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昂

沐昂(1379年-1445年7月26日),字景高。鳳陽府定遠縣(今安徽省定遠縣)人。明朝初年將領,黔寧王沐英第三子。

沐昂初任散騎舍人、府軍左衛指揮僉事等官。明成祖時,其次兄、黔國公沐晟出征安南,沐昂以都指揮同知領雲南都司事,累升為右都督。明英宗時,參與第一次、第二次麓川之役,征討麓川宣慰使思任發,互有勝負。在沐晟暴卒後升任左都督,佩征南將軍印接任總兵官,鎮守雲南。正統十年(1445年),沐昂去世。追封定邊伯,諡號“武襄”。

沐昂喜好詩文,常與文士交往。曾收集明初寄居滇南21家詩人作品,編成《滄海遺珠》,另有《素軒集》,今已佚。

基本介紹

  • 本名:沐昂
  • 別稱:沐景高
  • 字號:字景高
  • 所處時代明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時間:1379年
  • 去世時間:1445年7月26日 
  • 主要作品:《滄海遺珠》《素軒集》等
  • 主要成就:數伐麓川,鎮守雲南
  • 官職征南將軍、雲南總兵官左都督
  • 爵位:定邊伯(贈)
  • 諡號:武襄
  • 籍貫鳳陽府定遠縣
人物生平,人物成就,人物評價,個人作品,史料記載,

人物生平

沐昂是明初名將、黔寧王沐英的第三子,自沐英至其長兄沐春、次兄沐晟,均受命鎮守雲南,世襲西平侯(後進封黔國公)爵。
明太祖洪武(1368年-1398年)年間,沐昂被任命為散騎舍人,後升任府軍左衛指揮僉事
永樂四年(1406年),沐晟受命征討安南胡朝明成祖於是在五月越級提拔沐昂為都指揮同知,兼領雲南都司事務。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十二月,沐昂隨沐晟入朝覲見新即位的明仁宗,獲賜羊酒
洪熙元年(1425年)正月,沐昂升任右軍都督府都督同知,仍掌雲南都司事。
宣德十年(1435年)二月,明英宗升授沐昂為右軍都督府右都督。
正統三年(1438年)六月,沐昂、沐晟與都督方政都督僉事張榮等出征叛亂的麓川宣慰使思任發。次年正月,方政大破麓川軍,追擊至空泥,被重兵包圍,沐晟不救,致使方政戰死。
正統四年(1439年)三月,沐晟在回師途中畏罪暴斃(一稱服毒自盡)於楚雄,其子沐斌尚居京師。五月,英宗升沐昂為左都督,佩征南將軍印綬,以總兵官接替沐晟鎮守雲南,繼續征討思任發。
沐昂進駐金齒後,鑒於麓川勢大,一直按兵不動。張榮馳攻芒部兵敗,沐昂因相隔甚遠而無法救援,回師後,被貶二級,降為都督同知。之後,思任發率軍入侵,沐昂將其擊退,並擒殺了師宗州的叛亂者。
沐昂上奏朝廷,認為討伐麓川必須調動湖廣、川、貴兵十二萬,分三路進攻灣甸、芒部、騰衝。在廷議中,英國公張輔等認為分兵勢孤,容易被各自擊破,應該派重臣前往雲南負責征討事宜。大學生楊士奇支持刑部侍郎何文淵的耕戰之說,認為不用出兵。張輔則認為思氏嗣封職位已有六十餘年,多次違抗明朝,如果接受議和不戰,那將示弱於三宣六慰,有損明朝在西南地區的威望。英宗同意,於是在正統六年(1441年)派兵部尚書王驥、定西伯蔣貴等率軍十五萬南征麓川,命沐昂負責後勤糧餉運輸。
正統六年(1441年)十二月,王驥、蔣貴大破思任發,前後斬首三千三百九十餘級,“焚溺數萬”,思任發攜妻兒逃往緬甸。第二次麓川之役結束。次年,沐昂復職右都督,受命追捕思任發,但沒有成果。此後再次升任左都督。
正統十年六月二十二日(1445年7月26日),沐昂在雲南逝世。英宗聞訃訊,賜祭葬,追封他為定邊伯,諡號“武襄”。

人物成就

麓川之役中,正統五年(1440年)七月,思任發屯兵孟羅,並進攻者章硬寨。沐昂率領都指揮方瑛柳英等進攻,迫使麓川軍逃離;又擒殺了師宗州的叛亂者。正統六年(1441年)王驥、蔣貴討伐麓川,沐昂負責運輸糧餉。

人物評價

朱祁鎮:比者思任發侵暴鄰境,蓋爾素乖拊循制馭之道,馴致猖獗,乃數請師討之。朕以爾籌之必熟,處之必當,故命充總兵,統眾十萬,冀能成功。豈意爾怯懦無為,行師失律。夫兵貴神速,雲南去麓川不為甚遠,乃逗遛彌月而進,致賊得以從容為計,窺覘虛實,遂致我師敗績。辱國損威,非惟負朝廷委任,抑有忝爾父兄。(《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引
蔣冕:忠敬(沐晟)在鎮餘四十年,佐以武襄(沐昂)。雖國封啟於忠敬,而益固封守、安內攘外,則武襄之功尤不可泯者。(《黔國公謚莊襄沐公昆墓志銘》

個人作品

沐昂喜好詩文,常與文士交往。他曾收集明初寄居滇南21家詩人作品,編成《滄海遺珠》(《明代雲南沐氏家族研究》)。民國袁嘉穀《臥雪詩話》將沐昂與謝榛錢謙益朱彝尊王士禎等名家相提並論,稱其作品“較可觀”。另有《素軒集》十二卷。《御選宋金元明四朝詩》存詩二首:《和逯先生聞砧韻》(七言古詩)、《送胡榿軒還永昌》(七言律詩)。

史料記載

明史·卷一百二十六·列傳第十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