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治所考證,行政區劃,北魏晉州,北齊晉州,北周晉州,唐代晉州,北宋晉州,文獻記載,魏書,隋書,元和郡縣圖志,太平寰宇記,大清一統志,水經註疏,春秋地名考略,
歷史沿革
北魏
建義初(528年)改晉州,治白馬城,轄
平陽郡等十二郡。
隋
大業三年(607年),復改州為郡,改晉州為臨汾郡。
唐乾元元年(758年),再改晉州。
宋仍曰晉州、平陽郡)、建雄軍節度。
明洪武元年(1368年),復曰
平陽府,屬山西布政使司。
1950年,成立臨汾專區。
1954年,同運城專區合併為晉南專區(駐臨汾),轄29縣。
1970年專區改地區,晉南專區又按原建制劃分為
臨汾、
運城兩地區。
1978年設臨汾地區行政公署,轄
臨汾、
侯馬2市和16縣。
治所考證
白馬故城 即今府治,南北朝魏置,《
水經注》汾水又南逕白馬城西,魏刑白馬而築之,故世謂之白馬城,今平陽郡治。《府志》:元魏及唐晉州皆治此。按《寰宇記》後魏於白馬故城置禽昌縣是今府治,又即禽昌縣也。
平陽故城 在
臨汾縣之南帝王世紀堯都平陽於詩為唐國春秋晉羊舌氏邑左傳昭公二十八年晉分羊舌氏之田以為三縣趙朝為平陽大夫史記韓世家晉定公十五年韓貞子移居平陽又魏豹傳漢元年項羽徙魏王豹於河東都平陽漢書地理志河東郡領平陽縣應劭曰堯都也隋書地理志臨汾郡臨汾縣後魏曰平陽並置平陽郡開皇初改郡為平河改縣為臨汾括地誌平陽故城在晉州西南今平陽城東面是也堯築寰宇記魏正始八年分河東之汾北十縣置平陽郡晉因之劉元海位都此後魏太平真君四年置東雍州孝昌中改唐州建義元年又改晉州移故平陽城東北二十裏白馬城為治厯東魏北齊皆為重鎮隋煬帝初州廢又立為臨汾郡仍移於白馬城南一里義寧二年又改為平陽郡唐武徳元年改為晉州四年移治白馬城貞觀十二年移治所於平陽故城舊志唐以後平陽復移治白馬城
行政區劃
北魏晉州
隸屬:一級行政區
州治:州、郡、縣同治白馬城
郡縣概述:
平陽郡晉分河東置。真君四年置東雍州,太和十八年罷,改置。
領縣五
禽昌縣,二漢屬河東,晉屬,即漢、晉之北屈也。神元年世祖禽赫連昌,仍置禽昌郡。真君二年改,七年並永安屬焉。有乾城、郭城。
平陽縣,二漢屬河東,晉屬,州治。真君六年並禽昌,太和十一年復。有晉永、高梁城、龍子城、堯廟。
臨汾縣,二漢屬河東,晉屬。真君七年並泰平,太和十一年復。
泰平縣,真君七年置。有泰平城、齊城。
北絳郡孝昌三年置。治絳。
領縣二
新安縣,二漢屬恆農,晉屬河南,後罷。孝昌二年復,後屬。
北絳縣,二漢屬河東,晉屬平陽。二漢、晉曰絳,後罷。太和十二年復,改屬。
永安郡建義元年置。治永安城。
領縣二
永安縣,二漢屬河東,晉屬平陽。前漢曰彘,順帝改。真君七年並禽昌,正始二年復屬。治仇池壁。有霍山祠、趙城。
楊縣,二漢屬河東晉屬平陽,後罷。太和二十一年復,後屬。治楊城。有岳陽山、東明神。
北五城郡興和二年置。
領縣三
平昌縣,興和二年置。 石城縣興和二年置。 北平昌縣興和二年置。
定陽郡興和四年置。
領縣三
平昌縣,興和四年置。 西五城縣,興和四年置。
五城郡天平中置。
領縣三
北棗縣,天平二年置。 南棗縣,天平二年置。 永安縣,元象元年置。
西河郡舊汾州西河民,孝昌二年為胡賊所破,遂居平陽界,還置郡。
領縣三
永安縣,孝昌中置。治白坑城。
隰城縣,孝昌中置。
介休縣,孝昌中置。
冀氏郡建義元年割平陽、郡置。
領縣二
冀氏縣,建義元年割禽昌、襄陵置。有冀氏城。
合陽縣,建義元年置。有合陽城。
南絳郡建義初置。治會義川。
領縣二
南絳縣,太和十八年置,屬正平郡,建義初屬。
小鄉縣,建義元年罷。有小鄉城。
義寧郡建義元年置,治孤遠城。
領縣四
圍城縣,建義元年置。治陶谷川。
義寧縣,建義元年分禽昌置。
安澤縣,建義元年置。
沁源縣,建義元年置。郡治。
北齊晉州
隸屬:一級行政區
州治:白馬城
郡縣概況:(略)
北周晉州
隸屬:一級行政區
州治:州、郡、縣同治白馬城
郡縣概況:(略)
唐代晉州
轄縣概況:
臨汾縣,望。郭下。本漢平陽縣,屬河東郡,在平水之陽,故曰平陽。魏置平陽郡,平陽縣屬焉。隋開皇元年改平陽縣為平河縣,三年罷郡,縣屬晉州,其年又改平河縣為臨汾縣。
平山,一名壺口山,今名姑射山,在縣西八里,平水出焉。《尚書》曰:“壺口治梁及岐。”
汾水,北自洪洞縣界流入。
?水,今名三交水,東自襄陵縣界流入。
堯廟,在縣東八里汾水東。
姑射神祠,在縣北十三里姑射山東,武德元年敕置。
龍子祠,在姑射山東平水之源。其地茂林蓊鬱,俯枕清流,實晉之勝境也。
劉和墓,在縣南三十五里。和,元海太子也。
劉聰墓,在縣西南十一里。聰,元海第四子也。
襄陵縣,緊。西北至州二十六里。本漢舊縣也,屬河東郡。高齊省。周平齊,自臨汾縣移禽昌縣於今理,屬晉州。隋大業二年,改禽昌為襄陵,取漢舊名也,縣東南有晉襄公陵,因以為名。先是以禽昌名者,後魏禽赫連昌以置縣故也。
浮山,在縣東南七里。
?水,在縣北十五里。
黑水,經縣北二十五里。
晉賈充墓,在縣西南十里。
神山縣,中。西至州七十八里。本漢襄陵縣地也,武德二年僕射裴寂奏分襄陵縣置浮山縣,屬晉州,因山為名。至三年,因羊角山神人見,又改為神山縣焉。
黑山,今名烏頭山,在縣東四十四里,黑水出焉。
羊角山,在縣東南三十一里。
老君祠,在縣東南二十里。武德三年,見神於羊角山下,語曲沃縣人吉善行曰:“報大唐天子,得聖理一千年。”其年,敕遣通事舍人柳憲立祠,因改縣為神山。
岳陽縣,中。西南至州一百五十里。本漢?遠縣地,後魏孝莊帝置安澤縣,屬義寧郡。隋開皇十六年改屬沁州,大業二年改為岳陽縣,因山為名。義旗初建,屬平陽郡,武德元年龍郡,改屬晉州。
烏嶺山,在縣東三十里。
千畝原,在縣北九十里。周回四十里。
東池堡,在縣南三十三里。今堡中見貯義倉,北面絕崖,三面各二丈五尺,周回二里。
洪洞縣,望。西南至州六十里。本漢楊縣,即春秋時楊侯國也,晉滅之,以賜大夫羊舌?。漢以為縣,屬河東郡。魏置平陽郡,楊縣屬焉。隋開皇三年罷郡,改屬晉州。義旗初建,改為洪洞縣,因縣北故洪洞鎮為名也。
霍山,在縣東北三十里。事具霍邑縣。
洪洞故城,在縣北六里。後魏鎮城也,姚最《序行記》曰“周建德五年。從行討齊師,次洪洞,百雉相臨,四周重複,控據要險,城主張元靜率其所部肉袒軍門”,即此也。
禽昌故城,在縣東南二十四里。後魏太武帝禽赫連昌置,因以名焉。
師曠祠,在縣東南二十五里。
霍邑縣,上。南至州一百五十里。本漢彘縣也,屬河東郡,因彘水為名,即周厲王所奔之邑。後漢順帝改為永安縣,屬郡不改。後魏初省,及宣武正始二年又置永安縣。隋開皇十八年改為霍邑縣,屬晉州,因霍山為名。隋末喪亂,武牙郎將宋老生屯兵於此。義師之至也,老生陳兵據險,師不得進,忽有白衣老人詣軍門曰:“霍山神遣語大唐皇帝,若向霍邑,當東南傍山取路,我當助帝破之。”
遣人視之,果有微道。高祖笑曰:“此神不欺,趙襄子豈當負吾邪!”於是進師,去城十餘里,老生戰敗,劉宏基斬之,遂平霍邑,置霍山郡。武德元年廢郡,復置呂州,縣屬焉。貞觀十七年廢呂州,縣又隸晉州。
霍山,一名太岳,在縣東三十里。《禹貢》曰“壺口、雷首,至於太岳”,鄭玄注曰“今河東彘縣霍太山是也。”
呂坂,在縣西南十里。有呂鄉,晉大夫呂甥之邑也,呂州取名於此。
汾水,經縣西二里。
彘水,出霍山,經縣南一里。
普濟寺,貞觀八年奉詔,以破宋老生,於此置寺。
周厲王陵,在縣東北二十五里。
趙城縣,上。南至州九十五里。本漢彘縣地,即造父之邑也,自漢迄晉不改。
後魏太武帝廢。其趙城縣,義旗之初分霍邑縣置,屬霍山郡,因故趙城為名。武德元年廢郡,置呂州,縣屬焉。貞觀十七年廢呂州,縣屬晉州。
汾水,出縣西四里。
霍山廟,在縣東南三十里霍山上,甚有靈驗,貞觀五年敕令修理。
汾西縣,中。棗至州一百八十里。本漢彘縣地,屬河東郡。後漢改彘縣為永安縣,高齊又於此置臨汾郡及臨汾縣。隋開皇三年改臨汾縣為汾西縣,十六年改屬汾州,十八年改屬呂州,大業二年改屬晉州。義旗初屬霍山郡,武德元年又屬呂州,貞觀十七年廢呂州又屬晉州。
汾水,在縣東三十五里。
冀氏縣,中。西至州一百九十二里。本漢?奇氏縣地也,屬上黨郡。?奇音居義反。至晉省。後魏莊帝於?奇氏城南置冀氏縣,屬晉州。
烏嶺山,在縣西三十里。
沁水,在縣東一里。
北宋晉州
隸屬:初隸河東道
轄縣概況:
臨汾縣:舊十三鄉,今十鄉。本漢平陽縣,屬河東郡,在平水之陽,故曰平陽縣,卽今州城也。魏置平陽郡,平陽縣屬焉。自魏至宇文周屬郡不改。開皇元年改平陽為平河縣,三年罷郡,縣屬晉州;其年又改平河縣為臨汾縣。大業三年罷州,置臨汾郡,縣仍屬焉。唐義旗初屬平陽郡。武德元年罷郡置晉州,縣仍屬焉。劉元海城,晉永嘉之亂元海僣稱漢,於此置都,築平陽城。……高梁城,《河北圖》云:“在縣東北三十七里。”《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殺懷公於此。”又《郡國志》云:“卽高梁之墟。”犨氏亭,晉大夫郄犨食菜之地,今有亭。狐谷亭,《
郡國志》云:“卽狄侵晉、取狐廚,今為亭。”霍將軍祠,在州西南下,唐天寶七年勅置。堯廟,在縣南六一作十。里,堯碑云:“舊在汾水西,晉元康中移於汾水東。顯慶三年,移就今廟。”姑射神祠,在縣北十三里姑射山東,唐武德元年勅置。龍子祠,在姑射山東,平水之源,其地茂林蓊鬱,俯枕清流,實晉州之勝境也。劉和墓,在縣南三十五里,元海太子也,欲誅劉聰,為聰所殺。劉聰墓。在縣西南十一里,元海第四子。
洪洞縣:東北六十里,舊十六鄉,今四鄉。本漢楊縣,卽春秋時楊侯國也。《
左傳》曰:“虞、虢、焦、滑、霍、楊、韓、魏,皆姬姓也。”杜注曰:“八國,晉所滅,楊縣屬平陽。”晉《地道記》曰:“楊,故陽侯國,晉滅之,以賜大夫羊舌肸。”漢以為縣,屬河東郡。後漢同。魏晉平陽郡,楊縣屬焉。後魏改屬永安郡。開皇三年罷郡,改屬晉州。煬帝罷州,置臨汾郡,縣仍屬焉。唐義旗初改為洪洞縣,取縣北故洪洞鎮為名。霍山,在縣東北三十里,霍水出焉。……故楊城,春秋時陽國,漢楊縣城也,在縣東南十八里。洪洞故城,在縣北六里,後魏鎮城也。《姚最序行記》云:“周建德五年從行討齊師,次洪洞,百雉相臨,四周重複,控據要險,城主張元靜率所部肉袒軍門。”卽此地也。擒昌故城,後魏擒昌縣,在縣東南二十四里,後魏太武帝擒赫連昌置,因名焉。師曠祠,在縣東南二十五里。郅都墓,在縣東南二十里,河東太楊人,為雁門太守。匈奴患之,太后以漢法中都,景帝殺之。劉元海墓。在縣東八里,稱趙,僭都平陽。
襄陵縣:東南二十六里,舊五鄉,今六鄉。本漢舊縣也,屬河東郡。魏正始八年,分河東、汾北,置平陽郡,以襄陵縣屬焉。後以此地擒赫連昌,遂於白馬城置擒昌縣。高齊天保七年省。周平齊,自臨汾縣東北二十裏白馬故城移擒昌縣於今縣焉,亦隸平陽郡。隋初罷郡置晉州。大業二年改為襄陵縣,以趙襄子、晉襄公俱陵於是邑,以名縣;三年罷州為郡,縣仍隸之。三交水,在縣北十五里。襄陵故城,《冀州圖》云:“襄陵郡東南三十二里,卽故襄陵城也。大業初曰擒昌。後移就故城,卽在趙城東南六十里。”晉賈充墓,在縣西南十里。充,字公閭,為車騎將軍,贈太宰。浮山,在縣東南七里。潏水,一名巢山水,源出縣東南。巢山。在縣北十五里。
神山縣:西七十八里,舊十三鄉,今三鄉。本漢襄陵縣也。高齊省襄陵縣入擒昌。隋復置襄陵縣。唐武德二年,僕射裴寂奏分襄陵縣以東之地置浮山縣,以山名縣,隸晉州;至三年,以吉善行於羊角山見神人,四年改為神山縣。黑山,在縣東四十四里,一名牛首,今名烏嶺山,黑水出焉,亦名澇水,發源西流,入臨汾縣界。羊角山,在縣西南三十里。老君祠,在縣東南二十里,唐武德三年見神於羊角山下,語曲沃縣人吉善行曰:“報大唐天子,得聖理千年。”其年,勅遣通事舍人柳憲立祠,因改縣為神山。至開元十四年於舊廟置慶唐觀。縣城,故郭城也。《
魏書》“擒昌縣有郭城” 卽此。其城東西高四丈,南北三面絕崖,險固,周回五里。鳴山,在縣南十五里,每天欲雨,此土颯然有聲,草木不動,俗傳為鳴山。虜投交水,在縣南二十里,出龍角山西、巢山東,北流入縣。《水經注》云:“潏水出巢山東谷,北經浮山,西入襄陵縣界入汾。”虜投交水,卽潏水也。
霍邑縣:北一百五十里,元一十四鄉。本漢彘縣地,屬河東郡,因彘水為名。周厲王無道,周人流王於彘。按:彘,卽今縣理是也。後漢順帝改彘縣為永安縣,屬郡不改。魏分河東,置平陽,縣又屬焉。後魏真君七年省,及宣武正始三年,又於今州趙城縣東北十五里仇池壁置永安縣,又移於趙城縣東南三里。魏末復還今理。隋開皇十八年改為霍邑縣,屬呂州,因霍山為名。大業二年廢呂州,改屬晉州。……武德元年廢郡,復置呂州,因呂鄉為名。貞觀十七年州廢,縣入晉州。霍山,一名太岳,在縣東三十里。汾水,自靈石縣界流入,經縣西二里,南入趙城縣界。彘水,源出霍山,經縣南一里,西入汾水。普濟寺,貞觀八年奉詔 ,以破宋老生,於此置寺。寺碑,許敬宗之文。觀堆祠,在縣東南三十里,堆高二里,周圍十里。……周厲王陵,在縣東二十九里,厲王無道,國人叛之,王出奔彘死,因葬此。轟轟廟,在縣西百里。按:碑文:“永徽五年,百姓石羅縣開國燕伯隴等立。”又《神道碑》云:“唐故云麾將軍燕燕,字伯隴,卽霍邑人也。”
趙城縣:東北九十里,舊十五鄉,今三鄉。本漢彘縣地,卽造父之邑也。……按:永安縣本漢河東郡之彘縣,自漢迄晉不改。後魏太武帝廢,宣武帝又置,至隋不改。其趙城縣,唐義旗之初分霍邑縣置,屬霍山郡,因故趙城為名。武德元年廢郡,置呂州,縣仍屬焉。貞觀十七年州廢,縣入晉州,縣初置在故趙城縣內。麟德元年為城內少水,移向西三里,卽今縣理也。汾水,在縣西一百里。趙城,在縣南三十五里,卽造父受封於此。霍山廟,在縣南三十里。《水經注》云:“霍山有廟,甚靈,鳥雀不棲其林,猛獸常守其庭,有靈泉以供祭祀,鼓動則泉流,聲絕則泉涸。”唐貞觀五年重修,更名霍山神。趙簡子廟,在縣城內。姑射山,在縣西三十二里。伏牛台,在縣南十五里。按:《帝王世紀》曰:“伏羲,風姓,蛇身人首,常居此台,伏牛乘馬,故曰伏牛台。”女媧墓,在縣東南五里,高二丈。按:《城冢記》:“女媧墓有五,其一在趙簡子城東五里。”赫連勃勃墓。在縣東三十五里,霍山最高峰上。
汾西縣:東北一百八十里,元十鄉。亦漢彘縣之地,屬河東郡。後漢改彘縣為永安縣。自漢迄於後魏,猶為永安縣。高齊又於此置臨汾郡及臨汾縣。隋開皇三年改臨汾為汾西縣;十六年改屬汾州;十八年改屬呂州。大業二年改屬晉州。義旗初屬霍山郡。武德元年又屬呂州。貞觀十七年廢呂州,又屬晉州。至皇朝太平興國七年移歸舊理。汾水,北自汾州靈石縣界流入,在縣東三十五里,東南入霍邑縣界。青山,在縣西六十里,南入趙城,西北至溫泉,總一百六十里,舊名青山。天寶六年改為汾西山,亦姑射山之連延也。
冀氏縣。東二百一十里,舊八鄉,今三鄉。本漢陭居義反。氏縣地,屬上黨郡。按:漢陭氏縣,在今縣北三十五里,陭氏故城是也。至晉省。後魏莊帝於陭氏城南置冀氏縣及冀氏郡,卽今縣是也,屬晉州。高齊文宣帝省冀氏郡,以縣屬義寧郡。隋開皇三年罷郡,改屬晉州。烏嶺山,在縣西三十里。刀黃山,在縣東五十八里。沁水,在縣東一里,《水經》云:“沁水出謁戾山,在潞州界,從和川縣南流來。”八十川水,在縣東三十里,出潞州長子縣界發鳩山,西南入縣界,合沁水,此川長八十里,因名八十川。
岳陽縣:東北一百五十里,舊八鄉,今二鄉。本漢榖遠縣。後魏孝莊帝建義元年,於今縣西北七十八瑞安澤故城置安澤縣,屬義寧郡。開皇十六年改屬汾州。大業二年改安澤為岳陽縣,以太岳之南故名之;十二年,罷州置臨汾郡,縣仍屬焉。唐義旗初屬平陽郡。武德元年罷郡,改屬晉州;二年,移於今理南三十三里東池堡。貞觀六年又移於今理。烏嶺山,在縣東十四里。赤壁水,在縣南,西北流,合澗水,其澗水一名通軍水。千畝原,在縣北九十里,《左傳》:“晉穆侯夫人生太子,命之曰仇,其弟以千畆之戰生,命之曰成師。”卽此地。今原下有沁水所經。赤壁城,在縣西一里,隋岳陽縣理此。東池堡,在縣東三十三里,今堡中貯義倉,北面絕崖,三面各二丈五尺,周回一里。
和川縣:東北一百里,舊管四鄉,今二鄉。亦谷遠縣之地。後魏孝莊帝於今縣南九十里置義寧縣,屬義寧郡。隋開皇三年罷郡,改屬晉州;十六年置沁州,縣屬焉;十八年改為和川縣。大業二年省。唐武德元年重置。皇朝太平興國五年,割隸晉州。烏嶺,在縣西十六里。沁水,在縣東十里。棄波水,在縣東八十步。
冀缺墓在縣南三十六里。
文獻記載
魏書
《魏書》卷一百六上 志第五◎地形二上
晉州(孝昌中置唐州,建義元年改。治白馬城。)領郡十二 縣三十一,戶二萬八千三百四十九口十萬三十九。
隋書
卷三十 志第二十五
地理中
臨汾郡(後魏置唐州,改曰晉州。後周置總管府,開皇初府廢。)統縣七,戶七萬一千八百七十四。
臨汾(後魏曰平陽,並置平陽郡。開皇初改郡為平河,改縣為臨汾,尋郡廢。又有東魏西河、敷城、伍城、北伍城、定陽等五郡,後周廢為西河、定陽二郡。開皇初郡並廢。又有後魏永安縣,開皇初改為西河,大業初省。又有舊襄城縣,後齊省。有姑射山。)襄陵(後魏太武禽赫連昌,乃分置禽昌縣。齊並襄陵入禽昌縣。大業初又改為襄陵。)冀氏(後魏置冀氏郡,領冀氏、合陽二縣。後齊郡廢,又廢合陽入焉。)楊霍邑(後魏曰永安,並置永安郡。開皇初郡廢。十六年置汾州,十八年改為呂州,縣曰霍邑。大業初州廢。有霍山。有彘水。)汾西(後魏曰臨汾,並置汾西郡。開皇初郡廢,十八年縣改為汾西。又有後周新城縣,開皇十年省入。)岳陽(後魏置,曰安澤。大業初改焉。)
元和郡縣圖志
晉州,平陽。望。開元戶六萬八百五十三。鄉一百四十八。元和戶六千五百六十七。鄉五十九。
《
禹貢》冀州之域,即堯、舜、禹所都平陽也。春秋時其地屬晉,戰國時屬韓,後韓將馮亭以上黨降趙,又屬趙。在秦為河東郡地,今州即漢河東郡之平陽縣也。永嘉之亂,劉元海僭號稱漢,建都於此。《前趙錄》曰:“太史令宣於循之言於元海曰:‘蒲子崎嶇,非可久安。平陽唐堯昔都,願陛下都之。’於是遷都平陽。”後魏太武帝於此置東雍州,孝明帝改為唐州,尋又改為晉州,因晉國以為名也。高齊武成帝於此置行台,周武帝平齊,置晉州總管。義旗初建改為平陽郡,武德元年罷郡,置晉州,三年為總管府,四年為都督府,貞觀六年廢府,復為晉州。
州境:東西三百二十四里。南北二百五十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七百三十里。東南至東都六百二十四里。東北至汾州三百六十里。東至
潞州三百九十里。西至
慈州二百二十里。東南至
澤州四百一十里。
貢、賦:開元貢:蠟,燭。賦:麻,布。
太平寰宇記
晉州
晉州。平陽郡,今理臨汾縣。《禹貢》:“冀州之域,星分參宿,堯舜所都。”平陽,卽是此地。《書》謂:“既修太原,至於岳陽。”亦此地也。春秋屬晉。戰國屬韓,後屬趙。《地理志》曰:“魏地盡河東,趙分晉西,有上黨。上黨乃韓之別郡,遠韓近趙,後卒降趙。秦並天下,為河東郡地。二漢因之。魏正始八年,分河東之汾北十縣置平陽郡,以在平河之陽以為名。晉亦因之。”劉元海僣號稱漢,亦都於此。故《
十六國春秋?前趙録》云:“河瑞元年,太史令宣於修之言於元海曰:‘蒲子崎嶇,非可久安。平陽,唐堯所都。’於是徙居平陽。”後魏真君四年於此置東雍州。孝昌中改為唐州。建義元年又改為晉州,置總管府,仍與郡同,移故平陽城東北二十裏白馬城為理,歴東魏、北齊、後周,皆為重鎮。隋初改平陽為平河郡;三年廢郡,又為州。至煬帝初州廢,又立為臨汾郡,仍移於白馬城南一里。義寧二年又改為平陽郡,領臨汾、襄陵、岳陽、冀氏、楊五縣,其年改楊縣為洪洞。唐武德元年改為晉州;二年分襄陵置浮山縣,分洪洞置西河縣;三年置總管府,管晉、絳、沁、呂四州;四年為都督府,移治白馬城,改浮山為神山縣。貞觀六年廢都督;十二年移治所於平陽古城;十七年省西河縣,以廢呂州之霍邑、趙城、汾西三縣來屬。天寶元年改為平陽郡。乾元元年復為晉州。元和十四年割襄陵屬絳州。太和元年改屬河中府。梁開平四年升為定昌軍節度。後唐同光元年為建雄軍。皇朝因之。
元領縣九,今十:臨汾、洪洞、襄陵、神山、霍邑、趙城、汾西、冀氏、岳陽、和川。
州境:東西三百二十四里,南北三百五十里。
四至八到:東南至東京九百里,東南至西京六百二十四里,西南至長安七百三十里,東至潞州三百九十里,南至絳州一百四十里,西至慈州二百五十里一作二百一十五里。,北至汾州三百六十里,東南至澤州四百六十里,西南至慈州二百一十里,西北至隰州二百五十里,東北至沁州二百九十里。
戶:唐開元戶,六萬八百五十二。皇朝戶,主二萬八百八十九;客四千七百六十六。
風俗:詩《含神霧》云:“唐地磽确。其人儉而蓄積,外急而內仁。”《地理志》云:“晉之人,君子深思,小人儉陋。”《別傳》云:“剛強,多豪傑,矜功名,薄恩少禮,與河中太原同。”
姓氏:平陽郡六姓:柴,賈,解,馬,路,鄧。晉陽郡二姓:習,景。
人物:衛青,字仲卿,平陽人也,漢武帝時為大將軍,封長平侯。郅都,行法不避貴戚,號郅蒼鷹。霍去病,平陽人,武帝時為票姚校尉。霍光,去病異母弟,封博陵侯。尹翁歸,平陽人,為扶風令,語不及私。鄧攸,字伯道,襄陵人。賈逵,字梁道,襄陵人,為弘農太守。魏太祖曰:“使天下二千石,悉如賈逵,吾何患矣!”唐員半千。晉州臨汾人。
土產:蠟燭,貢。蜜蠟,貢。葡萄,紅豆,紫草,紫參。賦:麻,布。
大清一統志
建置沿革
古帝堯所都禹貢冀州之域春秋屬晉戰國屬韓秦為河東郡地漢髙帝元年項羽置西魏國二年屬漢仍為河東郡地三國魏正始八年始分置平陽郡【三國志魏紀分河東之汾北平縣置平陽郡】晉初因之永嘉三年為劉淵所都後魏太平真君四年置東雍州太和十八年罷孝昌中復置唐州建義初改曰晉州【按李吉甫元和郡縣誌髙齊武成帝於晉州置行台而北齊書隋書地理志皆不載】後周置總管府隋開皇初府罷大業初州廢改郡為臨汾郡義寧初曰平陽郡唐武徳元年復為晉州三年置總管府貞觀六年府罷天寳初復曰平陽郡乾元初仍曰晉州屬河東道【唐書方鎮表興元二年置晉慈隰節度使治晉州尋罷貞元四年置晉慈隰防禦觀察使元和三年罷以三州河中節度長慶二年置晉慈郡團練觀察使治晉州太和元年升為保義軍節度是年罷以二州河中節度】五代梁開平四年置定昌軍貞明三年改建寧軍後唐同光元年改建雄軍宋仍曰晉州平陽郡建雄軍節度政和六年升為平陽府屬河東路金仍為平陽府天防六年升總管府為河東南路治所至元初曰平陽路大徳九年改晉寧路屬中書省明洪武初復曰平陽府屬山西布政使司
本朝因之山西省領州一縣十
水經註疏
《水經註疏》
後魏酈道元注
宜都楊守敬惺吾纂疏
枝江熊會貞固之參疏
卷第六
汾水
汾水又南,徑白馬城西,魏刑白馬而築之,故世謂之白馬城。守敬按:《一統志》,白馬故城即今平陽府治。今平陽郡治。守敬按:《地形志》,平陽郡,太和十八年罷。又雲,建義元年,改唐州為晉州,治白馬城,則在酈氏後。
春秋地名考略
晉【下】
平陽
古平陽即堯所都春秋時為晉邑其後韓貞子居此漢為平陽縣髙帝封功臣曹參為侯邑昭帝時度遼將軍范明友亦封此後漢仍為平陽縣曹魏置平陽郡治焉晉因之後魏移平陽郡治白馬城置晉州於此隋改縣曰臨汾後因而不改今為平陽府治水經注汾水南逕白馬城又南逕平陽縣故城南晉大夫趙鼂之故邑應劭曰縣在平河之陽堯舜並都之也竹書晉烈公元年韓武子都平陽魏土地記曰平陽城東十里汾水東原上冇小台台上有堯神屋石碑按平水出壺口山一名姑射山在縣東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