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欽茂
- 國籍:渤海國
- 民族:靺鞨族
- 逝世日期:793年
- 主要成就:協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亂 生產商業
開創大興之治 - 在位時間:737年至793年
- 年號:大興
生平,評價,家庭,父親,兄弟,子,女,
生平
唐開元二十五年(737年),大武藝去世,由於世子大都利行早逝,渤海政務,由大欽茂主持。開元二十六年,唐遣內侍段守簡使渤海,冊封大欽茂為渤海郡王、左驍衛大將軍(一作左金吾大將軍)、忽汗州都督,正式確認大欽茂“代承緒業”,並詔示“永為藩屏,長保忠信,效節本朝”。大欽茂即位時,渤海經兩代開拓,已經是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族類複雜的地區。當時人心思定,傾慕華風,嚮往內地。大欽茂順應時勢,一改武力征伐為“文治”,實行大赦。遣使朝唐,請寫《漢書》、《三國志》、《晉書》、《十六國春秋》、《唐禮》等漢文化典籍,唐玄宗許之。大欽茂從這些典籍中吸取治國之道,把它作為管理渤海和規導民眾的思想依據,使儒家思想在渤海得以傳播。
在大欽茂的培養和影響下,渤海湧現出一批受中原文化薰陶的詩人、畫家、文學家、雕塑家和音樂家。如歸德將軍楊泰師,為當時著名詩人。他出使日本所賦詠雪詩,意境高雅,構思精當,堪為上乘之作。詩云:“昨夜龍雲上,今朝鶴雪新。祇看花發樹,不聽鳥驚春。回影疑神女,高歌似郢人。幽蘭難可繼,更欲效而顰。”又如,吉林省出土的貞惠公主(大欽茂次女)墓和貞孝公主(大欽茂四女)墓的碑文、石獅、壁畫等遺物,都是文學價值、藝術價值較高的作品。墓碑碑文所涉及的漢籍就有《尚書》、《詩經》、《易經》、《禮記》、《春秋》、《左傳》、《論語》、《孟子》、《史記》、《烈女傳》、《漢書》、《後漢書》《晉書》等。這些文物證明,大欽茂時渤海已使用漢字,中原習俗已深深浸濡到渤海社會許多方面。儒家思想已在渤海社會占統治地位。引入漢籍的同時,大欽茂還實施中原的典章制度,仿效唐制,建立“三省、六部、一台、七寺、一院、一監、一局”的政治機構。以上京龍泉府為中心,設立五京(上京龍泉府、中京顯德府、東京龍原府、西京鴨淥府、南京南海府),建立府、州、縣建制。
大欽茂重視經濟發展,在政權機構中,設定信部,相當於唐朝的工部,司掌山澤田林,百工營造諸事;設定大農寺,相當於唐朝的司農寺,主管穀物倉儲積聚;設定司藏寺,相當於唐朝的太府寺,分管財貨保管交易等。渤海普遍使用鐵器,提高了社會生產力。生產的發展,促進商業的繁榮。當時渤海同中原、日本,積極開展經濟貿易。山東半島曾一度成為中原與渤海市易的繁華之地。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訪日使楊承慶一次從日本帶回綿1萬屯。同時,也推動造船業的發展。
大欽茂事唐恭謹,恪守臣禮,政局穩定,政績斐然,受到唐朝的讚賞。天寶元年(742年),加授特進太子詹事、太子賓客。代宗寶應元年(762年),唐下詔以渤海為國,進封大欽茂為渤海國王,加檢校太尉。大曆元年(766年),又拜大欽茂為司空兼太尉,位列三公。
評價
大欽茂在渤海國的15代國王中可謂政績突出者。大欽茂時期,渤海國大大加速了封建化進程,全面推行“憲象”唐代中原地區的政策,使渤海國封建經濟、政治、文化迅速發展,成為唐代中國封建制度的一個組成部分。大欽茂作出的一個重大決策是於755年將渤海國都城由中京顯德府(今吉林省和龍市之西古城)遷到上京龍泉府,將渤海國統治中心北移。762年,唐廷詔以渤海為國,晉封大欽茂為渤海國王,加授檢校太尉。大欽茂卒於793年。他在位五十七年,這半個多世紀是渤海國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
家庭
父親
兄弟
世子大都利行
左領軍衛員外大將軍大蕃
大義信
左武衛大將軍大勖進
子
世子大宏臨
大貞斡
質子大英俊
女
貞惠公主 貞孝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