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神樞營
- 年代:明代
- 時間:嘉靖二十九年
- 紅盔將軍:2500人
三千營一般指本詞條
神樞營,即三千營。明代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恢復三大營時,將三千營改稱神樞營,並將原隸三千營的紅盔將軍2500人、明甲將軍500人編入該營。營制幾經變更,...
京軍三大營,明代永樂前期在京師建立的五軍營、三千營和神機營的總稱。是不同於衛所編制的駐京部隊,由朝廷直接指揮,擔負“內衛京師、外備征戰”的任務。後由於廉改...
明軍三大營是明朝軍隊中最精銳的野戰部隊,由明成祖朱棣親自下令組建,分別為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
永樂十九年三月,閱兵在北京北邊的懷來正式開始,共調軍隊10萬人,精心挑選“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精銳相繼表演騎兵包抄、步兵突擊、步騎合擊等項目,從廣...
魏彬,明朝正德、嘉靖年間的太監。起初在劉瑾手下,執掌三千營(神樞營)。後來劉瑾被殺,代掌司禮監。因敘寧夏功,被封都督同知,世襲錦衣指揮使。...
李瑾(?-1489年),直隸和州(今安徽和縣)人。明朝勛臣、將領,襄城伯李濬之孫、襄城伯李隆第三子。景泰元年(1450年),李瑾襲封襄城伯。天順五年(1461年),領三千...
軍事編制。明景泰元年(1450年),選原京軍三大營(五軍營、神機營、三千營)精銳改制。每營設都督一,號頭官一,都指揮一,把總十,領隊一百,管隊二百,於三大營都督...
各軍、各司分設坐營官、把總、坐司官、監槍內臣、把司、把牌不一。洪熙時(1425年),命武臣一人總理三大營營政。平時,五軍營練習營陣,三千營練習巡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