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概況
大黑河,據《
水道提綱》記載,其蒙古名為伊克圖爾根河,後因流域內土質黝黑而得現名。位於內蒙古
河套地區東北隅,是
黃河上游末端一條大支流,發源於內蒙古自治區
卓資縣境的壩頂村,流經
呼和浩特市近郊,於托克托縣城附近注入黃河,幹流長236公里,流域面積17673平方公里。流域內盆地面積5154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積的29%,土地平坦、肥沃,渠系縱橫,是自治區的重要糧食基地之一。北部為山區,約占流域面積的54%,其餘為黃土丘陵區。在內蒙古境內,黃河流向由西向東,大黑河幹流由北東方向流來,形成對流格局,故稱逆向支流。
發源於卓資縣十八台鎮,境內全長87公里。流經卓資山鎮、梨花鎮、旗下營鎮,進入呼和浩特市後,匯入黃河。年均河水流量1.1億立方米。
大黑河 大黑河是黃河水系流經河套平原最大的支流。大黑河發源於烏蘭察布市卓資 縣十八台鄉東躺子南山頂,由東向西流經旗下營折向西南,沿山麓從榆林南下至 二十家子,到美岱村流入土默特平原。橫貫呼市郊區東西,經土默特左旗至托克 托縣的葡萄拐匯入黃河。全長225.5km,流域面積15911km2。在呼和浩特境內全 長114.4km,平均坡降1/3000,多年平均徑流量9700 萬m 3 。
主要支流
大黑河水系由東部的大黑河支流、西部諸支流以及哈素海退水渠三部分組成。在美岱以下左岸有什拉烏素河、寶貝河等較大支流匯入。西部各支流,都發源於大青山,較大的有哈拉沁溝、烏素圖溝、槍盤河(水磨溝)、萬家溝、美岱溝、水澗溝等,集水面積數百平方公里至千餘平方公里,溝道長數十至百公里,比降陡,溝口附近有洪積扇,出峪口後無明顯河床,山洪漫流於平川之上然後入大黑河。
大黑河水系的特點是幹流和支流在山區均有固定流路,進入平原後則無固定流路,並多與灌溉渠道交織在一起,水系紊亂,排泄不暢。歷史上大水之年,托克託附近常常是三面高水壓境,南面又受黃河頂托,素有“萬水歸托”之稱。
什拉烏素河,漢魏為白渠水,清朝為西喇烏素河。什拉烏素後河上游稱蠻汗溝,發源於
涼城縣東十號鄉
蠻汗山,全河比較大的支流有菜園子溝、西溝門溝、
東溝門村水及各支溝水,其均從左側匯入。什拉烏素前河,上游稱茶房溝發源於和林格爾縣黑老夭鄉抗板升南山頂,全河均有清水或間歇水,古力半溝、丹岱溝、姑姑板溝從左側匯入。
哈素海退水渠,由北向南流經平原低洼處,將平原分為兩半,東部稱大黑河沖積平原,西部稱黃河沖積平原,匯集各渠系之退水流人大黑河的尾閭處。
小黑河,是大黑河的主要分支,小黑河發源地有兩處,一為武川縣黃花窩鋪村西南,經大豆鋪、卯獨慶進入呼和浩特的哈拉沁溝,經毫沁營、如意河、西把柵、 討號板南營子,在洪津橋北匯入大黑河。全長93km,在呼和浩特境內全長48km; 其主要支流有烏素圖溝、壩口子溝、水磨溝三條季節性河流;另一發源地是郊區 西把柵鄉大廠庫倫泉水,小黑河全年平均徑流量 8724 萬 m 3 ,最大洪峰流量為 599m 3 /s,年平均流量為330m 3 /s。由於排入了城市工業和生活污水,水質污染嚴 重。
哈素海(湖泊): 哈素海系黃河變遷遺留的牛軛湖,呈西那東向展布,屬大黑河系的外流湖泊。 哈素海位於土默特左旗的哈素鄉和其冗鄉境內,自 1960 年開始修築圍堤,現已 具有平原水庫的特點,最大儲水面積28.45km2,湖面水位989m左右,平均深度 1.4m 左右,湖區中南部較深,可達 3m 左右,設計湖容量 8000 萬 m 3 ,現已達 6000 萬m 3 。
水系特點
大黑河流域在大地構造上,北部山區屬於陰山東西緯向構造帶,南部平原屬於斷陷盆地,這個斷陷盆地稱為河套湖,大約在第三紀初期就已形成,自成獨立水系,大黑河只是當時盆地周圍水系中位於東邊的一條大支流。自晚更新世以來,由於盆地南邊河曲至托克托間的支流被黃河溯源侵蝕而拉開,湖盆遂歸入黃河水系,大黑河才成為黃河的支流。
大黑河幹流由河源至美岱,河長120公里,穿行於石山峽谷間,平均比降4.7‰;美岱以下至河口,河長116公里,流經土默特川平原,系土質河床,其中美岱至三兩河長63公里,比降1.63‰,三兩至河口河長53公里,比降0.36‰。
水文特徵
流域地處中緯度,屬大陸性氣候,冬季嚴寒少雪,春季乾旱多風,夏季降雨集中。年平均降雨量330~460毫米,由東向西遞減,年際變化大,年內分配不均。大黑河的水沙,主要來自山區和丘陵區。幹流美岱站及下游左岸支流年徑流量為1.96億立方米,右岸大青山各支流為2.33億立方米,共有年徑流量4.29億立方米,平均徑流模數每平方公里為2.4萬立方米。年輸沙量以美岱站計為600萬噸,平均輸沙模數每平方公里為1400噸。水沙主要集中在汛期,洪水多出現在七八兩個月,陡漲陡落,山洪暴發時,常挾帶大量泥沙並含有大量有機質,淤積土默特川平原,使之成為肥沃的土地。早在200多年以前,人們就已引用山區洪水淤灌農田。建國後有了更大發展,幹流和各支流峪口以下,修建了許多引洪淤灌工程,節節引走洪水和泥沙,自1968年以來,除個別大水年外,大黑河的洪水很少流入黃河。
流域概況
流域地勢北高南低,地形組合主要是山區和平原,兩者呈明顯的台階式。大青山橫亘於流域的北部和東部,山區約占流域面積的54%,頂部平緩,微向北傾,海拔1600~2340米,多為山地草原和草甸,是良好的牧場;山區南坡,有陡峻的山崖,有深邃的溝壑;山區和平原的交接帶,多為灌叢草原,局部有森林;大青山南麓廣闊的山前沖積平原,即土默特川平原,海拔降至1011~990米,東起美岱,西至鐙口,南抵托克托縣城,呈三角形,面積5154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積的29%,地面平坦,土地肥沃,渠系縱橫,是內蒙古自治區的重要糧食基地之一。其餘部分為黃土丘陵,分布在卓資縣境及流域東南部蠻汗山一帶,水土流失較嚴重。
資源分布
大黑河的水沙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山區和丘陵區是產水產沙地區,平原區是用水用沙地區。其水資源量較貧乏,天然年徑流量共4.29億立方米,單位面積產流量尚不及黃河流域平均數的一半。年輸沙量美岱站為600萬噸,平均每平方公里輸沙1400噸,屬輕微水土流失區,但有些丘陵地區仍較嚴重,每平方公里侵蝕量2000~4000噸。
治理開發
流域內的自然災害較多,以旱災、洪澇和鹽鹼較為嚴重,民眾飽受其苦,常把大黑河稱為“大害河”。流域內乾旱普遍,在近500年的史料統計中有大旱57次、平均9年一次,旱年144次、平均三四年一次,這與當地“三年一小旱,十年一大旱”的說法基本一致。近50年來,在大青山區和丘陵區的較大支流中修建了石嘴山、二道窪、雷山和紅領巾等4座中型水庫和諸多小型水庫,用以防洪和灌溉。在大黑河出口處的河口鎮,於1964年修建擋黃閘1座,防止黃河倒灌,保障大黑河河灘墾殖區的生產。在大黑河幹流由美岱至入黃口河道的兩岸,於1954年至1960年間修建堤防,可防禦10年一遇洪水;在小黑河、什拉烏素河及大青山區較大支流的下游以及呼和浩特市郊區也修有防洪堤防,總計堤長643公里。沿大黑河幹流及主要支流的下游兩岸,建有20餘處萬畝以上的灌區。沿黃河大堤還修了鐙口、團結、托克托等4處揚水工程,改自流引水為揚水灌溉,水源得到保證。
紅領巾水庫是一座中型水庫,1958年動工興建,由於當時全國少先隊員曾捐獻28萬元支援該水庫建設,故命名為“紅領巾水庫”。紅領巾水庫位於土左旗大青山麓的水磨溝溝口附近,控制流域面積1 364平方公里,年水量4320萬立方米,年沙量77.4萬噸。壩址以上全為山區,植被差,常有山洪暴發。這座控制性水庫,壩高42米,總庫容1660萬立方米,死庫容280萬立方米。自1960年建成投運用以來,前4年採取“攔洪蓄水”運用方式,水庫淤積嚴重。針對這一問題,水庫管理人員深入調查,分析水沙運行規律並總結民眾引洪淤灌的經驗後認為:“泥沙既能隨水而來,也就能隨水而去,全部攔蓄將淤廢水庫,引出泥沙則可改土淤田。”於是打通施工導流洞,改水庫為“緩洪蓄清”運用方式,即汛期滯洪排沙,引洪淤灌,汛後攔蓄清水供冬春灌溉。自1964年以來,水庫不但沒有淤積,而且還衝走了部分老淤土,保住了庫容。
大黑河的引洪淤灌有悠久的歷史,早在200多年前,當地民眾就有引山洪渾水漫地 ,用以改造荒灘鹼地獲得好收成的事例,多自發效仿推廣。新中國成立後,政府大力提倡 ,引洪漫地面積不斷擴大,由歷史上的11萬畝發展到100多萬畝。現在土默特川平原上,大黑河幹流美岱以下及各支流口以下,都是引洪漫地範圍,沿河道兩岸設有許多引水口門,每年汛期山洪暴發,民眾都自上而下節節分流,使洪水和泥沙通過分洪口門分散在川台河灘之上,肥田改土,往往輪到下游灌區已是水少地多不夠引用了。如此大規模引洪淤灌,大黑河的洪水和泥沙已被吃光喝盡。據水文觀測,自1968年以來,除個別大水年外,洪水泥沙已不再進入黃河,其減水減沙效益達100%,成為第一條水沙不入黃河的大支流。
流域文化
大黑河,秦代時稱之為黑水河,漢朝時上游稱為荒乾水,下游稱為沙陵河,隋唐、遼、金時期稱之為金河,據《
水道提綱》記載,其蒙古名為伊克圖爾根河,後因流域內土質黝黑而得現名。發源於地處陰山山脈的內蒙古烏蘭察布盟卓資縣十八台鄉,向西流去,後又折向西南,於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河口鎮匯入黃河。與黃河共同沖積出美麗富饒的土默特平原(即土默川)。全長約236公里,流域面積約1.37萬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牛角川、大廟溝、白銀廠汗溝、石人灣溝、哈拉沁溝、什拉烏素河、寶貝河等。其中寶貝河在漢代稱為百渠水,唐時稱為濛水。大黑河上游山區地勢較為平緩,植被覆蓋率低,水土流失嚴重,河床寬窄不一,寬處可達300米,最狹窄僅70米。中遊河流兩岸山高崖陡,土石裸露,河谷蜿蜒曲折,河谷中時有河灘地分布,下游地形逐漸開闊,流入了土默川沖積平原,河槽即寬且淺,泄洪力低。
大黑河流域的土地肥沃,古時牧草豐美,地理位置極為重要,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有多次戰爭發生在這裡,由契丹建立的遼王朝滅亡於此。有多個王朝先後築城開發、防守,北方遊牧民族發展到一定階段,或為了與中原農業地區進行交易、交流,往往也修築城池。這裡先後有過許多城市:始建於戰國的雲中城;西漢的振武軍(城);北魏的白道城;遼代的豐州城;明代蒙古部建立的庫庫和屯(今呼和浩特市前身)等。其中雲中城是內蒙古地區第一座城市。西漢振武軍(城)歷經一千五百餘年,直至元末才廢止,是內蒙古地區歷時最長的古城。而遼代的豐州城中的萬部華嚴經塔(因其通體潔白,又稱為白塔),雖已歷盡了近千年的滄海桑田,仍安然無恙,並將繼續迎接著土默川上,大黑河畔的朝朝暮暮。
詩賦
金河情
霍利賓
朝去金河水,夕流黑河道。前不見來人,後現旅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