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胥

華胥

華胥,也稱華胥氏,風姓,故里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華胥鎮。華胥是中國上古時期華胥國的女首領,她是伏羲女媧的母親,炎帝黃帝的直系遠祖,譽稱為“人祖”,是中華文明的本源和母體,被中華民族尊奉為“始祖母”。伏羲、炎帝、黃帝功勳卓著,在華夏文明史中位列“三皇五帝”,中華民族由此興盛。關於華胥的記載最早見於《列子·黃帝》,其後上百種典籍均有記載。

華胥是中國上古時期母系氏族社會傑出的部落女首領,相傳她踩雷神腳印,感應受孕,生伏羲和女媧,傳嗣炎帝黃帝,從而成為中華民族的始祖母。在八千多年前,華胥為了部族生存,帶領遠古先民們不斷游徒,足跡遍布黃河流域,創造了中國的漁獵農耕文化,開創了中華文明史。“華夏”和“中華”中的“華”字皆源於華胥(一說是源於華山,也位於陝西)。學界普遍認為,處於黃河流域上中游的華山方圓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而華山的得名,除了其山形像“花”(古代“花”與“華”同)之外,還因為華胥氏族就生息、繁衍在華山之陽。因此,中華民族之“華”源於華胥之“華”。

華胥逝世後,卜葬故里孟岩,即今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華胥鎮孟岩村。歷代文獻典籍的記述表明,華胥是華夏之根、民族之母。從華胥到華夏,從華夏到中華,形成了一脈相承的中華民族文化,她彰顯出了中華民族的同根、同源和血脈親情。因此,華胥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源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華胥
  • 外文名:Huaxu
  • 別稱:華胥氏,風華胥
  • 所處時代:上古(新石器時代)
  • 民族族群:華夏族
  • 故   里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華胥鎮孟岩村
  • 主要成就:伏羲和女媧之母,創始中華文明
  • 身   份:華族部落首領
  • 地   位:中華民族始祖母
  • 陵寢華胥陵藍田縣華胥鎮孟岩村)
生平傳說,氏族考證,生地考證,感應受孕,西遷甘肅,生子成紀,東返陝西,後裔遷徙,創始文化,華胥故里,西方說,東方說,人物影響,華夏共祖,文化源頭,華夏圖騰,人物評價,文獻記載,後世紀念,華胥陵,華胥窯,國家公祭,

生平傳說

氏族考證

華胥又稱華胥氏,出生於華胥國。在古史文獻里,她頗具神話色彩,“蛇身人首,有聖德”。又雲其“履巨人之跡,意有所動,虹且繞立,因而始娠,生帝於成紀,以木德王,為風姓”。
華胥是上古時期母系氏族社會傑出的部落女首領,伏羲女媧的母親,即《春秋世譜》所載“華胥生男名伏羲,生女名女媧”。同時她也是炎帝和黃帝的遠祖,中華民族的始祖母,即《國語·晉語四》所註:《世本》原著載“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曾祖母華胥氏。”
華胥,伏羲,女媧三聖圖華胥,伏羲,女媧三聖圖
除最早記錄華胥的《列子》外,《莊子》里也兩次提到“赫胥氏”,即“華胥”。
“赫”與“華”都是“胥”字上端余燃的火光:直接描述是“赫”,是“亮”,用植物頂端的花朵來比喻,就是“華”,是花。
西周青銅器《毛公鼎》、《命毀》等銘文的“華”字,象草木開花。《說文解字》、《爾雅·釋草》、《廣雅》等,認為“華”即“榮”。“因此,華字便含有美好、光彩、聲色、風采等雅稱。”華、華夏之稱,來源於華胥,中華之稱亦然。《華夏考源》一文從文字訓詁得出結論:“胥、雅、疋、夏等古字相通,華夏就是華胥。因此可以說,華夏文化就是華胥文化,中華民族文化的源頭,也就是華胥文化了。”

生地考證

古今史學家對華胥的研究,一直未中斷過。新中國建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後,隨著挖掘歷史文化、發展旅遊事業熱潮的興起,古史傳說時代的人物備受重視,華胥也是其中之一。一般認為她是新石器時代(1萬年前)早期的氏族代表人物,氏族延續時間很長,一直到仰韶文化前(約6500或6000年前)。
胥字演變胥字演變
華胥的生地考主要有生於華胥國之說、生於雷澤之說、生於九河之說、生於華胥之洲說等。分析諸說,文史專家贊同華胥的故里在今陝西藍田縣華胥鎮孟岩村,並安葬於此之說,因為這裡在文獻中的記載詳細而可靠。
晉代王嘉《拾遺記》云:“庖犧所都之國,有華胥之洲。神母游其上,有青虹繞神母,久而方滅,即覺有娠,歷十二年而生庖犧。”清吳乘權《綱鑑易知錄》云:“太昊之母居於華胥之渚(今陝西藍田),生帝於成紀(今甘肅秦安縣)。”又據《竹書紀年前編》:“太昊庖羲氏,太昊之母居於華胥之渚,履巨人跡,意有所動,虹且繞之,因而始娠。”徐文靖箋:“按,華胥,地名,在陝西藍田縣。小淵日渚。”大體而言,古華胥國在今陝西省西安市東約20公里的藍田縣華胥鎮
宋敏求《長安志》引後魏《風土記》云:“西有尊盧氏冢,次北有女媧氏谷,則知此地是三皇舊居之所。”元代駱天驤《類編長安志》引《三秦記》云:“驪山巔有三皇廟,不齋戒而往,即風雨迷道”,“又呼為人祖廟”。《太平寰宇記》卷二十六“藍田縣”條之載,與後魏《風土記》相同。又云:“藍田衛三皇舊居,境內有華胥陵。”《陝西通志》云:“三皇祠在藍田縣北三十里,祀華胥氏、伏羲氏、女媧氏。蓋伏羲氏、女媧氏皆華胥氏所出,故祀於故里。”《西安府志》的記載與此相同。
古華胥碑古華胥碑
《藍田縣誌》載:“藍田縣內有華胥陵,是稱三皇故居。”陵在今華胥鎮北的孟岩村。“在緊靠村子西邊也是華胥溝,而越過華胥溝就是宋家村(舊稱宋家圪撈)”,與“華胥渚(華胥與其子女的居住之地)十分吻合。當地流傳著一種傳說,此地即華胥懷孕後棲息之地”。“在宋家村南塬有一座古廟名為‘三皇廟’,曾經有石碑刻文:‘古華胥伏羲肇娠地’等字樣。與《宋書·符瑞志》的記載相近”。“今華胥鎮紅河下游有媧氏村。而紅河在史書上被稱為女媧溝。白鹿原上李華村的原名就是女媧村。在孟岩村附近有一個叫拾旗寨的村子,村中人大多相信是古時祭祀儀仗隊成員的後代。”華胥鎮保留有一塊關於記載三皇功績的碑石,其中一通碑石上,中間有華胥國三個大字,左邊有伏羲肇娠右邊有黃帝夢遊的字樣。
西安市文史研究館的張中和認為:大量的史載、遺物,可資佐證:三皇時代的部落中心即華胥國。華胥的姓氏為風,是現西安市藍田人。她處在8300多年前,既是三皇中女媧和伏羲的生母,又是華胥國末期一位傑出的部落首領。是華夏民族在上古時代,與天地八荒進行抗爭和孕育文明的領軍人物。
河南省社會科學院的張新斌認為:華胥是以母權制為代表的前伏羲時代的人物,是中華人文母祖,是中華民族前華夏民族的重要源頭。陝西藍田保留有華胥的遺蹟,並有藍田猿人的發現,二者都是早期人類文化的體現,並有著內在的聯繫,以二者為代表的藍田文化,在中華文化源頭的探索過程中,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

感應受孕

有關華胥感應受孕生伏羲的古籍很多,《帝王世紀》、《太平御覽》卷七十八引《詩緯·含神霧》、《潛夫論·五德志》、《緯》卷十一、《河圖握矩起》、《孝經·鉤命訣》、王嘉《拾遺記》等文獻,均記載華胥於雷澤履大人跡有娠而生伏羲。
相傳華胥外出,在雷澤湖邊無意中看到一個特別大的腳印,好奇的用腳踩了一下,感應受孕,懷胎十二年後,生下伏羲。

西遷甘肅

華胥氏族在華胥之渚(今陝西藍田)日益發展,人口有所增長,需要尋找新的食源地。於是部落內的氏族,有的留居,有的向北或向東發展,華胥則帶領部落之民向西遷徙,一支居於華亭(今甘肅慶陽華池縣),本人的一支居於成紀(今甘肅天水秦安縣),逐漸形成新的“聚落”。當地的土著氏族與遷來之族和睦相處,並加入其部落,尊奉華胥為首領。她們在生產、生活中,逐步摸索,發明了彩陶器。這種制陶技術受到先民喜愛,很快在周圍的氏族先民中傳開,華胥便派族人去傳授技術,幫助其他氏族先民製造彩陶。
秦安大地灣、天水師趙和西山坪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的發現和發掘,佐證了距今8000年前,天水確有較為進步的氏族部落。大地灣的聚落遺址和文化,大體可與華胥部落相比附,先民有了半地穴式的方形、橢圓形簡陋住房,陶器有紅褐色與灰褐色兩種。大地灣類型文化遺址在西漢水和嘉陵江上游的西和、禮縣、徽縣等地區均有發現,說明華胥族人已遷入該地區,或是其文化已影響到今甘肅東南部地區。當時天水地區還遷入了燧人氏族之民。他們和土著逐漸融合,向西(今甘肅中部、西部及青海等地)、向南(今甘肅隴南、陝西漢中及四川等地)遷徙和發展。
華胥在成紀住居住一段時間後,留氏族於此,便帶領一些氏族先民沿渭水東返。

生子成紀

《精編廿六史·五帝》云:“其母華胥氏,居於華胥之渚。華胥即今陝西西安府藍田縣是也。一日嬉遊入山中,見一巨人足跡,羲母以腳步履之,自覺意有所動,忽然紅光罩身,遂因而有娠,懷十六個月,生帝於成紀。”這是為伏羲出生編寫的神話祥瑞故事,以示伏羲與其母華胥不是凡人。伏羲氏約生於8000年前(一說7500年前),大體與華胥氏相接。
華胥懷孕數月後,帶親從去巡察故地族民生活、生產狀況,先渡過渭水、涇水到達華亭(今甘肅慶陽市華池縣),又到達成紀。由於勞累和臨近產期,不能返回華胥渚,便在成紀生了兒子伏羲。這便是華胥為何既居華胥之渚,又生伏羲於成紀的原因。再後華胥懷孕又生女媧,伏羲、女媧氏族東遷,華胥年邁,遂安居於華胥之渚,去世後葬於此,先民埋葬並祭祀。

東返陝西

華胥帶領族人返回隴山以東,可從考古文化中尋找。
陝西寶雞距今約8000年的關桃園前仰韶文化遺址,說明華胥族曾遷居於此。之後一氏族留居(後發展為部落,並向外遷徙),華胥則帶領一些氏族東返。“華胥氏自華亭經華池、華原(今陝西銅川市耀州區)而遷至華山地區,創造了彩陶文化。”這是留居華池的氏族形成新部落後的東徙,非華胥本人。
華胥帶的部落氏族較多,一路時有留居者,又有分路遷徙者。她本人帶的氏族當返居於麗山南麓的今西安市藍田縣,一個氏族則遷入商州(今陝西商洛市商州區),從而帶入了“華”的名稱,如華陽、華胥渚、華山等等。
清代胡渭《禹貢錐指》云:“華陽,今商州之地也。《山海經》有陽華之山,即華陽”。“其他即古陽華藪(澤之義),蓋藪因山得名,山藪在華山之陽,正禹貢之華山也。”《山海經·西山經》云:“華山一名太華。”《白虎通》云:“西方華山,少陰,用事。萬物生華,故日華山。”《華山記》云:“山頂有池,生千葉蓮花,服之羽化,因曰華山。”
仙佛奇蹤》云:五代時,道士“陳摶居華山,有一客過訪,正值其睡。旁有一異人,聽其息聲,以墨筆記之。客怪而問之,其人日:此先生華胥調,混沌(指盤古氏)譜也。”何光岳釋:“華山因花多而得名,正合華胥氏以花為圖騰之義”;“那‘異人’把華山看作為華胥氏之地。可見華山乃因華胥氏遷此而得名。
漢於華山之北置華陰縣,今縣城南有掌華山,華山南有華陽鄉。華縣西有臨潼縣華清池,旁有華清官。華縣北鄰大荔縣的東北有華原”。這些“以華字為名稱的地名,皆與華胥氏東遷有關。”
這些地名、山名的形成原因較多,時問有先有後,不能斷定就是華胥本人時形成的,但與其族或裔支族的遷居、遷經有一定關係則可以肯定。渭水流域今陝西之前仰韶文化遺址,如臨潼白家,渭南北劉、華縣老官台等,其距今8000年前的文化遺存應與華胥本人氏族的發明彩陶有一定關係。

後裔遷徙

華胥的裔族或裔支族有的向東遷徙,分路進入黃河北岸,遠至東北;一路進入南方(有的沿長江而上進入蜀地,再與長江上游徙人的華胥族結合,遷入貴州、雲南等地)。王獻唐《炎黃氏族文化考》云:曲阜為古代大庭氏之國,“再東至華胥,華胥為羲族舊國,只有華胥名號,不能更改,故仍從舊稱,呼之日華胥,易字為赫胥。”山東地區的華胥或赫胥陵,華不注山、華泉、華陰集等,均為華胥後裔遷居地的遺蹟或名稱。《晉書·嵇康傳》云:“康嘗游洛西,暮宿華陽亭。”《通雅》云:“華亭在密縣。”即今河南新密。商丘的華邑,亦是如此,為華胥後裔自西向東遷徙於此而形成。
南方的華胥地名,大部分是夏商以後的華胥裔支族遷徙時帶人,或因遷居而命名。如湖北棗陽東的華陽河、江陵市東西魏置的華陵縣、潛江市南漢置的華容縣及境內的華容河;江西靖安縣北的華坊街、奉新縣西南的華林山;湖南望城西北的華林山、郴州市的華塘鋪;唐朝在成都置的華陽縣;江蘇豐縣的華山(小華山)、江陰縣的華墅鎮、句容縣的華山、江寧的華里;上海的華亭、華涇港、華涇市;福建莆田的華亭、華胥山;浙江紹興的華會鎮、義烏唐置之華川縣、開化縣的華埠鎮;廣東遂溪縣的華封墟、潮州的華美村、南海的華平墟;雲南的華坪縣等,雖然形成原因和年代不能確指,但或均與華胥後裔的遷徙或文化傳播有一定關係。

創始文化

經過近十年的調研論證和史料蒐集,華胥陵的真實性得到了越來越多專家學者的認可。此後,對於華胥的研究和華胥陵的考古保護工作也已全面展開,它標誌著被人們遺忘了近百年的華夏始祖母華胥,重新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從文史材料中走向真實生活。華胥陵位於華胥鎮以北,傳說為華胥氏懷孕後棲息之地。宋家村南塬有座“三皇廟”,傳說為“古華胥伏羲肇娠地”。華胥鎮紅河下游有媧氏村。紅河被稱為女媧溝。白鹿原上的李華村即女媧村。現代考古與遠古傳說高度貼切,所以應該有一個真實存在的原始文明社會———華胥國;華胥國應該有一個始祖母———華胥氏族團;華胥氏族團應該有一個首領———華胥氏,是母系社會中晚期一個部落族團,活動範圍在驪山、藍田一線。
《漢魯相韓勑造孔廟禮器碑》《漢魯相韓勑造孔廟禮器碑》
華胥的生平成就,集中體現在《藍田縣誌·羲母廟碑》中:
“其開物成務,八卦泄天機之蘊,六書肇文字之源,記乾支作甲歷為曆象之示,正姓氏制嫁娶為婚姻之祖,慮民所統也,則龍師龍名上相下相以定其分,憂民不知食也,則造網養蓄教庖置廚,已成其化。太昊、女媧德被一時,功垂萬事,故茲不忘聖德,宜先不忘聖德之所由,不鞅聖功,宜先不歿聖功自所生。”
在《漢魯相韓勑造孔廟禮器碑》中,也有類似記載:
“惟永壽二年,青龍在涒嘆,霜月之靈,皇極之日。魯相河南京韓君,追惟太古,華胥生皇雄,顏母育孔寶,俱制元道,百王不改……皇戲統華胥,承天畫卦。顏育空桑,孔制《元孝》,俱祖紫宮,大一所授。”
華胥和子女伏羲、女媧及其後裔,共同創造了燦爛的華胥文化。華胥文化彰顯出了中華民族的同根、同源和血脈親情,因此華胥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源頭。
華胥文化對人類歷史文化的主要貢獻有:“制嫁娶之禮”,使遠古人類逐漸擺脫亂婚、群婚的狀態;“造網罟教漁獵”,發明了漁網捕獵,成為畜牧文化的源頭;“作書契以帶繩結”,有了簡單文字;“伏羲坐於方壇之上,聽八方之氣,乃畫八卦”,開始了人類從規律上認識大自然,後來被炎黃的後裔逐步發展成為《易經》;“女媧作笙簧”,產生了人類最早的樂器,成為中華音樂的起源。

華胥故里

西方說

《綱鑑易知錄》載:“太昊之母居於華胥之渚。”注云:“華胥,在今陝西藍田縣,小淵曰渚。”
滻灞兩河沿岸古文化遺址分布圖滻灞兩河沿岸古文化遺址分布圖
《竹書紀年前編》曰:“太昊庖羲氏,太昊之母居於華胥之渚,履巨人跡,意有所動,虹且繞之,因而始娠。”徐文靖箋:“按,華胥,地名,在陝西藍田縣,小淵曰渚。”
華胥陵位於華胥鎮以北,村落西邊是華胥溝,而越過華胥溝就是宋家村。這裡與《藍田縣誌》中所記載的華胥渚(華胥與其子女居住之地)十分吻合。在宋家村南塬有一座古廟名為“三皇廟”,曾有石碑刻文:“古華胥伏羲肇娠地”等字樣,與《宗書·付瑞志》的記述相近。三皇舊居在北魏時即受到祭祀,一直延續至今。
在華胥鎮附近,發現舊石器遺址數十處之多,新石器人類遺址20多處。著名學者石興邦劉士莪、任本命等人應邀趕赴藍田,從人類學、考古學、民俗學等不同角度,對母系氏族的起源、華胥族團的生成、歷史的沿襲及現存遺蹟與歷史傳說記載的對照進行考證後認為,從伏羲誕生前到炎黃出現時存在的華胥古國相當於仰韶文化的中晚期,約為公元前4600-2700年,地域主要為甘肅西部、陝西渭河流域及黃河流域之一段。
20世紀80年代,陝西省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市灞橋區洪慶街道辦下轄的燎原村發現老牛坡遺址,這裡與藍田縣華胥古鎮接壤。老牛坡遺址被考古界斷定為陝西境內的商代重要遺址,後被評為中國考古年度十大發現之一。據劉士莪《老牛坡遺址發掘報告》結論稱,該遺址早期文化遺存還是古崇國所在地。李學勤在《海外訪古記(四)》也認為老牛坡遺址“從歷史地理上看,很可能屬於崇國”。《史記·夏本紀》司馬貞索隱:“鯀封崇伯。”《國語》稱:“崇伯鯀”,說明的早期活動也在這裡。後來鯀之子大禹東遷,成為東方諸侯聯盟首領,禹的兒子啟建立夏王朝。鯀、禹、啟都是夏後氏的首領,也就是說夏後氏首領鯀最早的活動範圍應在西安東南方向老牛坡一帶。老牛坡與華胥古國僅有一溝之隔,那么華胥的“華”與夏後氏的“夏”就構成了“華夏”。華夏、華夏族、華夏文明應起源於此。
華胥鎮古文化遺址分布圖華胥鎮古文化遺址分布圖
這些專家學者的研究都得出同一結論,從華胥到華夏,從華夏到中華,形成了一脈相承的中華民族文化。由於秦始皇的收繳焚毀列國史籍,使華夏文化在長達550年的戰亂後再遭浩劫,而存於鹹陽宮最後記錄上古歷史的孤本也因為項羽火燒鹹陽而灰飛煙滅,因此注重史料的司馬遷在《史記》中開始把黃帝作為中華之祖,結果華夏、中華的“華”字反而湮沒於歷史的塵埃中。

東方說

民國學者王獻唐考證認為:“泰帝為伏羲,以居泰山而有此號。後裔居曲阜者,襲其舊稱。華胥為東方伏羲之舊族,散居泗水一帶,泗水、曲阜接壤,並在一方。”
《淮南子·地形訓》及《楚辭·天向》:“華即日,太陽也”。雷澤即伏羲出生地,古謂在魯西南,今考位於泰山南麓泗水與新泰交界的今華村水庫及華胥山和賀莊水庫一帶。王獻唐在《炎黃氏族文化考》中認為:“伏羲發源祖地,證以現存地名,山澤名,殆即今泗水一帶。”
春秋時,華胥山一帶曾設華胥國,因山而名,漢置華縣。此外還有古華渚,今稱大黃溝。華胥山在今泗水縣城東北大黃溝鄉與新泰交界處,現今多稱黃山或黃山寨,華族、華山,黃族、黃山交糅形成中華始祖地。華胥山之陽、小安山之陰的環抱之中,形成一個東西寬五華里、南北長八華里的橢圓形盆地,古稱“華胥池”或“華渚”,居中的原始村落為華胥村(簡稱華村),是為漢代泰山郡華縣縣城故址。1959年這一盆地(華胥池)建成華村水庫,原來的華村隨之分為四個村落遷居岸上,拱衛著華渚祖籍之地。伏羲廟座落在華胥池上的一個小山頭上,此廟已毀,僅存遺址。沿安山向東延伸即為伏羲山,史載有女媧廟,現僅存遺址,在其廢墟上仍立有元代延祐四年(1317年)《重修伏羲廟碑》,主要鐫刻捐贈者的名字。泗水源頭的兩大支流———黃溝河(華祖河)與洙水,所分別形成的華胥池(華村水庫)和雷澤湖(賀莊水庫)流域,是東夷昊族集團最初的搖籃。其南泉林鎮東有雷澤湖,現已涸,但當地百姓仍呼其為雷澤湖,即為古雷澤。這一帶是原始華族的祖居地,也是華族的發祥地。王獻唐《炎黃氏族文化考》:“今泗水東有黃山、黃山寨或黃粟山,乃華胥山訛變……伏羲發源祖地,證以現存地點、山澤名,殆即泗水一帶。

人物影響

華夏共祖

華胥生下伏羲女媧,開闢了中華民族的發展史。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開卷有載,正是由於華胥生養了伏羲、女媧,再由伏羲女媧結合成婚,才繁衍出了中華民族。有關華胥和伏羲女媧的傳說很多,最著名的有:女媧補天女媧造人伏羲畫卦、伏羲女媧兄妹結婚延續人類和黃帝夢遊華胥國等,所以華胥是中華始祖,華夏之根,民族之母。殷函、尹紅卿編譯的《史記·五帝本紀》說:“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從華胥開始,她是中華民族的始祖母。華胥生太昊,太昊生伏羲、女媧,伏羲、女媧生少典,少典生炎帝、黃帝。因黃帝以前文字記載不詳,司馬遷著《史記》時,對歷史考證非常嚴謹,所以,從黃帝開篇。”可見,從華胥到炎帝黃帝,是中國從母系氏族公社到父系氏族公社的演變過渡時期,前後是一脈相承的。
華胥溝華胥溝
有關華胥傳說流傳至今在中國民間廣泛傳播,而少見於古籍記載的是伏羲女媧兄妹結婚這個傳說:華胥氏族在一次洪荒大水中,遭受了滅頂之災,只有伏羲女媧兩兄妹,因為坐在葫蘆里,被漂到了藍田臨潼交接的驪山上,才倖免遇難。當他們看到這個世界就剩下他們兩個人,為了人類延續,結為夫妻。在結婚前,他們對天發誓說:若蒼天允許我們兄妹結為夫妻,繁衍人類,四山之煙聚而滾磨合。發完誓,他們兩個人把磨石推下溝去。這時只見四山之煙果然聚合,再看磨扇也緊緊的合在一起,於是兩人結為夫妻。後人為了紀念伏羲、女媧結合,繁衍人類的功勞,就把他們所在的山叫磨合山,滾磨盤的溝叫磨盤溝,並在磨合山上修建了人種廟,後來因人種廟名字不雅,改稱仁宗廟。

文化源頭

國學家顧實先生在《華夏考源》中說:胥、雅、夏等古字相通,華胥就是華夏,華胥文化和我們幾千年的華夏文明關係極其密切。
“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周代《尚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這句話的意思是,無論中原的華夏族還是邊遠的少數民族,沒有不順從(周武王)的。而周武王統治的周王朝定都之地是豐鎬二京,即今西安,華胥氏族的活動範圍內。
顧實在《華夏考源》一文中,認為“胥、疋、雅、夏古字相通,華夏即華胥也。……華胥特為華夏,遂為吾種族之名”。章太炎在《中華民國解》中說:“大略說中國古代以‘夏’為族名,以‘華’為國名。又說‘夏’從夏水(即漢水)得名,‘華’從華山得名。”徐旭生在《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認為,中國古代部族的分野,大致可分為華夏、東夷、苗蠻三大集團。華夏集團地處古代中國的西北,主要由炎帝和黃帝所代表的部落組成。他在該書中還論證了秦嶺在古代通稱華山而漢水古名曾稱夏水。
“古史辨”派認為,“華”與“夏”古字相同,“華”即是“夏”,“夏”即是“華”。故華夏之“夏”,一為中國人說,夏字象舞蹈者;二為大禹治水說,夏字象農夫治畦;三為圖騰族徽說,夏字象蟬或爬蟲;四為夏水說,族名取自水名,而夏水位於雍梁之際,古夏水自然發源於秦嶺腹地;五為夏國說,先有夏國,後有夏族、夏人之稱。這些認識都已接近“華夏”所指的本原。
無論是徐旭生的《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還是顧頡剛的“古史辨”派,他們都把“華夏”或“華夏族”的起源指向了西北,指向陝西,指向關中

華夏圖騰

華胥與中華民族的圖騰“龍”存在著一定的推理關係。
華胥履跡於雷澤,生伏羲、女媧華胥履跡於雷澤,生伏羲、女媧
古籍文獻多講“華胥履大人跡於雷澤而生伏羲”,雷澤中的大人是雷神,雷神就是龍神,雷之聲就是龍的發音,和雷相伴的閃電就是龍的形狀。因此,伏羲便是龍神的兒子,女媧便是龍神的女兒,龍的兒女自然要生得“龍身而人面”,就像漢代畫像石畫得那樣。這也是“龍的傳人”一說最早的源頭。伏羲和女媧是有“龍祖”之稱的,那么,龍祖的媽媽華胥自然就是“龍祖之祖”了。

人物評價

“華胥氏生伏羲、女媧;伏羲、女媧生少典;少典生炎、黃二帝。”華胥因此為中華民族的始祖母,是華夏之根、民族之母。
作為上古時期華胥國的傑出女首領,華胥在八千多年前,在面臨重大危機的時刻承擔起了延續氏族生存的重擔,帶領遠古先民們不斷的游徙,足跡遍及黃河流域,創造了中國的漁獵、農耕等文化。華胥為中華民族得以存在做出了貢獻,因此被後世大量載於史冊,流傳數千年而不中斷。這些歷代文獻典籍的記述表明,從華胥到華夏,從華夏到中華,形成了一脈相承的中華民族文化,她彰顯出了中華民族的同根、同源和血脈親情,因此華胥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源頭。
華胥作為伏羲、女媧共同的母親,中華民族的始祖母,是中華民族始興和統一的象徵。華胥文化作為人類文明的一大淵源和基礎,孕育和影響了博大精深的華夏文明,是中華文明的本源和民族文化的母體,各族人民對華胥作為華夏始祖母的崇敬和禮讚作為一種特色鮮明的文化現象,不僅是民族凝聚力和感召力的不竭源泉,也是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強大動力,更是全體中華兒女共同的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

文獻記載

《山海經·內東經·郭注》:“華胥履大跡生伏羲”。
列子·黃帝》:“黃帝夢遊華胥國,華胥之人其國無帥長,自然而已;其民無嗜好。自然而已;不知樂生,不知惡死,故無夭殤;不知親己,不知疏物,故無所愛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順,故無所利害……”
皇甫謐帝王世紀》云:“太昊帝庖犧氏,風姓也。燧人之世,有巨人跡出於雷澤,華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於成紀,蛇身人首,有聖德。”
太平御覽》卷七十八引《詩緯·含神霧》:“大跡出雷澤,華胥履之生宓犧。”
潛夫論·五德志》:“大人跡生雷澤,華胥履之,生伏羲。”
《緯》卷十一:“燧人之世,大跡出雷澤,華胥履之生伏羲。”
《河圖握矩起》:“燧人之世,大跡在雷澤,華胥履之,而生伏羲。”
《孝經·鉤命訣》:“華胥履跡,怪生皇犧。”
王嘉拾遺記》:“春皇者,庖犧之別號。所都之國,有華胥之洲。神母游其上,有青虹繞神母,久而方滅,即覺有娠,歷十二年而生庖犧。”
司馬貞《補史記·三皇本紀》說:“太暤包犧氏,風姓,代燧人氏繼天而王。母曰華胥,履大人跡於雷澤,而生庖犧於成紀。蛇身人首,有聖德。”
《綱鑑易知錄》
《竹書紀年前編》
雲笈七籤》卷一百集唐王《軒轅本紀》:“黃帝游華胥國,此國乃神仙國也。”

後世紀念

華胥陵

華胥陵的遺址在全國只有一處,就是陝西藍田的華胥陵。華胥陵也稱羲母陵,位於西安市藍田縣華胥鎮孟岩村。華胥陵是華胥安寢的陵地,北枕驪山,南臨灞水,隔河與白鹿原相望。
華胥
華胥陵原周長200米,高8米,封土堆南北長80米,東西寬40米。陵區古柏參天,附近分布著同華胥有關的“畫卦台”、“華胥窯”等遺蹟。每年農曆二月初二,中國民間流傳的“龍抬頭”的日子,華胥陵的祭祀活動延綿成俗,已成為海內外華夏兒女尋根祭祖的聖地之一。
據《太平寰宇》記載:“藍田為三皇故居,境內華胥陵”。明清時期編纂重修的七部《藍田縣誌》均載有“藍田有華胥氏陵,尊廬氏陵,女媧氏谷遺址,史稱三皇故居。”
華胥陵周圍分布著許多同華胥陵氏與之有關的人文遺址、遺蹟。有華胥溝、三皇廟、毓仙橋、阿氏村(媧氏村)、女媧堡、補天台、人宗廟、磨合山、華胥窯、畫卦台等。宋家村至今還保存著一塊明代記載“三皇”功績的碑石,碑文正中刻有“古華胥國”字樣,左右兩邊分別刻有“伏羲肇娠,皇帝夢遊”八個字。這些都是十分珍貴人文遺址與實物,也進一步印證了《陝西通志》所載:“羲母陵在(藍田)縣北三十五里”的記錄。
華胥陵作為中華民族始祖母華胥氏的陵寢,是中華兒女尋根問祖的精神殿堂,是傳承文化根脈、凝聚民族情感的精神紐帶。

華胥窯

據相關資料記載,伏羲和女媧出生時就在華胥鎮宋家村後半坡上的窯洞中,因而該窯稱之為華胥窯。窯中有一通道,直通華胥溝,在宋家村口還有“毓仙橋”、“毓聖橋”,相傳是華胥在妊娠伏羲和女媧時所走過的橋樑。宋家村至今還保存著一塊有關記載“三皇”功績的石碑,碑的中間刻有“古華胥國”四個字,左右兩邊分別是“伏羲肇娠,皇帝夢遊”八個字。

國家公祭

2006年03月01日,陝西藍田舉行首屆華人恭祭華胥氏大典,恢復一度中斷的每年農曆二月二恭祭人文元祖華胥氏的傳統。
2007年03月20日,世界華人聯合會、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促進會、華夏文化紐帶工程組委會、中國史前文化研究院、黃陵基金會、藍田縣人民政府等10多家單位共同主辦了丁亥年龍頭節恭祭華胥氏大典,4萬多人參加了恭祭儀式。
華胥
2010年03月17日,庚寅年龍頭節全球華人婦女公祭華胥氏大典在藍田縣華胥鎮孟岩村華胥陵廣場隆重舉行。上萬名民眾參加公祭活動。
2011年03月06日,全球華人精英恭祭華胥氏大典在陝西藍田舉行。
2012年02月23日,“壬辰年龍頭節全球華人恭祭華胥氏大典”在藍田縣華胥鎮孟岩村華胥陵廣場隆重舉行,本次大典的主題為“龍騰盛世鳳舞華胥”。
2013年03月13日,“癸巳年龍抬頭節全球華人恭祭華胥氏大典”在陝西省藍田縣舉行,來自海內外的千餘名華人參與本次恭祭。該大典主題為“弘揚華胥文化,傳承中華文明;凝聚全球華人,打造祭祖聖地”。
2014年03月02日,甲午年全球華人恭祭華胥氏大典在陝西藍田縣華胥鎮孟岩村華胥陵廣場隆重舉行。
2015年03月21日,乙未年龍頭節恭祭華胥氏大典舉行。
2016年03月9日—10日,首屆華胥文化論壇暨丙申年全球華人恭祭華胥氏大典在陝西西安藍田縣華胥故里舉行。
2017年02月27日,2017丁酉年全球華人恭祭華胥氏大典在藍田縣華胥陵舉行。
2018年03月18日,戊戌年龍頭節華胥陵祭祀祈福大典在陝西省藍田縣華胥鎮華胥陵廣場舉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