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泊湖(湖泊)

鏡泊湖(湖泊)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鏡泊湖,中國最大、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位於中國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寧安市境西南部的松花江支流牡丹江幹流上,距寧安市50公里,海拔 351米。湖水深度平均為40米。常年一般水位 最高353.65米,最低345.61米,年平均流量每秒 9.2立方米至10立方米,蓄水量16.25 億立方米。注入湖泊的河流除牡丹江幹流外,還有大梨樹溝河、爾站西溝河等小河流。

是著名旅遊、避暑和療養勝地,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際生態旅遊度假避暑勝地,世界地質公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鏡泊湖
  • 所屬水系:松花江支流牡丹江水系
  • 地理位置寧安縣境西南部
  • 面積:約95平方公里
  • 落差:750米左右
  • 古稱:忽汗水、瑚爾哈河
  • 蓄水量:16.25 億立方米
  • 年平均流量:每秒 9.2立方米至10立方米
  • 平均深度:40米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景點美圖,景區熱度指數,位置境域,水文特徵,湖泊水系,地質特點,開發利用,水能開發,旅遊開發,傳承漁獵,航道船運,

位置境域

鏡泊湖水面及周邊景觀鏡泊湖水面及周邊景觀
鏡泊湖,位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寧安市境西南部,距寧安市50公里(東經129°0′5″,北緯42°2′),海拔 351米。遠在1000年前的唐代,居住在這裡的滿族先民——靺鞨人稱鏡泊湖為忽汗海,遼稱撲鷰水, 金稱必爾騰湖,清初寧古塔流入以湖水照人如鏡而命名為鏡泊湖。
全湖東北流向,流至北湖頭張家亮子北,再向東北瀉出注入瀑布深潭。滿語稱此潭為“發 庫”,即“海眼”之意,湖水從此處流入牡丹江中。鏡泊湖是火山熔岩堰塞湖。湖的出口處,由玄武岩構成陡峻的峭壁,湖水由上沖瀉而下,形成一個寬約30多米、落差20多米的鏡泊湖瀑布,俗稱“吊水樓”。長白山脈張廣才嶺蜿蜒於湖畔,海拔最高為930米(老黑山鋸齒砬予),最低為353米 (依湖水位標 高),全區為山嶽地帶。
鏡泊湖出口的吊水樓瀑布鏡泊湖出口的吊水樓瀑布
湖形略似 S形。全湖南北總長45公里,按湖盆南北直線距離計算,湖長為32.5公里;按湖盆灣曲線長度計算,湖長45 公里。湖的南部較寬,最寬處約6公里;北部較窄,最窄處僅400米左右。平均寬約 2公里。全 湖面積約95平方公里。

水文特徵

湖水深度,從南向北逐漸加深,最深處62米,平均為40米。常年一般水位 最高353.65米,最低345.61米,年平均流量每秒 9.2立方米至10立方米,水量16億立方米。全湖的控制 流域面積為11 820平方公里,蓄水量16.25 億立方米,年平均入湖流量31.1億立方米。
鏡泊湖水位年內變化特徵如下:最高水位多出現在八月至九月,最低水位多出現在三月至四月,多年平均水位為347.95米,最高水位為354.43米,最低水位為339.17米。牡丹江發源於吉林省長白山牡丹嶺,江水比降大,鏡泊湖距牡丹江源頭約300千米,落差達750米左右。

湖泊水系

牡丹江 寧安段牡丹江 寧安段
鏡泊湖,為牡丹江幹流上的火山熔岩堰塞湖。鏡泊湖水源於牡丹江。牡丹江,古稱忽汗水、瑚爾哈河。發源於吉林省敦化市西南部的牡丹嶺,自西南蜿轉流入境內,由大河口處注入鏡泊湖,從湖的東北瀑布處流出,在縣境北部的范家鄉後腰龍屯正北 2公里處流入牡丹江市郊區的溫春鎮管轄區內。
另有大小約30多條河流,呈向心式匯入湖中。從南湖頭入湖的諸水:東南注入者有大石頭河、松乙河、房身河、小加吉河等四水;從湖 西南入湖的水有通敦化縣南嶺和通額穆鎮等二水匯於湖之西南的三岔河口,經貢魚泡及其它各 泡在老黑山西入湖,名曰大河口;湖之西部注入者日威呼(滿語獨木河),入湖處有懸崖陡壁, 名日呼布圖峰。
大梨樹溝河,在鏡泊湖西北方向的王八脖子北2公里匯入鏡泊湖,流域面積60 250平方公里,寧安境內流長10.5公里。
爾站西溝河:又名“爾站河”。松花江二級支流。位於寧安縣西部。發源於張廣才嶺東側,有兩個河源,即爾站南溝河、爾站北溝河,在爾站汽車隊駐地附近匯合後,稱“爾站河”。自西向東行,在爾站河口注入鏡泊湖。全長74公里,河寬27米,水深0.5米,流域面積1010平方公里。
小北湖河,在鏡泊湖小團山子北0.5公里處匯入鏡泊湖,流域面積422 776平方公里,寧安境內長51公里。
石頭河,在鏡泊湖水產養殖場匯入鏡泊湖,流域面積84 038平方公里,寧安境內長18.5公里。
松乙河,在鏡泊鄉鏡泊村東1公里匯入鏡泊湖,流域面積492 288平方公里,寧安境內長41公里。
房身溝河,在鏡泊鄉湖南村南2公里匯入湖泊,流域面積204 801平方公里,寧安境內長30公里。
大夾吉河,發源於鏡泊鄉牛心頂子西2公里,在鏡泊鄉湖南村西部西河口匯入鏡泊湖,流域面積153 114平方公里,寧安境內長25.5公里。

地質特點

鏡泊湖山脈位於長白山張廣才嶺老爺嶺過渡地區,屬低山丘陵地貌。湖西山勢起伏較大,湖東及湖南山勢較平緩,湖北是熔岩台地,地勢平坦。鏡泊湖景區北部地貌複雜,分布著大小12個火山口。山脈最高海拔1260.7米(鹿苑島西面的老黑山),最低海拔339.17米(最低水位標高)。鏡泊湖地質構造結構主要為花崗岩、珍珠岩、玄武岩等。
鏡泊湖屬於新生代第三紀中期所形成的斷陷谷地。第四紀晚期,湖盆北部發生斷裂,斷塊陷落部分奠定了今日湖盆基礎。園區西北部的火山群自100萬年前不斷噴發,形成了一條長達百餘里的玄武岩台地,距今4800年前左右的最後一次火山爆發的熔岩在今鏡泊湖電站大壩附近和沿石頭甸子河斷裂谷又有玄武岩溢出,熔岩流與來自西北部火山群噴發物和熔岩匯集。在吊水樓附近形成一道玄武岩堰塞堤,堵塞了牡丹江河道及其支流,形成了世界最大的火山熔岩堰塞湖—鏡泊湖,還形成了小北湖、鑽心湖、鴛鴦池等一系列大小湖泊。

開發利用

水能開發

鏡泊湖水電站鏡泊湖水電站
鏡泊湖水力發電廠,位於寧安縣四季通所轄新、老二個電站,隸屬黑龍江省電力工業局。老站建於偽康德 4年(1937年),偽康德9年(1942年)發電,裝機容量為18 000千瓦的機組2台。新站是擴建工程,於1968年破土動工,1979年全部建成投產,裝機容量為15 000千瓦機組4台。兩站裝機總容量為96 000千瓦。鏡泊湖發電廠是牡丹江流域梯級水力開發的一部分,水庫庫容為 16.25億立方米,年平均設計發電量為3.2億度,為黑龍江省東部電力網中唯一的中型水力發電廠。
爾站電站,屬爾站西溝河水系電站,是東京城林業局於1970年4月興建,1971年4月建成。裝有1台機組,容量為240千瓦。從1981年至1985年共發電201.5萬度,年平均發電量為40.3萬度。電站建成後,發電全部自用,未併入國電網。
石頭電站,屬石頭河水系電站。位於石頭火車站南0.5公里處,由溢流壩、泄洪閘及廠房三部分組成。1968年9月1日,動工興建一座設計灌溉面積為3萬畝的水輪泵站。1972年在修建水輪泵站的基礎上,又開始進行修建水電站的工程設計。1973年興建水電站的工程全面鋪開。經過三年艱苦努力,第一期電站工程於1976年12月竣工,安裝200千瓦發電機13台,總裝機容量為2 600千瓦,第二期電站工程於1977年1月開工,1979年建成,又安裝2台2 500千瓦的發電機,裝機容量為5 000千瓦。這時除新安裝 2台2 500千瓦發電機大機組外,還有第一期工程安裝的10台200千瓦發電機的小機組(原為13台,此時已報廢3台),大、小兩個機組,總裝機容量為7 000千瓦。

旅遊開發

鏡泊湖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由百里長湖景區、火山口原始森林景區、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景區三部分組成,總體規劃面積為1726平方公里。以湖光山色為主,兼有火山口地下原始森林、地下熔岩隧道等地質奇觀,及唐代渤海國遺址為代表的歷史人文景觀,是可供科研、避暑、遊覽、觀光、度假和文化交流活動的綜合性景區。鏡泊湖於1982年被國務院首批審定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2006年被世界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地質公園(園區規劃面積1400平方公里)。2008年被國際休閒產業協會、聯合國國際生態安全合作組織、中國國際名牌協會評為中國十佳休閒旅遊勝地,2010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區。

傳承漁獵

作為中國最大、世界第二大的高山堰塞湖,鏡泊湖水質澄清、水產豐富、魚肉鮮美,舉辦冬捕節使用傳承已久的中國北方漁獵方式捕漁,當地歷史上最多一網冬捕魚產量為43萬公斤,創中國冬捕紀錄。

航道船運

鏡泊湖航道:由北湖頭到南湖頭,長60公里,是縣內的一條重要航道。 清代,寧古塔至吉林的驛道經過這裡,夏走水路,冬走冰面。民國以來,隨著森林採伐事業的發展,從湖上流送木材,節省人工和運力,一直沿用至今。
此外,還有爾站河口至北湖頭長40公里的航道和大溝至北湖頭40公里的航道,都是流送木材的,至今仍在利用。
隨著旅遊事業的發展,鏡泊湖開闢為旅遊區以來,在鏡泊湖設有各種遊船供遊人往來湖上觀光。旅遊路線有: 1、山莊——大孤山,15公里;2、山莊——小孤山,25公里;3、山莊——珍珠門,23公里;4、山莊——道士山,40公里;5、山莊——水產養殖場,56公里;6、山莊——老鸛砬子,60公里;7、山莊——南湖頭,60公里;8、山莊——發電廠,2公里;9、山莊——閻王鼻子,60公里;10、杏花村——老鸛砬子,60公里。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