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帝制時代最高統治者稱號)

皇帝(帝制時代最高統治者稱號)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皇帝是中國帝制時期最高統治者的稱號。

上古三皇五帝,如羲皇伏羲、媧皇女媧、黃帝軒轅、炎帝神農等都不是真正帝王,僅為部落首領或部落聯盟首領,其“皇”或“帝”號,為後人所追加夏朝君主稱“後”,商朝君主稱“帝”,周天子稱“王”。戰國諸侯大多僭越稱王,尊周天子為“天王”。秦王嬴政統一中國,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蓋五帝”,創“皇帝”一詞作為華夏最高統治者的正式稱號。所以,秦始皇嬴政是中國首位皇帝,自稱“始皇帝”。從此“皇帝”取代了“帝”與“王”,成為中國兩千年多來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的稱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皇帝
  • 外文名:Emperor
  • 別名:天子、聖上、皇上、陛下、萬歲、萬歲爺
  • 性質:封建君主稱謂
  • 創始人:秦始皇嬴政
  • 拼音:huáng dì
  • 最後一位皇帝愛新覺羅·溥儀
  • 地位: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
  • 存在時間:約2000年
起源,皇,帝,陛下,上皇,稱謂,中國,朝鮮,越南,日本,古羅馬,法蘭西,奧地利,俄羅斯,德意志,大不列顛,其他信息,年齡,在位,趣聞,親耕,宣諭,尊稱,避諱,皇帝之最,統計,數目,全表,列表,幼帝,女皇,陵墓,

起源

“帝者,生物之主,興益之宗”,“因其生育之功謂之帝”。“皇為上,帝為下”。古人所說的“皇帝”,意指天地,而“皇帝”一詞則是告訴人們,天地是萬物之主。
中國最早所謂的“皇帝”,是對“三皇五帝”的統稱。三皇指天皇、地皇和人皇,是傳說中的三個古代帝王;“帝”原指宇宙萬物至高無上的主宰者,即天帝,後來許多國家混戰,各自稱帝,出現西帝、東帝、中帝、北帝等,使天上的“帝”來到人間,成為超越“王”的人間尊號(也有說是部落時期的黃帝炎帝蚩尤等)。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自認為“德兼三皇,功蓋五帝”,將“皇”“帝”這兩個人間最高的稱呼結合起來,作為自己的稱號,從此天子稱為皇帝。先秦時期,中國的最高統治者稱“王”、“後”或單稱“皇”、“帝”,如:帝堯、帝舜、夏後禹、商湯王、周文王周武王。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吞併六國,統一天下。嬴政自認為這是亘古未有的功業,甚至連三皇五帝也比不上他,如果不改變“王”的稱號,就“無以稱成功,傳後世”,於是讓李斯等人研究一下怎么才能改變自己的稱號,以顯示自己的“豐功偉績”。李斯等人商議後報告秦王說,上古有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貴,可改“王”為“泰皇”。嬴政反覆考慮,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蓋五帝”,決定兼采“皇”、“帝”之號,將這兩個稱呼結合起來稱為“皇帝”,成為帝制時代最高統治者的稱號。嬴政自稱“始皇帝”,後世俗稱“秦始皇” ,從此天子稱為皇帝。至中國明代,行文中“皇帝”一語已經很常見,如明王鐸《太子少保兵部尚書節寰袁公神道碑》:“皇帝曰:‘巡撫僉都御史可立厥治行勞哉,賜汝朱提文蟒。汝(袁可立)嘉而毛帥驕愎不協,蠱於兵,滿蒲昌城襲報用敢獻功。”

自公元前3000年至前21世紀,是中國文明初起的時代,三皇的說法不一,一般認為是伏羲女媧神農。還有一說是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傳說伏羲氏(又稱羲皇),以通神明之德創八卦,教民結網,從事漁獵畜牧,致嫁娶,以麗皮為禮,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又創造了五弦琴,即後來的七弦琴。而已考古發現中國最早的文字,就約在五千年前,因此,伏羲氏確實應該是中華文化最早的代表。女媧是在伏羲氏以後為天下共主,他作笙簧,是音樂的開始,傳說她練石以補天,聚蘆灰以止滔水。神農氏繼女媧後為天下共主,傳說他是農耕和醫藥的發明者,開始蜡祭和市場。看來,至他開始,中華民族開始進入農耕社會
皇帝
三皇五帝

根據《史記·五帝本紀》的說法,“五帝”乃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
黃帝姬姓,號軒轅氏、有熊氏,原居於西北,建都有熊(今河南新鄭)。炎帝,姜姓,號烈山氏厲山氏。時南方強悍的九黎族,在其首領蚩尤率領之下,和炎帝爭奪黃河下游地區,炎帝失敗,向黃帝求救,並結為聯盟。炎、黃二部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黃帝在大將風后,力牧的輔佐下,大敗蚩尤,結果蚩尤被殺。涿鹿之戰後,炎黃兩部落發生戰爭,黃帝擊敗了炎帝。從此,中原各部落鹹尊黃帝為共主,炎、黃等部落融合成華夏民族。故中華民族素自承為“黃帝後裔”,又因炎、黃兩部落融合成華夏民族,故也稱為“炎黃子孫”。

陛下

為什麼把皇帝稱為“陛下”呢?“陛下”是封建時代臣民對皇帝的稱謂。“陛下”本來是指宮殿的台階,又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階。皇帝臨朝時,“陛”的兩側要有近臣執兵刃站列,以防不測和顯示威風。群臣常常不能直接對皇帝說話,而要由站在“陛下”的侍衛者轉達,以示皇權的崇高。“陛下”這一稱呼《韓非子》已有之。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今陛下興義兵,殘賊,平定天下,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自上古以來未嘗有,五帝所不及。”後來,就用“陛下”作為對皇帝的直接稱呼,表示雖然是在對皇帝說話,但禮儀上不能有失尊卑。

上皇

上皇,是太上皇帝(太上皇)的簡稱。秦朝末年,楚漢爭霸漢高祖劉邦最終取得了勝利。漢王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項羽劉邦十面埋伏,圍於垓下(今安徽靈璧縣東南)。項羽突圍不成,自刎於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的烏江浦)。漢高祖劉邦當上皇帝後,每天都去參拜自己的老父親。誰知有一天當他又去參拜父親劉太公劉煓)時,卻見父親穿著一件舊襖,手拿掃帚,畢恭畢敬地迎接他。劉邦大吃一驚,急忙上前攙扶父親,而劉太公卻連連後退。劉太公說:“您貴為天子,誰敢不敬?我雖然是您的父親,也只是一個平頭百姓,平頭百姓不敬皇帝,是要被殺頭的。我也不想為這事壞了天下的法紀。”漢高祖犯了愁,對於怎樣才能不失禮度地對待自己的父親,他一直想不出個好辦法。後來,有個大臣說秦始皇曾尊去世的父親為太上皇帝,建議劉邦封劉太公為“太上皇帝”。劉邦聽了這話大喜過望,馬上舉行大典,將劉太公扶上太上皇帝之位。皇帝的父親從此就被稱為“太上皇帝”,這一叫法歷代沿襲下來。皇帝是君主專制政治體制國家的最高統治者。中文“皇帝”一詞為秦始皇所創,取“三皇”及“五帝”合一而成。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皇帝”是帝國的領袖,近代以來漢語中對於中國以外的帝國元首雖然也有稱“皇帝”,但很多常使用音譯(如奧古斯都、哈里發、蘇丹、沙皇等)。 對應的英文單詞是Emperor,作為與King(國王)的區分。

稱謂

中國

在中國歷史上,秦始皇創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為第一個皇帝,稱“始皇帝”。自此,中國開始了長達兩千多年的專制制度。皇帝是中國中央政權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會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權力和榮譽。皇帝自稱“”,其他人當面直接稱皇帝為“陛下”、“聖上”、“萬歲”等,私下敬稱皇帝為“聖人”、“大家”、“官家”、“至尊”等。秦朝時,秦始皇試圖將國家的全部權力都集中在自己(即皇帝)手中,即“天下事無大小皆決於上”,但由於統治國家的事務繁多,這種制度實際上是不成熟的。在秦朝之後,皇帝的權力和職能逐漸由一個中央政府輔助完成,漢朝時這種中央政府的形式是三公九卿,隋朝開始三省六部制。因此即使皇帝年幼中央政府也可以照常運作,但同時由於中央政府長官(如宰相、丞相等)的權力可能過重,有可能威脅皇帝的權力,甚至通過政變自己當皇帝,比如王莽攝政、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在中國,皇帝的逝世叫駕崩

朝鮮

朝鮮曾經是中國明清兩朝的藩屬國,其君主只能稱國王(諡號大王),級別低於中國的皇帝。1897年李氏朝鮮宣布脫離清朝獨立,由王國改為帝國(大韓帝國),其國王李熙朝鮮高宗)也正式稱帝,傳子純宗皇帝(朝鮮純宗)。至1910年日韓併合後取消帝號。

越南

越南在歷史上長期是中國的藩屬國,在丁朝前黎朝李朝陳朝後黎朝莫朝阮朝,其君主對內和對其他東南亞國家時自稱“大越皇帝”,對中國則稱“安南國王”。

日本

日本於公元7世紀中葉開始以天皇稱呼最高君主。之前日本統治者的稱號都是治天下大王,第一位用天皇稱號的是天武天皇。在古代日本,實際掌握政權的治天君、關白、將軍為了不影響本國皇族的情緒,而通常使用國王和大君作為與中國和朝鮮進行外交時的自稱,以表示沒有對天皇形成僭越。19世紀中葉,天皇成功從武士手中收回權利,因而與外國進行建交時,以天皇作為最高統治者的稱呼。

古羅馬

皇帝(帝制時代最高統治者稱號)
奧古斯都
漢字中對西方“皇帝”一詞的翻譯來自拉丁語的Imperator或Caesar,意思為羅馬軍隊的最高統治者、元首、皇帝。古代歐洲國家君主通常稱為國王,只有東羅馬帝國神聖羅馬帝國因為自稱是羅馬帝國的繼承人和延續,所以其君主稱為皇帝。

法蘭西

法國大革命後,拿破崙恢復君主制,因為國王(Roi)這個頭銜在大革命後的法國已經極不得人心,象徵腐朽、專制、蠻橫,所以拿破崙不稱國王而稱“法國人的皇帝”(Empereur des franç;Ais)。從這個時候起,“皇帝”這個稱號有一種冠冕堂皇的、比國王高一級的味道在裡頭。

奧地利

1804年,奧地利大公匈牙利波希米亞王國國王弗朗茨二世宣布採用“奧地利皇帝”的稱號,並於1806年放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稱號。1867年,奧地利帝國實行二元君主制,改為奧匈帝國奧地利皇帝兼任匈牙利國王(而非匈牙利皇帝,匈牙利王國有自己的議會和政府)。

俄羅斯

1721年,俄羅斯帝國元老院授予沙皇彼得一世以皇帝(Imperator)的頭銜,以與其更加強大的君權和更加龐大的國家相對稱。俄國元老院直接把古羅馬帝國皇帝的拉丁文頭銜拿來獻給彼得。這也是彼得大帝吸收西方文化的成就之一。在此之前俄國最高統治者稱“沙皇”(Tsar),也就是“愷撒”的意思,不過在漢語中卻習慣將後來的俄羅斯皇帝都稱為沙皇。

德意志

德文“皇帝”是Kaiser,凱撒的意思,而不是Imperator。“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這個頭銜,德文寫成Römischer Kaiser,拉丁文寫成Romanorum Imperator。意思都是“羅馬人的皇帝”。 到了18世紀以後,歐洲許多國家變為君主專制國,皇帝這個頭銜大多作為專制君主的頭銜使用。當時歐洲的皇帝只有法國(拿破崙)、奧地利和俄羅斯三個。1850年,德意志邦聯議會曾經給普魯士國王加皇帝的尊號,但是被拒絕。1871年,普法戰爭結束,德意志統一,建立德意志帝國普魯士國王才接受“德意志皇帝”這個頭銜。

大不列顛

維多利亞女王加冕為印度女皇,繼承莫臥兒王朝皇帝的王位。她的頭銜是“天佑大不列顛、愛爾蘭及海外領地女王,國教保衛者,印度女皇”。這是所謂“大英帝國”的來源。不過確切地說,應該說是有一個共同君主的兩個國家,大不列顛王國(及其海外領地)和印度帝國。英國在印度的直接統治者為Viceroy,直譯為“副王”,意譯為“總督”。而在英語,皇帝稱Emperor,女皇稱Empress。在維多利亞女王之後,男性的英國君主頭銜是“印度皇帝”。只有愛德華七世喬治五世喬治六世三個國王用了這個頭銜。愛德華八世未加冕即遜位,喬治六世時期印度獨立,印度皇帝的頭銜被取消。
皇帝(帝制時代最高統治者稱號)
英國維多利亞女王(1837-1901年在位)

其他信息

自從彼得一世和拿破崙使用“皇帝”的尊號成為偉大帝王的頭銜和象徵之後,一些小國的君主也稱自己為皇帝,比如葡萄牙王儲出身的巴西皇帝,自稱墨西哥皇帝的奧地利馬克西米連大公等等。海地獨立之後,還曾經有一個奴隸出身的黑人皇帝——亨利一世。衣索比亞也有皇帝,不過更確切的翻譯是“萬王之王(國王們的國王),猶太人的雄獅”。因為在衣索比亞,國王也是一種和公爵伯爵一樣的貴族頭銜。中非共和國總統博卡薩也曾經在20世紀70年代加冕為皇帝。
匈奴採用單于,突厥和蒙古採用可汗。越南的後黎朝阮朝君主對內自稱皇帝,對中國則稱國王。朝鮮在1896年後改為帝國,其國王李熙也改稱皇帝。

年齡

中國皇帝年齡列表(秦始皇以前的不算在內。其餘約卅位生卒年份不可考)。
超過80歲的皇帝有五位:最長壽的是乾隆帝(89)、梁武帝蕭衍(86)、女帝武瞾(82)、宋高宗(81)和元世祖(80)。需要指出的是,南越王趙佗活了大約103歲,很多人將他列為最長壽的皇帝。其實這並不正確,南越國只是漢朝的藩屬國,對漢朝中央絕對服從。趙佗只是南越王,不是皇帝。
70歲到79歲的皇帝有12位:十國楚武穆王馬殷(79),唐玄宗78)、十國前蜀高祖王建(72)、明太祖(71),三國吳大帝(71),五代南平高季興(71)、十六國後燕高祖慕容垂(71)、漢武帝(70)、唐高祖(70)、遼道宗(70)、西夏仁宗李仁孝(70)、十六國南燕高祖慕容德(70)。
60歲到69歲的皇帝有38位:新朝建興帝王莽(69),清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69),清道光帝愛新覺羅·旻寧(69),十六國西涼武昭王李暠(68),宋孝宗趙昚(68),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68),周帝吳三桂(67),十六國北涼高祖沮渠蒙遜(67),後唐明宗李嗣源(67),金世宗完顏雍(67),元太祖孛兒只斤·鐵木真(66),蜀漢後主劉禪(65),明成祖朱棣(65),隋文帝楊堅(64),蜀漢昭烈帝劉備(63),唐德宗李适(64),西夏神宗李遵頊(64),漢光武帝劉秀(63),十六國後涼高祖呂光(63),漢高祖劉邦(62),宋武帝劉裕(62),清廢帝溥儀(62),金太宗完顏晟(61),後蜀高祖孟知祥(61),遼聖宗耶律隆緒(61),十六國後秦高祖姚興(61),清嘉慶帝愛新覺羅·顒琰(61),後梁太祖朱溫(61),明世宗朱厚熜(60),宋理宗趙昀(60)等。
50歲到59歲的皇帝有60位:宋太宗趙光義(59),明神宗朱翊鈞(58),雍正帝愛新覺羅·胤禛(58),宋寧宗趙擴(58),陳高祖陳霸先(57),宋欽宗趙桓(57),唐高宗李治(56),齊高帝蕭道成(56),金太祖完顏旻(56).晉武帝司馬炎(55),唐中宗李顯(55),唐睿宗李旦(55),漢獻帝劉協(54),齊武帝蕭賾(54),陳宣帝陳頊(54),唐代宗李豫(54),宋仁宗趙禎(54),宋徽宗趙佶(54),晉簡文帝司馬昱(53),陳後主陳叔寶(52),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52),唐太宗李世民(52),後周太祖郭威(51),秦始皇嬴政(50),宋太祖趙匡胤(50),隋煬帝楊廣(50)等。
40歲到49歲的有55位:梁簡文帝蕭綱(49),漢景帝劉啟(48),明仁宗朱高熾(48),梁元帝蕭繹(47),漢文帝劉恆(47),南唐後主李煜(42),明憲宗朱見深(41)等。
30歲到39歲的有63位:魏文帝曹丕(39),後周世宗柴榮(39),宋神宗趙頊(39),明光宗朱常洛(39),明宣宗朱瞻基(38),清光緒帝愛新覺羅·載湉(38),明孝宗朱佑樘(36),魏明帝曹睿(36),明英宗朱祁鎮(36),明穆宗朱載垕(36),宋度宗趙禥(35),明思宗朱由檢(35),鹹豐帝愛新覺羅·奕詝(31),明代宗朱祁鈺(30)明武宗朱厚照(30)等。
20歲到29歲的有50位:秦二世胡亥(24)、順治帝愛新覺羅·福臨(24),明熹宗朱由校(23)等。
10歲到19歲的有28位:五代漢隱帝劉承佑(19),五代周恭帝柴宗訓(19),清同治帝愛新覺羅·載淳(19),晉穆帝司馬聃(18),唐敬宗李湛(17),唐哀帝李柷(17),漢廢帝劉辨(16),宋廢帝劉子業(16),宋順帝劉準(12)等。
而十歲以下的娃娃皇帝有七位:九歲的宇文闡、八歲的漢質帝劉纘、六歲的元寧宗、三歲的北魏幼主元釗,兩歲的漢沖帝劉炳才生下100天就登基、不滿周歲就死去的漢殤帝劉隆,還有中國第一位女皇帝元姑娘也不滿周歲。
這些未成年就夭折的小皇帝,不可能有所作為。然而,有些皇帝才幾歲就登上皇位,一坐就是幾十年,而且影響相當深遠。

在位

在位時間最長的是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 61年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 60年,禪位之後又當了三年太上皇,仍大權獨攬,實際統治中國63年零4個月,統治時間最長。
漢武帝劉徹和西夏仁宗李仁孝皆為54年
西夏崇宗李乾順 53年
在位超過40年的有9位:遼聖宗(49)、明神宗(48)、梁武帝(47)、遼道宗(46)、明世宗(45)、唐玄宗(44)、宋仁宗(42)、宋理宗(40)和蜀漢後主(41)。
在位超過30年的有19位:秦始皇(37)、元順帝(38)、宋高宗(36)、唐高宗(34)、元世祖(34)、光緒帝(34)、漢光武帝(33)、漢獻帝(31)、十國吳越王錢弘俶(31)、明太祖(31)、冉魏武王冉閔(3)、十六國成漢太宗(30)、道光帝(30)、劉宋文帝(30)等。
在位超過20年的有31位:北魏太武帝(29),前秦苻堅(28),金世宗(28),宋孝宗(27)、唐德宗(26),漢成帝(25),晉武帝(25),宋真宗(25),宋徽宗(25),隋文帝(24),漢文帝(23),北魏道武帝(23),唐太宗(23),明憲宗(23),明英宗(22),明成祖(22),宋太宗(21)、元太祖(22)等。
在位10至20年的有105位:遼太宗(20),明孝宗(18)漢景帝(18),[清]順治帝(18),[明]崇禎帝(17),宋太祖趙匡胤(16)、新朝建興帝王莽(16)、明武宗(16)武則天(15)、隋煬帝(14)、[清]同治帝(14)、南唐後主(14)、[清]雍正帝(13)、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13)、[清]鹹豐帝(11)、宋度宗(10)等。
在位不滿十年的皇帝超過240位,其中五年以下的約兩百位,在位九年有6位, 包括元仁宗;八年有9位,包括劉宋明帝唐高祖唐睿宗金太祖元憲宗、明景泰帝等。七年有15位,包括明景帝漢惠帝晉懷帝陳文帝、陳後主、後唐明宗宋光宗明熹宗。六年有18位, 包括漢哀帝、魏文帝、後晉高祖、明穆宗、曹魏高貴鄉公、吳帝孫亮、吳景帝孫休晉廢帝北魏獻文帝、唐中宗、唐肅宗唐武宗。五年有18位, 包括晉元帝後梁太祖後周世宗。三年有29位, 包括五代後唐莊宗、末代皇帝溥儀、五代後周太祖。兩年有39位,包括宋欽宗2年有41位。不滿一年有41位,在位最短的皇帝是金末帝完顏承麟,從登基到駕崩僅有半天時間。很多皇帝登基時還在吃奶,下面是這些皇帝登上皇位時的年齡統計。
五代十國的楚武穆王馬殷,76歲才登基,堪稱大器晚成。 武則天67歲才登基;吳三桂67歲自封周帝;三國劉備61歲才登基;漢高祖劉邦55歲稱帝;袁世凱58歲自封為中華帝國皇帝。
從統計數字看,51歲到60歲稱帝者有25位;41歲到50歲稱帝者有45位;31歲到40歲稱帝者有63位;21歲到30歲稱帝者有73位;11歲到20歲稱帝者有93位;5歲到10歲稱帝者有33位,五歲以下稱帝者有11位。30歲以下登基的皇帝總計210位。
康熙八歲登基,做了61年皇帝,69歲駕崩。
宋仁宗十三歲登基,做了41年皇帝,54歲駕崩。
明神宗十歲登基,做了48年皇帝,58歲駕崩。
秦始皇13歲繼承秦王位,39歲統一中國稱帝,在皇帝位12年,50歲駕崩。
漢武帝16歲登基,做了54年皇帝,70歲駕崩。

趣聞

親耕

歷史記載,每年的春耕季節,在一良辰吉日,皇帝要親自耕田,以此重農勸稼,祈盼豐年。《宛署雜記》中,詳細敘述了大明王朝的皇帝“聖駕躬耕籍田於地壇”的盛況。當時的順天府管轄下的宛平、大興兩縣要提前一個月籌備這項國之大典,先尋找數十名德高望重的老年農民,進行禮儀培訓!與此同時要準備耕牛及相關的農具,再選派200餘人,搭建一座1000多平方米的耕棚,“籍田”的土要用籮精心篩過以後,覆蓋上沃土。到了正式慶典的那一天,教坊司的“優人”裝扮成風、雷、雨、土地諸位神仙,兒童扮成農夫農婦,歡快地唱起慶祝天下太平的頌歌,民眾手執農具排列兩側,等候聖駕光臨。皇帝耕田時,左手執黃龍絨鞭,右手執金龍犁,前面有兩名“導駕官”牽牛,兩個老農協助扶犁,護駕左右的老農,名曰“幫耜臣”,就這樣走三個來回,聖駕躬耕就算完事大吉了。然後,皇帝登上“望耕台”落座後,觀看大臣們耕作,最後由順天府官員播撒種子,老農隨後牽牛覆土,一年一度的聖駕躬耕就全部完成了。扮成農夫農婦的小孩子們奉上稻、麥、豆等,祈盼皇恩普照,五穀豐登。此時皇帝還要接受群臣賀拜,並設宴款待三品以上的隨從官員,賞賜在場的民眾每人兩個饅頭和二斤肉。皇帝起駕回宮,眾人拿著農具簇擁其後,走到午門為止,最後還要獎賞老年農民每人兩匹布,其他人等是一匹布。至此,春耕慶典全部結束。用當代的話來說,皇帝作秀,讓京城老百姓買單。一年之計在於春,“真龍天子”嘗試耕作,畢竟還是有積極意義的好事。

宣諭

宣諭,是古代頒布皇帝的詔令以示天下。早在明代,朝廷上下為了彰顯對農業活動的重視,一年當中除臘月和正月外,每個月的第一天上午,順天府尹,也就是京都的行政長官“請旨傳宣諭一道”,率領轄屬的宛平、大興兩縣知縣走出皇宮,來到承天門(天安門)金水橋前,向召集在此等候的兩縣代表人士“面諭”,告誡四海九州須勤務農時,精心耕作為要。這應該是皇帝每月頒發的興農檔案。農業勞作,老百姓自然清楚該怎樣調度,而這年復一年,月月如此乏味的文告,既不能給民眾帶來實惠,又不具有約束力,還要興師動眾,以謝皇恩,這項活動反而成了老百姓的精神負擔,難怪有的人稱病缺席,有的人甚至“雇市井無賴充之,以應命”,這類人等站在承天門前聆聽宣諭,真是莫大的諷刺。此情此景,皇宮中的帝王是不會知道的。《宛署雜記》作者沈榜在萬曆年間曾任過三年宛平縣知縣,他對此很無奈地寫道,皇帝“深知稼穡艱難”,“每月必宣諭京兆”以達天下,還諄諄告誡百姓“民生在勤,勤之不匱”,此等生存大事卻不被老百姓所理解,進而感嘆到“諭之不從,民之愚也”。當時黎民百姓真心所想的是什麼,已無從考查,普通人家生活的如何,書中沒有正面的表述。但是,順天府轄區內的人文地理、經濟狀況以及皇親貴族的各類慶典、祭祀活動的消費,都有詳細的記載。現舉例說明,萬曆十二年宛平縣的農民耕地有2935頃90畝,8年後減少為2865頃54畝,這70頃36畝農田是被皇室成員開闢墳場占用了。還有,當時宛平縣境內有皇親國戚的大小墳場多達141處,每年祭墳的供品及相關費用,需用白銀985兩,按規定“兩縣行銀辦”,也就是說,這要讓兩縣的老百姓承擔。以當時的物價,一兩白銀可買143斤白面,這么多的銀兩,完全可以夠400人一年的口糧。這組數字和百姓“奈之何畏於宣諭”,發生在歷史的同一時期,二者之間不一定有直接的因果關係。今天,我們在學習歷史,認識歷史的時候,也許會有所感悟,進而做出各自的解讀。

尊稱

帝王的稱謂,皇帝、諡號、廟號、年號之外,還有一些別稱:
1.皇祖:皇帝的祖先。明朝規定,朝廷祭告宗廟,高祖以上概稱皇祖。
2.皇辟:皇帝的別稱。《隋書·王劭傳》:“皇辟出者,皇,大也;辟,君也。大君出,蓋謂至尊受命出為天子也。”
3.主:古代對國君的稱呼。《商君書·君臣》:“故國治而地廣,兵強而主尊。”
4.主上:臣下對國君的稱呼。《資治通鑑》卷二一四,李林甫曰:“此主上家事,何必問外人。”
5.主公:臣下對君主的稱呼。《三國志·蜀志·法正傳》:“或謂諸葛亮曰:‘法正於蜀郡太縱橫,將軍宜啟主公,抑其威福。’
6.主君:國君的別稱。《墨子·貴義》:“且主君亦嘗聞湯之說乎?”
7.君:君主、天子。《尚書·大禹謨》:“奄有四海,為天下君。”
8.君王:對帝王的稱呼。《國語·吳語》:“今君王不察,盛怒屬兵,將殘伐越國。”
9.君人:指皇帝。《商君書·慎法》:“君人者不察也,非侵於諸侯,必劫於百姓。”
10.人主:人民的主宰,指君主。《商君書·慎法》:“人主莫能世治其民,世無不亂之國。”
11.先帝:當朝皇帝已死的父親。諸葛亮前出師表》:“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
12.先君:古代皇帝稱其先代君王的稱呼。《詩經·鄴風·燕燕》:“先君之恩,以勖寡人。”
13.先後:先世皇帝的稱呼。《漢書·韋賢傳》:“我既此登,望我舊階,先後茲度,漣漣孔懷。”顏師古註:“先後,即先君也。”
14.先正:先代君長,已故的皇帝。《禮記·緇衣》引逸詩云:“昔吾有先正,其言明且清。”鄭玄註:“先正,先君長也。”
15.先皇:前代皇帝的稱呼。[唐]杜甫《憶昔》詩之一:“憶昔先皇巡朔方,千乘萬騎入鹹陽。”
16.先主:對開國君主的稱呼。《三國志》有《先主傳》。
17.先公:對天子、諸侯祖先的尊稱。《國語·魯語上》:“諸侯祀先王先公。”韋昭註:“先公,先君也。”
18.先聖王:古代的賢明君主。《呂氏春秋·論人》:“此先聖王之所以知人也。”
19.大家:宮中近臣或后妃對皇帝的一種稱呼。《新唐書·李輔國傳》:“代宗立,輔國等以定策功,愈跋扈,至謂帝曰:‘大家第坐宮中,外事聽老奴處決。”
20.大王:對國王的尊稱。《舊唐書·玄宗紀上》:或曰“先啟大王。”
21.大君:古時天子的別稱。[宋]范仲淹《六官賦》:“伊六官之設也,所以經綸庶政,輔弼大君。’
22.大皇:對皇帝的尊稱。《昭明文選·晉·陸機·辨亡論》:“大皇既沒,幼主蒞朝。”
23.大庭:傳說上古帝王的名稱。《莊子·胠篋》:“昔者容成氏、大庭氏、……神農氏,當是時也,民結繩而用之。”
24.大行、大行皇帝:對初死皇帝的諱稱。《後漢書·安帝紀》:“大行皇帝,不永天年。”
25.聖、聖主、聖明主、聖上、聖君、聖明、明哲:都是對皇帝的尊稱。班固《東都賦》:“於是聖上賭萬方之歡娛,又沐浴於膏澤。”
26.上:在上者,有時特指君主、皇帝。《禮記·王制》:“尊君親上,然後興學。”
27.今上:對當時皇帝的稱呼。有時也稱當今。《史記·太史公自序》:“漢興五世,隆在建元,外攘夷狄,內修法度,封禪。改正朔,易服色。作《今上本紀》第十二。”
28.上皇:上古的皇帝。鄭玄《詩譜序》:“詩之興也,諒不於上皇之世。”
29.足下:戰國前後,臣下對君主的敬稱詞。相傳起於春秋時晉文公懷念介之推。《戰國策·燕一》:“足下以為足,則臣不事足下矣。”
30.萬歲:古代臣民對王侯的祝賀之詞,秦漢以後演變成皇帝的尊稱。
31.陛下:秦以後專稱皇帝為陛下。
32.孤、寡、孤寡、寡人、不彀:古代王侯的自稱的謙詞。《老子》:“貴必以賤為本,高必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彀。”《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楚王饗之,曰:‘公子若反晉國,則何以報不彀?’”
33.寡君:人臣對別國稱自己國家君主的謙詞。《左傳》僖公四年:齊侯曰:“豈不彀是為?先君之好是繼。與不彀同好何如?”對曰:“君惠憿福於鄙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願也。”
34.國王:國王的稱呼。亦是最高封爵。自漢至明一直沿用。
35.國主:國君、國王。《文選·李陵答蘇武書〉》 :“故欲如前書之言,報恩於國主耳。”
36.帝、帝王:古代君王主的稱號。如:三皇五帝
37.素王:遠古帝王的稱呼。道家稱有帝王之德而不必居帝王之位者為素王。儒家稱孔子為素王。
38.世主:國君。
39.少主:年輕的皇帝。《大唐新語》卷十一:“高宗大漸,顧命裴炎輔少主。”
40.社稷主:國君的代稱。《大唐新語》卷一:“宋璟昌言曰:‘太子有大功於天下,真社稷主,安敢妄有異議?’”
41.社君:對幼主的稱呼。
42.元後:對天子或君主的稱呼。後世又稱帝王嫡妻為元後。
43.元首:君主。《謝門下侍郎表》:“臣避命弗獲,居寵為憂,謹當承元首之明,竭股肱之力。”
44.元君:賢德的國君。《國語·晉語七》:“抑人之有元君,將稟命焉。”
45.嗣皇、嗣君、嗣聖:繼位的皇子。《禮記·曲禮下》:“踐阼,臨祭祀,內事曰孝王某,外事曰嗣皇某。”
46.駕、大駕、車駕、御駕、聖駕、尊駕:原為皇帝車乘的總稱,後來常用為皇帝的代稱。《舊唐書·宦官傳》:“車駕頻致播遷,朝廷漸加微弱,原其禍作,始自中人。”
47.萬乘:皇上的代稱。《孟子·梁惠王上》:“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有千乗之家。”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車萬乘;諸侯地方百里,出兵車千乗。故以萬乘稱天子。
48.乘輿:皇上的車輿,後亦代稱皇上。《後漢書·耿弇傳》:“乘輿且到,臣子當擊牛醨酒,以待百官。”
49.皇輿:皇上的車輿,後亦代稱皇上。屈原離騷》:“豈余身之殫殃兮,恐皇輿之敗績。”
50.真主:皇上別稱,即所謂真命天子。《後漢書·王常傳》:“常大悟曰:‘王莽篡弒,殘虐天下,百姓思漢,故豪傑並起。今劉氏復興,即真主也。’”
51.真人:皇上的別稱。《史記·秦始皇本紀》:“三十五年,始皇曰:‘吾慕真人,自謂真人,不稱朕。’”
52.天子:君主。《禮記·曲禮》:“君天下曰天子。”
53.天王:殷周時天子只稱王。春秋以後,一些諸侯例如楚、吳等相繼稱王,於是尊稱周王為天王。後來泛指封建帝王。杜甫《憶昔》詩:“犬戎直來坐御床,百官跣足隨天王。”
54.天顏:皇帝的容顏,代稱皇上。
55.天囚:對皇上的蔑稱。章炳麟《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夫戴此失地之天囚,以為漢族之元首,是何異取罪人於囹圄而奉之為大君也。”
56.所天:帝王的別稱。舊時又代指父親和丈夫。《後漢書.梁竦傳》:“(竇)憲兄弟奸惡繼伏辜誅,海內曠然,各獲其宜。妾得蘇息,拭目更視,乃敢昧死自陳所天。”
57.小童:周代帝王居喪時的自稱。《左傳》僖公九年:“凡在喪,王曰小童,公侯曰子。”
58.沖人:皇上年幼即位者自稱的謙詞。
59.某祖:有大功的皇帝,死後的廟號。如:太祖,高祖 ,世祖。
60.某宗:有德的皇帝,死後的廟號。如,太宗,高宗,世宗。
61.皇考:本為人名,後指當朝皇帝已死的父親。
62.上位:特指君位,帝位。《管子·牧民》:“故刑罰繁而意不恐,則令不行矣;殺戮眾而心不服,則上位危矣。”
63.太上:本指遠古帝王時代。《禮記·曲禮》上:“太上貴德。”釋文:“太上,謂三皇五帝之世。”後世尊稱帝王為太上。
64.可汗:古代鮮卑、柔然、突厥、回紇、蒙古等族對最高統治者的稱呼。三世紀時最先用於鮮卑族
65.單于:兩漢時匈奴稱其君長為單于。郎主:遼、金時期對北方君主的稱呼。
66.人牧:國君的別稱。即治理人民的人。《孟子·梁惠王上》:“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殺人者也。”
67.九重:原指宮禁,帝王之居處。《楚辭·九辯》:“君之門以九重。”後又代稱天子。《舊唐書·宦官傳》:“萬機之與奪任情,九重之廢立由己。”
68.朝廷:本來指皇帝接見臣下處理政事的地方,也用作中央政府和皇帝的代稱。
69.明上、明皇:對皇上的尊稱。
70.後主:後嗣君主。有些末代帝王習慣上也稱後主。如南朝陳後主、五代李後主。
71.縣官:皇帝的代稱。古時稱王畿內都邑為縣,所以又以縣官為朝廷的代稱。
72.官家:皇帝、朝廷的別稱。胡三省:“西漢謂天子為縣官,東漢謂天子為國家,故兼而稱之。或曰: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故兼稱之。”白居易《喜罷郡》詩:“自此光陰為己有,從前歲月屬官家。”
73.至尊:皇帝的代稱。賈誼過秦論》:“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棰拊以鞭笞天下。”

避諱

避諱是中國封建社會特有的現象,大約起於周,成於秦,盛於唐宋,至清代更趨完密。那時,人們對皇帝或尊長是不能直呼或直書其名的,否則就有因犯諱而坐牢甚至丟腦袋的危險。避諱常見的方法是用意義相同或相近的別的字來代替要避諱的字。這樣一來,中國歷史上就出現了不少把人名、地名或事物名稱改頭換面的奇怪現象。
比如:陰曆一月古時本來又叫“正月”,這是因為古代的皇帝都要在一年的第一個月里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並決定一年的政事。到了秦朝,由於秦始皇一月出生,取名“政”(同“正”),所以秦朝把“正月”改稱“端月”。
秦始皇的父親名楚,於是把楚地改為“荊”。
呂后名雉,當時文書上凡遇雉字,均用“野雞”二字代替。
漢文帝名恆,於是把恆娥改名“嫦娥”,把恆山改為“常山”。
漢武帝名徹,漢初有個知名辯士叫蒯徹,史書上就改稱蒯徹為“蒯通”。
漢光武帝名秀,曾一度把秀才的名稱改為“茂才”。
漢明帝名莊,當時竟把《莊子》一書改稱為《嚴子》。
唐太宗名世民,就把中央六部之一的民部改為“戶部”。
武則天自封武曌,為避名諱把“詔書”改為“制書”。
宋仁宗名禎,蒸包子蒸饅頭的“蒸”字就得改為“炊”字。
更有甚者,宋高宗名構,為避“構”字而牽及夠、媾、購、遘……避諱的字達五十多個!

皇帝之最

中國與世界歷史上首位皇帝:秦始皇嬴政,於公元前221年自稱皇帝,後世統治者都以皇帝為自稱。
最長命的皇帝:清高宗乾隆帝 愛新覺羅·弘曆
實際統治時間最長:清高宗乾隆帝 愛新覺羅·弘曆,63年零4個月
最短命的皇帝:東漢殤帝劉隆,年僅一歲就夭折。
即位時年齡最小:東漢殤帝劉隆,出生才100天。
在位時間最長:清朝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跨61個年頭。
在位時間最短:金末帝完顏承麟,即位僅僅半天就被殺死(還有一說只繼位了一個時辰)。
嬪妃最多的皇帝:晉武帝司馬炎,後宮佳麗達10000多人。
嬪妃最少的皇帝:明孝宗朱祐樘,只娶了張皇后一個,無其他妃嬪。
子女最多的皇帝:北宋徽宗趙佶,子三十二,女三十四。
最早做父親的皇帝:清聖祖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13歲做父親。
長相最俊美的皇帝:隋煬帝楊廣,長相十足的美男子。

統計

數目

在中國,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稱“皇帝”始,到1912年最後一個封建皇帝溥儀在辛亥革命的槍聲中宣布退位止,經歷了2132年。 在這期間:
封建王朝皇帝總數為494人。其中未在位、死後被追尊帝者73人。
邊疆少數民族政權君主(單于、可汗、贊普)總數為251人。
歷代農民起義建元、立國、稱帝(王)者,約100人。
封建割據稱帝者(如安祿山)。約有60人,還有一個“中華帝國皇帝”袁世凱。

全表

中國皇帝包括正統朝代和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還有一些政變、奪權所建立的政權,再加上農民起義建立的政權,中國皇帝共有1000多位!
附:南越、東越、閩越、東甌、匈奴、突厥、回紇(回鶻)、吐蕃、高昌、于闐、柔然、吐谷渾、渤海國(大震)、南詔(大蒙、大禮、大封民)、大長和、大天興、大義寧、大理國(前理 、後理)、大中、東夏(大真)(以上不包括十六國時期和五代十國時期的少數民族政權)其中雲南列朝自世隆以下【南詔(大蒙、大禮、大封民)、大長和、大天興、大義寧、大理國(前理、後理)、大中】和東夏(大真)的君主稱皇帝;南越(呂后時)、于闐(五代時)的君主一度稱皇帝;南越、東越、閩越、東甌、高昌、于闐、吐谷渾、渤海國(大震)作為中原王朝的藩屬國,君主稱王;匈奴的君主稱單于;回紇(回鶻)、柔然的君主稱可汗;吐蕃的君主稱讚普。
十六國時期:漢趙、後趙、成漢、前燕、後燕、南燕、前秦、後秦胡夏9個政權稱皇帝,後涼、北燕2個政權稱天王,前涼、西秦、南涼北涼、西涼5個半獨立政權稱王。
五代十國時期:五代、前蜀(907-925,之前是唐朝的蜀王)、後蜀(934-965,之前是後唐的蜀王)、吳(927-937,902-919年是唐朝的吳王,919-927年稱大吳國王)、南唐(937-958,之後是稱國主)、閩(933-945,之前是後梁、後唐的閩王)、南漢(917-971,之前是後梁的南海王)、北漢的君主稱皇帝,吳越、楚、南平3個半獨立政權的君主稱王。
說文曰:“皇,大也,從自。自,始也。始皇者,三皇大君也。”“帝,諦也。王天下之號也。”皇帝之制,始於秦,始皇帝政制之,乃取三皇五帝之名。皇帝自稱“朕”,其下皆稱“陛下”。皇帝之言曰“諭”,皇帝之命曰“詔”。

列表

說明:以下凡加*號的,為追謚;凡帶()號的,後廢除。
皇帝(帝制時代最高統治者稱號)
世界史上首位皇帝——秦始皇嬴政
秦朝
秦始皇帝嬴政
二世皇帝嬴胡亥
秦王嬴子嬰
西漢
太祖/高皇帝(世稱漢高祖)劉邦
孝惠皇帝劉盈
前少帝劉恭
後少帝劉弘
太宗/孝文皇帝劉恆
孝景皇帝劉啟
世宗/孝武皇帝劉徹
孝昭皇帝劉弗陵
漢廢帝/昌邑王劉賀
中宗/孝宣皇帝劉詢
皇帝(帝制時代最高統治者稱號)
漢武帝劉徹
(高宗)/孝元皇帝劉奭
(統宗)/孝成皇帝劉驁
孝哀皇帝劉欣
(元宗)/孝平皇帝劉衎
孺子嬰劉嬰(王莽攝政。劉嬰未稱帝,僅為傀儡皇太子)
新朝
新皇帝王莽
玄漢
更始帝劉玄
赤眉漢
建世帝劉盆子
趙漢
漢嗣帝王郎
成家
成家公孫述
東漢
世祖/光武皇帝劉秀
顯宗/孝明皇帝劉莊
肅宗/孝章皇帝劉炟
(穆宗)/孝和皇帝劉肇
孝殤皇帝劉隆
(恭宗)/孝安皇帝劉祜
前少帝北鄉侯劉懿
(敬宗)/孝順皇帝劉保
孝沖皇帝劉炳
孝質皇帝劉纘
(威宗)/孝桓皇帝劉志
孝靈皇帝劉宏
後少帝/弘農懷王劉辯
孝獻(孝愍)皇帝劉協
(註:和、安、順、桓四帝之廟號,獻帝時廢)
三國
*高皇帝曹騰
*太皇帝曹嵩
*太祖武皇帝曹操
高祖/文皇帝曹丕(資治通鑑記載為世祖)
烈祖/明皇帝曹睿
齊王曹芳
高貴鄉公曹髦
元皇帝/陳留王曹奐
三國
烈祖/昭烈皇帝/先主劉備
皇帝(帝制時代最高統治者稱號)
漢烈祖劉備
仁宗/孝懷皇帝/後主劉禪
(註:關於劉禪的廟號,至今存疑。)
三國
*始祖武烈皇帝孫堅
太祖/大皇帝孫權
廢皇帝/會稽王孫亮
太宗景皇帝孫休
末帝/烏程侯孫晧
西晉
*高祖/宣皇帝司馬懿
*世宗/景皇帝司馬師
*太祖/文皇帝司馬昭
世祖/武皇帝司馬炎
孝惠皇帝司馬衷
趙王司馬倫(篡位)
孝懷皇帝司馬熾
孝愍皇帝司馬鄴
東晉
中宗/元皇帝司馬睿
肅宗/明皇帝司馬紹
顯宗/成皇帝司馬衍
康皇帝司馬岳
孝宗/穆皇帝司馬聃
哀皇帝司馬丕
廢帝/海西公司馬奕
太宗/簡文皇帝司馬昱
烈宗/孝武皇帝司馬曜
安皇帝司馬德宗
恭皇帝司馬德文
前涼
恆王張重華
哀王張曜靈
威王張祚
沖王張玄靚
悼王張天錫
後涼
太祖/懿武帝呂光
隱王呂紹
靈帝呂纂
末主呂隆
南涼
烈祖/武王 禿髮烏孤
康王 禿髮利鹿孤
景王 禿髮傉檀
西涼
太祖/武昭王李暠
北涼
文王段業
太祖/武宣王沮渠蒙遜
哀王沮渠牧犍
前趙
高祖/光文帝劉淵
廢帝劉和
烈宗/昭武帝劉聰
隱帝劉璨
襄宗劉曜
後趙
高祖/明帝石勒
太祖/武帝石弘
正帝石虎
成帝石世
仁武帝石遵
興武帝石鑒
末帝石袛
前秦
高祖景明帝苻健
越厲王苻生
*世祖/宣昭帝苻堅
哀平帝苻丕
太宗/高帝苻登
越厲王苻生
後秦
太祖/武昭皇帝姚萇
高祖/文桓皇帝姚興
末主姚泓
西秦
高祖/武元王乞伏乾歸
太祖/文昭王乞伏熾磐
厲武王乞伏暮末
前燕
高祖/武宣帝慕容皝
烈祖/景昭帝慕容雋
隱宗/幽帝慕容暐
後燕
世祖/成武皇帝慕容垂
烈宗/惠愍皇帝慕容寶
開封公慕容詳
趙王慕容麟
中宗/昭武皇帝慕容盛
高宗/昭文皇帝慕容熙
景宗/惠懿皇帝慕容雲
南燕
世宗/獻武帝慕容德
太祖/穆帝慕容納
文帝慕容超
北燕
太祖/文成皇帝馮跋
昭成皇帝馮弘
成漢
太宗/武帝李雄
哀帝李班
幽公李期
昭文帝李壽
歸義侯李勢
南朝
高祖/武皇帝劉裕
少帝劉義符
太祖/文皇帝劉義隆
廢帝劉劭(史稱“元兇”)
世祖/孝武皇帝劉駿
前廢帝劉子業
太宗/明皇帝劉彧
後廢帝劉昱
順皇帝劉準
南朝
太祖/高皇帝蕭道成
世祖/武皇帝蕭賾
前廢帝/鬱林王蕭昭業
後廢帝/海陵恭王蕭昭文
高宗/明皇帝蕭鸞
煬皇帝東昏侯蕭寶卷
和皇帝蕭寶融
南朝
高祖/武皇帝蕭衍
臨賀王蕭正德
太宗/簡文皇帝蕭綱
豫章王蕭棟
武陵蕭紀
世祖/孝元皇帝蕭繹
閔皇帝/貞陽侯蕭淵明
敬皇帝蕭方智
廢帝蕭莊
西梁
中宗宣皇帝蕭詧
世宗孝明皇帝蕭巋
惠宗孝靖皇帝蕭琮
蕭銑
南朝
高祖/武皇帝陳霸先
世祖/文皇帝陳蒨
廢帝陳伯宗
高宗/孝宣皇帝陳頊
長城煬公/後主陳叔寶
北朝北魏
太祖/道武皇帝拓跋珪
太宗/明元皇帝拓跋嗣
世祖/太武皇帝拓跋燾
南安隱王拓跋余
高宗/文成皇帝拓跋濬
顯祖/獻文皇帝拓跋弘
高祖/孝文皇帝元宏(原名拓跋宏)
世宗/宣武皇帝元恪
肅宗/孝明皇帝元詡
殤皇帝元姑娘(元詡之女)
幼主元釗
敬宗/孝莊皇帝元子攸
廢帝/長廣王元曄
烈宗/節閔皇帝元恭
安定王元朗
顯宗/孝武皇帝/出皇帝元修
北朝東魏
孝靜皇帝元善見
北朝西魏
文皇帝元寶炬
廢帝元欽
恭皇帝元廓(拓跋廓)
北朝
*高祖/神武皇帝高歡
*世宗/文襄皇帝高澄
顯祖/文宣皇帝高洋
廢帝高殷
孝昭皇帝高演
世祖/武成皇帝高湛
後主高緯
安德王高延宗
幼主高恆
北朝
*太祖/文皇帝宇文泰
孝閔皇帝宇文覺
世宗/明皇帝宇文毓
高祖/武皇帝宇文邕
宣皇帝宇文贇
靜皇帝宇文闡
隋朝
高祖/文皇帝楊堅
皇帝(帝制時代最高統治者稱號)
隋文帝楊堅
世祖/明皇帝/煬皇帝楊廣
恭皇帝楊侑
皇泰帝楊侗
秦王楊浩
唐朝
高祖/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李淵
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李世民
皇帝(帝制時代最高統治者稱號)
唐太宗李世民
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李治
則天順聖皇后/則天大聖皇帝武曌/武則天(武周代唐)
中宗/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李顯
殤皇帝李重茂
睿宗/玄真大聖大興孝皇帝李旦
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李隆基
肅宗/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李亨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李豫
德宗/神武聖文皇帝李适[kuo]
順宗/至德弘道大聖大安孝皇帝李誦
憲宗/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皇帝李純
穆宗/睿聖文惠孝皇帝李恆
敬宗/睿武昭湣孝皇帝李湛
文宗/元聖昭獻孝皇帝李昂
武宗/至道昭肅孝皇帝李炎
宣宗/聖武獻文孝皇帝李忱
懿宗/昭聖恭惠孝皇帝李漼
僖宗/惠聖恭定孝皇帝李儇
昭宗/聖穆景文孝皇帝李曄
景宗/昭宣光烈孝皇帝/哀帝李柷[zhù]
大齊
承天應運啟聖睿文宣武皇帝黃巢
五代後梁
太祖 神武元聖孝皇帝朱溫(朱全忠朱晃)
廢帝/郢王朱友圭
末帝朱友貞(朱友瑱、朱瑱、朱友鍠)
五代後唐
*太祖 武皇帝李克用
莊宗 光聖神閔孝皇帝李存勖
明宗 聖德和武欽孝皇帝李亶(李嗣源)
閔皇帝李從厚
末帝李從珂(本名王從珂)
五代後晉
高祖 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石敬瑭
出皇帝/少帝石重貴
五代後漢
高祖 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劉暠(劉知遠)
隱皇帝劉承佑
五代後周
太祖 聖神恭肅文武孝皇帝郭威
世宗 睿武孝文皇帝柴榮
恭皇帝柴宗訓
遼朝
太祖 大聖大明神烈天皇帝耶律億(耶律阿保機)
太宗 孝武惠文皇帝耶律德光
世宗 孝和莊憲皇帝耶律阮
穆宗 孝安敬正皇帝耶律璟
景宗 孝成康靖皇帝耶律賢
聖宗 文武大孝宣皇帝耶律隆緒
興宗 神聖孝章皇帝耶律宗真
道宗 仁聖大孝文皇帝耶律洪基
恭宗 恭懷皇帝/天祚帝耶律延禧
北遼
宣宗 孝康皇帝耶律淳
德妃(蕭普賢女,為皇太后稱制;期間遙奉耶律定為帝)
神宗(梁王)耶律雅里
英宗耶律術烈
西遼
德宗耶律大石
感天皇后蕭塔不煙
仁宗耶律夷列
承天皇帝耶律普速完
末帝耶律直魯古
恭帝屈出律
北宋
太祖 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趙匡胤
皇帝(帝制時代最高統治者稱號)
宋太祖趙匡胤
太宗 至仁應道神功聖德文武睿烈大明廣孝皇帝趙炅(趙匡義趙光義)
真宗 贗符稽古神功讓德文明武定章聖元孝皇帝趙恆
仁宗 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聖武睿哲明孝皇帝趙禎
英宗 體乾應歷隆功盛德憲文肅武睿聖宣孝皇帝趙曙
神宗 紹天法古運德建功英文烈武欽仁聖孝皇帝趙頊
哲宗 憲元繼道顯德定功欽文睿武齊聖昭孝皇帝趙煦
徽宗 體神合道駿烈遜功聖文仁德憲慈顯孝皇帝趙佶
欽宗 恭文順德仁孝皇帝趙桓
南宋
高宗 受命中興全功至德聖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趙構
*簡宗 靖文元懿殤孝皇帝趙旉
孝宗 紹統同道冠德昭功哲文聖武明聖成孝皇帝趙昚
光宗 循道憲仁明功茂德溫文順武聖哲慈孝皇帝趙惇
寧宗 法天備道純德茂功仁文哲武聖睿恭孝皇帝趙擴
理宗 建道備德大功復興烈文仁武聖明安孝皇帝趙昀
度宗 端文明武景孝皇帝趙禥
恭宗 孝恭懿聖皇帝趙顯
端宗 裕文昭武湣孝皇帝趙昰
懷宗 恭文寧武哀孝皇帝趙昺
(註:帝昺廟謚存疑)
西夏
*太祖 神武皇帝李繼遷
*太宗 光聖皇帝李德明
景宗 武烈皇帝李元昊
毅宗 昭英皇帝李諒祚
惠宗 康靖皇帝李秉常
崇宗 聖文皇帝李乾順
仁宗 聖德皇帝李仁孝
桓宗 昭簡皇帝李純佑
襄宗 敬穆皇帝李安全
神宗 英文皇帝李遵頊
獻宗 李德旺
末帝 李睍
大理
太祖 神聖文武帝段思平
文經帝段思英
聖慈文武帝段思良
至道廣慈帝段思聰
應道帝段素順
昭明帝段素英
宣肅帝段素廉
秉義帝段素隆
聖德帝段素真
天明帝段素興
興宗 孝德帝段思廉
上德帝段廉義
廣安楊義貞
上明帝段壽輝
保定段正明
大中帝高升泰
中宗文安帝段正淳
憲宗 宣仁帝段正嚴
景宗 正康帝段正興
宣宗 功極帝段智興
享天帝段智廉
神宗 天開帝段智祥
孝義帝段祥興
天定賢王段興智
金朝
太祖 應乾興運昭德定功仁明莊孝大聖武元皇帝完顏旻(完顏阿骨打)
太宗 體元應運世德昭功哲惠仁聖文烈皇帝完顏晟
熙宗 弘基纘武莊靖孝成帝完顏亶
廢帝/海陵煬王完顏亮
世宗 光天興運文德武功聖明仁孝帝完顏雍
章宗 憲天光運仁文義武神聖仁孝帝完顏璟
衛紹王完顏允濟
宣宗 繼天興統述道勤仁英武聖孝帝完顏珣
哀宗 敬天德運忠文靖武天聖烈孝莊皇帝完顏守緒
昭宗 定文匡武閔懷皇帝/末帝/後主完顏承麟
(註:完顏承麟廟謚存疑)
元朝
烈祖 神元皇帝孛兒只斤·也速該
*太祖 法天啟運聖武皇帝成吉思汗/孛兒只斤·鐵木真
*睿宗監國仁聖景襄皇帝孛兒只斤·拖雷
*太宗 英文皇帝孛兒只斤·窩闊台
*定宗 簡平皇帝孛兒只斤·貴由
*憲宗 桓肅皇帝孛兒只斤·蒙哥
世祖 聖德神功文武皇帝孛兒只斤·忽必烈
皇帝(帝制時代最高統治者稱號)
元世祖孛兒只斤·忽必烈
成宗 欽明廣孝皇帝/完澤篤汗孛兒只斤·鐵穆耳
武宗 仁惠宣孝皇帝孛兒只斤·海山
仁宗 聖文欽孝皇帝孛兒只斤·愛育黎拔力八達
英宗 睿聖文孝皇帝孛兒只斤·碩德八剌
晉宗 致孝皇帝/泰定帝孛兒只斤·也孫鐵木兒
興宗 德孝皇帝/天順帝孛兒只斤·阿刺吉八
文宗 聖明元孝皇帝孛兒只斤·圖帖睦爾
明宗 翼獻景孝皇帝孛兒只斤·和世琜
寧宗 沖聖嗣孝皇帝孛兒只斤·懿璘質班
惠宗 宣仁普孝皇帝/順帝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
昭宗 武承和孝皇帝孛兒只斤·愛猷識理答臘
(註:泰定帝、天順帝廟謚存疑)
明朝
太祖 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朱元璋
皇帝(帝制時代最高統治者稱號)
明太祖朱元璋
惠宗 嗣天章道誠懿淵功觀文揚武克仁篤孝讓皇帝恭閔惠皇帝朱允炆
成祖 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朱棣
仁宗 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聖達孝昭皇帝朱高熾
宣宗 憲天崇道英明神聖欽文昭武寬仁純孝章皇帝朱瞻基
英宗 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朱祁鎮
代宗 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顯德崇孝景皇帝朱祁鈺
憲宗 繼天凝道誠明仁敬崇文肅武宏德聖孝純皇帝朱見深
孝宗 建天明道誠純中正聖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朱祐樘
武宗 承天達道英肅睿哲昭德顯功弘文思孝毅皇帝朱厚照
世宗 欽天履道英毅神聖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朱厚熜
穆宗 契天隆道淵懿寬仁顯文光武純德弘孝莊皇帝朱載坖
神宗 范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朱翊鈞
光宗 崇天契道英睿恭純憲文景武淵仁懿孝貞皇帝朱常洛
熹宗 達天闡道敦孝篤友章文襄武靖穆莊勤悊皇帝朱由校
思宗 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朱由檢
南明
安宗 處天承道誠敬英哲纘文備武宣仁度孝簡皇帝朱由崧
紹宗 配天至道弘毅肅穆思文烈武敏仁廣孝襄皇帝朱聿鍵
文宗 貞天應道昭崇德毅寧文宏武達仁閔孝節皇帝朱聿鐭
昭宗 應天推道敏毅恭儉經文緯武禮仁克孝匡皇帝朱由榔
(註:永曆帝廟謚存疑)
清朝
*太祖 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太宗 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愛新覺羅·皇太極
皇帝(帝制時代最高統治者稱號)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
世祖 體天隆運定統建極英睿欽文顯武大德弘功至仁純孝章皇帝愛新覺羅·福臨
聖祖 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愛新覺羅·玄燁
世宗 敬天昌運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寬仁信毅睿聖大孝至誠憲皇帝愛新覺羅·胤禛
高宗 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愛新覺羅·弘曆
仁宗 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光裕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愛新覺羅·顒琰
宣宗 效天符運立中體正至文聖武智勇仁慈儉勤孝敏寬定成皇帝愛新覺羅·旻寧
文宗 協天翊運執中垂謨懋德振武聖孝淵恭端仁寬敏莊儉顯皇帝愛新覺羅·奕詝
穆宗 繼天開運受中居正保大定功聖智誠孝信敏恭寬明肅毅皇帝愛新覺羅·載淳
德宗 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愛新覺羅·載湉
廢帝(宣統皇帝)愛新覺羅·溥儀

幼帝

12歲以下登基
西漢
漢昭帝劉弗陵(8歲登基,21歲逝)
漢平帝劉衎(9歲登基,14歲逝)
孺子嬰劉嬰(2歲登基,21歲逝)
東漢
漢和帝劉肇(10歲登基,27歲逝)
漢殤帝劉隆(100日登基,1歲逝)
漢順帝劉保(11歲登基,30歲逝)
漢沖帝劉炳(2歲登基,3歲逝)
漢質帝劉纘(8歲登基,9歲逝)
漢靈帝劉宏(12歲登基,34歲逝)
漢獻帝劉協(9歲登基,54歲逝)
曹魏
魏少帝曹芳(8歲登基,45歲逝)
吳國
吳廢帝孫亮(12歲登基,20歲逝)
東晉
晉成帝司馬衍(8歲登基,25歲逝)
晉穆帝司馬聃(2歲登基,21歲逝)
晉孝武帝司馬曜(11歲登基,35歲逝)
南北朝
南朝
劉宋
宋順帝劉準(11歲登基,14歲逝)
北朝
北魏
魏孝文帝元宏(5歲登基,33歲逝)
孝明帝元翊(6歲登基,19歲逝)
魏幼主元釗(3歲登基,3歲逝)
東魏
魏孝靜帝元善見(11歲登基,28歲逝)
北齊
北齊後主高緯(8歲登基,21歲逝)
北齊幼主高恆(8歲登基,8歲逝)
北周
北周靜帝宇文闡(7歲登基,9歲逝)
隋朝
隋恭帝楊侑(12歲登基,14歲逝)
五代十國
後周
後周恭帝柴宗訓(7歲登基,16歲逝)
北宋
宋哲宗趙煦(10歲登基,25歲逝)
南宋
宋恭帝趙隰(4歲登基,52歲逝)
宋端宗趙昰(7歲登基,10歲逝)
宋幼主趙昺(7歲登基,8歲逝)
遼朝
遼聖宗耶律隆緒(12歲登基,61歲逝)
西夏
西夏毅宗李諒祚(2歲登基,21歲逝)
西夏惠宗李秉常(8歲登基,27歲逝)
西夏崇宗李乾順(4歲登基,58歲逝)
元朝
天順帝孛兒只斤·阿速吉八(9歲登基,9歲逝)
元寧宗孛兒只斤·懿璘質班(7歲登基,7歲逝)
明朝
明英宗朱祁鎮(9歲登基,39歲逝)
明神宗朱翊鈞(10歲登基,57歲逝)
清朝
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6歲登基,24歲逝)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8歲登基,69歲逝)
清穆宗愛新覺羅·載淳(6歲登基,20歲逝)
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4歲登基,38歲逝)
宣統帝愛新覺羅·溥儀(3歲登基,61歲逝)

女皇

公元528年在位,諡號北魏殤帝(元姑娘、元氏) ,年號武泰,在位不到一年。
公元653年在位,文佳皇帝陳碩真)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十月率眾起義,自稱“文佳皇帝”。
公元690—705年,諡號則天大聖皇帝,又稱武媚、武曌、武則天武士彠次女,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年號:天授如意長壽延載證聖天冊萬歲萬歲登封萬歲通天神功聖歷久視大足、長安、神龍,在位15年。
皇帝(帝制時代最高統治者稱號)
武則天
公元1164—1178年西遼承天皇帝耶律普速完),年號崇福在位14年
註:公元528年,北魏孝明帝元詡被胡太后殺死,國不可一日無君,胡太后遂從後宮抱來一個女嬰,假稱是孝明帝之子,讓女嬰做皇帝,沿用其父年號“武泰”,不久胡太后為了避免被眾人知曉此事,於是殺死該名女嬰,另立元暉之子元釗,是為北魏幼主。因此該名女嬰在胡太后的操縱之下,匆匆登位又匆匆死去,故歷史上連她的名字都沒留下,一般可稱“元姑娘”,胡太后之後匆匆給女嬰加上諡號殤帝,所以北魏元姑娘才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
陳碩真,唐代睦州雉山縣梓桐源田莊里人,巾幗女傑。因不滿暴政壓迫剝削百姓,於是在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十月率眾起義,自稱為“文佳皇帝”。
耶律普速完西遼仁宗耶律夷列耶律大石之女),公元1163年,仁宗病死,由於太子耶律直魯古年幼,遺命耶律普速完稱制;公元1164年,耶律普速完正式稱制,改元崇福,號承天太后,後由於公爹蕭斡里刺和駙馬蕭朵魯不的控制,耶律普速完自稱皇帝,是為承天皇帝,不到幾天,訊息走漏,耶律普速完被殺,耶律直魯古即位。耶律普速完諡號“承天太后”,她也是中國歷史最後一位女皇帝。

陵墓

中國帝王的墳墓開始稱為“”,約從戰國中期以後,首先出現於趙、楚、秦等國。《史記·趙世家》載:趙肅侯十五年經營壽陵。《秦始皇本紀》載:秦惠文王葬公陵,悼武王葬永陵,孝文王葬壽陵。由此可見,這是君王墓稱“陵”之始。因為當時封建王權不斷增強,為表現最高統治者至高無上的地位,其墳墓不僅占地廣闊,封土之高如同山陵,因此帝王的墳墓就稱為“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