦都櫟陽進軍。秦軍雖然奮力與魏軍作戰,但還是被龐涓攻破了櫟陽,河西又被魏國奪回去了。秦孝公被迫遷回秦舊都雍。
在重創秦國後,魏惠王決定召集大臣商議遷都之事。
魏惠王說:“諸位大臣、將軍,本王一直在考慮一個問題。在屢次戰爭中,我們的國都安邑多次遭受危險,怎樣避免這些危險呢?只有遷都了。”
龐涓說:“大王,的確如此。安邑地處河東,受秦、趙、韓三國包圍,只有上黨山區有一線地可以和河內交通,如果趙韓聯合攻魏,切斷上黨的交通線,再加上秦的進攻,形勢就岌岌可危。”
公子昂說:“大王認為哪裡合適呢?”
魏惠王說:“我想到了一個地方,就是我們魏國的第一大市——大梁。韓趙魏三家分晉時,我們的南部平原還是貧瘠荒蕪的原野,大梁城也只是一座小城。安邑是我們的勢力中心,地處黃河汾水交匯處,農耕發達,城池堅固,自然就做了都城。自文侯起用李悝變法以來,全力在黃河南岸發展農耕,大梁地處豐腴的平原,得到天時、地利與人和,迅速發展起來了起來。如今,大梁不是都城,但城池規模與街市氣勢要比安邑大上很多。諸位認為如何?
龍賈說:“大王聖明。大梁有地利之便,北臨黃河,南依逢澤大湖,水路陸路皆是四通八達,的確是建都的好地方。不過……”
魏惠王問:“不過什麼?”
龍賈說:“大王想過沒有?我國的土地比較分散,安邑與大梁之間的土地聯繫很薄弱,只能向北繞道榆次、陽邑南下進入河內、大梁版塊。這條交通線不僅繞道、麻煩,而且非常容易被切斷。大梁的西面是韓國國土,北面是韓國的平丘、戶牖、首垣三地,三地連成一線,被魏國的大梁地區呈彎月型半包圍著。因此,大王若想遷都大梁,首要的便是要將平丘、戶牖、首垣三地拿在手中。這韓國同意嗎?”
魏惠王還沒有回答,公子昂發了話:“這有什麼難的?我們拿地換地就是了。大不了。我們出兵拿下就是了。”
魏惠王面露喜色:“我看公子昂說的有理,就派公子昂出使韓國,與韓國商議。我們先禮後兵。”
公子昂出使韓國,韓迫於魏國的壓力,同意了魏惠王的換地要求。
此後,魏惠王又用列人、肥、榆次、陽邑換取了趙國的泫氏。泫氏是河東與河內之間的交通要道。從安邑向東,通過泫氏,越過太行山的孔道可以到達魏國的河內地區。魏國得到泫氏後,原來聯繫薄弱的河西、河東與河內、大梁兩大版塊的聯繫加強了。魏惠王得到泫氏後,用鹿從韓國換取了太行山的重要交通孔道軹道。通過軹道,從安邑可以直接進入到魏國的河內地區,比泫氏更方便。魏國在得到這兩個交通要道,魏國的河西、河東與河內、大梁兩大版塊就成了一個整體。
魏惠王通過這一系列的換地,把對魏國來說不是很重要和不易控制的一些地區給了趙、韓,卻得到了十分重要的交通要道和趙、韓插在魏國境內的軍事據點,魏國的形勢更有利了
公元前361年,魏國遷都大梁。這是開封歷史上的第一次建都。
遷都以後,魏惠王苦心經營,把大梁城建造得規模宏大、堅固無比。他所建造的大梁城周長達30餘里,有12個城門,城牆高約5丈,護城河四面溝通,又寬又深。城內大街長約10里,居民約有三四十萬。大梁是戰國時期最堅固的都城,也是當時中國規模最大的城市之一。當時諸侯各國中規模能與之相提並論的城市,惟有齊國的都城臨淄。
大梁不僅陸路交通四通八達,而且周圍水系眾多。公元前360年,魏惠王對大梁西邊的圃田澤進行整修,引黃河水南下入圃田澤,把圃田澤改造成了方圓300里的巨大湖泊,然後鑿溝修渠,從圃田澤引水到大梁。在此後20多年間,魏惠王命人向東南繼續開鑿,使水系工程不斷拓展,經通許、太康,一直延伸到淮陽東南流入潁水,最後匯入淮河。這些水系工程相互連線,交織成網,形成了最早溝通黃河和淮河兩大流域的人工運河——鴻溝。鴻溝就象一條四通八達的水上走廊,從大梁向四周延伸,連線著豫東大平原上的眾多的主要河道,形成了黃淮之間的水運交通網。魏國的船隻從梁出發可以直接駛入韓、楚、衛、齊、魯、宋等國,促進了魏國與各國的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憑藉巨大的交通優勢,大梁城在短短十幾年間,便一躍而成為經濟發達、人口眾多、富甲中原的商業大都市。
魏惠王遷都大梁使中原各國的競爭驟然加劇。
影響
魏惠王是有史明確記載的第一個在開封定都的國君,對開封的發展有著巨大的歷史貢獻。他所修築的大梁堅城,奠定了今日開封城的基礎;他所開鑿人工運河鴻溝,使開封城四周水道暢達,景象萬千,頗具名都氣象。時至今日,開封仍以多水而著稱於世,享有“北方水城”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