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號,歷史,始封燕國,山戎來襲,惠公奔齊,躋身七雄,合縱稱王,子之之亂,昭王納賢,伐齊破胡,伐齊失敗,燕趙戰爭,燕國覆滅,疆域,政治,國都,地方行政,官制,封君,軍事,經濟,農業,手工業,城市,貨幣,文化,名人,將領,謀臣,刺客,其他,君主世系,
國號
燕(yān),《史記正義》引徐才宗《國都城記》稱“周武王封召公於燕。地在燕山之野,故國取名焉”。《國都城記》認為召公所封的燕地在燕山之野,燕國因燕山而得名。
古燕地成於何時已不可考。考古工作者在北京市房山區琉璃河鄉董家林、
黃土坡村一帶發現了一處規模相當大的商周遺址,包括建於商末延續至
西周的城址,一些學者認為這就是燕國最初的都城遺址。
歷史
始封燕國
周武王十三年,召公奭跟隨周武王
發在
牧野之戰中擊敗商軍,
商紂王自焚而死,商朝滅亡。周武王之弟
周公旦手持大
鉞,召公奭手持小鉞,左右夾輔周武王舉行祭社大禮,向上天和商朝百姓宣告帝辛的罪責。
周武王建立周朝後,將召公奭封在薊地(今北京),建立臣屬西周的諸侯國燕國。但召公奭沒有前往薊地就封,而是派他的長子克管理薊地,自己則留在都城
鎬京(今陝西西安)繼續輔佐周王室。
山戎來襲
前7世紀時,
山戎先後南下攻伐鄭、燕、齊等國,
燕桓侯時被迫遷都
臨易(今河北容城)以躲避山戎的侵擾。
前664年(燕莊公二十七年),山戎對燕國大規模侵略,燕莊公不敵,向
齊國求援。齊國此時是
齊桓公在位,齊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一,齊桓公以“尊王攘夷”為號召,向山戎大舉反攻。齊桓公在伐山戎時,同時把
孤竹、
令支也滅了,最終得以保全燕國。燕莊公對齊桓公非常感激,不惜優禮相待,親自送齊桓公入齊境。齊桓公曰:“我非天子,作為諸侯的您相送不宜出境,我不可以無禮於燕”。於是把燕莊公所至之地為界割與燕,命燕莊公復修召公之政,如成康之時納貢於周天子。
惠公奔齊
前539年(燕惠公六年),燕惠公想要去掉諸大夫而重用自己的心腹宋,大夫共同誅殺宋,燕惠公恐懼,逃奔到齊國。前535年(燕惠公十年),齊國的高偃到晉國請求共同攻伐燕國,護送燕惠公回國。
晉平公表示讚許,與齊國攻伐燕國,護送燕惠公回國。豈料燕惠公剛回到燕國便死去,燕國擁立新君
燕悼公。
躋身七雄
前380年(齊矨公二十三年),秦、魏兩國進攻韓國,韓國向齊國求救,齊國表面上答應救韓,實際上卻秘密集結軍隊,向燕國發動突然襲擊,一舉攻占了桑丘(今徐水縣東南)。
前379年(齊矨公二十四年)燕國向三晉求援,三國迅即出兵伐齊,兵至桑丘。
前378年(齊矨公二十五年),齊國攻打燕國,三晉為救燕,再度攻齊,直至占領靈丘。
公元前373年(齊矨公三十年),燕、齊於林營(有的說是林孤)交戰,燕勝齊敗。
合縱稱王
前356年(燕後文公六年),燕後文公與趙國在阿地舉行會盟。
前335年(燕後文公二十七年),燕、趙、韓、魏、齊、楚六國合縱抗秦。蘇秦擔任縱約長,並佩帶六國相印。
前333年(燕後文公二十九年),燕文公死,太子繼位,這就是燕易王。易王剛剛即位,齊宣王就趁著給文公辦喪事的機會攻打燕國,奪取了十座城池;蘇秦到齊國遊說,說服齊王把十座城池又歸還了燕國。
前323年(燕易王十年),燕國參加了
公孫衍發起的
韓、
魏、
趙、燕、
中山“
五國相王”活動,燕國在此年稱王。此年蘇秦和燕後文公的夫人通姦,害怕被殺掉,於是就遊說易王派他出使齊國去搞反間計,藉以擾亂齊國。
子之之亂
前321年(燕易王十二年),燕易王去世,子
噲繼位。齊國人暗殺蘇秦,齊宣王又任用了蘇秦的弟弟蘇代。
前318年(燕王噲二年),燕王噲將燕王的君位“禪讓”給相國
子之,並把三百石以上高官的璽印全部收回,交由子之任命,燕國一切政務都由子之裁決。
前314年(子之三年),太子平與將軍
市被起兵攻擊子之並失敗,市被死於亂軍之中。
齊宣王趁機伐燕,將軍
匡章率軍在出兵50天內攻破燕國,燕王噲和子之被殺。同時
中山國也趁機出兵攻占了燕國部分領土。在燕國軍民的奮力抵抗和趙、韓、秦、楚等國的壓力下,齊國不得不退兵,趙國擁立在韓為人質的公子職,並以兵護送至燕國,燕國相國
子之死後兩年,燕國人共同擁立公子職,是為
燕昭王。
昭王納賢
燕昭王在易水築武陽城,勵精圖治,決心興復燕國,報仇雪恥。他採納
郭隗的建議,招賢納士,拜郭隗為師,給以優厚待遇,“卑身厚幣以招賢者”,築
黃金台,“
千金買骨”,結果各國賢士們爭著奔赴燕國,燕國很快集中了一大批各方面的人才。其中最著名的有四個:
樂毅、
鄒衍、
劇辛。
燕昭王弔祭死者,慰問孤兒,和臣下們同甘共苦,後期又以
樂毅改革國政,勵精圖治,原本弱小的燕國成為一時之強,燕國殷實富足了,士兵都樂於出擊,不懼怕戰事。
伐齊破胡
前288年(燕昭王二十八年),燕昭王任命樂毅為上將軍,和秦、楚以及趙、魏、韓等國共同謀劃,貯備發兵征討齊國。隨後燕昭王派蘇秦出使齊國,首先要求
齊宣王歸還前人趁燕國內亂攻下的十座城池,然後鼓動齊國攻打
宋國,離間齊趙兩國的關係,並在
趙武靈王、
魏襄王、楚懷王、
韓襄王這些大國王侯之間進行外交遊說。
前286年(燕昭王三十年),齊國滅宋國,引起各國震動,各國頻繁會盟,推動了反齊聯盟的建立。
前284年(燕昭王三十二年),燕昭王拜樂毅為上將軍,率傾國之兵聯合秦、韓、趙、魏五國伐齊,獲得大勝,五年內連下齊國70餘城,報了當年齊國入侵燕國之仇。此役後,齊國疆土只剰
莒(今山東
日照市莒縣)、
即墨二都。
燕昭王時,有燕將
秦開,在
東胡作為燕國的人質,東胡人很信任他。秦開歸國後,起兵襲擊大破東胡,“東胡卻千餘里”,結果燕國邊境向東推進了一千多里,大大開拓了燕國的疆域,而燕國亦隨即開始修筑北長城。北長城西端起自
造陽(今河北
宣化東北),向東到達
漢城(今韓國首爾)。燕國的疆域到了歷史上最大範圍。
伐齊失敗
前279年(燕昭王三十三年),
燕昭王死,
燕惠王即位。燕惠王為太子時,就與樂毅不合。齊國即墨守將
田單知道燕國君臣相疑,利用這點,施
反間計,燕惠王中計以
騎劫代替樂毅,樂毅擔心被殺,便逃亡趙國。
騎劫平庸無能,並無軍事才能,他代替樂毅為將,造成了燕國軍心動搖。田單則故意誘使騎劫犯錯誤,以激勵齊軍的士氣。田單以
火牛陣一戰大敗燕軍,騎劫為齊軍所殺,燕軍望風而逃,齊軍很快就收復了失陷的70餘城,趁勢復國。
前272年(燕惠王七年),燕國統治集團內部鬥爭,燕惠王為燕相
公孫操所殺,並立惠王子
燕武成王為傀儡。
燕趙戰爭
在
燕武成王、孝王、王喜三代,秦國採用遠交近攻的策略,為迎合秦國之意或乘趙國危難之機,燕國不斷挑起與趙國的爭端。
前265年(
燕武成王七年),秦國乘趙國國君新舊交替,政局不穩之際,連取三城,燕與秦南北夾攻,齊國派田單率軍救趙,田單西拒秦軍之後,又率趙、齊聯軍對燕國進行報復,占領了燕地中陽(今唐縣)。
前259年(燕武成王十三年),燕國趁趙國在
長平之戰大敗之際,誘使趙北部的武垣令傅豹、
王容、蘇射率眾投入燕國。
前251年(燕王喜四年),
秦昭王去世,燕王派國相
栗腹和趙國訂立友好盟約,送上五百鎰黃金給趙王置酒祝壽。栗腹回國報告燕王說趙王國內年輕力壯的人都戰死在長平了,他們的孩子還沒有長大,可以進攻趙國。燕國派
栗腹帶軍攻趙,趙國派
廉頗率兵抵禦,栗腹遭斬,廉頗趁勢包圍了燕國的都城。燕國派任命
將渠議和,趙國聽了將渠的調處,解除了對燕國的包圍。
前243年(燕王喜十二年),趙國派
李牧進攻燕國,奪取了
武遂和方城。趙國屢困於
秦國,又逼走
廉頗,以
龐煖代將。燕王喜以為有機可乘,問劇辛能不能攻打趙國。劇辛憑藉著自己當年與龐煖作朋友時的印象,對龐煖做出了評價,他認為龐煖是很容易打發的人。於是燕國即以老劇辛為帥,伺機進襲趙國。結果劇辛輕敵,率軍冒進,被趙軍統帥龐煖擊敗,劇辛被俘殺,燕軍損兵二萬。
前236年(燕王喜十九年),趙再次率軍伐燕,攻取狸、陽城。燕國屢屢戰敗,秦國則以救燕為名,不斷出兵攻占趙地。
燕國覆滅
前232年(燕王喜二十三年),在秦國做人質的燕太子丹逃回燕國。
前228年(燕王喜二十七年),秦破邯鄲,趙公子嘉逃到代地,秦軍兵臨易水,燕國統治集團一片驚惶。太傅
鞠武主張與代、齊、楚、匈奴聯合共同抗秦,太子丹認識到諸侯均服秦,不可能再組織合縱,而採取刺殺手段。
前227年(燕王喜二十八年),太子丹派
荊軻攜帶燕督亢(今河北易、涿地區)圖和秦叛將
樊於期首級,與
秦舞陽前往秦國詐降企圖刺殺秦王
嬴政。荊軻刺秦失敗,秦國依此為藉口派
王翦與
辛勝率軍大舉攻燕,燕、代聯軍於易水之西組織抵抗,秦軍大敗燕、代聯軍。
前226年(燕王喜二十九年)秦將王翦率軍攻破燕都薊城(今北京西南),燕王喜及太子丹率公室衛軍逃遼東。秦將李信帶兵乘勝追擊至衍水(今遼寧渾河),再敗太子丹軍,消滅了燕國衛軍主力。燕王殺太子丹向秦求和,秦國未允。鑒於燕趙殘餘勢力,已成囊中之物,為集中兵力對付魏楚,暫停進攻。
前222年(燕王喜三十三年),秦王政派
王賁率軍進攻遼東,俘虜了燕王喜,燕國滅亡。秦在燕地設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及遼東郡等。
疆域
周武王克殷之後,封召公於燕,燕國封域的具體情況不詳,據
琉璃河遺址挖掘出的銘器銘文可知,最初統領有六邦的土地和民眾。在西周、春秋不斷向冀北和遼西發展,消滅了
薊國、
孤竹、
令支、
無終等。由此可以大概知道這個時期燕國的疆域,主要包括冀北、今北京地區和遼寧西部的大凌河流域,周圍多分布著戎狄和貊部族,東南與齊鄰接。
燕文侯時,據《戰國策·燕策一·蘇秦將為從北說燕文侯》記載:燕國“東有
朝鮮、
遼東,北有
林胡、
樓煩,西有
雲中、
九原,南有
滹沱、
易水”。區域縱橫兩千多里,武裝部隊幾十萬人,戰車六百輛,戰馬六千匹,儲存的糧食足夠用好幾年。南有
碣石、
雁門的肥沃土地,北有紅棗和板栗的收益,百姓即使不耕作,光是這紅棗、板栗的收穫也足夠富裕的了。這就是所說的天然府庫。能夠安居樂業,沒有戰事,看不到軍隊覆滅、將領被殺的情景,沒有誰比得上燕國。
政治
由於燕國歷史遠久,且其流傳下來的文獻相當匱乏,只能大略講解其大致。
國都
燕國在八百年的歷史中,曾建有五座都城,西周初年封召公於燕地(今北京房山琉璃河鎮東北董家林古城),燕地為燕國始封地。
燕桓侯時
山戎不斷南下侵擾,燕國被迫遷都
臨易。齊桓公打敗山戎之後,燕莊公逐漸建設上都薊,並逐漸遷都於此,至燕襄公時上都薊就成為燕國的國都。春秋晚期,北方的戎狄各部又逐漸強大,迫使燕國又一次徙都到易。子之之亂後,燕昭王在易水高築武陽城,是為燕下都。太子丹刺秦事敗,秦將王剪、辛勝兵臨易水,燕王喜與逃到代地的趙公子嘉聯兵與秦在易水西決戰,失敗後,燕軍主帥太子丹逃匿於衍水,被秦將李信追斬,燕王喜不得不棄薊城,率兵退到了遼陽。五年後秦將王賁俘燕王喜,燕國亡。由於商業、手工業的發展,城市也空前繁榮起來。燕昭王時期,燕國的都城形成了“
三都”體制,即薊城、中都(今北京市房山區
竇店以西)和下都武陽城。
地方行政
戰國時期,燕國在與北胡相鄰的邊境地區先後設定了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戰國時期燕國實行的是“郡都制”,而不同於其他諸侯國的郡縣制。戰國時期燕國縣級地方行政名稱為“都”。學術界認為戰國燕國郡邑名稱有25個。
官制
在中央官職方面,燕侯之下的官僚機構,重要的是將和相,分別主管文武之事。春秋戰國之時,官分文武是各國官僚組織的重要特點,而官分文武無疑有利於國君進一步將權力集中於上。
相,是文官系統的首腦。曾任燕相的有:子之(燕王噲時)、
公孫操(燕惠王時)、栗腹(燕王喜時)。
將,又稱“將軍”,是武官的首腦,見於傳世文獻的有:市被、
秦開。將軍中又有“上將軍”,樂毅曾任此官;戰國時的上將軍,地位相當於春秋時的元帥。其他見於文獻的武官還有“司馬”。
爵秩方面,燕國的爵秩等級大致分為卿和大夫兩級。卿有
上卿和
亞卿之分,大夫有
長大夫、
上大夫、
中大夫、
五大夫等。
俸祿方面,燕國採用的以是“石”計祿。南宋
呂祖謙《
大事記》云:“以石計祿,始見於此。”十升為一斗,十斗為一石,每石重一百二十斤。戰國時期的燕國,其地方行政組織一如他國,也實行
郡縣制。一般是采郡、縣兩級制。見於燕國的郡有5個:
上谷、
漁陽、
右北平、
遼西、
遼東。郡的
行政長官是“守”,都是由武官來充任的;縣的行政長官是“令”,下設丞、尉等;在縣之下,還有鄉、里、聚(村落)或連、
閭等基層組織。由官印還可獲知,燕國在地方設有“
司徒”、“
司馬”、“
司工”、“丞”等等。
封君
在戰國時代,各國普遍地建立了以郡統縣的地方行政機構,實行
中央集權,用以代替過去貴族按等級占有土地進行統治的制度;但又設定了封君制,這在一定程度上維護著新的貴族特權。
下表列出見諸先秦史籍的燕國封君:
封君 | 人名 | 國籍 | 受封年代 | 受封原因 | 封號來源 | 文獻出處 |
---|
| | 疑燕王族 | 燕昭王時 | 出齊外交使者 | 以功德為封號 | 《戰國策·趙策四》 《戰國縱橫家書》等 |
| | 周朝 | 燕昭王時 | 以間諜身份入齊 | 以功德為封號 | 《戰國策·燕策》 《戰國縱橫家書》 《史記·蘇秦列傳》 |
昌國君 | | | 燕昭王時 | 伐齊戰爭獲勝 | 以地名為封號 | 《戰國策·燕策二》 《史記·樂毅列傳》 |
昌國君 | | 中山國 | 燕惠王時 | 世襲 | 以地名為封號 | 《戰國策·燕策二》 《史記·樂毅列傳》 |
成安君 | | | 燕惠王時 | 任燕相邦 | 以功德為封號 | 《史記·燕世家》索隱 《史記·趙世家》 |
高陽君 | 榮蚠 | | 燕武成王時 | | 以地名為封號 | 《戰國策·趙策四》 《史記·六國年表》等 |
軍事
燕國的兵制,由於年代久遠及文獻匱乏,已不可考。燕國其重要的軍事據點:令疵塞(今河北省
遷安市西)、居庸塞(今河北省昌平縣西北居庸關),主要防備東胡。武陽城(今河北省易縣東南),處於
燕長城的西北端,主要防備齊、趙兩國。燕國的軍隊,有帶甲數十萬,車六百乘,騎六千匹,粟支數年。
燕國建立之初,面臨的形勢是嚴峻的。華北大平原,西有巍峨的
太行山,時有山地民族侵擾,東有
渤海海浸和
黃河故道的滾動所造成的沼澤地帶,道路不暢,平原中部地勢平坦,一望無際,無險可守,南面是
商人腹地,商人復國心盛,不可能幫助
周人,北面是曾保護商王子,與周人抗衡的商舊臣。周人率軍越過廣袤的商地,遠離王畿,其艱難程度可想而知。燕國初立,戰事頻繁,平定領地內的土著,抵抗北方民族的侵擾,均憑武力支持。從
燕侯墓中隨葬多件銅戈、戟、護面和車馬器,以及中型墓中有兵器、車馬器者墓室較大,等級較同類墓高的現象也可看出,燕侯本人尚武,手下貴族也都是大大小小的軍事統領。
經濟
農業
燕國
燕山以南以農業為主,以北以牧業為主,燕山地區和冀東地區同時兼有農業和牧業。大至東部沿海有漁鹽之利,北部出產馬牛羊,南部盛產黍稻粟菽,山地有銅鉄礦冶,經濟部門比較齊全。燕國的畜牧業區域在上谷、漁陽、右北平三郡地區,農業區域在薊城以南的地區,漁業、鹽業區域主要分布於渤海沿岸和各島 嶼,以及 遼水、鴨綠江下游沿岸等地區。
商代燕地的遼西地區釀酒業較為為發達。燕國農業工具以石制、銅製為主,且石制農具在數量上占有絕對優勢。出土的石制農具多數為磨製工具,戰國中期,鐵農工具在各地普遍地使用。燕國在西周時期的糧食作物有黍、粟、稻、粱、麥、豆、麻等,而粟和黍為燕人的主要食物。
水利工程,在幽州南界有督亢澤、督亢陌,在北京
永定河流域有
陶井,在燕南長城有易水堤防,在
燕下都有運糧河。
手工業
燕國在冶金手工業中主要的是冶鐵手工業和青銅手工業。戰國時燕國冶鐵手工業有了飛躍的進步,不僅生產工具用鐵製作,戰爭的武器也已逐漸改用鐵製成,同時青銅手工業的冶鑄技術也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燕國冶鐵作坊,一般都由官府經營,燕國的冶銅業,在青銅製品種類以禮器、兵器為多。冶銅 業,其經營性質與冶鐵業一樣,主要是官營,兵器製造業是燕國的重要手工業之一,主要由官府督造,戰國時期燕國的兵器主要是鐵製品。
燕國官營制陶,其生產者大多是官奴和刑徒,民間制陶普及,但各地的製造水平相差很大,燕國有專門的製作骨器的手工作坊。燕國受北方少數民族的影響,皮革業發達。一般皮革器多用牛皮、羊皮製作,皮甲則用堅硬的野生動物皮製作。燕國煮鹽業之盛當在戰國中期以後。
燕國向外輸出的商品,種類單一,僅限於幾項土特產品。燕國在向中原內地提供的商品中,農業、手工業產品所占的比重很小,主要是為中原內地所珍視的土特產品。棗、栗是燕國的兩項大宗商品,產於燕國北部。棗、栗、薊而外,燕國還盛產杏、梅等果品。蠍角、白金、燕石,是燕國的另一類土特產品。商品交換一般要在市場上進行。燕國的都城和其他主要城市,都設有市。
城市
燕國的城市發展很快,大、中、小城市都很多。在大城市中,下都武陽以規模大著稱,上都薊則以富庶聞名。在眾多的小城中,不同地區的也各有其特點,分布於長城附近地區的,軍事性質較強,因為它是隨著長城的修築而興起來的。燕北五郡郡治襄平、漁陽、沮陽、無終、陽樂等城,都具有一定規 模。
貨幣
戰國時期燕國的金屬貨幣,有明刀、布幣、囿錢、金幣等幾種形制。
燕國的金屬貨幣以明刀幣為主。燕明刀幣的形體較齊刀幣為小,銅質較粗劣,鑄造也不精,明刀多鑄有一“明”字,故俗稱明刀,通高約13~14厘米。早期的形體較大,刀背略彎,刀身上寬下窄,通高約14厘米,重13克左右,“明”字作“
仈”、“
仌”,背文多為一字;中期的形體 比早期的略小,“明”字作“
乽”;晚期的刀身上下等寬,刀背較直,柄向內屈曲明顯,刀重減輕到10克左右,“明”字寫成“債”,有人誤釋為“
匽”或“易”。中期、晚期的背文一般字數較多,常在“左”或“中”、“右”之下系以數目字。
刀幣是從實用工具青銅小刀(或稱削)演變來的,主要流通於燕、齊地區,而布幣則是從古農具鏟形鑄演變來的,主要流通於三晉及兩周地區。燕國布幣是為適應通行於布幣的國家而鑄造的,鑄 造數量不多。幣面都鑄有地名。燕國布幣還鑄有幕文。
戰國時,黃金已成為燕國大商人、上層統治者的最重要的貨幣了。
文化
燕國作為一種特定的歷史環境,聚集了諸多不同種文化,諸文化因素的滲透釀成
燕文化。從琉璃河附近之
鎮江營遺址的情況看,西周中期已有一種周、商文化因素合體的文化覆蓋。這種合體現象體現於許多器型上,如鬲的整體為商式造型的袋足,卻附有周式的矮小足跟,如簋雖有商式的敞口外形,口沿、器表、圈足都發生了變化,
周人是不使用
陶簋的,也許是受商人銅簋的影響。
文化合體的結果,使遺物產生群體的變化,這些變化後的遺物群體稱之為西周燕文化,與此相關聯,創造這一文化的人類共同體業已形成。西周燕文化在北京琉璃河燕都城遺址、鎮江營遺址B30、昌平白浮B31、河北
滿城要莊B32均有成組器物出土。其陶器中商文化因素顯然強於
周文化因素,如大量出土商式袋足鬲,如四系罐、三角劃紋簋的普遍存在等等。埋葬習俗上更接近商文化風格,滿城要莊和昌平白浮的中型墓均有腰坑,要莊M1的二層台上也殉有一狗。在
隨葬品方面,要莊M1的袋足鬲多於足跟鬲,商文化特色更濃重,昌平白浮墓
陶鬲的足跟為周文化因素,口沿起泥條凸棱又是張家園上層文化因素,同墓的青銅短劍、頭盔、刀等兵器則為北方某些民族所特有。
春秋時代開始,各地諸侯相爭,而原本周文化獨尊的局面逐漸破壞,各地區文化開始有“本地化”的改變趨勢。到了戰國時代以後,這種情況更明顯,在文字使用方面可以粗略依照地域分為五大系統:東方齊系、東北燕系、南方楚系、北方晉系和西方秦系文字,各系統的文字大體上相近,只有小部份文字有所差異,因此彼此文書往來並沒有太大問題。
總之,西周燕文化中,
商文化因素最重,
周文化因素次之,並間或顯示出少量的
張家園上層文化及北方其它民族文化因素的存在。這種文化表象與燕國墓地中周人占據面積很小的情況相結合,透視出燕國社會背景的某些方面。周人在燕國只是少數,又多屬高等級人物,不可能直接與下層接觸,其間所藉助的中間力量是商文化色彩濃重的原商人舊臣。商文化在其承上啟下的橋樑作用中,廣泛地播下了文化傳統的種子,最終成為燕國中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周人雖然在意識上歧視、排擠張家園上層文化等北方民族文化,但無法控制商人舊臣與當地土人的接觸,當土著文化強大起來之後的
春秋時期,就連周人也無法拒絕土著人的加盟了。
名人
將領
謀臣
刺客
其他
君主世系
下表列出為見諸先秦史籍的燕國封君:
國君稱號 | 代數 | 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註 |
---|
召公 | | | 4 | 前1042—前1039 | 又作召康公,周王族人 |
燕侯 | 1 | 克 | ? | 前1038—? | |
燕侯 | 2 | 旨 | ? | ? | |
燕侯 | 3 | 舞 | ? | ? | |
燕侯 | 4 | 憲 | ? | ? | |
燕侯 | 5 | 和 | ? | ? | |
中隔一世不明 |
燕伯 | 7 | 聖 | ? | 西周晚期 | - |
中隔一世不明 |
燕侯 | | | | ?—前865 | 姬筮之後 |
| 9 | ? | 38 | 前864年-前827年 | |
| 10 | 莊 | 36 | 前826年-前791年 | |
| 11 | - | 24 | 前790年-前767年 | |
| 12 | - | 2 | 前766年-前765年 | |
| 13 | 鄭 | 36 | 前764年-前729年 | |
| 14 | - | 18 | 前728年-前711年 | |
| 15 | - | 13 | 前710年-前698年 | |
| 16 | - | 7 | 前697年-前691年 | |
| 17 | - | 33 | 前690年-前658年 | |
| 18 | - | 40 | 前657年-前618年 | |
| 19 | - | 16 | 前617年-前602年 | |
| 20 | - | 15 | 前601年-前587年 | 燕前桓公子 |
| 21 | - | 13 | 前586年-前574年 | |
| 22 | - | 19 | 前573年-前555年 | |
| 23 | - | 6 | 前554年-前549年 | |
| 24 | - | 4 | 前548年-前545年 | |
| 25 | 款 | 9 | 前544年-前536年 | |
| 26 | - | 7 | 前535年-前529年 | |
| 27 | - | 5 | 前528年-前524年 | |
| 28 | - | 19 | 前523年-前505年 | |
前簡公 | 29 | 載(一說款) | 12 | 前504年-前493年 | |
| 30 | - | 10 | 前464年-前455年 | |
| 31 | 戴 | 21 | 前454年-前434年 | |
| 32 | - | 31 | 前433年-前403年 | |
後簡公 | 33 | 載 | 30 | 前402年-前373年 | 燕湣公子 |
後桓公 | 34 | - | 11 | 前372年-前362年 | |
後文公 | 35 | - | 29 | 前361年-前333年 | |
| 36 | - | 12 | 前332年-前321年 | |
| 37 | 噲 | 5 | 前320年-前316年 | |
相國 | | 姬子之 | 3 | 前316—前314 | 前314年齊國滅燕 |
| 國滅時期 | 齊治3年 |
| 38 | 職 | 33 | 前312年-前280年 | |
| 39 | - | 8 | 前279年-前272年 | |
| 40 | - | 14 | 前271年-前258年 | |
| 41 | - | 3 | 前257年-前255年 | |
| 42 | 喜 | 33 | 前254年-前222年 | |
燕惠侯前的燕國世系均通過出土文物證實,史書無載,事跡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