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劭(南朝宋第四任皇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劉劭(424年-453年),字休遠,南朝宋第四任皇帝,宋文帝劉義隆長子,宋孝武帝劉駿、宋明帝劉彧長兄。皇后袁齊媯所生。

劉劭六歲時被立為皇太子,在太子位二十餘年,深受文帝寵愛。後因反對北伐,與文帝產生矛盾,在女巫嚴道育的唆使下私行巫蠱之術,使得文帝有了廢立太子之意。他遂與始興王劉濬合謀,於元嘉三十年(453年)二月搶先發動宮廷政變,率東宮衛隊闖宮弒父,隨即自立為帝,改元太初。但在位僅三個月,便在其弟孝武帝劉駿的討伐下兵敗被殺,時年三十歲。

劉劭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通過“弒父”手段奪取皇位的皇帝,其弒逆之舉受到當時及後世的一致貶斥。孝武帝劉駿稱“生民以來,未聞斯禍”,謝莊則稱“窮弒極逆,開闢未聞”。沈約在《宋書》中稱劉劭為“元兇”,將他和劉濬一同列入《二凶傳》。後世史家也都以“元兇劭”、“賊劭”、“逆劭”相稱,不承認他是南朝宋的正統皇帝。

基本介紹

  • 本名:劉劭
  • 別稱:元兇劭
  • 字號:字休遠
  • 所處時代南朝宋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建康
  • 出生時間:424年
  • 去世時間:453年
  • 在位時間:453年3月-5月
  • 年號:太初
人物生平,家世出身,正位東宮,巫蠱之禍,弒父篡位,眾叛親離,窮途末路,為政舉措,軼事典故,剖心驗邪,毆殺太史,改元之議,諉過蕭斌,建康之謠,人物評價,親屬成員,父母,兄弟,妻妾,兒子,史籍記載,

人物生平

家世出身

劉劭是宋文帝劉義隆長子,生母為皇后袁氏。劉義隆即位於元嘉元年(424年),當年便生下劉劭,但因當時正服父喪,一直秘而未宣。他直到元嘉三年(426年)閏正月,方才對外公布劉劭誕生的訊息。

正位東宮

元嘉六年(429年),劉劭被冊立為皇太子,居於永福省,時年六歲。劉義隆不但為劉劭修建華美的宮殿,還命中庶子(東宮屬官)率東宮二率禁軍(即太子左衛率太子右衛率)入直永福省。
元嘉十五年(438年),劉劭成親,正式遷居東宮,並於次年(439年)行冠禮。他愛讀史書,尤喜武事,親自管理東宮事務,還經常在東宮延納賓客。當時,劉義隆對劉劭非常寵愛,對劉劭的要求盡皆依從。東宮衛隊的兵力甚至與皇帝禁軍羽林衛相同。後來,劉義隆又增加東宮的守衛力量,以致東宮擁有甲兵萬人。
元嘉十七年(440年),劉劭奉旨出京,北赴京口(南朝宋起家立業之地,在今江蘇鎮江),祭拜興寧陵(孝穆皇帝劉翹的陵寢)。大將軍彭城王劉義康、司空江夏王劉義恭、竟陵王劉誕、尚書桂陽侯劉義融皆隨行。
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劉義隆在親信大臣江湛的鼓動下,不顧劉劭等群臣的反對,對北魏發動戰爭,史稱元嘉北伐。但戰事不利,被魏軍反攻至長江北岸的瓜步。劉義隆沿江布防,並命劉劭出鎮石頭城統領水軍。當時,劉劭將北伐失敗的罪責歸咎於江湛,建議劉義隆斬殺江湛以謝天下,但被劉義隆所拒絕。後來,北魏表露和親之意。劉義隆召集群臣共議,唯有江湛以“戎狄無信”為由極力反對。劉劭當場厲聲斥責江湛,並在散朝時命隨從推逼江湛,差點將其推倒在地。
元嘉二十八年(451年),魏軍撤軍北歸,劉劭也由石頭城回到東宮。當時,劉劭與江湛的關係非常惡劣。劉義隆為了調解二人的矛盾,特意命劉劭聘江湛之女為兒媳。但劉劭仍舊非常厭惡江湛,每次舉辦宴會都不邀請江湛。他還經常在劉義隆面前稱江湛為“佞人”,建議劉義隆疏遠江湛。但劉義隆對江湛始終非常信任。

巫蠱之禍

袁皇后因不滿劉義隆寵愛潘淑妃,怨恨成疾以致病死。劉劭因而對潘淑妃及其子始興王劉濬非常痛恨。劉濬知道與太子結怨對自己不利,便對劉劭百般逢迎,最終竟和劉劭由冤家結為死黨。當時,吳興民間有女巫嚴道育,自稱能通靈御鬼,因受丈夫犯罪牽連,被沒入官府。劉劭、劉濬通過姐姐東陽公主府中婢女王鸚鵡,結識了嚴道育,對她的道法深信不疑。
劉劭、劉濬私下多有過失,擔心被劉義隆責備,竟在嚴道育的唆使下,暗中將一個劉義隆模樣的玉像埋在含章殿前,以巫蠱術詛咒劉義隆。當時,王鸚鵡和公主府家奴陳天興、宦官慶國皆曾參與巫蠱之事。劉劭為此還將陳天興調入東宮衛隊,給了他一個隊主職位。東陽公主死後,王鸚鵡應出嫁。劉劭為了守住巫蠱秘密,便與劉濬合謀,將王鸚鵡嫁給劉濬府佐沈懷遠為妾。
劉義隆後來知道了陳天興由家奴任隊主一事以及王鸚鵡出嫁的相關情況,特意遣宦官前去詰問劉劭。劉劭辯稱是因陳天興身體壯健故而給其職位,並表示王鸚鵡尚未出嫁。劉義隆便未再追查。但劉劭仍不放心,還致信劉濬,和他統一口徑。當時,劉濬正鎮守南徐州,遠在京口。他在回信中公然提及謀逆,稱劉義隆若繼續追查便讓嚴道育作法將其除掉。
王鸚鵡早先一直與陳天興私通,嫁給沈懷遠後擔心事情敗露,便唆使劉劭暗殺陳天興滅口。陳天興之死嚇壞了宦官慶國,他擔心自己也會被滅口,便向劉義隆告發巫蠱之事。劉義隆當即命人收捕王鸚鵡,並在她家中搜出劉劭、劉濬之間的數百封往來信件,所涉及的內容全都是詛咒、巫蠱之事。含章殿前所埋玉像也被挖出。時為元嘉二十九年(452年)七月。
劉義隆震怒,下令徹查巫蠱一事,並詰責劉劭、劉濬。劉劭二人驚懼得無言以對,只是不停請罪。劉義隆怒氣稍息,對劉劭、劉濬巫蠱之事未予深究。當時,巫蠱之事雖暴露,但嚴道育卻早已潛逃。劉義隆遣使在各州郡嚴加搜捕,卻一直抓不到嚴道育。而嚴道育扮作尼姑,就匿藏在東宮,後來又被劉濬帶到京口,平時就住在京口百姓張旿的家中。

弒父篡位

元嘉三十年(453年)二月,劉濬調任荊州刺史,遂由京口入朝。他將嚴道育也帶回了建康,打算載其同赴荊州。這時,有人向劉義隆告發,稱京口百姓張旿家中有一女尼很像嚴道育,經常出入劉濬府內。劉義隆起初不信,命人前往京口調查,在兩個服侍過嚴道育的婢女口中得悉了真相。他得知二子與嚴道育仍有往來,既震怒又傷心,遂起意要廢黜劉劭、賜死劉濬。
劉義隆召近臣王僧綽徐湛之、江湛密議,卻在新太子的人選上產生了分歧。當時,諸皇子中排行在劉劭、劉濬之後的是武陵王劉駿,但他素不得寵,故被排除在太子人選之外。劉義隆欲立建平王劉宏,徐湛之卻支持女婿隨王劉誕,江湛則支持妹夫南平王劉鑠。王僧綽擔心機密可能泄露,勸劉義隆速作決斷,但劉義隆卻始終猶豫不決,一連多日都不能做出決斷。
劉義隆在與近臣密議的同時,還將這些打算透露給了潘淑妃。潘淑妃將此事告知兒子劉濬,劉濬又馬上報告給劉劭。劉劭為求自保,決定搶先發動政變,弒殺劉義隆,遂與心腹張超之、陳叔兒、詹叔兒、任建之籌划起兵事宜。他每晚都要設宴款待東宮禁軍將士,甚至親自敬酒,以此收攬人心。而直至此時,劉義隆仍未能對廢太子一事做出決斷。
劉劭在二月二十日晚間,命張超之集結親信將士兩千餘人,準備在次日凌晨起事,並連夜召前太子中庶子蕭斌、太子左衛率袁淑、太子中舍人殷仲素、太子積弩將軍王正見等入東宮,請他們協助起事。蕭斌、袁淑均表示反對,請劉劭再作考慮。劉劭大怒。蕭斌嚇得當即改變立場,表示支持。袁淑仍舊堅持反對,但未能動搖劉劭政變的決心。
劉劭在次日凌晨五更時分,便登車準備出發,並在朱衣朝服之下暗穿戎裝。他先將始終不肯配合行動的袁淑斬殺於奉化門前,而後與蕭斌同乘畫輪車,率東宮衛隊如同平時入朝一樣向台城(建康宮城)進發,直抵萬春門外。按照朝廷制度,東宮衛隊不得進入台城。但劉劭詐稱奉有敕命要帶兵入宮收討,迫使守門軍士打開萬春門,成功得將衛隊帶進了台城。
張超之率數十人先行沖入雲龍門,闖進齋閣。當時,劉義隆正在合殿(《魏書》作含章殿)和徐湛之徹夜密議,當值兵士則尚在休息。張超之等破門而入,將劉義隆、徐湛之亂刀砍死。劉劭隨後趕到合殿中閣,在東堂登坐,由蕭斌持刀侍衛。他先遣人去殺死正在尚書省值宿的江湛,又命人闖入後宮,殺死潘淑妃。禁軍將領卜天與率麾下細仗隊進攻東堂,但失敗被殺。
劉劭控制台城,遣張超之急召劉濬前來。劉濬不顧舍人朱法瑜、將軍王慶的勸阻,飛馬直奔台城。劉劭命劉濬率兵屯駐中堂,又以劉義隆的名義,召太尉江夏王劉義恭、尚書令何尚之入宮,迫使他們表態支持政變。他隨即即位稱帝,改元嘉三十年為太初元年,並將弒帝罪名嫁禍給徐湛之、江湛,自稱起兵誅奸賊。當時,群臣入宮朝賀者僅有數十人。
劉劭即位後便稱病躲到永福省,輕易不肯出來,甚至連劉義隆的入殮儀式都以病重為由沒有參加。他直到大殮結束,才穿上喪服來到太極前殿,在父親靈前痛哭流涕,表現得哀慟至極。後來,劉劭見京中局勢逐漸穩定,便開始著手清除徐湛之、江湛的黨羽,並大肆封賞親信。他還逐一拜訪公卿大臣,詢問治國之道,又遣使巡視四方,企圖儘快穩定國內局勢。

眾叛親離

劉駿此時正擔任南中郎將江州刺史,統率太子步兵校尉沈慶之等將領,征剿境內叛亂的蠻族。劉劭便讓正在京中述職的南中郎典簽董元嗣返回江州,向劉駿傳達徐湛之等人作亂的情況。但董元嗣卻將真實情況報告給了劉駿。劉駿一面命董元嗣奉表入朝,對劉劭表示擁戴,以麻痹劉劭,一面又命沈慶之將正在前線剿蠻的各路宋軍悉數召回,準備起兵討伐劉劭。
劉劭當時曾秘密緻信給舊部沈慶之,讓沈慶之殺死劉駿,奪其兵權。但沈慶之卻根本無意幫助劉劭,反而協助劉駿籌划起兵事宜。不久,劉駿在江州起兵,以柳元景為前鋒,順江東下直攻建康。他還向天下發布討逆檄文,歷數劉劭弒父篡位之罪,稱此舉乃是千古未有之大逆。荊州刺史南譙王劉義宣、雍州刺史臧質及會稽太守隨王劉誕等皆舉兵回響。
劉劭本以為諸鎮不敢反抗,及聞諸鎮起兵,忙採取一系列措施,以應對劉駿(西軍)、劉誕(東軍)的夾攻之勢:
  • 實施戒嚴,以司隸校尉殷沖掌管文書,左衛將軍尹弘統領軍隊,由蕭斌總領眾事,加強京師防務。
  • 親自視察軍隊,慰勞將士,督造船艦,焚毀秦淮河南岸民房,將百姓悉數驅至北岸。
  • 將諸王、大臣悉數遷到建康城內,將劉義恭軟禁在尚書下省,對他們嚴加防範,以防止叛逃。
  • 將劉駿、劉義宣留在京中的兒子們分別軟禁在侍中下省、太倉空屋,充作人質,並致信劉駿勸其罷兵歸鎮。
  • 命將領燕欽(一作華欽)、庾道(一作庾導)率軍東討,同時加強三吳地區的軍事力量,以對付劉誕的東軍。
劉劭還打算殺盡尋陽(江州)、江陵(荊州)、會稽三鎮士庶官員留在京中的家眷,但最終被劉義恭及何尚之所諫阻。當時,西軍船隻簡陋,不利水戰。劉濬、蕭斌皆建議劉劭親率水軍溯江而上,與西軍決戰。劉義恭卻聲稱此舉將造成建康防守空虛,會讓東軍趁虛而入,建議劉劭留在建康以逸待勞。劉劭因此按兵不動,結果錯失戰機。西軍得以長驅直入。
柳元景很快便率西軍前鋒部隊攻至建康城南的新亭,並依山修建營壘,據險防守。劉劭命蕭斌統領步軍,褚湛之統領水軍,與魯秀、王羅漢等率一萬精兵進攻新亭,並親自登朱雀門(建康南門)督戰。當時,劉劭本以為西軍營壘尚未建成,並沒有做進攻營壘的準備,及至攻到方才發現柳元景已經築好營壘,只得在沒有攻城器具的情況下命士卒以肉搏戰硬攻。
由於劉劭曾在戰前懸有重賞,台軍(劉劭控制中樞台城,所部稱台軍,即台城軍隊)將士皆竭力死戰,攻勢相當猛烈。柳元景雖水陸受敵,但毫不畏懼,督率西軍將士拚死抵抗,等待反擊的時機。就在新亭壘將被攻破之時,魯秀卻誤擊退兵鼓,台軍因而停止進攻。柳元景趁機大開營門,命西軍將士出壘大舉反擊,最終大敗台軍,成功得扭轉戰局。
劉劭集結台軍餘眾,再次進攻新亭,試圖挽回敗局,結果又被柳元景擊敗。此戰,台軍傷亡比前番更加慘重,劉簡之、姚叔藝、王江寶、朱明智、諸葛邈之等將領皆戰死,步兵主將蕭斌被流矢射傷,水軍主將褚湛之則率副將劉道存投降西軍。劉劭斬殺撤退者,仍遏止不住台軍潰敗之勢,只得退守台城。當夜,魯秀也逃離建康,向西軍投降。
劉劭退回台城後,焚毀京都將士軍籍,放免軍戶為民,以鼓舞士氣,並命蕭斌堅守石頭城。劉義恭趁劉劭大敗,拋下家眷,單騎逃出東掖門,投奔西軍。劉劭忙遣騎兵追擊。但當追兵到時,劉義恭已由東冶渚渡口渡過了秦淮河。劉劭大怒,命劉濬將劉義恭的十二個兒子全部處死。當時,散騎侍郎徐爰、輔國將軍張柬及其副將垣詢之,也都紛紛逃離建康。

窮途末路

劉駿不久也進抵新亭,並在劉義恭及沈慶之、柳元景等諸將的勸進下即位稱帝,史稱宋孝武帝。當時,劉劭已無力對抗西軍,只得求助於神明之力。他在宮中供奉蔣侯鐘山之神)的神像,還命人書寫祝文,向神明報告劉駿的罪惡,祈求神明能除掉劉駿。後來,劉劭又正式冊拜長子劉偉之為皇太子,宣布大赦天下,只有劉駿、劉義恭、劉義宣、劉誕四人不赦。
劉駿稱帝後不久,劉誕所部東軍也攻至曲阿(在今江蘇武進),並在奔牛塘之戰中大敗燕欽等部台軍,兵鋒直逼建康。劉劭為了遏阻東軍進兵,命人用柵欄阻斷班瀆、白石等處水道,並掘開柏崗、方山一帶的堤壩。他還在秦淮河沿岸部署很多戰艦,在艦上裝備大批強弓硬弩。當時,京師一帶的男丁已全部被征入軍伍,很多工事只能徵發婦女服勞役。
西軍很快對建康城發起攻擊。魯秀招募五百勇士,親自率領他們奪取朱雀航(秦淮河上的浮橋),由朱雀門攻進了建康城。守將王羅漢命士卒棄械投降,各處守備部隊也都隨之潰散,建康城內遍地都是台軍拋棄的武器裝備。劉劭忙命關閉台城六門,打算據城固守。但在此時,台城之內也是一片混亂。丹陽尹尹弘、前軍將軍孟宗嗣等文武將吏紛紛逃離台城,投降西軍。
劉劭面對群臣叛逃,卻束手無策。他自知大勢已去,便命親信詹叔兒燒掉輦車以及袞服、冕冠等皇帝御用之物。當時,劉濬曾勸說劉劭攜帶金銀財寶東逃入海。但因此時已是人心離散,最終也未能成行。蕭斌正駐軍石頭城,聞聽建康失守,也是惶恐萬分,無奈之下只得命所部將士解除武裝,前往西軍大營向劉駿請降,結果被劉駿斬於大營門前。
西軍次日便對台城發起總攻。劉義恭親自在朱雀門督戰,指揮諸軍由宣陽門攻入台城。建陽門、閶闔門、廣莫門也相繼告破。各路西軍會師於太極殿前,並斬殺王正見。劉劭逃往武庫,藏在一口井中,但最終仍被西軍搜出,縛送劉駿大營。劉濬由西明門逃出台城,卻在越城遇到劉義恭,只得下馬投降。他隨劉義恭去向劉駿請罪,途中便被劉義恭殺死。
劉駿命將劉劭斬於牙門,然後將劉劭、劉濬的屍首扔入長江,並拆毀東宮。王鸚鵡、嚴道育則被當街鞭殺,焚屍揚灰。劉劭、劉濬的妻妾、子女全部被處死。只有劉濬之妻褚氏,因其父褚湛之投降劉駿而與劉濬離婚,得以倖免。劉劭黨羽如殷沖、尹弘、王羅漢、張超之等,盡皆伏誅。時為元嘉三十年(453年)五月,劉劭亡年三十歲。

為政舉措

劉劭篡位稱帝後,進行了一系列舉措,以穩定政局:
  • 安撫百姓:劉劭曾下詔降低賦稅,減輕徭役,並減省出遊耗費,還將一些田野山澤分配給貧民。
  • 提拔親信:劉劭稱帝後,對參與政變的諸將大肆封賞,以蕭斌為散騎常侍尚書僕射領軍將軍,以殷仲素為黃門侍郎,以王正見為左軍將軍。張超之以及聞人文子、徐興祖、詹叔兒、陳叔兒、任建之等親信將領,均賜錢二十萬,以龍驤將軍之號加領州郡太守。
  • 拉攏宗戚:劉劭稱帝後,以五叔江夏王劉義恭為太保、大宗師,以六叔南譙王劉義宣為太尉,進拜二弟始興王劉濬為驃騎將軍,進拜三弟武陵王劉駿為征南將軍,升四弟南平王劉鑠為中軍將軍,升六弟隨王劉誕為會州刺史,調外戚臧質為丹陽尹,希望藉此得到宗室、外戚的擁戴。但僅有劉濬、劉鑠支持劉劭。
  • 誅鋤異己:劉劭政變時殺死了政敵江湛、徐湛之,稱帝當日又命將始興內史荀赤松、尚書左丞臧凝之、山陰縣令傅僧祐、吳縣縣令江徽、征北行參軍諸葛詡、右衛司馬江文綱等江徐一派官員全部誅殺。王僧綽因曾參與廢立密謀,也被收捕殺害。長沙王劉瑾、臨川王劉燁、桂陽侯劉覬、新渝侯劉球等宗室皆因與劉劭有舊怨,被下獄處死。
劉劭在位期間,撤銷了揚州建置,以司隸校尉統領浙西五郡(丹陽郡吳郡吳興郡淮南郡宣城郡),浙東五郡(會稽郡東陽郡臨海郡永嘉郡新安郡)則析置為會州。他還將已併入南徐州的南兗州恢復建置,並將州治由盱眙(治今江蘇盱眙東北)遷回廣陵(治今江蘇揚州)。

軼事典故

剖心驗邪

劉劭政變成功後,又派親信去殺死潘淑妃。他特意交代親信,要剖開潘淑妃的胸膛,看一看她的心是不是斜著長得。親信阿諛劉劭,回報導:“潘淑妃的心確實是斜著長得。”劉劭道:“只有這種邪佞之人,心才會斜著長。”

毆殺太史

太史令曾奏報劉義隆,稱天象預示將有大禍發生,建議在太極殿前布置萬名軍士以消災。劉義隆不以為然,結果次日便在政變中遇弒。劉劭事後得知太史令的奏言,嘆道:“險些壞我大事。”他將太史令招來,詢問道:“我能當多少年的皇帝?”太史令稱其能當“十年”,但出來後卻又私下對人說:“哪裡會有十年,能有十旬就不錯了。”劉劭聞而大怒,命人將太史令活活打死。

改元之議

劉劭稱帝後便欲改元,蕭斌勸諫道:“按照舊例,新皇即位後應沿用先皇年號,待新年之後再改元。”劉劭又詢問王僧綽。王僧綽道:“晉惠帝就是在即位當年改元的。”劉劭大喜,當即改元太初。
劉劭與蜀漢後主劉禪、東吳廢帝孫亮、西晉惠帝司馬衷都是稱帝當年便宣布改元,但四人的最終結局都不好:劉禪亡國降晉,孫亮被權臣廢殺,司馬衷受人擺布,劉劭更是在位兩個月便兵敗身死。
而據清代史學家趙翼在筆記《陔余叢考》記載,“太初”這一年號,在劉劭之前,西漢武帝劉徹、前秦高帝苻登、西秦武元王乞伏乾歸、南涼武王禿髮烏孤都曾用過。

諉過蕭斌

劉劭兵變當夜,將袁淑、蕭斌等召入東宮,請他們協助起事。蕭斌起初反對,但在劉劭的威壓下最終表態支持。袁淑則堅持不從,還道:“殿下小時候曾患過瘋病,現在是不是舊病復發了。”劉劭大怒,問他起事能否成功。袁淑道:“殿下處在不被皇帝懷疑的位置上,哪裡用得著擔心不能成功?只是成功之後,會被天地所不容,大禍也會隨之而來。”劉劭不聽,執意起事。
後來,劉劭兵敗被擒,被押到西軍將領臧質面前。臧質看見劉劭,不禁哭了起來。劉劭道:“我的罪惡天地不容,大人何必哭泣。”臧質問他為何行逆。劉劭此時卻將弒逆罪責全部推到蕭斌的身上,道:“先帝聽信奸臣讒言,要廢黜我太子之位。我不願做獄中之囚,問計於蕭斌,是蕭斌勸我如此。”

建康之謠

劉劭弒父篡位、劉駿殺兄平亂,是南朝第一次大規模的宗室相殘。當時曾有歌謠流傳:“遙望建康城,小江逆流縈,前見子殺父,後見弟殺兄。”

人物評價

柳元景:國禍冤深,凶人肆逆,民神崩憤,若無天地。
沈正:國家此禍,開闢未聞。
謝莊:賊劭自絕於天,裂冠毀冕,窮弒極逆,開闢未聞,四海泣血,幽明同憤。
顏竣(劉駿):賊劭乘藉冢嫡,夙蒙寵樹,正位東朝,禮絕君後,凶慢之情,發於齠昪,猜忍之心,成於幾立。狂慝不悛,同惡相濟,肇亂巫蠱,終行弒逆,聖躬離荼毒之痛,社稷有翦墜之哀,四海崩心,人神泣血,生民以來,未聞斯禍。(《為世祖檄京邑》,顏竣所作,用的是孝武帝劉駿的名義)
沈約:甚矣哉,宋氏之家難也。自赫胥以降,立號皇王,統天南面,未聞斯禍。唯荊、莒二國,棄夏即戎,武靈胡服,亦背華典,戕賊之釁,事起肌膚,而因心之重,獨止此代。難興天屬,穢流床笫,愛敬之道,頓滅一時,生民得無左衽,亦為幸矣!
李延壽:甚矣哉,元嘉之遇禍也。殺逆之釁,事起肌膚,因心之童,遂亡天性。雖鳴鏑之酷,未極於斯,其不至覆亡,亦為幸也。
蔡東藩:弒宋主者為元兇劭。劭何能弒主?潘淑妃實召之。宋主死而淑妃亦死,宜也。淑妃死而劭與浚相繼俱死,尤其宜也。武陵王駿,亦南平王鑠之流,非真能成大事者,幸賴沈慶之昌言起義,始得號召義旅,入誅元兇。天下雖滔滔皆是,而公論猶存,凶人卒殄,是可見弒君弒父者,終不能幸全性命;否則天理淪亡,順逆不辨,幾何不胥為禽獸也。
夏曾佑:① 南朝文化,雖雜和老莊、浮屠、天師道,不能如兩漢之專用儒家,然士大夫皆知以不忠不孝為大惡,與北朝之胡化,大不同也。唯二凶弒父之事,幾與胡羯無異,此亦南朝之大變,然終無以自存,則南朝之習尚,不能容之也。觀其事,亦可見南人社會之情焉。② 此事為中國自孔教通行以來,人倫至大之禍。

親屬成員

父母

  • 父親劉義隆,在位三十年,被劉劭弒殺,初上廟謚為中宗景皇帝,劉駿即位後改為太祖文皇帝。
  • 母親袁齊媯,出身陳郡袁氏,左光祿大夫袁湛庶女,劉義隆原配正妻,立為皇后,諡號為元。

兄弟

劉義隆共有十九個兒子,皆是異母所生。劉劭年齡最長,有十八個弟弟。兄弟十九人中,除三人早逝,長大成人者僅有五人得以善終(病逝),其餘皆在宗室內訌中被殺。
  1. 劉休明(劉濬),封始興王,與劉劭一同政變,建康城破後於逃亡途中被叔父劉義恭殺死。
  2. 劉休龍(劉駿),初封武陵王,後滅劉劭稱帝,史稱宋孝武帝,在位十一年病逝。
  3. 劉休玄(劉鑠),封南平王,因曾支持劉劭最終被劉駿毒殺。
  4. 劉休胤(劉紹),出繼伯父劉義真,襲封廬陵王,劉劭弒立之前便已病逝。
  5. 劉休文(劉誕),歷封廣陵王、隨王、竟陵王,因功高震主,在南兗州刺史任上被劉駿攻殺。
  6. 劉休度(劉宏),封建平王,劉駿在位期間病逝。
  7. 劉休秀(劉褘),歷封東海王、廬江王,因受柳欣慰叛亂牽連,被劉彧勒令自殺。
  8. 劉休道(劉昶),封義陽王,因擔心被前廢帝劉子業(劉駿子)殺害,逃亡北魏,最終在北魏病逝。
  9. 劉休淵(劉渾),歷封汝陰王、武昌王,因自號楚王,被劉駿以僭越之罪廢為庶人,勒令自殺。
  10. 劉休炳(劉彧),歷封淮陽王、湘東王,劉子業遇弒後稱帝,史稱宋明帝,在位六年病逝。
  11. 劉休仁,封建安王,擁立劉彧有功,因功高震主,最終被賜死,追貶為始安縣王。
  12. 劉休佑,歷封山陽王、晉平王,被劉彧設計暗殺,追免為庶人。
  13. 劉休茂,封海陵王,在雍州刺史任上起兵叛亂,被參軍尹玄慶擒殺。
  14. 劉休業,封鄱陽王,早逝。
  15. 劉休倩,早逝,病逝前被封為東平王,但未及正式冊封,後追改臨慶王。
  16. 劉夷父,早逝,追封新野王。
  17. 劉休范,歷封順陽王、桂陽王,後廢帝劉昱(劉彧子)在位時於江州舉兵叛亂,被朝廷鎮壓。
  18. 劉休若,封巴陵王,被劉彧賜死。

妻妾

劉劭的妻妾在其敗亡後全部被劉駿處死。史料有載者二人:
  • 正妻殷氏,出身陳郡殷氏,黃門侍郎殷淳之女,原為太子妃。她在劉劭弒立後被立為皇后,最終被賜死於廷尉獄。
  • 妾室王鸚鵡,原是東陽公主府中婢女,後嫁沈懷遠為妾。她在劉劭弒立後被納入宮中,深受寵愛,甚至有被立為皇后的打算,最終被當街鞭殺,焚屍揚灰。

兒子

據《宋書》記載,劉劭的子女在其敗亡時全部被處死。四個兒子“梟首大航,暴屍於市”,女兒則賜死獄中。其子女史料載名者僅有三人:
  1. 長子劉偉之,被立為皇太子,其妻為江湛第三女。
  2. 次子劉迪之。
  3. 三子劉彬之。

史籍記載

《宋書·卷九十九·列傳第五十九》
南史·卷十四·列傳第四》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