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鼓

八角鼓

八角鼓,古時滿族人用於自娛的一種拍擊膜鳴樂器,因鼓身有八個角而得名,又稱單鼓。鼓體扁小,鼓面呈八角形,代表當時清朝的八旗。鼓框用八塊烏木、紫檀木、紅木、花梨木和骨片拼粘而成;一說是八旗首領各獻一塊最好的木料嵌拼而成。七面框邊內各嵌兩至三枚小銅鈸,一面嵌釘柱綴鼓穗,寓意五穀豐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八角鼓
  • 性質:樂器
  • 民族:滿族
  • 時期:古代
簡介,流行,演奏,全班,流傳,角色,形式,拆唱,全堂,演奏技巧,鼓戲,演出順序,序幕,正式演出,

簡介

八角鼓,是滿族民間藝術的一種,它以演唱者所用的擊節樂器八角鼓而得名,是民間民眾喜聞樂見的一種傳統曲藝形式。八角鼓,鼓身八角形,木製框架,大小直徑17厘米左右,單面蒙蟒皮,鼓身周圍嵌銅鈸,並綴有絲穗子,鼓形小巧玲瓏。演奏時用指彈擊鼓面發出清脆的聲音,搖震鼓身或手搓鼓面會發出悅耳的鈸聲。滿族八角鼓主要流傳於呼和浩特市新城區、華北和東北地區。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在政府的扶持下,經我區民間老藝人挖掘和整理,在傳統唱腔和曲目的基礎上,逐漸從曲藝發展成為一種地方戲曲,八角鼓是國內較有影響的地方戲曲種類,歷史上及其繁興,並廣為流行。
八角鼓戲曲中更多的融合了諸多地區藝術成分,形成了獨特的風格與藝術特色。它的多元性,受到流傳地域民俗文化的影響,它以深厚的文化穿透力,成為民間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形式。
早期的八角鼓,源於關外,流傳於關內,是滿族人在關外牧居時的一種民間樂器,每當人們行圍狩獵和勞動之餘,常以八角鼓自娛自樂,慶賀豐收的喜悅。進關後,在駐防地或行軍途中,也常擊鼓高歌盡情演唱,以排解勞頓。八角鼓流傳至今,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清乾隆四年(1739),清政府修築綏遠城(今呼和浩特新城),此地成為滿族八旗軍旅御外駐防城池,也是隨軍家屬聚居營。生活在這裡的滿族八旗官兵,閒暇的時候,常常持鼓演唱,並將身邊的風情逸事、日常生活融會進唱詞,自編自唱。八旗軍旅詠唱凱歌時還用它擊拍鼓勁,因此八角鼓,隨著清滿族旗兵駐屯邊塞而傳入呼和浩特地區,流傳開來。清乾隆年間,演唱盛極一時,曾被稱為太平歌。到了民國初,綏遠城滿族後裔經常組織票房,編詞演唱。這時的八角鼓曲藝不斷地吸收、豐富,已經成為都市一種時興的藝術了。日寇入侵綏遠後,八角鼓曲藝演唱活動日漸衰退。

流行

在北京傳統戲曲長河中,八角鼓是與岔曲、京韻大鼓和單弦等京味藝術齊名的民間藝術,但近十幾年來,由於受現代藝術的衝擊,民間曲藝式微,加之後繼人才匱乏,了解和喜愛這門藝術的觀眾越來越少。
“ 八角鼓,響叮噹,八面大旗插四方。大旗下,兵成行,我的愛根在正黃。黃盔黃甲黃戰袍,黃鞍黃馬黃鈴鐺。……”
這是一首名叫《接愛根》的滿族情歌,它描寫清代滿族八旗子弟保衛祖國疆土英勇打敗羅剎 (即沙俄),妻子喜迎丈夫凱旋而歸時所唱的歌曲。八角鼓是滿族最有特色的民間樂器。據傳說,初期的八角鼓,是古代滿族人民用於自娛的一種伴奏樂器。亦說它是由滿族八旗的八位首領各獻一塊最好的木料鑲嵌而成,它的八個邊象徵著滿族八旗的團結。八木相拼而得八角,所以叫作八角鼓。
八角鼓是乾隆中葉,由北京的八旗子弟所創,它吸取漢族弋腔曲調,形成了以歌功頌聖為主的演唱形式。由於帝王提倡,文人介入,提高了它的社會地位和藝術品位,在宮廷府第傳唱,盛極一時。道光時期岔曲走向社會,形成雅俗共賞的風格,是滿漢民族融合的歷史文化見證。
史料載,遠在關外遊牧時期滿族即有持八角鼓自歌自娛的風習。滿族入關時,軍中即有以滿語演唱的八角鼓軍歌。
乾隆初年,京城的八旗子弟在傳統俗曲的基礎上,創造了以漢文寫作,按漢語押尾韻的子弟書,同一時期,八旗子弟演唱八角鼓中除單唱岔曲還有以岔曲為頭尾,吸收了許多曲牌的聯曲等。包含了已經北京化了的各地俗曲。
當時,出征的將士凱旋而歸,奉諭領取內務府頒發的“龍票”,在旗營內外編演“得勝歌詞”,實際上是從軍中掀起了宣傳皇帝武功的民眾文化潮。八角鼓像一陣風,從京郊刮到內城,從旗營影響到皇都的上層社會,一時間,成了京城生活的重要內容。
而作為伴奏樂器的八角鼓其形制也就有了政治性的規定和解釋,如八角象徵八旗;下垂的兩股長穗象徵麥秀雙穗,五穀豐登;無把寓意永罷干戈等,後來“八角鼓”還成了以岔曲為主的一系列演唱形式的總稱。
在皇帝王公提倡下,文臣們很快寫出歌頌皇恩,祝賀喜慶的吉祥段子,以及四季節令,風花雪月,漁樵耕讀,改編古詩文和戲曲小說的岔曲,宮中應承之作是岔曲的第二個源頭。
同治光緒年間,“慈禧後尤嗜‘八角鼓’曲詞,曾命內務府掌儀司批選旗籍子弟擅長此道者,入宮授太監演唱”。宮廷的典制,左右著京城風氣,一是提高了岔曲的文學地位,吸引了一批滿族的文人雅士,參與八角鼓岔曲的創作演唱。二是提高了岔曲的社會地位。

演奏

演奏時,將鼓面豎置,以左手拇指、食指、中指伸在鼓框內,無名指、小指托鼓,右手各指 彈擊鼓面而發音,音色清脆,優美動聽。演奏技巧豐富,過去有“撾鼓十法”“擊鼓五法”之說,常用的有坐、彈、墊、輪、搓、磕、分彈、簸等。民間有口訣曰:“懷中抱月 不許偏,四平八穩忌聳肩。搖鼓腕抖臂別動,打墊輪搓應合弦。”演唱中只用坐法,每拍一響,簸(搖)法常用於曲調的托腔部分,彈、墊、輪、搓、磕等技法用在岔曲和音樂的前奏、 間奏部分。並可用左手拇指、食指彈擊鼓皮的背面。尤其是彈擊鼓面與搖震鼓身相結合發出的音響,更具特色。
八角鼓的鼓框是木製的,蒙蟒皮。鼓的七邊的木框上各開一孔,每孔間裝有兩個很小的鈸形銅片,其餘一邊的木框上裝有兩根穗子。演奏時,左手執鼓,鼓面豎立,右手用指彈指搓等方法演奏;有時也用左手食指彈擊鼓的背面。這種鼓是北方曲藝音樂單弦牌子曲的主要伴奏樂器。八角鼓規格尺寸有異,常見者鼓面對角長16.5厘米~19厘米,鼓框高4.8厘米~5.5厘米,單面蒙以蟒皮、驢皮或馬皮,以小鱗蟒皮為佳。四周邊緣亦鑲嵌骨片作為裝飾。在鼓的七面框線木板中間,均開有海棠花瓣形的透孔,中間用銅釘各穿一對銅製小鈸。另一面框板上裝有一個小銅環,系以鵝黃色或大紅色絲繩花結,下垂兩束絲製鵝黃色或大紅色長穗為飾,表示谷生兩穗,象徵豐收。外觀小巧玲瓏,製作精細,除可作為樂器演奏外,還有著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演唱形式八角鼓自乾隆末年以後,盛行於滿族旗籍子弟中間,多組織票房,編詞演唱以為自娛。
八角鼓

全班

八角鼓的全班應包括:鼓,柳,彩三種。鼓是八角鼓,柳是小曲,彩是戲法。由來“八角鼓,響叮噹,八面大旗插四方。大旗下,兵成行,我的愛根在正黃。黃盔黃甲黃戰袍,黃鞍黃馬黃鈴鐺。……”
八角鼓
滿族是一個古老的遊牧民族,早在2000多年前就生息在中國東北長白山、黑龍江之間的廣大地區;而後又擴及河北、山東、內蒙古等省、區和北京、西安等城市。勇敢剽悍的滿族人民,創造了豐富的音樂文化。民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宗教祭祀歌舞,歷史悠久,氣氛熱烈。民間樂器幾乎全部是薩滿祭祀時用的響器,唯有八角鼓用於演唱伴奏和歌舞表演。
八角鼓

流傳

明代沈榜《宛署雜記》中記載:“劉雄八角鼓絕:劉初善擊鼓,輕重疾徐,隨人意作聲,或以雜絲竹管弦之間,節奏曲合,更能助其清響雲”。當時的八角鼓演奏技藝水平很高,劉雄被譽為都城八絕之一。隨著1644年清王朝在北京定都,大批滿人入關,在清乾隆年間(公元1736年—1795年),八角鼓已作為鼓書、單弦等曲藝的伴奏樂器,並有專業藝人演唱,曾盛行於宮廷和北京、天津、東北各地。清代中葉,北京的八角鼓曲種沿運河南下傳入山東,在聊城、臨清、濟寧等地,又演變成為“山東八角鼓”。發展八角鼓盛行於清代的曲藝曲種。以演唱者所用的擊節樂器八角鼓而得名。八角鼓的起源,傳說不一。始見於清康熙李聲振《百戲竹枝詞》中記載:“八角鼓,形八角,手擊之以節歌,都門有之。”《中國地方戲曲集成。內蒙古自治區卷》的序言記載,內蒙古滿族八角鼓老藝人說:“八角鼓原是滿族在關外牧居時的民間藝術。滿族人民常在行圍射獵之暇,以八角鼓自歌自娛。”又說:“八角鼓原系一種坐腔岔曲形式”,形成於“清康熙、乾隆時期”,“乾隆、嘉慶以後,己無專業藝人,僅由八旗子弟做非營業性的演出,清唱於廳堂筵席之前。”北京地區八角鼓藝人的傳說,見崇彝《道鹹以來朝野雜記》:“文小槎者,外火器營人。曾從征西域及大、小兩金川。奏凱歸途,自製馬上曲,即今八角鼓中所唱之單弦雜排(牌)子及岔曲之祖也。其先本曰小槎曲,簡稱為槎曲,後訛為岔曲,又曰脆唱,皆相沿之訛也。此皆聞之老年票友所傳,當大致不差也。”《昇平署岔曲》一書的引言所記略同,只是“文小槎”之名作“寶小岔”。
八角鼓
八角鼓在清代嘉慶、道光以後,由於旗籍士兵在各地駐屯,和各地旗籍官吏的愛好,流傳到很多地區。相傳凡漕運、鹽運所經的城鎮,都有八角鼓傳唱。現代在山東流行的聊城八角鼓,吉林由滿族八角鼓發展而成的新城戲,都與八角鼓有直接的淵原關係。另外,河南的大調曲子、甘肅的蘭州鼓子、青海平弦等曲種,在曲體結構、曲詞格律等方面也與八角鼓有共同之處。
八角鼓早期用於古代滿族曲藝“八角鼓”中,本世紀50年代,這種曲藝在曲牌的基礎上發展為“滿戲”。如今,八角鼓主要用於北京、天津、東北地區及河北各地的說唱音樂“鼓書”和“單弦”(也稱“單弦牌子曲”或“八角鼓”)中,由演唱者本人手持八角鼓敲擊節奏,另由伴奏者彈三弦。

角色

拆唱八角鼓有正、醜兩種角色。根據故事內容人物的多少,由二至五人分包趕角,一般以三人演唱的節目為多,彈弦的也唱一二個角色。演唱時,僅由丑角一人化妝。既以丑角為主,也就在唱詞以外穿插了很多插科打諢的說白成分。這些插科打諢,大半與故事內容無乾,只是抓哏湊趣的噱頭,游離於劇情之外,供聽眾取笑而已。

形式

旗籍子弟演唱的八角鼓包括5種演唱形式。
①岔曲。
②群曲,由多人齊唱、輪唱,有鼓、板、鑼、鈸和弦樂伴奏。劉振卿《八角鼓遺聞》記述滿族票友宗承芝說:清乾隆四十一年,阿桂征服金川凱旋後,將乾隆皇帝所制之《大有年》、《萬民樂》、 《龍馬吟》等滿語軍歌譯為漢文,以八角鼓曲調譜曲,用苗族、瑤族等少數民族樂器金川鼓、大銅鐃、銅鈸、小鑼等擊節,使軍士合奏而歌。清代多由子弟栗友應邀在親友的喜慶堂會上演唱,民國以後已漸衰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有的曲藝團體曾對這種形式加以改革,由多人亦歌亦舞來演唱,稱為“單弦聯唱”。
③拆唱八角鼓,由演員分飾正、醜腳色,根據曲詞內容及人物的多少,由3~5人分包趕角,一般以3人演唱的節目為多。因其演唱近於戲曲,俗稱“八角鼓帶小戲”。這種演唱形式興起於乾隆、嘉慶之間,嘉慶三年刊行的戴全德《潯陽詩稿》中有一支小曲,專詠拆唱八角鼓的演唱情況。演唱時以醜腳為主,曲詞中穿插很多插科打諢的說白,近於相聲的逗哏,徒供聽眾取笑,趣昧不高,已漸衰落。
④單弦。
⑤雙頭人,演唱內容與單弦相同。清代對演員自彈自唱的形式多稱為單弦,而以一人持八角鼓擊節演唱,另一人操三弦伴奏者稱為雙頭人,或說雙頭人是由兩人共操一擔三弦,一人按弦,一人彈撥,同時輪唱曲詞的形式。

拆唱

拆唱八角鼓形成於清代中葉。又名“牌子曲拆唱”、“ 八角鼓帶小戲”、“牌子戲”。是由清代乾隆年間(1736-1795)的“岔曲帶戲”發展而來。“拆唱”,意即將由一個人演唱的曲目拆開改由二三人至四五人依情節、人物分包趕角演唱。清代俗曲集《霓裳續譜》就收有稱為“平岔帶戲”的曲詞四種: 《青雲路通》、《太君有命》、《曠野奇逢》和《沉沉睡》 。據《霓裳續譜》點訂者王廷紹序文所述,當時這種平岔帶戲及其他各種時調小曲,是由優童來演唱的,“妙選優童,延老技師為之教授。一曲中之聲情度態,口傳手畫,必極妍盡麗而後出而夸客……紅氍匝地,燈回歌扇之光;彩袖迎人,聲送明眸之睞。朱纓白紵,與曉風殘月爭妍,亦所以點染風光,為太平之景色也。”拆唱八角鼓的表演講究說、學、逗、唱,而其中又以逗哏為最重要。從現存的作品看,丑角所用語言的逗哏手法有“三翻四抖”、“諧音打岔”、“俏皮話”等,庸俗的“倫理哏”也時有所見。有人認為,拆唱八角鼓中的丑角逗哏,直接源於北京流行的高腔戲丑角的插科打諢。
清人小說《風月夢》第十三回,有描述道光年間(1821-1850)旗籍子弟在揚州演出拆唱八角鼓的具體情景:“三個人上來,將桌子擺在中間,有一個拿著一擔大鼓弦子坐在中間;那一個拿著一面八角鼓站在左首;那一人抄著手站在右邊。那坐著的念了幾句開場白,說了幾句吉祥話,彈起大鼓弦子,左邊那人敲動八角鼓。那坐著的唱著京腔,夾著許多笑話。那右首的人說閒話打岔,被坐著的人在頸項里打了多少掌,引得眾人呵呵大笑;這叫作斗綆兒(按即“逗哏”)。”上述站在右首的人就是丑角,表演分工是逗哏。
拆唱八角鼓以三個人分包趕角的表演較多,民國後由於表演雙簧的專業藝人大都兼演拆唱八角鼓,遂改成兩人演唱,即一個人擔任丑角,一個人演其他角色兼三弦伴奏,丑角於舞台上臨時作簡單裝扮。演出時在唱詞中間穿插了很多抓哏逗樂的內容,以活潑氣氛。清末民初,拆唱八角鼓開始和各種大鼓、相聲、雙簧、戲法等技藝同台演出,被統稱為什樣雜耍。民國初年以來的著名演員有郭榮山與韓永先、杜貞福與果萬林、顧榮甫與尹福來等數檔。主要的曲目有《汾河灣》、《小上墳》、《雙鎖山》、《趙匡胤打棗》、《怯算命》、《胡迪罵閻》、《打灶分家》等。由於曲目較少,趣味格調不高,演唱和表演很少革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逐漸衰微,後繼無人。北京市曲藝團存有1980年徐澣生、蔡源莉據顧榮甫、尹福來演唱記錄的《汾河灣》等八段曲詞及錄音。

全堂

清代旗籍子弟組織票房演唱八角鼓時,還包括一些其他曲藝、雜技形式,稱為“全堂八角鼓”,簡稱八角鼓,其曲種包括,清音大鼓、岔曲兒、琴腔兒、腰節兒,馬頭調、拆唱、相聲、古彩戲法等。延至嘉慶、道光年間,又增加了單弦兒、西韻等曲種。清末,又加入了連珠快書,演出時,需要演員三、五人至十幾人,一次堂會中,演出九場或十幾場節目。以說當先,以唱為主。分為“鼓”(八角鼓、大鼓)、“柳”(時調小曲)、“彩”(古彩戲法)三大類。說、學、逗、唱、吹、打、彈、拉、變都包括了。故謂之“全堂八角鼓”。
崇彝《道鹹以來朝野雜記》說:“八角鼓之全堂,分鼓、溜、彩三種為完備。鼓,唱也;溜,相聲之類;彩,戲法。”北京藝人的說法略有不同,認為“鼓”指八角鼓、北板梅花大鼓、聯珠快書等形式;“溜”應作柳,指旗籍子弟喜唱的馬頭調等小曲之類;“彩”指古彩戲法、相聲、雙簧等形式。清代俗曲總集《霓裳續譜》、《白雪遺音》、《百萬句全》、《牌子曲五種》、《別本牌子曲五種》等書中都收錄了不少八角鼓曲本。但在《霓裳續譜》中收錄的曲詞,都是乾隆年間歌童演唱的腳本,作品在情趣、格調上與滿族旗籍子弟編唱的曲詞不同。

演奏技巧

主要演奏技巧有“彈、搖、碰、搓、拍”諸法。
彈:以左手持鼓,右手指彈擊鼓面,是八角鼓的基本演奏方法。分為“單指彈”、“雙指彈”、“聯彈”等方法。
搖:以左手持鼓搖晃,使鼓與小鈸碰撞發聲。
碰:以左手持鼓向右橫碰右手指而發聲。
搓:以右手大指從鼓面外沿邊逆轉向上搓圓圈至里沿邊一周,由食指彈擊鼓面一次。因鼓面蟒皮刺朝下,故逆搓可使鼓皮震顫,進而使鼓框上的小鈸顛響。
拍:以左手持鼓,右手單拍鼓面,用於演奏完畢,以示結束。

鼓戲

八角鼓戲,滿族地方小戲。八角鼓原為滿族曲藝形式。建國後,歸綏市新城區一些滿族人士和藝人蒐集整理了一批八角鼓傳統曲目,並於1952年成立業餘八角鼓劇團,創建八角鼓戲。唱腔以八角鼓傳統曲牌聯綴而成,道白用國語,表演模仿戲劇的身段動作,但無腳色行當。1955年在自治區首屆音樂舞蹈戲劇會演中,表現滿族青年愛情和婚姻的新編傳統劇目《對菱花》獲得優秀演出獎和演員獎,1959年和1963年又先後被收入《中國地方戲曲集成 內蒙古自治區卷》和《少數民族戲劇選》。此後,又先後整理、改編和創作了《挎柳斗》、《滿族之花》、《慶月光》等以歌舞表演為主的劇目。
八角鼓

演出順序

其演出時的順序通常為:

序幕

——三個節目。1、五音大鼓;2、單弦或雜牌子曲;3、紅柳、琴腔等小曲。

正式演出

——六個節目。
1、岔曲:用三弦、八角鼓伴奏,唱兩個小岔曲,一個大岔曲。
2、逗哏:二人或三人插科打諢說笑話,順便介紹各種節目演員的姓名。
3、腰節:包括群唱《四季黃鸝調》、《大八仙》、《漁家樂》、《萬壽香》等。
4.古彩戲法或三人逗哏。
5、連珠快書或雙簧(原名“雙學一人”)。
6、拆唱八角鼓:又名牌子戲,二、三人分包趕角演唱,曲目有《喜榮歸》等。
全堂八角鼓中,除說唱曲藝外,還穿插了一些雜技,如耍盤子、舞劍、鑽圈兒等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