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

相聲

相聲(Crosstalk),一種民間說唱曲藝。它以說、學、逗、唱為形式,突出其特點。著名相聲演員有張壽臣馬三立侯寶林劉寶瑞馬季,姜昆,侯耀文蘇文茂郭德綱等。

中國相聲有三大發源地:北京天橋天津勸業場和南京夫子廟。相聲藝術源於華北,流行於京津冀,普及於全國及海內外,始於明清,盛於當代。主要採用口頭方式表演,以北京話為主。主要道具有摺扇、手絹、醒木。表演形式有單口相聲對口相聲群口相聲等,是紮根於民間、源於生活、又深受民眾歡迎的曲藝表演藝術形式。

2018年12月,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布天津師範大學為相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相聲
  • 外文名:Crosstalk
  • 派別:侯(寶林)派、馬(三立)派等
  • 相聲表演大師張壽臣馬三立侯寶林劉寶瑞
  • 形成時間:清鹹豐同治年間
  • 發源地:華北
  • 性質:曲藝形式
  • 國語拼音:Xiang Sheng
  • 相聲世家:馬家、侯家、常家等
  • 遺產編號:Ⅴ-47
  • 批准時間:2008.06.07
  • 申報單位1中國廣播藝術團
  • 申報單位2:北京市歌舞劇院有限責任公司
  • 申報單位3天津市
  • 表演時間:10-40分鐘
名稱由來,發展歷史,早期發展,代表人物,表演形式,藝術特點,表演技巧,大陸相聲,台灣相聲,新馬地區,相聲分類,按人數,按內容功能,按著作時代,相聲流派,演員要求,四大基本功,基本功-說,基本功-學,基本功-逗,基本功-唱,常用道具,相聲術語,十三門,術語,師承關係總表,第一代-第二代,第二代-第三代,第三代-第四代,第四代-第五代,第五代-第六代,第六代-第七代,第七代-第八代,第四-九代代表人物,台灣地區相聲演員(團體),經典劇目,傳統相聲,現代相聲,社會評價,非物質文化,

名稱由來

英文翻譯:crosstalk或comic cross-talk,TALK SHOW脫口秀,或CHINESE COMIC DIALOGUE。
相聲
相聲有三大發源地:北京天橋、天津勸業和南京夫子廟,一般認為於清鹹豐、同治年間形成。是以說笑話或滑稽問答引起觀眾發笑的曲藝形式。它是由宋代的“像生”演變而來的。到了晚清年代,相聲就形成了現代的特色和風格。主要用北京話講,各地也有以當地方言說的“方言相聲”。在相聲形成過程中廣泛吸取口技、說書等藝術之長,寓莊於諧,以諷刺笑料表現真善美,以引人發笑為藝術特點,以“說、學、逗、唱”為主要藝術手段。表演形式有單口、對口、群口三種。單口相聲由一個演員表演,講述笑話;對口相聲由兩個演員一捧一逗,通常又有“一頭沉”和“子母哏”兩類;群口相聲又叫“群活”,由三個以上演員表演。傳統曲目以諷刺舊社會各種醜惡現象和通過詼諧的敘述反映各種生活現象為主,解放後除繼續發揚諷刺傳統外,也有歌頌新人新事的作品。傳統曲目有《關公戰秦瓊》、《戲劇與方言》、《賈行家》、《扒馬褂》等,總數在兩百個以上。反映現實生活的作品則以《夜行記》、《買猴》、《帽子工廠》等影響較大。
相聲名家楊振華、金炳昶在觀眾間相聲名家楊振華、金炳昶在觀眾間
相聲用笑話、滑稽地問答、說唱等引起觀眾發笑的一種曲藝形式。用笑話、滑稽問答、說唱等引起觀眾發笑。多用於諷刺,現也用來歌頌新人新事。按人數分對口相聲單口相聲群口相聲相聲劇
英文翻譯crosstalk或comic cross-talk,TALKSHOW脫口秀,或CHINESE COMIC DIALOUGE,曲藝形式之一,用詼諧的說話,以達到惹人“捧腹大笑”而娛人的目的,它最早形式是由“俳優”這種雜戲派生出來的。

發展歷史

早期發展

相聲一詞,古作象聲,原指模擬別人,又稱隔壁相聲。經華北地區民間說唱曲藝進一步演化發展,並融入了由摹擬口技等曲藝形式而形成,一般認為於清鹹豐、同治年間形成。以說笑話或滑稽問答引起觀眾發笑的曲藝形式。至民國初年,象聲逐漸從一個人摹擬口技發展為單口笑話,名稱隨之轉變為相聲。後逐步發展為單口相聲、對口相聲、群口相聲,綜合成為名副其實的相聲。經過多年發展,對口相聲最終成為最受觀眾喜愛的相聲形式。
晚清年間,相聲就形成了現代的特色和風格。主要用北京話,各地也有“方言相聲”。
相聲形成過程中廣泛吸取口技、說書等藝術之長,寓莊於諧,以諷刺笑料表現真善美,以引人發笑為藝術特點;以“說、學、逗、唱”為主要藝術手段。

代表人物

張三祿是當今社會見於文字記載最早的相聲藝人。根據相關記載並推測:張三祿本是八角鼓丑角藝人,後改說相聲。他的藝術生涯始於清朝道光年間。在《隨緣樂》子弟書中說:“學相聲好似還魂張三祿,銅騾子於三勝到像活的一樣。”
相聲演員師徒傳承關係簡圖相聲演員師徒傳承關係簡圖
朱紹文(1829—1904)相聲界祖師爺。藝名窮不怕,漢軍旗人,祖籍浙江紹興。他演出時打擊節拍的竹板上刻著“滿腹文章窮不怕,五車書史落地貧”的字句。
抗日戰爭時期,一些相聲演員表現出民族氣節。常寶堃曾經兩次因為諷刺日治政府而被捕,張壽臣公開讚揚吉鴻昌等人的抗日,批評當局不抵抗政策;也曾為諷刺當時天津警察“賤”遇到麻煩。

表演形式

敘事藝術中,由富有穿透力的情節構成了—個有頭有尾、線性發展的封閉性結構,這種結構不允許來自外部的干擾。在戲劇藝術中,有第四堵牆的理論。它要求在演員與觀眾之間樹立起一道假設的牆,這堵牆使演員與觀眾之間的交流帶有間接的性質。
劉寶瑞與侯寶林合說相聲劉寶瑞與侯寶林合說相聲
相聲藝術則不同,相聲中的“情節”是若斷若續、若有若無的。因此,相聲的內容使人感到是不確定的。相聲的包袱常常給觀眾提供假象,而將真相隱藏起來。這樣一來,就促使觀眾主動進行思考,因而加強了雙方之間的思想交流。相比之下,評書(及其它一些曲藝)演員不僅將事情的因果關係解釋得清清楚楚,而且還通過得勝頭回預先明確故事的主題和結局,聽眾只需被動接受。在相聲表演中,演員不再享有評書演員那種“說書先生”的地位,演員與演員、演員與觀眾都是以一種平等的對話者的身份出現。他們可以對事物發表各自不同的意見。這種來自多方面的不同意見,既構成了相聲形式上的特點,又是相聲中喜劇性矛盾的來源。在這裡,演員的一切言談話語都要接受另一個演員和廣大觀眾的嚴格檢驗,他的種種故弄玄虛、自相矛盾、荒誕誇張、邏輯混亂的話語都逃不過觀眾的耳朵,他往往因“出乖露醜”受到哄堂大笑,處於“下不來台”的“尷尬”境地。觀眾則通過笑聲感覺到自己在心理上的優勢,並在笑聲中受了潛移默化的教育。相聲的欣賞過程能夠更好地實現“寓教於樂”的目的,因而相聲藝術深受廣大民眾的歡迎。
馬季、趙炎相聲馬季、趙炎相聲
相聲表演採取直接面向觀眾的方式,“第四堵牆”在相聲表演中是不存在的。許多演員還直接向觀眾提問,或解答觀眾提出的問題,並滿足觀眾的要求。這樣,就大大加強了演員與觀眾的聯繫與交流。
在相聲的欣賞過程,觀眾雖然一般不能直接與演員進行對話,卻可以通過笑聲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態度。另外,在許多相聲中,捧哏演員的話往往代表了觀眾的觀點,捧哏演員往往是作為觀眾的代言人與逗哏演員進行對話。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相聲的表演和欣賞過程中,演員與觀眾的交流是雙向的,十分密切的。這一特點是與它特有的藝術形式——對話的形式分不開的。這種形式滿足了廣大觀眾的參與意識,由此產生了獨特的藝術魅力。相聲與觀眾結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它從民眾中吸取智慧和幽默,表達了民眾對真善美的追求和樂觀精神,並對生活中的假惡醜進行揭露和諷刺。相聲以其充滿生活內容和獨特的藝術形式,成為優秀的民族藝術之花。
馮鞏相聲馮鞏相聲
相聲表演方式最初有兩種,在帷幕中表演的相聲稱“暗春”,公開表演的相聲稱“明春”。到了清宣統三年(1911)後只有“明春”一種在繼續發展。相聲的形式共分單口相聲、對口相聲、群口相聲三種。單口相聲,是一個演員表演的長短笑話。對口相聲,是兩個演員表演的,敘述人甲稱“逗哏”,輔助對話的乙稱“捧哏”,表演時,依甲乙二人說表內容的輕重與語言風格之不同,又可分為“一頭沉”、“子母哏”和“貫口活”三類。群口相聲,是三個以上演員共同表演的,甲稱“逗哏”,乙稱“捧哏”,丙等稱“膩縫”。
一段相聲一般由“墊話兒”——即興的開場白;“瓢把兒”——轉入正文的過渡性引子;“正活兒”——正文;“底”——掀起高潮後的結尾四部分組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新創作的相聲也常有省略“瓢把兒”的。相聲用藝術手法組成“包袱兒”,表演當中通過說表而“抖響”使人們發笑。其手法計有:三番(翻)四抖、先褒後貶、陰錯陽差、一語雙關、自相矛盾、表里不一、歪講曲解、違反常規等數十種。每一段相聲里一般含有四五個以上風趣幽默的“包袱兒”。

藝術特點

表演技巧

馬季趙炎相聲《四季歌》馬季趙炎相聲《四季歌》
著名相聲藝術家馬季在談及相聲的基本概念時指出:“(相聲)就是通過組織一系列特有的‘包袱’來使人發笑的藝術,這裡所指的包袱是語言藝術的包袱,這裡所指的語言是包袱藝術的語言……、包袱兒、笑聲,可說是相聲藝術的三大要素,並且缺一不可。”(引自馬季《卅年回首一吐為快》載《曲藝》1987年第2期)。在他列舉的三要素中,語言、笑聲是其它一些喜劇藝術也具有的,只有包袱才是相聲藝術特有的。包袱在相聲藝術中處於最重要的地位。因此,對包袱的內容和形式進行分析是我們研究相聲藝術的關鍵。
“包袱”一詞是個形象化的比喻詞,它實際上指的是相聲中喜劇性矛盾醞釀、發展的一個過程。所謂的“三翻四抖”,則是相聲包袱常採用的結構。其中“三翻”是指對矛盾假象反覆進行渲染和強調;“四抖”是指在三翻之後揭露矛盾的真相。喜劇矛盾的特徵是“用另一個本質的假象來把自己的本質掩蓋起來”(引自馬克思《導言》載《馬恩全集》第1卷第5頁)因此在喜劇矛盾中,各種假象就特別多。假象其實也是一種現象,它的特點是能夠提水與其本質相反(或相離背)的表象,然而,假象又是以其特有的方式極為深刻地反映著本質。因此,真實的喜劇矛盾具有著出乎意料之外又合乎情理之中的特點。在對口相聲中,喜劇矛盾——包袱的雙方(現象與本質等等)由捧逗雙方分別擔任,並通過對話逐步揭露矛盾。喜劇藝術手法(如誇張、誤會、巧合等)為各門喜劇藝術廣泛採用,並非相聲所獨有。然而,相聲在運用這些手法時自有其特點。例如,許多戲劇、電影運用視覺形象構成誤會,(影片《大獨裁者》、《黑鬱金香》等都出現了兩個相貌酷肖的人)而相聲在運用誤會手法時卻大都依靠對話。例如《改行》中說到藝人龔雲甫改行賣菜,他把“挑子一放,一摸肩膀兒,這個痛啊!他把《遇皇后》的叫板想起來了:‘唉、苦哇!’老太太一聽:‘噢!黃瓜苦的,不要啦。’”很顯然,這個包袱採用了誤會手法,誤會是通過人物之間的對話造成的。離開了對話的雙方,也就無法引起誤會。
郭德綱、于謙相聲郭德綱、于謙相聲
通過對話組織包袱,是相聲中運用最多的、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不僅在“子母哏”類型的相聲中是如此,在“一頭沉”類型的相聲中也是如此。不僅在對口相聲中是如此,在單口相聲中也是如此。例如在單口相聲《珍珠翡翠白玉湯》中,那個攢底的包袱就是由皇帝朱元璋和他的群臣之間的對話構成的,這類利用對話構成的包袱在相聲作品中俯拾皆是,不勝枚舉。
對話不僅體現於包袱的組織方法上面,而且體現於各種相聲藝術手段的運用上面。“說學逗唱”是相聲的四種最基本的藝術手段,“說”是說笑話和繞口令,“學”是模仿各種叫賣聲、唱腔和各種人物的語言,以及模仿各地方戲曲。“逗”是抓哏逗笑,“唱”專指唱太平歌詞。這些藝術手段的運用只有納入對話的範圍才是符合相聲創作藝術規律的。

大陸相聲

北方(北京話)相聲
1949年後,一大批以馬三立侯寶林劉寶瑞為代表的從中國共產黨建政之前就在說相聲的演員逐漸轉型,將相聲的內容加以改造,去掉了大量色情、挖苦別人生理缺陷之類的段子。相聲快速普及,成為全國性、全民性的曲藝形式。相聲的流行的一個原因是因為它是一種以聲音為主的藝術,適合以被普及的無線廣播作為主要媒體。相聲被稱為“文藝戰線上的輕騎兵”。 除了重新整理的傳統相聲之外,初期還有很多諷刺型的相聲,諷刺“舊社會”或者新時代思想落後的人。1958年總路線時期,一批歌頌型相聲開始大量出現。其間以馬季等為代表人物。
相聲大師侯寶林相聲大師侯寶林
1976年後,相聲迅速走紅,以楊振華金炳昶的《假大空》,姜昆李文華的《如此照相》和常寶華常貴田的《帽子工廠》為代表的一大批諷刺“四人幫”的相聲迅速流行。從前侯寶林等人的相聲也重新在廣播電台播出。
進入80年代,在小品的衝擊下,表演形式簡單的相聲不再得到以電視為主要傳播媒體的觀眾的關注。一些新的相聲形式如彈唱相聲、相聲劇等發展起來,但市場仍不大(與此同時,大量相聲元素被吸收到小品中)。儘管如此,這段時間裡相聲還是獲得了不小的發展:新一代演員湧現,各種內容和形式上嶄新的相聲段子不斷登台,形成了有別之前的“當代相聲”。其中無論是歌頌娛樂型還是針砭時弊型的段子,都有很多深受大眾歡迎的例子。在這一時期的各種大小文藝場合,相聲仍是娛樂大眾的主角。
1990年代中後期開始,相聲開始逐漸式微,新段子越來越少,膾炙人口的更是鳳毛麟角,老式的純娛樂風格相聲開始逐漸占據絕對主流地位。在此同時,包括許多知名演員在內的相聲演員離開了相聲舞台轉而從事其他工作,可是新人中能接班的卻不多。相聲的地位逐漸為繁榮的所取代。
劉寶瑞劉寶瑞
相聲大師馬三立相聲大師馬三立
在21世紀初,相聲在中國大陸處於青黃不接的局面:老一輩藝術家紛紛隕落,1980年代當紅的演員們對於相聲的發展也表現出了力不從心的狀態;在為了重振相聲舉辦的“全國相聲大賽”中,新生代亦始終不見勃興。(中國中央電視台分別在2002年元旦、2003年元旦、2006年國慶節和2008年五一黃金周期間舉辦了四屆全國相聲大賽。首屆和第二屆受到了觀眾的好評,第三屆第四屆相聲大賽卻被指“看不到相聲的相聲大賽”。
相聲的發展前途不被多數人看好,但是在媒體以外的地方,許多以傳統方式演出的相聲劇團還是保留了一定水平並具有相當多觀眾的。在天津的許多小劇場與茶館都可以聽到相當精采的傳統相聲。而同樣曾在茶館傳統方式演出的郭德綱在2005年之後的突然走紅,雖然不同於主流的相聲,但還是給觀眾帶了一些對傳統的認同。
南方(粵語)相聲
粵語相聲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但大眾一般以為粵語相聲始於五十年代初期。對於粵語相聲的身世,大眾已較少爭論。但是普遍認為,粵語相聲是黃俊英在學習借鑑北方相聲後,逐漸將其發展壯大的。
楊達、黃俊英楊達、黃俊英
粵語相聲始盛於九十年代左右,在九十年代初到新世紀初,黃俊英楊達這對粵語相聲搭檔最廣為人知。在此之前,較為人知的粵語相聲演員有林兆明張悅楷等。之後的粵語相聲演員有何寶文陳堅雄等。
粵語相聲以生活趣事、粵語文化、語言方言等為主,貼近大眾,發展到現代,在粵語地區已有很大一群擁躉,甚至影響了一代以粵語為母語的年輕人。
像北方相聲一樣,粵語相聲也出現了青黃不接的情況,但在2016年5月開始,粵語相聲效仿“德雲社”駐點演出,開創一個名為“浄心堂”的平台,為重新豎起粵語相聲的地位取得較好的效果。

台灣相聲

1949年,國民黨政府退守台灣,一批相聲演員也到了台灣。當年,魏龍豪魏蘇)和吳兆南結識,在中國廣播公司、警察廣播電台等廣播電台一同主持相聲節目。隨後在1967年起,開始收集資料灌制‘相聲集錦’、‘相聲選粹’、‘相聲捕軼’以及‘相聲拾穗’。
最初,相聲的主要聽眾是以眷村為主的外省人。而後由表演工作坊(簡稱“表坊”)於1985年推出舞台劇‘那一夜,我們說相聲’(由李立群李國修主演)之後,造成了轟動。
接著,“表坊”於1989年推出了《這一夜,誰來說相聲?》(由李立群金士傑陳立華三人主演),1991年推出《台灣怪譚》(李立群單口相聲),1993年年推出《那一夜,我們說相聲》(由李立群、馮翊綱重新詮釋),1997年推出《又一夜,他們說相聲》(馮翊綱趙自強卜學亮三人主演),2000年,推出《千禧夜,我們說相聲》(趙自強、金士傑、倪敏然三人主演)。最後,在2005年,推出了《這一夜,Women說相聲》(方芳、鄧程慧、蕭艾三人主演)。
在1988年四月,馮翊綱宋少卿組成相聲瓦舍(隨後加入黃士偉),開啟了舞台劇融合相聲藝術的創作表演。在2004年7月8日,輔佐‘可以演戲劇團’推出第一部作品‘給我一個膠帶’。
1993年,台北曲藝團成立,除了相聲以外,同時推出許多中國特有的說唱藝術,如雙簧數來寶快書京韻大鼓梅花大鼓、河西大鼓、單弦等。
在2004年,倪敏然和藝人夏禕、乾德門合演《大宅,門都沒有》,同年和倪嘉升父子二人共同推出《沒大沒小說相聲》,於2005年五月,獲得第16屆金曲獎傳統暨藝術音樂作品類最佳曲藝專輯獎。

新馬地區

1949年之後,一部分中國南部的演出團體前往馬來亞地區發展(當時新加坡,馬來西亞尚未獨立)。相聲藝人馮翔、白言、路丁在馬新地區表演相聲。因為馬新地區所獨有的多元語言環境使得“馬新相聲”較“大陸相聲”和“台灣相聲”別具一格,但也因為中文並非主流語言的問題使得馬新相聲界的職業演員很少。

相聲分類

按人數

●單口相聲,由一個演員表演。長篇單口相聲,通常分為數次表演,類似於評書,但更注重笑料。
馬季、唐傑忠相聲馬季、唐傑忠相聲
●對口相聲,演員人數為2人,演員為一捧一逗。依甲乙二人說表內容的輕重與語言風格之不同,可分為“一頭沉”、“子母哏”和“貫口活”三類。
(男女相聲,對口相聲的一種)
●群口相聲,演員人數在3人或3人以上。甲稱“逗哏”,乙稱“捧哏”,丙稱“膩縫”。

按內容功能

●諷刺型相聲:可諷刺自己或別人。如侯寶林的《夜行記》(諷刺不遵守交通規則的人)、姜昆的《如此照相》(諷刺文革時期的社會現象)
侯耀文、石富寬表演相聲《京九演義》侯耀文、石富寬表演相聲《京九演義》
●歌頌型相聲:主要在中國大陸,通常要配合政府方針、政策。如馬季的《新〈桃花源記〉》(歌頌社會主義農村新面貌)、侯耀文的《京九演義》(歌頌京九鐵路建設者)
●娛樂型相聲:《說方言》、《愛情歌曲》之類。

按著作時代

傳統相聲:清末民初時期到1949年
姜昆、唐傑忠表演相聲《著急》姜昆、唐傑忠表演相聲《著急》
●新相聲:1949年到1980年代後期
●當代相聲:1980年代以來

相聲流派

相聲流派參考來源
逗哏
(三立)派相聲
薛寶琨《論“馬派”相聲的精神》、吳文科侯寶林馬三立相聲藝術之比較》
(寶林)派相聲
薛寶琨《論“侯派”相聲》
(寶堃)派相聲
常寶華《回憶我的大哥常寶堃》
(文茂)派相聲
蘇德新《難忘蘇批“三國”》
(季)派相聲
捧哏
(文華)派相聲
姜昆《李文華談捧哏》
(傑忠)派相聲
姜昆《為唐傑忠叫好》
(世忠)派相聲
老舍《健康的笑聲》

演員要求

相聲演員既不是象評書及其它曲藝演員那樣主要以敘述者的身份進行表演,也不象戲劇演員那樣以劇中角色的身份進行表演,是以對話者的身份進行表演。相聲演員所使用的語言不是敘述性的語言,而是對話性(即問答式)的語言。在子母哏類型艙相聲中,這一點比較明顯。其實,在一頭沉類型的相聲中,逗哏和捧哏的演員同樣是在進行對話。逗哏演員的話語在內容上雖然確實有敘述的成份,但在形式上仍然表現為與捧眼演員之間的對話;在這裡,敘述的內容只能作為答話說出來,而不能脫離具體的對話環境去講故事。
相聲演員在表演中始終是一個對話者,而不是行動者(英語中“演員”一詞為“actor”,也可硬譯為“行動者”)。相聲演員主要靠對話塑造人物形象,而不是依靠外部形象和形體動作。相聲演員的外部形象是“以不變應萬變”的,這一特點與相聲的特殊審美方式有很大關係。有研究者認為相聲表演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我演我”的本色表演(見盧昌王《關於曲藝表演問題的幾點思考》載《曲藝藝術論叢》第九輯76頁),也有的研究者認為是一種虛擬式的表演。(見薛寶錕《笑的藝術》第64~65頁)但無論如何,相聲演員的形體動作只是為使對話更生動形象而採用的輔助手段,這些動作不象戲劇中的動作那樣重要和完整。
在一頭沉類型的相聲中,捧哏演員的話雖不多,但應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捧哏演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可以作為“相聲是對話的藝術”這一命題“人證”。在相聲的幾個類型中,群口相聲是在對口相聲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演變形成的,它將對口相聲中的雙邊的對話轉變為多邊的對話;並且具有某些戲劇的成份。
單口相聲的情況比較特殊。單口相聲是從民間故事和笑話發展、演變而來的。它兼有故事和笑話的藝術特點。對此,專家們曾發表過精闢的意見。

四大基本功

說、學、逗、唱是相聲傳統的四種基本藝術手段。“說”是敘說笑話和打燈謎繞口令等;“學”是模仿各種鳥獸叫聲、叫賣聲、唱腔和各種人物風貌、語言等;“逗”是互相抓哏逗笑;“唱”相聲的本工唱是指太平歌詞。由於某些關係,過去電視上表演的相聲都把所有的歌唱類歸於唱中,這是不對的。只有太平歌詞是唱,其他的都為學。相聲中,常有偏重運用其中一、二種手段的節目,比如《改行》、《戲劇與方言》偏重於“學”和“唱”,《八扇屏》、《春燈謎》以“說、逗”為主。演員也往往以其善於運用某一些手段而形成不同的風格。
1965年劉寶瑞到天津看望師父張壽臣1965年劉寶瑞到天津看望師父張壽臣

基本功-說

講故事,說話和鋪墊的方式。包括說、批、念、講四種手法。說,指吟詩、對對聯、猜謎語、解字意、繞口令、反正話、顛倒話、歇後語、俏皮話、短笑話、趣聞軼事等。曲目主要有《熬柿子》、《五星樓》、《天王廟》等。批,批的曲目主要有《批生意》、《歪批三國》、《批聊齋》等。念,指”貫口”,曲目主要有《選單子》、《地理圖》、《洋藥方》等。講,講的曲目主要有《講帝號》以及單口相聲《解學士》、《化蠟扦兒》等。

基本功-學

模仿各種人物、方言和其他聲音,學唱戲曲的名家名段,現代也有學唱歌跳舞。各種口技、雙簧,摹擬方言、市聲以及男女老幼的音容笑貌、風俗習慣禮儀。曲目主要有《學四省》、《學四相》、《規矩套子》等。
相聲名家楊振華、金炳昶相聲名家楊振華、金炳昶
摹擬方言,又叫“倒口”,過去也叫“怯口”,是為表現人物的愚昧憨厚。最初大多摹擬河北省深(澤)、武(強)、饒(陽)、安(平)一帶的方言。當時,某些北京人譏諷從這些地方來京作工的人“怯”,誣為“一嘴螞蚱籽,兩腿黃土泥”的“怯勺”,帶有明顯的鄙視成分。後來發展到摹擬山西話、膠東話、天津話、寶坻話、唐山話。三十年代初,又擴及上海話、蘇州話、廣東話。四十年代中期以來,又增加了學英語。
解放以後,又出現了摹擬外國味的中國話、華僑說國語等。學做小買賣的吆喝,又叫貨聲,主要摹擬賣大小魚兒、賣茶雞蛋、賣熏魚炸麵筋、賣硬面餑餑、賣餛飩、賣布頭、賣估衣、賣包子的吆喝聲。

基本功-逗

製造笑料,抓哏取笑。甲、乙二人,一賓一主,一智一愚,以滑稽口吻互相捧逗,褒貶評論,諷刺嘲謔。曲目主要有《論捧逗》、《找堂會》、《老老年》等。
姜昆、李文華相聲姜昆、李文華相聲
清末,英斂之《也是集續篇》中就曾提到相聲演員是”滑稽傳中特別人才”,形象地描繪了”逗”的藝術魅力,說:”該相聲者,每一張口,人則捧腹,甚有聞其趣語數年後向人述之,聞者尚笑不可抑,其感動力亦云大矣!”可見,那時候的相聲已經把”說”的形式、”逗”的內容、”學”的手段熔於一爐。

基本功-唱

經常被認為是唱戲,唱歌。實際上“唱”是指演唱“太平歌詞”。太平歌詞是相聲的本功唱。演唱”發四喜”、”弦子書”、”太平歌詞”以及”農家”、”算了又算”、”十二月探梅”等民間小調,還有學唱各種戲曲、曲藝,統稱之為”柳活”。但太平歌詞才是相聲本門的演唱,其它形式的唱可歸納到學,而非唱。

常用道具

醒木:來自評書,經常在長篇單口相聲中也會用到。
摺扇:在表演過程中可以虛擬為其他物品:刀槍棍棒(《大保鏢》)、筆(《楊乃武寫狀》)、鼓槌(《口吐蓮花》)等。
手絹:可以在化妝時作為道具使用:《學四省》《武松打虎》《捉放曹》
桌子,傳統相聲中常用的道具。表演對口相聲時為逗哏站在桌外,捧哏站在桌子裡邊。表演“腿子活”時則以桌子區分前後台和上下場門。
御子:唱太平歌詞時伴奏的樂器,一般是兩個竹板。

相聲術語

十三門

在傳統上,相聲藝人把相聲的基本功細分為十三門:

術語

術語解釋
“哏”指滑稽、逗人發笑的話或表情。逗哏即逗出令人發笑的效果,代指負責逗哏的演員。對口或群口相聲演出時主要敘述故事情節的演員,現通常稱作“甲”。對口相聲中,逗哏與捧哏合作,通過捧逗的襯托、鋪墊,使敘述中逐漸組成包袱,產生笑料。
演出時配合“逗哏”敘述故事情節的演員。對口或群口相聲演出時配合“逗哏”敘述故事情節的演員,現通常稱作“乙”。
膩縫
群口相聲演出時配合“逗哏”敘述故事情節的演員,現通常稱作“丙”。
指相聲中組織笑料的方法。一個笑料在醞釀、組織時稱“系包袱”,迸發時稱“抖包袱”。習慣上也將笑料稱為“包袱”。
以學唱(戲劇)為主的相聲,一般在開場使用,為的是招攬生意。
在相聲表演中,演員為表演戲劇,帶點小化妝,分包趕角,進入角色來表演,之後還要退出來敘事的段子。
貫口(活)
又稱“趟子”,為將一段篇幅較長的說詞節奏明快地一氣道出,似一串珠玉一貫到底,演員事先把詞背得熟練拱口,以起到渲染抒情、展示技巧乃至產生笑料的作用。大段連貫且富於節奏性的台詞,以《大保鏢》和《文章會》為典型,相聲行內有“文怕《文章會》,武怕《大保鏢》”。
怯口活(怯口
運用方言或外語表演,如:豆腐堂會、山西家信等。
演出時,在節目中穿插進去的可笑內容,用以引起觀眾發笑。演員往往現場抓取插話題材,並結合節目內容,以取得良好結果。
砸掛是相聲里的行話,相聲大部分都是在講故事,而這個故事就得有個主人公,用講這個人的笑話來達到抖包袱的目的。
相聲演員登場表演正式節目之前的開場白,有時也是一個小節目,吸引觀眾注意或點明正式節目的內容。
指相聲演出時,用以將墊話引入正題的一段內容,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相聲組織包袱的手段之一。指相聲表演時,經過再三鋪墊、襯托,對人物故事加以渲染或製造氣氛,然後將包袱抖開以產生笑料。
指兩個演員在表演時,一個為主要敘述者,即逗哏;另一個用對話形式鋪助敘述,即捧哏。由於敘述故事情節以逗哏為主,故稱。
指相聲表演時,兩個演員(逗哏和捧哏)所承擔的任務基本相同,如通過相互間爭辯來組織包袱等。牛群馮鞏的系列相聲即屬於此類。

師承關係總表

第一代-第二代

第一代第二代

第二代-第三代

第三代-第四代

第三代第四代
李德鍚李德祥張德泉華子元、來德如、王葆山、廣闊泉高玉峰謝芮芝、駱采舞、戴致齋
桂禎
裕德隆、玉來子
焦德海、徐茂昌、劉德智
高德明吉坪三高德光高德亮、常葆臣、郭伯山
唐玉福、李萬興張傑堯韓子康、劉月樵
周德山郭瑞林李瑞豐張德俊、杜茂林、徐瑞海、朱鳳山、馬良臣
張伯俊、丁伯品、閻伯山
馮振聲、孫伯珍、盧德俊、張星武、范瑞亭

第四代-第五代

第四代第五代
王兆麟陶湘如李少卿張雲武、張紹堂、吳景春
馬桂元、玉小亭、焦葆奎、鄭仲衡
張壽臣李壽增、富壽嚴、李壽清、葉壽亭、於俊波常連安朱闊泉湯金澄於堃江、尹鳳岐、彥授辰、路彩祥、白葆亭
趙靄如陳雨亭、趙壽舫、何壽亭、崇壽峰、馮樂福、金鈺堂何玉清、龐子泉、李得子
馬三立、劉桂田、李桐文、連秀全、寶壽華、魏常玉
焦壽海、陳桂林、陳桂鑫、聶聞治、馮子玉
侯一塵、譚伯如、陶湘九、李壽芳、馬四立、胡蘭亭
寇壽亭、董湘臣、陳紫荃
馬壽岩
秦醒民、熙醒生
常福荃、楊海荃、韓小痴、葉太珍、祝景荃、張聞斌
單松亭、關松明、袁松麒、班松麟、田松山、劉松江、辛松斌、鄭松濤、陳松波、楊松臨、王松聲、王松葵
李永春
於佑福、馮大荃、張松青
闞天忠、謝天榮、趙天壽、李天林、楊天茂
高鳳山、趙玉貴

第五代-第六代

第五代第六代
趙立梧、常寶堃劉寶瑞、劉化民、康立本、葉立中、馮立樟朱相臣、馮立全、袁佩樓、沈君、張少清、穆祥林於世德、胡振江、戴少甫、侯少塵、邢炳濤、田立禾、佟大方、張嘉利
趙佩茹劉奎珍李潔塵耿寶林、張寶珍、劉廣義、孫寶琦、楊紹奎、佟浩如、張寶璵、李存民、張福祥、張玉堂、李潤傑、張明新、崔懷祿、趙穩增、張立林張寶珠
李壽增
孫少林、趙蘭亭、歐寶燦、王樹田張振圻、湯一民、張佩如、曹寶春、夏萬福、馬金良、來少如、焦立海、丁守義、劉玉鳳
閻笑儒、張笑勤、張笑非、金笑天、班德貴連笑昆常寶華高笑臨、諶笑宇、王笑予、方笑文、任笑海、尹笑聲、於寶林、常寶豐、李文華
薛永年
錢樂、吳瓊、劉智鵬、范志強、吳凱、李國兵、賈靜美子、劉雄
馬桂元
馮寶華、趙寶貴、駱寶珊
王鳳山、李寶麒、侯寶林王寶童馬志明
侯一塵
連春仲、常寶霖、關春山、趙春田馬敬伯、於春藻、張世芳
王長友孫寶才羅榮壽、黃鶴來、李桂山、王聞祿、李延年、張喜林、何善平、張善曾
於俊波
曲福恩、白全福郭全寶孫玉奎、白家林
吳景春
吳苹
富壽嚴
靳寶璉
高桂清
馮立鐸史文翰、關立銓、張立森
王俊
全常保於連仲、邵其炳、齊信英
尹壽山
邊振新
聶聞治
鄭祥泰
李少卿
李寶璋、武奎海、劉聘臣、張聞得、劉寶森
趙壽舫
張永熙、陳寶泰
陳雨亭
常寶霆、郭寶明、杜三寶、楊少華謝天順、張寶如
崇壽峰
李寶山、關寶奇、付海峰
何壽亭
王福田、張慶森於春明、顧海泉
譚伯如
陳湧泉、趙世忠、王春和、張春旺、王嘉琪、寇連榮
郭寶珊、馬寶璐、楊寶璋、王寶珍、田寶珩、張興華、王寶珏、秦寶琦、徐寶瑜、郭寶瑛、關立銘
李壽芳
劉伯奎
高壽亭
劉立升、孫少臣
連秀全
王本林、劉志遠
熙醒生
馬壽岩
龔玉章、田寶鑫、張春生回婉華、王樞祥
楊海荃
趙幼樵、富蘭英、馬子恆、王海江、楊金聲周印金湯艷傑、金炳昶、王志濤、楊振華、馮景順、張乃勤
常福荃
劉來子、董小柱、魏幼臣、劉幼山
葉太珍
蔡玉衡
祝景荃
金幼實、陳幼新、高幼峰、李幼剛、馮幼封
彥授辰
張鴻濱、高鳳起、胡仲仁、李寶森、孫寶鈞、戴寶康、孫桐增、緒得貴
楊松臨
高飛、祁喜生、陳尚忠、李祝英、林茂陳冠義
馮大荃
張松青
陳世魁、麻世豪
畢學祥、李學宏、陳學富、石富寬李學貴崔琦來寶剛
李得子
朱永福
李永春
崔亞軒

第六代-第七代

第六代第七代
李伯祥、張伯華、馬伯林、崔伯光、楊伯英、高英培、常貴田、劉英華、楊英彩、李世增、李英傑、王祥林馬志存徐德奎、張繼英、任鳴起、劉英奇、張奎清張義勤、李浩然、郭士中、侯耀文許秀林、劉國器
吳苹
藤田香
崔亞軒
劉沛起
龐子泉
夏福義
康立本
李文錦、董鐵良
趙蘭亭
張文甫孫士達、劉黎
關寶奇
祁存才
龔玉章
王鳴山
李潔塵
趙心敏王伯榮、秦玉華、馬文忠、姜寶林
王長友
趙振鐸、郭文岐、丁玉鵬、葉少臣、茹少亭、韓秀英、寇庚傑、范傳輔、康松廣臧鴻趙亮
周文游、寇庚儒邢文召、霍文龍、殷文碩王文林、高洪順、唐傑忠、張庭萱、曹中民、劉兵、皮樹德
楊紹奎
丁文元劉文亨、任文立、劉文貞、張文學、張文習、王文進、李文芳劉文步、趙文嵐、張文輝、姜伯華、潘慶武孫福海、彭鳳林
孫星海趙連升王長林、馬文光、丁文盛、劉孝先、福保仁、王學義、陳進山、王世勇
王慶新張洪剛、姬曉廷
羅榮壽
楊文義、蘭文甫、丁金聲、劉樹江、李樹仁、張樹茂、王慶東、凌少明、李國英、李國盛、楊瑞庫、王得昌、馬維福、郭祥林、馬俊生、張盤、張魯、丁廣和
楊寶璋
金文和、範文欣、余文光、李文楓、黃文斌
王寶童
殷振江、林文春、賈世泉、郭仁金
劉辰、王輔廷、陳慶升
關春山
劉文亮、韓文光、田文明、辛文濤
耿寶林
方伯華、王伯林、張伯濤、左春來、王占友、呂維國、朱貞富、王文喜
王世臣
李文山李鳴歧、趙得亮、馬大龍、付振江、孟祥光、劉洪沂、田占義
張玉堂
李文成、包文年、李文娛、許文躍
王本林
鄭小山王小生、連小林
張佩如
王文凱、張保明、孫保光、張興海
張振圻
王洪文、王文玉佟守本
王鳴樓、吳文龍、陳鳴志鄧繼增李勇、陳文彥、辛克正、李崇武、佟有為馬樹春趙恆宮蘭欣
陳文光、席香遠、苗文浩、車文通、魏文華魏文亮張文霞、劉曼影、李世續
常寶霆
王英俊、王英傑、黃英玉、郝英辰、曲乃新、王佩元
張慶森
杜國芝、鄭福山李金寬
朱相臣
韓剛甲、蔡培生
王雅福、王雅青、王雅育、張雅璐、楊雅松、劉雅奎、張雅升、張雅成
白全福
楊志剛、房國群、繳月舒、楊志光、阿雙全、王吉祥張志寬、李國權、崔長武、吳雲林、周桂林、閻金城、張文琪、張伯勛、宋勇、白龍巖、金兆慶、劉學仁
劉化民
朱君貴、張建忠
閻笑儒
宋文俊、楊世章、陳永清、陳永忠、陳永海、佟文闊、潘海波、侯長喜
田立禾
耿伯揚、趙廣山
馬敬伯
王文奇、陳秉文、徐景信、孫得一、劉威
班德貴
范振鈺、夏志恆、耿文卿
劉聘臣
楊稚敏、靳金來、劉穎、張耘
全常保
李桂山
王聞祿
魏美玉、郭淑華劉萬山
於春明
高秀琴、馬凌雲、金濤、董啟威、王志民、莊佩臣、戴福月、果樹青、戚松、劉加柯、王成啟、張千、王之甫、李鳳鳴
王文硯、汪寶琦
馬文瑞
姚玉明、張文順
尹笑聲
王文厚、楊威、王香明、孟維東、張乃林
常寶豐
靳寶璉
孔文敬、劉文德、夏文化
歐寶璨
董長祿劉長聲、楊長鳴、隋長欣
關立銓
馬文強
王嘉琪
王鳴義、康桂生
史文惠郭文超、肖聲虎、王信、楊世龍
徐寶瑜
黃文祥、滕文超、萬文英
常寶華
牛群、趙福玉、包長春、馮翊綱、李依霖、宋少卿、侯耀華、高洪勝
袁佩樓
孟文輝張存珠、趙輩亭、李富榮、朱慶山
王鳳山
唐文光、鄭文昆、周志光、方誌清、李連偉、馬六甲、張金玉
張永熙
呂少明、梁尚義、李國先、孫慶淮、曹慶波、吳慶涌、言慶洋、孫小林、郎慶浪、吳慶鴻、張慶濟.李金鵬
黃族民、潘貴才、王金東、盧福來於克志
趙春田
張學彥、徐保庫、馮永志、劉流劉傑、張繼賢、梁洪才、侯孝才
夏萬福
潘龍浩
吳偉申、朱文先楊文峰、王文博、吳新安吳棣
魏務良
趙世忠
馮洋、馬魁堯、杜宏圻、康友純、張志強
孫寶鈞
杜培玉
張寶如
趙保成、李增年、郭得喜
張寶璵
夏文升
馬寶璐
李文立
劉寶森
張文明
回婉華
劉伯奎
趙天壽
費殿臣
謝天榮
王校林
王寶珍
高元鈞
李立山、石小傑、魏蘭柱
王福田
李文榮、陶文華、蘇連生、周琪
於笑瀾
王文昌、陳文瀟、張文茹、鄧文豐、李文英、於文海、吳文龍、姚文虎、關文慶、李文勇、辛文正、雷文順、馬文孝、趙文浩、陳文彥
白英傑、韓光、張書新、馬偉國
曹俊清、朱文正
穆祥林
謝樹森、丁振雨、郭嘉強、李文珊、陳世智
郭寶珊
王啟祿、黃文忠、陸文榮、施文琳
郭寶瑛
田文奎
彭國良
師世元
高金奎、方金亮、曹金星
唐傳模、朱永義張永久、陳君志
白曉芳
趙寶貴
紀文奎
馮立樟
趙傳璋、穆瑞慶、王錦文、李鳳山、王東林
張嘉利
王鳴祿、譚鳴亮
任笑海
馮寶華
王文杰、邢文伯、程光德
孫少林
趙文啟、王少安、郭春堂、王文元肖國光王文豪、韓廣海、孫春華
楊振華
趙幼樵
鞏固
金炳昶
張廣發、張東波、孫國偉金珠
王志濤
耿炎、劉江舸
付寶山、辛寶珊
馮立鐸
張興漢、陳東國
張喜林
劉慶福、李業明、趙小林、馮春嶺、胡偉新

第七代-第八代

第七代第八代
趙心敏
張宏、呂聞升、華士泉、楊貴田
董長祿
姜昆趙炎劉偉馮鞏笑林王謙祥、李增瑞、韓蘭成、劉喜堯、彭子義、常佩業、黃志強黃宏尹卓林姚新光、李國修、趙龍軍邢瑛瑛劉立新侯冠男
于海倫、劉義學、朱周義
宋雁波、侯連友、李志強
李金斗、王文友、肖巍、賈承伯
高吉慶、馬雲路、高順來、陶大為
趙偉洲、武福星、吉馬、郭新、黃運成、劉俊傑、蘇士傑、崔金泉、宋德全、趙宇、蘇連才
唐傑忠
張茂起、李建華、李藝劉全剛、李金祥、趙斌、崔喜躍、楊寧、鞏漢林魏真柏朱琦、汪聲亞、楊祖堯、卡爾羅、馬洛、羅愛恬、白玉、周偉
劉玉輝
連春建郝蓮露常亮、馬馬杜、蓮娜、瑪麗娜、阿努拉、董漠涵、莫里斯、伊麗沙白、石橋久彌、李佳駿、龔哲平、米雷娜、李霽霞、馬震
徐祖國、郭倫、張玉琪
朱文正
史文惠
楊四奇、趙晶
王雅福
沙躍生、唐逗
楊常州、王常柱
王少林、李玉君
劉文亮
馬洪海、劉洪江、楊洪濱、韓笑
李士琦、李中華段軍
王蓬
楊紫陽
仇君
戴福月
高東明、於化民
王錦文
馮敏山、果克、陳慶、劉玉才
趙連升
趙榮全
鄭小山
魏元成、羅健
劉加柯
嚴玉林、童鳴、葉傑平
范振鈺
趙津生、騰生祥、彭華、於志勇、郭伯良、何世銘、王傳林、叢波、楊俊傑、馬騰翔、劉春山、張德起高峰
陳永忠
元春起
趙傳璋
林文春
劉繼深、鄭健戴志誠劉毛毛、李增滿、高玉林、耿直、王平、孫承林孫強、高吉林、金旺
高英培
蘇明傑、李松岩、高青、吳健、魯少華、孟凡貴、趙保樂李嘉存韓翔、李志剛、楊天立、朱強、劉顯東、吳金富、傅向波
付俊坤、隋尚恩、高善勤、張新東、靳軍、崔洪剛、張戰波、田寧、李曉龍、劉延超陳亮、劉振 峰、何雙、朱峰吳勁松、南勇力、馬福勝、王金泉、張富桐、王立姜超李磊、王子善、馮淯 洋、鄭卓、蘇麗麗、任安濤、於松北、李鑫、張立民、李耕法、靖德剛、胡克新、王昊東、王曉婓、 閆松、邢委委、張國營、劉強、譚聰、孫朝鵬,楊富貴
馬志存
馬洪升、趙傳真、王宏劉亞津
王文進
戰暑日、孫殿盛、王元鋒
徐德奎
劉樹青、劉金瑞、吳剛倫、陳治華
葉景林、李少泉
張志寬
王影賢、馬政
宋勇
周靜
施文琳
李剛、齊力新、孫欣梅
黃文忠
秘鴻泉
陸文榮
曹鴻偉
李國盛
趙新華、劉廷凱
隋廣斌、李平
趙連功
王琪
高金奎
高濱江
王小生
甄靖
左春來
孫興海
秦玉貴
賈冀光
張大禮、王茵
劉洪沂
吳兆南
江南、侯冠群、劉增鍇、郎祖筠、劉爾金、樊光耀
殷文碩
高迪藝、郭迪傳、白迪瀚、邢迪海、榮迪曲、馬迪飛、劉迪天、徐迪建、帕迪西、李迪振、李迪域、趙迪興、楊迪中、阿迪華、任迪山、郭迪業、劉岩
張新華、郭鐵林
許秀林
呂少明
馬濟江、董樹良、錢麟、祁乾寧
劉彤鄒德江王敏王剛侯軍劉偉王海、張充、何樹成、周威、李菁
徐永剛夏景華、邳建新、牟玉春、馬雲翔
關自仁
劉建平、劉躍寧、喬國慶
張乃林
周宇、張少甫、郭勇
李文山
張德燕、趙楠(趙宥崴)

第四-九代代表人物

第四代(“相聲八德”)
第五代
張壽臣常連安馬三立、郭啟儒、郭榮起朱闊泉、李壽增、侯一塵等。
第六代
侯寶林劉寶瑞常寶堃、趙佩如、張永熙郭全寶王鳳山、孫少林、常寶霆、白全福、閻笑儒、常寶華、馬志明尹笑聲楊少華楊少奎、楊海荃、王寶童、馬敬伯、楊寶璋、歐少久等。
第七代
蘇文茂李伯祥高英培馬季、楊振華、金炳昶、常貴田、趙振鐸、劉文亨、侯耀文石富寬唐傑忠杜國芝、黃鐵良、楊紫陽、師勝傑范振鈺牛群李立山劉洪沂張文順孫小林等。
第八代
郭德綱姜昆李金斗馮鞏于謙高峰、張文澤、孫越趙炎劉偉笑林、王謙祥、李增瑞趙偉洲奇志陳寒柏、崔金泉、李偉健、賈承博、李建華、王平、武福星、唐逗、仇小豹、趙津生、劉俊傑、賈倫、尹卓林高曉攀等。
第九代
李丁董建春李寅飛郭麒麟、葉蓬、岳雲鵬唐愛國大兵周煒李偉健武賓、付強、趙衛國常藝博李鳴宇、龔少川、尤憲超馬菁原牛晨曦、樊星、樊帥、趙越、劉峰、侯愛林、馮皓、李雅潔、曹雲金、劉雲天等。

台灣地區相聲演員(團體)

早期演員(第七代)
魏龍豪(魏蘇)、吳兆南、陳逸安
台北曲藝團
劉增鍇、郭志傑、朱德剛劉越逖樊光耀謝小玲、粟奕倩、陳慶升等
吳兆南相聲劇藝社
吳兆南、江南(相聲演員)、侯冠群郎祖筠、劉增鍇、劉爾金、樊光耀、姬天語
相聲瓦舍
馮翊綱、宋少卿、黃士偉等

經典劇目

傳統相聲

傳統相聲不完全名錄
《訓徒》
大保鏢
《文章會》
開粥廠
《答非所問》
《字像》
地理圖
黃鶴樓
《大相面》
《歪講四書》
《扒員外皮》
《揭瓦》
扒馬褂
論捧逗
《大西廂》
《金龜鐵甲》
酒令
《反七口》
繞口令
《揣骨相》
《口吐蓮花》
《訓子》
批三國
當行論
《大上壽》
《韓信擊缸》
《黃白胖子》
《庸醫》
《碩二爺》
《雙槐樹》
化蠟扦
《君臣鬥智》
《南彈北弦》
《問路》
三近視
假行家
《波斯貓》
《竇公訓女》
《行話》
小神仙
夸住宅
找堂會
《金殿鬥智》
《武松打虎》
《避雨》
金剛腿
《怯拉車》
報菜名
《洋錢傷寒》
《閻王請醫》
《忌字》
《對對子》
《怯賣菜》
老老年
《巧嘴媒婆》
《傻子學乖》
《過關》
《哏政部》
《麥子地》
賣布頭
《風雨歸舟》
《英台修書》
《哭論》
楊樹標
《找五行》
《熬柿子》
《慈禧入宮》
《賣馬》
《黃鶴樓》
《捉放曹》
《打燈謎》
《追柳》
《賣掛票》
《朱夫子》
《汾河灣》
《戲迷擺壽》
《二十四孝》
《競水》
《吃餃子》
白事會
《打油詩》
《傻子轉文》
《攜琴訪友》
《幫廚》
紀曉嵐
百獸圖
《贊馬詩》
《傻子拜壽》
《草船借箭》
《賭論》
《三性人》
《買賣論》
《三瘸婿》
《山東跑堂》
《四管四轄》
《稱謂》
《人情話》
《偷斧子》
《三怪婿》
《山西家書》
《改良數來寶》
《學徒》
《讀祭文》
《吃西瓜》
《小淘氣》
《娃娃哥哥》
《戲曲哭笑論》
《揭醜》
《蛤蟆鼓》
《學四相》
《學四省》
《四大名旦》
《學唱數來寶》
《送媒》
《玉堂春》
《批聊齋》
《賣藥糖》
《張飛爬樹》
《戲迷砸砂鍋》
《屬牛》
《怯洗澡》
《武訓徒》
《戲迷轉》
《財迷還家》
《韓復榘演講》
《家兄》
《說樂夢》
《反四輩》
《點痦子》
《切糕架子》
《羅成戲貂蟬》
《文廟》
《醋點燈》
《賣五器》
八扇屏
《戲迷遊街》
《珍珠倒捲簾》
《打醋》
《窩頭論》
《買金筆》
《討軍餉》
《跑媒拉縴》
《熟了就好了》
《斷弦》
《借轎子》
《江南圍》
《增和橋》
《乘嘴衙役》
《對坐數來寶》
《磕巴論》
賊說話
《三節會》
黃半仙
《皇帝選陵》
《糊塗一輩子》
《買估衣》
《粥挑子》
《開茅房》
《古董王》
《戲說長沙》
《倒坐觀音台》
《五人義》
《怯跑堂》
《怯跟班》
《學梆子》
《洋鼓洋號》
《小諸葛測字》
數來寶
《找陳宮》
《雜學唱》
《哭四出》
《兄妹聯句》
《烏龍院》
《學漢劇》
《學墜子》
《學大鼓》
《一妻一妾》
《歪批百家姓》
《學英語》
《外八扇》
《朋友論》
《聖賢愁》
《山東二黃》
《五百出戲名》
《傳代錢》
怯算命
《反正話》
《學外語》
《故事謎語》
《戲迷入洞房》
《紅燈記》
《聚寶盆》
《算人口》
《兩頭忙》
梁祝哀史》
《扭嘴兒》
法門寺
《戰長沙》
《學滿語》
《傻子進城》
《歪講三字經》
《刮眉毛》
《看葡萄》
《學京話》
渭水河
《夢中婚》
《王二姐思夫》
《學西河》
《賣黃土》
《下神兒》
《翻跟頭》
《雜學唱》
《姐夫戲小姨》
《學京劇》
《暴發戶》
大力丸
《學行話》
《說大話》
《改良拴娃娃》
《家務事》
《灶王爺》
《十二缺》
白蛇傳
《雞冠花》
《邵康節測字》
《孟姜女》
《假斯文》
《借火兒》
《東坡魚》
打電話
《寫對聯》
《俏皮話》
《九月九》
《吃月餅》
《洪洋洞》
《天文學》
《五行詩》
《失空斬》
《獻地圖》
《遇皇后》
《中秋節的生日》
《杜十娘》
《打元宵》
《樹沒葉》
《雙音字》
《燒骨記》
《學唱太平歌詞》
《江湖口》
《弦子書》
《方言誤》
《南方話》
《萬人迷》
《道光吃熱湯麵》
《迷信論》
《五興樓》
《天王廟》
《滑油山》
《哭當票》
《大娶親》
《洪鸞喜 》
九頭案》、《追柳》(這兩本下半部分已失傳,僅殘存上半部分)

現代相聲

買猴
夜行記
《新式馬甲》
釣魚
《全家福》
《向您道喜》
《離婚前奏曲》
訓徒
三棒鼓
《77號》
《空城計》
《方言》
《砍白菜》
《謙虛》
買佛龕
《醉酒》
《找調》
《視窗》
《瞧這兩爹》
《老鼠密語》
《我要玩網遊》
《抬槓》
《我是家長》
《戲曲雜談》
《酒鬼》
《南來北往》
《拍賣》
《妙手成患》
戲迷
《我是收藏家》
串調
《我要吃餃子》
《橡皮膏》
《我要下春晚》
《一頓飯》
《無所適從》
夜行記
《亞運之最》
一貫道
辦晚會
《生日祝詞》
《南腔北調》
打百分
《似是而非》
《體育和廣告》
《戲與歌》
《我要結婚》
《很難說的國語》
《北京話》
《國語與方言》
《跳舞迷》
《非洲獨立進行曲》
《談規律》
《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在相聲表演與創作中的指導及套用》

社會評價

馮不異提出:“在曲藝的諸多曲種中,有一種單人演說可笑故事的表演形式,稱為單口相聲……(單口相聲)但求諫果回甘,卻不一定那么有頭有尾,它的體制不同於短篇的話本、故事、笑話,也不同於對口相聲,是一種風格獨具的口頭文學體裁。”(引自《繼承傳統,豐富提高》載《曲藝》1986年第5期)。
王行之認為:“把單口相聲直接併入中短篇小說這一藝術門類,未必確當,但是,因為它們同屬敘事性的藝術形式,從敘事狀物、刻畫人物等角度看,它們之間不僅有許多相同的地方,單口相聲又有不少獨到之處。”(引自《小說家的益友——或“勁敵”》載《中國曲藝論集》第280頁)
李鳳琪也曾指出:“單口相聲以故事性見長,其中也有偏重說理的,即所謂‘議論型’,這種相聲容易空洞、枯燥、很難寫,新作中幾乎絕跡。”(引自《生動的社會風俗畫卷》,刊載於《曲藝》1986年第5期)
看來,專家們比較—致地認為單口相聲是一種喜劇性的敘事藝術。單口相聲就其形式而言不是對話藝術,但是,它與傳統的敘事藝術(評書、故事等)相比又產生了許多變異。例如,單口相聲在內容上側重於反映人物之間的對話,並且主要依靠對話構成包袱、塑造形象。由於單口相聲創作中包袱的組織要受情節、人物性格的制約,所以單口相聲創作的難度很大。故事型的單口相聲創作現已近於絕跡;議論型的單口相聲則由於在內容與形式之問存在著不易克服的矛盾,而讓位於對口相聲。
對口相聲是從單口相聲脫胎而來的,但是它“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其藝術生命繹久不衰。這與它的內容形式之間的和諧有很大關係。簡單地說,對口相聲的主要內容是對話,它所採用的形式也是對話,二者之間是一種同形、同構的關係。四、對話不僅體現於相聲的創作和表演過程中,而且體現於欣賞過程中。相聲作為一門舞台藝術(基本如此),它的表演與欣賞在時空上是統一的。相聲與其它舞台藝術一樣,存在著與觀眾進行交流的問題。
眾所周知,相聲是一門最擅長與觀眾進行交流的藝術,相聲演出所產生的劇場效果,往往是其它舞台藝術無法企及的。除了喜劇性內容的原因之外,相聲特有的藝術表現形式——對話的形式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敘事藝術中,創作者自信有力量穿透孤立的事件,抓住其“內在的本質”,賦予其因果聯接的次序,從而構成故事虛構的情節和歷史,並將這些內容灌輸給觀眾。在這裡,信息的流動基本上是單向的,觀眾基本上處於被動接受的地位。

非物質文化

1.2006年12月21日,經過3個多月的公示調查,北京市首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正式對外公布。第一批市級“非遺”名單,相聲位列其中。
2.2008年6月7日,國務院關於公布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正式對外公布。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相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