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九邊重鎮
- 別名:九邊、九塞、九鎮
- 設立時期:明朝弘治年間
- 地區:明長城沿線
- 防禦對象:韃靼、瓦剌、女真等遊牧民族
- 防禦範圍:東至鴨綠江,西至嘉峪關
- 性質: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的文化分界點
九邊,又稱九鎮、明朝九邊,是中國明朝弘治年間在北部邊境沿長城防線陸續設立的九個軍事重鎮。1368年明朝建國,設九大塞王,統轄漠南諸衛所。永樂之後漠南諸衛所...
中國古代六大雄關,即中國古代六處兵家必爭的險關要隘。分別是:“兩京鎖鑰無雙地”的山海關,“九邊重鎮三關首”的雁門關,“潼關固則全秦固”的潼關,“四州...
薊鎮,又名薊州鎮,今名薊州區,為明九邊重鎮之一。薊鎮設定的目的主要是牽制九邊其他邊鎮及京營,起到防備叛亂的作用。同時,明統治者考慮到其餘邊鎮一字拉長,...
設立萬全都司,為明朝九邊重鎮之一,拱衛京師最重要的邊鎮,萬全都司駐宣府鎮下轄 懷安衛(今懷安縣、陽原縣)、萬全左衛(今萬全縣)、萬全右衛(今張北縣南)、...
史載,明成化年間就設寧武關,所謂明“九邊重鎮”,山西鎮就駐寧武,以守偏頭、寧武、雁門關所聯結的內長城一線,是橫亘晉北五百里的一巨大屏障。另一方面,明朝各...
榆林,古稱“上郡”,始於春秋戰國,興於明清,明朝九邊重鎮“延綏鎮“(又稱榆林鎮)駐地,康熙皇帝賜“兩守孤城,千秋忠勇”刻碑,有“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樓騎街天下...
後增加薊州、寧夏、甘肅、固原、太原,為九鎮,即歷史上所稱的九邊重鎮。成化9年(1473)是榆林歷史上的重要年份。這一年,延綏鎮巡撫都御使餘子俊將鎮所由綏德北...
九邊重鎮是指東起鴨綠江,西抵嘉峪關,綿亘萬里的北部邊防線上相繼設立了遼東鎮、薊州鎮、宣府鎮、大同鎮、太原鎮(也稱山西鎮或三關鎮)、延綏鎮(也稱榆林鎮)、...
永樂之後漠南諸衛所逐漸廢除或內遷只剩九邊重鎮。九邊重鎮是指東起鴨綠江,西抵嘉峪關,綿亘萬里的北部邊防線上相繼設立了遼東鎮、薊州鎮、宣府鎮、大同鎮、太原...
永樂之後漠南諸衛所逐漸廢除或內遷只剩九邊重鎮。九邊重鎮,是指東起鴨綠江,西抵嘉峪關,綿亘萬里的北部邊防線上相繼設立了遼東鎮、薊州鎮、宣府鎮、大同鎮、太原...
明代長城設九邊重鎮防守,其中太原鎮又稱山西鎮駐防偏頭關,管轄的長城西起保德,東達黃榆嶺(今山西和順縣),全長800公里。其中在偏關境內分大邊、二邊、三邊、四邊...
西周稱為太原,西漢為安定郡高平縣,北魏置原州,明設固原州,為九邊重鎮之一,1913年廢州立縣,1943年,甘肅省在固原、海原、隆德、靜寧、會寧五縣邊界地區設定西吉...
長城的歷史/44九邊重鎮/52城池防禦建築長城/80華北/136華中/145華南/156東北/158西部地方/162附求一 建築辭彙/185附求二 中國古建築年表/187長城...
作為神京右臂的山西承宣布政使司的防務異常重要,山西的中樞——太原府被列為國家九邊重鎮之一。為加強太原的軍事防禦力量,太祖朱元璋命令永平候謝成擴建太原城。...
開皇九年(589年),改為總管府,大業初(605年),府廢,改稱太原郡。 隋末,...太原是山西中心城市,輝煌的歷史名城,雄偉的軍事重鎮。而作為太原的鄰居,晉中的...
明洪武二年(1369年)明攻占大同,洪武五年(1372年)建大同城池。洪武七年改大同路為大同府,大同為九邊重鎮之一。駐軍達13萬。清朝設大同府,治大同縣,隸屬山西省...
明代,大同是明朝九邊重鎮之一,居邊塞之要害,為京師之藩屏,所謂“屏全晉而拱神京”。明、清時期,大同以軍事重鎮而揚名四海。在中國軍事史上,大同一直享有“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