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粟內史是指秦和西漢初期管理國家財政的官吏。主管國家田租和各種錢物的收支。漢景帝時改稱為大農令。秦漢時期國家財政與皇室財政已有明確的區別,治粟內史所執掌的財政事務為國家財政。當時地方郡縣有出錢者,置鐵官長丞主管。鐵官亦屬治粟內史管屬。
相關詞條
- 治粟內史
治粟內史是指秦和西漢初期管理國家財政的官吏。主管國家田租和各種錢物的收支。漢景帝時改稱為大農令。秦漢時期國家財政與皇室財政已有明確的區別,治粟內史所執掌的...
- 治粟內史丞
治粟內史丞,官名。秦置,員二人,為治粟內史副職,秩千石。漢景帝後元年(前143)治粟內史更名大農令後改名大農丞。 ...
- 內史
另有九卿之一的治粟內史,掌全國谷貨。西漢初年, 治粟內史 仍為九卿之一,漢景帝時治粟內史更名為大農令,又曾設大內這一機構掌管全國財貨,為大農令的平行機構...
- 秦朝官制
八、治粟內史治粟內史,掌諸穀物、金玉之貯,相當於國庫司庫。屬官有太倉令、太倉丞,掌國庫中糧食的貯存;有平準令、平準丞,掌京師及諸郡物價。(《通典·職官...
- 六部九卿
九卿是指奉常、郎中令、衛尉、太僕、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內史和少府這九個部門的長官。在我國古代不斷發展演進,直到清朝滅亡一直存在。...
- 秦代中樞官制
此外,還有一些侍從官或宮官;一類是管理國家事務的,如掌管財政的“治粟內史”,掌管司法的“廷尉”,掌管京師治安的“中尉”,掌管宮室陵寢建築的“將作少府”,掌管...
- 三公九卿
九卿 ,即奉常、廷尉、治粟內史、典客、郎中令、少府、衛尉、太僕、宗正。 三公 的職責分別為:丞相,輔佐皇帝處理全國事務,是皇帝的助手。從秦開始,丞相正式成為...
- 九卿
西漢初同秦制,九卿指奉常、郎中令、衛尉、宗正、太僕、廷尉、典客、治粟內史、少府。景帝中六年(公元前144年)更名奉常為太常,更名典客為大行令,廷尉更名為...
- 大司農
大司農是漢朝廷管理國家財政的官職。秦及漢初,設治粟內使管理國家財政,漢景帝改治粟內使為大農令,武帝又改為大司農。大司農下轄太倉、均輸、平準、都內、...
- 大農令
中國封建社會職官名,為秦漢時全國財政經濟的主管官,後演變為管理國家倉廩或勸課農桑的職官。秦及漢初,始置治粟內使管理國家財政,本名治粟內史,漢景帝後元年(前...
- 秦漢官制
漢初,治粟內史僅掌農業及倉廩,另有“大內”一官與之並行,掌管國家財政。改大司農後,大內為其屬官,稱都內,主管財貨,掌國家的金庫。少府掌管全國山海池澤之...
- 豫章堂
羅珠公,字懷漢,仕漢惠帝,先為“治粟內史”,後改為“大農令”,故世稱為“大農公”,羅珠與灌嬰平定了九江郡。漢景帝時,在南昌一帶置豫章郡,建築城堡,並環城...
- 羅珠(漢朝官員)
羅珠公,字懷漢,號靈知,生子六,漢高祖5年,(公元前201年)羅珠出任江西九江協從灌嬰侯,始築南昌城,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羅珠奉命調進京任治粟內史主管農業...
- 西漢官制
大司農,本秦官,稱治粟內史,主管財政,凡各地田祖口賦之收入、鹽酒專賣、鼓鑄的統制、平準、均輸與漕運的管理,以及各地物產的調度,國家的開支等,均屬治粟...
- 郎中令
是為秦九卿(即:衛尉,郎中令,太僕,廷尉,典客,奉常,宗正,少府,治粟內史)除九卿外還有:掌治宮室的將作少府;掌皇后太子家事的詹事;掌巡查京師的中尉;掌列侯的...
- 官制
秦九卿除衛尉、廷尉和治粟內史諸卿主要掌政府行政事務外,其餘諸卿職能主要為皇帝及皇室內廷服務。 [3] 西漢初期,承秦制,亦不設三公官,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 漢朝官制
治粟內史,負責糧食和財政(沿用秦時官名);宗正,負責皇室事務。三公九卿制度的基本結構從秦朝一直沿用到兩晉,直至隋文帝創三省六部制。從三省六部制的結構上來看,也...
- 大農(秦漢時全國財政經濟的主管官)
秦1.即大司農,秦漢時全國財政經濟的主管官﹐後逐漸演變為專掌國家倉廩或勸課農桑之官。本名治粟內史﹐漢景帝後元年(前143)﹐更名為大農令﹐武帝太初元年(前...
- 中國古代稅務機構
秦代管理國家財政稅收的機構叫“治粟內史”,漢武帝時期改名為大司農,其下屬機構有太倉(儲藏)、均輸(物資運輸)、平準(市場價格調節)、都內(國庫)、籍田(徵用民...
- 官員
大司農:秦時稱治粟內史,景帝改稱太農令,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更名為大司農。魏初設大農,文帝(曹丕)黃初二年(221年)改稱大司農,蜀、吳亦各有大司...
- 農(漢字)
校釋:“大司農”句,《漢書·百官公卿表》:“治粟內史,秦官,掌谷貨,有兩丞。景帝後元年更名大農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司農。” [3] 《說文解字》書影 ...
- 游擊將軍
大司農:秦時稱治粟內史,景帝改稱太農令,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更名為大司農。 魏初設大農,文帝(曹丕)黃初二年(221年)改稱大司農,蜀、吳亦各有大司...
- 中國古代中央官制
秦漢九卿除衛尉、廷尉和治粟內史諸卿主要掌政府行政事務外,其餘諸卿職能主要為皇帝及皇室內廷服務。國事與君主家事不分,政務與宮廷事務混雜,是秦漢中央官制的特點...
- 豫章羅氏
羅珠公,字懷漢,仕漢惠帝,先為“治粟內史”,後改為“大農令”,故世稱為“大農公”,羅珠與灌嬰平定了九江郡。漢景帝時,在南昌一帶置豫章郡,建築城堡,並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