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雍州

北魏太武帝始光四年(427)於今山西新絳縣柏壁鎮置東雍州。北周明帝武成二年(560)改東雍州為絳州,徒聞喜縣龍頭城(今山西省聞喜縣禮元鎮龍興堡)。武帝時復移於柏壁。建德六年(577)再徒今山西稷山縣玉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東雍州
  • 別名:絳州
  • 行政區類別:州
  • 地理位置:今山西新絳縣柏壁鎮置東雍州
隋代開皇三年(583)州治從玉壁遷至今山西新絳縣城。
唐武德元年(618)置絳州總管府。轄絳、潞、蓋、建、澤、沁、韓、晉、呂、澮、秦、蒲、虞、芮、邵等十五州。絳州領正平、太平、曲沃、聞喜、稷山等5縣。
貞觀中,絳州屬河東道。
宋改為雄州,轄正平、曲沃、翼城、太平、稷山、絳、垣曲等7縣。
金改置絳陽軍節度使。興定二年(1218)升為晉安府。興定三年(1219)又置河東南路轉運司,領正平、翼城、曲沃、聞喜、垣曲、太平、絳、平水等8縣。
元初為中州,置絳州行元帥府,轄河、解二州各縣。後罷元帥府,仍為絳州,隸平陽路,領正平、翼城、曲沃、聞喜、垣曲、太平、絳等7縣。
明為絳州,屬山西布政司,隸平陽府,領稷山、垣曲、絳等三縣。
清初屬領仍舊。雍正二年(1724)改為直隸絳州,領稷山、河津、聞喜、垣曲、絳等5縣。
1912年(民國元年)5月,廢州改縣,取鹹與維新之義,又兼與鄰近的絳縣相區別,始改稱新絳縣,屬河東道。1927年(民國16年)廢道,直隸省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