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考烈王

楚考烈王

楚考烈王(公元前290年-公元前238年),羋姓,熊氏,名完(《史記》作元),戰國時期楚國君主,楚頃襄王之子,公元前262年-公元前238年在位,共25年。

從公元前272年開始在秦國質子,公元前263年其父楚頃襄王病危時,其欲回國爭奪王位,但秦昭襄王以情況不明為由,不放歸。後其侍人黃歇偷梁換柱的計略騙過秦國人,使其逃歸楚國並順利繼承王位。

為報答黃歇,考烈王即位後以黃歇為令尹,賜淮北地十二縣,號春申君。公元前258年,急,楚考烈王命春申君率兵救趙。其後楚滅。公元前241年楚與諸侯共伐秦,無功而回,遷都壽春。 曾為了組織合眾,共謀討伐秦國,派人到周赧王處請求赧王以天下共主名義下達組建聯軍的要求,結果害得周赧王債台高築。 《戰國策》和《史記》說:楚考烈王無子,春申君患之。春申君娶趙國李園之妹李嫣。李園妹有身孕後,獻於考烈王,生子被立為太子,即楚幽王楚哀王楚幽王的同母弟,楚王負芻楚哀王的庶兄,所謂“楚考烈王無子”應是其後楚王為爭奪王位,散布的流言,在楚考烈王回國之前,已在秦國生有一子名啟,後為秦國封為昌平君,後叛秦歸楚,成為末代楚王。

基本介紹

  • 本名:熊完
  • 別稱:楚考烈王
  • 所處時代:戰國時期(楚國)
  • 民族族群:華夏族
  • 出生時間:公元前290年
  • 去世時間:公元前238年
  • 主要成就:遷都壽春
  • 在位時間:公元前262年-公元前238年
人物生平,人物評析,軼事典故,史籍記載,親屬成員,

人物生平

頃襄王在位時,將熊完立為太子。
楚頃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72年),楚頃襄王與秦國講和,派太子熊完到秦國作人質,同時派左徒黃歇前往秦國侍奉熊完。
楚頃襄王三十六年(公元前263年),楚頃襄王患病,熊完逃回楚國。同年秋天,楚頃襄王去世,熊完即位,是為楚考烈王。楚考烈王即位後,以黃歇擔任令尹,將淮北十二縣封給他,號春申君
同年,楚考烈王由陳國故都陳郢(今河南淮陽)遷都壽春(今安徽壽縣)。楚、趙結盟,楚考烈王令春申君以八萬大軍,奔赴趙國。《戰國策》和《史記》說:楚考烈王無子,春申君患之。春申君娶趙人李園之妹李嫣嫣。李嫣嫣有身孕後,獻於楚考烈王,生子被立為太子,即楚幽王
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年),秦國對楚國發起進攻,以試探楚國態度。黃歇為奉行其“親秦附秦”路線,割讓州陵(今湖北鹹寧西北)給秦國,楚國勢力更加衰弱,而秦國則對楚國繼續維持“善楚”政策。接著,秦國執行“遠交近攻”策略,兵鋒集中指向三晉。
秦命白起大舉攻韓,攻取野王(今河南沁陽),絕上黨通韓都新鄭之路。韓欲獻上黨與秦求和,但上黨郡守則欲以上黨與趙,聯趙抗秦。趙國接受,遣老將廉頗率軍守長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以拒秦。秦命白起、王[齒乞](齕 音he)率軍進攻,廉頗堅壁固守,雙方相持達三年之久。前260年(楚考烈王三年),趙孝成王誤中秦反間計,改以無實踐經驗的趙括趙奢子)取代廉頗,結果被白起打得大敗。趙括全軍覆沒,本人亦戰死,趙國從此削弱。此即歷史上著名的長平之戰
公元前259年(楚考烈王四年),白起想乘勝進圍趙都邯鄲,攻滅趙國。范睢妒忌白起功勞,以秦軍疲勞應休息為由,建議允許趙、韓割地請和。秦昭王同意。秦退兵後,趙拒絕割地給秦,秦昭王又想派白起攻趙,白起認為時機不成熟,託病不出征。秦昭王改派五大夫王陵進攻趙都邯鄲。趙國軍民奮力抵抗,王陵失利。秦昭王重又想派白起出征,白起終稱病不行。秦昭王只得派王齕取代王陵,王齕亦攻邯鄲不勝。范睢於是薦舉鄭安平為將,加強對趙的進攻。在這嚴峻時刻,趙孝成王向魏、楚求救。公元前258年(楚考烈王五年),趙平原君趙勝奉命前來楚國。他想在門客中選拔二十名文武雙全的隨行人員,卻只選出十九人。這時一門客毛遂自薦隨往,趙平原君以為他在門下三年,未聞其能,不肯帶他去。毛遂說:“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使遂早得處囊中,乃脫穎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趙平原君正在用人之際,就帶毛遂同去了。
趙平原君一行來到楚國,向楚考烈王陳述合縱抗秦的利害關係,從“日出”談到“日中”,楚考烈王還是猶豫不決。毛遂於是拔劍而前,走近楚考烈王說:“今楚地五千里,持戟百萬,此霸王之資也。以楚之強,天下弗能當。白起,小豎子耳,率數萬之眾,興師以與楚戰,一戰而舉鄢郢,再戰而燒夷陵,三戰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趙之所羞,而王弗知惡焉。合縱者為楚,非為趙也。”楚考烈王羞愧,“唯唯”答應,“歃血而定縱”。趙平原君回國後,楚國出兵救趙(《史記·平原君列傳》。)這時,魏安釐王雖已出兵救趙,卻又害怕秦國報復,故命魏將晉鄙留軍壁鄴(今河北磁縣南),停止不進。魏信陵君懇請魏安釐王寵姬如姬竊取兵符,擊殺晉鄙,領兵大敗秦軍於邯鄲城下,秦將鄭安平投降,王?敗退,邯鄲之圍遂解。
這次救趙敗秦,魏信陵君起了重要作用,當然與楚國出兵也是分不開的。據《史記》的《春申君列傳》、《平原君列傳》等載,楚軍救趙的統帥是黃歇。然據《史記·楚世家》載,則是景陽。黃歇執掌楚國軍政大權,由黃歇主持調兵遣將,組織救趙行動,是無疑問的,而奔赴前線直接指揮作戰的,當是景陽。
秦罷邯鄲後,立即對魏國進行報復,攻取了安邑。第二年,即公元前256年(楚考烈王七年),秦又攻韓、趙,韓、趙慘敗,各國震動。西周君恐懼,與諸侯聯合,出伊闕(今河南洛陽西南龍門)攻秦。秦昭王命秦將(jiū)攻打西周,取河南(今洛陽西,西周君都邑),西周遂亡(公元前440年(周考王元年),周考王封弟揭於王城(今洛陽西,即河南),號西周,是為周桓公,亦稱西周君。故此西周,是周考王分封的諸侯國。這年西周亡,依附西周的周赧王亦卒,秦取九鼎寶器。)正在救趙解邯鄲之圍的楚將景陽,當秦攻韓、趙時,亦繼續率軍援趙,故《史記·楚世家》有“(楚考烈王)七年,(景陽軍)至新中,秦兵去”的記載。新中,《索隱》以“中”字誤,應為新市,在巨鹿境。《正義》:“新中,相州安陽縣也。七國時魏寧新中邑,秦莊襄王拔之,更名安陽也。”則此新中在安陽。
西周亡後,東周(公元前367年(周顯王二年),西周威公卒,少子公子根與太子朝爭立,韓、趙支持公子根叛立於鞏(今河南鞏縣西南),是為東周惠公。周王畿分裂為西、東兩部分,故自此又有“西周”和“東周”之稱。)君雖尚存,則再不稱王,從此史家以秦王紀年。故秦雖敗在邯鄲城下,但實力未減,仍取得重大勝利,楚等國援趙抗秦,雖解了邯鄲之圍,但三晉接著又遭到很大創傷,形勢對楚國日益不利。

人物評析

在古代人治的社會中,如果與王室能沾上血緣關係,那么權力地位肯定會非常的顯赫尊崇。尤其是那些最高權力者的母系勢力,通常都能把持朝政、獨攬大權。歷史上的武則天慈禧太后等之所以能獨占最高權位,還不是因為她們的兒子都當了皇帝。所以呂不韋李園之流,不惜代價,以自己的愛人或者妹妹為工具,精心謀劃,極力遊說,等這些女性工具當上母后之後,自己飛黃騰達的日子也就來臨了。
李園比呂不韋高明一著的是他沒有直接向楚考烈王進獻妹妹,而是通過了春申君這個跳板使其妹成為母后。李園深知,讓與楚王親近的春申君推薦妹妹比自己強有力的多。而且最後收拾掉這個人,也是最容易的。
也有史料認為考烈王還有其他兒子。司馬貞史記索隱》說:“楚捍有母弟猶,猶有庶兄負芻及昌平君,是楚君完非無子,而上文雲考烈王無子,誤也。”也有史料說楚王負芻楚哀王庶出哥哥,昌平君是負芻的弟弟,也相當於說負芻和昌平君也是考烈王的兒子。

軼事典故

四個“兒子”相繼為楚王
楚考烈王曾有四個“兒子”相繼為楚王:
1、楚幽王,公元前238年-公元前228年在位,李園妹之子,李園輔政,殺春申君。
2、楚哀王,公元前228年-公元前228年在位,只有兩個月,李園妹之次子。
3、楚王負芻,公元前228年-公元前223年在位,負芻誣衊李園妹之子為私生子,非正統。可能是項燕引導的政變。秦王翦攻楚壽春,敗而亡。
4、昌平君,楚考烈王做太子時質於秦,娶秦王女而生子。秦楚親善,封為秦昌平君,任相國,遷陳郢以安扶楚民,後反秦,被項燕推舉為楚王。(此為李開元《末代楚王史跡鉤沉》的說法,昌平君是否為楚考烈王之子有爭議。《史記索隱》:“昌平君,楚之公子,立以為相,後徙於郢,項燕立為荊王,史失其名。”)

史籍記載

《史記·卷四十·楚世家第十》

親屬成員

稱謂簡介
父親
熊橫,即楚頃襄王
兒子
熊悍,即楚幽王
兒子
熊猶,即楚哀王,熊悍同母弟
兒子,一作弟弟
熊負芻,即楚王負芻
(表格參考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