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安邑
- 類別:中國文化遺產
- 地點:山西省運城市夏縣埝掌鎮東下馮村東下馮遺址
- 古代行政地位:夏朝都城之一
- 榮譽: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安邑概況,歷史沿革,遺址,現代安邑,簡介,改屬,
安邑概況
古代都邑[yì]名,在今山西夏縣。臨近區域有戰國時期魏國早期都城,今禹王城遺址。(前475年-前364年總計111年,前403年韓、趙、魏並立為諸侯,魏始成戰國七雄之一),戰國前期,魏國領土主要在河東,定都安邑。隨著魏國在東方不斷開疆拓土,魏國的主要疆域變為河南地區,再加上安邑地處河東一隅,不利於控制東方諸侯,穩固霸業。
魏惠王六年,前364年,魏國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秦漢時期安邑成為河東郡治所和安邑縣治所。有趣的是,漢獻帝興平二年(195年)還曾臨時定都安邑,時近一年。
歷史沿革
夏禹分中國為九州。安邑屬冀州,為侯國地。公元前21世紀,夏禹之子啟建都於此。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載:"啟放棄陽翟,西遷到大夏,建安邑"。
周屬晉國地,周武王封姬於此。
戰國時期稱安邑。
韓、趙、魏三分晉地後,魏斯治魏,都安邑。
秦稱安邑縣,屬河東郡,為郡治所在地。
漢設安邑縣,縣治在今禹王城。
三國(魏)、晉,因襲舊制,稱安邑縣。
北魏神元年(428年)為北安邑,在安邑南20公里處設南安邑。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年)縣城遷至北安邑縣城東7.5公里處,更名為夏,為夏縣得名之始,屬秦州河北郡。
北周改屬安邑郡,郡治在今禹王城。隋開皇十六年(496年)置虞州,大業初年廢州,縣隸河東郡。
唐廢河東郡改虞州縣屬。貞觀十七年(643年)改屬絳州。大足元年(701年)改屬陝州,不久復屬絳州。至德之載(756年),更名虞邑。乾元二年(759年)復屬陝州。
宋屬陝州。金貞祐三年(1215年)屬解州。元仍襲舊制。明屬平陽府解州。清屬直隸解州。
民國初,廢解州,屬河東道;民國19年(1930年)撤銷道建制,直屬山西省;民國26年(1937年)屬運城第七行政區;民國31年(1942年)成立夏縣抗日民主縣政府;民國32年(1943年)底,夏縣同蒲鐵路以北地區劃為稷麓抗日民主縣政府;民國33年(1944年)春,在中條山南河村成立康傑抗日民主縣政府(簡稱康傑縣),姚暹渠以南劃為安夏辦事處,翌年冬撤銷康傑縣、安夏辦事處;民國35年(1946年)撤銷稷麓縣恢復原建置;屬太岳行政區第三專署管轄;民國36年(1947年)7月14日解放,建立民主政府;民國37年(1948年)12月改屬晉綏邊區呂梁區管轄;民國38年(1949年)夏屬運城專區,同年6月屬晉南專區。
1950年屬運城專區;1954年屬晉南專署;1958年10月,夏縣、聞喜及絳縣大部分地區合併為聞喜縣,縣治設在聞喜縣城;1961年5月復置夏縣;1970年5月21日屬運城專署。
2000年10月31日,運城撤地建市,夏縣屬運城市。
遺址
附近另有禹王城遺址,位於今山西夏縣西北7.5公里處。尚有城垣殘跡,由於幾度興起,城址有年代不同的大、中、小三個城圈。大城屬戰國前期,地跨鳴條崗黃土丘陵和崗下平原,周長15.5公里,為北窄南寬的梯形,牆基的寬度除西北城角有1公里的地段為22米外,其餘部分都是10—12米。大城的中部,又有周長3270米的正方形小城,牆寬5—6米,地勢高出周圍地面1—4米,可能是與大城同時建造的宮城,但尚未找到宮殿基址。至於將大城西南部圈起的中城垣,周長6500米,則可能是秦漢時期作為河東郡治時修築的。
禹王城內滿布東周至漢代、兩晉時期文化層,其堆積厚度2-3米遺存極為豐富。出土的大量遺物有陶范、漢五銖錢等,尤以五銖錢泥范最為珍貴,有“海內皆臣,歲豐登熟,道無飢人”十二字篆文方磚和獸首瓦當為同時期遺址中所獨有。它是國內現存戰國-秦漢古代遺址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1988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來源:夏縣司馬光墓祠堂內的文史展覽資料)
另有一處遺蹟禹王台,又稱青台,為歷代祭祀大禹之所,解放前毀於戰爭,留一夯土高台,位於小城東南角,當地傳說為禹妻的望夫台。
傳說中的“禹都安邑”即指此處。又:相傳夏啟接帝位後建都於此。桀又居之。
現代安邑
簡介
今地名。山西省運城市東部的安邑街道辦事處。北魏期間428年,原安邑縣(治所在今夏縣西北禹王城)被分為南北兩縣,其中的南安邑縣治所位於此處。北安邑改名夏縣後,南安邑被稱為安邑。現在的安邑主要由四個街道組成,包括北街、南街、東街和西街。
改屬
縣境內擁有古代著名的鹽湖“解池”之一部分,元代時為鹽運、鹽政之便,在城西數華里處鹽池畔築鳳凰城,後演變為運城縣,安邑由縣改為鎮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