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史稱“忽汗城”,位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寧安市西南渤海鎮,是中國唐代渤海國的都城。古城建築在東京城盆地的沖積平原上,南近鏡泊湖區,西與北為牡丹江畔,東為匯入牡丹江的馬蓮河。
唐開元元年(713年),唐朝冊封大祚榮為左驍衛員外大將軍、渤海郡王。開元七年(719年)三月,大祚榮去世。天寶十四年(755年),渤海國王都從中京顯德府(吉林省和龍市),遷至上京龍泉府(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渤海共傳十五代王,第1代、第2代唐朝封為“渤海郡王”,從第3代起,唐朝晉封為“渤海國王”,渤海政權正式國名是“渤海國”。
1961年3月4日,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
- 占地面積:16.4平方千米
- 保護級別:第一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 編號:158
- 所處時代:渤海(698年—926年)
歷史沿革,遺址特點,文物遺存,研究價值,保護措施,歷史文化,旅遊信息,
歷史沿革
渤海初定都敖東城(吉林敦化境內),史稱“舊國”。唐天寶十四年(755年)左右,三世文王大欽茂把首都從中京顯德府遷(吉林省和龍市)遷至北部的上京龍泉府(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30餘年後,復遷東京龍泉府。貞元十年至貞元十一年(794年至795年)間,五世成王大華嶼又將王都從東京遷回上京龍泉府。從此,上京龍泉府作為都城,直至渤海滅亡。上京龍泉府兩度為都,前後達160餘年之久。
清同治十年(1871年),英國人對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進行調查,並將此遺址介紹給西方世界。
宣統二年(1910年),日本學者白鳥庫吉對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進行了調查。此後三上次男、駒井和愛、水野清一等也對此城先後進行過考察。
民國十五年(1926年),日本東京帝國大學鳥山喜一、俄國人B.B.阿格諾索夫等人,在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採集了各種瓦和泥朔佛像等殘件,並推斷為唐代渤海國上京龍泉府故城。
民國二十年(1931年),東省特區文物研究所對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進行第一次綜合考察。
民國二十二年至民國二十三年(1933年-1934年),東京帝國大學文學部考古研究室原田淑人等以東亞考古學會的名義,對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進行了調查、測繪,並對城垣、宮殿、寺廟等重要遺址遺蹟進行了考古發掘。
1959年,黑龍江省博物館在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發現早期鐵器時代文化遺存牛場遺址。
1964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對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進行了較大規模的發掘和清理。
20世紀80年代,黑龍江省考古隊對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進行了較大規模的發掘和清理。
20世紀90年代,黑龍江省考古隊對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在《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保護規劃》的原則控制下,結合搶救保護等工作,有計畫地對上京遺址的建築遺蹟進行了發掘。
1997年,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牡丹江文物管理站聯合對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內的11號街路、內城東垣南段、進行了鑽探及清理,對御花園東夾牆南段和外城北垣11號門址進行了發掘。同時對上京宮城西側白廟子村內修路發現的舍利函埋藏地點進行了搶救性清理。
1998年,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牡丹江文物管理站聯合對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外城正北門進行發掘。
1999年,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學考古學系和牡丹江文物管理站聯合對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第2宮殿基址進行發掘。
2000年,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學考古學系和牡丹江文物管理站聯合對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第3宮殿基址進行發掘。
遺址特點
規模布局
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仿唐長安城而建,整個城址略呈長方形,由外城、內城和宮城(紫禁城)組成,城環套,坐北朝南,總面積16.4平方千米。外城,北垣長5.5千米,中間向北突出一部分,外突部分的寬度與內城相等,南垣長不足5千米多,東、西兩垣各長3.5千米多,全城周長為16.3千米,城垣殘高平均2米左右,外城共設10門,南北各3,東西各2,外城內有5條大街,由內城正南門到外城正南門,有一條寬達88米的朱雀大街,把外城分成東西兩區,這5條主要街道之間有縱橫交錯的街道,構成市區街坊里巷;內城,當時是三省六部等官署所在地,位於外城北部中間,呈長方形,周長4.5多,僅部分城垣和禁苑遺蹟保存較好,禁苑俗稱“御花園”,在內城東垣以西,宮城東垣以東,周長約1.5千米,池塘遺蹟面積近2萬平方米,為一人工湖,池塘東西兩側有假山址,北部有亭榭址,礎石原址存放,附近多黃綠色釉瓦,亭榭原是八角形建築;宮城,又稱“紫禁城”,在內城北部中間,呈長方形,周長2.5千米多,是渤海王室居住和行使統治權力的地方,存有宮牆、宮殿址、石井(俗稱八寶琉璃井)等,宮城城垣用玄武岩築成,殘高平均約3米左右。
五風樓址
午門址,俗稱“五風樓”,是宮城正南門的台基,殘高達6米,東西長約60米,南北寬約20米,上有排列有序的圓形礎石。午門址兩側各有一處便門址。
五重宮殿
五重宮殿址,位於午門以北,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第1殿址南距午門址約200米,台基以條石砌築,高2米左右,其上保存原位排列的大型圓礎石40個,主殿兩側和後面也有建築遺蹟,存礎石,殿有寬闊的前庭。由第1殿址往北約150米是第2殿址,東西82米,南北28米,殿址前庭比第1殿的要小四分之一左右。第2殿之北130米是第3殿址,基址上柱石保存完好。第3殿址北為第4殿址,殿址較好,柱礎石整齊地排列在原地。再北為第5殿址,已靠近北牆,各殿兩側均有配殿,同主殿合成一組建築群。在五重官殿址的兩側有長廊(迴廊)和通東側長廊址的柱礎石。
文物遺存
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外城內發現渤海古寺址10餘座,如 “朱雀大街”南部東側2個寺廟址,殿基東西長52米,南北寬30.7米,上面礎石整齊,四周鑿石鑲邊。附近出土銅佛、陶佛以及建築裝飾品的殘件。興隆寺院內,有渤海時期遺留下來的完整的佛教石雕作品石燈幢,整個燈幢用玄武岩雕琢而成,通高6米,由塔剎、相輪、塔蓋、塔室、塔室托、蓮花托、中柱石、蓮花座和塔基座組成;八角、八面、八窗,塔室與塔蓋以斗拱相連。興隆寺原三聖殿內的大石佛,高丈余,身披袈裟,坐在蓮花石座上,雕工精細。
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出土文物有“開元通寶”銅錢、銅鏡、銅缽、陶器、鐵器等,以建築材料居多,瓦有大型板瓦、筒瓦、釉瓦(小型居多)等。瓦當以蓮花紋為主,有6-7種樣式。磚的紋飾有寶相、忍冬、山丹等。釉瓦以綠色為主,間或有黃色;鴟尾等飾件尚有紅、紫、蘭等釉色。佛教遺物以泥塑和銅鑄佛像最多。1975年發現的舍利函,內盛鐵、銅、漆、銀器等。同時出土有絲織品、珍珠、料珠等。其中銀盒方形桶狀,高約8.5厘米,線刻四大天王、祥雲、火焰等。銀平脫漆匣(殘)飾纏枝忍冬紋、花朵、蓓蕾、立鳥和翔鳧。出土石雕石刻數量較多,以石燈幢最為精緻,高約6米,其形似塔似亭。此外還發現“天門軍之印”1方,為青銅質,銅片鑲成,印紐扁平,中穿一圓孔,呈橋狀。通高4.3厘米、邊長5.25x5.3厘米、厚1.4厘米、柄高2.9厘米,印面略呈正方形,印文為漢字篆刻“天門軍之印”,印背楷書“天門軍之印”,印文凸起,筆畫之間形成0.9厘米的溝槽。
研究價值
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布局合理,由外城、內城、宮城組成,以唐朝長安城為模式規劃設計,城垣和宮城內主體建築遺址保存基本完整,是研究渤海歷史和唐代城市史、建築史的重要實物資料,3道城垣和宮城內主體建築遺址保存基本完整,是中國城市發展史上不可多得的實例,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保護措施
1961年3月4日,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5年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建立黑龍江省渤海上京遺址博物館,負責保護、研究和展示渤海上京遺址及其出土文物。
2006年,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頒布《黑龍江省唐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保護條例》,並設立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特別保護區:外城垣、內城垣及其內外兩側各5米以內;宮城、宮城垣及其外側10米以內;御花園及其園牆外側5米以內;外城內外渤海時期建築台基及其周邊5米以內;興隆寺圍牆內全部及其圍牆外側5米以內;三靈墳陵園圍牆內全部及其圍牆外側5米以內;內城中“橫街”、“天街”及其兩側5米以內;內城中“點將台”、“水牢”外圍5米以內;外城二處舍利函出土址及其外圍5米以內。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重點保護區:外城垣兩側、內城垣兩側、御花園圍牆外側距垣牆5至20米的範圍;宮城外至內城內的全部區域;外城內外渤海時期建築台基周邊5至10米的範圍;外城內主要道路與街坊遺址;外城內南北中軸線大街,南北長2822米,東西寬110.5米;南北中軸線大街東200米西500米以內的里坊遺址;內城“天街”、“橫街”兩側5至10米的範圍;內城“點將台”、“水牢”及其外城二處舍利函址外圍5至10米的範圍;御花園東側500米以內;三靈墳陵園圍牆外5至10米以及神道的範圍。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般保護區:除特別保護區和重點保護區的都城遺址外城垣外側20米以內的全部區域;三靈墳陵園圍牆外圍10至50米的範圍。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建設控制地帶:渤海上京外城垣起,東界至201國道渤海路口公路建築控制區邊線、向南依201國道公路建築控制區邊線為界、向北直線至牡丹江河道管理範圍外緣。南界從201國道公路建築控制區邊線向西轉彎處起向西,沿外城南垣外800米距離平行向西至牡丹江河道管理範圍外緣。西界、北界均至牡丹江河道管理範圍外緣。河道管理範圍外緣,有堤防的,以堤防背水面坡腳以外30米確定;無堤防的按歷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設計洪水位確定。
2016年10月,國家文物局編制引發了《大遺址保護“十三五”專項規劃》,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被列入“十三五”時期大遺址。
歷史文化
渤海國
渤海國是中國東北少數民族滿族的先世粟末秣鞴人建立的地方政權。秣鞘,商周時代稱肅慎,漢魏時稱挹婁,北朝時稱勿吉,隋唐時稱秣鞘。南北朝時已發展成為粟末、白山、伯咄、安車骨、拂涅、號室、黑水等7部。居住在粟末水的為粟末秣輯,比較先進,與唐王朝的關係也很密切。武則天時,封其酋長乞乞仲象為震國公。唐朝中期(7世紀末),乞乞仲象之子大柞榮統一了除黑水部以外的秣鞴諸部,“築城居之”,建立了地方政權—震國,自稱“震國王”。唐神龍元年(705年),唐中宗遣侍御史張行糶至震國招慰,大祚榮派次子入侍唐朝,以示臣服。唐太極元年(712年)冊封大祚榮為左驍衛大將軍、渤海郡王,以其所統治的地區為忽汗州,令大祚榮兼都督。從此,粟末秣鞘去秣鞠號,專稱渤海,成為唐朝政府管轄下的東北邊陲的一個州。
渤海國是唐寶應元年(762年)由唐朝冊封建國、後唐天成元年(公元926年)才被契丹吞併的東北割據政權。這個由粟末靺鞨大氏建立的國家,全盛時領土跨據中國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俄羅斯濱海邊疆區和朝鮮北部廣大地域,首都上京龍泉府(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當時是東亞僅次於長安的第二大城市,號稱“海東盛國”。
後唐天成元年(926年),渤海國被契丹攻滅,前後立國一個半世紀之久,共傳十五世王,歷經229年,和中國唐朝、五代、契丹,朝鮮,日本都建立了外交和商貿關係。契丹太祖耶律阿保機改渤海國為東丹國,上京為天福城,封太子耶律培為東丹王(人皇王),統治渤海舊地。歷時不久,於後唐天成三年(928年),東丹國都城從天福城南遷東平(遼陽)。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位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寧安縣渤海鎮境內。
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
交通
寧安市—寧古塔大道—G11鶴大高速—201國道—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