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地名由來,建置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現狀,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特徵,自然資源,水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礦產資源,人口,政治,區委,區政府,經濟,綜合,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運輸,交通,運輸,社會事業,科技事業,教育事業,文化事業,體育事業,衛生事業,勞動就業,社會保障,社會福利,基礎建設,環境保護,歷史文化,風景名勝,城市榮譽,
歷史沿革
地名由來
昌平自西漢開始設縣,其名稱有一種說法來自漢代貴族的封爵——昌平侯,取昌盛平安之意,具體位置大概為今
居庸關往南一帶。居庸關當時為居庸縣,為今延慶一帶,此時的軍都縣位於今昌平軍都山一帶。6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在昌平境內雪山、南口等地繁衍生息。
建置沿革
西漢,漢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在縣域內設昌平、軍都二縣。
明代定都北京後,將皇陵選址於昌平的天壽山下,景泰二年(1451年)遷縣治於永安城(現昌平舊縣村一帶)
正德元年(1506年),升為昌平州(轄懷柔、密雲、順義三縣),成為明朝的京畿重鎮。
抗日戰爭、
解放戰爭時期在縣西部和北部地區建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昌宛、昌延、昌平、昌順聯合縣等民主革命政權。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2月12日昌平縣解放。
1960年1月,撤區復設昌平縣。
1999年9月16日,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區,昌平縣改稱昌平區,人民政府駐昌平政府街19號。
2005年,全區轄15個鎮,2個街道,2個地區。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2002年,昌平區轄1個街道、3個地區、13個鎮:城北街道、南口地區、馬池口地區、沙河地區;昌平鎮、陽坊鎮、回龍觀鎮、小湯山鎮、南邵鎮、崔村鎮、百善鎮、東小口鎮、北七家鎮、興壽鎮、長陵鎮、流村鎮、十三陵鎮。
2012年12月31日,昌平區東小口地區正式“一分為四”,
天通苑北、天通苑南和霍營三個街道正式掛牌成立。
2015年,根據北京市政府批覆的調整方案,原有的回龍觀鎮建制撤銷,取而代之三個街道:回龍觀街道、龍澤園街道和史各莊街道。
區劃現狀
截至2018年,昌平區下轄8個街道、4個地區、10個鎮。昌平區人民政府駐政府街19號。
統計用區劃代碼 | 名稱 |
110114001000 | 城北街道 |
110114002000 | 南口地區 |
110114003000 | 馬池口地區 |
110114004000 | 沙河地區 |
110114005000 | 城南街道 |
110114007000 | 東小口地區 |
110114008000 | 天通苑北街道 |
110114009000 | 天通苑南街道 |
110114010000 | 霍營街道 |
110114011000 | 回龍觀街道 |
110114012000 | 龍澤園街道 |
110114013000 | 史各莊街道 |
110114104000 | 陽坊鎮 |
110114110000 | 小湯山鎮 |
110114111000 | 南邵鎮 |
110114112000 | 崔村鎮 |
110114113000 | 百善鎮 |
110114115000 | 北七家鎮 |
110114116000 | 興壽鎮 |
110114118000 | 流村鎮 |
110114119000 | 十三陵鎮 |
110114120000 | 延壽鎮 |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昌平區位於北京市西北部,區境介於東經115°50′17″—116°29′49″、北緯40°2′18″—40°23′13″之間,北與
延慶縣、懷柔區相連,東鄰順義區,南與朝陽區、海淀區毗鄰,西與門頭溝區和河北省
懷來縣接壤。總面積135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昌平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北倚
軍都山,南俯北京城。山地海拔800米至1000米,平原海拔30米至100米。60%的面積是山區,40%是平原,有2個國家級森林公園,是北京母親河——溫榆河的發源地。
氣候特徵
昌平區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春季乾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涼爽,冬季寒冷乾燥,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時數2684小時,年平均氣溫11.8℃,年平均降水量550.3毫米。
自然資源
水資源
2018年,昌平區水資源總量2.7億立方米。全區總用水量24983.9萬立方米,比上年增長18.3%。其中,農業用水2432.5萬立方米,比上年下降9.8%;工業用水3487.3萬立方米,比上年增長51.6%;居民生活用水8304.5萬立方米,比上年增長53%。全區萬元地區生產總值水耗為27.7立方米/萬元,比上年增長25.9%。
植物資源
昌平區野生植物有90科,450種。其中,木材植物有51種,藥材植物有300種,油脂及澱粉植物有12種,食用植物有12種,橡膠、樹脂、揮髮油、植物膠植物有15種,纖維、蜜源植物有15種,牧草植物有45種。
動物資源
昌平區有野生動物7類,199種。其中,哺乳類動物有25種,鳥類有94種,兩棲類動物有4種,爬行類動物有11種,魚類有12種,甲殼軟體類動物有11種,昆蟲類動物有42種。
礦產資源
金屬礦產
昌平區黑色金屬礦產有
鐵礦、
釩礦、
鈦礦、
錳礦4種,分布在上莊、西湖、果莊村等地。有色金屬礦產有
銅礦、鉛礦、
鋅礦、
鉬礦4種,分布在黃場、燕子口、西湖村地區。貴金屬礦產有
金礦、
銀礦2種,分布在澆花峪、分水嶺、黃泉寺村及西湖村、黃場至禾子澗村地區。
非金屬礦產
人口
截至2018年末,昌平區常住人口210.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5萬人,增長2.2%,其中常住外來人口106.7萬人,同比增長1.1%,占常住人口的比重為50.6%,比上年末下降0.5%。截至2018年末,昌平區戶籍人口戶數28.5萬戶,人口63.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5萬人,增長2.5%,其中非農業人口46萬人,占全區戶籍人口的72.5%,比上年末提高1%;農業人口17.5萬人,占全區戶籍人口的27.5%。戶籍人口出生率10.99‰,死亡率14.28‰,自然增長率3.29‰。
政治
區委
侯君舒:區委書記
王合生:區委副書記
孫啟:區委常委
王燕慶:區委常委
蘇貴光:區委常委
劉紹堅:區委常委
徐萍:區委常委
賀軍:區委常委
陳軍:區委常委
蔡艷艷:區委常委(掛職)
區政府
王合生:區委副書記、區長
蘇貴光:區委常委、副區長
蔡艷艷:區委常委、副區長(掛職)
劉澤:副區長
李志傑:副區長
劉長永:副區長
吳彬:副區長,區工商聯主席
周金星:副區長
方復全:副區長(掛職)
李瑞濤:副區長(掛職)
(截至2019年初)
經濟
綜合
2018年,昌平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902億元,以不變價計算,比上年增長6.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6億元,下降4.7%;第二產業增加值318.8億元,增長0.1%;第三產業增加值575.6億元,增長10.3%。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區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43252.2元,比上年增長4.9%。
固定資產投資
2018年,昌平區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64.7億元,比上年下降14.9%。按類型分,國有投資115.1億元,比上年下降29.8%;非國有投資343.4億元,比上年下降7.5%;外商投資6.3億元,比上年下降44%。按產業分,第一產業完成投資5.2億元,同比下降50.9%,占全區比重為1.1%;第二產業完成投資36.6億元,同比下降16%,占全比重為7.9%;第三產業完成投資422.9億元,同比下降14.1%,占全區比重為91%。
財稅收支
2018年,昌平區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5億元,比上年增長12.6%。其中,增值稅完成29.8億元,同比增長1.8%;企業所得稅完成20.4億元,同比增長37.9%。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92億元,同比增長4%。其中,教育支出占比最高,為38.4億元,占比20%,同比增長9.3%;農林水支出占比第二,為29.8億元,占比15.5%,同比增長21.3%;第三位為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為26.4億元,占比13.8%,同比下降0.3%。
2018年,昌平區共完成稅收364.1億元,同比增加51.3億元,同比增長16.4%。完成中央級收入187.7億元,同比增加35億元,增長22.9%;完成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74.6億元,同比增加16.3億元,增長10.3%;完成區級稅收80.9億元,同比增加9.4億元,增長13.2%。
人民生活
2018年,昌平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339元,比上年同期增長9%。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778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8%。全年全區居民人均消費支出32469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1%。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34558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9%。
第一產業
2018年,昌平區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8.9億元,同比下降7.2%,其中,農業產值完成7.8億元,比上年下降3.4%;林業產值完成5.8億元,比上年增長10%;牧業產值完成4.4億元,比上年下降27.8%;漁業產值完成0.1億元,比上年下降13.2%;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完成0.8億元,與上年持平。設施農業占地面積14067.4畝,比上年下降3.7%;實現產值4.6億元,比上年下降0.9%。
2018年,昌平區糧食播種面積13745.9畝,比上年減少5843.5畝,下降29.8%。糧食產量0.4萬噸,比上年下降30.8%,糧食畝產282.8公斤,比上年下降1.4%。全年蔬菜產量3.2萬噸,比上年下降15.8%;禽蛋產量0.2萬噸,比上年下降36.3%。
第二產業
工業
2018年,昌平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1039.3億元,同比下降3.4%,累計完成銷售產值1017.5億元,同比下降4.8%,實現產銷率為97.9%。其中,汽車製造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403.4億元,在全區占比38.8%,同比下降11.4%,拉動全區產值下降4.8%。高技術製造業保持平穩增長,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211.5億元,同比增速為6%,高出全區增速9.4%,拉動全區產值增長1.1%。中關村科技園區昌平園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總產值920.7億元,比上年下降5.7%,占全區工業總產值的88.6%。
建築業
2018年,昌平區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完成建築業總產值206.6億元,比上年增長8.9%。全區建築業企業簽訂契約額實現451.7億元,比上年增長23.3%。其中,本年新簽契約額完成223.4億元,同比增長7.0%。
第三產業
國內經濟
2018年,昌平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465.7億元,比上年增長3%。按行業劃分,批發業實現零售額35億元,同比增長6%,占零售額總量的7.5%;零售業實現零售額381.7億元,同比增長2.2%,占零售額總量82%;住宿業實現零售額8.8億元,同比增長2.3%,占零售額總量的1.9%;餐飲業實現零售額40.2億元,同比增長9.1%,占零售額總量的8.6%。
對外貿易
2018年,昌平區新批三資企業44家,比上年增加6家;新批三資企業註冊資本2.19億美元,比上年下降17.2%。全區引進外商實際投資8.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6.3%。其中,合資企業實際利用外資8.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6.3%。
房地產業
2018年,昌平區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291.1億元,同比下降14.2%,向下拉動全區投資7.3%,占全區投資比重為62.6%。房屋施工面積為1033.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7.3%,其中,本年新開工面積為156.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2.7%。
旅遊業
2018年,昌平區農業觀光園186個,比上年減少13個;觀光園總收入3.3億元,比上年下降10.7%。民俗旅遊實際經營戶344戶,累計接待遊客244.8萬人次,比上年下降4.4%;民俗旅遊總收入1.08億元,比上年下降1.4%。
金融業
截至2018年末,昌平區主要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存款餘額2297.2億元,同比增長5.4%;其中居民儲蓄餘額1315.9億元,同比增長10.1%。截至2018年末,昌平區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貸款餘額702.3億元,同比增長17.5%。
2018年,昌平區全年實現證券交易額合計4697.7億元,同比下降52.9%。其中,實現股票交易額1581.7億元,同比下降16.5%,占比33.7%;債券交易額2811.6億元,同比下降63.5%,占比59.9%;融資融券交易額實現256.1億元,同比下降26.7%,占比5.4%;基金交易額31.6億元,同比上漲46.8%。
交通運輸
交通
截至2018年末,昌平區境內有軌道交通站點4個,21個站點,運營里程51千米。新增道路竣工通車裡程162千米,修建“四好農村路”71千米,捷運13號線拆分、19號線北延、17號線支線、33號線納入全市軌道交通建設近期和中期規劃,編制實施了停車設施、電網建設等一批專項規劃。
公路
鐵路
軌道交通
運輸
截止2018年末,昌平區共有客運(區屬企業)從業人員839人,運營客車232輛,其中新能源運營客車460輛;客運線路38條,運營長度992.3千米,客運量達12萬人次;貨運從業人員4萬餘人,貨運業戶4610戶,運力16452輛,貨物運輸總噸位達8萬餘噸,貨運量9萬噸,貨運周轉量16975萬噸千米。
社會事業
科技事業
2018年,昌平區專利申請量與授權量分別為12130件和7182件,分別比上年增長11.1%和4.6%;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與授權量分別為5824件和1925件,分別比上年增長19.6%和下降11.2%。新建雙創空間60萬平方米。累計出資12.6億元支持產業項目100個。落實首批“昌聚工程”人才發展資金3873萬元。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200家,2家企業入選中國“獨角獸”榜單,商標總量突破5萬件、居北京市五個新城首位。
教育事業
截止2018年末,昌平區共有29所普通高校,大專在校生9329人,畢業生3032人;本科在校生83952人,畢業生12954人;研究生在校生24399人,畢業生8741人;博士生在校生5700人,畢業生1692人。全區普通高中招生1759人,在校生5490人,畢業生1865人;普通國中招生5664人,在校生15792人,畢業生5664人;普通國小招生10657人,在校生53999人,畢業生6597人;幼稚園新入園幼兒13537人,在園幼兒32720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招生870人,在校生2752人,畢業生920人;特殊教育學校招生28人,在校生103人,畢業生12人。2018年,昌平區健全引進名校績效考評機制,清華附中公園悅府學校、北京六幼回龍觀園開學招生,北京十一學校簽約落戶。新增幼稚園學位2250個、中國小學位5759個,認定社區辦園點36個,高考成績再創新高。編制沙河大學城新一輪城市規劃和教育發展規劃,6所高校新校區全部開學。北京大學將在昌平建設新校區。
文化事業
截至2018年末,昌平區共有公共圖書館1個(分館21個),總藏量73萬冊(件)。全區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區級文物保護單位75處。全區共有國家綜合檔案館1個,館藏案卷44萬卷件,利用檔案12639人次。5.6平方千米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啟動建設,編制了十三陵文物保護規劃和十三陵門戶區規劃,吳為山雕塑藝術館、馬未都觀復博物館落戶昌平。建成2個鎮街綜合文化中心,升級改造基層文化室50個。
體育事業
2018年,昌平區共有體育場館104個,共獲得市級比賽獎牌184枚,比上年增加56枚。其中金牌45枚,銀牌53枚,銅牌86枚。
衛生事業
截至2018年末,昌平區共有衛生機構1068個,其中醫院81個,社區衛生服務站143個(含社區服務中心)。衛生機構共有床位12597張,其中醫院床位11763張。全區衛生技術人員16596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6220人,註冊護士7405人。全區醫療機構共診療1249.94萬人次。全年甲類傳染病發病率0.10/10萬,甲類傳染病死亡率0;乙類傳染病發病率108.39/10萬,乙類傳染病死亡率0.34/10萬。以醫聯體為主體的分級診療格局初步形成,全年通過醫聯體轉診患者約6萬人次,按照新頒標準完成家庭醫生簽約29萬人。新建50個農村衛生室全部完工,村級醫療衛生服務實現全覆蓋。
勞動就業
2018年,昌平區連續四年獲評全市充分就業區,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1.74%的較低水平。
社會保障
2018年,昌平區社保覆蓋人群擴大到261萬人次,城鄉低保標準上調11.1%。
社會福利
2018年,昌平區區級養老服務指導中心投入試運營,新增鎮街養老照料中心3家、社區養老驛站30家。
基礎建設
2018年,昌平區全年拆除違法建設702萬平方米、騰退土地803公頃,完成11個工業大院及13個擴拆地塊清理整治,退出一般製造業企業124家,疏解提升區域性市場和物流中心21家,關停取締非法辦學機構67所,整治開牆打洞383處、無證無照經營4919戶,占道經營、違法群租等掛賬任務清零。集中開展城鄉結合部20個隱患重點村專項整治,根據宅基地管理和消防安全要求制定二十條整治標準,整改規範村民自建出租房屋17.3萬間、消除安全隱患1353處、清理環境亂點1876處。拆除整改超標大棚6310棟,全部通過市級驗收認定。152宗一般違法用地項目全部拆除。建立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工作機制,統籌布局建成處理設施19處,全年處理建築垃圾355萬噸、推廣使用資源化產品365萬噸。制定街巷環境整治設計導則和廣告牌匾標識導則,整治提升街巷胡同259條,清理規範廣告牌匾3200餘塊,改造升級公廁43座。利用騰退土地實現“留白增綠”418.7公頃;推出便民商業網點電子地圖,新建網點112個,社區蔬菜零售網點實現全覆蓋;新增停車位7289個、腳踏車充電樁1702個。各鎮街實體化綜合執法平台全部建成,“多網”融合實現區、鎮、村三級互聯互通,1521名街巷長上崗履職,招募小巷管家1646人。建成區級社會組織培育孵化基地,創建“一刻鐘社區服務圈”25個,成立社區民主議事廳453個。實施美麗鄉村建設三年行動計畫,編制完成首批85個村莊規劃。
環境保護
2018年,昌平區實施藍天保衛戰行動計畫,完成50個村煤改清潔能源,實現鎮街大氣粗顆粒物監測全覆蓋,重型柴油車處罰量是上一年的3.7倍,PM2.5年均濃度46微克/立方米,空氣品質居全市第二位。實施36項土壤污染防治措施,阿蘇衛循環經濟園投入試運行,生活垃圾分類片區覆蓋率超過30%。啟動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八口、官牛坊郊野公園開工建設,新建成3處小微綠地,森林覆蓋率提高到47.3%。小湯山、流村再生水廠投入運行,TBD再生水廠開工建設,治理排污口1812個,鋪設污水管網99千米,解決了40個村的污水處理問題,黑臭水體全面消除,全區污水處理量11800.3萬立方米,比上年增長24.5%;污水率提高到92.7%,比上年提高4%,市級考核斷面水質達標率提高40%。
歷史文化
截至2016年,昌平區有文物保護單位78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
2016年昌平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
名稱 | 時代 | 地址 | 公布時間 |
十三陵 | 明 | 昌平區十三陵鎮 | 1961年3月4日 |
居庸關、雲台 | 元、明 | 昌平區南口鎮居庸關村 | 1961年3月4日 |
銀山塔林 | 金—元 | 昌平區延壽鎮湖門村 | 1988年1月13日 |
萬里長城北京段 | 明 | 昌平區流村鎮長峪城村 | 2008年6月 |
2016年昌平區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
---|
名稱 | 時代 | 地址 | 公布時間 |
朝宗橋 | 明 | 昌平區沙河鎮 | 1984年5月24日 |
白浮泉遺址——九龍池、都龍王廟 | 元初建,明重建 | 昌平區城南街道化莊村東 | 1990年2月23日 |
鞏華城 | 明 | 昌平區沙河鎮 | 1995年 |
和平寺 | 清 | 昌平區南口鎮花塔村 | 1995年 |
五街清真寺 | 清 | 昌平區城北街道五街社區 | 2003年7月28日 |
風景名勝
城市榮譽
2016年,昌平區重新確認國家衛生區
2017年12月23日,昌平區獲評2017“質量之光”年度質量魅力城市。