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由來
夏朝時即設三公
九卿(《禮記》:“
夏後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設四輔及三公,不必備,惟其人。言使能也。”)。殷亦三公九卿。(伊尹曰:“三公調陰陽,九卿通寒暑。”)。周以
太師、
太傅、
太保為三公(《通典·職官一》),也有的說三公為司馬、
司空、
司徒(《
韓詩外傳》曰:“三公之得者何?曰司馬、司空、司徒也。司馬主天,司空主土,司徒主人。),以
少師、
少傅、
少保、
冢宰、司徒、
宗伯、司馬、
司寇、司空為
九卿。
秦變周法,置左右丞相,無三公官(
荀悅曰:“秦本次國,命卿二人,是以置左右丞相,無三公官。”)。秦朝以丞相取代三公,天下之事皆決丞相府。又設太尉管理軍事、
御史大夫(掌邦國
刑憲、典章之政令,以肅正朝列),為丞相副手。
具體工作
三公
丞相,政府最高行政長官,有一個秘書處
十三曹,下轄九卿。
太尉,最高軍政長官,負責管理全國軍事事務,但他平時沒有軍權,戰時也要聽從皇帝的命令,而且要有皇帝的符節才能調動軍隊,軍權實際上也是掌握在皇帝手裡。
御史大夫,主要管理記事,其地位相當於副
丞相,主要職責是管理圖籍、奏章,監察文武百官。御史大夫下設
御史中丞,駐在皇宮;
侍御史,彈劾中央和皇宮一切事;
監御史,中央派到地方各郡負責監督郡守的御史。
九卿
九卿是指古時中央政府的多個高級官員,指官位很高的人。秦漢時期的卿,不一定是九個人,九卿言其官職完備。
少府,掌管專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澤之稅及官府手工業。
歷史變遷
秦漢時期
秦王朝在確立 皇帝
尊號的同時,還總結了戰國以來各國的官僚制度,建立起了一套適應封建統一國家需要的中央政府機構,這就是三公九卿制度。
三公 ,即丞相、
太尉、御史大夫。
九卿 ,即奉常、廷尉、治粟內史、典客、郎中令、少府、衛尉、太僕、宗正。 三公 的職責分別為:丞相,輔佐皇帝處理全國事務,是皇帝的助手。從秦開始,丞相正式成為官職,為中央政府中皇帝之下的最高長官;太尉,協助皇帝掌管全國軍隊;御史大夫,為丞相的助手,掌圖籍章奏,監察百官,是皇帝的耳目。三公 之間互不統屬,直接隸屬於皇帝,便於皇權集中。
三公 之下的
九卿的職責為:廷尉,掌司法;治粟內史,掌國家財政稅收;奉常,掌宗廟祭祀禮儀;典客,處理國內各少數民族事務和對外關係;郎中令,掌管皇帝的侍從警衛;少府,掌管專供皇室需要的山海地澤收入和官府手工業;衛尉,掌管宮廷警衛;太僕,掌宮廷車馬;宗正,掌皇帝宗族事務。但無論三公 ,還是 九卿 ,均由皇帝任免調動,一律不得世襲。
漢景帝改了大量官名。把“奉常”改為“
太常”;“衛尉”改為“
中大夫令”;“廷尉”為“大理”;“典客”為“
大行令”;“治粟內史”為“太農令”,武帝時改為
大司農。武帝時改“大行令”為“
大鴻臚”,“郎中令”改為“
光祿勛”。
上述九卿更名大多沒有影響到他們的職能,至於動機可能是語言變遷而尋求官名的準確。無獨有偶,
三公的名稱也有比較大的變化。漢武帝更“
太尉”為“
大司馬”,
漢成帝時更“御史大夫”為“
大司空”,
漢哀帝時“丞相”更為“
大司徒”。
以上更名在當時並非是更名,而是另有原因。
比如,大司馬一職,原是
霍去病和
衛青討伐
匈奴,帶去的馬匹有十四萬,但至班師入塞之時卻不到三萬匹,所以任兩人同為大司馬。而原來的太尉
田蚡被太皇太后竇氏下令免官,太尉之職從此長期空缺。再加上,霍去病和衛青二人長期對匈奴作戰,手下兵將極多,久而久之,太尉的職權就逐漸轉移到
大司馬。另外,應當了解,
太尉其實在漢初是不常設的。太尉一職的或置或廢,大都與征伐或時局有關。如
漢文帝三年,罷太尉官,歸屬丞相,這年五月就是由
灌嬰率軍還擊匈奴的入侵。景帝時,太尉職銜也只恢復了4年。以此為背景來看,大司馬替代太尉相對來說是比較容易的。
漢武帝時改革了中央
官制,把中央官員分為
外朝官、內朝官。外朝官有丞相及丞相之下的各六百石官。而內朝官,或稱
中朝官,包括大司馬和左、右、前、後將軍,
尚書,以及
侍中、散騎、諸吏、諸郎、博士等。所謂內朝官或中朝官就是由皇帝直接差遣,而不專任行政職務的,與行政性質的正規官稱的外朝官相對而言的。
三公之中以御史大夫等級最低,職能也比較模糊,一方面為丞相之副,一方面供內廷的差遣。
在漢武帝之前,三公九卿制實際已有近代君主立憲的影子。丞相為主要的治國大臣,丞相府中有個百官朝會殿,皇帝有時也親臨朝會殿與丞相商議國事,或由丞相主持
廷議,然後領銜上奏。而日本由首相對天皇負責,天皇聽政則在一千多年後的“
明治維新”時期才有此景象。但與此君主立憲制中不同的是,西漢的
大司馬依然對皇帝負責。
漢武帝之前,丞相的位高權重,連皇帝也不能不敬三分。凡丞相進見,皇帝得離坐;丞相病重,皇帝得親臨問疾,並遣使送藥;丞相死後,移歸私第,皇帝車駕往吊,並賜棺,賜葬地,賜冥器等。西漢,皇帝與丞相的衝突在武帝時達到高峰,本來漢武帝對
田蚡言聽計從,但田蚡得寸進尺。
《
資治通鑑》記載:田蚡每次上朝奏事,奏著談上大半天,他推薦人作官,有的位居
二千石,把皇上的權利都奪了去(任命官吏是皇帝的權利),皇帝就對他說:“你任命完了沒有?我也打算任命官吏。” 田蚡曾請求把考工官署的土地撥給他以擴建私宅,武帝發怒:“你為什麼不乾脆要武庫”從此之後田蚡才稍稍收斂。
由於丞相權位太重,威脅了皇權,皇帝很不放心,所以自武帝以後,章奏的拆讀與審議,轉歸
尚書台(令),從此之後,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雖然都是政權的負責人,但實際權利已向尚書台。丞相有過失,由尚書問狀彈劾。
相對於秦朝,
三公之中職能變化最大的當屬御史大夫了,漢文帝時下詔:“制詔御史,其除
肉刑。”從此,御史大夫成為全國最高的法官和監察官。
哀帝時又把御史大夫改叫
大司空,再也不當法官了。
西漢時的中央
官制改革集中在漢武帝時期。這次改革始於與太皇太后對抗時期,是以政治鬥爭為目的的變革,是被史家稱為“
大一統”一攬子改革的一部分。漢武帝的改革從根本上加強了
中央集權,突出了皇權,削弱了(丞)
相權,把中央官員分為
內外朝更加強了中央機構為皇帝服務的職能。至此之後,除前文所述
哀帝,成帝對御史大夫和丞相的名稱變更外,再無值得一談之事。
西漢末年,
王莽相繼為
大司馬、
尚書令,逐漸掌握了實權,後自立為帝,國號新。王莽不以
國號“新”為理念,
九卿的名字全以《尚書》的文章為準。
大司農改為羲和,後更為納言;大理改為作士;
太常改為
秩宗;
大鴻臚改為典樂;少府改為共工;還有,“
光祿勛”等改為六監。就連百官、宮室、郡縣都換了名稱。但這些僅僅都是 “托古改字”而已,同“
托古改制”是不一樣的,換湯不換藥。
東漢從
劉秀稱帝起到
曹丕廢掉
獻帝共197年,其中以
光武、明、章三帝時期為短暫興盛,而後東漢歷經外戚、
宦官之禍,少數民族叛亂到
黃巾起義,到最後所謂三國諸侯割據時代,一直是內亂不已。所以東漢在前期基本繼承
西漢官制略有改革,而在中後期則因內亂的局面而逐步抬升了軍事官職的地位,也有幾人以
文官而稱雄於世。
光武帝即位時以
大司馬、
大司徒、
大司空為
三公,27年後才改大司馬為
太尉,並把大司徒,大司空的“大”字去掉,稱司徒,司空。
司空的職能已經從往日的監察“改行”去管“營城起邑,浚溝洫、修墳防之事”。
東漢光武帝在對皇權的加強上,比起西漢更有過之而無不及。光武帝親政時,擴大
尚書台的權利,職無不統。《通考·職官考》云:“至後漢,則(尚書)為優重,出納王命,敷奏萬機,蓋政令之
所由宣,選舉之所由定,罪賞之所由正,斯乃
文昌天府,眾務淵藪,內外所折衷,遠近所稟仰。”
三公被架空,只有議事功能,沒有實際權利,以後尚書台成為東漢時期的決策機構,國家中央權利全部集中在皇帝的宮廷辦公廳內,且三公往往因小事而被辭退,三公地位逐步降低。最明顯的就是(大)司徒,相當於西漢時期的丞相,再也沒有西漢時期當皇帝上賓的好運氣。如
韓歆為司徒,因好直言,無所隱諱,光武帝不能容忍,把他免官,遣歸鄉里,並下詔責之。韓歆惶恐不安,與其
子嬰皆自殺。其後
歐陽歙、戴涉為
大司徒,皆以罪下獄死。
東漢時期
太傅拜為
上公。光武帝以
卓茂為太傅,封褒德侯,食邑二千戶,賜几杖車馬。此後,每當新皇帝即位,輒置太傅
錄尚書事,總攬朝政。黃巾之亂後,董卓以太師自封,位在太傅之上。這些官位均不常設,歷任太傅錄尚書事都在死後被除其官名。
東漢沿西漢舊制,同置
九卿。其所職掌,也與西漢略同,只是機構的裁併,屬官的精簡,有異於前。此外,東漢的九卿,分別隸屬於
三公。
太常、
光祿勛、衛尉三卿,為
太尉所領;太僕、廷尉、
大鴻臚三卿,為司徒所領;宗正、
大司農、少府三卿,為
司空所領。拋開現實意義不說,僅從
官制的創新上來看,這是一項創新。它削弱了司徒的職權,三公各行使一部分國家權利,使官制更加合理。但從權利的角度上來看,司徒所領太僕、大鴻臚均是虛官。太僕服侍皇帝,沒有參與國家政事的權利。大鴻臚執掌少數民族及外交事務,這對一個自稱天朝的國家來說,除了在某些施威儀時可利用外,其他時候無足輕重。僅僅留下一個管人頭的廷尉還有點文字上的地位。
東漢自漢光武帝以來就戰事頻繁,所以除
三公、
九卿、
尚書台以外,東漢又有各級將軍,也是中央要員。有大將軍,其次
驃騎將軍、
車騎將軍、次
衛將軍,又有前後左
右將軍。其中大將軍位在三公之上,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在三公之下。前、後、左、右將軍,位在
上卿之下,不常置。東漢中期以後,太后
臨朝稱制,外戚執政,常假借兵權以自重。於是,大將軍便成為中央的主要官員了,並與
太傅三公合稱為
五府。
東漢末年,諸侯割據,
董卓、
曹操分別掌握過中央政權。董卓曾經集
太師、大將軍、相國為一身。其中又以相國為尊,位居三公之上。曹操掌權時,罷去
太尉、司徒、
司空,又置丞相、御史大夫,曹操自為丞相,至其死。
三國時期
三國時期,竊漢朝天下的魏國實力最強,同時也是和東漢一脈相承的勢力,在
官制上也延續於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時期。蜀國以漢朝正統自居,所以漢朝遺風比較重,但是在
諸葛孔明治蜀時有無
尚書台一說還有待考證。
吳國統治者堅持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在個別官職上動了動小手腳,但並沒有值得一提的改革。
房玄齡評價到:“
孫吳、劉蜀,多依漢制,雖復臨時命氏,而無忝舊章。”在三國時期官制上的真正創新,大多出於魏國,其中以置中書省影響最大。
曹操為魏王時,初置
秘書令。曹丕稱帝初,改秘書令為
中書省,有監、令兩臣,由通達文學的士人擔任,當時的文學就是現在所說的學術。監、令之下有
中書侍郎、通事舍人、
著作郎等屬官。
尚書省在名義上是皇帝的秘書班子,實際上有些機密命令的下達並不通過尚書省。從此
尚書台的權利又漸漸轉移到中書省,逐漸形成了中書“實握事要”,操縱政務的局面。曹魏加強中書權力和擴大
官制組織不但是這一個國家的事情,而且是整個三國時代官制的一大變化,影響極為深遠,也備受重視。歷來被認為是
中國官制史上中樞機要改變的一個標誌。原來都認為
秦漢機要之位,由丞相而歸
三公。東漢機要之位,由三公而歸尚書。魏晉機要之位,由尚書而歸中書。
兩晉南北朝
自秦以來皇權和
相權就一直是國家
中央機構矛盾的焦點。在漢武帝時,置
尚書台,宰相的權利向尚書台轉移,東漢時這樣的轉移更甚,尚書台位至宰相之上。魏國初置中書省,尚書台的權利又向中書省轉移。西晉置中書省,本只是皇帝的侍從和顧問機構,但因親近皇帝而顯得很重要。從三省的職權來看,他們都為皇帝服務,皇帝是國家的直接治理者,這與
三公九卿制
有根本區別。皇帝為加強皇權,拚命的擴大三省權利,擴充三省機構,三公九卿制被嚴重衝擊。三公之中除丞相省置無恆且尚有實權外,
九卿已徒有虛名,到了東晉時甚至已經可有可無。東晉
桓溫說:“今事歸台閣,而九卿為虛設,皆宜省並。”台閣指的就是
尚書省的別稱。《後漢書·仲長統傳》載《昌言·法誡篇》云:“
光武皇帝……政不任下,雖置三公,事歸台閣。”唐
李賢註:“台閣謂尚書也。”因漢
尚書台在宮禁內,乃有此稱,掌與公府對舉。
哀帝省掉了
光祿勛、大司農。元帝省掉了太僕。東晉後,
大鴻臚有事則置,無事則省,宗正併到了
太常之下,又省掉了少府。於是乎,東晉後九卿就只剩下了三卿充充門面。三公九卿一制名存實亡。
到了南北朝時期,雖然朝代變更不止,少數民族入侵,但是在中央
官制上並沒有阻止三公九卿的進一步衰敗。
劉宋出了一種“
三公”“
三司”“兩大”的中央官制。三公就指
太傅,太師,太保;三司是
太尉、司徒、司馬;二大指大將軍、
大司馬。但已經不設
九卿。
隋朝
隋朝統一中國後,
隋文帝制
三省六部,原本的三公也被取締。三公九卿制基本宣告壽終正寢。
職務演變
三公
三公是中國古代朝廷中最尊顯的三個官職的合稱。周代有此詞,西漢今文經學家據《
尚書大傳》、《
禮記》等書以為三公指司馬、
司徒、
司空。古文經學家則據《周禮》以為
太傅、
太師、
太保為三公。秦不設三公。西漢初承秦制輔佐為三公。
漢武帝
劉徹為了加強集權制而削弱了丞相的權力。
昭帝時,
霍光以
大司馬大將軍的職位輔政,以後享權重臣如
張安世、史高、
王鳳等人,都居大司馬大將軍之位。於是大司馬權越丞相之上。成帝
綏和元年(前8),採納
何武的建議,將
御史大夫改為
大司空,又把大司馬、大司空的律祿提高到與丞相相等,確立起大司馬、大司空和丞相鼎足而立的
三公制。
哀帝元壽二年(前1)改丞相名為
大司徒,和
今文經所說的三公名稱完全一致。又將原有的
太傅和新增的太師、太保置於三公之上,頭銜高而無實權。西漢未雖是三公鼎立,但仍以大司馬權力最大,如
董賢、
王莽均以此職而專擅朝政。新時,沿襲了西漢三公制。
東漢初仍設三公官。公元51年,改大司馬為太尉,改大司徒、大司主為司徒、
司空。三公各置秩為千石之
長史一人,又各置掾屬數十人。以太尉為例,下有分管諸事的
西曹、
東曹、
戶曹、
奏曹、
辭曹、
賊曹、金曹、倉曹等曹。三公府當時簡稱為三府。三公中仍以太尉居首位。
漢光武帝劉秀推行更極端的帝王集權,不使權歸大臣,名義上仍設名位顯貴的三公官,但實權漸歸
尚書台。和帝、安帝開始,外戚、
宦官更更迭專權。外戚
竇憲、
梁冀等,都拜為大將軍,大將軍開府置官屬,位在三公上。三公不僅受制於尚書,而且還要俯首聽命於外戚、宦官,有的甚至就是他們的黨羽和親信。按照經學家的說法,丞相輔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如果出現各種滅異,皇帝丞相都要引咎自責。東漢時,皇帝犯罪責推向三公,故每有水旱等災,三公常被策免。所以
仲長統說三公有名無實,“備員而已”。
東漢末年
董卓為相國,居三公之上。公元208年,
曹操罷去三公而又置丞相、
御史大夫,操自為丞相。兩漢時實行了兩百年之久的
三公制至此遂告終止。
曹魏重新恢冥三公之制。在
魏晉南北朝時期,三公依然位居極品,且開府置僚佐。但實權則進一步向尚書機構轉移。至隋,三公不再開府,僚佐全部撤銷,完全變成虛銜或“優崇之位”。宋代以後,往往亦稱太師、
太傅、太保為三公,但其虛銜性質不變,並漸次演化成加官、贈官。明、清同。
九卿
東漢和新一樣,中央政府中設有九卿的官職。《續漢書》將
太常、
光祿勛、衛尉、
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定為九卿。九卿固定為九官後,和
九卿相近的其他重要官員被排斥在九卿之外。東漢末到三國,有人就試圖為這種不合理的現象辯護。
劉熙《釋名》否認漢有九卿之說,認為所置是
十二卿;
韋昭《辯釋名》則認為九卿是指正卿,九卿之外尚有所謂外卿。
特點
三公和
九卿以及列卿等,都各有自己的府寺,以處理日常事務。大事總匯於丞相,或最後請皇帝裁決。
1.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襲。
2.分工明確,行政效率高。
3.丞相位高權重
4.新的較完備的官僚制度。
評價
三公九卿制度的基本結構從秦朝一直沿用到兩晉,直至
隋文帝創
三省六部制。從三省六部制的結構上來看,也無處不有著三公九卿制結構的影子。此後,一直到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廢掉
中書省、
尚書省及
門下省,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中國古代歷史中的中央
官制三級制度才算壽終正寢。三公九卿這一制度沿用約達800年,並從結構上影響三省六部制,並左右中國古代中央官制約達700年。可以說,三公九卿制,上承夏商周,下接隋唐宋元,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三公九卿制度雖在結構上沿用了近700年,但在其間,官職的名稱及權利和三公九卿制的部分結構卻一直在變動之中。並且,制度之外其他
中央機構的出現也衝擊了三公九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