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紀年
公元1213年,南宋嘉定六年,寧宗法天備道純德茂功仁文哲武聖睿恭孝皇帝嘉定六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1213年
- 別稱:南宋嘉定六年
- 來自:中國紀年
- 記載:吏部條法總類
通鑑記載,本年年表,歷史大事,
通鑑記載
寧宗法天備道純德茂功仁文哲武聖睿恭孝皇帝嘉定六年(金至寧元年、貞佑元年,蒙古太祖八年,公元1213年)
詔:“侍從、台諫、兩省官、帥守、監司各舉一二人。”
二月,丁丑,太白晝見。
丙戌,有司進《吏部條法總類》。
乙未,詔:“宗室毋得與胥吏通姻。著為令。”
金知大名府烏古論誼謀不軌,伏誅。
三月,癸亥,參知政事樓鑰罷。
太陰、太白與日並行,相去盡餘。
是春,耶律琉格自立為遼王,改元元統。
金以完顏弼為元帥左監軍,扞御遼東。弼請“自募二萬人為一軍,萬一京師有急,亦可以回戈自救。今驅市人以應大敵,往則敗矣。”金主曰:“我以東北路為憂,卿言京師有急,何耶?就如卿言,我自有策。以卿皇后連姻,故相委寄,乃不體朕意耶?”弼曰:“陛下勿謂皇后姻親俱可恃也。”時提點內侍局、駙馬都尉圖克坦穆延侍側,弼意譏之。金主怒甚,顧謂穆延曰:“何不叱去。”穆延乃引弼起,付有司,論以奏對無人臣禮。詔免死,杖一百,謫雲內防禦使。
夏,四月,丙子,以章良能參知政事。
甲午,復法科試經義法,雜流進納人不與。
五月,癸亥,流星晝隕。
戊辰,修慶元以來寬恤詔令。
是月,金改元至寧。陝西大旱。
初,金主將召赫舍哩執中至中都預議軍事,左諫議大夫張行信上書曰:“執中專逞私意,不循公道,蔑省部以示強梁,媚近臣以求稱譽,骫法行事,妄害平民。行院山西,出師無律,不戰先退,擅取官物,杖殺縣令,屯駐媯川,乞移內地,其謀略概可見矣。欲使改易前非,以收後效,不亦難乎?”行信,行簡之弟也。丞相圖克坦鎰亦以執中不可用,參知政事梁鏜亦言其奸惡,乃止。
執中善結近幸,交口稱譽,金主尋詔給半俸,預議軍事。行信復諫曰:“伏聞以執中老臣,欲起用之。人之能否,不在新舊,彼向之敗,朝廷既知之矣;今又用之,無乃不可乎!”乃寢其命。至是復用為右副元帥,領武衛軍五千人,屯通玄門外。
六月,丁丑,遣董居誼賀金主生辰。會金國亂,不至而還。
丁亥,復監司臧否守令及監司、郡守舉廉吏所知。
丙辰,詔三衙、江上諸軍主帥各舉堪為將帥者二三人。
夏人破金之保全州及慶陽府。
秋,七月,金命左丞完顏綱行省於縉山。丞相圖克坦鎰使人謂綱曰:“果勒齊駐兵縉山,甚得人心,士皆思奮,與其行省親往,不若益兵為便。”綱既行,鎰復使人止之曰:“果勒齊措畫已定,彼之功,即行省之功也。”綱不從。
王檝既見執,將就戮,神色不變。蒙古主問之曰:“汝曷敢抗我師!獨不懼死乎?”檝曰:“吾以布衣蒙恩,誓捐軀報國。今既僨軍,得死為幸!”蒙古主義而釋之,授都統,佩以金符,令招集山西潰兵。檝,虢縣人也。
金人恃居庸之塞,冶鐵錮關門,布鐵蒺藜百餘里,守以精銳。蒙古兵距關百餘里不能前,乃召薩巴勒問計。薩巴勒曰:“從此而北,黑樹叢中有間道,騎行可一人,臣向嘗過之。若勒兵銜枚以出,終夕可至。”蒙古主留克特卜齊與金軍相持,乃自簡銳卒與哲伯潛發,令薩巴勒前導。日暮,入谷,黎明,諸軍已在平地。疾驅入紫荊口,金人猶睡,未知也。比驚起,倉卒逆戰於五回嶺,大敗,流血被野。耶律阿哈言於蒙古主曰:“好生乃聖人之大德,興創之始,願止殺掠以應天心。”蒙古主納之。進拔涿、易二州。遼人呼嚕布勒等獻北口,哲伯遂取居庸,與克特卜齊會。
八月,己巳朔,詔諸路監司、帥臣舉所部官吏之才行卓絕、績用章著者。
庚午,知思州田宗范謀作亂,夔州路安撫司遣兵討平之。
金右副元帥赫舍哩執中,與其黨完顏綽諾、富察祿錦、烏庫哩道喇等謀作亂。會金主以蒙古兵日近,而執中日務馳獵,不恤軍事,遣使責之。使者至,執中方飼鷂,擲殺之,遂妄稱知大興府圖克坦南平及其子駙馬都尉穆延謀反,奉詔入討。南平姻家福哈別將兵屯城北,執中以好語招而殺之,奪其兵。壬辰,自通玄門入,先遣一騎馳抵東華門,大呼曰:“達勒達至北關,已接戰矣!”既又遣一騎往,亦如之。乃使其黨圖克坦金壽召南平,南平行至廣陽門,執中手槍刺之墮馬,金壽斫殺之,並殺穆延。符寶祗候善延、護衛十夫長完顏實古訥聞亂,遽召漢軍五百人赴難,與執中戰,不勝,皆死之。
執中至東華門,門閉,金主遣其子蔣王持詔書投於門下,募能殺執中者,白身除大興尹,世襲千戶,軍民無應者。
執中欲縱火焚門,護衛色埒奇爾開門納之。執中進至大安殿,金主遙呼曰:“聖主令臣何往?”執中曰:“歸舊邸耳。”金主退人後宮。執中盡以其黨易宿衛,自稱監國都元帥,居大興府,陳兵自衛。夜,召聲妓,與其黨會歡,明日,以兵逼金主出居衛邸。
執中欲封拜其黨,令黃門入宮收璽。尚宮左夫人鄭氏掌寶璽,拒之曰:“璽,天子所用,呼沙呼人臣,取將何為?”黃門曰:“今天時大變,主上且不保,何有一璽!御侍當思自脫計。”鄭氏厲聲罵曰:“若輩宮中近侍,恩遇尤隆,君難,不以死報,反為逆豎奪璽耶?我可死,璽必不與!”遂瞑目不語,黃門出。執中卒取宣命之寶,除拜其黨數十人。召孟鑄、張行信至大興府,問曰:“汝輩向來彈我者耶?”鑄等各以正言對,執中乃遣之出,曰:“且須後命。”
丞相圖克坦鎰,時以墜馬傷足在告,聞難作,命駕將入省,或告之曰:“省府皆以軍士守之,不可入矣。”少頃,軍士索人於閭巷,鎰乃還第。
執中欲僭位,召禮部令史張好禮,欲鑄監國元帥印。好禮曰:“自古無異姓監國者。”執中乃止。以鎰人望,乃詣鎰訪之。鎰從容謂曰:“升王,章宗之兄,顯宗長子,眾望所屬,元帥決策立之,萬世之功也。”執中默然。乃遣宦者李思中弒金主於邸。
時完顏綱將兵在外,執中使綱子安和作家書,使親信人召綱。綱至,囚之憫忠寺。旋押至市口,數以失四州、敗縉山之事,殺之。因盡撤沿邊諸軍赴中都、平州騎兵屯薊州以自重。遣圖克坦銘等迎升王從嘉於彰德。甲辰,至中都,即皇帝位。拜執中太師、沿書令、元帥,封澤王。
本年年表
大事記
至寧元年(1213年)八月,胡沙虎殺死衛紹王,迎立從嘉為帝。九月即位,是為宣宗,以胡沙虎為太師、尚書令兼都元帥,封澤王,同月改元貞佑。閏九月,宣宗復舊名珣。十月,術虎高琪殺胡沙虎,宣宗赦免高琪,封他為左副元帥。是年秋,蒙古軍分三路攻金,幾乎攻破所有河北郡縣,金國只有中都、真定、大名等十一城未曾失守。
宣宗對外措施十分不當,直接導致金國滅亡。他先向蒙古大汗成吉思汗屈辱求和,又與西夏斷交,還不顧大臣反對,將都城由中都南遷至汴京,並且發動侵宋戰爭。金國三面受敵,加上內部不和,叛亂頻生,國家危在旦夕。
宣宗在元光二年十二月(1224年1月)去世,死後諡號是繼天興統述道勤仁英武聖孝皇帝,廟號是宣宗,葬於德陵(在今河南開封)。
出生
黃震是南宋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授迪功郎、吳縣尉,鹹淳三年(1267年)任史館檢閱,,預修宋寧宗、宋理宗兩朝《國史》、 《實錄》 ,因論當時弊政,建議停辦僧道度牒,觸怒度宗,連降三級。隔年出任廣德軍通判。改為紹興府通判。歷官撫州知州、江西提點刑獄、提舉浙東常平茶鹽、侍郎官等官職,為權豪所忌。黃為官有清名,並以直言果敢著稱於世。
賈似道出生於宋寧宗嘉定六年,父賈涉,母胡氏,為涉之出妾。其父是位狡詐的貪官,似道為紈絝子弟。後來,賈似道其姐成為了宋理宗的貴妃,自然雞犬升天,賈似道在他二十五歲時就通過“考試”,成為太常丞以及軍器監,自此之後生活就更為腐敗。在這十多年間,賈似道學會了勾心鬥角之術,加上自己身為國舅的特殊身份,因此在他四十一歲時就己是樞密院事。在這時,他己是位權傾朝野。
1233年,即為宋理宗紹定五年,蒙古向南宋政府提倡“聯蒙滅金”的條文,毫無遠見的南宋政府自以為這就可以除去外患,於是與蒙古結成盟友。後來於端平元年(1234年),宋蒙聯軍成功滅金,但蒙古卻違背之前定下來的條文,把宋應得的土地削減,軟弱的宋就算出兵強行要回土地,也無濟於事,不但慘敗而歸,更被蒙古於1258年以“違約”名義再次入侵。
歷史大事
蒙古攻取居庸關
太祖八年(1213)、金至寧元年七月,蒙古又舉兵南下,攻克宜德(今河北宜化),德興(今河北涿鹿西南)二府。進至懷來(今河北懷來東南),大敗金尚書左丞完顏綱軍。進逼鎮州(今河北正定)。鎮州防禦使、權元帥右都監術虎高琪敗逃,蒙軍乘勝追至北口(今河北八達嶺)。金退保居席關,冶鐵錮關門,布鐵蒺藜百餘里,以精銳恃險而守。蒙軍受阻,成吉思汗得扎八兒獻策,留哲別攻居庸關,自率大軍從間道繞過關隘,馳入紫荊口(今河北易縣西北紫荊嶺),金人從睡夢中驚起,倉卒迎戰於五回嶺(今河北易縣西),金軍大敗,蒙古軍乘勝攻克涿(今河北涿縣)、易(今河北易縣)--州。遼人訛魯不兒等獻北口,哲別遂取居庸關。
金宣家繼位
至寧元年(1213)八月,金權右副元帥紇石烈執中與其黨完顏醜奴、蒲察六斤、烏古論奪剌等謀作亂。當時金帝永濟遣使指責紇石烈執中不理軍務,執中殺使者,並誣言知大興府徒單南平及其子附馬都尉沒捻謀反,自稱奉詔誅謀反者。執中誘殺南平姻家福海,奪其城北駐軍,自通玄門入城,大呼蒙古軍巳至北關,誘殺徒單南平父子,入東華門,金帝避入後宮。執中自稱監國都元帥,以兵逼金帝出宮居衛王府。因不能以異姓監國,乃議立升王,即章宗兄、顯宗長子。執中遣宦官李思中殺金帝於衛王府。又召完顏綱返中都,囚殺於市口。他盡撤沿邊諸軍至中都,平州騎兵屯於薊州,用以自保。遣使於彰德(今河南安陽)迎升王完顏從嘉入中都即帝位,是為金宣宗,改元貞祐。宣宗封執中為澤王,拜太師、尚書令、都元帥。
蒙古兵分三路攻金
蒙古太祖八年(1213)、金貞祐元年秋,成吉思汗留怯台、哈台屯金中都城北 (今北京),然後分兵三路:命其子朮赤、察合台、窩闊台為右軍,沿太行山東麓南下,攻克保(今河北保定)、遂(今河北徐水西)、安肅(今河北徐水)、安(今河北安新舊安州)、定(今河北定縣)、邢(今河北邢台)、洺(今河北永年舊縣)、磁(今河北磁縣)、相(今河南安陽)、衛(今河南汲縣)、輝(今河南輝縣)、懷 (今河南沁陽)、孟(今河南孟縣)等州,抵黃河北岸,又繞太行山西麓北行,掠澤(今山西晉城)、潞(今山西長治)、遼(今山西左權)、沁(今山西沁源)、平陽 (今山西臨汾)、太原(今山西)、吉(今山西吉縣)、隰 (今山西隰縣),拔汾(今山西汾陽)、石(今山西離石)、嵐(今山西嵐縣北)、忻(今山西忻縣)、代(今山西代縣)、武(今山西神池北)而還;以其弟哈撒兒等為左軍,經海而東,攻掠薊州(今河北薊縣),破平(今河北盧龍)、灤(今河北灤縣)、遼西諸郡後返回;成吉思汗與其子拖雷為中軍,連破雄(今河北雄縣)、霸 (今河北霸縣)、莫(今河北任丘)、安(今河北安新舊安州)、河間(今河北河間)、滄(今河北滄州西南)、景 (今河北東光)、獻(今河北獻縣)、深(今河北深縣西南)、祁(今河北安國)、蠡(今河北蠡縣)、冀(今河北冀縣)、恩(今山東平原西恩城)等州,進而擄掠濮(今山東鄄城北舊城鎮)、開(今河南濮陽)、滑(今河南滑縣東舊縣)、博(今山東聊城)、濟(今山東巨野)、泰安 (今山東)、濟南(今山東)、濱(今山東濱縣)、棣(今山東惠民)、益都(今山東)、淄(今山東淄博東)、濰(今山東濰坊)、登(今山東蓬萊)、萊(今山東掖縣)、沂 (今山東臨沂)等州府,直抵海濱。三道兵北還後,屯於大口(今北京西),以威逼中都。共破金九十餘州郡,兩河、山東數千里,殺戮掠奪甚多,金帛子女及羊畜馬匹均席捲而去。惟中都、通(今河北通縣)、順(今河北順義)、真定(今河北正定)、清(今河北青縣)、沃 (今河北趙縣)、大名(今河北)、東平(今山東)、德(今山東陵縣)、邳(今江蘇邳縣)及海州(今江蘇連雲港)等十一城未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