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中(戰國古城)

雲中(戰國古城)

雲中城,是今內蒙古地區出現的第一座封建城市。戰國時期,華夏諸侯國間戰亂紛壇,兼併鬥爭異常激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雲中
  • 自然資源:地勢平坦,有荒乾水(今大黑河)
  • 城牆每面長:約2000米
  • 遺址:今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的古城鄉
古城雲中,雲中城,

古城雲中

據《史記》等典籍記載,戰國中期,趙武靈王於其二十六年(公元前300年),復攻中山,“攘地北至燕代,西至雲中、九原”。“北破林胡樓煩,築長城自代並陰山下至高闕為塞,而置雲中、雁門代郡”。不久趙武靈王在“雲中郡”開始興建“雲中城”,作為“雲中郡”駐地。城址在今托克托縣(歸呼和浩特所管轄)古城鄉古城村。城垣周長8公里,現存有南城牆、西城牆及部分東城牆。土城牆殘高8米,底寬23米,人工分層夯成。在城內西北方向,有一大土丘,當地民眾稱為“鐘樓”,瓦礫遍地,俯首即拾。秦漢時仍為“雲中郡”的“雲中縣”。王莽更名“遠服縣”。北魏稱“雲中”、大業初年稱“雲中宮”,唐高宗將“雲中”改名“雲中都護府”,後又荒廢。這是呼和浩特地區最古老的一座古城址。它對研究中國古代歷史,特別是北方歷史和呼和浩特歷史有重要價值。
⑴郡名。①戰國趙武靈王置。秦代治所在雲中(今內蒙古托克托東北)。轄境相當今內蒙古土默特右旗以東,大青山以南,卓資縣以西,黃河南岸及長城以北。西漢轄境縮小,東漢末廢。②唐天寶元年(公元742 年)改雲(雲)州置。治所在雲中(今山西大同市)。轄境同雲州乾元元年(公元758 年)夏改雲州。
古縣名。①秦置。治所在今內蒙古托克托東北。東漢末移治今山西原平縣西南,北魏廢。②唐開元十八年(公元730 年)置。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市,蒙古至元二年(1265 年)歸入大同縣
⑶府名。宋宣和四年(1122 年)改遼大同府預置。治所在今大同市,為雲中府路治所。是宋、聯合攻遼盟約中預定歸還宋人之地。其後金人失約,地遂入金,仍改名大同。

雲中城

雲中城,是今內蒙古地區出現的第一座封建城市。戰國時期,華夏諸侯國間戰亂紛壇,兼併鬥爭異常激烈。趙國是中原地區的大國,都城設在邯鄲(今河北邯鄲市)公元前353年(趙成侯二十二年),魏國出兵攻占了邯鄲,三年後才歸還趙國,趙肅候即位後,力圖報仇,經過多年的準備,於公元前333年出兵攻魏,出師不利,大敗而回,只得在趙國南面邊境興築了一條趙南長城進行防禦。當時,秦國勢力倔起,魏國又虎視眈眈,趙國要保住自己不被兼併,只能走富國強兵之路。
公元前325年,趙武靈王即位後,勵圖精治,必須在軍事上改進裝備和戰術,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公元前367年,趙武靈王提出採取“胡服騎射”的戰術,主要是改變傳統的車戰和步戰,採取北方遊牧民族的騎戰,用騎兵衝鋒突擊,速度很快,而且進退都很靈活。騎戰再結合使用戰車和步兵,便可以在攻防兩方面都處於優勢地位。同時,這又是中國服飾制度上的一大變革,傳統的服裝是寬衣博帶,不能適應騎馬作戰。騎戰時騎在馬背上是雙腿外露,腳上要用力蹬夾,還要勒緊腰帶,以減輕腹部的顛簸,才能專心致力射殺。所以必須採取北方遊牧民族的服式,有明確的上衣和下褲,作戰時必須穿短上衣、褲和靴,才能適應騎馬作戰的要求。改穿“胡服”是中國服飾史和戰爭史的重大變革,所以在當時就有人持反對和懷疑態度。但是,趙武靈王自己帶頭穿著“胡服”,並說服動員了貴族和大臣們都穿上“胡服”,組成了以騎兵為主導的龐大軍隊。趙武靈王組建的這一新兵種,果然在戰鬥中所向披靡,第二年一舉擊敗了中山國(今河北靈壽縣),林胡王獻馬表示誠服。公元前300年,趙武靈王乘勝開拓北面疆域,把原住居在晉北及內蒙古中商部的林胡、樓煩等少數族,驅趕到黃河西面的鄂爾多斯高原地帶。趙國勢力沿大青山烏拉山南麓向西推進,擴展疆域到河套邊沿。於是,在這片新開拓的土地上設定了雲中、雁門代郡
趙武靈王設定的雲中郡,郡治在雲中城,就是現今托克托縣古城鄉的古城。雲中城本應是趙武靈王時所築,但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中引用《虞氏記》誤為趙武侯興築,一字之差,競將建城時間提前一百多年。實際上趙武侯時,趙圖勢力還不可能擴張到這片地方。有人引用《史記》。其中一些追述趙國歷史的議論來證明,認為趙武侯時曾一度占領過這片地區,但考古資料卻證明當時確是林胡樓煩等少數族居住的地方。《虞氏記》中說趙武侯先在黃河西岸上築城;剛築起部分城牆便崩塌了,於是改在黃河東面另選新址;根據藍天白雲里翱翔的天鵝指引,尋找到了合適築城的地方。說是趙武侯白天見有一群天鵝在雲中飛翔,整天都在同一個地方的上空來回盤旋,鳥群下方的地面上放射出耀眼的光輝。趙武侯看到這個景象後,認為是吉祥之兆,便決定在這裡築城,並命名為雲中城,這個美麗的傳說雖不可全信,卻反映了選擇在呼和浩特平原中心地帶建城的主要原因。雲中城所在地方,是呼和浩特平原的中部,有發源於陰山的荒於水(今大黑河)武泉水(今小黑河),南面還有白渠水(今寶貝河)流經平原入黃河,地勢乎坦,水草豐美,宜農宜牧,是訓練騎兵和放牧戰馬的好地方。
雲中郡所轄地區內,在注重養馬業的同時,又遷來了許多內地的農民,安屯設村進行墾殖,以發展農業生產;解決軍需,供應糧食,並在人口較多的地方設定了縣一級政權。由於史籍上沒有詳細記載所屬縣名及方位,目前僅知雲中城東面有原陽縣,是訓練騎兵的基地,城址在今呼和浩特市東南方的八拜古城;雲中郡西部築有九原城,是邊境屯兵的重鎮。
雲中城於公元前236年被秦始皇所奪取。公元前234年(秦始皇十三年)秦國在此設立了雲中郡。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了六國,自立為始皇帝,正式建立了秦朝。秦始皇在全國推行郡縣制,在全國設定三十六郡雲中郡成為其中的一郡。秦始皇於公元214年派遣蒙恬率領數十萬人北擊匈奴,收復了黃河河套以南的廣大地區,並渡過了黃河,占據了烏拉山以北、狼山以南地帶,沿河興築了三十四座縣城(一作四十四座縣城)。這些縣城中有的屬於雲中郡管轄,考古工作人員在今托克托縣哈拉板申村西發現的古城,應是秦始皇時所築三十四座縣城之一,史籍上沒有記載這些縣名,哈拉板申村西古城的名稱已無法得知。
西漢時期,將雲中郡劃分為雲中郡和定襄郡。雲中郡治仍在雲中城,管領有雲中、鹹陽、陶林、楨陵、犢和、沙陵、原陽、沙南、北輿、武泉、陽壽等十一個縣,約分布在今大青山以南、東起至卓資縣西境,西至包頭市古城灣,沿大黑河流域南至清水河縣喇嘛灣這一片地域內。其中已查明位置的有:沙陵縣城址在今托克托縣哈拉板申村東古城楨陵縣城址在今托克托縣章蓋營子村,陽壽縣城址在今托克托縣葡灘拐,北輿縣城址在今呼和洽特市塔布陀羅海古城,陽原縣城址在今呼和浩特市八拜村武泉縣城址在今卓資縣三道營村、沙南縣城址在今準格爾旗十二連城王莽時期改雲中為受降。東漢時期,又重新設定了雲中郡,管領有雲中、鹹陽、箕陵、沙陵、沙南、北輿、武泉、原陽、定襄、成樂、武進等十一座縣城。後三座縣城原屬定襄郡,東漢時將雲中郡管轄區域向南伸延,括進了什拉烏素河和寶貝河流域,放棄了陶林、犢和、陽壽三縣地,也就是大黑河上游及其東面的地方。
北魏時期又在雲中城地方設定了雲中鎮,成為駐守大青山以南的重要基地;在雲中城東建立了雲中宮,為北魏皇帝北巡時駐蹕休息的地方;在雲中城的東北方的山谷口興築了白道城。白道為大青山通往山後的重要通道,白道城築于山谷口外,是重要的軍事設施,城址在今呼和浩特市北郊壩口子村南。
雲中城自建立後,斷續沿襲使用約有九百年之久。
雲中城初建於戰國時期,經歷了秦、漢、北魏等王朝的延續使用,城垣也經過多次修繕和改造,初建時的城垣及城市布局情況也難於弄清。現今地表城牆已基本塌毀,南城牆尚保存較好,殘高約5米。現存城牆每面長約2000米,周長約8000米,約合16華里,較漢代郡治的規模大,估計應是戰國時期初建的規模,只是歷代曾經補築和改造過。城內西南隅建有一座子城,就是加築了東、北兩面牆,西、南商牆仍利用外城牆。子城長寬各約130米,與規模龐大的外城牆不相配,估計應是漢代加築的,但因未正式發掘過,還不能做出結論。城內原有許多建築遺蹟和磚瓦碎片,由於近年墾殖的發展,利用洪水溉灌等原因,城內地表淤積覆蓋較厚,早年考古工作者曾在城內採集到各個時代的瓦當,城內出土過北魏鎏金銅佛像;石刻佛像等遺物。城內分布的墓葬數量很多,自戰國至北魏時期的都有,其中有些築有高大封土的墓葬,1956年曾在城外西南方的什爾登村清理了兩座,為西漢閼氏壁畫墓,對於研究古城的歷史和漢代的社會生活,都有一定的科學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