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帝

稱帝

稱帝(chēng dì):改稱號為帝;自稱皇帝,成為最高統治者;皇帝。中國歷史上首位皇帝是秦始皇帝。秦並六國後,秦王政認為自己的功績超過之前的上古傳說中的三皇五帝,所以自稱為皇帝,分別取三皇五帝中的皇帝二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帝
  • 外文名:(英語)Accession to the throne
  • 詞性動詞
  • 日語翻譯:〈書〉帝と稱する.帝位につく.
  • 韓語翻譯: 제왕이라 일컫다. 왕위에 오르다
  • 西班牙語譯文:imperar
  • 維吾爾語譯文:پادىشاھ بولماق
釋義,歷史,最初稱帝者,最後稱帝者,

釋義

1.改稱號為帝。
2.自稱皇帝,成為最高統治者。
3.皇帝。

歷史

最初稱帝者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是秦始皇帝。秦並六國後,秦王政認為自己的功績超過之前的上古傳說中的三皇五帝,所以自稱為皇帝,分別取三皇五帝中的皇帝二字。
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王朝的開國皇帝秦莊襄王之子。漢族,生於趙國首都邯鄲(今河北省邯鄲市),公元前247年,秦王政13歲時即王位,因年幼朝政由太后和相邦呂不韋嫪毐掌管。公元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秦始皇22歲時,在故都雍城舉行了國君成人加冕儀式,開始“親理朝政”,除掉呂不韋、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繚,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39歲時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建立起一個以漢族為主體、多民族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強大國家——秦朝。定都鹹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東巡途中駕崩於沙丘(今河北省邢台市)。秦始皇認為自己的功勞勝過之前的三皇五帝,將大臣議定的尊號改為“皇帝”。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對中國和世界的歷史均產生了深遠而重大的影響,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秦始皇嬴政秦始皇嬴政
他是中國第一位皇帝,也是皇帝尊號的創立者,同時也是中國皇帝制度創立者,使中國進入了多民族中央集權帝制時代的人。他也使中國第一次完成了政治上的統一,形成了“車同軌書同文”的局面,為其後各朝代謀求統一奠定了基礎。但自古以來,秦始皇一直是一個倍受爭議的人物。
秦始皇建立的秦帝國為之後近一千七百年的時間,中國在政治制度上先進於西方,從而比西方發達奠定了基礎。所謂“漢承秦制”,“自秦以來,其制未變”,“百代都行秦政法”。兩千年的皇權時代的中國,在政治制度上基本上沿襲了秦朝的制度。

最後稱帝者

1913年初,袁世凱頒布《整飭倫常令》,聲稱“中華立國,以孝弟忠信禮義廉恥為人道之大經”。 6月,通令恢復學校祀孔。
1914年9月28日, 袁率百官到孔廟祭孔;12月23日到天壇祭天,穿古衣冠,行大拜禮。祀孔祭天是袁復辟帝制的預演。德、英、美、日等帝國主義也支持袁稱帝。為了恢復君主國體,袁一手操縱的參政院制定《國民代表大會組織法》,規定由“國民代表大會”決定“國體”,各省在軍政長官監督下加緊選出“代表”,在當地進行所謂國體投票。1915年12月11日,參政院以“國民代表大會總代表”名義上書袁“勸進”。12日,袁發布命令,承受帝位。13日,接受百官朝賀,大加封賞。31日,袁下令翌年(1916年)改為“中華帝國洪憲元年”,準備於1月1日即皇帝位。由於雲南、貴州等省發動護國戰爭,紛紛討袁,1916年3月22日, 袁被迫宣布取消帝制,廢除“洪憲”年號,仍稱大總統
6月6日,袁世凱在全國人民聲討中憂懼而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