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基本特徵,區別,相同點,備註,
基本特徵
第一,“子母哏”是用一種爭辯性質的方法來表達故事的。所謂爭辯,意味著兩個演員彼此對一件事物的觀點不同、態度分歧,而且他們不同的思想、個性和個別的一些特徵,都會影響故事的發展和變化。這兩個演員都是以第一人稱做為劇中人出現的,和“單活”、“一頭沉”等第三人稱的敘述方式完全不同。例如: 甲:天上飛的您都能學什麼?
乙:那要跟您背名那可多拉。這么說吧!只要飛得起來的我就能學他叫喚。
甲:噢,你能學嗎?
乙:這話不算吹!
甲:好,我說幾樣天上飛的你學不了!
乙:這可沒用!
甲:“沙燕兒”怎么叫喚?
乙:喔…………
甲:“黑鍋底”怎么叫喚?
乙:啊,“龍井魚”怎么叫喚?
甲:“屁簾兒”?
乙:騷墊子也不叫喚。我們說的是活動,能飛得起來的我就能學他叫喚!
甲:噢,活的飛得起來的你就能學他叫?
乙:唉。
甲:蝴蝶兒怎么叫喚?
乙:蝴……
從上面所引的一段對話里,咱們看得很清楚,它不是敘述什麼故事,是兩個人物由於對一件事物的看法不同互相展開爭辯。甲、乙(即“逗哏”和“捧哏”)不是做為敘述人或輔助敘述的人,是兩個不同的人物同時在劇中出現。
從上面所引的一段對話里也可以看得出來,在集種程度上和戲劇的語言很相似,都是用第一人稱來表達事物。但是相聲藝術以第一人稱表達事物是在敘述方式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受著相聲藝術固有表演形式的嚴格約束。所以“子母哏”表演形式只能利用互相爭辯來說明人物的不同思想性格,不能完全像戲劇那樣運用演員的動作來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
第二,“子母哏”這種形式也包含一部分敘述的成分。例如《老老年》、《拉洋片》是“子母哏”,可是並不從一開始就展開爭辯,是從閒聊天中暴露一些“問題”,再逐漸發生爭辯(這僅是“子母哏”爭辯的一種形式,當然一開始就互相爭辯的段子還是很多的。)“老老年”的“逗哏”為了說明自已熟知老老年間的掌故,說了很多不現實的、怪誕的就事;但是“逗哏”敘述的主要目的不在於敘述的本身,而是進一步刻畫人物的精神面貌,使“捧哏”演員逐步對“逗哏”的演員發生懷疑,以至雙方產生爭辯。
區別
1、“單活”或“一頭沉”用敘述方式表達事物,雖然是由敘述人“說出來的”,這些事物早已經為敘述人所熟悉,所以演員可以靈活地進入劇情和退出演員劇情作客觀的敘述。“子母哏”這種形式恰恰相反,儘管在爭辯過程里有許多滑稽可笑的事情,演員(即劇中人物)自己可是不知不覺。因為演員已經進入他所扮演的角色的境界中去了。再如,《老老年》這個段子的“逗哏”和“捧哏”為了“老老年間豬吃不吃豆腐”這一問題的互相爭辯,“逗哏”的話里漏洞百出,這顯然是被“捧哏”的演員擠出來的。
2、“單活”或“一頭沉”是客觀的敘述,因而在抖落“包袱兒”的時候,自然會採取一種一不同的語調,例如用輕鬆,嚴肅、俏皮、厭惡等口吻來表示敘述人對這一事物的看法和態度。“子母哏”的“包袱兒”是由於兩個不同的人物性格相互影響所產生的,因此,在表演過程中,被揭示出來的一些庸俗、愚蠢、自作聰明、自相矛盾等滑稽可笑的故事情節,劇中人是不自覺的(因為在日常生活里,人們不會特別拿自己的缺陷使別人發笑),所以表演“子母哏”的相聲演員抖落“包袱兒”要特別注意輕鬆自然。觀眾發笑是在情理之中的,並不是演員在表演時有什麼值得發笑之處。因此,在敘述中,演員就不能故意停頓等觀眾發笑,或特別用誇張的表演去促使觀眾發笑,尤其重要的是在表演中得到一個好的效果時,演員千萬不要抓住一點就不再鬆手,翻來覆去地賣弄,這樣準會讓觀眾討厭。
相同點
上面的一些例子都說明了“子母哏”和“一頭沉”的不同特點。可是它們也有許多相同的地方,例如這兩種形式都是採取對括的方式來表達事物,用比較輕鬆的喜劇風格來進行表演,演員同是在“場面桌”的後面表演,(“逗哏”的站在右邊兒,“捧哏”的站在左邊兒(所以這兩種形式的滇員在表演時活動的範圍是比較小的。由於這兩種形式具備一些共同的特徵,所以在創作和表演的時候,作家和觀眾往往不好理會“一頭沉”和“子母哏”是兩種表演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