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明成祖朱棣)

朱棣(明朝第三位皇帝)

明成祖朱棣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7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朝第三位皇帝(1402年—1424年在位)。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年號“永樂”。

洪武三年(1370年),朱棣被冊封為燕王。洪武十三年(1380年)就藩北平,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率軍招降北元乃兒不花,聲望日隆。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死,明惠宗朱允炆繼帝位,與朝臣密謀,欲剷除諸王,危及朱棣燕王位。遂於北平起兵,自詡“靖難”之師,起兵攻打朱允炆,朱允炆逃而不知所終。建文四年(1402年)攻破南京,即皇帝位。政治上,繼續實行削藩政策,加強中央集權;設定內閣東廠;為加強對北方的控制,疏浚大運河,營建北京紫禁城,遷都北京。軍事上,五次親征蒙古,占領安南;積極經營邊疆,東北曾建奴兒乾都指揮使司,管轄黑龍江、烏蘇里江、烏第河、庫頁島等地,捍衛了領土的完整。西北設定哈密衛,西南設貴州承宣布政使司,對南海地區積極經營,對西藏實行政教合一的政策。外交上,還委派鄭和下西洋,加強中外友好往來。文化上,修《永樂大典》。但其五征蒙古、出兵安南、派鄭和下西洋以及遷都北京等都耗費了很大國力,削藩政策的不徹底性也為日後漢王叛亂埋下伏筆。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北征返師途中病死,享年六十五歲。謚體天弘道高明廣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廟號太宗。葬於長陵。嘉靖時期改廟號“成祖”,諡號“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傳位太子朱高熾

概述圖為南薰殿《明成祖坐像軸》。

基本介紹

  • 全名:朱棣
  • 諡號: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
  • 封號:燕王(1402年前)
  • 廟號:太宗、成祖(嘉靖時改為後者)
  • 年號:永樂
  • 所處時代:明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應天府(今江蘇南京)
  • 出生日期:1360年5月2日(至正二十年四月十七日)
  • 逝世日期:1424年8月12日(永樂二十二年)
  • 逝世地榆木川
  • 陵墓長陵
  • 在位時間:1402年 至 1424年
  • 前任朱允炆(明惠宗)
  • 繼任朱高熾(明仁宗)
  • 主要成就:編修《永樂大典》,經營東北,派鄭和下西洋,營建紫禁城,占領安南,五征漠北
  • 主要作品聖學心法 、大明太宗皇帝御製集 、為善陰騭 
人物生平,早年生涯,就藩北平,繼統紛爭,舉兵靖難,四載干戈,南京即位,永樂盛世,南下北征,病逝歸途,為政舉措,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民族,外交,歷史評價,史書評價,歷代評價,軼事典故,自比元祖,馬苑對聯,駁斥迷信,知音天子,愛好書畫,北京地名,大報恩寺,天津建城,瑞應麒麟,人物關係,父母,兄弟,后妃,子女,功臣,主要作品,大明太宗皇帝御製集,個人詩作,人物爭議,生母爭議,早年戰功,誅滅十族,為政爭議,逝世地爭議,後世紀念,史料索引,藝術形象,文學形象,影視形象,

人物生平

早年生涯

  • 戰亂中出生
元末至正二十年(1360年)四月十七日,朱棣生於應天府(今江蘇省南京市),五月,陳友諒兵寇池州,不久又傳來陳友諒進攻太平(今安徽省當塗縣)的文書。陳友諒如果攻陷了太平,並要接著進攻應天。但軍情緊急,朱元璋甚至對這個兒子都來不及看上一眼,便又到前線指揮作戰。
朱棣
明成祖像(後人繪)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舊曆年底,朱元璋將在下一年稱帝,十二月二十四日,祭告太廟,為自己渡江後生的七個兒子逐一命名,第四子命名為“棣”,此時朱棣已經七周歲,才和眾兄弟一樣有了自己的名字。
朱元璋不僅為兒子命名,還制定了後世子孫取名的規則,每一支擬定了二十字輩分,朱棣一支的字輩為:高瞻祁見祐,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
  • 從小接受嚴格教育
同年,七歲的朱棣與眾兄弟受到了嚴格的軍事訓練,朱元璋認為七個兒子“宜習勞”,命令朱棣與兄弟們都穿著麻鞋,裹上纏腿,像士兵那樣到城外遠足,十分之七的路騎馬,十分之三的路要步行,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不時還要在演武場上練習武備。
由於朱元璋十分重視文教,朱棣與兄弟們幼年入學,接受了大儒教導的正統儒家經典教育,早在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就在宮中的白虎殿為諸子安排了專門的讀書場所,登基稱帝後,太子與諸皇子讀書的地方改為文樓,直到洪武元年(1368年)十一月,朱元璋在宮中建成“大本堂”,廣集藏書、延請名儒,朱棣等皇子和勛貴子弟便開始在其中讀書學習。
  • 封王與成婚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冊封諸皇子為王,封十歲的朱棣為燕王,又設立大宗正院,即後來的宗人府,掌皇族內部事宜。朱元璋認為,元朝的滅亡,有一條重要原因就是主弱臣強,皇帝不得藩屏之助。因此,分封諸王便是要讓藩王拱衛皇帝,以維護朱家皇朝的統治。
洪武六年(1373年)三月,朱元璋頒布《昭鑒錄》,四月,頒布《祖訓錄》給朱棣等藩王,令他們抄寫在王宮正殿和內宮的東壁,書中蒐集了古代藩王的優劣事跡,以對皇子們進行宗法教育。朱棣在宮廷中要遵守繁瑣的禮儀制度,經常要參加各種朝見和祭儀
洪武九年(1376年),十六歲的朱棣與魏國公徐達長女徐氏(即明成祖仁孝皇后)成婚。朱元璋以秦王朱樉、晉王朱棡、燕王朱棣即將前往封地,便派遣朱棣和秦、晉二王前往“中都鳳陽,觀摩祖宗肇基之地,使他們了解明朝的基業由何而興。自此之後,朱棣先後三次被派往鳳陽常駐,在練兵演武的同時,還要充分了解民生疾苦和民間生活,對他的思想意識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史載朱棣在鳳陽時“民間細事,無不究知”,在鳳陽的這段生活可看作是朱棣宮廷教育的實習階段。

就藩北平

  • 結納地方官員培植力量
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棣就藩北平。每位親王擁有被稱作“護衛”的少量軍隊,少的三千人,多的一萬五千人。名義上,親王不得干預地方事務。但是在緊急情況下,親王可調遣王國所在地的鎮守兵。每有軍事行動,諸王都要帶領護衛隨軍出征,那些在疆場上叱吒風雲的將帥,雖身為大將軍,有時也要受到親王的節制。
諸王初封時,明太祖都要為他們選一名僧人加以輔佐。有一位僧人法名道衍(朱棣賜名姚廣孝),是一位頗有謀略與學識的人,洪武十五年(1382年),道衍隨朱棣北上燕邸,後來與他交往密切,十分投緣,還向朱棣推薦了一位術士,名叫袁珙。這兩人都成了朱棣的謀士。朱棣還設法結納地方文武官員,以培植自己的力量。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正月,朱元璋改大宗正院宗人府,命朱棣擔任右宗正。
  • 出征漠北俘獲北元太尉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正月,朱元璋命傅友德為大將軍,率列侯趙庸曹興王弼孫恪等赴北平,訓練軍馬,聽燕王節制,以出征漠北山西的軍隊歸晉王節制。
燕王率傅友德等出古北口,偵知北元太尉乃兒不花等駐牧迤都,遂揮師前進。這時適逢大雪,諸將欲待雪止再進軍。朱棣卻認為天降大雪,敵軍必然意料不到明軍將至,應當乘雪速進。大軍進抵迤都,與元軍僅隔一沙磧,竟未被發覺。雖以重兵壓境,朱棣仍欲智取。派部將觀童前往敵營勸降。觀童與乃兒不花是舊識,正在勸降時,明軍已大敗元軍,乃兒不花想乘馬逃走,觀童告訴他這是燕王的軍隊,不必害怕,邀請乃兒不花一同到明軍營帳中請降,果然被設酒款待,乃兒不花深受感動,便帶領部落和馬駝牛羊,一起歸降了明軍。
捷報傳到京師,朱元璋高興地說:“肅清沙漠者,燕王也!”自後,朱棣威名大振,更受倚重,屢次被朱元璋授命參與北方軍事,節制士馬(一說乃兒不花實為晉王朱棡招降,關於此事的爭議,參見“人物爭議-早年戰功”目錄)。
  • 總率諸王防備邊患
諸王之中,以晉王、燕王最被倚重,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命朱棣率潁國公傅友德出征,收捕番將阿失里等人。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三月,朱元璋命晉王節制山西、燕王節制北平各衛將士,凡軍中事務,都要啟奏朝廷和晉王、燕王。
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三月,朱棣率軍北征至徹徹兒山,擒敵將孛林帖木兒等數十人,又追擊至兀良哈禿城,遇敵哈剌兀,打敗敵軍凱旋。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晉王死後,朱元璋命朱棣節制北平都司、行都司、遼東都司及遼府護衛兵馬,令他總率諸王防備邊患。

繼統紛爭

朱元璋立長子朱標為太子,隨著時間的發展,引起諸王,特別是秦、晉、燕王的不滿。他們之間早已開始了明爭暗鬥。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棣招降乃兒不花後,晉王忌憚朱棣的功勞,到太子朱標處發告朱棣不聽自己的約束“勞師冒險”,使朱標將此事匯報給朱元璋。朱棣入朝,晉王又言語冒犯朱棣,還派人在燕王府內監視,搜求朱棣的“國中細故”,燕王每入朝,太子“數以語見侵”等等,其間劍拔弩張之勢十分明顯。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標去世,朱元璋接受學士劉三吾的建議,立皇孫朱允炆為皇太孫,以杜絕諸王對皇位的覬覦。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秦王去世。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去世前夕,晉王去世,朱棣成為了諸王中最年長者。這時朱棣的羽翼已經豐滿,不但有久征慣戰的護衛軍,許可權上也早已超出了“列爵不臨民”的規定。
晉王死後一個多月,朱元璋曾給朱棣一道敕諭:“朕諸子獨汝才智,秦、晉已薨,系汝為長,攘外安內,非汝其誰……爾其統率諸王,相機度勢,防邊乂民,以答天心,以副朕意。”無疑,這時朱元璋已把朱棣看作維護朱家皇朝的一個支柱,對他寄予很大希望。
然而,朱元璋畢竟精明過人,他也慮及燕王及諸王權勢過大,對繼任皇帝構成威脅,所以,朱元璋臨死時下遺詔:“諸王臨國,毋得至京。王國所在文武吏士,聽朝廷節制”,正顯示出他的這一憂慮。

舉兵靖難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閏五月,朱元璋去世,皇太孫朱允炆即位,遺詔諸王在封國,不得到京師奔喪。燕王朱棣自北平去南京,因朱允炆詔令而停止。
朱棣(明成祖朱棣)
姚廣孝
朱允炆用齊泰黃子澄之議削藩,不到一年時間,周王、岷王、湘王、齊王、代王先後被廢。朱棣則在加緊活動。他挑選壯士充實自己的護衛軍,以勾逃軍為名,收羅異人術士。表面上,朱棣藏起鋒芒,假稱有病,暗中則加緊練兵。他還利用燕府崇深之便,趕製軍器。
接著,朱允炆令張昺為北平布政使,謝貴張信掌北平都指揮使司,以謝貴控制北平(今北京市),另以都督宋忠、徐凱、耿瓛屯兵開平臨清山海關一帶,並調檢燕府護衛軍士,加強對燕王防範措施。
朱棣的佯狂只不過是緩兵之計,為了在大軍到來之前做好準備,他命令親信護衛指揮張玉朱能率將士八百人入衛王城。這時,北平都指揮使謝貴已經接到朝廷的命令,帶領在城的七衛軍隊和屯田軍士包圍了王城,並用本柵截斷了端禮門等的通道。朝廷削奪朱棣王號和逮捕燕府官屬的詔書也在這時到達北平。
建文元年(1399年)六月,齊泰將燕使鄧庸下獄審訊,具得朱棣將舉兵反狀,乃發兵逮燕府官屬,並密敕張信逮捕朱棣。張信為朱棣舊部,此時遂降朱棣,朱棣隨即為備。七月,朱棣以計(以裝瘋麻痹張昺、謝貴二人)擒殺張昺、謝貴,並命燕府護衛指揮張玉朱能率兵乘夜攻奪北平九門,遂據北平。後以尊祖訓、誅“奸臣”齊泰、黃子澄,為國“靖難”為名,誓師出征。革除建文年號,仍稱“洪武三十二年”。他諭令將士,同時上書朝廷,聲稱根據《祖訓》“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之惡。”從此便開始了一場歷時四年之久的戰爭,史稱“靖難之役”。

四載干戈

戰事之初,因北方諸將多朱棣舊部,降朱棣從戰者甚多。朱棣先後下居庸關懷來,捕獲南軍將領宋忠。趁勢攻下遵化,永平投降。
建文元年(1399年)八月,朱允炆以太祖舊將耿炳文為大將軍,率師30萬伐朱棣。大軍到達真定(今河北省正定縣),先鋒抵雄縣,為朱棣所襲,9千人全部戰死。復戰於真定,又大敗。
朱允炆遂以勛戚李景隆代耿炳文。九月,江陰侯吳高帶領遼東兵馬圍困永平。李景隆合兵五十萬,進軍至河間紮營。十月,朱棣親自率精騎襲大寧,執寧王朱權及其妃妾世子,得其部朵顏三衛騎兵(相當於僱傭兵,均為蒙古騎兵,戰鬥力極強),兵力驟增。
李景隆乘虛攻北平,但不能克(朱棣長子朱高熾鎮守,用冰凍住城牆,使李景隆無法破城)。燕王師自大寧返回後,於鄭村壩大破李景隆軍。李景隆退軍德州。朱棣趁機攻打蔚州、大同,引李景隆派兵救援、勞師無功。朱允炆被迫罷兵部尚書齊泰、太常寺卿黃子澄職,以緩燕師。
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雙方又戰於白溝河,李景隆再次戰敗,燕師乘勝圍攻濟南。山東參政鐵鉉固守濟南,以逸待勞,燕師久攻不下,敗還。九月,朝廷升鐵鉉為山東布政使,改命盛庸代李景隆。十二月,盛庸率師與燕軍會戰於東昌(今山東省聊城市),燕師大敗,主將張玉戰死。
建文三年(1401年),建文帝恢復齊、黃官職。二月,燕師再度南下。三月,在滹沱河打敗盛庸,再在藁城打敗吳傑等。朱允炆以放逐齊、黃為名,使他們外出募師勤王。當時,朱棣雖多勝,但損失頗重,而朝廷軍源頗廣,燕軍於河北、山東一帶所攻下的城邑,兵回後又為朝廷兵所據。
建文三年(1401年)底,有內臣自京師告密,朱棣得知南京空虛可圖,決計改變戰略。建文四年(1402年)正月,朱棣率師南下。四月,連破何福平安大軍。五月克泗州盱眙,兵指揚州。建文帝遣慶成郡主至燕師,乞割地求和,燕王不許。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江防都督陳瑄以舟師降燕,燕師渡江,下鎮江,直逼南京。谷王朱橞與李景隆開金川門降,南京城陷,宮中火起,朱允炆不知所終。

南京即位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七日,朱棣拜謁孝陵,然後在南京奉天殿即皇帝位。七月初一日,祭告天地,宣布革除建文年號,改當年為洪武三十五年,次年為永樂元年(1403年)。從此開始了他二十二年的統治。
朱棣即位後的首要任務是宣傳自己即位的合法性和處置政治反對派。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攻占南京後,開列“奸臣榜”,誅殺了一部分建文朝臣,例如方孝孺及其宗族親友被殺者八百七十三人,其門生盧原質鄭公智林嘉猷皆殉難;黃子澄齊泰等被誅殺滅族,練子寧之死,棄市者一百五十一人,家族被抄沒戍遠方者又數百人;陳迪之死,遠戍者一百八十餘人;司中之誅,姻族從死者八十餘人;胡閏之死,全家抄提者二百七十人;董鏞之死,姻族死戍者二百三十人。與此同時,朱棣並未將“奸臣榜”上的人全部誅殺,如張紞王鈍鄭賜黃福尹昌隆等人皆被寬宥任用。
朱棣(明成祖朱棣)
方孝孺
 朱棣對待朱標朱允炆一系和其他藩王的態度也有所改變。改封吳王朱允熥為廣澤王,衡王朱允熞懷恩王,徐王朱允𤐤敷惠王,隨母妃呂氏居懿文太子陵園。朱允炆追尊的興宗孝康皇帝,仍稱懿文太子。在對眾親王的態度上,凡在建文年間被廢黜幽系的諸王一律恢復了王位。他們紛紛到京師朝見新天子,朱棣動輒給予大量賞賜。這在表面上看來是遵從祖制以篤親親之誼,但實際上卻寓有駕馭之意。在脅迫寧王結盟時,朱棣曾許寧王以“事成當中分天下”,但朱棣做了皇帝卻不認舊賬,不要說中分天下,就是寧王乞求蘇州、錢塘也不獲準,終於改封南昌。朱棣還暗中削奪諸王的實際權力及軍權。代王、岷王、齊王的護衛先後被削,連同母弟周王的護衛也被迫交出。必使其力不足與一鎮相抗。
與此同時,朱棣詔告天下:建文時期更改的成法,全部恢復舊制。凡建文年間貶斥的官員,一律恢復職務。建文年間制定的各項法律規定,凡與太祖相悖的,一律廢除;並大赦天下,除了犯謀反、大逆,謀殺祖父母、父母等重罪不赦外,其餘罪無大小,通通赦免。但一些有利於民生的規定也被廢除,如建文二年下令減輕洪武年間浙西一帶的極重的田賦,至此又變重。
朱棣即位後,大規模對靖難功臣進行封賞。永樂元年(1403年)四月,再論靖難的功勞,封駙馬都尉袁容等三人為侯,陳亨陳懋等六人為伯。並廣求賢才,對山林隱逸的懷材抱德之士,令官府尋訪,量材擢用。

永樂盛世

靖難之役後,“淮以北鞠為茂草”,生產受到了嚴重破壞,大批農民流離失所。明成祖著手恢復民生、蠲免賦稅,下令山東、北平河南遭受戰禍的州縣,有無法耕種的人民,免去三年的差稅。不曾被兵禍亂的地方,也與直隸鳳陽、淮安、徐州、滁州、揚州一同蠲免秋夏稅糧,其餘直隸府州、山西、陝西、浙江、福建、江西、湖廣、兩廣、四川、雲南各蠲免一半,建文四年(1402年)七月初一日以前拖欠的一應錢糧、鹽課等一併免除。河南、山東、北平、淮南北流移的人民,令他們各還原籍復業,需要的種子牛具,令官府給付。建文年間廢除的北方學校依舊開設,不令其廢弛。
明成祖一再勸民于田畝,千方百計地招撫流民復業。明成祖一即位就遣人四出,招流民復業,要他們盡力田畝。永樂元年(1403年)十一月,明成祖對戶部臣說,老百姓不得已才背井離鄉,已經復業的,地方官要厚加撫恤,“未復業者,悉心招撫。新墾田地,停徵其稅”。明成祖還特地頒布詔令,各地都不得對逃徙的老百姓治罪。流民復業後,有的地方官向他們追征累年拖欠的糧芻。明成祖聽後很生氣遂對戶部臣說,農民不得已才逃亡,及其復業,田地荒蕪,農具種子皆無所出政宜周恤之。乃復征其逋負,窮民如此,豈有存活之理!自今逃民復業者,積年所負糧芻,悉與羯免”。這種做法應該說是很開明的,它使大批流民很快回到田間,使殘破的農業生產迅速得到恢復。由於連年戰爭的影響,不少地方的土地大量荒蕪,無人耕種。那些戰爭較少波及的地方,例如江南和山西的某些地方,則又顯得人多地少有的人甚至無地可耕。為了使農民和土地相結合,使大量的荒地得以開發,明成祖也像朱元璋一樣,在全國範圍內進行大規模移民。
朱棣(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對各地方官吏要求極為嚴格,要求凡地方官吏必須深入了解民情,隨時向朝廷反映民間疾苦。永樂十年(1412年),明成祖命令入朝覲見的地方官吏五百餘人各自陳述當地的民情,還規定“不言者罪之,言有不當者勿問”。之後,明成祖宣布“諭戶部,凡郡縣有司及朝使目擊民艱不言者,悉逮治。”即地方官或中央派出的民情觀察員,如果看到民間疾苦而不實報的,要逮捕法辦。對民間發生了災情,地方上要及時賑濟,做到“水旱朝告夕振,無有雍塞”。
明成祖在位時期,完善了文官制度,在朝廷中逐漸形成了後來內閣制度的雛形。同時,提出“為治之道,在於寬猛適中”的原則。
他利用科舉制及編修書籍等籠絡地主、士人,宣揚儒家思想,以改變明初過事佛、道教之風,選擇官吏力求因才而用,同時營建北京,五征漠北、南征安南,派鄭和下西洋,修撰《永樂大典》等典籍,為當時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的發展奠定了思想和組織基礎。

南下北征

永樂四年(1406)七月,明成祖命成國公朱能佩征夷將軍印充總兵官,西平侯沐晟為左副將軍,新城侯張輔為右副將軍,督師南征。進入安南,傳檄數胡季犛、胡漢蒼父子二十大罪,並告諭國人將輔立陳氏子孫。明軍連戰告捷。胡氏燒掉宮室,駕舟入海,後為明軍所獲。
成祖下詔,改安南為交趾,設立交趾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及都指揮使司,轄十五府,三十六州,一百八十一縣,由布政司直隸五州,分轄二十九縣,凡要害處,均設立衛所,加以控制。
永樂七年(1409年)二月,明成祖派使節赴韃靼,要求“相與和好,朕主中國,可汗主朔漠,彼此永遠相安無事。”不料,使節被殺,朱棣大怒,聲稱“逆命者殲除之”。
當年七月,朱棣派淇國公丘福征虜大將軍,率師十萬征討韃靼。但由丘福先率領千餘人馬到達臚朐河,輕敵冒進、指揮失當,與武成侯王聰、同安侯火真、靖安侯王忠、安平侯李遠一同戰死,其所率領的人馬也在臚朐河覆沒。朱棣震怒,決意親征。
永樂八年(1410年)二月,明成祖率五十萬大軍深入漠北,親征韃靼。五月,在斡難河畔大破本雅失里軍,本雅失里僅以七騎逃遁。明軍又擊破阿魯台軍於興安嶺阿魯台部眾潰散,阿魯台攜家屬遠遁,明軍大獲全勝。
後來,阿魯台降順,成祖封其為和寧王。在此之前,明成祖已封瓦剌首領馬哈木為順寧王、太平為賢義王、把禿孛羅為安樂王。但瓦剌勢力不斷強大,不僅阻遏明朝到西北的通道,而且企圖控制韃靼。
永樂十二年(1414年)二月,明成祖再度出塞親征瓦剌。六月,忽蘭忽失溫之戰答里巴汗與馬哈木、太平、把禿孛羅三王,率騎兵分三路列陣距明軍十餘里的山頭上,約三萬餘人,每人帶從馬三四匹。
明軍派兵向馬哈木挑戰,馬哈木派蒙古騎兵衝下山坡迎戰,被明軍密集的“神機銃炮”射回,只好聚集在山頂。此後明軍的東西兩翼部隊挺進,雙方互有死傷。
傍晚,朱棣指揮數百精騎為前鋒,火銃隨後齊發,騎兵乘勢力戰,瓦剌部大敗,王子等十餘人陣亡,數千人被殺,答里巴、馬哈木、太平和把禿孛羅脫身逃亡至土剌河。明軍大破瓦剌後,向阿魯台宣諭捷報,阿魯台不久後便遣使來朝。第二年,瓦剌馬哈木等遣使向明朝謝罪,恢復了對明朝的朝貢關係。
永樂二十年(1422年)三月,明成祖朱棣親征韃靼,其主力部隊至宣府(今河北宣化)東南的雞鳴山時,阿魯台得知明軍來襲,乘夜逃離興和,避而不戰。
七月,明軍到達煞胡原,俘獲韃靼的部屬,得知阿魯台已逃走,停止追擊,在回師途中,朱棣又率軍擊敗一貫支持阿魯台的兀良哈部,捕斬甚眾,兀良哈部的餘黨詣軍門投降。
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秋七月,明成祖再次親征阿魯台,九月,明軍聽聞阿魯台為瓦剌所敗,其部落潰散,便未出兵開戰。十月,韃靼王子也先土乾率領部落投降,朱棣封其為忠勇王,賜姓名金忠。十一月明軍回到京師。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正月至七月,明成祖最後一次親征韃靼,韃靼部首領阿魯台率軍進犯明山西大同開平(今內蒙古正藍旗東北)等地。
朱棣遂調集山西、山東河南陝西遼東五都司之兵於京師(今北京)和宣府(今河北宣化)待命。獲悉阿魯台已逃往答蘭納木兒河(今蒙古境內之哈剌哈河下游),朱棣令全軍急速追擊。
六月十七日,明軍進至答蘭納木兒河,搜尋方圓三百里卻不見阿魯台部蹤影,因所獲甚微,明軍糧盡,朱棣只得下令班師回朝。

病逝歸途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朱棣死於北征回師途中的榆木川(今內蒙古多倫西北,確切位置有爭議)。這時六師在外,京師無主,明成祖左右商定絕對不泄露皇帝逝世訊息。內臣馬雲與大學士楊榮金幼孜商議,將軍中的錫器收集起來熔成一椑(棺),將朱棣收殮。又將椑放在輦上,每天早晚照常上膳。大軍繼續朝京師進發,同時派人密報太子。
不久太子朱高熾(即明仁宗)即位,明成祖被安葬於北京天壽山長陵,與徐皇后合葬,尊謚稱“啟天弘道高明廣運聖武神功純仁孝文皇帝”,廟號太宗。
明世宗嘉靖時,明廷認為其“再造之功,同於開創”,改為明成祖。諡號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簡稱文皇帝。

為政舉措

政治

明成祖即位伊始,不僅恢復了諸王的王爵,還對他們大加封賞,如賜谷王朱橞鈔十萬錠、賜周王朱橚鈔八萬錠、賜齊王朱榑二萬錠、賜遼王朱植鈔二萬錠等等,這同樣是鞏固新生政權的需要。朱棣在利用藩王集團鞏固皇權的同時,也意識到了藩王集團對皇權的威脅,一面在對諸藩王封賞的同時,另一面則在嚴密注視著藩王的動向,進一步便著手削藩,只是他的手段較建文帝更加雷厲風行,其中較強有力的措施有三:遷徙邊疆要地的藩王於內地,削奪藩王的護衛,廢黜藩王為庶人。
永樂時期,明成祖將寧王朱權的封地由大寧遷往南昌,谷王朱橞由宣府重鎮遷到長沙,遼王朱植廣寧重鎮遷到內地荊州,韓王朱松封地由開原遷到平涼。與此同時,代王、岷王、遼王及朱棣同母弟周王的護衛均被削奪,使其軍權不足與朝廷相抗。
被廢為庶人的有齊王朱榑、谷王朱橞,齊王朱榑在建文時也被廢為庶人,朱棣恢復了他的舊封,但他惡性不改,“陰蓄刺客,招異人術士為詛咒,輒用護衛兵守青州城,並城築苑牆斷往來,守更不登城夜巡。”後被人告發,朱棣將他召回京師,朝臣有人彈劾他的罪過,齊王卻當廷蠻橫到:“奸臣喋喋,又欲效建文時耶!會盡斬此輩。”朱棣斷然將其禁錮於南京,革去三護衛,將他及其子孫都廢為庶人。谷王朱橞起初被遷往內地,常因有金川門迎降之功而自傲,永樂十五年(1417年),由於他陰謀打建文帝的旗號謀反,被廢為庶人。
明成祖即位後,恢復了洪武時廢罷的錦衣衛,設立東廠,合稱廠衛機構,天下臣民都處在嚴密的監視之下,他利用宦官出使、專征、監軍、分鎮、刺臣民隱事,設定鎮守內臣和東廠,宦官集團不僅被引入參政,政治勢力也在國家的政治生活中不斷發展壯大,特別是將宦官集團的管理部門獨立出來,不再由吏部負責,而是由宦官集團的內部機構——司禮監管理,強化了皇權和專制統治。
錦衣衛加東廠,使朝廷偵察工作日益嚴密,宦官也由此得以上下其手。為防範駐防軍將專權,成祖派宦官赴外地監軍,甚至委派宦官出任軍職統軍鎮守。出使外國也慮臣僚不忠而任用宦官。《明史·宦官傳序》說:從永樂年間開始,宦官得有出使、專征、監軍、分鎮、刺臣民隱事諸大權。宦官成為皇帝的耳目和心腹,明朝的心腹之病不可免了。如果說,內閣的設定,開始了閣臣執政的端緒,宦官的倚用又開創了內臣干政的惡例,影響是深遠的。
朱元璋時,由於廢除了丞相制度,皇帝直接領導六部,事無巨細都要皇帝親自處理。朱棣時期,完善了文官制度,在朝廷中逐漸形成了後來內閣制度的雛形,但內閣品級不高,一般要經過翰林院庶吉士鍛鍊。永樂朝內閣文臣雖只是正五品,從職權上看也僅備顧問,但國家大政方針的制定和決策,都要諮詢他們的意見,內閣的出現彌補了自中書省廢除後,中央機構在結構上的脫節,終明一世沒有被廢除。正統正德年間,內閣中樞決策的權位愈發鞏固,權力也開始超過六部,內閣首輔開始出現,其地位與作用也日益顯著。
明成祖在審判制度上的創舉頗多,審慎用刑,復行死刑五復奏,並以“令”的形式將其確立為法律制度,且良好地落到實處;各省死囚百人以上者,派遣御史去地方決囚;外地死囚亦可以赴京師會官審錄,擴大了會審的對象範圍;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冤假錯案。明代的熱審始於始於永樂二年(1404年),即在夏季炎熱時集中審理罪犯,除犯斬、絞罪立即處決之外,其餘徒、流以下罪犯,都令所在發遣減罪,以免罪囚在獄中淹滯而死。熱審的開創性實行,發揮了源頭作用,推進了明代恤刑制度的發展。
北平是朱棣興王之地,朱棣在此經營多年,統治比較穩定;另外北平處於北方農業區與牧區接壤處,交通便利,形勢險要,是漢蒙各族貿易的中心以及北方政治與軍事要地,定都於此不僅可抗擊自北入侵的蒙古人,且可進一步控制東北地區,由南則可統領中原,有利於維護全國統一,因此,朱棣即位後,即開始準備遷都。
永樂元年(1403年),詔以北平為北京,改北平府順天府。永樂四年(1406年)五月,明成祖開始營建北京,北京的營建工程主要分為內城、皇城和紫禁城。永樂九年(1411年),命工部尚書宋禮等修會通河。永樂十三年(1415年)五月,平江伯陳瑄等開鑿淮安附近之清江浦,使久廢的大運河重新暢通。永樂十四年(1416年),朱棣下令正式營建北京。永樂十八年(1420年),北京宮殿落成。這年九月,朱棣下令明年以北京為京師,正式遷都北京。永樂十九年(1421年)正月,朱棣在北京御奉天殿,朝百官,大祀南郊,遷都大政至此基本完成。
從此,北京成為全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今天北京紫禁城的規模就是當時奠定的,整個北京城布局嚴謹,極為壯麗,是中國封建社會建築史上的傑作。北京新都城的建築物在“規制”上遵循南京,是漢族政權的文化延續,除此之外,從拱衛京師的塞上長城,到富麗堂皇的紫禁城,以及南北貫穿、左右對稱的“中軸線”,北京在整體風貌上與因勢就形、自然布局的南京有了很大的區別。
朱棣(明成祖朱棣)
北京故宮(局部)
人士任用
朱棣時期任用的官吏
內閣
名臣
酷吏
功臣
封王
朱能張玉(封其子張輔為英國公),沐晟
封公
封侯
封伯
陳賢、陳旭、劉才張興趙彝沐昂房勝徐理徐祥金玉、高士文、陳志
宦官
鄭和:三保太監,七下西洋。
王景弘:鄭和的副手。
侯顯:有才辨,強力敢任,五使絕域,勞績與鄭和亞。
亦失哈:鞏固北方邊防,晚年研究改造武器,如改造步槍(裝槍頭-為安裝刺刀的先驅)。
王彥:原名王狗兒,尚寶監太監。
昌盛神宮監太監,貴州人。歷洪武-建文-永樂-洪熙-宣德五朝
阮安:明永樂朝時的著名建築師和水利工程師。

軍事

明成祖由掌握軍權而奪得皇權,深知軍兵的重要。尤其是京師的軍兵,更是皇權的重要支柱。明太祖時,京師設有京軍,是最精銳的兵力。洪武四年(1371年)統計,共有二十萬七千八百餘人。但其中精銳,據說只有七八萬人(《典故紀聞》卷十七)。京軍分編四十八衛,由五軍都督府統領教練。明成祖為加強京軍,在京師組建三大營。
一是“五軍營”,即原由五軍都督府教練的軍兵,分為步兵與騎兵兩個兵種,包括京師衛所軍和各地抽調來京的班軍。
二是“三千營”,由邊境少數民族即所謂“邊外降丁”組成,主要是騎兵。原來只作為儀仗,後來主要用於巡哨。
三是“神機營”,用火器裝備起來的步兵軍團。據說當時採用安南神機槍的製造方法,製成神機槍和神機炮兩種火器,炮利於守,槍利於戰。神機營成為作戰力較強的機械兵種。
三大營都設有“提督內臣(宦官)”或“坐營內臣”,另有武臣及坐營官、司官、把總。神機營還設有“監槍內臣”。京軍三大營兵多用於朝廷的重大軍事行動,平時捍衛京師。
朱棣對北部邊防進行了大幅度的調整和改造,不僅使邊防指揮系統和沿邊兵力部署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也使北部邊防的攻防組合得到改善。在此基礎上,以京軍為後盾的分地防禦的邊防格局初步形成。
朱棣為了徹底解決元朝的殘餘勢力,從永樂八年(1410年)開始,朱棣親自率領明軍進行北伐(詳見“明成祖北伐”詞條)。這次北伐,明軍在飛雲山大戰中擊破五萬蒙古鐵騎,蒙古本部的韃靼明朝稱臣納貢。
永樂十二年(1414年),朱棣舉行第二次北伐,擊敗了蒙古另一部瓦剌,瓦剌遣使謝罪之後,朱棣班師回朝。
永樂十九年(1421年),朱棣舉行第三次北伐,大敗兀良哈蒙古。
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七月,明成祖第四次北伐,再次親征阿魯台。明成祖聽聞阿魯台為瓦剌所敗,大軍駐師不進。十月,於上莊堡接受也先土乾投降,封忠勇王,賜名金忠。十一月,班師回朝。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正月,韃靼部進犯邊關,朱棣組織進行第五次北伐。明成祖五次北伐致使蒙古勢力進一削弱,維護了明朝邊境的安寧,後來朱棣亦在第五次親徵得勝回朝途中病逝。
永樂初年,朱棣遣在宮中擔任親衛的義子安定王后裔脫脫空降哈密,設哈密衛,以畏兀兒馬哈麻火者為指揮,辜思誠、哈只馬哈麻為經歷周安為忠順王長史劉行紀善
永樂五年(1407年)七月一日壬子,宋晟奏哈密頭目陸十等作亂,忠順王脫脫已殺之,恐有他變,遣人請兵為守備。朱棣敕宋晟以兵五百或一千,選才能之將率領,赴之。且令熟計使相更代。
宣德二年十月二十二日丙子,涼州衛永昌衛山丹衛土韃官軍,擺擺羅哈剌等七十家居哈密者,皆思歸,令怕哈木來奏:‘願赴京師效力’。上遣內官李信、林春齎勑諭,哈密忠順王卜答失里、忠義王弟脫歡帖木兒,‘俾悉遣來’
建文元年(1399年),安南國相黎季犛殺其主自稱太上皇,立子蒼為帝,並改名胡一元。明廷誤信安南王陳氏嗣絕,封季犛為王。
不久,故安南王之孫陳天平來奔,季犛佯請陳天平歸國為主。永樂四年(1406年)正月,明成祖遣都督黃中以兵5000送陳天平歸,三月遭季犛伏兵襲擊,黃中敗還。
七月,成祖命朱能為征夷將軍,張輔沐晟為副將軍,率兵號稱80萬征討安南。永樂五年(1407年)正月,明軍追安南兵至黃江,攻破其江中兵寨,後又連戰木丸江、富良江獲勝,俘黎季犛父子。永樂五年(1407年)六月,明朝令改安南為交阯,設交阯布政使司。
這場戰爭最後以明朝勝利、胡朝滅亡告終,越南被併入明朝領土,標誌著安南屬明時期的開始。最終安南獨立,明封黎利安南國王,從此朝貢不絕。
永樂九年(1411年)三月,朝廷任命劉江為遼東總兵官,負責遼東防務。
永樂十四年(1416年)十二月,於旅順口、望海堝、左眼、右眼、西沙洲、三手山、山頭等地修建烽台七座,派兵防守,以防倭寇
永樂十七年(1419年)六月十五日,在望海堝發生戰爭,此戰總計殺死倭寇742名,生擒857名。劉江令用50輛大車載運俘虜,勝利地結束瞭望海堝戰鬥。

經濟

朱棣注意社會經濟的恢復與發展,認為“家給人足”、“斯民小康”是天下治平的根本。他大力發展和完善軍事屯田制度和鹽商開中則例,保證軍糧和邊餉的供給。派夏原吉治水江南,疏浚吳淞。在中原各地鼓勵墾種荒閒田土,實行遷民寬鄉,督民耕作等方法以促進生產,並注意蠲免賑濟等措施,防止農民破產,保證了賦役征派。通過這些措施,永樂時“賦入盈羨”,達到有明一代最高峰。
朱棣(明成祖朱棣)
明朝永樂年間的貨幣—永樂通寶
永樂三年(1405年),全國稅糧31133993石,這是連續第三年保持在三千一百萬石以上的稅收,按照當時不足一千萬戶的民戶統計,每戶平均納稅超過三石。此外從永樂元年起軍衛屯田的收入也達到高峰23450000石,加上民戶交納的稅糧,平均到當時人口,人均超過一石。在永樂二十二年間,“稅糧總入達691,312,600石,平均歲入超過三千三百萬石,而且總的趨勢是增長的。這是有明一代的顛峰時期。”
朱棣為保證北京糧食與各項物資的需要,於永樂九年疏浚會通河,永樂十三年(1415年),因原本淤塞的大運河會通河段全面疏浚,明朝停止海運,改由大運河漕運,由陳瑄負責,駐節淮安。從此,長達1794千米、溝通五大水系、跨越十個維度的大運河迎來了歷史上的輝煌期,成為明代都城北京賴以生存的生命線。
《明史》卷85《河渠志·運河》云:“明成祖肇建北京,轉漕東南,水陸兼挽,仍元人之舊,參用海運。逮會通河開,海陸並罷。南極江口,北盡大通橋,運道三千餘里。”
當時,江南漕船沿大運河抵達淮安後,須通過陸路運輸翻過河壩,再經淮河抵達清河,既辛苦又花費巨大。陳瑄自淮安城西管家湖起,開鑿二十里河渠,命名為清江浦,將湖水導入淮河,並修築四座閘門,定時啟閉,大大節省了挽運之苦。

文化

永樂元年(1403年),朱棣為標榜文治,命翰林侍讀學士解縉等人,廣采天下書籍,分類編輯成書,不厭浩繁。第二年冬便編成了一部大型類書,朱棣命名為《文獻大成》。但朱棣仍嫌此書簡略,又命姚廣孝等人重修,自有書契以來,凡經、史、子、集、百家、天文、地誌、陰陽、醫、卜、僧、道、技藝各書無不包羅。永樂五年(1407年),書成,朱棣賜名《永樂大典》。
這是一部規模空前的大型類書。全書22937卷,其中僅目錄就有16卷,共11095冊,總計約三億七千萬字。自先秦至明初,所引書七八千種之多,保存了大量的文獻資料,極為珍貴。收錄入《永樂大典》的圖書均未刪未改,是中國古代最大的百科全書,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書,比十八世紀中葉出版的《大英百科全書》和《法國百科全書》要早300多年。
除《永樂大典》外,朱棣還組織了一系列大型編書活動,命侍臣輯錄自古以來的“格言善行”有益於太子者,編纂成《文華寶鑑》頒授給皇太子朱高熾。永樂七年(1409年),編成《聖學心法》,內容涵蓋"君、父、子、臣"四道,並以君道為主,重點闡朱棣的治國理念。永樂八年(1410年),敕令雕印佛經《永樂北藏》,是現存完整大藏經中最為精美的一部。
永樂十三年(1415年),理學書籍《四書五經大全》和《性理大全》編成。命黃淮楊士奇等主持編纂《歷代名臣奏議》,於永樂十四年(1416年)完成,全書350卷,搜羅歷代典制沿革、政治得失,此書至今仍是歷史工作者的參考書。永樂十六年(1418年),明成祖下詔編纂《天下郡縣誌》,命夏原吉、楊榮和金幼孜領其事,以紀天下形勢、各地沿革、物產等。永樂十七年(1419年)三月,編成以勸善教化為目的的《為善陰騭》。永樂十七年(1419年)至永樂二十年(1422年),編纂了頒行於明英宗正統年間的《正統道藏》。
明成祖利用科舉制及編修書籍等籠絡地主知識分子,宣揚儒家思想以改變明初嗜佛之風,選擇官吏力求因才而用,為當時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的發展奠定了思想和組織基礎。
朱棣在位期間,一方面嚴厲整頓和限制佛教,完成了對明代整頓和限制佛教政策的補充和完善,另一方面又大力對之加以提倡和保護。朱棣對佛教採取的政策和措施,對他維護和鞏固封建統治、維護國家統一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對佛教整頓和限制政策也為後朝所沿用,影響深遠。
明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明成祖朱棣在靖難之役後,成功地登基為帝,他認為是真武大帝保佑了他。於是開始史無前例地大修武當,費時十二年之久,在武當山建成了9宮8觀,72岩廟等33處大型建築群。建築面積達160萬平方米,還修成39座橋樑,12座亭台,形成了明代詩人洪翼聖所說的“五里一庵十里宮,丹牆翠瓦望玲瓏,樓台隱映金銀光,林岫迴環畫境中”的宏偉景象。此外,還鋪砌了全山的石道,使整個武當山成為一座真武道場。
朱棣(明成祖朱棣)
武當山金殿
據說當年武當山最鼎盛時,道士曾達到2萬之眾。道觀殿閣與山色風光渾然一體,使武當山成為一片幽深神奇的道教世界。在中國眾多的名山之中,如此大規模地規劃和建造雄偉的建築群,除武當外絕無僅有,在世界上也極為罕見。
朱棣崇奉真武神,大修武當山宮觀,扶植武當道教,這是明史和中國道教史上的一件大事。

民族

主詞條:西藏八王烏斯藏都司
河州衛口外的邊都溝(今青海省循化縣文都鄉)土司,是十世班禪大師所出身的文都千戶家族。該家族原在西藏,與薩迦款氏家族同宗,先祖隨八思巴到青海,定居在循化文都,成為當地的藏族首領。明朝初年該家族歸附明朝,其首領賞思曾進京朝貢,受到朱棣的封賞。
朱棣還試圖把當時宗教人物格魯派(黃教)的創始人宗喀巴請到明廷。到15世紀初,宗喀巴主張的一種新的和更嚴格的寺院生活很受人注意,所以在永樂五年(1407年),朱棣請他來朝廷。宗喀巴拒絕了,永樂十一年(1413年)朱棣再次發出邀請,宗喀巴派了他的主要弟子之一釋迦也失代替他前往南京。釋迦也失從永樂十二年(1414年)至永樂十四年(1416年)留在南京,隨即獲準帶了豐厚的禮物回藏。格魯派繼續與明朝朝廷交換禮物並派去使團,直至15世紀30年代。
明太祖所創製的治藏政策特別是宗教政策到明成祖朱棣在位時更趨完善。這一政策的核心被概括為“多封眾建,因俗以治”。自明成祖開始,在藏區各教派中先後封了三大法王、五個王及其他各級僧官若干,“俱給印誥,傳以為信”,為朝廷效力。冊封情況如下表:
明成祖敕封的僧人
王號
冊封時間
受封者
永樂四年(1406年)
永樂五年(1407年)
思巴兒監藏(靈藏僧人)
永樂五年(1407年)
宗巴斡即南哥巴藏卜(貢覺僧人)
永樂十一年(1413年)
領真巴兒吉監藏(止貢噶舉派僧人)
永樂十三年(1415年)
南渴烈思巴(薩迦思達藏僧人)
永樂五年(1407年)
得銀協巴噶瑪噶舉派五世活佛)
永樂十一年(1413年)
昆澤思巴(故元帝師貢噶堅贊之孫)
永樂十三年(1415年)
釋迦也失(宗喀巴之弟子)
加上又封了若干大國師、國師、禪師,它們分屬於薩迦和噶舉派噶瑪帕竹、止貢等支派,所轄區域幾乎覆蓋了整個西藏地區。受封的諸王和國師等僧官,都得到皇帝頒賜的印鑑、寶物,並允以世襲延續,定期朝貢。
朱棣通過搞瓦解、賞賜和軍事平定蒙古不聽命於他的諸部落,想方設法在北方邊境取得和平。在朱棣征剿叛逆的阿魯台和馬哈木部落領袖的同時,他還派使團帶著禮物邀請蒙古人在納貢制度下進行貿易。明朝廷利用這一制度出於幾個目的。它提高了朝廷的威信;它能不求助於武力而使遊牧民安分;它為明朝騎兵提供馬匹的來源。
為了控制蒙古納貢使團的次數和規模,他們來華的路線和入境點、他們在朝廷呈獻時的禮儀、朝貢品應付的價格、以及送給部落領袖及其使者的禮品,明朝廷都制訂了細緻的規定。例如,兀良哈諸衛獲準每年派使團兩次,每次三百人,一次在皇帝生日時,一次在元旦。蒙古使團一般呈獻馬、家畜作為貢品,要求報酬、禮品、官職和貿易特權。朝廷以錢鈔、白銀、絲綢、紡織品、官品和官銜賞賜給部落領袖及其使者,以高價收取貢品,並準許蒙古人在指定的地點進行貿易。
永樂元年(1403年),明朝派人至奴兒乾地區招撫,次年各部歸附,朝廷任命各首領為指揮同知等職,其後數年,明朝即以此為基礎,逐漸在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成立了一百三十一個衛,永樂七年(1409年),在當地官員忽剌修奴的建議下,在黑龍江入海口一帶成立都指揮使司以統轄各衛,以康旺為都指擇同知,王肇舟指揮僉事
奴兒乾都指揮使司的統治範圍,東南起日本海,並包括庫頁島,西至斡難河(今鄂嫩河),北抵外興安嶺。其對於東北地區的統治並非直接掌管,而僅是在重要地點設軍事據點及發展交通路線,各族實質上仍由各部族自行統治,而除少數官員之外,大多數官軍人員由當地部族人民擔任,中央間或派遣人員加以巡視宣慰各族人民。
明成祖之後,明朝對於東北的經營較不重視,該地官員大多成為世襲而不受中央控制,宣德九年(1434年),正式撤銷奴兒乾都司。
朱棣在位時期把女真諸部落納入納貢體系之中。女真諸部落包括定居在鴨綠江西北和長白山之南的建州和毛憐部落;住在松花江和阿什河附近的半務農的海西女真;沿鴨綠江和烏蘇里江靠漁獵為生的野人女真
明成祖有四大目標:保持遼東的安寧,以便他能集中精力對付蒙古的威脅;不讓朝鮮成為在東北支配一切的力量;促進諸如馬匹和裘皮等產品的交易;在較為發達的女真部落民中傳布中國的文化和價值觀念。
朝廷在建立與女真人的關係方面採取了主動行動,其措施是派遣外交使團,送禮品給他們的部落領袖,邀請他們進行納貢制度下的貿易。
早在永樂元年(1403年),朱棣開始派一個使團出使建州女真的統治者阿哈出以進行籠絡;使團受到很好的接待。12月,朱棣在建州設一女真衛,並賜官印以及錢鈔、絲綢、袍服和生活用品等禮物給建州使者。不到五年,另外五個衛在女真領土上建立。
朱棣在位時期,在遼東設立179個衛和20個所,以確保女真人的臣服和納貢貿易的順利進行。許多在適當時機得到官銜、官品和貿易特權的女真部落領袖放棄了與朝鮮的聯繫,宣布他們效忠於明廷。

外交

明朝的外交政策是以“宗主”自居的朝貢外交。當時的明朝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上,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因此吸引了眾多海外國家,出現了各國爭相來朝的盛況。當時與明朝發生外交關係的國家多至近百個。前來朝貢者可分為三類:一是臣服於明朝,希望得到明朝承認、封賜與支持的國家或地區貢使;一是仰慕中國文化,想親眼目睹中國風采的各國君主貴族;一是以貢使身份來華貿易的商人。
永樂三年(1405年),由於貢使日多,朱棣下令重置洪武中廢罷的市舶司。為了與各國來人交流,同時還設定了四夷館,專掌翻譯各國及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四夷館下設有朝鮮、日本、安南、暹羅、韃靼、滿剌加、畏兀兀、琉球8個館。要求館內工作人員熟悉外語,以利於接待時的相互交談,同時設會同館接待外國使臣。
永樂時期,共有4個國家的國王先後7次來訪,共有來華使節318次,其中,浡泥國王、蘇祿國王和古麻剌朗國王在死後均葬於中國境內,其陵墓至今猶存,成為中外友好的歷史見證。這種情況是歷朝歷代都不曾見過的。這從一個側面表明,永樂年間的海外交往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開創了古代中外元首外交的先例。
永樂五年(1407年),鄭和第二次下西洋期間到了浡泥,永樂六年(1408年)八月,浡泥國王麻那惹加那親自來朝,十月一日,浡泥國王因病死於會同館,明成祖特命工部為浡泥王準備棺槨、明器,將浡泥王安葬於南京安德門外的石子崗,立碑勒銘,並於墓旁建祠,諡號“恭順”。
永樂十五年(1417年),蘇祿國東王巴都葛叭答剌與該國西王麻哈剌吒葛剌麻丁、故峒王妻叭都葛巴剌卜,一起帶領超過三百四十人之使團來到中國朝貢,在回國途中,東王病卒於德州,以王禮葬於德州城北,明成祖賜諡號為“恭定”,蘇祿東王墓和所立石碑至今尚存,已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文物。
永樂十八年(1420)十月,古麻剌朗國王乾剌義亦敦奔率妻子、陪臣來朝,永樂十九年(1421)正月辭歸,四月到達福建,乾剌義亦敦奔病死在當地,明成祖聞訃後,遣禮部主事楊善前往諭祭,諡號“康靖”,賜墳墓,以王禮安葬於福州,命其子繼承王位,率眾回國。
明朝初期以婆羅(Borneo)汶萊為界,以東稱為東洋,以西稱為西洋,故過去所稱南海、西南海之處,明朝稱為東洋、西洋,且暹羅灣之海,稱為漲海。
自明代永樂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鄭和受朝廷派遣,率領規模巨大的船隊七次出海遠航,同南洋、印度洋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友好和平交流(詳見“鄭和下西洋”詞條)。最遠曾達非洲東岸、紅海和伊斯蘭教聖地麥加。在七下西洋過程中,鄭和船隊一行亦秉承永樂皇帝嚴守道德、正義原則,恪遵明成祖“民胞物與,泛愛萬物”的具體任務。
朝鮮
建文四年(1402年)9月,朱棣派俞士吉去通知朝鮮王李芳遠他登基之事。11月,國王派使者請求新的印璽和敕封;永樂元年(1403年)他又派一個使團,要求取得醫治其父疾病的藥材,它們標誌著定期互派使節的開始。朝鮮人進貢土產品,如人參、漆器、豹和海豹皮;但在宣德四年(1429年)之前,最重的負擔是年貢150兩黃金和700兩白銀。作為回報,皇帝賜給朝鮮王及其使者豐厚的禮物——絲綢、精美的衣服、藥材、書籍和樂器;他還授予朝鮮王及其世子以榮譽的稱號。
從洪武十六年(1383年)以後,明廷的海防力量有所加強,倭寇騷擾較洪武前期有所收斂。明成祖認為,消極防禦只能減少倭患,卻不能杜絕倭患,應當恢復中日邦交關係,開展兩國貿易,通過貿易使日本獲取厚利,日本政府為了維護貿易利益,必然要主動抑制倭寇。
永樂元年(1403年)八月,明廷命左通政趙居任,行人張洪等出使日本。九月,禮部尚書李至剛奏說:“日本國遣使入貢,已至寧波,凡番使入中國,不得私載兵器,刀槊之類鬻於民,具有禁令,宜命有司會檢。番舶中有兵器,九槊之類,籍封送京師。”明成祖認為:“外夷嚮慕中國,來修朝貢,危踏海波,跋涉萬里;道路既遠,貲費亦多,其各有齎,以助路費,亦人情也,豈當一切拘之禁令”。李至剛認為兵器在民間不許私有,也不許買賣,明成祖令官府按照中國的市值給付給日本。“毋拘法禁,以失朝廷寬大之意,且阻遠人歸慕之心。”
永樂二年至八年(1404—1410年),明廷六次派使節出使日本,日本使節也乘貢船七次入明。關係十分密切。按照規定,日本勘合船入寧波後,先由浙江布政司會同寧波市舶司檢驗勘合,如無詐偽,則上報京師禮部,再次驗對無誤後,日貢使一行才能攜貢物入京。如果攜帶商品過多,明廷又不願全部收購,則允許日使在會同館明朝官吏監督下貿易三天。如果勘合船人數過多,除允許少數人進京入貢外,其他隨從人員則在寧波妥善安置,並在當地市舶司官吏監督下進行貿易。勘合貿易,使日本幕府大獲其利。
洪武二十年(1387年),帖木兒派遣回回滿剌哈非思向明朝首貢,明朝給予了豐厚的賞賜,這標誌著明、帖朝貢貿易關係正式建立。此後,明、帖朝貢貿易在洪武年間密切發展。到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帖木兒勢力壯大,野心滋生,遂羈留了明朝派出的傅安使團。從此,帖木兒對明朝的態度逐漸變得強硬起來,最後發展到兵戎相向的對抗態勢。永樂二年(1404年),帖木兒率兵東征,明朝方面也不甘示弱,積極整軍備戰,加強邊備力量,導致明、帖關係陷入白熾化狀態。明成祖即位後,隨著傅安等人的歸國以及雙邊的努力,明、帖朝貢貿易得以恢復,並在永樂年間走向繁榮。
永樂五年(1407年),帖木兒之子沙哈魯奪取帝國統治權,以赫拉特為中心,明稱為哈烈國,其子兀魯伯駐於撒馬爾罕。在沙哈魯和兀魯伯時期帖木兒王朝與明朝的關係不斷鞏固和加強,使臣往來頻繁,貢賜貿易活躍,彼此的友好關係進入穩定發展的新時期。永樂五年(1407年)到正統十二年(1447年)於哈里勒、沙哈魯和兀魯伯統治期間,帖木兒王朝前往明朝的使團共多達次,不斷向明朝貢奉馬、駝、玉石及獅子等貢品,明朝則則一一予以豐厚的回賜。這一時期,明朝也多次派傅安、陳誠、阿兒忻台、魯安、郭敬、李貴等使臣訪問中亞撒馬爾罕等地。

歷史評價

史書評價

歷代評價

軼事典故

自比元祖

建文永樂交替之際,朱棣多次提及元世祖忽必烈入主中原乃天命所在,以及建立了中華“垂統”的貢獻;永樂十七年(1419年),在對武臣敕令時,朱棣曾稱讚忽必烈的武備強盛、天下安寧。
日本學者宮崎市定通過深入研究後指出,永樂帝是以元世祖忽必烈自居。日本另一位明史專家檀上寬贊同認為,永樂帝的終極理想目標不是唐太宗時代,而是忽必烈時代。朱棣憧憬的君主夢,兩位史學名家俱言之鑿鑿,持論的理由有三:
一、元明之間具有時間上的因緣性和制度上的連續性;
二、元朝以前,中國還不是一個世界性的帝國;元朝以後,中國已是一個世界性帝國。這個歷史遺產,接替國家不得不去面對、處置。從這個意義上,唐朝與明朝存在本質上的時代差異;
三、朱棣個人慾建立超邁其父的功業,希望像忽必烈那樣讓“四夷來朝”。

馬苑對聯

明太祖朱元璋游馬苑,朱棣(其四子)與朱允炆(其長孫)同侍,其時朱允炆已被屬意為皇位繼承人,太祖即興出句令兩人對曰:風吹馬尾千條線。朱允炆對曰:“雨灑羊毛一片氈。”太祖以為“氣弱”。朱棣對曰:“日照龍鱗萬點金。”後一對句比前一對句氣象雄渾得多。後來朱棣取代朱允炆登上帝位並把國都由南京遷到了北京。其實,從對聯一事,我們已經可以看到朱棣和朱允炆的性格差異。

駁斥迷信

貴州布政司右布政使蔣廷瓚進言,朱棣北征班師的訊息傳出後,思南府婺川縣的大岩山發出了連呼萬歲的聲音,人們都說是皇上的恩威使得山川顯靈,禮部尚書呂震也請求上表祝賀。朱棣卻認為山谷之間發出聲響是自然現象,而不是異事,是當地官員失察,呂震諂媚阿諛,非君子事君之道,拒絕了他的請求。
甌寧縣有方士向朱棣進獻金丹和方書,朱棣說:“這是妖人啊,秦皇漢武一生都被方士欺騙,妄求長生不死之藥,他又想來騙我,我不會用,金丹令他自己吃下吧,方書也一併毀掉,不要讓他再欺騙別人。”

知音天子

朱棣在治國理政之餘,對音樂戲劇也有一定的興趣和欣賞能力,有“知音天子”之稱。當時的戲劇家賈仲明湯舜民楊景賢等曾侍朱棣於燕王府,編撰了數量眾多的雜劇供朱棣欣賞。
堅瓠集》記載,永樂時期,京城裡有位著名的歌女名叫齊亞秀,曾經在宮裡侍奉朱棣宴飲,朱棣吃飯時,便在一旁唱曲,齊亞秀出宮後跟人說:“這是一位知音天子啊,每當我唱到關鍵情節的地方,他便舉起酒杯向我致意。”

愛好書畫

朱棣愛好書法,據記載,其書法“甚奇崛”,時常以御筆書法賜給寵眷的大臣,閒暇時也喜歡練字自娛、援筆肆書,欣賞書法作品時,又為其匠心獨運的精妙製作而讚嘆,朱棣最欣賞大學士沈度,沈度的書法豐腴溫潤,被朱棣贊為“我朝王羲之”,凡是朝中的金簡玉冊,以及一切大製作,必命令沈度來書寫。
朱棣登基後,欲模仿宋代制度建立書、畫二院,還喜愛畫家郭純“布置茂密”的繪畫,偏愛布局較為茂密豐滿、氣勢雄偉的北宋山水畫風。

北京地名

在現今北京朝陽東壩地區有馬廠、馬房駒子房行宮廟等許多與馬字和帝王行跡有關的地名,這些和朱棣有關。朱棣遷都北京後,東壩以其水草豐美,宜於牧養皇家馬匹,而一度成為明朝的御馬苑。這裡每隔三四里建一個馬廠,大大小小共有二十多個,養馬若干,可謂遍地開花。每個馬廠都有圍牆,牆裡蓋有馬棚,牆外草地平曠,馬群悠閒自在。母馬懷孕產崽,就蓋了駒子房負責接生。馬廠、馬房、駒子房、行宮廟等與馬字和帝王行跡相關的地名,留存下來了。

大報恩寺

永樂十年(1412),朱棣下令在南京開工建造氣勢恢宏的大報恩寺,先後動用10萬工役,耗費巨資,歷時19年建成。大報恩寺為明初“金陵三大剎”之一,華麗精美的大報恩寺琉璃塔呈九層八面,高約32.9丈(一說約24.6丈),明末文人張岱稱其為“中國之大古董,永樂之大窯器”。
根據《明太宗實錄》中的記載,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因天禧寺的重建將要完工,朱棣正式賜名“大報恩寺”,並親自撰寫了碑文。清末太平天國戰爭中,大報恩寺毀於戰火,現存琉璃拱門構件,藏於南京博物院

天津建城

永樂二年(1404年)十一月,明朝政府設天津衛,天津正式築城。相傳,朱棣為了紀念“靖難之役”的勝利,而賜此地名為“天津”,意謂“天子經由之渡口”。
20世紀60年代初,在南門外大街發現了一座明代嘉靖年間所立的名為《修建三官廟碑》的石碑,記載:“夫天津小直沽之地,古斥鹵之區也。我朝成祖文皇帝,入靖內難,聖駕嘗由此渡滄州,因賜名曰天津,築城鑿池,而三衛所立焉。”此碑詳述了天津賜名、築城、設衛之經過,也證實了史料的說法。
朱棣(明成祖朱棣)
徐皇后

瑞應麒麟

鄭和下西洋期間,帶回了多個國家特產的奇珍異獸,其中最特別的當屬“麒麟”。永樂十二年(1414年),榜葛剌國向明朝進貢實際上為長頸鹿的瑞獸“麒麟”,這一幕被繪製為沈度序本的《瑞應麒麟圖軸》和曾棨序本的《明人畫瑞應圖卷》,它們以圖畫形式記錄了榜葛剌國進貢麒麟一事。
這種以麒麟為主題的瑞應圖像在永樂時期的政治領域扮演了一定角色,將長頸鹿認為“麒麟”並非簡單的認知錯誤,“麒麟”的出現為朱棣的政治合法性提供了依據,被用來樹立帝王權威以及教化民眾,宣傳太平盛世的“祥瑞”,圖中特殊的麒麟形象也是中國明代與亞非國家間友好交往的見證。
朱棣(明成祖朱棣)
明永樂十二年(1414年) 《瑞應麒麟圖軸》
朱棣在位時期“麒麟”進貢情況
時間
與鄭和下西洋的關係
長頸鹿輸出國或地區
永樂十二年(1414年)
第四次下西洋期間
榜葛剌國(今孟加拉國)
永樂十三年(1415年)
第四次下西洋期間
麻林國(今肯亞馬林迪
永樂十五年(1417年)
第五次下西洋期間
阿丹國(今阿拉伯半島,葉門首都亞丁(Aden)一帶)
永樂十九年(1421年)
第六次下西洋期間
阿丹國(同上)

人物關係

父母

關係
備註
父親
明太祖朱元璋
母親
存爭議,《明史》、《明實錄》記載為孝慈高皇后馬氏。另有碽妃、元妃等說法,詳見下文“人物爭議”

兄弟

兄弟
朱標
朱樉
朱棡
朱橚
朱楠
朱楨
朱榑
朱梓
朱杞
朱㰘
朱檀
朱椿
朱柏
朱桂
朱棟
朱楧
朱植
朱栴
朱權
朱桱
朱楩
朱橞
朱松
朱模
朱楹

后妃

姓名
備註
安徽鳳陽人,徐達長女,永樂五年(1407年)去世,卒年四十六歲
金/李氏
女真酋長於虛出(阿哈出)女,明成祖為燕王與之聯姻
昭獻貴妃王氏(王貴妃
蘇州人,永樂十八年(1420年)去世。
河間忠武王張玉之女,英國公張輔的姐妹。永樂七年(1409年)二月冊封為貴妃。
恭獻賢妃權氏(權賢妃
朝鮮人,永樂七年(1409年)二月冊封。永樂八年(1410年)去世。
康惠莊淑麗妃韓氏
朝鮮人。明成祖死後,韓氏等16餘人殉葬。
康靖莊和惠妃崔氏
---
康穆懿恭惠妃吳氏
---
貞靜順妃張氏
---
惠穆順妃郭氏
---
恭和榮順賢妃王氏
---
安順惠妃龍氏
---
恭順榮穆麗妃陳氏
---
昭肅靖惠賢妃王氏
---
昭惠恭懿順妃王氏
---
昭敬忠順賢妃喻氏
---
永樂七年(1409年)二月冊封。
李昭儀
永樂七年(1409年)二月冊封。
---
恭榮美人王氏
---
景惠美人盧氏
---

子女

關係
姓名
備註
兒子
仁宗朱高熾
母仁孝文皇后徐氏。
漢王朱高煦
母仁孝文皇后徐氏。
趙簡王朱高燧
母仁孝文皇后徐氏。
朱高爔
幼殤,未封爵位。生母信息存有爭議,《明史》中記載“高爔未詳所生母。”《明書》中記載:“惠妃吳氏,生皇四子高燨,未封薨,謚康穆懿恭”
女兒
永安公主朱玉英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下嫁廣平侯袁容,永樂十五年(1417年)去世,母仁孝文皇后徐氏。
永平公主朱月貴
下嫁富陽侯李讓,正統九年(1444年)去世,母仁孝文皇后徐氏。
安成公主
建文四年(1402年)下嫁宋琥(西寧侯宋晟子),正統八年(1443年)去世,母仁孝文皇后徐氏。
鹹寧公主朱智明
永樂元年(1403年)下嫁宋瑛(西寧侯宋晟子),正統五年(1440年)去世,母仁孝文皇后徐氏。
常寧公主
永樂元年(1403年)下嫁沐昕(西平侯沐英子),永樂六年(1408年)去世,年僅二十二歲,母不詳。

功臣

功臣
類型
級別
名單
本為燕王舊臣的封爵
公(2人,追封2人;省略除封爵外的其他封賞,下同)
丘福:淇國公,世襲;
朱能:成國公,世襲;
張玉:追封榮國公,謚忠顯;
陳亨:追封涇國公,謚襄敏。
侯(13人,追封1人)
張武:成陽侯,世襲;
陳圭:泰寧侯,世襲;
鄭亨:武安侯,世襲;
孟善:保定侯,世襲;
火真:同安侯,世襲;
顧成:鎮遠侯,世襲;
王忠:靖安侯,世襲;
王聰:武城侯,世襲;
徐忠:永康侯,世襲;
張信:隆平侯,子孫世襲隆平伯;
李遠:安平侯,子孫世襲安平伯;
郭亮:成安侯,子孫世襲成安伯;
房寬:思恩侯,子孫世襲指揮使;
譚淵:追封崇安侯,謚壯節。
伯(12人)
徐祥:興安伯,世襲;
徐理:武康伯,世襲;
李浚:襄城伯,世襲;
張輔:信安伯,世襲;
唐雲:新昌伯,子孫世襲指揮使;
譚忠(譚淵子):新寧伯,世襲;
孫岩:應城伯,世襲;
房勝:富昌伯,子孫世襲指揮使;
趙彝:忻城伯,世襲;
陳旭:雲陽伯,世襲;
劉才:廣恩伯,子孫世襲指揮同知。
歸附並出力的建文舊臣封爵
李景隆:仍為曹國公,增祿,世襲;
王寧:永春侯,世襲;
茹瑺:忠誠伯,以終本身;
王佐:順昌伯,子孫世襲指揮使;
陳瑄:平江伯,子孫世襲指揮使。

主要作品

大明太宗皇帝御製集

大明太宗皇帝御製集》中收錄了朱棣的部分作品,傳世兩卷(卷三、卷四),是明內府精抄本。其中卷三為序,內容依次為:1.太祖高皇帝寶訓序,2.太祖高皇帝實錄序,3.永樂大典序,4.聖學心法序,5.大誥武臣後序,6.文革寶鑑序,7.性理大全序,8.為善陰騭序,9.為善陰騭後序,10.孝順事實序,11.古今列女傳序,12.太微濟世經書序。
卷四為序二,內容依次為:1.普庵語錄序,2.普庵實錄序,3.金剛經集注序,4.道藏經序,5.傳心妙訣序,6.傳心妙訣後序,7.大齊瑞應錄序,8.淮安施經瑞應序,9.報恩寺施經瑞應序,10.五台山施經瑞應序,11.神仙傳序,12.神僧傳序,13.水懴序,14.般若論序,15.喜金剛本續序,16.正宗大覺妙經序,17.四部經序,18.佛頂經咒序,19.大悲經咒序,20.華嚴經序,21.真實名經序,22.觀世音普門品經序,23.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序。

個人詩作

《賜太子少師姚廣孝七十壽詩(二首)》《勃泥長寧鎮國山詩》《日本國壽安鎮國山詩》《御製弘仁普濟天妃宮詩》《孝子詩》《賜孝子侯義詩二首》《賜孝子韓伯俞詩二首》《賜孝子翟普林詩二首》《孝子孟宗詩二首》《賜夏侯孝子詩二首》《賜周世子有燉純孝歌》《闕里孔子廟詩》等。

人物爭議

生母爭議

明成祖生母的異聞傳出較晚,最早見於《南京太常寺志》,朱彝尊指出是天啟三年(1623)所修,距朱棣出生已有二百六十餘年。在此前的《明太祖實錄》記載,馬皇后生皇子五人,“長曰標,懿文太子,次樉,封秦王,次棡,封晉王,次今上,次橚,封周王”。皇女二人“寧國公主、安慶公主。”《明史·成祖本紀》因之,云:“文皇帝諱棣,太祖第四子也。母孝慈高皇后。”朱棣也自稱是馬皇后所生的嫡子,《燕王令旨》說:“顧予匪才,乃父皇太祖高皇帝親子,後孝慈高皇后親生,皇太子親弟,忝居眾王之長”。建文帝朱允炆也曾說,朱棣是孝康皇帝朱標同母弟。朱希祖在《再駁明成祖生母為碽妃說》中認為,《南京太常寺志》中對於朱元璋眾皇子的生母記載失實不可信,朱棣生母應為馬皇后。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朝鮮使臣權近一行人途經北平,拜謁時為燕王的朱棣,寫下《奉使錄》,其中記載七月十八日為“先太后明忌”,朱棣到佛寺燒香,所謂“明忌”即逝去親人的生日,根據《明太祖實錄》記載,馬皇后的生日即為七月十八日。
《南京太常寺志》記載,朱棣生母為碽妃,孝陵神位的擺布為左一李淑妃,生太子朱標、秦王、晉王(根據史料,李淑妃不可能是太子朱標生母),右一位碽妃,生成祖朱棣。明末何喬遠之《閩書》、談遷之《國榷》《國史異考》李清之《三垣筆記》中都記載過,根據是明汪宗元撰《南京太常寺志》。近人傅斯年吳晗等也皆主此說。
一些說法認為,碽妃為朱元璋後宮的高麗人,學者陳作霖寫到:予幼時游南城大報恩寺,見正門內大殿封閉不開,問諸父老雲:“此成祖生母碽妃殿也。妃本高麗人,生燕王,高后養以為子,遂賜妃死,有鐵裙之刑,故永樂間建寺塔以報母恩。”《南京太常寺志》記載朱棣生母為碽妃,卻並未說明她的來歷。何喬遠談遷張岱沈玄華潘檉章都是據此記載和親驗奉先殿陳設加以轉述,只有朱彝尊稱之為“高麗碽妃”,說是出自《棗林雜俎》,但《棗林雜俎》並無此說,當是朱彝尊的誤記,陳作霖聽到的傳聞也來源於此,也就失去了依據。
20世紀30年代,圍繞著“明成祖生母是誰”,展開了以傅斯年吳晗、李晉華為一方,而以朱希祖為另一方的大論戰。朱希祖在《再駁明成祖生母為碽妃說》中引述了現存雨花台的《宣武將軍僉廣武衛指揮使司事贈驃騎將軍僉都督府事李公神道碑銘》:
“公諱傑,字茂實,世居壽州霍邱縣之壽安鄉。丙申之歲,渡江來屬,上(指朱元璋)悅,使隸大將軍(指徐達)麾下,洪武元年(1368年),詔大將軍入中原,山東西河南北州郡相繼而下,獨所謂孔山寨者,賊恃險以抗我,公奮然先驅,與內賊接戰,而賊眾大合,援不及繼,公遂死焉,時冬十有二月乙亥也。享年三十有八。洪武二年八月庚午,葬於京城南聚寶山(即今雨花台)之陽。公聚茆氏,封太夫人。子,男二人,長即都督公也,次即指揮使也;女一人,今為皇淑妃。洪武三十一年夏五月二十日立。”此時朱棣尚未登基,因此,應該說此神道碑銘是絕對真實的。
朱希祖根據碑文判斷,至正十五年,太子朱標出生,李淑妃之父李傑時年二十五歲,從年齡差距上來看,李淑妃此時最多也不過十歲,不可能已經生下朱標,足證天啟《南京太常寺志》中“李淑妃生懿文太子、秦晉二王之說”實屬無稽之談。自然,《南京太常寺志》 中所載:“右碽妃,生成祖文皇帝”之說,也就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了。
宋松華考證了周王朱橚的生母,論證其為庶子,而朱棣與周王同母,認為朱棣、周王生母實為碽妃。碽妃是蒙古族女子。
王世懋著《窺天外乘》記:“成祖皇帝為高皇后第四子甚明,而野史尚謂是元主妃所生。”清薩囊徹辰撰《蒙古源流》則說朱棣是元主妃弘吉喇氏所生,為元順帝遺腹子:“先是,蒙古托兗特穆爾烏哈噶圖汗(元順帝)歲次戊申,漢人朱葛諾延年二十五歲,襲取大都城,即汗位,稱為大明朱洪武汗。其烏哈噶呼圖汗之第三福晉系洪吉喇特托克托太女,名格呼勒德哈屯,懷孕七月,洪武汗納之。越三月,是歲戊申生一男。”劉獻廷在《廣陽雜記》中說:“明成祖非馬後子也。其母翁氏,蒙古人,以其為元順帝之妃,故隱其事,宮中別有廟,藏神主,世世祀之,不關宗伯。有司禮太監為彭恭庵言之。余少每聞燕主故老為此說,今始信焉。“
據學者考證,此種說法應為無稽之談,關於“朱棣是否是元順帝之子”的問題學界已有定論。傅斯年、朱希祖、吳晗均有專文論及,他們一致認為朱棣不可能是弘吉剌氏所生。根據《明太祖實錄》《國榷》等文獻的記載,朱棣生於元至正二十年,朱元璋攻取大都在洪武初年(1368年),這時朱棣已經九歲了。洪武二年六、七月克開平(《明史·常遇春傳》),三年五月陷應昌(《明史·李文忠傳》),確有擄獲元室成員的事,如有后妃幾個月後生子,已與朱棣生年相差十年,所以朱棣生於元順帝妃之說絕不可靠。

早年戰功

奉天靖難記》《明太祖實錄》等官修史書均記載朱棣在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擊敗北元、招降乃兒不花之事,朱元璋盛讚“清沙漠者,燕王也”。而同時出塞的晉王朱棡則“不見虜而還”。《奉天靖難記》還記載朱棡“素畏懼,出近塞,不敢進”,並在戰後與太子朱標勾結起來貶低朱棣的戰功。朱棣即位後北征蒙古時,還將擒獲乃兒不花的地方命名為“禽胡山”(擒胡山),紀念這次戰功。
然而,在蜀獻王朱椿的文集《獻園睿制集》中收錄了一封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閏四月朱椿寫給晉王朱棡的書信,裡面提到“近得書,知大軍於四月初十日至孥溫海子駐紮,偽官太尉乃爾不花、丞相、知院等相率歸款”,稱讚朱棡“慰撫之有方”。有學者認為朱椿的書信所言屬實,此次戰功應歸屬朱棡,而非朱棣。“燕王清沙漠”的說法是朱棣的史臣們精心編造的謊言,目的在於塑造朱棣英勇神武、深受朱元璋喜愛的完美形象,強化其繼統的合法性。

誅滅十族

關於朱棣對方孝孺誅十族”的說法,有學者提出質疑。南開大學南炳文湯綱所著《明史》中沿用“誅十族”的說法。此外,原中國明史學會會長商傳的《永樂皇帝大傳》、中國明史學會副會長毛佩琦《永樂皇帝大傳》也用此種說法。
近年來有學者提出質疑。方孝孺殉難事跡目前所見的最早記載是《奉天靖難記》。至《立齋閒錄》成書的成化末至弘治中後期,“誅十族”的說法還沒有出現。方孝孺殉難事跡的信息自明中葉以後有增加的趨勢,尤以鄭曉所記《文學博士方孝孺》為綜合諸多說法的代表。而“誅十族”一說自弘治、正德年間以文本形式出現後,開始被人們引用或重視,但也僅是作為一種說法,並未成為方孝孺殉難事跡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至明末,方孝孺殉難事跡與“誅十族”聯繫得非常緊密,很少有文獻在涉及他的殉難事跡時不談及“誅十族”的。入清之後,清代官方史書未採行“誅十族”的說法和敘事,但大致保留了方孝孺殉難事跡中的其他信息。此時在民間和私修史書中“誅十族”情節仍然與方孝孺殉難事跡緊密結合且廣泛流傳。
通過梳理明代幾種主要文獻中的方孝孺殉難事跡,可以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方孝孺殉難事跡的記載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信息被加入,其中就包括“誅十族”說。綜合考量歷史和法律、制度文獻,方孝孺殉難事跡的敘事演化過程是由很多因素綜合導致的。
其一,方孝孺在信奉儒家學說的士大夫心中確實很冤,他踐行儒家的忠義,最後死於氣節,符合捨生取義的價值取向,所以明朝歷代均有對其表示同情的士大夫,並隨著士大夫政治的興起逐漸被平反,而平反的過程又促進方孝孺殉難敘事的豐富。
其二,方孝孺的持節守義彰顯了士大夫的忠義精神,成為後世士大夫的楷模,也成為伸張士大夫政治的精神象徵,在啟、禎兩朝更是成為東林人士的精神榜樣。
其三,明末關於方孝孺的殉難敘事中均有“誅十族”的內容,入清以後更是廣泛流傳。正是上述原因的作用,才形成了我們今日所熟知的包含“誅十族”在內的方孝孺殉難事跡。故而有學者認為,“誅十族”只是一種傳說,並非史實。

為政爭議

雖然朱棣在位時期,明朝國力達到頂峰,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不可忽略的是,這期間同樣存在著社會問題,五征蒙古、出兵安南、以及遷都北京等浩大壯舉同時也耗費了很大民力。儘管朱棣竭力愛撫百姓、體恤農民,減免賦稅並賑濟災害,但其仍是好大喜功之人,由於封建社會自然經濟的落後性和固有的階級矛盾,其耗費民力的重大舉動為百姓帶來了沉重負擔,導致民亂、農民起義時有發生。永樂十八年,山東地區的自然災害加劇了民不聊生的局面,爆發了唐賽兒起義
明成祖發動了征討安南的戰爭後,朝鮮國王李芳遠在與臣下議論時提出:“我皇帝本好大喜功,如我國少失事大之禮,必興師問罪。我則以為,一以至誠事之,一以固城壘,蓄糧餉,最是今日之急務。”禮曹判書許稠所言:“今皇帝凡所施為,多非有道之事。”可以說,在“永樂盛世”的風光背後,依靠的是輔臣夏原吉等人的苦心經營,消耗的是百姓的辛勞汗水,後人對於這一時期的富庶曾說“永樂初年,承廢弛之後,府庫空虛,一時賜賚功臣,大封親藩,而又招集諸儒編輯大典,未幾而有安南之役,有營建京兆宮殿之役,費以萬萬計,而戶臣夏原吉殫力經營,未嘗告之”。
朱棣的“五出三犁”有得亦有失,晁中辰認為此舉“有力地抵禦了蒙古諸部的侵擾,在一定時期內維護了北部邊境的安寧,北邊韃靼和瓦剌的均勢基本得到恢復,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都無力對中原大舉進犯。同時,明成祖對降附人員採取開明的優撫政策,致使蒙古諸部不斷有人內附,從而加快了蒙漢人民間的融合和交流,這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無疑是個重要的貢獻。”毛佩琦則對朱棣五出漠北基本持否定態度,“以朱棣的胸懷,是要做全天下之主的,他的征交阯、下西洋、出西域等等,均取得了相當的成功。唯獨北征蒙古,為之留下了終生遺憾,壘土九仞,功虧一簣,每讀史至此,常為惜之。”嘆惜朱棣建立了不朽的功勳,但惟獨對北征蒙古留下遺憾,並在著作中細緻分析了北征蒙古的不可取性。滕新才認為,這是朱棣好大喜功性格的產物,勞而無功,導致明朝國庫空,有很大的負面影響。
明成祖在長達二十二年的帝王生涯中,被評價為“知人善任,表里洞達”,身邊圍繞了一批賢臣良佐,在駕馭群臣過程中,各方面都考慮周全,區別對待舊臣,量才任用藩邸舊部,削除威脅中央政權的藩王,實施內閣制,加強吏治建設,馭臣有方。但也有一些用人方面的過失。對於真心歸降的建文舊臣,明成祖能夠做到不計前嫌、擇才用之,而對於那些不肯歸降的人則大開殺戒。他任用酷吏打殺異己,如解縉周新等忠臣便死於酷吏之手。其乾綱獨斷的為政風格,也使得不少敢於直言的朝臣因言獲罪,主事蕭儀因反對其遷都北京便被下獄而死,“侍讀李時勉、侍講羅汝敬俱下獄,御史鄭維桓何忠羅通、徐瑢,給事中柯暹俱左官交址”,兵部尚書方賓因反對其北征勞民,迫於壓力而自殺身亡,對於忠於他的文臣如蹇義楊士奇、黃淮、夏原吉等,也都曾經因忤逆其意,或遭人彈劾而被下獄。
儘管明成祖並行廠衛,廣泛地使用特務刺事,出現了宦官作威作福、凌駕於大臣之上的現象,但由於明成祖威柄自操,剛果有為,特務們並未作惡太甚。例如永樂四年(1406)五月,一個宦官“以私財寓外人”,明成祖隨即予以嚴懲,並敕各衙門衛士,宦官“出入之際,遵舊制嚴搜”。一個宦官私役工匠,明成祖遂命錦衣衛將這個宦官逮治。
但隨著明成祖之後的明代統治者權威減弱,或懶怠國事,便對宦官集團日漸倚重。明太祖曾規定,宦官不得讀書識字,自明宣宗時起,設內書堂隸屬司禮監,“宣宗設內書堂,選小內侍,令大學士陳山教習之,遂為定製。用是多通文墨,曉古今,逞其智巧,逢君作奸。”為司禮監權力的提高提供了文化保障。
這種現象在明英宗朱祁鎮在位的正統時期凸顯出來,據正統以來的歷史發展來看,先後出現了王振、汪直劉瑾魏忠賢在朝中弄權的局面,永樂時期,派宦官出任監軍、鎮守雖還屬個別現象,但自從正統時期,已不再局限於監軍、鎮守,而是深入到地方生活的各個角落。如史載:“正統以後,則邊方鎮守、京營掌兵、經理倉場、提督營造、珠池、銀礦、市舶、織造,無處無之。”
明代曾幾度出現宦官權傾朝野、持政弄權的政治局面。可以說,自朱棣任用宦官參政開始,加之後世君主對宦官的培養與放任政策,明代宦官勢力的膨脹,乃至干政亂政,已成為必然趨勢。

逝世地爭議

明十三陵的長陵碑記及《明史》等均記載朱棣病逝於榆木川。對於榆木川的確切位置,有河北沽源縣北說、多倫縣西北蔡木山與克什克騰旗交界說、多倫縣東南三道溝林場說、今內蒙古東烏珠穆沁旗東南說等。從蒙元時期多倫諾爾的地理概念和朱棣逝後遺體運回京城的路線來看,榆木川當在多倫縣西北。

後世紀念

主詞條:明長陵
明成祖朱棣死後葬於長陵明長陵是北京十三陵之首陵,朱棣及皇后的合葬墓。始建於永樂七年(1409年)。明長陵位於天壽山主峰南麓,在十三陵中建築規模最大,營建時間最早,地面建築也保存得最為完好。
朱棣(明成祖朱棣)
明長陵

史料索引

《明史·本紀第五·明成祖一》
《明史·本紀第六·明成祖二》
《明史·本紀第七·明成祖三》
《明太宗實錄》

藝術形象

文學形象

人物傳記
書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日
晁中辰
人民出版社
1993.09.
《永樂皇帝大傳》
毛佩琦
遼寧教育出版社
1994.08.
《明成祖史論》
李焯然
毛佩琦
文津出版社
1994.
《毛佩琦正說永樂大帝朱棣》
毛佩琦
花山文藝出版社
2006.11.
《永樂皇帝大傳插圖本》
王熹
中國社會出版社
2008.01.
《明成祖與德銀協巴》
陳新海
青海人民出版社
2008.04.
《永樂大帝》
商傳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0.05.
《永樂大帝:一個中國帝王的精神肖像》
蔡石山
中華書局
2009.11.
《篡明:朱棣和他的大明王朝》
楊林
中信出版社
2010.12
《永樂帝:華夷秩序的完成》
檀上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5.12.
《陰影下的大帝:明太宗朱棣》
李林楠
上海書店出版社
2017.04.
《明成祖大傳》
商傳
中華書局
2018.01.
小說作品
書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日期
《永樂大帝-明成祖朱棣》
樂聲遠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3.05.
《勇武天子永樂帝》
梁德
時代文藝出版社
1993.05.
《永樂大帝朱棣》
北史
肖春生
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2006.01.
《明成祖》
王占君
華夏出版社
2010.01.
《永樂風雲》
殷明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
2011.11.
《永樂大帝1問鼎天下》
雲石
長江文藝出版社
2017.05.
《永樂大帝2盛世華章》
《永樂大帝3萬代千秋》
《永樂皇帝全傳》
廖心一
金城出版社
2019.01.

影視形象

影視形象
年份
影視劇
扮演者
1981年
1986年
1987年
1990年
《朱元璋》
1997年
李海傑
1998年
2000年
2000年
2001年
2003年
2004年
朱元璋
錢琳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傳國璽
2006年
2006年
2007年
2009年
2009年
2011年
2015年
英雄訣
2015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尚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