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陽縣是西漢漢高帝元年(公元前206年)設定的行政區劃,管轄今安徽固鎮谷陽城,屬沛郡(治今淮北市相山)。經過一系列歷史變遷,至唐顯慶元年(公元656年),將谷陽縣...
谷陽旱船起源 編輯 “旱船”的起源較早。固鎮的前身為谷陽縣,為西漢縣治,現古城遺址猶存。谷陽因位於谷水(今澥河)之陽而得名,後演變為固鎮。谷陽城和固鎮都...
西漢侯國馮溪隨劉邦,以擊項羽定代地的功勞,於惠帝元年(前194年)正月乙丑,封谷陽侯。谷陽侯國曆5世,6世馮武以馮溪玄孫之子於元康四年(前62年) 復家。 ...
谷陽城遺址公園位於安徽省固鎮縣城南一公里,澮河南岸,京滬鐵路西200米,原屬連城鎮谷陽村,在谷陽遺址基礎上建造的歷史遺址公園。谷陽城遺址公園共有9個功能分區,...
谷陽城遺址位於安徽省固鎮縣城南一公里,澮河南岸,京滬鐵路西200米,屬連城鎮前台村。距今兩千多年,主體為四方土城,每邊城牆長約1000米,城有四門,且都居各邊正中...
新莽時期改洨縣為育城縣。東漢時,谷陽縣設定不變,育城縣復名洨縣,均屬豫州(治今安徽亳州譙城區)沛國)。三國,廢谷陽縣入洨縣和蘄縣(治今宿縣蘄縣集),...
唐初屬谷陽縣,隸徐州。顯慶元年(656年),夏丘更為虹,廢谷陽入蘄縣,靈璧縣分屬虹、蘄兩縣。元和四年(809),虹縣部分屬宿州,隸河南道。 五代十國,靈璧縣分...
兩晉至南北朝,苦縣先後改名父陽縣、谷陽縣,原地域仍屬之。隋開皇六年(586年),置鄲縣,為今鄲城設縣治之始。唐朝時期廢鄲縣,其地北部歸鹿邑縣、真源縣,...
改谷陽縣為真源縣,縣內宗姓特給復一年”。同北宋真宗皇帝來老子生地祭拜比起來,國史書上記載要少一些,不過內容並不少。據史料記載,高宗的這次離開長安東來拜祖...
兩晉至南北朝,苦縣先後改名父陽縣、谷陽縣,原地域仍屬之。隋開皇六年(586年),置鄲縣,為今鄲城設縣治之始。唐朝時期廢鄲縣,其地北部歸鹿邑縣、真源縣,...
主角莫名穿越來到大明嘉靖十二年三月,四川承宣布政使司龍安府石泉縣。...第三十四章 谷陽縣的夏秋風雲 第三十五章 都是名字惹的禍 第三十六章...
素有"東方滑鐵盧戰役"之稱的楚漢相爭的垓下之戰古戰場便在今濠城鎮境內,旅遊及考古價值極高;漢高祖劉邦在此設立谷陽縣,遺蹟尚存,北魏太和年間改設谷陽鎮,後...
漢因置縣,屬淮陽國。東漢屬陳國。晉仍曰苦縣,屬梁國。鹹康三年,改曰谷陽,屬陳郡。後魏仍曰谷陽縣,屬陳留郡。後齊省。隋開皇六年,復置谷陽,屬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