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府

宣府

宣府即宣府鎮,是明初設立的九邊鎮之一,因鎮總兵駐宣化府得名,也有簡稱“宣鎮”者。所轄邊牆東起居庸關四海治,西達今山西東北隅陽高縣的西洋河,長一千零二十三里。

基本介紹

詳細內容,參考文獻,

詳細內容

宣府鎮冀州地,秦漢為上谷郡遼太宗會同元年(公元938年),後晉石敬瑭燕雲十六州獻給契丹後,屬遼國;金滅遼後屬金;元屬中書省上都路;明屬京師,屬萬全都指揮使司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中論宣府鎮長城地理形勢時說:宣府,“南屏京師,後控沙漠,左扼居庸之險,右擁雲中之固”,誠邊陲重地。
宣府鎮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特別是明朝建都北京之後,宣府鎮更是保衛京都,防禦蒙古族南下的咽喉之地。明程道生在《九邊圖考》中稱:“宣府山川糾紛,地險而狹,分屯建將倍於他鎮,是以氣勢完固號稱易守,然去京師不四百里,鎖鑰所寄,要害可知。”
宣化府於永樂七年(公元1409年)設定總兵官,始稱宣府鎮
中原處於戰亂的幾年裡,邊地防務鬆弛,蒙古族勢力得以增長,而明成祖剛剛登基,又無力象後來那樣出塞北征。所以只好在對蒙古貴族採取懷柔政策的同時,加強邊地防務。據《明史·兵志》載:明成祖“於邊備甚謹。自宣府迤西迄山西,緣邊皆峻垣深壕,烽堠相接。隘口通車騎者百戶守之,通樵牧者甲士十人守之。武安侯鄭亨充總兵官,其敕書云:‘各處煙墩,務增築高原,上貯五月糧及柴薪藥弩,墩傍開井,井外圍牆與墩平,外望如一。’”
關於明成祖修築長城,《明史·成祖本紀》亦載:永樂十年“敕邊將自長安嶺迤西迄洗馬林築石垣,深壕塹”。到正統年間,蒙古族瓦剌部興起,明朝邊地緊張,長城之築屢被提出,《明史·兵志》載:“正統元年(公元1436年),給事中朱純請修塞垣。總兵官譚廣言:‘自龍門至獨石及黑峪口五百五十餘里,工作甚難,不若益墩台?t守。’乃增赤城等堡煙墩二十二。
正統十四年八月,土木之變英宗被俘,宣府鎮邊關所遭破壞十分嚴重。景帝即位後,明軍收復了所失邊關。《明史·景帝本紀》載: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十一月癸未,修沿邊關隘”。
宣府鎮長城較大規模的修築,主要是在嘉靖年間,特別是翁萬達宣大總督之時。據《宣化府志》載:“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都御史王儀請築,宣府北路之龍門許家沖,中路之大小白陽,西路之膳房、新開、新河口、洗馬林諸要衝垣墩,配兵乘守,從之。”
《宣化府志》引《兩鎮三關志》載:“嘉靖二十五年(公元 1546年)總督侍郎翁萬達以王儀所築塞垣半已潰圮,諸要衝垣牆亦多未備,請先於西路急沖張家口、洗馬林、西洋河為垣七卜五里有奇,削垣崖二十二里有奇,塹加之。次沖渡口柴溝,中路葛嶺、青邊、羊房、趙川,東路永寧、四海冶為坦九十二里有奇,塹十之二,敵台月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萬達又請自西陽河鎮西界台起,東至龍門所滅胡墩止,為垣七百一十九里,塹如之,敵台七百一十九,鋪屋如之,暗門六十,水口九。”
“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萬達又請自東路新寧墩,北歷鵰鶚、長安嶺、龍門衛至六台子,別為內垣一百六十九里有奇,塹如之,敵台三百有八,鋪屋如之,暗門十有九,以重守京師,控帶北路。又請補築東路,鎮南墩與火焰山中空,由鎮南南北,西曆永寧至新嫩,塞垣以成全險,俱從之。”
嘉靖以後,隆慶和萬曆年間,皆對宣府鎮長城進行過修復。
宣化府志》載:“明穆宗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兵部請浚邊壕,從之。隆慶二年(公元1568年)總督方逢時請筑北路龍門所外邊,起龍門所之盤道墩,迄靖虜堡之大衙口,俾北路之兵,由此以入援南山,東路之兵由此以出援獨石,從之。”又載:“神宗萬曆元年(公元1573年)從宣大督撫所請,修南山及中北二路諸邊墩營寨。”
直到明王朝最末一代,思宗崇禎年間,朝廷仍十分重視宣府鎮長城的修築。據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盧象升緒皇帝的《確議修築宣邊疏》中記載,崇禎帝在薊遼督臣張福臻的奏疏中欽批:“宣邊修牆事宜,該督監撫詳畫速奏。”
盧象升經過實地考察,在奏疏中寫道:“勿論宣府一鎮一千三百里之邊,即就陵後一帶言,東至火焰山,西至合河口,凡二百二十餘里。籌其經費,每築邊牆一丈,雖甚省,約須工料食米等銀五十兩。
其中或有舊牆並亂石土垣可固,通融計算,每丈必須銀三十兩。通計三百里,總該銀一百六十萬兩。加以三里一墩,五里一台,計墩一百,台六十。墩以土為之,每座約二百金,台以磚石為主,每座約六百金,並墩台守御等具,壕塹等類又約該十餘萬兩。”
費用如此之高,明王朝已無力承擔,況且明末之際戰爭此起彼伏,增兵邊塞更不可能,全修宣府鎮長城之議只好做罷。
盧象升在《南山修築墩台疏》載:“兵部撥一萬五千金,對宣府鎮長城個別地段做了小小的修補。
關於宣府鎮長城分守情況,據《宣化府志》引《續宣鎮志》載,又可分為六路。
東路:東起永寧四海冶,北至靖安堡,邊垣一百三十三里,邊墩一百五十二座,衝口二十處。
下北路:北起牧馬堡東際大邊,西抵樣田,南至長安嶺,邊垣二百一十三里,邊墩一百九十座,衝口二十一處。
上北路:東至境安堡邊,北至大邊,西至金家莊,邊垣二百六十一里。邊墩三百六十三座,衝口四十七處。
中路:東起赤城,西至張家口,邊垣一百七十九里,邊墩二百二九座,衝口一十三處。
上西路,東起羊房堡,西至洗馬林,邊垣二百一十四里,邊墩一百五十三座,衝口七十四處。
下西路:東起新河口,西至山西大同府平遠堡止,邊垣一百一十六里,邊墩一百八十七座,衝口一十七處。
宣府鎮合計,邊垣一千一百一十六里,邊墩一千二百七十四座,衝口一百九十二處。
關於宣府鎮鎮守將領配置情況,據《明史·職官志》載:鎮守宣府總兵官一人,舊設,駐宣府鎮城。
協守副總兵一人。副總兵舊亦駐鎮城,嘉靖二十八年移駐永寧城。
分守參將七人(曰北路獨石馬營參將,曰東路杯來永寧參將,曰上西路萬全右衛參將,曰南路順聖蔚廣參將,曰中路葛峪堡參將,曰下四路柴溝堡參將,曰南山參將)。
游擊將軍三人,坐營中軍官二人,守備三十一人,領班備御二人。萬曆八年革。
宣府鎮所轄兵馬額數及銀餉支予情況,據隆慶三年霍冀九邊圖說》載:
“本鎮原額馬步官葷十五萬一千四百五十二員名,除節年逃故外,實在官軍八萬三千三百四員名。原額馬五萬五千二百七十四匹,除節年例失外,實在馬三萬二千四座。”
“本鎮年例主兵銀十二萬兩,客兵銀二十萬五千兩。”

參考文獻

1.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台灣洪氏出版社1981年版,卷18,第778頁。
2.程道生:《九邊圖考·宣府》,民國八年石印本,第33頁。
3.《宣化府志,兵志》,清乾隆八年刻本,卷16,第17頁。
4.《明史·兵志》,中華書局1974年版,卷91,第2236頁。
5.《明史·成祖本紀》,中華書局1974年版,卷6,第90頁。
6.《明史·兵志》,中華書局1974年版,卷91,第2237頁。
7.《明史·景帝本紀》,中華書局1974年版,卷11,第142頁。
8.9.10.11.《宣化府志·塞垣》,清乾隆八年刻本,卷14,第27頁。
12.《宣化府志·塞垣》,清乾隆八年刻本,,卷14,第28頁。
13.14. 盧象升:《確議修築宣邊疏》,《盧象升疏牘》,浙江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卷8,第177, 179頁。
15.盧象升:《南山修築墩台疏》同上,卷8,第209頁。
16.《宣化府志·塞垣》,清乾隆八年刻本,卷14,第23頁。
17.《明史·職官志》,中華書局1974年版,卷76,第1867頁。
18. 霍冀:《九邊圖說·宣府》,明隆慶三年刻本,第128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