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世隆
- 別稱:酋龍
- 所處時代:唐代
- 出生時間:844年
- 去世時間:877年
- 稱號:景莊皇帝
- 在位時間:859年至877年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即位稱帝,青年傳說,對外戰爭,英年早逝,歷史尾聲,
人物簡介
蒙世隆(844年-877年),白族先民。一作酋龍,勸豐祐之子,南詔第八代國王,859年至877年在位。859年,勸豐祐去世,其子世隆即位。世隆的名字犯唐朝兩代皇帝的名諱(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即位之年唐宣宗駕崩,世隆沒有遣使弔祭,也沒有告其父勸豐祐之喪。唐懿宗便不予冊封。世隆遂叛唐,860年,改元建極,改國號大禮,自稱皇帝。860年、863年,兩次攻交州(今越南河內)。866年,安南都護高駢擊敗南詔軍,收復交州。869年,南詔又大舉向成都進攻,並以“木莢書” 威脅改任西川節度使的高駢要“借錦江飲馬”,高駢築成都府磚城,加強防禦工事。又在境上駐紮重兵,逼迫南詔修好,幾年內蜀地轉危為安。長期的戰爭使唐朝和南詔都損失巨大,南詔國力日漸衰落,“屢覆眾,國耗虛”。877年,世隆去世,諡號景莊皇帝,其子隆舜即位。
人物生平
即位稱帝
公元859年為唐宣宗大中十三年,南詔王豐佑的天啟年號的最後一年。是年唐宣宗駕崩。長子李漼繼位,是為懿宗。同年南詔王豐佑亦薨,權臣嵯巔立其長子十六歲的世隆為南詔王。次年(公元860年)為唐懿宗鹹通元年,南詔世隆的建極元年。
世隆即位,恰遇南詔助驃國(今緬甸)敗獅子國的大軍將段宗榜凱旋班師。嵯巔專擅南詔國政四十餘年,早已為各白蠻大姓出身的重臣們所不滿。段宗榜在騰越聞世隆即位,設計乘此除嵯巔。遂致書嵯巔:請於國門迎驃國王所獻之金佛。嵯巔冕服衣冠於河尾城迎候。在拜佛時,段宗榜立斬之於佛前。嵯巔擅權局面至此結束①。
《新唐書·南詔傳》記:“會宣宗崩,使者告哀,是時豐佑亦死。坦綽(指嵯巔)立酋龍(世隆),恚朝廷不弔恤,又詔書乃賜故王。以草具進使者而遣,遂僭稱皇帝,建元建極,自號大禮國。懿宗以其名近玄宗嫌諱,絕朝貢。”自此,南詔國主不再向唐朝皇帝稱臣。
世隆即位稱帝,以大禮為國名。大禮即大理,意為禮儀之邦。大理之名,正式自此而始。
段宗榜斬嵯巔,在南詔朝廷中大展頭角。史家論述,大多認為此後為段氏擅權。但從種種史實分析,段氏並未就此專擅南詔朝政。段氏之未擅南詔朝政,當然是由於有其餘大姓勢力肘制之故,且世隆雖年少但有相當能力,更重要的原因還是有一批強大的擁載實力能與段氏相抗衡,所以世隆才能於即位之初便稱帝、自建國號。
《蠻書》作者樊綽在該書結尾部分說:“伏以故南詔蒙異牟尋嗣孫酋龍,不守祖訓,既違明誓,自掇禍殃。尚未悛心,猶恣狂暴。全驅蟻聚之眾,攻劫邕、交之人。五載興兵,三來虜掠。顧生靈之何負,受塗炭之辛苦。”指的是世隆即位最初的三、五年間就復寇安南、邕管、趙嶲嶺之事。語意貶責、指斥。
青年傳說
時光如梭,世隆已經成長為英俊少年,勸豐祐遂令段宗榜迎回王子。朝中吹吹打打到李家莊接世隆,村民這才知道世隆身世。世隆聞訊又是震驚又是難過,他感念養父母撫育之恩,聲淚俱下,死活不願離村;經由朝廷使者及村中父老苦心相勸,這才依依不捨而去,並發誓今後定會回村。朝廷派駐的段姓、楊姓、張姓家族習慣了村中生活,不願回朝,也留在了李家莊。
世隆為報答李家莊父老養育之恩,下御詔將李家莊更名為“龍龕”,賜良田千頃供村民耕種,免除農漁稅賦;為續養育之情,宮廷所用菜餚果蔬皆由龍龕御供。龍龕百姓享受世隆皇帝恩情,衣食豐足,老少知禮,世代口口相傳至今。
對外戰爭
南詔王世隆在唐懿宗時,進攻邕州、交趾,唐將高駢選五千軍隊渡江,在邕州擊敗南詔軍,又攻打南詔龍州屯,迫使南詔燒掉儲備逃跑。高駢是個有能力,有作為的人物。到任後整飭軍容,加強防務,經過了一年的修整,戰鬥實力大增。
南詔為了對付高駢,也加強了在安南方面的軍事力量。於鹹通七年(公元866年)六月,“南詔酋龍遣鄯闡(拓東)節度楊思縉助安南節度段酋遷守交趾,以范昵些為安南都統,趙眉諾為扶邪都統。”(《資治通鑑》卷250)
是年十月,高駢軍圍交趾城十餘日,攻陷交趾。邕管相繼收復。南詔兵敗,安南節度段酋遷被殺,將領損失嚴重,白衣沒命軍(民兵)和朱弩苴佉(南詔直屬御林軍)被打散,南詔設定安南節度失敗。
髙駢率軍在交州數次打敗南詔軍,斬敵將張詮,攻破波風三壁,李溠龍率萬人投降;又打敗南詔楊緝思,斬酋遷、脆些、諾眉,向唐朝獻上三萬敵軍首級;又打敗歸附南詔的土蠻,殺死他們的酋長,土蠻帥眾歸附者一萬七千人;髙駢打敗南詔平定了安南。 唐朝博野將曾元裕打敗南詔軍,斬二千級。大將宋威又率忠武兵打敗南詔軍,斬首五千,獲馬四百尾。南詔撤退駐紮於星宿山,唐朝將領宋威進駐沱江。南詔聽說鳳翔、山南軍將要到來,於是迎戰毘橋,南詔沒有取勝,到達沱江,被唐朝伏兵攻擊,又失敗。高駢到達西川,指揮步騎五千追擊南詔,至大渡河,殺獲甚眾,活捉南詔酋長數十人,送至成都,斬之。
髙駢派人修復邛崍關、大渡河諸城柵,又築城於戎州馬湖鎮,號平夷軍,又築城於沐源川,在南詔進軍的要路各置兵數千駐紮,使南詔無計可施,“南詔氣奪”。多次的戰敗使南詔衰落,南詔“屢覆眾,國耗虛”。
世隆兵敗,退至大渡河時又無橋樑,世隆大悲,自覺無臉見國人,心急之下要跳河自殺,被部將救下。
英年早逝
世隆率軍回國後,整頓軍務,籌集糧草,先後於公元873、875年數次進攻四川,唐朝調名將高駢為統帥,全權處理四川戰事,大敗南詔大軍。公元877年世隆再次發兵進攻四川黎、雅二州後大敗,於二月,退至巂州(西昌)景淨寺,此寺是其當年攻下嵩州,建昌府後,為母親段氏而修建的,因多年長途征戰和失敗後的怒氣急上,世隆病發駕崩於巂州景淨寺,終年35歲。
世隆在位期間,於國內經濟、文化諸方面無暇顧及,無建樹可言,現也無有關記錄可查。所留遺物僅見有崇聖寺大鐘,署款為“維建極十二年歲在辛卯三月丁未朔廿四日庚午建鑄”。另一物為彌渡紅崖鐵柱,署款為“維建極十三年歲次壬辰四月庚午朔十四癸丑建立”。
南詔崇信佛教,有大寺八百謂之蘭若,小寺三千謂之伽藍,蒼山十九峰峰峰有寺,洱海百千戶戶戶禮佛。龍龕百姓感誠世隆皇帝之恩,將其供奉為本主;而龍龕村因洱海水位後退,形成了當今上龍龕、中龍龕以及龍龕上下二登,共同蒙受本主世隆庇佑。
每年七月半,龍龕上下二登村民焚香為龍,從上登本主廟、下登海宴庵分別出發,舉龍珠、龍首、龍尾並二十節龍身,由盛裝白族童女執花燈引路,嗩吶鼓樂齊鳴,隱隱約約,星星點點,耍龍隊伍浩浩蕩蕩,更有上下兩登二龍搶珠,熱鬧非凡。
世隆故里,仁邑乾坤,龍華盛會,五穀豐登。千百年來,龍龕百姓承世隆恩澤,得本主庇佑,可謂地靈人傑,世外桃源。
歷史尾聲
南詔在連續不斷的對外戰爭中,各白蠻大姓的武裝勢力也因此膨脹了起來。這些武裝勢力雖然都**於南詔王國這一大旗之下,但各支力量的實際控制權都操在各大姓手中,也就是操在各節度、大軍將、軍將的手中。這些武裝勢力的坐大,勢必要向南詔王權進逼。
尋閣勸在位一年後亡故,便出現了王嵯巔攝政的局面。王嵯巔本人就是弄棟節度,其父子掌握著與蒙氏王族關係最近的原烏蠻大姓的武裝力量。王嵯巔被殺,原烏蠻大姓系統的武裝力量,氣勢受挫,但各路白蠻大姓勢力中,也尚無有足夠能力制約其餘各路勢力者。為了維護共同的擴張欲望,必須維持相應的政治統一,因此便轉而一致擁護世隆的南詔王權。這就是世隆王權之所以強大的南詔國內政治背景。世隆即位後向唐邊境發起的一系列侵擾掠奪戰爭,滿足了各白蠻大姓武裝勢力(包括白化了的烏蠻)向外擴張掠奪的要求。
當時南詔國內流行一個傳說:世隆降生時,拳頭緊握,搿開後見掌上寫有:“通蕃打漢”四字。這一傳說正是反映了當時南詔白蠻大姓勢力向外擴張的心理傾向,並把它給以神秘化、神聖化。
世隆在位時,多次的戰敗使南詔衰落,南詔“屢覆眾,國耗虛”。其後,世隆之子隆舜即。897年,南詔漢人權臣清平官鄭買嗣指使楊登殺死南詔王隆舜。
尋閣勸在位一年後亡故,便出現了王嵯巔攝政的局面。王嵯巔本人就是弄棟節度,其父子掌握著與蒙氏王族關係最近的原烏蠻大姓的武裝力量。王嵯巔被殺,原烏蠻大姓系統的武裝力量,氣勢受挫,但各路白蠻大姓勢力中,也尚無有足夠能力制約其餘各路勢力者。為了維護共同的擴張欲望,必須維持相應的政治統一,因此便轉而一致擁護世隆的南詔王權。這就是世隆王權之所以強大的南詔國內政治背景。世隆即位後向唐邊境發起的一系列侵擾掠奪戰爭,滿足了各白蠻大姓武裝勢力(包括白化了的烏蠻)向外擴張掠奪的要求。
當時南詔國內流行一個傳說:世隆降生時,拳頭緊握,搿開後見掌上寫有:“通蕃打漢”四字。這一傳說正是反映了當時南詔白蠻大姓勢力向外擴張的心理傾向,並把它給以神秘化、神聖化。
世隆在位時,多次的戰敗使南詔衰落,南詔“屢覆眾,國耗虛”。其後,世隆之子隆舜即。897年,南詔漢人權臣清平官鄭買嗣指使楊登殺死南詔王隆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