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稱,讀作:zì chēng 是指在別人面前對自己的稱呼,古代的自稱有很多。例如:常用“吾”“我”“余”“予”等,還有帝王專稱“朕”、“孤”“寡人”等字。通常都可譯為“我”“我的”“我們”“我們的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自稱
- 外文名:call oneself
- 拼音:zì chēng
- 詞性:動詞
基本解釋
引證解釋
- 自我稱揚。
《國語·周語中》:“君子不自稱也,非以讓也,惡其蓋人也。”
詞語辨析
古代的自稱
稱呼自己
相關典故
- 敝人: 魯迅《華蓋集·犧牲謨》:“敝人向來最贊成一切犧牲,也最樂於‘成人之美'”。
- 仆: 司馬遷《報任安書》:“仆非敢如此也”。
- 下官: 官員自稱“下官”。《孔雀東南飛》:“下官奉使命,言談大有緣”。
- 小的: 《葫蘆僧判斷葫蘆案》:“小的在暗中調停”。
- 小可: 《水滸傳》第 41 回:“小可不才,自幼學吏”。
- 卑人: 元高明《琵琶記》:“人之孝者亦多,卑人何足稱孝?”“卑人”猶言鄙人。
- 卑微: 《伍子胥變文》:“今乃不棄卑微,敢欲邀君一食”。
- 鄙臣: 《晏子春秋·諫上》:“使君之嗣,壽皆若鄙臣之年。”“鄙臣”猶言小臣。
- 鄙老: 《晉書·王接傳》:“求賢與能,小無遺錯,是以鄙老思獻所知”。“鄙老”是老人的自謙之稱,猶言“老朽”。
- 不佞: 《國策·趙策二》:“不佞寢疾,不能趨走”。
- 不才: 明宗臣《報劉一丈書》:“何以更辱饋遺,則不才益將何以報焉”。“不才”意為沒有才能。
- 老鄙: 張隱《文士傳》:“老鄙相聞,饑渴甚矣”。
- 老僕: 《史記·魏其武安俟列傳》:魏其大望曰:“老僕雖棄,將軍雖貴,寧可以勢乎?”
- 不肖: 明歸有光《祭外舅魏光祿文》:“重以不肖連賽困頓”。作兼稱,多用於父母死後。
- 不孝兒: 林覺民《與父書》:“不孝兒覺民叩稟父親大人”。
- 賤臣: 《韓非子·存韓》:“今賤臣之愚計,使人使荊”。“賤臣”是在君主或上司面前的自謙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