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道教是中國道教的一個重要流派,它的教理、教義與中國道教的教理、教義同出一轍。武當道教是“以武當山為本山,以信仰真武——玄武,重視內丹修煉,擅長雷法及符籙禳 ,武當道教是中國道教的一個重 要流派,它的教理、教義與中國道教的教理、教義同出一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武當道教
- 地理標誌:武當山
- 創始人:張三豐
- 建造者:永樂大帝
武當道教是中國道教的一個重要流派,它的教理、教義與中國道教的教理、教義同出一轍。武當道教是“以武當山為本山,以信仰真武——玄武,重視內丹修煉,擅長雷法及符籙禳 ,武當道教是中國道教的一個重 要流派,它的教理、教義與中國道教的教理、教義同出一轍。
武當道教是中國道教的一個重要流派,它的教理、教義與中國道教的教理、教義同出一轍。武當道教是“以武當山為本山,以信仰真武——玄武,重視內丹修煉,擅長雷法及...
武當派創立於湖北省武當山,為內家之宗,起於元而興於明。據明末清初黃宗羲的《王征南墓志銘》,武當派為宋人張三豐所創。其功法特點是強筋骨、運氣功。強調內功...
武當文化,是人們在以道教精神為主的中國傳統哲學影響下,在以武當山為中心的地域內,在長期的社會歷史實踐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
張守清 (1253一?)名洞淵,號月峽叟。峽州宜都(今湖北宜昌西北)人。幼習儒業,長入吏員。至元二十一年(1284)入武當山拜魯洞云為師,修鍊金丹大道。後又拜葉雲...
武當道教功夫學院位於湖北省十堰市武當山中部““皇室家廟”紫霄宮(武當山道教協會所在地)旁,海拔800多米,周圍群山環抱,環境優雅,空氣清新,交通便利,在這樣的環境中...
張三豐在武當山創立一個新的道派——三豐派,掀起了中國道教發展史上的最後一波,並成為武當武功的創立者。武當山三豐派道教 - 傳承 本初...
道教是中國固有的一種宗教,距今已有1800餘年的歷史。它與中華本土文化緊密相連,深深紮根於中華沃土之中,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並對中華文化的各個層面產生了深遠影響...
武當山道教養生院所在的武當山位於湖北省丹江口市境內,地處漢江上游南岸,東經110°37'-110°57',北緯32°23'-32°33'。景區面積,古稱"綿亘八百里",實際...
武當山道教武術院位於中國最著名的道教聖地之一——湖北武當山紫霄宮旁,海拔800多米,環境幽雅,風景秀麗,師資力量雄厚,是唯一一所由武當山道教協會創辦的武當武術院校...
武當派興起於明代,由張三豐於湖北均縣武當山創立,固稱武當派、武當道。以供奉真武大帝為主神。...
武當山,中國道教聖地,又名太和山、謝羅山、參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稱。位於湖北西北部十堰市丹江口市境內。東接聞名古城襄陽市,...
武當武術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元末明初武當道士張三豐集其大成,被尊為武當武術的開山祖師。張三豐將《易經》和《道德經》的精髓與武術巧妙融為一體,創造了具有重要...
武當道家齋飯,與道教文化具有很深的淵源,是武當山道士日常飲食和香客信士用朝山進香的主要食物。以道教哲理融於日常飲食起居,增智開慧。 明代武當山道教享有特殊...
武當山道教學院是由湖北省道教協會主辦的,由武當山道教協會承辦的一所三年制道教大專學校。武當山道教學院由湖北省民族宗教委員會主管,十堰市、丹江口市民族宗教局...
縱覽武當道教之歷史,它經歷了廣義道教、廣義和狹義交叉之道教、 狹義道教等發展階段。這只是就它的主要傾向而言。實際上,其間相互影 響、交叉滲透的內涵是十分複雜...
《武當道教養生長壽功》是在2010年由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游玄德、苗福盛。本書詳細地介紹了道家養生長壽之法。...
中國道教四大名山為:安徽齊雲山、湖北武當山、四川青城山、江西龍虎山。是中國道教聖地,四座山分別供奉廣援普度天尊、真武大帝、道德天尊、降魔護道天尊。道教是中國...
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以“道”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國古代鬼神崇拜觀念上,以黃、老道家思想為理論根據,承襲戰國以來的神仙方術衍化形成。東漢末年出現大量道教組織,...
武當武術是一個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華武術流派,因張三豐創建於武當山而得名。元末明初武當派道士張三豐集其大成,開創武當派,被尊為武當武術的開山祖師。國家...
真武大帝又稱玄天上帝、玄武大帝、佑聖真君玄天上帝、盪魔天尊、玉虛師相、九天盪魔祖師、無量祖師,全稱真武盪魔大帝,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北方之神,為道教神仙中...
武當玄武派是現存武當山眾多門派中的一支,玄武派是武當山的本山派系。武當山的主神是玄武神,玄武派由此而生,武當山原名太和山,參上山,為火山,玄武神為水神,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