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璧縣

靈璧縣

靈璧縣,隸屬於安徽省宿州市,別稱霸王城、石都。位於安徽省東北部,東臨泗縣,西連宿州市埇橋區,南接蚌埠市固鎮五河兩縣,北與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睢寧接壤。總面積2054平方千米。

靈璧境內有石如璧,故名 “靈璧”。靈璧有楚漢相爭的垓下古戰場,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鐘馗故里、中國觀賞石之鄉、中華奇石的主產區,靈璧石被譽為中國四大觀賞石(靈璧石、太湖石昆石英石)之首。素有“虞姬奇石鐘馗畫,靈璧三絕甲天下”之譽。

截至2018年,靈璧縣下轄13個鎮,6個鄉,1個開發區。

截至2017年末,靈璧縣常住人口104.1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04.37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1.39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71.08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81.91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為25.1:34.8:40.1,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9630元。2019年4月29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靈璧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靈璧縣
  • 外文名稱:Lingbi County
  • 別名:霸王城、石都
  • 行政區類別:縣
  • 下轄地區:13個鎮,6個鄉,1個開發區
  • 政府駐地靈城鎮鐘靈大道1號
  • 電話區號:0557
  • 郵政區碼:234200
  • 地理位置:安徽東北部
  • 面積:2054平方千米
  • 人口:104.1萬(2017年常住人口)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性氣候
  • 著名景點虞姬墓垓下古戰場、靈璧奇石公園、靈璧磬雲山國家地質公園
  • 機場:徐州觀音國際機場
  • 火車站靈璧站
  • 車牌代碼:皖L
  • 行政區劃代碼:341323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特徵,自然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礦產資源,人口,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運輸,交通,運輸,社會事業,科技事業,教育事業,文化事業,體育事業,衛生事業,勞動就業,社會保障,社會福利,環境保護,歷史文化,綜述,奇石文化,楚漢文化,鐘馗文化,民間藝術,風景名勝,地方特產,靈璧石,鐘馗畫,

歷史沿革

分屬虹、谷陽、符離、夏丘、下邳諸縣領轄。
三國屬魏譙郡(今亳州)。
西晉屬沛國;東晉屬陽平郡
靈壁縣政區圖靈壁縣政區圖
南北朝改陽平郡為谷陽郡,又置連城、高昌二縣,靈璧縣南郊隸屬連城縣。梁置臨潼郡,北齊廢為縣,後又置潼郡,轄今縣境北部。
初屬彭城郡;後改屬下邳郡。
初屬谷陽縣,隸徐州。顯慶元年(656年),夏丘更為虹,廢谷陽入蘄縣,靈璧縣分屬虹、蘄兩縣。元和四年(809),虹縣部分屬宿州,隸河南道。
五代十國,靈璧縣分屬宿州、泗州之地。
元祐元年(1086年)析虹縣的零璧鎮置零璧縣,屬宿州,隸淮南東路;建炎後沒於金。
初復立靈璧縣,屬宿州,隸河南歸德府。至元四年(1267年)改屬泗州;至元十七年(1280年)復屬宿州。
初屬宿州,洪武四年(1371年),宿州改屬臨濠府;六年屬中立府;七年屬中書省鳳陽府;後屬鳳陽府,直隸南京。
初沿明制。順治二年(1645年)改屬江南省鳳陽府;康熙六年(1667年)改屬安徽省,先後屬鳳陽府、鳳潁六泗道管轄。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4月廢府州設縣,靈璧縣直屬安徽省。民國3年置道,屬淮泗道。民國十六年(1927年)廢道,又直屬安徽省。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安徽省設10個行政區,靈璧縣屬第六行政區,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改為9個行政督察區。靈璧縣屬第六督察區。抗日戰爭期間,先後裁併改設8個專署,靈璧縣隸屬第六專署。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安徽省設9個行政區,靈璧縣屬第四行政區。民國三十七年(1946年)11月25日,靈璧解放,屬江淮解放區第三行署。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4月21日改屬皖北行署宿縣專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靈璧縣仍屬皖北行署宿縣專區,1952年4月12日改屬安徽省宿縣專區,1956年元月12日改屬安徽省蚌埠專區。1961年4月13日,蚌埠專區劃分為滁縣、宿縣兩專區,靈璧縣屬宿縣專區。1971年3月29日,宿縣專區改名為宿縣地區。1979年2月27日,宿縣地區改名為宿縣地區行政公署。至今,靈璧縣隸屬關係未變。

行政區劃

截至2018年,靈璧縣下轄13個鎮,6個鄉,1個開發區。靈璧縣人民政府駐靈城鎮鐘靈大道1號。
統計用區劃代碼
名稱
341323100000
靈城鎮
341323101000
韋集鎮
341323102000
黃灣鎮
341323103000
婁莊鎮
341323104000
楊疃鎮
341323105000
尹集鎮
341323106000
澮溝鎮
341323107000
游集鎮
341323108000
下樓鎮
341323109000
朝陽鎮
341323110000
漁溝鎮
341323111000
高樓鎮
341323112000
馮廟鎮
341323200000
向陽鄉
341323201000
朱集鄉
341323202000
大路鄉
341323203000
大廟鄉
341323204000
禪堂鄉
341323205000
虞姬鄉
341323400000
靈璧縣經濟開發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靈璧縣位於安徽省北陲,淮北平原的東部,介於北緯33°18′—34°02′,東經117°17′—117°44′之間。東鄰泗縣,西連宿縣,南接蚌埠市固鎮、五河兩縣,北界江蘇省銅山、睢寧兩縣。南北長82千米,東西寬36千米,總面積205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靈璧縣地貌特徵為"大平小不平"。南部沱河、新汴河流域地勢低平。北部安河流域和中部濉河流域地勢稍高,地形微坡。老汪湖、禪堂湖和楊疃湖等處因多次河流改道,形成碟形窪地。古汴河堤兩側為帶狀高嶺。縣境西南部、中部和北部零星分布著島狀殘丘。
地勢
靈璧縣地勢低平,地形北高南低,呈西北東南傾斜。地面坡度較小,坡降比為1:7300—1:10000。海拔高度一般多在20米左右。西北最高,海拔高程為27米;東南部最低,海拔高程為18.5米,南北高程差為9米。
地形
河間平原:分布於縣南古汴河堤以南、南沱河以北的廣大地域,屬剝蝕古堆積型地形,為第四系全新統中段剝蝕構造,系南沱河、北沱河和古汴河沖積平原。其坡降比以1:10000左右向東南傾斜,高差2米左右。地面較平坦,沿河一帶受近代黃河沉積物影響明顯,河間地域受沉積物影響較小,沿河地勢較高,河間地勢低平,且緩傾微凹多窪地,該地因地表水和地下水分布狀況不同,近河高地、河間窪地以及兩者過渡處的緩坡地上分別發育著不同土壤。
汴河高灘:分布於靈璧縣中部古汴堤(今宿縣至泗縣公路)兩側。屬泛濫堆積型地形,為古汴河泛濫堆積之亞粘土和粉砂構造。高灘寬度約1千米,高出河間平原1—2米,呈帶狀高嶺形。古汴河堤寬約0.5—1.5千米,高出周圍1—3米,當時能阻斷北部黃河水南犯。南宋以後因黃河水奪汴人淮,汴河因此潰決頻繁。又因地勢東南傾斜,潰水直奔東南,形成了許多與汴堤垂直的微偏東南方向的指狀土嶺,俗稱"老龍",計有21條。
黃泛平原:分布於縣城和古汴河以北的廣大區域。屬泛濫堆積型地形。為黃泛堆積之遠河相亞砂土構造。其方向為西北東南向,沉積物自西北向東南逐漸變薄。由於河道缺口位置多變,又因受緊砂漫淤的沉積規律影響,致使土壤質地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發生有規律的變化,自北向南沉積著砂土、砂礓土、中壤土、重壤土和輕粘土。這些沉積物,破壞了原有水系,導致區內排泄不暢,形成多處窪地,造成土壤鹽鹼化。
山地:分布在靈璧縣西南、中部和北部。其坡度各不相同,陡峭部分比降約為1/10—1/20;平緩部分比降約為1/50—1/80。全部山地呈東北西南向。山麓斜坡地段,廣泛發育著裙狀斜坡面,向山外傾斜,坡度為2—5度,系剝蝕堆積形地形,由第四繫上更新統、中更新統粘土層構成,俗稱"坡地"。其面積起伏不平,連同山體面積為28.2萬畝,占全縣總面積的9.2%。

氣候特徵

靈璧縣上空大氣環流具有明顯的季風性質,氣候受其影響較大。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強大幹冷的蒙古高壓和西伯利亞寒冷空氣不斷南侵,境內盛吹西北風和偏北風,氣候乾燥、寒冷、降水少。夏季(6—8月)多吹偏南風和東南風,氣溫高,降水量大且集中。秋季(9—11月),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南撤,西伯利亞、蒙古高壓不斷發展和增強南下,氣壓開始上升,氣溫逐漸下降,雨量也有所減少。春季(3—5月),西伯利亞、蒙古高壓開始減弱,副熱帶高壓增強,天氣冷暖變化無常。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靈璧縣植物資源門類比較齊全,共有6個門、28個科。其中經濟價值較高的有禾本科、放花科、胡麻科、錦葵科、葫蘆科、十字花科、豆科、茄科、百合科、葡萄科、薔薇科、楊柳科和玄參科等13個科。
藥用根皮植物有:白前、白頭翁、翻白草、青木香、半夏、香附、地骨皮、椿根皮、苦楝皮、遠志、花粉、合歡皮、蔞陵草、野蕎麥、首烏、射干、蘆根、白茅根、錦雞兒、桑根皮、地芋、藕節、薤白、光菇。
果仁植物有:土枸杞子、車前子、菟絲子、亭力子、牛子、女貞子、冬葵子、王不留、蒼耳子、蘇子、青香子、小胡麻、褚實子、蘿蔔子、花椒、急性子、葫蘆巴、韭菜子、蛇床子、棗仁、黑白醜、地膚子、絲瓜子、絲瓜絡、桃仁、冬瓜皮、柏子仁、苦杏仁、槐角、火麻仁、馬斗玲、桑椹、鳳眼草、鶴虱、石榴皮、白吉利、甜瓜蒂、無花果、芡實、蓮子、皂角、朝天子、蔞子、蔞皮。
花葉植物有:薄荷大薊小薊、蒲公英、荊芥、澤蘭、瞿麥、益母草、敗漿草、墨旱蓮、老觀草、扁須、車前草、馬鞭草、浮萍、天仙屯、小草、紫花地丁、米口袋、澤七、忍冬屯、青蒿、夜交屯、馬齒莧、半枝蓮、半邊蓮、蘇梗、蘇葉、谷精草、蒼耳草、虎耳草、西河柳、薴草、蛇莓、皂刺、蘿蔔纓、旋覆花、薔薇花、扁豆花、玫瑰花、須蓮、雞冠花、夜合花、木槿花、鳳仙花、益母花、薺菜花、紅花、尋骨風、艾葉、大青葉、側柏葉、玉米須、槐米、霜桑葉
花卉品種有250餘種。主要品種有:菊花牡丹茉莉玉蘭蘭草百合桂花茶花天竺、月季、杜鵑、木槿、臘梅、米蘭、合歡、紫丁香、梔子、看石榴、看櫻桃、看桔子、仙人掌、仙人球、仙人棒等。

動物資源

靈璧縣動物計有5個門,9個綱,與人民生活密切的有哺乳綱、鳥綱和魚綱3個綱。
野獸和爬行動物有:獾、黃鼬、刺蝟、鼠、蝙蝠、蜥蠍、蛇。
野禽有:啄木鳥、貓頭鷹野鴨、燕、鵲、喜鵲、葦鶯山雀、麻雀、布穀鳥。
水生動物有:青魚、草魚、鰱魚鱅魚鯽魚、鯉魚、鱔魚、鱖魚河蟹、蝦、龜、鱉、青蛙。
昆蟲有:蜜蜂、家蠶粉蝶、赤眼蜂。
藥用動物有:水蛭、蟾蜍、蠍子、土元、地龍、虻蟲等。

礦產資源

靈璧縣無金屬礦床,非金屬礦點雖多,但形成礦床並具備開採價值的,只有大理石礦和水泥灰岩礦。
大理石礦
品種有10餘種,分菜玉皖螺墨玉三大類。
皖螺礦床:該礦床位於九頂區陸圩鄉境內耳毛山,又稱耳毛山大理石礦,距縣城55千米,形成於震旦紀四頂山期晚期。礦體共分4層,均在山北坡,呈帶形,東北西南向延伸,全長500米。儲量為40.22萬立方米。
菜玉礦床:該礦床位於婁莊區蔣圩鄉境內菜玉山,距縣城21千米。地層為震旦界青白口系張渠組的一部分。該礦床分布在菜玉山的北部,深則24.91米,淺則16.20米,為混合礦體,上伏墨玉,下伏菜玉,東北部是斑馬玉,南厚北薄,礦體形似蛤蟆坐北面南狀,南部墨玉礦體出露在地面上。總儲量為76943立方米。
磬雲石礦床:該礦床主要位於漁溝東3千米慶雲山,距縣城47千米。品種為純磬雲墨,為古礦點,礦體微顯脆性,加工後墨黑有光,明亮如鏡,扣之有聲,可以加工製作成樂器編磬和高檔的建築材料,為靈璧縣一大特產。慶雲山西輝山大理石礦所產磬雲黑,質地稍松,易於雕磨,古時多用之製作硯台。此外,邱廟東北的穆山,朱集東南的潼山皆產磬雲黑,累計儲量達100多萬立方米。
石灰石礦
張山—鳳凰山礦床。位於縣水泥廠北,縣水泥廠正開採使用;廟山礦床,位於靈城東北,為縣水泥廠的後備礦山。
九頂山、隴山、馬山礦床。位於九頂山至尹集區一帶,九頂、尹集、澮溝、高樓等水泥廠正開採使用。
牧豬山—耳毛山礦床。位於貫山至朝陽集一帶。
鄂山礦床。位於靈城西南。
菜玉山礦床。位於婁莊東南4.5千米處。
靈璧縣石灰石礦預測儲量為3.8億噸,其中可用於化學工業制鹼原料的礦體藏量為1.9億噸,可用於冶金輔助原料的礦體藏量為2.7億噸。

人口

截至2017年末,靈璧縣總人口129.15萬人。出生人口2.23萬人,出生率為17.27‰;死亡人口1.28萬人,死亡率為9.96‰;自然增長率為7.31‰。全縣常住人口104.1萬人。

經濟

綜述

2017年,靈璧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04.3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9.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1.39億元,增長4.0%;第二產業增加值71.08億元,增長8.9%;第三產業增加值81.91億元,增長12.9%。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9630元,比上年增加1472元,增長8.1%。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27.6:34.7:37.7,調整為25.1:34.8:40.1。
固定資產投資
2017年,靈璧縣固定資產投資134.16億元,比去年增長4.9%,其中新增固定資產投資80.88億元,增長5.6%。其中一、二、三產投資分別增長2.6%、9.7%、0.3%。2017年,靈璧縣工業投資67.22億元,增長15.7%,其中技改投資14.81億元,增長49.0%。
財政收支
2017年,靈璧縣財政總收入12.50億元,增長19.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8.43億元,增長14.1%。稅收收入8.11億元,增長19.5%。財政支出47.82億元,增長13.8%。其中,從重點支出項目看,科學技術增長39.4%,教育支出增長14.8%,醫療衛生計畫生育支出增長22.3%,城鄉社區支出增長86.5%,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長28.2%。
人民生活
2017年,靈璧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73元,增長8.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10元,增長9.5%。

第一產業

種植業
2017年,靈璧縣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0.68萬公頃,增長2.4%。其中,小麥面積9.08萬公頃,增長2.1%;玉米面積8.98萬公頃,下降3.5%;大豆面積2.45萬公頃,增長36.9%。油料種植面積0.30萬公頃,增長19.1%;棉花種植面積718公頃,增長5.3%;蔬菜及食用菌種植面積1.93萬公頃,增長4.8%。糧食總產量101.76萬噸,增長2.0%。其中,小麥總產量61.73萬噸,增長4.0%;玉米總產量33.27萬噸,下降4.0%;大豆總產量5.26萬噸,增長31.0%。棉花總產量934噸,增長6.6%;油料總產量19016噸,增長21.2%;蔬菜產量63.35萬噸,增長5.6%。園林水果產量8.72萬噸,增長5.0%。
林業
2017年,靈璧縣森林面積41371公頃。
畜牧業
2017年,靈璧縣肉類總產量9.92萬噸,下降0.1%。禽蛋產量9.19萬噸,下降2.8%。
農業基礎
2017年,靈璧縣農業機械總動力160.71萬千瓦,下降9.5%。農用化肥施用量(折純)7.75萬噸,下降3.9%。農藥使用量1952噸,下降20.7%。農村用電量24139萬千瓦時,增長2.6%。有效灌溉面積完成10.4萬公頃。

第二產業

工業
2017年,靈璧縣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9.2%;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7.7%。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05家,增長5.7%;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增長9.8%;實現利潤增長30.4%。全縣工業用電量21440萬千瓦時,下降5.0%。規模以上工業統計的主要產品產量中,冷凍鮮肉增長5.3%,小麥粉下降2.6%,飼料增長6.5%,人造板增長10.1%,服裝增長25.5%,水泥增長8.8%,機製紙下降15.0%。
建築業
2017年,靈璧縣累計完成建築業增加值11.57億元,增長8.5%;具有建築業資質的獨立核算建築企業共19家,完成總產值24.01億元,增長15.1%;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65.53萬平方米,竣工面積106.64萬平方米,竣工房屋價值12.51億元。

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2017年,靈璧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0.68億元,比上年增長11.9%。其中,城鎮消費品零售額50.60億元,增長11.4%;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0.08億元,增長14.6%。批發業商品銷售額59.00億元,增長11.7%;零售業銷售額85.99億元,增長14.5%。
對外經濟
2017年,靈璧縣完成外貿進出口3676.26萬美元,增長1298.9%,其中:出口3640.64萬美元,進口35.62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0720萬美元,增長18.4%。
房地產業
2017年,靈璧縣房地產開發投資21.88億元,增長32.7%,其中住宅投資14.53億元,增長22.3%。年末,靈璧縣住宅竣工面積33.34萬平方米,下降37.1%,房地產銷售面積64.46萬平方米,增長30.4%。
郵電通信
截至2017年末,靈璧縣固定電話用戶數2.5萬戶,下降40.7%,行動電話用戶63.91萬戶,比上年減少7.81萬戶;網際網路寬頻接入用戶13.50萬戶,比上年增加2.51萬戶。
旅遊業
2017年,靈璧縣舉辦第五屆“汴陽樓新春燈會”。通過了省旅遊局3A和4A級景區的覆核驗收,現代農業博覽園被省旅遊局批准為安徽省第二批研學旅遊示範基地,虞姬鄉榮獲安徽省旅遊小鎮稱號,1家酒店被評為4星級旅遊酒店。
金融業
截至2017年末,靈璧縣金融機構存款餘額279.26億元,增長18.8%。其中,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81.69億元,增長10.5%。金融機構貸款餘額120.93億元,增長51.7%。金融機構存貸比43.3%。

交通運輸

交通

截至2017年末,靈璧縣公路里程533千米。
303國道、104國道,201、301、233省道貫穿靈璧縣境,距京滬高鐵20千米、觀音機場60千米,新汴河橫貫東西,距離連雲港、南京港兩大港口200千米,可以便捷地通江達海;京台高速、徐明高速縱貫南北,泗許高速、宿淮鐵路貫通東西。
2015年,靈璧縣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11.6億元,比2014年增長4.2%。全縣公路里程2479千米,其中高速公路25千米,等級公路533千米。陸續開工建設4座跨河大橋、3條高速連線線以及鳳凰山隧道、宿靈泗快速通道等基礎設施工程,形成了“五縱七橫”的城區交通路網。

運輸

截至2017年末,靈璧縣民用汽車擁有量6.51萬輛,比上年增長1.86%。

社會事業

科技事業

截至2017年末,靈璧縣共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25134人,增長34.8%,其中農業技術人員236人,增長82.9%。年末,專利授權專利96件,高新技術企業26家。

教育事業

截至2017年末,靈璧縣共有普通中學36所,在校生47949人,專任教師3136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4所,在校生13028人,專任教師467人;普通國小112所,在校生103492人,專任教師4626人。

文化事業

截至2017年末,靈璧縣有藝術表演團體35個,劇院2個,全縣共有公共圖書館1個,圖書館藏書量60千冊。年末,靈璧縣廣播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99.74%,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99.51%。

體育事業

截至2017年末,靈璧縣共有體育社團組織機構數19個,社區體育健身俱樂部2個。全縣開展體育活動18次。

衛生事業

截至2017年末,靈璧縣擁有衛生機構50個。其中,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鄉鎮衛生院)21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3個,其他衛生機構4個。縣級醫院3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19個。全縣實有床位2840張,其中醫院1420張,鄉鎮衛生院1420張。全縣醫療衛生機構技術人員2553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149人,註冊護士916人。

勞動就業

截至2017年末,靈璧縣從業人員69.17萬人,比上年減少1686人。其中,第一產業30.61萬人;第二產業18.62萬人,第三產業19.94萬人。

社會保障

2017年,靈璧縣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人數69.07萬人。年末,靈璧縣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1.05萬人,下降5.5%。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數達106.25萬人。

社會福利

截至2017年末,靈璧縣共有各類社會福利收養性單位43個,床位4251張。社區服務中心20個,城市社區綜合服務設施覆蓋率達100%。

環境保護

2017年,靈璧縣城區空氣品質優良以上天數183天。工業化硫排放總量124.80噸,下降71.6%;廢氣中氮氧化物排放總量111噸,增長1.2%;煙粉塵排放量181噸,下降45.9%。全縣無數處理廠1座,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率達到100%。

歷史文化

綜述

靈璧始建於宋元祐元年(1086年),是千年古縣,“山川靈秀,有石如璧”,故名 “靈璧”。這裡是奇石之鄉、鐘馗故里、垓下之戰古戰場,素有“奇石虞姬鐘馗畫,一奇一美一神,靈璧三寶甲天下”之美譽,先後被評為“首批全國旅遊文化典範基地”“中國最美觀光旅遊名縣”、“中國十大文化特色旅遊名縣”等稱號,榮膺第十八屆、十九屆、二十屆亞洲旅遊業金旅獎,入選“大中華區最具魅力特色旅遊目的地”名單。靈璧縣是中國觀賞石之鄉、中國觀賞石多功能綜合展銷基地、“中國民間藝術(鐘馗畫)之鄉”,靈璧石被乾隆皇帝御封為“天下第一石”。

奇石文化

靈璧石,又稱磬石(八音石),產於本縣漁溝鎮磬石山北麓平疇間。宋人杜綰在《雲林石譜》中匯載石品116種,靈璧石位居首位。“靈璧一石天下奇,聲如青銅色如玉”,這是宋代詩人方岩對靈璧石發出的由衷讚嘆。靈璧石的開發已有三四千年的歷史,《尚書·禹貢》載“泗濱浮磬”;殷商時期有靈璧石雕制宮廷樂器——虎紋石磬的記載;《晉書》載:皇帝勒令鎮西將軍謝尚來靈璧采磬石以備大樂江左……
靈璧石除磬石以外,還有更奇特的觀賞石,其出產地也不限於磬石山一帶,主要分布在縣境北部,如靈覺山、朝陽山、白馬山、耳毛山、邵山、九頂山等,在縣境中部的三注山和南部的大山,峨山一帶也有少量的分布。從已產出的靈璧石來看,其真正魅力不僅在於天賦其內在的靈氣和形態的神奇,而其質、形、色、紋皆俱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故乾隆帝也曾讚譽它為“天下第一石”。

楚漢文化

靈璧是楚漢古戰場、霸王別姬地,垓下之戰聞名遐邇,美人虞姬世人敬仰。霸王城、虞姬墓、散楚山、垓下古戰場、張良吹簫台、金銀山韓信點將台、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霸王別姬……一幕幕經典的故事和傳說發生在靈璧、結束在靈璧也深刻影響著靈璧。
垓下之戰是楚漢戰爭的決定性戰役,在我國戰爭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史記》、《漢書·地理志》、《安徽通志》等都確切表述了這場戰爭的發生地。唐代著名詩人高適憑弔垓下古戰場時作《東征賦》曰:“次靈壁之逆旅,面垓下之遺墟。”史學泰斗郭沫若在《中國史稿》中這樣寫道:“垓下在安徽省靈璧縣南、沱河北岸。”《中國歷史地圖集》把垓下標註在安徽靈璧的東南部。

鐘馗文化

靈璧鐘馗畫又稱靈璧判子,它有別於其它地方木板年畫或鬥神畫作品,用手工繪畫形式,有其獨特的民間風味,歷經宋、明、清各代,迄今經久不衰,尤甚在清代的靈璧古城內,畫店林立,畫商如雲,清乾隆年間《靈璧志略》稱:“每歲可售數萬紙”、“畫工衣食於斯”記載當時盛況。靈璧鐘馗畫在繼吳道子之後,至宋元祐年間,靈璧置縣時期,便有一批民間畫家雲集此地,初步形成鐘馗畫(民俗畫)藝術中心。北宋畫家楊斐所繪鐘馗,深得吳道子之味,氣勢偉岸;後居淮楚,與靈璧畫家友情深厚,因傳道子之法,為靈璧鐘馗畫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南宋淮陰畫家龔開,入元不仕,喜作鐘馗墨鬼,筆墨酬和,妙趣橫生,靈璧畫家深受影響,鐘馗畫風為之一變,形象怪誕,風格新奇。清初,指畫家高其佩出任宿州知州,時靈璧為宿州所轄,經常往來,對靈璧鐘馗畫家大加扶掖,使靈璧鐘馗畫創作水平整體得到提高。清人齊周華在《名山藏畫副本·鐘馗像贊》中贊道:“由吳道子畫能通神也,無如天下傳寫,漸失其真,惟靈璧所畫,往往不失吳道子原格,故世群推之。”1915年,靈璧民間鐘馗畫師翟光遠繪製的鐘馗畫參加“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也有稱“萬國藝術賽會”並榮膺金獎,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

民間藝術

靈璧非物質文化遺產:靈璧磬石雕刻
靈璧非物質文化遺產:靈璧菠林喇叭
靈璧非物質文化遺產:靈璧鐘馗畫
靈璧非物質文化遺產:靈璧皮影戲
靈璧非物質文化遺產:靈璧琴書
靈璧非物質文化遺產:靈璧磬石雕刻
靈璧非物質文化遺產:垓下民間傳說
靈璧非物質文化遺產:靈璧大鼓
靈璧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鐘馗
靈璧非物質文化遺產:大魏獅子舞
靈璧非物質文化遺產:五月二十八古會
靈璧非物質文化遺產:小白龍探母傳說和白龍廟會
靈璧非物質文化遺產:靈璧旱船
靈璧非物質文化遺產:馬燈舞
靈璧非物質文化遺產:“憶中味”醬香鴨製作技藝

風景名勝

虞姬墓
虞姬墓虞姬墓
虞姬墓,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縣城東7.5千米處,是項羽愛姬之墓。據《史記》載,公元前202年,項羽被漢軍困於垓下,夜聞漢軍四面楚歌,料大事已去,遂夜飲帳中,慷慨悲歌,虞姬和之“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吟罷自刎身亡,後被部屬安葬於此。墓園占地3942平方米,墓冢和墓碑修復一新。墓園外建門樓、圍牆,內建展廳、草坪、碑廊,供人遊覽憑弔、棲息或潑墨揮毫。

地方特產

靈璧石

靈璧石,又稱磬石(八音石),產於靈璧縣漁溝鎮磬石山北麓平疇間。宋人杜綰在《雲林石譜》中匯載石品116種,靈璧石位居首位。“靈璧一石天下奇,聲如青銅色如玉”,這是宋代詩人方岩對靈璧石發出的由衷讚嘆。靈璧石的開發已有三四千年的歷史,《尚書·禹貢》載“泗濱浮磬”;殷商時期有靈璧石雕制宮廷樂器——虎紋石磬的記載;《晉書》載:皇帝勒令鎮西將軍謝尚來靈璧采磬石以備大樂江左……
靈璧石除磬石以外,還有更奇特的觀賞石,其出產地也不限於磬石山一帶,主要分布在縣境北部,如靈覺山、朝陽山、白馬山、耳毛山、邵山、九頂山等,在縣境中部的三注山和南部的大山,峨山一帶也有少量的分布。從已產出的靈璧石來看,其真正魅力不僅在於天賦其內在的靈氣和形態的神奇,而其質、形、色、紋皆俱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故乾隆帝也曾讚譽它為“天下第一石”。

鐘馗畫

靈璧鐘馗畫又稱靈璧判子,它有別於其它地方木板年畫或鬥神畫作品,用手工繪畫形式,有其獨特的民間風味,歷經宋、明、清各代,迄今經久不衰,尤甚在清代的靈璧古城內,畫店林立,畫商如雲,清乾隆年間《靈璧志略》稱:“每歲可售數萬紙”、“畫工衣食於斯”記載當時盛況。靈璧鐘馗畫在繼吳道子之後,至宋元祐年間,靈璧置縣時期,便有一批民間畫家雲集此地,初步形成鐘馗畫(民俗畫)藝術中心。北宋畫家楊斐所繪鐘馗,深得吳道子之味,氣勢偉岸;後居淮楚,與靈璧畫家友情深厚,因傳道子之法,為靈璧鐘馗畫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南宋淮陰畫家龔開,入元不仕,喜作鐘馗墨鬼,筆墨酬和,妙趣橫生,靈璧畫家深受影響,鐘馗畫風為之一變,形象怪誕,風格新奇。清初,指畫家高其佩出任宿州知州,時靈璧為宿州所轄,經常往來,對靈璧鐘馗畫家大加扶掖,使靈璧鐘馗畫創作水平整體得到提高。清人齊周華在《名山藏畫副本·鐘馗像贊》中贊道:“由吳道子畫能通神也,無如天下傳寫,漸失其真,惟靈璧所畫,往往不失吳道子原格,故世群推之。”1915年,靈璧民間鐘馗畫師翟光遠繪製的鐘馗畫參加“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也有稱“萬國藝術賽會”並榮膺金獎,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2014年5月6日,由亞洲旅遊業聯合會、安徽省旅遊協會主辦,安徽匯兆億融有限公司承辦,靈璧縣旅遊局、靈璧縣旅遊事業發展中心承辦的第二十屆亞洲旅遊業金旅獎峰會在靈璧舉辦。此次活動將極大的推動靈璧的旅遊業蓬勃發展。
靈璧鐘馗圖(孫淮濱作品)靈璧鐘馗圖(孫淮濱作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