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念孫

王念孫

王念孫(1744年4月25日-1832年2月25日),字懷祖,自號石臞(《揚州畫舫錄·卷三·新城北錄上》作“石渠”),江蘇高郵人,清代語言學家,與其子王引之並稱“高郵二王”,與錢大昕盧文弨邵晉涵劉台拱有“五君子”之稱譽。

王念孫自幼聰慧,八歲讀完《十三經》,旁涉《史鑑》。乾隆四十年(1775年)進士,歷任翰林院庶吉士、工部主事、工部郎中、陝西道御史、吏科給事中、山東運河道、直隸永定河道。王念孫平生篤守經訓,個性正直,好古精審,剖析入微。提出就古音以求古意的原則,建立義通說;歸納《詩經》、《楚辭》的聲韻系統,定古韻為二十二部。注意以形音義互相推求,多有創見。著有《廣雅疏證》《讀書雜誌》《古韻譜》等。散館後,任工部水司主事、給事中,專心研究治河方略,了解古今利弊,撰寫《導河議》上、下兩篇。後歷官陝西道山西道京畿道監察御史給事中、永定河道、山東運河道等。職中,以秉公持正著稱。歷10年完成《廣雅疏證》上、下兩冊32卷。曾奉旨編纂《河源紀略》一書,還著有《讀書雜誌》82卷、《釋大》1卷、《王石臞先生遺文》4卷等。

(概述圖片來源:《清代學者像傳》第一集,清代葉衍蘭輯摹,黃小泉繪)

基本介紹

  • 本名:王念孫
  • 字號:字懷祖,一作石渠
    自號石臞
  • 所處時代:清代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江蘇高郵
  • 出生時間:乾隆九年三月十三日(1744年4月25日)寅時 
  • 去世時間:道光十二年正月二十四日(1832年2月25日)寅時
  • 主要作品:《廣雅疏證》、《讀書雜誌》、《王石臞先生遺文》等
人物生平,主要成就,語言學方面,水利方面,人物評價,親屬成員,主要作品,史料記載,

人物生平

王念孫之父王安國曾延請戴震為王念孫授讀,於文字、聲韻、訓詁之學,盡得其傳,《清史稿》有記載:“初從休寧戴震受聲音文字訓詁,其於經,熟於漢學之門戶,手編詩三百篇、九經、楚辭之韻,分古音為二十一部。於支、脂、之三部之分,段玉裁《六書韻表》亦見及此,其分至、祭、盍、輯為四部,則段書所未及也。念孫以段書先出,遂輟作。”年二十餘,與李敦賈田祖晨夕過從,飲酒歌詩,質疑問難,又常與劉台拱、任大椿程瑤田書札往來,研討古學,闡發叔重,康成閫奧,翁方綱贈以楹聯云:“識過鉉鍇兩徐而上,學居後先二鄭之間。”可謂頗得其實,可見王念孫青年時所詣已如此高深。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年二十三,得江永古韻標準》讀之,始知顧氏所分十部,猶有罅漏,旋里後取三百五篇,並參改《楚辭》、《淮南子》、《易林》等書用韻,反覆尋繹,始知江氏之書,仍未盡善,遂以已意重加編次,分古韻為二十一部。同時,對古書中文字的假借、聲音的通轉,都深有體會。罷官之後,每日以著述自娛,著有《讀書雜誌》,對於古義晦澀、騰抄誤寫及後人點校妄自更改之處,皆一一更正。其中一字之考證,博及萬卷之書,其精於校讎由此可見一斑。《清史稿》稱頌高郵王氏一門:“清經術獨絕千古,高郵王氏一家之學,三世相承,與長洲惠氏相埒雲。”
王念孫、王引之父子塑像王念孫、王引之父子塑像

主要成就

語言學方面

作為徽派樸學的嫡系真傳大師,王念孫運用就古聲以求古義、從假借字以求本字和以意參逆而不墨守的方法和態度,從事訓詁,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由於中國古代文字學重形不重音,王念孫針對這一局限,用了十年的時間,採取為《廣雅》作注的形式,援引經傳,旁采眾說,詳加考證,就古聲以求古義,改正原書錯字、漏字、衍字等訛誤甚多,遂寫成《廣雅疏證》,該書頗具創見,對中國古代訓詁學的發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其自言:“訓詁之旨,本於聲音,字之聲同聲近者,經傳往往假借,學者以聲求義,破其假借之字而讀以本字,則渙然冰釋。”其子王引之“大人之治經也,諸說並列,則求其是,字有假借,則改其讀。蓋熟於漢學之門戶而不囿於漢學之藩籬者也。”
王念孫除精通訓詁外,對於校勘,最擅專門,對文字謬訛、句讀錯亂、音訓異同一一加以考辨,用力甚勤,且多創見。對《淮南子. 內篇》訂正字句錯誤九百餘條,用歸納法從這些誤例中得出古書“致誤之由”,凡得六十二例。這六十二例,總結出古書誤例的規律性,是王念孫校勘古書字句錯誤的經驗總結,被後人用作校勘其他古書的通例,具有廣泛意義和深遠影響。其子王引之“述所聞於父”而撰成的《經義述聞》一書,也有不少校勘內容,書末卷三十一、三十二所載“通說”五十三條,更為精粹所在。又有《經傳釋詞》一書,專為解釋經傳中的語詞而作,自“九經”、“三傳”以及周秦兩漢之書,凡有虛詞的文句,都一一搜討,詮釋虛詞凡一百六十個。做到“揆之本文而協,驗之他卷而通”,為後來研究虛詞開闢了一條門徑,影響極大。在校勘方面,他還提出三個勇改和三個不改的主張,非常精當,為古籍校勘提供了良好的範例。
王念孫

水利方面

於經史之外,王念孫還精熟水利,曾在工部為官期間著《導河議》上下篇及奉聖旨纂《河源紀略》,“議者或誤指河源所出,念孫力辨其訛,議乃定,《紀略》中《辨訛》一門,念孫所撰也。”(《清史稿》)

人物評價

清代阮元:高郵王氏一家之學,海內無匹。(《王石臞先生墓志銘》)
中國語言學家周祖謨:①(王念孫)精於考訂,援引該洽,博約簡取,而又能疏通訓詁,觸類旁通,獨造自得。(《讀王念孫〈廣雅疏證〉簡論》)②在清代校勘家裡面王念孫是最傑出的人物,他的遺書里有《方言疏證》一卷,其中往往有很精到的見解。(《周祖謨語言學論文集》)
中國現代語言學奠基人之一王力:王氏在訓詁學上的貢獻是巨大的。如果說段玉裁在文字學上坐第一把交椅的話,王念孫則在訓詁學上坐第一把交椅。世稱“段王之學”;段、王二氏是乾嘉學派的代表,他們的著作是中國語言學走上科學道路的里程碑。在他們的研究工作中,有許多好東西是值得我們繼承下來的。(《中國語言學史》)
中國語言學會常務理事魯國堯:①王念孫是中國語言學史和校勘學史上的珠峰人物,其著作是中國語言學史和校勘學史上的經典著作,二百年來從無異辭。可是“風雲突變”,2001年12月美國梅祖麟教授發表演說猛烈抨擊《廣雅疏證》,且對王念孫語涉嘲諷,隨後又全文(《有中國特色的漢語歷史音韻學刊載於《中國語言學報》(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美國加州)。(《魯國堯語言學文集:衰年變法叢稿》)②可以認為,王念孫是中國古代語言學領域中奧林帕斯山上的宙斯,或者說是宙斯之一,他的學問為他的同時人所推許,為後人所尊崇。至於談到缺點,由於時代和環境的制約,任何著作總會有不足或缺點的,我們絕不能因此苛求先賢,評論一本書,應該看它比前人超出多少,應該看它比同輩高明多少,應該看它給後人留下多少。(《說“哂”》)
貴州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張先坦:王念孫具有較強的語法觀念,並且影響了其後的幾代學人。(《〈讀書雜誌〉句法觀念研究》)
吉林大學文學院副教授李玉潔:①段玉裁和王念孫是清代國小集大成者,他們對聲訓皆有闡述。(《從“右文說”看漢語的字詞關係》)②王念孫在聲訓方面貢獻最大,他深明以聲為義之理。(《從“右文說”看漢語的字詞關係》)

親屬成員

輩分稱謂簡介
先輩
六世祖
王應祥,字瑞圃。
高祖父
王開運,字文弘,妻茆氏。
曾祖父
王式耜(1629年—1699年),字聖野,號宇泰。
曾祖母
李氏,卒於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余不詳。
祖父
王曾祿(1672年—1743年),字西受,號古堂。
祖母
車氏,余不詳。
伯祖父
王曾佑(1666年—1722年),字西眷。
父親
王安國,字書城,號春圃,配車氏,繼配崑山徐氏,繼配錢塘徐氏。
母親
徐氏,卒於乾隆十一年(1746年),余不詳。
叔叔
王安度(?—1729年)。
王安德(?—1751年),號迪城,配李氏,繼配李氏。
王安道(?—1752年),配何氏。
姑姑
王曾祿長女,名不詳,嫁車秦璽。
王曾祿次女,名不詳,嫁李宗彭。
王曾祿三女,名不詳,嫁宋澍
王曾祿四女,名不詳,嫁朱燮。
王曾祿五女,名不詳,幼殤。
平輩
姐姐/妹妹
名不詳,嫁朱元定。
堂弟
王貽孫(1747年—?),王安道之子。
後輩
長子
王引之(1766年—1834年),字伯申,配沈氏,繼配范氏。
次子
王敬之(1778年—1856年),字寬甫、寬夫,號枕善居士,配宮氏,出嗣王安德。
長女
名不詳,嫁朱聯奎。
次女
名不詳,嫁鄭樞。
三女
名不詳,嫁胡道傳。
(表格主要參考資料:)

主要作品

王念孫生平主要著述有《讀書雜誌》、《 廣雅疏證 》、《道河議》、《河源紀略》等。

史料記載

記載王念孫生平的史料主要如下表:
史籍備註
清史稿·卷四百八十一·列傳二百六十八》
趙爾巽等撰,中華書局1977年標點本。
清史列傳·卷六十八·儒林傳下二》
王鐘翰點校,中華書局1987年點校版。
國朝耆獻類征初編·卷二百十二·監司八·王念孫》
李桓編撰,湘陰李氏版。
《封光祿大夫原任直隸永定河道王公事略傳》
徐士芬撰,見《續碑傳集·卷七十二·儒學二》(繆荃孫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高郵王氏遺書·王氏六葉傳狀碑誌集·卷一》(羅振玉輯,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作《原任直隸永定河王公事略狀》。
碑傳集補·卷三十九·經學一·王石臞先生墓志銘》
閔爾昌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國朝先正事略·卷十六·名臣·王文肅公事略(子念孫,孫文簡公引之)》
李元度著,嶽麓書社1987年版。
《清國史·儒林傳下卷·卷一八·王念孫傳(李惇、宋綿初附)》(第二十冊637頁)
中華書局1993年影印嘉業堂鈔本。
《[同治]續纂揚州府志·卷九·王念孫傳》
晏端書、錢振倫等纂,同治十三年刊本。
《[道光]續增高郵州志·王念孫傳》(第三冊)
左輝春等纂修,道光二十三年刻本。
《揚州市志·王念孫傳》(下冊)
揚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上海分社1997年版。
《高郵縣誌·第二十六篇 人物·第一章 人物傳略·第三節 文教科衛界·王念孫傳》
高郵縣編史修志領導小組編,江蘇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國朝漢學師承記·卷五·戴震》
江藩撰,上海書店1983年影印商務印書館1935年本。
清代學者像傳合集·第一集》(第三冊)
葉衍蘭輯, 葉恭綽編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影印1928年葉氏刊本。
清代樸學大師列傳·皖派經學家列傳第六》
支偉成著,嶽麓書院1986年版。
《清代樸學大師列傳·國小大師列傳第十一》
《清代樸學大師列傳·諸子學家列傳第二十》
清代七百名人傳 第4編》
蔡冠洛編著,中國書店1984年影印世界書局本
清代名人傳略》(TheEminent Chinese of the Ch`ing Dynasty,1644-1912
(美)恆慕義(Arthur William Hummel)主編,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清代名人傳略》翻譯組譯,青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中國學術家列傳·清代·三百八十一王念孫》
楊蔭深編著,上海書店1996年影印1948年光明書局版。
《師友淵源記》
陳奐撰,《函雅堂叢書》本,《叢書集成續編》本(第36冊)。
清儒學案·高郵學案》
徐世昌編著,中國書店1990年海王村古籍叢刊本。
《清儒傳略》
嚴文郁編,台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版。
清儒學記·揚州學記第八·乙、王念孫和王引之》
張舜徽著,齊魯書社1991年版。
清代揚州學記》第三章
張舜徽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版、廣陵書社2004年版。
《揚州學派新論·第二章 雙星並峙》
趙航著,江蘇藝文出版社1991年版。
《揚州學派概論·第二章 雙星並峙》
趙航著,廣陵書社2003年版。
《江蘇藝文志·揚州卷·高郵市》
南京師範大學古籍文獻整理研究所編著,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晚晴簃詩匯·卷九十六·王念孫》
徐世昌輯,中國書店1988年影印退耕堂1928年刻本。
清人文集別錄·卷九·王石臞先生遺文》
張舜徽撰,中華書局於1963年版。
《揅經室續集·卷二·王石臞先生墓志銘》
阮元撰,道光二十二年匯印《文選樓叢書》本。
《二知軒文存·卷二十九·王念孫傳》
方濬頤撰,光緒四年刻本。
(表格參考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