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李從珂
- 別稱:阿三
- 字號:小字二十三
- 所處時代:唐末五代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鎮州平山
- 出生時間:885年2月11日
- 去世時間:937年1月11日
- 主要成就:奪取後唐帝位,成為後唐第四位皇帝
- 在位時間:934年-937年
- 年號:清泰
- 史稱:後唐末帝、後唐廢帝
人物生平,早年經歷,驍勇善戰,立功受賞,因疑反叛,哭得帝位,搜刮行賞,從善如流,自焚亡國,為政舉措,歷史評價,史籍記載,親屬成員,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李從珂本姓王,出身鎮州平山民家,自幼喪父,與母親魏氏相依為命。乾寧二年(895年),李嗣源率軍攻取平山,俘虜魏氏母子,並將魏氏納為妾室。魏氏之子年已十歲,被李嗣源收為養子,取名為李從珂。
李從珂身長七尺有餘,端謹穩重,沉默寡言,而且相貌雄偉,勇猛剛毅,深受李嗣源喜愛。後來,李從珂隨李嗣源南征北討,以驍勇敢戰著稱,頗得晉王李存勖的稱讚。
驍勇善戰
天祐十五年(919年),莊宗李存勖與後梁的軍隊在胡柳陂作戰,兩方的軍隊都疲憊不堪,李從珂護衛莊宗奪取土山,摧毀敵軍精銳,他們的軍隊才又振奮起來。當時,李嗣源已先渡過黃河,莊宗不高興,問他說:“你應當為我拚死戰鬥,渡河往哪裡去?”李嗣源認罪,莊宗因為李從珂作戰有功,於是怨怒才消除。
天祐十八年(922年),莊宗李存勖率軍和後梁軍隊在黃河岸邊交戰,在梁軍退卻時,李從珂竟然領十幾名騎兵混在敵人當中和他們一起後退,等到抵達敵人的營寨大門時,李從珂大喊一聲,殺死幾個敵兵,然後用斧頭砍下敵人的瞭望桿從容回到自己營寨。李存勖見狀,大叫:“壯哉,阿三!”立即讓人拿酒來,親手賜給他一大杯。李存勖本人就總喜歡冒險作戰,李從珂的舉動使他極為振奮。
同光元年(923年)四月,李從珂跟隨李嗣源攻破鄆州。九月,莊宗在中都打敗梁朝大將王彥章,迅速趕赴汴州。李嗣源率領先鋒部隊,李從珂率領精銳騎兵跟隨,晝夜兼程行進,最先攻下汴州城。莊宗慰勞李嗣源說:“恢復唐的天下,是你們父子的功勞。”
立功受賞
同光二年(924年),李從珂因功被任命為衛州刺史。
天成元年(926年),明宗任命李從珂為河中節度使。第二年二月,加官檢校太保、同平章事。十一月,加官檢校太傅。
因疑反叛
後來,愍帝更是聽從朱弘昭、馮贇等人的建議,實行“換鎮”政策:詔令李從珂離開鳳翔,改任河東節度使。李從珂接到詔令後,頗感不滿,想要抗命,又覺得自己兵弱糧少,於是和部下商議。眾將領都說:“皇上年幼,朝政都把握在朱、馮兩人手裡,主上功高蓋主,如果離開鳳翔,一定凶多吉少。”李從珂於是下定決心,舉兵反叛。
哭得帝位
應順元年(934年),潞王李從珂自鳳翔出發,起兵反叛。李從珂反後,讓人起草了檄文散發到各地,以清君側除奸臣為名,請求各節度使共同出兵攻打京師,殺掉朱弘昭、馮贇等人。李從厚命王思同領兵來討伐,王思同集結各路兵馬圍攻鳳翔城。
鳳翔城不是重鎮,城低河窄水淺,無法固守。王思同的軍隊和李從珂的相比,占了很大優勢。在朝廷重兵的大力攻擊下,鳳翔城東、西關的小城先後失守,李從珂的屬下傷亡也很大,再打下去,城池難保,李從珂站在城頭上,焦急萬分,恨自己沒有早點防備,以致將要落個身首異處的下場。情急之下,李從珂三下五除二,將上身的衣服脫掉,露出身上的一個個傷疤,然後站到了城牆上,大哭著說:“我自小就跟隨先帝出生人死,身經百戰,滿身創傷,才有了今天的江山社稷;你們大家跟著我,這些事都看在眼裡。現在,朝廷寵信佞臣,猜忌自家骨肉,我究竟有什麼罪要受此懲罰啊!”在生死關頭,李從珂哭得聲淚俱下,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使許多攻城的軍士動了惻隱之心,轉而支持他,先後勸降曾經的部下羽林軍指揮使楊思權、都指揮使尹暉等攻城將領,並趁機一舉擊敗李從厚派遣的所有軍隊,隨即擁兵東進,兵鋒直指都城洛陽。
一路上,各郡縣無不望風迎降,朝廷派來征討的軍馬,也先後投到了李從珂麾下。旬月之間,兵至陝州,進逼洛陽。李從厚無兵無將,倉促出逃。四月三日,李從珂率軍進入洛陽城。宰相馮道率領文武百官勸進,李從珂假意不從。第二天,太后下詔廢李從厚為鄂王,命李從珂為監國。六日,又立李從珂為帝,他這才登基,做了皇帝,是為後唐末帝,改元清泰。
搜刮行賞
應順元年(934年),李從珂從鳳翔出發時,答應每個士兵在進入洛陽後可以得100緡錢作為獎賞。但到了洛陽後,向三司使王玫詢問並清點府庫情況,金錢和布帛加起來遠遠不夠獎賞。李從珂很生氣,王玫建議搜刮京城百姓的財產作為替代;執政官員建議,以房產為標準來籌措,不論士大夫還是平民,不論是自己居住還是租賃的,都先借五個月的租金。李從珂同意了。過了十幾天,百姓的財產被執行的官員千方百計地搜刮,也只得到十幾萬。李從珂發怒,王玫等人都被抓進了軍巡使的監獄。然後不分日夜地催促人們上繳租金,監獄都被抓來的人填滿了,甚至逼得有人上吊、投井自殺的。到了這個時候,把所有庫藏的舊東西以及各道貢獻的物品,甚至於太后、太妃所用的器皿、服飾、簪環什麼的全部搜颳了出來,也才又湊出20萬緡,仍不夠獎賞。
後來,樞密直學士李專美建議減少士兵的獎賞獲得同意。士兵們貪得無厭,仍然不滿意,編造歌謠說:“除去菩薩,扶立生鐵。”說的就是閔帝李從厚仁慈軟弱如菩薩,末帝李從珂嚴厲堅強如生鐵,所以大家心裡都有一點後悔。
從善如流
李從珂聞奏,很不以為然,覺得盧文紀說得太過分了,就下詔說:“舊制五天進宮一次,文武百官退出後,宰相可以獨留,如果是一般的事務,不妨當眾奏報。如果事屬機密,當天不合適時,那就不管哪一天,都可以先到宮門呈報,我當然會把左右侍從全部遣開,在便殿接待,何必一定要沿用過去的延英殿奏事的名義。”李從珂的話是對的,盧文紀等人沒有真知灼見,也沒有什麼責任心,的確沒有提出什麼有價值的建議,倒是一些下級官員的奏信頗有見識。
太常丞史在德,性情疏狂直率,上書對朝廷及地方文武官員一一抨擊,對各種不合理的制度都提出了不同的建議。他在奏疏中說:“朝廷用人,差不多都是濫竽充數。號稱‘將領’的人,沒有軍事常識,雖然身穿軍裝,手拿武器,可是這些人一旦到了戰時卻丟盔卸甲,失敗時則背棄部屬,先行逃走;號稱‘文官’的人,更是很少有真正本領、反而品德惡劣,當詢問他意見時,他們一無所知,目瞪口呆,說不出話,就是寫篇文章,也不得不請人代筆。這正是所謂虛設官職,浪費國家財力。現在,陛下維新中興,欲圖大事,正是改革弊政的時機。我建議,所有的軍官,凡是身穿鎧甲的,請下令本軍大將,逐個考較檢查他們的武藝,考問他們的兵法謀略。居低位而有將才的,就擢升他為高級將領;居高位而沒有將才的,就貶作低級軍官。至於文職官吏,則由皇上親自出題,命中書令或宰相對他們當面考試,居下位而有大才,就擢升他任高官;居上位而沒有大才的,就貶作低級官員。”
史在德的這封奏章,對於當時的情況來說,可謂是切中肯綮,但也惹惱了宰相和在位的官員。盧文紀及補闕劉濤、楊昭儉等,都怒不可遏,一致要求對史在德嚴厲懲罰。李從珂對翰林學士馬胤孫說:“我剛剛登極治理國家,言論應該開放,如果官員中因為提出意見被定罪,以後還有誰再敢說話?你替我起草一份詔書,使大家了解我的意思。”於是就下詔說:“過去,魏徵請求太宗獎賞皇甫德參;現在,劉濤等人卻要我處罰史在德。這兩件事沒有什麼不同,建議卻不一樣,為什麼會這樣呢?史在德只是想為國盡忠,怎么可以責罰他呢?”
這樣一來,李從珂的威望就逐漸地建立了起來,朝政也就逐漸地被整頓好了。
自焚亡國
李從珂打仗勇猛,但治國無能。即位後任用盧文紀等庸才為相,致使國事日益敗壞。
這一時期,李從珂與河東節度使石敬瑭的矛盾也日益尖銳。李從珂與石敬瑭兩人原本都是李嗣源手下驍將,皆以勇武著稱,彼此存有競爭之心。李從珂即位後,對坐鎮晉陽的石敬瑭愈發猜忌。
清泰三年(936年),李從珂又調石敬瑭為天平節度使,企圖以此消弱石敬瑭兵權。石敬瑭素有謀反之意,當然拒絕調任。於是,石敬瑭叛變,同時他還上表指責李從珂即位非法,應立即將皇位讓給許王(明宗第四子)。李從珂大怒,撕毀奏表,削其官爵,同時派遣張敬達率兵數萬進攻晉陽,並命各鎮聯合討伐。石敬瑭遣使向契丹求救,表示願意割地稱臣。九月,契丹主親自率軍五萬增援石敬瑭,但因聯軍各懷鬼胎,致大敗於團柏谷,死傷萬餘人。隨後,石敬瑭與契丹大軍得以順利南下進逼京師洛陽。此時,後唐兵力還很強,但李從珂志氣消沉,晝夜飲酒悲歌,不敢領兵出戰,坐等滅亡。各鎮將領見狀,紛紛投降石敬瑭。
清泰三年(936年)閏十一月二十六日,李從珂見大勢已去,於是帶著傳國玉璽與曹太后、劉皇后以及兒子李重美等人登上玄武樓,自焚而死,後唐遂亡。李從珂死後無諡號及廟號,史家稱之為末帝或廢帝。傳國玉璽亦在此時遺失不知所蹤。
天福二年(937年)二月,石敬瑭命人收斂其遺骨葬於徽陵以南。
為政舉措
起兵之初,李從珂在敵我雙方實力差距太大的時候,認識到死攻強守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轉而採取“攻心”戰術,使得大部敵人陣前倒戈,戰場局勢頓時大變。之後,又許諾高額賞賜來贏得了軍心,使得手下將士拚死賣命,最終將他拱上皇位。被拱上皇位的李從珂被之前想都不敢想的巨大勝利蒙蔽了雙眼,為了兌現自己之前的許諾,不惜大肆盤剝百姓,同時,驕縱下屬將士,綱紀不立,法度不嚴,手下將士為非作歹都大而化小、小而化了!可以說,登上皇位的李從珂所做的樣樣都是失民心之舉!
李從珂打仗勇猛,但是治國無能。登基後,為兌現曾許諾給部下的賞錢,督促官吏,百般搜括民財,致使京師的百姓怨聲載道。並且任用盧文紀等庸才為相,致使國事日益敗壞。
歷史評價
薛居正《舊五代史》:“末帝負神武之才,有人君之量。由尋戈而踐阼,慚德應深;及當寧以居尊,政經未失。屬天命不祐,人謀匪臧,坐俟焚如,良可悲矣!稽夫衽金甲於河需之際,斧眺樓於梁壘之時,出沒如神,何其勇也!及乎駐革輅於覃懷之日,絕羽書於汾晉之辰,涕淚沾襟,何其怯也!”
善從編《中國皇帝全傳》:李從珂打仗勇猛,但是治國無能。
施含章譯《孫子兵法全書》:李從珂是一個矛盾的人,時運順他之時,他竟敢潛伏到敵軍陣營內,殺死敵軍並且砍下對方望桿扛回去;時運離他而去時,整天消沉著在宮中飲酒哭泣,最後自焚,並不是大臣沒有給他好的意見,而是他自己優柔寡斷,無法及時下決定,最終誤國。
姜紅明《孫子兵法故事365》:由於李從珂治軍不嚴,綱紀不明,致使軍中將士在急難關頭大都望風而動,或私通於敵,或棄甲而降,或掉頭遁逃。李從珂當初得天下基於此,最終失天下也緣於此。
史籍記載
《舊五代史·唐末帝紀》
《新五代史·唐廢帝紀》
親屬成員
母親:宣憲皇后魏氏
妻子:劉皇后
長子:李重吉
次子:雍王李重美
女兒:李惠明,法號幼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