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道城

白道城

白道城是北魏王朝在大青山南麓興築的一座軍事城堡,扼控南北交通的要塞,城址在今呼和浩特市北郊壩子口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白道城
  • 地理位置:呼和浩特市
  • 氣候類型: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 建立時間:北魏王朝
地理位置,重要性,修建歷史,

地理位置

白道是大青山南北交通的一條通道。大青山東西橫亘於內蒙古高原的南部,屬於陰山山脈的中段,山北面穿越丘地帶後便是較平坦的高原,山南沿為崇山峻岭和深谷陡坡。自大青山以南的呼和浩特平原(土默川)通往山後,有幾主要通道都沿著大山谷口進入谷內的溝頂,翻越小山樑,可進入高原。穿越大青山的通道,有烏素圖溝、水磨溝、萬家溝、五當溝等幾條山谷,谷內都有溪水常年不絕流出,澆呼和浩特平原上的農田,山洪注入大黑河再注入黃河,或徑注入黃河。其中烏素圖溝在北魏王朝時期就稱為白道中溪,這條溝的水流,發源於今武川縣城南面的丘陵區,匯集附近山中溪流,流經武川鎮城址所在地土城梁村東,再經馬家至娛蚣壩下稱做壩溝,再流經碌礎灣南流至老園子村稱為素圖溝,然後從烏素圖村南流入大黑河。內蒙古高原與晉陝地區間的交通,經由烏索圖溝,是一條方便的捷徑,但烏素圖溝內山高谷深,大批人員和車馬較難於通行,於是便在附近山勢較緩地帶開闢出一條山道。這條山道有一段為凝灰岩構成的山樑,高出地面3至6米,寬約20至30米,南北長380米,色灰白如石灰,這便是名為白道的原因。
白道城

重要性

自戰國時期起,白道便是大青山南北交通的主要通道;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中有著關於白道的記載,北魏以後的歷代王朝,都曾沿用這一條通道,史書上有不少記載。北齊文宣帝高洋於555年(天保六年)親自率兵追擊茹茹(柔然),將其輜重留於白道,然後用輕騎追擊茹菇,遠至懷朔和沃野鎮城,大勝而還。隋文帝於583年(開皇三年)派衛王楊爽率領李元節等四將,北擊突決厥沙缽略可汗,相遇在白道上,大破之。唐代突厥於622年(武德五年)殺劉武周於白道。宋人樂史《太平寰宇記》雲州雲中條上亦曾記述白道,稱“白道川,當原陽鎮北,至山上,當路千餘步,地土白色如石灰,遙自百里即見之,即陰山路也”。這條馳名的交通要道,在宋以前都稱為白道,白道所經的大青山稱為白道嶺。金代開始將白道所經的山嶺稱為汪袞,意為神山。元代這條古道便成為嶺北地區通往內地重要驛路木憐(馬)道必經之地,“甸城道路碑”上記載了延有佑年間豐州官員如何重視維修,以保證這條驛路交通暢通。近現代將汪衰(翁袞)訛為娛蚣壩,仍然是大青山南北交通的要道。清代在娛蚣壩下建有關帝廟一座,廟旁樹立有許多石碑記載維

修建歷史

修道路情形。民國時期修路時,曾由抗日將領吉鴻昌將軍手書“化險為夷”四字,摩崖刻石紀念。現代公路只有部分段落仍沿著古道通行,在古道東面另僻了新道。
北魏王朝為了控制大青山南北的交通,在山谷口南興了白道城,,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中明確記載了白道城的方位,他說:“芒乾水(大黑河)……又西南至白道南,谷口有城,側帶長城,背山面澤,謂之白道;自城北出高阪,謂之白道嶺”。現今在山谷附近有秦漢長城,谷口南有戰國長城遺蹟,城址北面約8公里就是著名的白道。城址正位於山谷口外的壩口子村中,古城興築於漢代,北魏時期將漢代城垣予以改造,新築城堡位於漢城南部,東牆全長190米,其餘各面城牆都已夷為平地。在城址中發現有波斯薩珊朝銀幣和北魏石刻殘佛像等遺物。
在白道嶺上還有北魏王朝興建的行官,現今遺蹟仍很清楚,它位於烏素圖溝以東的娛蚣壩山後坡,行官外圍有橢圓形的石牆,東西最大直徑約80米,有城門四座。院內有一座圓形的建築台基,直徑約45米。《水經注》中說:“宮城在白道嶺北阜上,其城圓角而不方,四門列觀,城內唯台殿而已”。遺蹟現象和文獻記載是相符合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