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介紹,地域範圍,先秦,晉代,北魏,隋代,明代,清代,九州之首,天下中國,大禹治水,行政區劃史,先秦,秦朝,西漢,東漢,魏晉,南北朝,隋朝,唐朝,兩宋,元朝,明清,民國,文化,冀州風物,書院和學風,人物風雲,
地區介紹
冀州是漢地九州之一,在我國綿長的歷史中,曾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傳說遠在四千年之前,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
軒轅氏黃帝在征服
蚩尤、
炎帝兩個部落之後,定居
晉南,依山川大勢,“割地布九州”。在
唐堯時,洪水為害,淹沒九州。大禹又“隨山浚川”“疆理天下,奠九州而正五服”。大禹死後,他的兒子啟奪取了部落聯盟首領的職務。據《左傳》記載,夏啟即位以後,將夏的統治地區劃為“九州”,並鑄九鼎“象徵九州”。設定九州是為了管理居民;鑄造九鼎是為了記載夏王朝的功德,象徵夏王為九州之主。關於九州的說法,在流傳下來的古籍記載中有幾種說法:
《禹貢》稱九州為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
《爾雅》按殷制,稱九州為冀、幽、兗、營、徐、揚、荊、豫、雍,分冀為冀、幽兩州;
《周禮》按周制,稱九州為冀、幽、並、兗、青、揚、荊、豫、雍,分冀為冀、幽、並三州。按《尚書·堯典》的說法,虞舜在禹治水之後,又就禹指九州,分治幽、並、營三州,合為十二州。
禹別九州,隨山浚川,任土作貢。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冀州,既載壺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於岳陽……
——《尚書·禹貢》
昔虞夏之盛,遠方皆至,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奸。
——《史記·楚世家》
冀州一詞最早見於《
尚書·
禹貢》一書。關於它為什麼取名叫“冀”,按歷史發展的次序,有以下多種解釋:
(1)按《釋名·釋州國》云:“冀州亦取地以為名也。”王炎《禹貢辨》云:“晉地有冀,秦地有雍,則是冀、雍以地名州。”據史料考證,古冀州境內的晉國西南部有一個叫“冀”的國家,它的國都在河東皮氏縣東北的冀亭(今山西河津縣)。《
水經·汾水注》曰:“汾水過冀亭南……京相璠曰:‘今河東
皮氏縣有冀亭,古之冀國所都也。”因而取這個國家冀的名稱做為州的命名。後來冀國在春秋中期為晉國滅亡。據《左傳·僖卅三年》云:“冀已為晉邑。”因此,晉國轄域又稱為冀州。《
呂氏春秋·有始覽》云:“兩河之間為冀州,晉也。”《爾雅·釋地篇》云:“兩河間曰冀;冀,近也。”所謂兩河之間,指的是大河(黃河)和清河(古濟河)之間的地帶。
(2)按《周禮·職方》云:“河內曰冀州。”所指的河內是指黃河以東、以北的地區。冀州的地域囊括到晉國以北的地方。因此,在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北部》中說:“冀,北方州也,從北異聲。”“北方名冀,而因其以名其州也。”在《異聲玉篇》中也說:“冀,北方州也,故從北。”這時冀州所指地境已經是現山西及其以北的較大地域。
地域範圍
先秦
《呂氏春秋·有始覽·有始》曰:“何謂九州?...兩河之間為冀州,晉也。”說明秦、漢以前的冀州地區一般是指今日之
山西及河北全省地區,即趙、魏、韓三國的範圍。另有蔡沈《
書集傳》中說:“冀州,帝都之地。三面距河,兗河之西,雍河之東,豫河之北。
以現代的地理概念來解釋,這些地方的位置是在:冀州,起自黃河壺口,涉及今山西全境、河北、河南等省部分地區,地為白壤。冀州三面距河,西與南及東南部大致以黃河為界,東北以遼河為界,北以
戈壁沙漠為界。今遼寧的西境,河北北境,河南北境,山西全省及內蒙古自治區皆冀州之境,面積約一百四十餘萬平方公里。
漢代的冀州範圍
西漢有十三州及
司隸,十三州分別是并州、冀州、幽州、青州、兌州、豫州、徐州、揚州、交州、荊州、益州、朔方及涼州;幽州與并州是由冀州分割出來;而
司隸分別屬於冀州、雍州、豫州三州。
冀州∶河東郡、河內郡及魏郡、巨鹿郡、常山郡、清河郡、趙國、廣平國、真定國、中山國、信都國、
河間國及涿郡、勃海郡、代郡、
上谷郡、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
遼東郡、玄菟郡、樂浪郡、廣陽國及
太原郡、上黨郡、雲中郡、定襄郡、鴈門郡
東漢末的冀州,其範圍至少相當於今河北、北京、天津、遼寧、山西、陝西六個省市全部地區及內蒙一部份地區。
晉代
晉代的冀州範圍
按《晉書·地理志上》,冀州州域如下:
北魏
北魏的冀州範圍
按《魏書·地形志》,冀州州域如:
冀州∶司州、定州、并州、瀛州、淪州、
肆州、幽州、
晉州、
懷州、
建州、汾州、東雍州、安州、義州、南汾州、南營州、東燕州、營州、平州、恆州、朔州、雲州、顯州、武州、西夏州、寧州、靈州
隋代
隋代的冀州範圍
按《隋書·地理中》,冀州州域如下:
明代
明代的冀州範圍
根據《大明一統志》,明朝屬於冀州州域內
分野的府縣如下:
清代
清代的冀州範圍
根據四庫全書版的《清一統志》和二十四史《
清史稿》,明朝屬於冀州州域內分野的府縣如下:
冀州∶順天府、保定府、正定府、大名府、順德府、廣平府、天津府、河間府、承德府、朝陽府、宣化府、永平府、
太原府、
潞安府、
汾州府、
澤州府、遼州、沁州、平定州、平陽府、蒲州府、解州、絳州、隰州、霍州、大同府、朔平府、寧武府、忻州、代州、保德州。
九州之首
在九州的排列次序中,冀州位列首位。相傳唐堯的都城平陽(今山西臨汾縣南)、虞舜的都城蒲坂(今山西省
永濟縣東南)、夏禹的都城
安邑(山西省夏縣)都在古冀州境內。因此《穀梁傳·楊士勛疏》云:“冀州者,天下之中州,自唐虞及夏殷皆都焉,則冀州是天子之常居。”東漢涿郡人盧植的《冀州風土記》中稱:“唐虞以來,冀州為聖賢之泉藪,帝王之舊地。”鄒衍說:“九州之內,名曰赤縣。赤縣之畿,從冀州而起。”故後王雖不都冀州,也以冀州言之。冀州是古三代帝王建都的地方,“王畿所在”,自然應當列為九州之首。對於古冀州為什麼排在九州之首,還有依治水先後,五行次序等不同的說法。如孔穎達《
尚書正義》中解釋冀州被列為九州之首的原因時說:“九州之次,以治水先後,以水性下流,當從下而泄,故治水皆從下為始。冀州帝都,於九州近北。故首從冀起。”《
漢書》中也說:“冀州,堯所都,故禹治水從冀州始。”宋朝蘇東坡也認為:“河患冀兗為多……故禹行自冀始。”總之,冀州由於它所處的地理位置,是古帝王都城所在地,從而被列為九州中的第一位。
天下中國
按《
淮南子·墜形篇》云:“正中冀州為中土。”為什麼叫“中土”呢?書中的解釋是“冀,大也,四方之主,故曰中土。”或者說冀州之地“當天下之中”,為“天下之中州”,所以叫“中土”。因為冀州是中土,有的也稱“中冀”。如《逸周書·嘗麥篇》云:“黃帝執蚩尤,殺之於中冀。”陳逢衡在《逸周書·嘗麥篇》的注中說:“古者指天下為冀州。”《淮南子·地形訓》的高誘注中也說:“冀為天下之號。”冀州一詞成了“天下”的代名詞。在《淮南子·覽冥訓》的注中說:“冀,九州中,謂今四海之內。”楚辭《雲中君》篇說的“覽冀州兮有餘,橫四海兮無窮。”把冀州同四海對舉,意思是冀州即四海之內,也即天下。羅泌的《路史》稱:“中國總謂之冀州。”顧炎武《日知錄》中也說:“古之天子常居冀州,後人因以冀州為中國之號。
在《
畿輔通志》中,曾集中歷代文人學士對冀州地理的描述,來說明古冀州的戰略位置。“洋洋冀州,鴻原大陸(楊雄《冀州牧箴》)。界於河澤之曲(元朝王構《學校碑記》)山川襟帶,原野平曠(明朝張璽《築城浚池碑記》)。東近瀛海則資儲可充,南臨河濟則折衡易達,川原繞衍,控帶燕齊,稱為都會(《方輿紀要》)。”古冀州由於“土平兵強,英傑所利”(《魏志》),是“南北之沖,戎馬之場,要害之重地。”因此,“冀野紛紜戰事多”。自古以來,這裡就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在這塊土地上不知道進行過多少次波瀾壯闊的戰爭。東漢光武帝劉秀“馬帶堅冰夜渡河”,自冀州開始中興帝業。北齊神武皇帝高歡也是起兵冀州信都,才成帝業。“冀之得失,關乎國之興亡”。“舊志”中正是從古冀州所處的戰略地位,從這些歷代王朝興衰戰亂中,得出了這樣的結論。無怪乎春秋時代的一部星相書《元命包》稱:“冀地有險易,帝王所都,亂則冀治,弱則冀強,荒則冀豐,故曰冀州。”許慎也說:“冀,假借為望也,幸也。”把賦予“希望、寄託”涵意的字眼,做為這個“州”的命名。傳說後晉高祖石敬塘曾在太平縣掘地得到一塊石頭,上面寫著“天子,冀州人”。因此,五代李景據江表,為了想奪天下,承襲帝業,竟給自己的兒子也取名叫“冀”。綜上可見古冀州在當時漢族人的心目中占有著何等重要的地位。
大禹治水
大禹是我國原始社會父系氏族公社末期的部落聯盟領袖,禹最卓著的功績就是治理了滔天洪水。因其治水有功,受舜禪讓繼帝位,後人稱他為大禹。禹之子啟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後人也稱他為夏禹。禹以治水著稱,他從哪裡開始治水,下文作大致考證。1歷史典籍中關於治水所在的記載先秦古籍中多有關於大禹治水的記載:
《
史記·夏本紀》云:“禹行自冀州始”,就是說大禹治水是從冀州開始的。
《史記·夏本紀》載:“當帝堯之時,鴻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其憂。”。《
孟子·滕文公(上)》:“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泛濫於天下。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穀不登,禽獸逼人。禽獸鳥跡之道,交於中國。”說明洪水泛濫於堯和堯之前的遠古時代,持續時間相當長久。“水逆行,泛濫於冀州”,大禹和他父親鯀正是處在這樣一個洪水泛濫、久治不息的時代。
《晉乘搜略》載:“洪水方割時,壅汾水不得出,震及帝都,鯀極意崇防,因汾治汾,而不計汾之不泄。”也就是說洪峰到來時,汾河之水被壅塞,泄流不出,上游洪水繼續流進,有入無出,日聚成災,位於汾河下游的帝堯之都平陽,時刻處在上游汾水的威脅之中,民心動盪,惶恐不安。鯀受堯命而治水,在汾河中游築壩修堤,企圖阻擋汾水進入平陽,以保堯都平安。卻不知壩越築越長,堤越修越高,水越聚越多,終於導致“防高而水壅、水盈則漫、風激則崩”的後果,釀成更大的災害。
《史記·夏本紀》載:“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於是舜舉鯀子禹,而使續鯀之業。”清康熙《霍州志》載:“洪水肆患,鯀拜帝命,治汾為首,禹嗣父績,至於岳陽。”鯀因不得治水之法,導致水患益盛,最終被帝舜治罪處死,帝舜任命鯀子禹為司空,賦以治水之重任。大禹子承父業,受命於危難之際,從冀州開始治理,“乃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終使洪波安息,水患大治。《太平寰宇記》載:“河道開,斯汾水可受,禹急河之大而汾治,鯀急汾水小而不治。”大禹總結父親治水失敗的教訓,採用“先疏而後防”的方法,在汾河中游鑿山通谷,開溝挖洫,因其水勢,利其導之,“猝引洪流就下”,使汾河之水通暢於黃河,終於獲得成功。
行政區劃史
冀州的概念,不僅有其民族及地理上的含義,也有行政區劃上的含義,兩者都隨時代的更迭而有所變化。
先秦
公元前770年,我國歷史進入了
春秋時期,并州地區鮮虞國轄區。鮮虞國姬姓為狄部落,因愛穿白衣服,又稱白狄。公元前十一世紀西周成王戲封他的弟弟叔虞唐侯於并州的鮮虞國,後改國號為晉。周敬王三十一年(公元前489年)鮮虞國為晉所滅。冀縣轄境又屬晉國的東陽地區(今太行山以東的廣大地區)。公元前475年,進入歷史上的戰國時期。鮮虞人於公元前414年又建立中山國,勢力很強,中山國在冀縣始設扶柳邑。公元前296年,即周赧王二十年,趙王文偃以燕齊之師滅中山國後,冀縣之地又屬趙國管轄。
秦朝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廢封建、置郡縣,劃天下為三十六郡。冀州屬
巨鹿郡(轄冀、邢、恆、貝四州,治所在今平鄉縣)。並於今邢台置信都縣。信都之名,據史料載起源於趙成侯,趙成侯據邢,頗具雄心,為了表示他“言必信,行必果,布信於天下”的決心和信心,改邢為“
信都”。
西漢
西漢全國各郡轄治範圍基本上是沿襲秦制。但劉邦為了屏衛王室也曾將少量的同姓子侄等分封各地,西漢初析秦巨鹿郡為信都、常山、清河三郡。漢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始置信都縣。(因張耳為常山王,王趙地,將都城邢台改稱襄國,信都之名遂從此移於冀縣。)縣境西部置扶柳縣。信都、扶柳皆屬信都郡,隸冀州,郡外領縣十六,即辟陽、扶柳、下博、桃、昌城、觀津、東鄉、蓚、歷、高堤、平堤、武邑、廣川、南宮、東昌、西梁,郡治信都。漢高后呂雉六年(公元前182年)封趙王張耳之孫(劉邦長女魯元公主之子)張侈為信都侯,改信都郡為信都國。後張侈因受諸呂之亂,有罪,國除。公元前155年(漢景帝二年),封他的八太子彭祖於冀,為廣川王,改信都國為廣川國。前元二年(公元前153年),又改為信都郡。中元元年(公元前149年),封劉越為廣川王,復為廣川國。
漢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鑒於秦代中央直轄四十郡,多有不便。於是在“郡”上又加了一級行政機構,除都城附近的司隸部外,分天下為十三個刺史部。因以《禹貢》《周禮》所載之州為名,故又稱十三州。其中冀州轄四郡六國,冀縣屬廣川國。
冀州刺史部包括今河北省
邯鄲、邢台、石家莊三個地區的全部,衡水地區的大部,保定地區的西南部,滄州地區的一小部,河南省北端三、四個縣,山東省西端三、四個縣。刺史部設刺史一人,“傳車周流,非有定鎮”。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封劉齊為廣川王,漢宣帝本始四年(公元前70年)還為信都郡,隸冀州刺史部。地節四年(公元前66年)復封廣川國。甘露四年(公元前50年)復為信都郡。漢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封三太子劉興為信都王,遂改廣川國為信都國。漢成帝陽朔二年(公元前23年)復為信都郡。漢哀帝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又封劉景為信都王,覆信都國。前漢在郡(國)之上又加刺史部一級行政單位。冀州刺史部領郡(國)十一、縣一百五十五,刺史部巡行無常治。西漢時的冀州無論從所轄範圍、州的治所都與今天的冀縣無關。
王莽新朝時(9年),改信都縣為新博亭,信都國為新博。
東漢
東漢光武帝劉秀建武元年(25年)改信都郡為長安國,治信都。明帝永平15年(72年)封他的六太子劉黨為樂成王,改長安國為樂成國。安帝延光元年(122年)封章帝之孫劉得為安平王。改樂成國為安平國兼置冀州治此,領縣十三(信都、阜城、扶柳、南宮、經、武邑、觀津、堂陽、武遂、下博、饒陽、安平、深澤)。城內有漢冀州從事安平趙征碑。靈帝中平元年(184年),國除,改為安平郡,郡治信都。這時巨鹿人張角的黃巾起義軍攻破冀州城。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年)董卓舉韓馥為冀州牧。按“舊志”載,謝介庵說(引《漢書》),袁紹值漢亂,起兵,逐韓馥,自領冀州牧。時為初平二年(191年),據有青、幽、並、冀四州之地。與其子袁尚,二世皆鎮鄴(今臨漳縣鄴鎮一帶,現臨漳西有故鄴城,袁紹墓即在此)。冀州刺史部領有安平、常山、中山、河間、清河、趙國、巨鹿、渤海、魏九個郡,約百餘個侯國(縣),州的治所在鄗(今河北省邢台市柏鄉縣)。東漢時冀州刺史部比西漢時更為廣大,增加了今滄州、廊坊地區,天津市地區一小部分。
魏晉
到了魏晉,取消兩漢時“部”而設定“州”的建制,成為州、郡、縣三級行政單位。建安九年(204年),
曹操打敗袁紹的兒子袁譚、袁尚,占領冀州,自領
冀州牧。建安十八年(213年)封曹操為魏公,領有冀州,河東等十郡。據《三國志·魏志·文帝紀》載,220年10月東漢獻帝退位,
曹丕稱帝,年號由延康改黃初,因曹操封魏公,國號魏。從這一年起,我國進入三國時期。三國時魏冀州所轄範圍與東漢時大體相同。魏文帝黃初二年(221年),因為鄴城為
五都之一(長安、譙、許昌、鄴、洛陽),冀州州治移至
信都,
安平郡亦治信都。信都為三級治所,從此冀州與
冀縣開始聯繫起來。
西晉武帝司馬炎泰始元年(265年),封司馬孚為安平王,安平郡改為安平國,仍以漢制,州治信都。冀州領安平、巨鹿、趙國、平原、樂陵、渤海、章武、河間、高陽、博陵、清河、常山、中山十三個郡國。安平國領信都、扶柳、下博、廣宗、經、觀津、武邑、武遂八縣。阜城縣併入信都(據《大清縣一統志》)。“范志”載,晉武帝太康五年(284年),立原安平王孚之曾孫祜為長樂王,遂改安平國為長樂國。懷帝永嘉三年(309年)夏,羯族首領後趙石勒攻陷冀州,殺信都刺史王斌,將都城自冀州信都徙理襄國,下設三個州,冀州治信都。
317—420年,進入東晉十六國時期。活動於冀州地區的先後有後趙、前燕、前秦、後燕,行政區劃基本沿襲西晉。至季龍,冀州治長樂郡。前燕,鮮卑族慕容儁平冉閔。冀州又徙理信都。前秦氐族苻堅克慕容暐,州徙於鄴。後燕慕容垂自稱燕帝,據中山(今河北完縣),復移冀州於信都。
南北朝
439年,北魏統一了北方,改為北朝,與南朝形成對峙局面,史稱“南北朝”。北魏拓跋圭皇始元年(396年),置冀州,治信都,轄長樂、武邑、勃海三郡;長樂郡領信都、扶柳、堂陽、棗強、索盧、廣川、南宮、下博八縣。515年,北魏宣武帝延昌四年六月,道人法慶聚眾造反於冀州。531年,高歡率眾至信都,並自此起兵,平定河北。高歡專權東魏朝政十六年,死後被尊為齊神武皇帝。到了北齊(560年),扶柳併入信都,郡治信都,州治鄴。於是,冀縣轄域此時主要是信都縣地(《河北省各縣沿革治略》《晉書》《畿輔通志》)。
隋朝
隋文帝滅陳之後,中國又由割據轉為統一。由於幅員的廣闊,實行州縣兩級制。煬帝時,改州為郡,行郡、縣兩級制。當時全國共有郡190個,縣1255個。自隋以後,冀州做為一級行政區之名消失於史籍。隋一級行政區是郡。冀州轄境愈後愈狹,兩漢時冀州轄境為河北省中南部,隋唐轄境相當於漢時一個郡,文帝開皇三年(583年),罷郡為冀州,州治信都。六年分信都縣,置長樂縣;十六年分長樂縣,置澤城縣(扶柳縣故治)。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將信都改名長樂縣,同年廢州,復為信都郡,領長樂、堂陽、衡水、棗強、武邑、蓚、南宮、武強、鹿城、下博、阜城十一個縣。十二年復名信都縣(見《冀縣誌》《冀州志》《隋書》)。
唐朝
據“范志”《唐書》載:唐高祖武德初年,改郡為州,由州刺史代替了郡太守。四年(621年),改信都郡為冀州,領信都、堂陽、南宮、棗強、武邑、衡水、阜城、蓚、武強九縣,治信都,是年十二月劉黑闥陷冀州。西晉以後,冀州所轄範圍縮小,到唐時只包括這九個縣。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以山川形便,分天下為十道,設道、州(郡、府)、縣地方三級。冀州屬河北道(轄州二十九個)。當時“信都為望,蓋上縣也”(《元和郡縣誌》)。“冀為上州”(《唐書》)。唐高宗龍朔二年(662年),改冀州為魏州。鹹亨三年(672年),復名冀州。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罷州為信都郡,領縣九。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罷郡復為冀州,屬河北道,領縣六:信都(戶16023,人口72673人)、南宮、堂陽、棗強、武邑、衡水。唐哀帝天祜二年(905年),改信都為堯都縣(望),隸冀州。據《新選漢和辭典》昭和56年版《避諱一覽表》稱,五代梁太祖朱晃因諱其祖名信,改信都為堯都。天平四年取冀州。
五代十國時期,仍依唐制,為堯都縣,不久復為信都縣,隸屬冀州,州治信都(據《河北通志》)。
兩宋
960年宋王朝建國後,宋太宗趙光義於至道二年(997年),以“路”代替了唐代的“道”,分天下為十五路,冀州屬河北東路。河北東路治大名,領三個府、十一個州。熙寧元年(1068年)棗強省入信都縣為鎮。十年復析置,信都縣仍屬冀州,州治信都。冀州領信都、南宮、棗強、武邑、蓚、衡水、阜城七個縣。宋仁宗慶曆八年(1048年),升團練為安武軍節度。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冀州歸屬金國,金太宗天會七年(1129年),仍為冀州,治信都,置安武軍節度,屬河間府,隸河北東路。金章宗泰和六年(1206年),蒙古軍攻陷冀州。金宣宗興定三年(1219年),蒙古張柔率兵南下,元太祖八年取冀州(見《冀縣誌》《宋書》)。
元朝
元滅宋後,於1271年建立元帝國,把全國行政區劃改為路、府、州、縣四級。世祖至元元年(1264年),省信都縣併入冀州。冀州屬真定路,隸燕南河北道肅政廉訪司,轄冀、深、晉、蠡四州。冀州領信都、南宮、棗強、武邑、新河五縣,州治信都。二年復治信都縣(見《冀縣誌》《元史》)。元順帝平正二十七年,明朝攻取冀州。
明清
1368年,朱元璋建國後,於明初廢道設府,行府、州、縣制。冀州領南宮、新河、棗強、武邑四縣。洪武二年(1369年),州治信都,廢信都縣,歸冀州直轄。這一年開始,從山西洪洞、榆次和山東等地開始向冀州移民。據“舊志”載,自明以來,冀州由於陪輔京都,成為“畿內巨州。冀州城池是京師附近相當大的一個城池,被譽為“冀九州第一雄都”“古所稱一大都會也”。
清初,仍沿明制。雍正二年(1724年)六月冀州改為直隸州,歸布政司直轄,外領南宮、新河、棗強、武邑、衡水五縣,州治信都。這是歷史上冀州轄區最小的時期。
民國
中華民國三年(1914年),內務部規定全國地方行政區劃為省、道、縣三級。廢府州制,始改冀州為冀縣,屬大名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冀縣屬河北省(見《冀縣誌》《冀州志》《河北通志》)。
冀州行政區劃範圍隨著歷史朝代的興廢更替,經歷了一個由大到小的發展演變過程。兩漢時,河北的中南部為冀州。隋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短命的王朝,沒來得及在政治上進行重大的變革,只是改州為郡,仍依漢制。唐朝時冀州屬河北道,其管轄區約等於兩漢時的一個郡。宋朝時,冀州屬河北東路。唐宋兩代的“道”和“路”性質一致,只是名目不同。其下唐為郡,宋為州。州郡之名互易的事屢見於史書。其轄縣之多少,亦略有不同而已。元、明、清三代,河北地區直隸中央政府管轄,是京畿重地。清朝,冀州是直隸省轄下的
直隸州。1913年,降州為縣,“冀州”一詞便被冀縣所代替。從此,它再也沒有做為行政區劃而使用了。
文化
冀州霸氣未全收,漳水瀠洄抱遠樓。
地隱青蓮晴欲見,天空白雪冷還浮。
千家桑柘余前代,萬古風流是此州。
刺史開言問餞客,可知佳句便題留。
——明·石九奏:《古佛閣和程試》
冀州風物
《隋史》稱,冀州人民“性多敦厚,務農桑”。“范志”中說,“冀州肥磽相半,男力稼穡,女勤耕織”。它說明種養業的發展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料稱,冀州信都地勢平坦,土田饒衍,在歷史上種養業都很發達。如棉花的種植在冀州信都就有較長的歷史。棉花“種出南蕃”,從唐代開始傳入我國。“宋代始入江南,明遍及江北與中州”,明清時,深、冀兩州的植棉戶幾乎占農戶的百分之八十,當時還掌握了“一歲數收”的耕作技術,因此有“冀南棉海”之稱。冀州信都的林業以楊、柳、榆居多。果樹以蘋果、梨、杏、棗居多。據說冀州信都之棗,形大如梨,紫色細紋,核小味甘,棗的質量在歷史上是很著名的。“舊志”載:州城西南三十里,其地多棗,因名為“棗山”(即今日之棗園村)。由於信都的棗質量很好,常做為獻給皇帝的貢品。晉左太沖《魏都賦》曾把信都之棗稱為“御棗”。傳說北齊時仙人仲思曾得信都之棗,因而叫“仲思棗”。隋煬帝大業初年,“仲思棗”作為貢品,曾獻給皇帝楊廣。
冀州信都轄境河渠縱橫,舟車輻集,水陸交通都很便利,商業十分發達。據“舊志”載,南北朝的後魏時,徵兵集糧,籌餉遷民,都以這裡為中心地。冀州信都境內不僅有傅水店、曾家莊、陸村、土路口等八個鋪,分別通向南宮、棗強、深州等地,而且還有商旅聚集、比較繁榮的四個大堡子城。“舊志”載,“堡隸冀者四,居積貿易比於州”。這四個商旅雲集的大堡寨是:今天的田村、韓村、謝家莊和碼頭李。碼頭李“陰要滏沖,北賈天津,南邢磁洛,舟楫上下,收其委輸,又橋村西門,以通西北陸路。深、趙、束鹿、寧晉四州縣,人民貿易有無隙。貨物之往來,車馬馱載,負販襁擔,頗行及遠,遠至元氏,獲鹿山中,又連山西至太原。水陸輻湊,四至並會,號為碼頭李鎮。”其他還有今天的漳淮村為元朝的章、華兩鎮,南接南河,北通天津,也曾繁榮一時。恩關村,則為古交通要道,秦朝時即曾在這裡設交通關卡,管理貿易。“舊志”載:“恩關者,乃古信都譏察地也,界在燕齊之間,至今以為鄉名雲。”冀州信都境內,許多村落是由經商貿易發展起來的,如中、東、西安店,就是漢朝時在河堤上開辦的客店,由於生意興隆發展成村的。前店楊村、傅水店、滄頭等不少村莊,也是由於當時地處沿水要道,商業發達,人丁興旺,逐漸發展成為村落。
自佛教傳入中國以後,與我國的古代文化發生了聯繫。南北朝時崇尚佛法,大興廟宇,古冀州信都做為北魏時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境內寺廟眾多,“舊志”載,州治東有宋太祖趙匡胤憩游下的泰寧寺,西有隋朝興建的開元寺,南有南禪寺,北有稱為“紫薇夕照”、風光優美的竹林寺,城內的大道庵曾留有宋徽宗的墨跡。北邊家莊明朝建的關帝廟占地四十餘畝,每年二、十月兩次廟會,方園百餘里的民眾紛紛前往,規模相當龐大。還有明朝建的廟上村的哪吒廟,北褚宜村的石佛寺,雙廟村的玉皇、三仙女廟,大廟周村的奶奶廟等地的廟會。人群熙攘,遊客紛至,以寺廟為中心的商業交易,相當熱鬧繁華。不少地方,因此逐漸形成集鎮。
冀州信都有很多遐邇聞名的文化勝跡。如宋知州魯有開建的“養正堂”,宋朝著名學者黃庭堅為之作記。他修建的避暑堂在州治西。按明《一統志》載,“漢袁紹為冀州刺史,光錄劉松鎮此,袁紹盛夏與松飲,避一時之暑,故河朔有避暑飲。”魯有開正是根據這個歷史傳說,起名“避暑堂”的。
大道庵位於州治北,宋朝熙寧時建,徽宗曾在此留有墨跡。
“百花樓”位於州治東北,宋朝時建。“舊志”載,“樓高百餘尺,上置鐘鼓蓮漏,壁繪百花”。明東征將軍《詠百花樓詩》嘆道:
趙王墳上含煙淡,袁紹城邊落葉疏。
千里關山非故國,百花樓閣為荒墟。
八角井,宋朝時建,據說井水清冽,常年不乾,深二丈,徑九尺五寸。
明隱士張鳳翱築“清隱軒”,在州治東。軒前迭石為山,花木敷暢。
明州牧林文《清隱軒》詩云:
紫薇山下結茅廬,陋巷簞瓢遂隱居。
避世躬耕新畎畝,傳家惟業舊詩書。
紅瓢幾硯花慵掃,翠藹階庭草不除。
世事無關心似水,由來此樂許如誰?
柯潛《詠清隱軒》詩云:
茅居近接紫薇峰,碧樹蒼苔路幾重。
花院只容明月到,柴門常倩白雲封。
遠懷清絕陶宏景,不學疏狂阮嗣宗。
聞說循良林太守,時時五馬訪人龍。
可惜這些文化遺址已在兵荒馬亂之際,全部被毀。現尚存的文化遺址有漢趙王張耳之墓,據說,即距城南十餘里的雙冢古墓。《周書》載,“齊煬王憲傅高祖,詔憲伐齊王湝等於信都湝陣城南,憲登張耳冢以望之。”按文中所提的地理方位,推斷雙冢古墓可能是漢趙王張耳之墓。現已列入縣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原在州城南門旁側還有張耳祠和刻有“漢趙王張耳之墓”字樣的石碑。
明進士翟汝儉有《題張耳墓》詩,詩云:
一劍風雲起,龍麟取次攀。
帝圖臨渭水,封土入恆山。
斷碣空壕外,荒墳古堞間。
芳草余草樹,啼鳥自關關。
清棗強知縣趙杲題《張耳祠詩》云:
名士原無愧,交情覺太疏。
臨門能小隱,巨鹿竟何如?
王座紅雲捧,靈旗紫氣舒。
誰憐泜水上,嗚咽怨陳余!
“舊志”載,冀州境內土阜壘壘。據考察分析多屬漢朝古墓。城北七里有張家古冢村,古冢村有南北二冢。南冢上有瘟神廟,北冢上有小廟,冢土曾受大雨衝擊,發現磚砌墓室。規模宏偉,或雲是漢廣川王墓,深不可測,無人敢入,遂擁土堵塞。南、北冢即今日前、後冢。前冢和孫鄭李的古墓中曾發掘出銀縷玉衣殘片及御用熨斗等,據考證屬於東漢時墓葬品;現後冢古墓已列入省級重點保護文物。
城內的大石磨相傳在袁紹坐冀州的時候,冀州城裡出了一個叫李三娘的仙女,她逢雙日在城外海子裡用這個石磨磨麵。逢單日趁著夜色,騎著神牛給老百姓送麵粉。磨徑四尺八寸,周一丈六尺八寸,厚一尺四寸。
冀州,用它自己的風貌,吸引著不少詩人文士為它留下美妙、壯麗的詩章。漢班固寫過《冀州賦》、楊雄寫了《冀州牧箴》。唐代的大詩人白居易、崔湜、高適,宋代的文天祥、蘇軾,元代的王冕,等等,都用他們生花妙筆寫下了詠懷古冀州的不朽詩篇。
書院和學風
《隋史》稱冀州“好儒學”。“舊志”稱冀州居民“勤耕讀”“稼穡無遺力,子女皆送之師,讀書修業,不限貧富。”晉韋逞的母親宋氏,流寓冀州。幼年由於跟隨她的父親讀過很多書,很有學識,後來韋逞在前秦苻堅處任太學。由於當時缺少禮樂博士,朝官就請八十多歲的韋母宋氏在自己家裡設講堂,招收生員百餘人,隔紗帳講課。隋朝劉焯、唐朝孔穎達都在家鄉聚徒講學,對當時和後世頗有影響。“冀為古名邦,舊有學,冠於他所。”冀州辦學的歷史,在宋朝以前已經無文可征。宋時的州學設在州城內西南,後來毀於兵火之亂。金太宗天會八年在州城文廟創設州學。金虞部郎中張憶撰寫有《冀州特興學記碑》。元、明、清各朝對辦學建學都十分重視。據“范志”雲,在明洪武九年知州王子章創州治學校,至萬曆四年知州趙杲開始創建書院。院址在城內馬神廟西。清乾隆四年知州楊芊開始建信都書院。當時聘請浙江孝廉韓承節為師。在書院就學的,“試列前茅而食餼者五人,由童子而采芹者六人”(食餼者相當於享受公費待遇的學生,采芹者指可以入學的生員)。光緒八年吳汝綸任知州時,請新城王樹楠、武強賀濤為師,萃一州五縣弟子來學,“連歲登甲乙榜者數十人”(取士條件曰科,明清時進士為甲科,舉人為乙科)。“州人趙衡、李諧韺(即備六)等,尤以詩、古文、詞,斐聲於世,論者為書院人才最為一時之盛。”李諧韺在光緒二十年曾都講冀州翹材書院。西野莊頭村人張存義在本村辦起滏陽書院,五世講學,培養了不少人才,受到知州吳克明的嘉獎。明洪武八年開始鄉、社辦社學,清時又規定在大鄉巨鎮辦社學,以生員為社學的老師,凡近鄉子弟年十二以上,二十以下,有志學文者,都令入學。除了社學以外,還有不少私人捐資辦起的義學,如清代堤北村、吳家寨、西午村、
南內漳村等的社學,南漳淮、東午村辦的義學。按“舊志”的說法,當時三學(州、社、義)鼎立,學風甚盛。這裡讓我們用趙杲在冀州《建立義學偶題》一詩中的兩句“大義於今人通曉,滿林儘是讀書聲”來說明這個素有文化傳統的古冀州信都興學、就學的風氣。1940年鴉片戰爭以後,辦“洋務”“興西學”,於是在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將信都書院改為中學堂(五縣合立,歸省直轄),即直隸省立第十四中學。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設縣立師範講習所一所。民國二年開始成立縣高級國小。從光緒末年到民國十七年,冀縣452個村鄉辦初級國小達三百二十一處。
人物風雲
“舊志”載:“名卿士大夫出於是州,載於傳記,斑斑可考。”“豪傑挺秀如孔巢父、趙涓輩代不乏人,流風遺俗,至今傳焉。”東漢時的信都人邳彤、劉植在信都曾協助漢光武帝劉秀擊敗王郎,安定天下。後邳彤官封靈壽侯,劉植官封昌成侯。
東晉十六國時,長樂馮氏是南北朝時期的“高門望族”。北魏到隋唐二百多年的時間,在朝居官為皇戚者,見於史傳者達一、二百人,其中馮跋、馮弘做過北燕的國君;北魏的馮太后曾多次臨朝執政並協助孝文帝進行了歷史上著名的“孝文帝改革”,對當時的社會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其他如馮熙、馮子琮、馮素弗、馮慈明、馮元常、馮誕、馮穆、馮冏等,都官高祿厚,地位顯赫,並通過婚姻關係與當權的鮮卑貴族緊密結合,名重一時。
唐朝時,孔子三十七代孫同李白為友的“竹溪六逸”之一的孔巢父,與韓愈為友的孔畿(禮部尚書),還有孔如圭(工部尚書)、孔緯(吏部尚書)等,都是信都人。以他們的文采和政績,被譽於世。
隋朝的天文學家劉焯,晉朝高僧佛學家釋道安,唐朝的畫家程儀、程修已父子及趙博文(他們都是大畫家周昉的弟子),後魏曾集成《四序堪輿》的殷紹,幼有文名的唐德宗戶部尚書趙涓,宋金時的田況、路仲顯、路鐸、張存(司馬光的岳丈),元朝時著《百中歌》的王白,明朝的石九奏、汪元范等都是古信都(今冀州)名列史冊、顯於當時的文人學士。《漢書》稱冀州士風慷慨,《宋史》稱冀州人民“大率氣勇尚義,號為強忮”,五代時的馬震、荊罕儒,北宋時的張廷翰、傅思讓、耿全斌,都是抵禦外侮,身有戰功的著名將吏。在“冀野紛紜戰事多”的兵荒戰亂的歲月里,信都還出現了不少抑強抗暴的武林豪傑。如明清間出現的創三皇炮捶拳術的宋邁倫,八卦掌鼻祖董海川著名弟子尹福和梁振圃,以及可與燕子李三相媲美的雷三群等。他們傳奇紛呈,保持和發揚了燕趙慷慨遺風。
據清朝一些史料記載,由於冀州“褊隘,田不足以養,而多商業。其人類能遠出求富於他郡邑,自京師、行省,北至塞上。富商巨賈往往多冀衡之民,訾產殷盛,還而潤澤鄉里。”如清末黃村人王汝鴻“大營商業,設肆京津、張家口各地凡十所。”又如在辛集、南宮、高陽、濟南、天津等處經營商業的賈氏大戶(賈維善、賈殿三)等,他們經商門路比較廣泛。值得一提的是信都人經營的古舊書業,他們的足跡遍及北方各大城市。如在北京琉璃廠這個文化業街道上,在清光緒年間,就有魏占良兄弟開設的文友堂,譚錫慶開設的正文齋,張慶霞開設的宏京堂等。他們在經營中不僅為保存祖國的文化遺產做出不小的貢獻,而且還培育出不少如孫殿起等目錄學家和整理古籍的工作者。
在冀州工作過、彪炳於史冊的外籍知名人士更是難以勝數。如漢“京兆畫眉”的張敞,蘇章的“二天”廉績,唐朝被稱為”鐺腳刺史”的冀州刺史賈敦頤,宋朝被譽為“河朔三令”的信都令李沖。還有被譽為“冀州神童”的晉崔宏和元朝的元好問,為蘇軾賞識的李格非,與李賀、孟郊為友的劉言史(其詩文被譽為“自賀外,世莫能比”),善寫楷書的明朝太卜侍衛張信,以及清朝桐城派後期學者被稱為“曾門四弟子”的吳汝綸等,都以他們顯赫的事跡,淵博的學問,在冀州歷史上,留下了難以忘懷的篇章。
漢光武帝劉秀,唐名將尉遲恭、羅成,明朝的劉墉,這些名垂史冊的人物都在我冀州信都這塊土地上留下了不少動人的傳說。
據“舊志”,“夫冀地當北朝五代之交,兵革相尋殆無虛日。”其實不僅是北朝五代,據史書記載,我國歷史上的幾次重大戰亂,幾乎都涉及到這裡。在古信都的原野上,漢更始元年王郎下冀州,光武擊王郎,東漢的三國之爭,晉十六國時更是兵災頻仍、戰事紛紜;唐朝安史之亂的一個禍首史思明於天寶十五年曾陷冀州;到宋代以來契丹等外強不斷侵犯,曾幾次攻陷冀州;元朝的蒙古軍進攻中原,都使這裡的人民蒙受了慘重的兵災戰禍之苦,使人民生活幾遭塗炭。
歷代的農民起義軍也都在這裡點燃過反抗鬥爭的燎原星火。東漢更始年間的銅馬、赤眉起義,漢靈帝時的黃巾起義,以及南北朝時的葛榮、大乘道人法慶的起義軍,隋唐時劉黑闥與明朝劉六、劉七的起義軍,還有明朝李自成手下著名將領劉芳亮率領的起義軍,都在冀州信都這塊田野上高唱過威武雄壯的戰歌。
恆山南下扶嵯峨,冀野紛紜戰事多。
賀六幾曾忠拓跋,朱三猶幸畏沙沱。
鷹盤哀草秋橫野,馬帶堅冰夜渡河。
割據休誇人礌落,時清惟聽棗花歌。
夕陽廢壘幾荒村,故老遺聞與細論。
禍起黃巾延巨鹿,祟有白骨兆平原。
饁耕人去空傳冀,避暑亭荒漫說袁。
獨有蘇章遺軌在,二天未許戴私恩。
古冀州歷史風雲變幻的畫卷,將給人們有益的借鑑,散發著歷史幽香的古冀州,也必將啟迪著人們在未來的征途上取得新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