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化遺產名稱:山東八角鼓
申報人/申報單位:山東省
遺產編號:Ⅴ-5
遺產級別: 國家
歷史淵源
八角鼓是滿族最有特色的民間樂器。據傳說,初期的八角鼓,是古代滿族人民用於自娛的一種伴奏樂器。亦說它是由滿族八旗的八位首領各獻一塊最好的木料鑲嵌而成,它的八個邊象徵著滿族八旗的團結。八木相拼而得八角,所以叫作八角鼓。
滿族是一個古老的遊牧民族,早在2000多年前就生息在中國東北長白山、黑龍江之間的廣大地區;後來,又擴及河北、山東、內蒙古等省、區和北京、西安等城市。勇敢剽悍的滿族人民,創造了豐富的音樂文化。民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宗教祭祀歌舞,歷史悠久,氣氛熱烈。民間樂器幾乎全部是薩滿祭祀時用的響器,唯有八角鼓用於演唱伴奏和歌舞表演。
明代中葉以後,八角鼓開始流傳北京。明代沈榜《宛署雜記》中記載:“劉雄八角鼓絕:劉初善擊鼓,輕重疾徐,隨人意作聲,或以雜絲竹管弦之間,節奏曲合,更能助其清響雲”。當時的八角鼓演奏技藝水平很高,劉雄被譽為都城八絕之一。隨著1644年清王朝在北京定都,大批滿人入關,在公元1736年—1795年(清乾隆年間),八角鼓已作為鼓書、單弦等曲藝的伴奏樂器,並有專業藝人演唱,曾盛行於宮廷和北京、天津、東北各地。清代中葉,北京的八角鼓曲種沿運河南下傳入山東,在聊城、臨清、濟寧等地,又演變成為山東八角鼓。
流傳途徑
八角鼓傳入山東有三條途徑:一是沿京杭大運河傳入聊城、濟寧等水路碼頭重鎮。聊城、濟寧在大運河暢通的明清兩代,一直是經濟繁榮的都市。商賈雲集,舟楫相連,市井喧譁,歌館酒樓林立,人民生活相對富足,這為各種藝術形式的流傳提供了方便。因此,這兩個地方八角鼓傳入較早,影響也較大。八角鼓傳入山東的第二條途徑,是由在京為官的山東籍官吏還鄉帶回。如萊陽、膠州、濟南等地的八角鼓即是。八角鼓產生之初,只是滿清貴族中盛行的一種娛樂形式,漢人官吏也大都能習唱。在其告老還鄉或遭貶罷官時,往往帶回家鄉故里,習唱為樂,逐漸傳入民間,其流傳範圍和影響也就較小。如膠州八角鼓只在膠州流傳,萊陽八角鼓(亦名萊陽彈詞)影響也不出萊陽、萊西兩縣。第三條途徑,則是進駐山東的八旗軍營帶入。青州的八角鼓即是如此。因八旗軍營整體遷移定居,生活習性相對獨立,因此,八角鼓也只在旗人及其後裔中傳唱,其影響面更為狹窄,但保持較多原始風貌。
八角鼓得以在山東各地流行,與山東俗曲小唱盛行及其悠久歷史有密切關係。宋元散曲、諸宮調,明代俗曲、時調都曾在山東盛行。至清代,聯綴各種小曲演唱故事的曲藝形式,在山東各地普遍存在。淄博有俚曲,臨清有時調,濟寧有平調、嶺兒調,曹州有山東琴書的前身“小曲子”(也稱“琴箏清曲”)。八角鼓和它們一樣,也是以聯綴各種俗曲小唱為主要音樂形式,所以它能很容易為山東人接受。
八角鼓在山東雖然流傳較廣,但因多數為自娛性演出,影響面較小。除聊城、濟寧外,各地八角鼓無橫向交流關係。在封閉式的傳唱過程中,逐漸由“京口”演唱而變為以各地方言演唱,並受當地姊妹藝術的影響出現種種變異。因此,山東各地的八角鼓,演唱上呈現出不同的個性色彩。八角鼓傳入山東之初,首先傳唱於官僚、士紳、文人、巨賈之中,至清末才逐漸傳入市民、手藝人等平民百姓之中。其演出也沒有正式組織,多系愛好者自髮結合。通常在夏秋黃昏演出於街頭巷尾,逢年過節則往往組成臨時小班社,聚演為樂,有無觀眾也無關緊要。偶爾應邀赴堂會演出,也不計報酬,僅茶一壺,飯一餐,所以又有“清桌戲”、“清客戲”之稱謂。
演唱形式
八角鼓演唱形式,以坐唱為主。多為一彈一唱,也可數人聯唱。主要伴奏樂器為三弦。演出人數多時,可增加四胡、月琴、揚琴、墜琴、琵琶等。擊節樂器以八角鼓為主,有時也加入小鈸、玉子、碟子等。演唱時,場中放一八仙桌,上置茶具、菸具等,演唱者半圍桌而坐。領唱者坐於中間,伴唱及伴奏者呈扇面形坐開。一曲唱罷,抽菸,喝茶,稍事休息,並相互評論一番,繼而輪流演唱,興盡方休。偶唱堂會時,也仿職業藝人,寫一摺子,上書演唱曲目,請主人點唱。除坐唱外,在年節聚演時,還有一種“拆唱”形式。演唱者簡單裝扮,分包趕角,飾演唱段中人物,如小戲一般。1929年前後,聊城八角鼓名藝人劉庚寅(外號小白臉),曾組織了一個八角鼓小戲班,在濟南西市場演出,其形式已初具戲曲形態,但只斷續上演了一兩年時間,影響也不大。膠州八角鼓盛行的20世紀二三十年代,也出現過類似情況。
八角鼓鼓體較扁而小,鼓面呈八角形,鼓框用八塊烏木、紫檀木、紅木、花梨木和骨片拼粘而成。規格尺寸有異,常見者鼓面對角長16.5厘米~19厘米,鼓框高4.8厘米~5.5厘米, 單面蒙以蟒皮、驢皮或馬皮,以小鱗蟒皮為佳。四周邊緣亦鑲嵌骨片作為裝飾。在鼓的七面框線木板中間,均開有海棠花瓣形的透孔,中間用銅釘各穿一對銅製小鈸。另一面框板上裝有一個小銅環,系以鵝黃色或大紅色絲繩花結,下垂兩束絲製鵝黃色或大紅色長穗為飾,表示谷生兩穗,象徵豐收。外觀小巧玲瓏,製作精細,除可作為樂器演奏外,還有著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
演奏時,將鼓面豎置,以左手拇指、食指、中指伸在鼓框內,無名指、小指托鼓,右手各指彈擊鼓面而發音,音色清脆,優美動聽。演奏技巧豐富,過去有“撾鼓十法”“擊鼓五法”之說,後來常用的有坐、彈、墊、輪、搓、磕、分彈、簸等。民間有口訣曰:“懷中抱月不許偏,四平八穩忌聳肩。搖鼓腕抖臂別動,打墊輪搓應合弦。”演唱中只用坐法,每拍一響,簸(搖)法常用於曲調的托腔部分,彈、墊、輪、搓、磕等技法用在岔曲和音樂的前奏、 間奏部分。並可用左手拇指、食指彈擊鼓皮的背面。尤其是彈擊鼓面與搖震鼓身相結合發出的音響,更具特色。
八角鼓早期用於古代滿族曲藝“八角鼓”中,20世紀50年代,這種曲藝在曲牌的基礎上發展為“滿戲”。後來,八角鼓主要用於北京、天津、東北地區及河北各地的說唱音樂“鼓書”和“單弦”(也稱“單弦牌子曲”或“八角鼓”)中,由演唱者本人手持八角鼓敲擊節奏,另由伴奏者彈三弦。
八角鼓除滿族、漢族使用外,還流傳於雲南省大理、劍川等白族人民聚居地區。白族的八角鼓,又稱金錢鼓,有八角和六角形兩種。演奏時,左手舉鼓,右手掌擊,用於民間歌舞伴奏。
音樂曲牌
山東八角鼓音樂為曲牌聯綴體結構,使用的曲牌總數,據藝人講可達300餘支。但大都在傳唱中遺失。從已存的90餘支曲牌來看,多數是明、清以來流行的時調小曲,以及少量民歌和來自姊妹藝術的曲調。如:“鼓子頭”、“鼓子尾”、“陰陽句”、“疊斷橋”、“坡兒下”、“銀紐絲”、“廣東歌”、“羅江怨”、“越調剪剪花”、“平調剪剪花”、“京調剪剪花”、“太平年”、“金錢蓮花落”、“詩篇”、“鋪地錦”、“爬山虎”、“柳子”、“亂彈”、“石榴花”、“上小樓”、“十不閒”、“葡萄絹”、“珍珠散”、“南鑼”、“娃娃”、“打棗竿”、“倒推船”、“玉蛾郎”、“京調秧歌”、“勾嶺垛”、“大秧歌”、“一串鈴”、“柳青娘”、“起板大鼓調”、“茉莉花”、“鋸缸調”、“高山流水”、“慶宣和”、“高歌曲”、“雙高曲”、“二梆”、“西涼調”、“水龍吟”、“跌落金錢”、“尖雙高”、“雙寒調”、“梅花落”、“邊關調”、“清江引”、“香羅帶”、“丁字曲”、“皇令垛”、“帶垛四大句”、“軟詩篇”、“硬詩篇”、“大陸調”、“嶺調疊斷橋”、“倒提籃”、“風梆子”、“一江風”、“滿江紅”、“軟書調”、“春聯調”、“請神調”、“降神調”、“謝神調”、“送君詞”、“送京娘”、“靠山調”、“子弟書板”、“四不象”、“呀呀油”、“漢口垛”、“憶小郎”、“慢陽歌”、“小景調”、“西江月”、“衛調”、“南調銀紐絲”、“十杯灑”、“月兒高”、“北調銀紐絲”、“打虎船”、“撒拉機”、“求雨調”、“五瓣梅”、“一枚針”、“嘆五更”。
藝術特色
山東八角鼓傳來之初皆用北京語音演唱,後逐漸改為方言,但仍殘留京音演唱的痕跡,而青州八旗營後裔演唱則仍用京口。音樂上,因其封閉式的傳唱,也基本保留了原始曲調。因此山東各地八角鼓各分支間,雖很少交流,甚至是絕無往來,但同名曲牌的曲調卻基本相同。僅為適應各地方言語調,在旋律進行及裝飾音上小有變化。
山東八角鼓曲牌聯綴較有規律,一般有三種格式。一是僅用“鼓子頭”、“鼓子尾”演唱的單曲結構,多用於較短小抒情曲目,如《吉祥八句》、《繞口令》等。“鼓子頭”、“鼓子尾”是八角鼓特有曲牌,在八角鼓所使用的數百支曲牌中,只有這兩支是八角鼓所獨有,可謂八角鼓典型音樂代表。“鼓子頭”曲詞格式為四四(過門),四(過門)四,七字三句結構(故又稱為“三截板”),雖最後結束音由伴奏接腔落在“宮”音上,但幾樂句中“角”音突出給人以改變調式的印象。正是這個“角”音的突出和句式的特別,給人以不同民族的音樂色彩的感覺。八角鼓音樂結構正是以這兩支曲牌為頭尾,奠定了其基本音樂形象。中間可以無所不包地穿插各種俗曲曲牌。這些曲牌大多都是其他俗曲演唱形式所共有的。八角鼓藝人中有“拿起八角鼓,無論昆的亂的,西皮二黃,梆子腔無不能唱”的說法。二是小套格式。聯綴方式如:鼓子頭→陰陽句(或南鑼、打棗竿等兩句體曲牌)→羅江怨(或剪剪花、玉蛾郎等慢曲牌)→鼓子尾。此套路適合演唱數十句以下的小曲目,也是藝人們填詞創作最常用的一種套路。他們常常把各地風景湊為八景填詞演唱,如《聊城八景》、《膠州八景》、《萊陽八景》、《濟寧八景》等。這種套路形式,可以使短小的唱段,仍能保持起承轉合的完整音樂形態。“鼓子頭”為起,下接旋律較為平直的短句式曲牌,“南鑼”、“陰陽句”等,可承上啟下;“剪剪花”、“玉蛾郎”等慢曲牌,旋律性較強,起伏較大,節奏舒緩,使音樂形象為之一新;最後由鼓子尾合尾收腔,完成整體音樂形象。整套曲牌,小巧精緻而富於變化。也是八角鼓藝人長期傳唱的結晶。三是用於長段書的套路。其聯綴曲牌一般為十餘支,某一曲牌可能重複使用多次,而且曲牌的變體增多。除在開頭結尾固定使用“鼓子頭”、“鼓子尾”外,其他曲牌的聯綴比較自由,曲牌會出現“加垛”、“樓上樓”、“破曲”等各種變化。各曲牌大都以“過門”相連線。
代表曲目
八角鼓曲(書)目比較豐富,已蒐集到的抄本即達300餘篇。大部分曲目為各路八角鼓所共有,只是流傳中逐漸遺失,存留多寡各不相同。八角鼓的曲(書)目,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以抒情為主的短小唱段。此類曲目文學水平較高,多為文人寫作,詞句文雅,重情趣,格式嚴謹。如《春》、《秋》、《冬》、《夏》四季景,《梅雪爭春》等以景抒情,詞藻華美如詩如畫;《愛山居》、《自隱深山》、《自隱茅屋》、《高山流水》等表現的則是厭世歸隱、官場失意的情懷;《嘆世辭》、《十不親》、《名利名強》、《銅錢歌》等,皆有警世勸善之意;《吉祥八句》、《喜壽榮歸》、《紫綬金章》、《壽秧歌》等,又全是吉祥話的堆砌。此類曲目一般不超過三四十句,沒有故事情節,以抒情為主。另一類是有故事情節的書段。此類為八角鼓演唱內容的主體,取材廣泛,故事性較強。如《游湖借傘》、《水漫金山》等取材於民間故事;《單刀赴會》、《要荊州》等三國段,《黛玉焚稿》、《黛玉悲秋》等紅樓段,《拷紅》、《餞別》等西廂段,又都是取材於古典小說或戲曲。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取材於民間生活的曲目,如《母女頂嘴》、《親家母頂嘴》、《憨小耍丈人》、《小二姐做夢》、《打麵缸》等,曲詞俚俗,富於生活氣息,大量方言及民俗情節的加入,使得曲目極富地方特色,最具代表性。八角鼓一般均無長篇書目,唯萊陽八角鼓藝人董岐山編創了《萊蕪縣》一部。這部獨一無二的長篇書,是董岐山根據膠東大鼓同名書目,結合民間傳說編創而成。講述的是梁山英雄燕青、孫二娘等救難女,除惡霸,攻取萊蕪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